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4800000018

第18章 新闻写作信息学初探(1)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领域的扩展及其研究的深入,现代科学出现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趋势,这是科学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显着的特征。边缘学科正在不断发现,新的研究对象正在不断增加,新的学科正在不断产生;而综合科学和横向科学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而且也使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具有了系统、综合的深度。面对科学发展的这一态势,一切传统的学科理论与知识,都不能不受到冲击,不能不改变原先的面貌,从而为更切合实际、更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所替代。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

新闻写作学作为新闻学科的一支,自然也毫不例外地要发展、改革、更新。近一个时期,一些从事新闻写作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同志,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议论传统新闻写作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其不足或不妥之处;同时,也在探索其发展、改革和更新的途径。这是十分令人鼓舞的行动。可以预见到,我国新闻写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得以振兴,新闻写作学科也将有一个新的突破。

本文试就引进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创建新闻写作信息学的意义及其内涵作一简要的论述,以作推进新闻写作学发展的引玉之砖。

20世纪40年代,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申农从研究通信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信息是可用来通信的消息或知识。他认为人类借助通信的方式交换信息,目的在于获取新知识,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改变原来的知识状态。他和另一位科学家维纳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都叫做信息。”①语言文字是传播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新闻作品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传递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的物质性载体。

用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新闻写作的规律及其系统特点的科学,就叫做新闻写作信息学。

今天,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上,由于以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国外也有人称之为“第三次浪潮”、“第四次工业革命”等)的兴起,人类正在跨入一个以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空间、海洋等六大群体技术构成的“信息时代”。在这个“信息时代”里,信息已呈几何级数增长,“爆炸”

般地涌现;人们离开信息、离开信息的交流已无法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事业作为人们传播、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信息交流的中枢地位越发显得突出、重要了;新闻写作作为一项加工、处理信息的工作流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联系也必然愈来愈密切了。如果说,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波”将席卷全球各个领域,那么,作为信息时代“潮头产业”的新闻事业及其主要工程——新闻写作自然首当其冲,受到严峻的挑战。尽快创建新闻写作信息学,着力研究新闻写作加工、处理、传递信息的规律和方法,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已经是摆在我们新闻写作研究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且刻不容缓的任务。

与我们传统的新闻写作研究不同,新闻写作信息学是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层次上来研究新闻写作过程。它用信息论方法,把新闻写作过程视作一个信息的变换系统,注重从信息的传递中对其进行综合考察,以掌握新闻写作过程的整体性特点及其性能知识。这对传统的新闻写作理论是一大改革和更新。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新闻作品是信息的载体,它承载的信息就是它所传递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和意见。这种信息并非是纯然客观的存在,而是依赖于人们对它所用符号体系的掌握。

所以,新闻写作信息学的根本特征,是把新闻写作从“作品”为中心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形成以“信息”为中心的系统。由此,新闻写作学也就成了一门专门研究承载具有新闻价值的语言文字信息传递的独立学科,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应用新闻学科的组成部分了。此外,根据信息论的原理,信息的本质在于传通。新闻信息的传通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互动过程,其间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客观事实要变成新闻信息进行传通,既需要信息载体和传播媒介,也需要传播者和接收者。离开人这个主体,任何客观事实都无法进入传播领域实施传通。据此,新闻写作学的研究对象也就由往往偏重于对事实客体和写作成果的研究,转为主要对信息传通的主体(信源、传者、接收主体)及传通过程的研究。这是新闻写作信息学的一大革命性的贡献。

新闻写作信息学,绝不是给一般的新闻写作理论披上一件信息论的外衣。新的观点、新的方法的研究,必然给一个学科带来新的生命。新闻写作信息学赋予新闻写作学科新的生命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它使学科研究从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

以往的新闻写作理论,大多囿于新闻作品本身的微观研究,就作品论作品,成为一个封闭系统,其结果势必难以发现新闻写作的真谛,学科自身也必然裹步不前①。新闻写作信息学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追求的是纵向和横向的发展。从纵向上看,它既注意传承已有新闻写作学中的优秀传统,又十分注意把握现实生活向新闻写作提出的新要求;并以发展的眼光,探测未来新闻写作的新动向、新趋势,随时注意摄取新的信息,以备自身的不断更新、完善。从横向上看,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紧密联系,不断拓展、丰富自身的学科体系和研究内容;并注意引进新的技术方法,包括电子计算机的使用,以改善、提升自己的运作过程及效能。这一切,就使得新闻写作学从专门的人文社会科学中拓展开去,转变成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边缘科学。

第二,它使学科研究从单一型向综合型发展。

传统的新闻写作理论,往往把新闻写作过程看成是一个单一的思维表述过程,只是围绕着物(客观事实)、意(新闻主题)、序(结构顺序)、文(语言文字)这条轴线来转动,寻找它们之间的和谐与配合。而新闻写作信息学则注重从各种自然信息、社会信息的联系中,从客观符号与主观把握的结合中,对新闻写作的全过程作整体性、系统性的观照。这样,新闻写作便由单一的静态的新闻作品生产过程,演变成综合的动态的新闻信息处理过程了。其间势必融入思维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新闻写作信息学的边缘性、综合性的特点也由此得以显现。

第三,它使学科研究从知识型向实践型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写作理论一般都侧重于新闻写作知识的灌输,而缺失对新闻写作实践能力的开发。有关的专着、教材虽然也强调写作的实践和训练,但缺少科学的实践方法,仍然是停留在单纯的“写作训练”的知识传授上。新闻写作信息学则把新闻写作看作是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统一过程,紧紧抓住表述思维、传递信息和语言文字的构造使用等问题,重在培养、训练新闻写作者对新闻信息的把握与运用能力。新闻写作信息学虽然也要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但它的理论部分相当于电子计算机的软件设计,侧重于用推理的方法,乃至数理统计、电子计算机的方法,制定出信息传递的模式和规则。就发展趋势而言,它还将要求把信息分解成一系列能在电脑指令中加以辨识的基本符号(词汇、文字等),并提示其运作的一般规律与规定。这样的理论阐释,便不是单纯、抽象的“知识”,而成了具有“可视性”、“可用性”特征的科学体系了。新闻写作信息学的实践部分,则相当于电子计算机的具体操作过程,具体训练有关新闻信息的摄取、加工、输送的技能与技巧。这样,新闻写作信息学便具有了十分明显的开发实践能力的功能。总之,新闻写作信息学的创立和发展,既有助于把电子计算机技术引进新闻写作领域中来,使其成为得力的辅助性工具;也有助于新闻写作者的实践能力的科学开发,从而为提高新闻写作的效率,并使其取得更加优化的成果提供“技术”保证。

新闻写作信息学主要是研究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语言文字处理、流通、使用和反馈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具体地说,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新闻写作信息的特殊形态、功能及其传递系统

同类推荐
  •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一个班集体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感情的。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学生会油然而生自豪:“我们班真有趣!真有意思!我们的班有别班所没有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教育艺术的角度看,在集体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是通过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来获得并非淡化的教育效果。这是教育的辩证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战地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战地记者同样也包括文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
  • 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本书介绍了如何成为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收录了《让孩子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让学生坐第一排吧》、《给孩子自信的力量》、《给孩子一个积极的认同》、《什么对于孩子最重要》、《想砍哪棵树》、《教师应蹲下身来看学生》、《坐着比站着更辛苦》等文章。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发展较好,却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可能引发革命。两个时期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引起的后果却可能相同。胡适的解剖刀对准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深恶痛疾的是旧中国的种种痼疾。他主张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历史却选择了革命。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同样的风险,又听到了类似的主张。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当年的思考也许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本书以新闻学学科建设为主线,集中反映了作者关于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问题的一些理论思考,表达了作者“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学术见解与理念诉求。本书集中展现了作者在新闻学学术研究方面的志趣及成果,同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我国新闻学理论传承与创新的研究方向。本书可作为新闻与传播院校师生、新闻实务工作者研修新闻理论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生进行上述方向专题研究的辅助教材,同时对撰写新闻学术论文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逃跑小贼妻

    逃跑小贼妻

    山区女童被拐卖逃跑时被救后的人生,一个是十年前逃跑时帮过自己也是心底深爱的人,却因为自己的身份无法以诚相待只能远离,却总是能让他找到自己,总让自己乱心。另一个是自己最坚难的十年一直守护帮助自己,是配合十分默契的搭档,因为同样的身份两人无话不谈,是朋友更像亲人。一个是霸道专横无时无刻都想绑住自己高冷男,一个是温暖如春时刻守在左右的暖男。得知自己深爱的人居然是组织老板的儿子时就注定两人不可能在继续,自己将如何选择,所有爱恨情仇将如何发展,结局会怎样敬请期待……
  • 混入仙界做高管

    混入仙界做高管

    落魄宅男变身仙界高管,别人出国我出界。太上老君:我和铁扇公主的事,您老可不可以……。牛魔王哭诉道:是紫霞仙子先动的……情!自从做了仙界高管,腰也不酸腿也不疼了,一口气爬上九重天。嫦娥:帅哥,我喜欢上你了怎么办?“日后再说。”
  • 我恨你,无需理由

    我恨你,无需理由

    爱情,每个人都会有。有的人的爱情很顺利;有的人的爱情一路上坎坎坷坷;有的人的爱情没有结果。她们,一个是冰山,一个是呆萌的少女,一个是爱疯的月亮。他们,一个是千年大冰山,一个是乐天派,一个是沉着、冷静的美少年。爱情的火花相砰,最后的命运是福还是......
  • 余生奈何

    余生奈何

    一个瘸腿的老和尚,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牛鼻子老道,带着两个徒弟。一个是儒侠萧然的遗孤,取名萧亦玄;一个是捡来的孤儿,法号真古。一柄“余生”剑,一本《奈何》谱。为了查明当年父亲死在大漠的真相,萧亦玄毅然带着师弟闯荡江湖。彼时,江湖中风起云涌,南有剑道翘首武当剑派,北有佛家正宗少林禅寺。东北七大宗门,江南五大世家,西北破刀门,云南姬媱宫,中州春秋不义门,而初入江湖的萧亦玄就着了别人的道儿……
  • 龙霸穹宇

    龙霸穹宇

    这片大陆没有固定的称谓,却是由三大部分组成!极北之地,乃是千年冻土。传说那里有一片巨大的原始森林,里面生活着各种势力非凡的凶兽,乃是传说中的大凶之地。南疆之地,终年被大雾笼罩。所以无法窥其全貌,不过曾有人亲眼看见南疆竟是有异人能控制妖兽将来犯之人撕成碎片,所以南疆之地也是被人们成为神秘区。而剩下的这一地方,也是区域最广的一地。这一地方,被分为四大清域,分别为玄清域,灵清域,宏清域和通清域。而少年珑燊,便是身处通清域靠南的一个小镇——白虎镇之中。身骑仙兽,天下任我游!
  • 紫焰梵天决

    紫焰梵天决

    繁星闪烁,紫焰梵天,逆天法决,称霸宇宙。美女,法宝都乃我囊中之物。九尾仙狐乃我老婆五爪神龙乃我兄弟。正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就是这朗朗乾坤之主宰。我就是至高无上的元素之神。
  • 女儿香满田

    女儿香满田

    农家女方小芹捡回来一个失忆的俏男子,两人成了亲。成亲后,男耕女织,种种地,卖卖菜,喂喂牲口,再虐虐渣人,日子过的好不惬意。可之后,方小芹发现,俏郎君可不是个寻常人,他真实的身份其实是……当真相摆在眼前,真情又何处安之?
  • 魅醨

    魅醨

    如果一只妖爱上一只妖,那么最后会变成一窝妖。如果一只妖爱上一个人,很有可能会产生一个新的人妖。如果一只妖爱上一个佛,那么最后会怎么样呢?他要杀我,我不怪他,他要我灰飞烟灭,我亦不怪他,因为他为佛陀我为妖,天生两立没奈何。选择了你,便等于我选择了去做那一只飞蛾扑火的蛾。做作茧自缚我不怕,万劫不复我不怕,或是生或是死,我都不怕,我要的只是你亲口说出那三个字,我要的只是那一句甜腻腻的诺言。爱你,我无悔,你呢?
  • 天降儿子之完美姻缘

    天降儿子之完美姻缘

    夏末出生在一个暴发户的家庭里面,生活却没有像别的暴发户家庭那般,即使是突然变成的富人,什么家庭纠纷?什么父母离异?什么第三者?她的生活依然如幼时一般平淡无奇的。大四这年,夏末和所有毕业的学生一样,面临着找工作和继续深造的选择,但是,夏末的父母却早已经替她做出了选择,继续深造。只要托福通过,她就能够前往加拿大,开始一个全新的留学生活,开始一段新的旅程。但是,生活往往不会如人所愿,在一个刚入冬天的傍晚,这一切就那样突然的被打破了。而她也走上了一条和原来完全不一样的路,有了与计划中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 极品法师:绝色倾天下

    极品法师:绝色倾天下

    什么才是极品?身为一名魔法师,她竟然喜欢战士的作战方式!别人的魔法师都被保护在身后但她却喜欢冲锋陷阵。一手短杖,无人能敌!其实不是我不喜欢长杖,只不过是因为我!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