登陆注册
4854800000022

第22章 想象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与作用(2)

新闻写作要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就更需要借助想象这一形象思维来构思,来表现了。比如,对于一些先天不足的材料(主要是新闻基本要素以外的一些描述),记者可以通过“一种合乎逻辑的想象”(基希语)把新闻写得更富于真实感,以达到用事实说话的目的。一般地说,人物心理活动是不易具体采访到的,特别是已经去世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更得依赖记者根据多方面的材料,如日记、语言、举止、表情等进行判断推理、“合理想象”,使其再现。人物语言的引用一定要准确,但也不是非得一字不动地抄录人物的原话;被采访者在谈话中常会出现一些语法错误,允许记者在引述时作必要的更正。新闻作品应力求精炼,言简意赅,要从采访到的大量材料中挑选出最能反映事物特征,最能表现主题的素材作题材,这也得依赖记者的想象,进行提炼、选择。写细节在新闻作品中有着重要作用,记者在深入采访,获得典型的细节之后,也还得依赖想象力的发挥,把典型细节生动地表现出来。至于整个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自然更得依赖想象进行构思了。

老作家丁玲说过:“艺术也需要一点点远视。要有点虚,太实在了,反而有失之‘死’。虚中才有想象、意境、韵味。”古往今来,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十分善于运用形象思维,力求创造一种“意境”,使“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在某种意义上说,新闻作品也是一种文字的艺术。新闻作品要想打动读者(听众)的心弦,也得讲究文采,寻求“意境”,以融色、形、声、味于一体。在新闻写作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即感到仅仅客观地描述事实,还不足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也不能满足读者(听众)感情上的要求。这就得借助想象,赋予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以强烈的感情色彩。美国名记者朱尔斯·洛曾经说过:“特稿撰写人处理的不单纯是事实的细节材料,而是事实材料中的微妙之处,情绪和情感。”①我国名记者穆青则更明确地说道:“在采写人物通讯中,我们时常感到仅仅是用客观事实的描述,还不足以充分表达出感情,也不能满足读者感情上的需要。因此,为了使读者和记者一样地动感情,在必要时就需要用蕴含哲理的抒情描述和议论。”②记者的情感便是想象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一些新闻名篇里,记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想象流露情感的例子俯拾即是。

比如,1925年陆定一同志写的新闻特写《五卅节的上海》,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读祭文了,多慷慨激昂呀!我看见一个人倒在台上!台下的大声叫喊。好像在平地涌现出一股海水,突然泛滥过了我的头顶直到半天!我在水里,在深水里,在深水底站着,四边把我压得很紧……”

再如,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这样写道:“一场冰雹,把棉苗打成了光杆。可是,棉苗不管枝断叶残,仍然顽强地继续抽芽。就在这个时候,吴吉昌拄着拐棍在村头出现了。人们三三两两兴奋地传颂着:老汉又站起来了。”

又如,消息《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的开头一段描述:

“‘雷电、钢铁、风暴、夜歌,传出九窍丹心,晚春蚕老丝难尽。党业、民功、讲坛、艺苑,染成三千白发,孺子牛亡汗未消。’悬挂在追悼大会会场的这副挽联,概括了金山寻求光明与真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人们看着剧场大厅里陈列的几十帧照片,仿佛又目睹他的音容笑貌,他成功地塑造爱国诗人屈原的形象,他在电影《松花江上》的拍摄现场,他为《风暴》与‘二七’老工人谈心……”

读罢这些消息、通讯、特写,你难道不为作者的情感所牵动,心弦震撼,联想翩翩?!想象在新闻写作中的妙用可见于此。这是任何呆板地罗列事实的新闻所难以媲美的。

想象赋予记者全面、翔实地获取新闻素材,并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新闻事件的技能,从而使写出的新闻作品“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①,完美地实现报道事实所应有的效果。想象自然成了新闻报道不可缺少的一种构思方法和表现手段。

新闻报道中的想象和文艺创作中的想象是截然不同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想象的性质不一样。文艺创作中的想象,是把社会生活中的零散的社会现象汇拢来,根据艺术真实性的原则进行虚构性想象,即对生活素材加以集中概括,杜撰情节,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因此,文艺创作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②。而新闻报道中的想象,则是再现现实生活中实有的事件和特定的形象。这种想象借助的联想,不是从无到有、从虚到实的主观缀合过程,而是从有到更具体、更形象的真实模拟。这种想象是以事实的实在性为依据的。新闻报道中的人物形象不是对现实生活中众多的人物形象的提炼、拼凑、熔铸的产物,而是以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特定的“这一个”(黑格尔语)作为记者“提炼”、“加工”的对象。它不能超拔,更不能拼凑虚构。它要求准确、生动地描绘具体形象,做到准确性和形象性的高度统一。

那么,新闻报道中的想象靠的是什么?“材料的真实,仅仅为作者划定了一块有限的天地。达到艺术的真实,却在作者面前展开了迤逦的路程……站在有限的阵地上,面对无限的空间,大可驰骋、腾跃、施展身手……”①新闻报道的想象的依据和前提,便是“材料的真实”。离开了“材料的真实”,想象便成了幻想。因此,记者只有充分地详尽地占有确凿可靠的材料,熟悉自己所要写的人和事,并经过反复的分析研究,把握人物事件的本质特征,想象才能入情合理,才能达到材料的真实和新闻作品的真实的吻合。黄钢在《亚洲大陆的新崛起》一文的开头写道:

李四光“快步踏上了一艘开往法国的渡海轮船”。

“正在这时,一位全球注目的巨人,在北京发出了震撼世界各大洲的声音:‘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此刻,当货轮离开海岸,李四光在轮机的轰轰声中看了一下手表:这正是格林威治时间深夜十二时。李四光在海轮调头之时朝那遥远的东方看了一眼,计算了一下西欧和亚洲的时差,欣喜地想到:现在好了,东方已经破晓,中国已经天亮了!”

多妙的天衣无缝的“巧合”!这种“巧合”难道是偶然的吗?

不是的。它是作者“密切地沿着已知的事实”的特点,进行“合乎逻辑的想象”的结果。“记者自己必须创造出事件的实际价值,到达改造的成功的径路,而且只有留心着他的叙述的路线必须密切地沿着已知事实(事件所给的特点)进行。理想的条件是要具有那由记者所描画的在各点上都与实际事件的连续性相符合可能性的曲线;这种曲线的顺利的发展路向,由于极大多数的所给的特点确定,是可能而且可以得到的”②。新闻报道里想象的合理性,便在于它依存于客观事实的真实,想象顺乎情理,切合实际,而不是任意编造涂抹。这样,“巧合”便“是可能而且可以得到”。

想象是形象思维,是认识事物、再现事物的一种手段。想象总是伴随着对某一事物的感知而产生、驰骋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①。新闻记者的想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沸腾的现实生活中摄取的;是由于笔下的人物、事件、景物深深感动了记者,才激起记者想象的波涛。因此,记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便得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有了坚实深厚的生活基础,想象才会栩栩如生。老记者刘白羽说得好:“作者不把自己融合在生活之中,对于当代生活,无知而又冷淡,那你是不能从旁人身上取得你的创作的灵魂的。”②让我们再欣赏几篇新闻名篇的片断吧:

这五个姑侄姐妹把手工技巧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做成一串串的葡萄比那园子里新摘下来的也差不多,深紫色的薄皮上覆着一层轻霜,柔软的枝干衬着几片绿叶,叫人望见它们嘴里就有酸甜的感觉。

(邓拓:《访“葡萄常”》)五月二十六日下午,河南濮阳和山东东明之间的黄河河面上,突然升起一条一公里长、五十多米高、由烈火浓烟组成的“拦河坝”。大坝上空滚过一串惊雷。瞬息之间,滔滔黄河为之断流。

(1984年5月29日《河南日报》:《黄河穿越爆破圆满成功》)在这些新闻作品里,记者想象之丰富,笔触之新奇,实在令人折服。试问:他们如果没有坚实深厚的生活经验,没有扎扎实实的采访作风,能如此逼真地“想象”出葡萄的“样儿”与“味儿”吗?能如此形象地“想象”出爆破的壮丽景象吗?

要进行想象,除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外,还需要记者有正确地全面地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美国新闻学者D·C·雷特狄克说:“人们心中那些深刻的印象并不只是从视觉得来的。它们也来自人们的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经验表明,初学描写的人大多只写自己看到的一切。而实际上,要反映出一个场景,仅仅运用一种官能是不够的。想一想我们在海滨过的时光吧。除了你看到的一切以外,你一定还记得那徐徐吹来的海风,那一阵阵海浪的拍击,你的嘴唇上还留着海水的咸味,那沙粒也还曾抚摸过你的双脚。如果仅仅写出你看到的景象,不就会遗漏掉许多生动的记忆吗?所以,要是你想要在报道中使这一切重现的话,你就一定要记住那种声音、滋味的感受。”①记者如果不能正确地全面地观察生活,把握生活的实质,那么想象便会失去可靠的依据,再现客观事物便会失真。老记者徐迟采写陈景润之前,先是听到了许多关于陈景润的“传说”,什么“白专”、“吝啬”、“怪人”等等。可是,采访完了,徐迟有了个概念:“所有外边对陈景润的纷纷传说,大多是虚构的。

他的本来面目被歪曲了。”陈景润“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他是又红又专的科学家”②。正是由于记者有了这样一个对陈景润的本质认识,记者在报道中的想象才符合客观实际,陈景润的形象也才会在千万人的脑际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哥德巴赫猜想》中有一段描述陈景润坐在桌前潜心思考、凝神运算的情景。

这在一般人看来,不过是“专心”、“刻苦”罢了;而在记者的笔下,却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一种向着崇高目标的伟大进军:“在抽象思维的高原,他向陡峭的□岩升登……气喘不已,汗如雨下……用四肢,用指爪,他越过雪线,到达雪峰和现代冰川,更感到缺氧的严重,多少次坚冰封山,多少次雪崩掩埋……爬啊,爬啊,爬啊……终于登上了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

在这里,记者写实不拘一格,想象不离事实。“虚实相成,有无相立”,写的是虚虚实实,反映的却是实实在在。这种想象基于记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它使新闻作品中的生活更胜于现实生活,它再现的事件、人物也就更形象、更具体、更感人。新闻报道的想象来源于现实生活,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正确、全面地观察生活,把握生活的本质,想象便能更逼真、更完善地再现现实生活。

综上所述,想象在新闻报道中是实际存在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应该给它以合法的地位,给予正确的解释和限制,而不能采取简单的否认,或者视而不见的不承认态度。想象有幻想型和联想型之区别。幻想型想象是和新闻真实性原则相悖的,在新闻报道中必须杜绝。新闻报道中的想象是联想型的想象,它与新闻真实性原则是一致的,互相依存,互为补充。想象要依据事实的真实才能绘声绘色地“再现”,事实的真实又依靠想象给以完善、丰富,从而使新闻作品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更富于感染力。新闻报道中应大力提倡这种想象。我们应该鼓励记者大胆地去想象,去“合理想象”。这便是本文的结论。

(1987年10月)

同类推荐
  •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众媒介也在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转型。探索中国媒介的发展趋势亦是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部分。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各级领导没有认识到新闻执政的重要性,更没有把新闻执政提到执政能力建设议程上来。新闻执政的意义在于,提高党的执政形象、执政的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 耕耘南广

    耕耘南广

    辑录了几十篇在南广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工们的创业回忆文章。它记录着创业者的艰辛与欢乐、光荣与梦想,和年轻南广的成长历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南广青春律动的脉搏,园丁的敬业、奉献和激情,聆听她深情嘹亮的歌唱。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一篇好的通讯可以是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但通讯毕竟不是文学。在实践中,为了不使自己盲目,我注意研究文学作品与通讯作品的差异,并归纳出一些规律: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可以在通讯写作中运用,又有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不适宜在通讯写作中运用。
热门推荐
  • 修仙一百天

    修仙一百天

    一部清新脱俗的修仙小说。一个宅男的一百天修仙历程。登仙台,九九归,一步一台登仙门。
  • TFBOYS之遇见最好的你

    TFBOYS之遇见最好的你

    易烊千玺,他外冷内热,在遇见她之前,他没有对任何女生动过心。直到,那年夏天,她出现了,她的出现给他带来了很多的变化,变成了一个更成熟的男孩。宁苹果,她乐观直率,再遇见他之前,她也没有对任何男生动过心。直到,那年夏天,她无意中看到了他的视频,便一心非他不嫁,因为他,很特别。她叫他梨子,他叫她苹果。冥冥之中,两人的偶然相遇,造成了一段刻苦却又搞笑的爱情经历。三段不一样的爱情,三个不一样的故事。易烊千玺和宁苹果,王俊凯和胡思思,王源和沐夏他们的三段爱情故事结局又是如何呢?
  • 仲夏夜之歌

    仲夏夜之歌

    成绩优异,身世坎坷的女孩筱筱,妈妈邱百合死于非命,而爸爸又对她置之不理,一直梦想成为钢琴家的筱筱,住在了妈妈的好友电影明星沈月的家里,却意外成为了沈月儿子安以洛的妹妹,筱筱与自己而幼时好友陈一,自己的哥哥安以洛,自己的好友洛含,成为最亲最亲的人。在姥姥死后一切真相浮出水面,自己竟然真的是安以洛的妹妹安然,与其选择恨,他选择用爱包容回到了爸妈身边,完成了自己的钢琴梦。
  • 爆笑小萌宝:仙君,么么哒

    爆笑小萌宝:仙君,么么哒

    做上神多好!没事儿撩撩妹、挣挣外块、溜溜号、有钱等着养老...可怎料:世事叵测,被无端洗去记忆打入轮回不说,居然,还变成了一颗球?如此悲催!要仙骨作甚?已立心想要成人!听说:“集齐四方神器,有助于稳定人形。”岂料:竟招惹上传说中天上最年轻、俊美的仙君,被生擒入天宫捣药。从此,以立志逃走为己任,奈何仙君太过俊美无兽,一番挣扎无果,只得扑倒在‘石榴裙下’,拜他为师。“狮虎,什么是人间情爱?”某君大手一挥:“你是仙,这些...不必懂”某宝忍不住称赞:“师傅真是弃情绝爱、高风亮节!”灰灰小手刚要溜走,某狮却一个翻身将她扑倒、压在身下。于是,一招反奸计,小白兔就被大尾巴狼成功诱拐入洞房,拆吞入腹...
  • 懂我青春

    懂我青春

    以我的年龄,我不懂爱情,我却懂我的青春。她原本那么单纯,只是脾气暴了点,却不失可爱。可是如今,她浓妆披身,攻于心计,高高在上,这究竟失败谁所赐?我的青春,我的你。我的可心,我的妻。
  • 终末世纪录

    终末世纪录

    最终的灾难,以人类的灭亡告于段落。但是作为潘多拉的寄生者,白雾原本应该死在了与潘多拉的最终之战。却因为最后关头觉醒属于自己的超能而得以重生。“末日……之前么?既然,我已经拥有超能,而且还回到了过去,我不会,再让一切重演!等着吧,潘多拉,我还会再次将你寻回,然后,终结这一切……”
  • 名门试爱:首席过妻不候

    名门试爱:首席过妻不候

    重回二十,那年,是她人生的转折点,母亲的病逝,使得她被接回了沐家。怯弱的她,把那个对她冷漠的父亲当成了唯一的稻草。天真的相信所有人,最后却被所谓的亲人和情人背叛。可这一切,只不过是阴谋与权势的推动,只不过是她黑暗人生的开始。重生之后,她发誓要夺回一切,让曾经伤害过她的人付出代价,对付渣男就该心狠,能动手就不动口。但她不知道,有些命定的事,无论重来多少次,都逃脱不了。她以为她看清了自己以后的命运,看清了所有伪善之后的丑恶,却始终逃不出命运的五指山。上帝给了她重新来过的机会,她却选择了复仇!此情成追忆,绵绵无绝期,若离别,此生无缘。
  • 赛罗奥特曼之黑暗复苏

    赛罗奥特曼之黑暗复苏

    本文内容为赛罗在地球的故事,无虐无玛丽苏无离谱,完全尊重原创人物性格,不用担心主角性格崩裂。且看,赛罗是怎样再与强敌贝利亚尔斗智斗勇!玩转奥特曼世界,留下少爷的脚步!
  • 兽噬

    兽噬

    论尽是非功过,天劫任落,修为散尽又如何!百年桎梏终须破,天道又如何?曾寻天道天却欺我,逆天怎为错?身为凡夫却与天搏,六宗妄阻我!
  • 江山美人心

    江山美人心

    辛雨可原本是特种兵兵头,一朝不慎,落水穿越成王妃。一路斗智斗勇成为江山正主,你们这些渣渣!某王爷妖娆的躺在床上:爱妃,今晚月色很美,不如我们早些睡?辛雨可翻了个白眼,“一边儿呆着去,本宫还有要事!”╮(╯▽╰)╭新手上路,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