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100000019

第19章 知识服务业与大都市经济(1)

都市的背景下进行讨论,主要目的是探讨知识服务业在大都市中的区位选择、知识服务业的特点和对典型都市知识服务业的产业研究。

(第一节)知识服务业在大都市中的区位选择

在城市经济学研究中,区位选择是城市空间布局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由市场决定都市空间布局而较少受到非市场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区位选择是产业特点的重要体现,从区位选择可以看到产业的辐射能力、附加价值比重等等。

一、知识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理论基础

1.中心地理论

无论是大企业的事务所还是包含行政职能的中枢管理职能部门,都与都市的等级秩序相关联。城市的中心区一般集聚着一些大企业的总部和高级行政管理职能部门,而在周边区,分店、营业所和具体事务部门分布则较多。知识服务业的事务所和办公机构与其他中心性职能部门一样,存在着等级性,不同等级的事务所和办公机构布局于不同等级的中心地。无论是医疗、高等教育,还是企业咨询、专业服务,具有不同等级和辐射能力的企业,其中心部门所在地的选择不同。

2.地租理论

都市内各种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遵循的依据主要是按照距离摩擦最小化为原则决定各自的区位选择。所谓距离摩擦是指为了克服空间距离需要支付的时间费用和货币费用。城市的中心位置一般是交通费用支出最小的地点,但同时也是地租最高的地点。任何企业都有对区位优越性的追求,决定其与中心位置接近程度的是企业地租支付能力。实际上,地租(位置级差地租)和交通费都与空间摩擦相关联,两者合计的费用即距离摩擦费用最小点是所有经济活动追求的最佳区位点。

咨询、会计、法律等专业服务机构一般都布局在城市中心位置,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一是城市中心位置通常信息流通最为密集,无论是对企业本身还是对客户而言,信息的收集和输送成本最低。二是这些行业能够支付高额的地租,区位竞争的基础是它们支付地租的能力。三是知识服务业个性化服务的特性使得企业非常重视面对面的接触,信息输送和收集的方式是多样的,如邮寄和打电话等,但面对面的会谈是达成商业往来的重要手段,因此,重视面对面接触的企业一般都选择城市的中央商务区(CBD)。四是企业的专业服务是一种高档次的服务,企业有其特有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流程,所有的专业服务企业都重视办公场所的装潢和员工着装,而区位选择是一种信号显示。

3.聚集理论

服务业在空间上的聚集趋势比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聚集更明显,特别是一些中枢事务部门,大多高度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域。其聚集的类型类似于工业,既有同种行业的聚集,也有异种行业的聚集。知识服务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主要是追求企业间商务交流和合作的便利性和互补性以及高度熟练的劳动市场。因此,服务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原则为:一是利益指向性,即为了得到外部经济利益和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在空间上的聚集;二是劳动力指向性,所在行业具有各种高质量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服务业的同种行业和异种行业在空间上的聚集都可得到聚集利益,因此,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都有利于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准确和迅速地掌握同行业和相关行业的经营动态是企业决策的关键,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高级管理中心在空间上聚集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某种产业在大都市中的聚集,除了自身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外,其所在的大都市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判断一种产业在都市中的聚集潜力,其依据主要有四个:一是要看该产业是否在都市经济中具有比较优势,已有的基础和都市本身的产业特点能够对产业的强辐射力给予较强的支撑;二是产业本身的特性,是否具有很强的聚集性;三是产业新增附加价值的比重和土地利用效率;四是对公共服务,虽然有些公共服务具备聚集特性,但需要兼顾公平性和效率性。

(1)如果某种产业在都市中高度聚集,则该产业必然是都市在整个腹地范围内最具优势的产业。在产业聚集的过程中,大都市的优势和产业本身特性双向选择的结果,使得都市成为该产业地域性甚至全球性的中心,如日本东京的出版印刷业、法国巴黎的时装设计业、美国纽约的金融业。

(2)产业必须具有辐射力。一种产业,只有当它在服务于都市本身以外还能服务于都市以外地区的时候才能称得上聚集和辐射。只有如此,产业才能具有优势。因而与居民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很多产业,如零售、普通医疗服务、中小学教育,虽然在都市中大量存在,但它们主要同人口密度相关,属于分散性产业。而批发、专业医疗、高等教育则具有辐射性。

(3)产业新增附加价值和土地利用效率。一般城市内的各种经济和社会活动所占有的区位空间,取决于其支付地租的能力。对于普通的住宅,地租是以居住者的收入支付,支付地租的能力取决于居住者的收入水平。而对产业活动来说,经济活动所获得的附加价值是其支付地租的源泉。土地的利用效率即每单位面积的附加价值因经济活动和产业取向类型的相异而不同。同时,区位对经济活动的附加价值也存在影响,即使是相同的经济活动也会因区位不同而存在差异。各种经济活动空间区位竞争的结果是城市产业区位的均衡,只有能够支付更高地租的产业才能占有特定的空间。一般区位条件最好、地价最高的市中心是商业和金融集中区,而地价较低的城市边缘区则是工业聚集区。

英国学者亚历山大对伦敦、悉尼、多伦多等城市的事务所调查发现,企业的经营者追求集聚利益的目的为:①便于与外部组织的接触;②有利于与政府和诸机关的接触;③接近于顾客和依赖人;④接近于关联企业;⑤接近于其他服务业;⑥决策者集中等等。

(4)公平性与效率性兼顾的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具有公共服务特性的教育、医院等产业的布局,既要考虑各种设施可能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应该考虑公平性。在一定的预算制约下,根据消费者的平均移动距离来决定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如果过分追求公民享受的平等性,只能是采用小规模分散布局;如果追求设施的利用效率和服务的多样化,则采用大规模、集中式的布局较好。

二、知识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特征

1.知识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经典的服务业的区位研究一般都是从部门就业和产业增长来探讨的,由于研究方法和部门选择的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根据服务业中不同分类的产业,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也不同。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潜在顾客的当前区位、所需多样劳动力的成本和可获取性。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并受服务业的生产技术及其市场结构以及现代通讯手段发展速度等外部条件的调节。

以下我们从区域间和区域内部两个层面来分析知识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在区域间层面,知识服务业有着与制造业不同的动力机制。知识服务业没有跟随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完全开拓新的产业空间,它仍旧集中在大都市区。知识服务业活动趋向于集中在大都市区,主要是由于专业性人才、研究中心和大学、其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所产生的市场正外部性。虽然有的专家认为,在现代通讯手段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只要具有有效的长距离联系,有着环境优势的一些非大都市区也能吸引和容纳知识服务业,但知识服务业仍然不断地向大都市集聚。

具体而言,知识服务业空间集中的促成因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①人力资源的蓄水池,这是影响知识服务业区位的主要因素;②后向联系的机会;③前向联系的机会。综合考虑前向和后向联系,知识服务业在大城市中的集中使得知识服务的生产和传送的交易成本最小化。尤其是,一方面,在知识服务提供者们和市场间维持面对面的联系的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知识服务本身所需要的多种中间需求服务(即它们所需要的中介服务)的成本可以通过空间集聚而极大地减少。

传统的观点认为远程通讯技术将代替面对面的联系,并且产生知识服务业的分散化。相反,我们认为迅速发展的远程通讯技术将会产生增加知识服务业集中的效应。这种趋势已经影响了欧洲服务业的区位变化,使其主要朝着大都市集中。

在区域内部层面(大都市区内部),知识服务的功能差异和组织不同的企业间表现出了紧密的前向和后向联系,这类似于新产业空间中的制造业机构的空间行为。造成了知识服务机构的区位分布不仅在地理上类似企业集聚,而且往往接近主要客户。另外,比较其他部门,一些中介性服务部门更多地集中在大都市区的中央商务区(CBD),尤其是法律、广告、会计等部门。这类企业认为,相似企业的集聚更容易获取信息和人才。而且对于越高级复杂的知识服务业,这种集聚趋势越明显。

总之,知识服务业对大都市区位结构和区位特征反应的结果是大都市区空间的功能分割。

2.不同类型知识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根据性质不同,服务业中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提供日常服务活动的服务业具有零售业的特征,其由各种店铺组成,如理发和美容院、洗衣店、照相馆和修理店等。因此,区位布局也类似于零售业,即尽量接近消费者。区位布局的理论基础也与零售业相同,如中心地理论可用来研究这类服务业的区位布局问题。

根据区位选择不同,可将知识服务业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企业(或事务所)为服务对象,这类服务业为企业(也包括机关、医院和教育部门等)活动中产生的服务性需求提供服务,如广告业、设计业、信息服务业、软件业等。因此,在其区位布局时,接近消费者的区位因素并不重要,而各种事务所集中的都心区则一般是这类服务业的最佳区位候选地。也可以说它们的区位布局类似于批发业,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服务,即知识服务业中的企业服务业。第二种类型是与公共服务设施有关的知识服务业,如学校、图书馆、医院等。这类服务业具有公共服务特性的因素决定了它们受行政制约较大,尤其是公立学校和医院,公平性和效率性应该是此类服务业区位布局的主要因素,即便是对于盈利性的学校和医院,区位选择也要以效率最大化为前提。

(1)知识服务业中的企业服务,是以企业为对象的服务业以及与企业相关联的服务业,如信息服务业、广告业、设计业和研究开发业等,主要是原企业内部服务业活动的外部化。这类服务业的区位特点是高度集中在各大城市中,其原因是大城市信息通畅,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广泛,在大城市能够掌握最新的信息,同时也可把握最新的业内动态。从需求来看,像这种特殊的和高层次的服务也只有在大城市才可能有更大的市场。从世界各国服务业的区位特征来看,像情报和信息、广告业以及设计业等这类典型的城市型服务产业,一般都高度集中在各大城市中,而且,在城市内部也以都心区为主要区位聚集点。其原因除与其他行业一样,即追求都心区的所有优点外,还在于它们本身的区位用地少,因此,这类服务业受空间制约相对较小。而信息的来源、交流的便利性以及同行业间的竞争和合作性,对这类服务业则显得非常重要。

(2)与公共服务设施有关的知识服务业,如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它们与居民生活密不可分。其区位选择不仅要追求移动费最小这一效率性,同时也应该考虑所有的公民都能够均等地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这一公平性。但是,作为产业而言,更重要的是效率性。

知识服务业向大城市及其中心区集聚的趋势,主要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一是它们能够支付高额的地租,在区位空间竞争中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二是都心区易于获得各种信息,同时也便于与同种或异种行业的交流,这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决策;三是追求集聚经济效益,在大都市集聚着各种类型的服务业和其他产业,这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大城市在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房屋租用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这也是服务业高度集聚于大都市的一个重要因素;再则大都市劳动者的素质较高,具有适应于各种类型服务业发展的优秀人才,这对服务业的布局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第二节)大都市知识服务业的产业特点

一、大都市知识服务业是都市型产业和知识产业的结合

高汝熹教授在《上海都市型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最早对都市型产业的概念和内涵作了明确界定和阐述。该研究报告将都市型产业定义为:由大都市诱发而又最少受制于大都市的产业。

大都市对产业发展有三个制约,即土地资源制约、水资源制约和环境制约。对密集型都市,土地、水、环境是最为稀缺的自然资源。都市型产业在大都市有着明显的优势,表现在其在都市中发展的空间成本相对其他行业要低,适宜大都市对产业发展的要求,即占用土地资源少、利用水资源少和环境污染低。

都市型产业是适应中心城市功能和都市经济发展、发挥都市优势、服务于都市自身并辐射于周边地区的产业。它与都市生活、都市文化、都市素质、都市环境和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贯穿社会、经济、文化领域,涉及农业、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是集生产、流通、消费为一体的三次产业群。都市型产业不仅显示出都市经济在产业结构上的特征,而且也是发挥都市功能优势的最佳产业结构组合,还是都市生活质量提高的具体体现。都市型产业发展受到环境、土地、水资源、能源、交通运输成本等多方面的制约。

大都市知识服务业是都市型产业和知识产业的结合。大都市的产业选择首先是最适宜在都市发展的都市型产业;另一方面,世界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体系都在作调整,在这一产业演变的过程中,知识服务业作为都市型产业和知识产业的交集,在服务经济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既具备都市型产业的特点,又符合知识经济的潮流。知识服务业是未来都市型产业发展的方向。

而知识产业,根据我们前面的定义,是知识要素地位与作用的增强特别明显、知识要素的主导地位对于该产业的发展特别重要的那些产业。知识产业也渗透于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之中,制造业中有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中有教育、咨询、医疗、设计、软件、文化传媒和广告等等。

同类推荐
  • 谁都逃不掉的经济大滞胀

    谁都逃不掉的经济大滞胀

    教育、医疗、养老,为什么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房贷、车贷、外债,为什么我们总是入不敷出?答案只有一个:因为市场进入了增长性衰退的大滞胀时期,物价上涨、购买力萎缩、投资率下降接踵而至。继《谁都逃不掉的中国经济大泡沫》后,作者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运筹学方法,再次为我们指点迷津。读完《谁都逃不掉的经济大滞胀》,你将从容应对中国经济大滞胀!
  • 中国经济盛世背后

    中国经济盛世背后

    在主旋律的宣传下,我们听惯了几十年来中国高速发展的种种成果,听惯了“大国崛起”,听惯了“民族复兴”。然而,在这一切华丽表象的背后,我们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们真的活在盛世吗?盛世又是什么样的?盛世真的那么幸福吗?从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人手,分析了当今中国经济盛世背后的诸多问题,指明了我们与世界存在的巨大差距,告诉了人们盛世背后的冰冷真相。盛世与否并不重要,改善民生,让每个人过得更好才是政府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融生活和经济原理于一体,让你更加理性的认识生活,更加准确的把握生活的内在。从柴米油盐到逛街购物,从求职就业到创业投资,从财富收入到幸福人生,经济学紧跟你的每个脚步,看懂经济学才能走好人生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经济学紧密相关,很多人从不觉察也不去思考。人类的本质和社会的发展将生活和经济紧密连接,谁都无法回避生活中无孔不入的经济链条。面对生活就要面对经济,既然要面对,我们就要掌握主动,让不利变有利,从适者生存到发展获利,获得物质财富,并彰显人生价值。
  • 跟总理学经济:读懂中国经济未来走向

    跟总理学经济:读懂中国经济未来走向

    “李克强经济学”不是封闭在实验室里的数据计算和报告,不是静态的学说,更不是在瓶子里养鹅;它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弹性的、不断成长和完善的中国新社会进步运动。或许,10年、20年后,甚至30年后,从大历史角度回头来看,我们的理解会更完整、更深刻、更准确。
  • 现代经济伦理背景下的企业财务文化学

    现代经济伦理背景下的企业财务文化学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导言、企业财务精神文化、企业财务制度文化、企业财务行为文化、企业财务物质文化。
热门推荐
  • 无敌玄医

    无敌玄医

    谈笑红尘间,杀人无形中;醉卧美人怀,醒掌天下权。一部让你欲罢不能的都市神书,精彩尽在《无敌玄医》!
  • 近身武神在都市

    近身武神在都市

    先天之下,后天如狗,十二玄门,人中之巅。神秘少年,出师下山,武戏花都,医路通天。拳打狗少恶霸,脚踢枭雄权臣,谈笑间,美女尽折腰。江山在手我不看,万紫千红娶回家!
  • 血洗武林

    血洗武林

    写我想写的故事,我就是这样的写手。。。。。
  • 天冥九噬

    天冥九噬

    方宇若无我立身之地,便破了这片天地。纵使天下皆为敌,红颜惜命相依足矣。今日欺我少年穷,令我受尽天下欺辱。他日看我天冥之道,噬你九天万界。
  • 斗鼎星辰

    斗鼎星辰

    划破空间坠落大陆的婴孩,命运捉弄下不屈的少年,看他如何一步一步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问鼎巅峰,寻找挚爱!若众神遗弃了我,我便将其踩在脚下,与神之斗,是他唯一的宿命!
  • 医朝穿越:将军别闹了

    医朝穿越:将军别闹了

    千夜熙怎么也没想到,21世纪身为天才神医的她,竟然在一次突如其来的海啸上穿越,再一次醒来自己竟然穿越在了千家将军“儿子”的身上?最重要的是这人也叫千夜熙?还是个女儿身!!!“小腹黑,快到本尊怀里来!”“你屎开!”谁来告诉我这个画风突变的纯情帝尊是个什么鬼?管他是谁,一脚踹开继续称霸江湖!“……靠!别缠着我的脚!”〖每周末更新〗
  • 荒帝娄炎

    荒帝娄炎

    少年娄炎经历一场意外,穿越到与其生活空间平行的异界大陆,在他重生的时候,获得了远古大荒帝的传承。他的命运从此发生改变,他将经历什么?伙伴们让我们一起看看他接下来的人生道路吧。
  • 长歌道梦未央

    长歌道梦未央

    他拂去她额上的绯红色流苏嘴角勾起绝美的微笑轻声呼唤着她的名“殇”
  • 逸梦的爱念

    逸梦的爱念

    她为了报养育恩放弃爱情李代桃僵嫁给他,他为了履行承诺娶了她,一纸婚书,她努力做好妻子本份,他处处针对他……
  • 牧野之离职

    牧野之离职

    诸侯传人,将优先排完前面的名额。而失去诸侯令,递补上来的,只能竞争后面空出来的那些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