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100000015

第15章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都市经济模式(1)

国际大都市是知识服务业的载体和重要发源地,近10年来,服务业在大都市产业比重日益增大,许多发达国家大城市服务业的增加值在GDP中比重已经达到85%以上。服务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在都市经济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的进一步分化体现在知识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中;另一方面是由于都市功能的不断完善、集聚能力的增强也进一步巩固了知识服务业在都市产业中的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大都市不仅是资金、商品等要素的聚集地,而且是人才、知识的聚集地,在高智力、高附加价值的知识服务产业发展中具有竞争优势。

大都市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它们在银行、金融、保险、咨询、广告、设计等领域所提供的全面服务以及它们在这些高智力行业的主导地位之中。处于国际经济中心地位的大都市,金融保险业总是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咨询、广告、设计由于其附加价值高、集聚度高、辐射能力强的特点,在都市经济中正日益显示出其非凡的魅力。

本章从大都市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角度,结合大都市聚集经济的特点,讨论服务业在都市中的聚集,进而挖掘其更深层次的竞争优势。阐明知识服务业是都市经济中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都市聚集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知识服务中心。

(第一节)国际大都市的定义和特征

一、国际大都市究竟指什么

国际大都市究竟是什么样的城市?在通常情况下,国际大都市是指城市化发展到高度化阶段的产物。有学者将国际大都市定义为:国际大都市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劳动分工国际化、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作用的中心城市。

国际大都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统领着世界的发展潮流和方向。它们无疑是世界经济的核心,是区域人口、资金流和贸易的集结点。

关于国际大都市的分类或类型,由于人们所持的标准不同,会有不同的划分。

目前大体说来,有如下三种分类方法:

一是按国际大都市所具有的政治、经济职能状况进行分类。第一类是国际政治型,如日内瓦、莫斯科;第二类是国际经济型,如香港、新加坡;第三类是国际政治、经济综合型,如纽约、东京、巴黎、伦敦等。这是较早也较普遍的分类方法。

二是按国际经济主导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第一类是国际金融型,主要是国际金融中心,如卢森堡、苏黎世;第二类是国际港口、贸易型,主要是国际港口贸易中心,如阿姆斯特丹、巴拿马城;第三类是经济综合型,是金融、贸易、港口、科技等综合型经济中心,如纽约、东京、伦敦、香港等。

三是按国际经济活动转移与变化的层次为标准。把城市分为三级结构:一级中心城市如欧美国家的大城市;二级中心城市如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所属的大城市;三级中心城市是东盟国家的大城市。

本研究所讨论的大都市,指的是城市体系中最高级别的经济综合型大城市,也就是文中所论及的纽约、东京、香港等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中心城市,这些都市的空间布局模式是传统的紧密型。虽然目前城郊化的趋势日益突出,但绝大多数城市的发展仍然遵循中心地理模式,在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上采取聚集经济模式。对于城郊化的极端模式——分散型城市产业布局,即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如美国的洛杉矶,由于逆城市化有其特定的产业发展条件和原因,这里我们不予讨论。通常意义下的都市经济是以金融和商业贸易为主、以第三产业和制造业的高度集聚为特征、对周边地区有强大的扩散作用的经济主体。

二、国际大都市的特征

国际化大都市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共性特征:

1.具有相当的国际化程度

这主要表现在:

(1)一般都是国际政治、经济事务的控制、决策中心。国际大都市作为跨国公司总部的集中地,对全球经济起着控制和决策中枢的作用。

(2)是国际资本的聚散中心和流动中心。国际大都市的资本流量特别巨大、资本交易十分集中,在全球性金融交易网络中,它们成为交易节点,即国际或区域性金融中心,有大量外国银行的分支机构。

(3)是国际市场的主要窗口和晴雨表,具有较高的国际经济参与度和关联度,是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联系的纽带和关节点,是国际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4)是国际性商品、资本、技术、信息和劳动力集散中心,是国际性新思想、新技术、新体制的创新基地;也是国际交往的集中点、国际信息的交汇处和国际文化中心。

2.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非常高,往往超过所在国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

在所在国的GNP总量中占据相当高的比重。

(2)第三产业极为发达。生产服务业,特别是通信、信息、科技、咨询、商业、市政公用事业很发达。

国际大都市正是具备了这些基本特征,才能产生巨大的集聚和扩散能力,从而对全球经济起着控制和协调作用。

(第二节)国际大都市产业选择的理论根源

大都市经济发展通常是一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其产业发展除了受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外,还在于其产业选择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都具有发展前景。选择的理论根据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那些切合于这些根据的产业,会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

一、比较优势理论1.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

比较优势理论的起源是国际分工学说中李嘉图的理论。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他的主要着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the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于1817年出版。

1)“比较利益说”的主要内容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利益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是根据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造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而形成的,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发展了这个观点,他认为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比较成本),并且把比较利益学说作为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他还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加合理,可增加生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2)对“比较利益说”的评价

(1)比较利益理论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它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当时英国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理论影响下,1846年,英国废除了“谷物法”。这是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

(2)“比较利益说”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成本、自然条件等因素对国际分工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和根本的因素。

(3)比较利益理论的分析方法属静态分析。李嘉图提出了诸多假设作为其论述的前提条件,从而把多变的经济状况抽象成静止的状态。

(4)比较利益理论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

2.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

各国应按照其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的丰缺状况,生产和出口商品,参与国际分工,这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F.Heckscher,1879~1959)和他的学生俄林(BeifilGoffhandOhlin,1899~1979)提出来的。在《域际和国际贸易》一书中,俄林阐述了这一学说。俄林运用一般均衡价格理论和经济地理理论,提出要素比例论,认为一国比较优势的源泉在于其天然要素禀赋,包括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

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1.竞争优势的背景与内涵

波特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企业战略管理和产业经济学两个方面,因此,在他的着作中,单个的企业与产业始终是他的研究对象。他在《竞争战略》中提出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三种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在《竞争优势》中,他创立了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是价值链的不同。

在《国际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把他的国内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国际竞争领域,提出了着名的波特菱形理论。我们通常所说的竞争优势论,即指波特的菱形理论,因为这个理论是从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角度提出来的。波特菱形理论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国能在某个特定产业获得长久的国际竞争力。在当代国际贸易中,许多发达国家的出口商品高度集中在少数明星产业上,如日本的消费电子业,意大利的毛纺、皮革制品、金属珠宝业,英国的保险业,荷兰的花卉业,德国的化工、汽车业,美国的广告、高技术产业等。波特认为,这要从当地企业所处的独特竞争环境来寻找答案。波特菱形理论包括四个因素:①要素条件,包括一国的天然禀赋与人为创造的高级要素,后者对竞争优势更为重要;②本国需求条件,包括本国的需求结构、规模、成长率、高级购买者压力及需求的国际化;③相关支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包括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④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程度,包括企业的形成与组织管理方式、竞争激烈程度、创新与企业家才能等。

波特认为这四方面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加强,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由此而产生具有一流国际竞争力的明星产业。

适应当今国际竞争环境,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研究者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仅仅从自身比较优势出发是不够的,在动态的变化的环境中,竞争优势才是企业和产业立足的根本。对这两者的比较包括它们的联系和区别。首先,从两者的联系来看,有如下几方面:①外生比较优势也是一种价格竞争优势;②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都受到资源稀缺性的约束,一国不可能在所有行业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③比较优势的实现离不开竞争优势;④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所研究的一部分重要问题是相同的,如都关注知识与技术创新、规模经济对贸易的影响。从两者的区别来看,表现在:①比较优势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而竞争优势是属于管理学概念;②比较优势涉及市场价格机制,强调的是价格竞争,而竞争优势涉及企业与产业,强调的是非价格竞争和创新竞争;③比较优势关注的是要素供给的数量,竞争优势关注的是要素的质量及产品市场的需求档次;④比较优势采用的是一般均衡、静态均衡分析方法,竞争优势采用的是一种非均衡的动态分析和局部分析方法。

2.波特的新竞争经济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波特对他的竞争优势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发展方向是把他的菱形理论与区位理论结合起来。他提出了产业集聚(Cluster)这一新概念,并把它称为“新竞争经济学”。产业集聚是指经营同一种产业的一群公司在地理上集中在一起。产业集聚是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一个共同特征。如美国,重要的产业和资本的集聚有:微电子、生物技术、风险资本集聚在硅谷;汽车设备与零部件集聚在底特律;互惠基金、生物技术、软件与网络、风险资本集聚在波士顿;金融服务、广告、出版、多媒体集聚在纽约;飞机设备与设计、软件、金属加工集聚在西雅图;房地产开发集聚在达拉斯;化工业集聚在得克萨斯与路易斯安娜两州南部交界处;影视娱乐业集聚在好莱坞。德国的汽车业集聚在慕尼黑等南部地带;化工业集聚在法兰克福一带。意大利的毛纺厂商集聚在南部的两个镇上;珠宝业集聚在中部的两个小区域内;皮类服装与皮鞋业集聚在北部城镇。荷兰的花卉业集聚在阿姆斯特丹与鹿特丹一带。瑞士三家最大的制药公司集聚在巴塞尔。英国的拍卖公司集聚在伦敦城的几个街区内。

通常一个产业集聚集团内,既有属于主导产业的企业,又有为主导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其他产业的企业和机构。从垂直关系来说,包括提供专业化投入的上游企业,如零部件、机械设备、服务以及下游的分销渠道与顾客。从横向关系说,包括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或有相关技能、技术和共同投入的属于其他产业的公司。

此外,还包括政府和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研究与技术支持的机构,如大学、质量标准机构、思想库、短期培训机构及贸易协会。这些机构共同组成一支立体作战军团,既激烈竞争又相互合作,从而赢得企业与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产业集聚实质上是波特菱形或者说企业的价值链在空间上的紧密结合。

对于处于国际经济中心位置的国际大都市,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在都市产业布局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大都市的产业发展,同样不仅要从城市的天然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出发,而且要挖掘更深层次的竞争优势。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我们认识城市竞争优势提供了借鉴。城市集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比较优势,而只有比较优势变成产业优势,进而转换成竞争优势,才能使城市发展具有强大动力。

大都市的特点在于其具有许多难以比拟的优势:首先是其国际优势,大都市由于是人流和资本的聚集地,是万商云集之地,因而具有强有力的国际交流能力;其次是经济优势,大都市的经济力量雄厚,人均创造价值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本云集;第三是市场优势,大都市一般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辐射范围达到全国;第四是人才优势,大都市对人才吸引能力强。由于这些特点,客观上大城市发展大部分产业,其资金利用率和人均产出、劳动生产率等指标都要比一般城市和地区高,具有绝对优势。

(第三节)聚集经济——大都市经济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城”是“用石墙、城楼、雉堞围绕着石造或砖造房屋的城市”(恩格斯),“市”是商品交易的中心。“城”是形式,而“市”是内容和本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要素不断集中,而“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城市功能的本质是使人口流、智力流、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和扩散成为可能,以产生聚集经济效益。

聚集效应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空间集中所形成的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聚集经济一般是指因社会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与聚集经济相对应,聚集不经济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要素空间集中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效用损失。

同类推荐
  •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主要研究现代公司董事会、监事会、CEO与公司治理 ;现代公司经理激励机制与公司治理;现代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等相关问题。
  •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2007年8月4日,第七届“中国金融论坛”在广州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广东省信用社联合社联合主办,《金融时报》社、《中国金融》杂志社、《金融研究》杂志社、《银行家》杂志社等五家媒体协办。广东省政府宋海副省长,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张红宇司长,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常斌副司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局龚明华副局长,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黄达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丁任重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刘锡良教授,中国社科院王松奇研究员,辽宁大学白钦先教授,广东省信用联社罗继东理事长等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三百余名国内代表出席了论坛。
  •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

    本书涵盖了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近年来所主张、研究主要观念,书中论点涉及市场、法治、改革、未来发展等重要领域,列出了作者长期思考的影响社会的二十四个重大理念。本书没有专业的经济学术语,而是用简单形象的类比说明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前沿的一流经济学家为普通读者撰写的经济学读物,也是获取正确的经济观念、理解中国经济和世界格局的第一手资料。张维迎教授在八十年代即提出价格双轨制并长期坚持自由市场理论,对中国社会改革和社会观念的影响有目共睹,他的许多观点和预言已被事实所证明,他在本书中所提出的极具预见性的理念,相信也会为我们如何改变现实、面对未来提供重要的参考。
  • 经济常识农村普及读本

    经济常识农村普及读本

    《经济常识农村普及读本》以用故事讲原理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心情中,使你掌握与现实生活最为相关的经济学常识。
  • 我的财务我监管

    我的财务我监管

    滴水不漏的财务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和发展壮大的基础,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应当从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开始。管理者必须通晓财务,并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核心人物,从而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并对企业经营状况了如指掌。
热门推荐
  • 驯悍记

    驯悍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什么都不会

    我什么都不会

    主角文奇,从小什么都不会,内心对任何事情却又渴望"会",但现实每一次无情的将他的渴望掩埋到心底,渐渐的堕落,无奈,放纵,直到绝望.这就是生活,可生活也会像太阳一样,将光明和温暖洒落到每一个人身上,文奇也不例外!
  • 玄鹿

    玄鹿

    在命运的大门前徘徊,在光与暗的夹缝中求索,年少的人们胸中饱含着热血,当整个世界染上了赤色的云霞,少年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并不孤单......
  • 情书:于我于他于青春

    情书:于我于他于青春

    无论是最初的相遇,还是之后的相识,亦或是最后的分别,于我于他,淡如潭水,静如细流...
  • 网游之传奇里的道士

    网游之传奇里的道士

    不怎么会写大家可以先看看,已经想好了怎么结局,在完善细节内容绝不太监。
  • 若美丽的故事来得太晚

    若美丽的故事来得太晚

    别人的感情专家,自己却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爱情。或许会有几分可笑。那么当这个爱看漫画的恋爱恐惧症患者,遇上一个热衷于画漫画的心理专家。在克服恐惧和寻找爱情的路上,她一路走来...“你听不到我的声音,怕脱口而出是你姓名。”“我听见了你的声音,就像曾经交换过眼睛。”
  • 偶像活动之璀璨星光

    偶像活动之璀璨星光

    优秀的孩子是上天的宠儿,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从小就出众的高材生慕容清羽在受到她最后的朋友司徒梦岚的影响之下,背着父母偷偷成为了一名偶像。在慕容清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可以梦幻一般的表演时,他的父母出现了,表示不同意慕容清羽成为偶像……慕容清羽何去何从p:欢迎大家收看《偶像活动之璀璨星光》本文有多处错别字,请不要介意(鞠躬)
  • 尧山堂偶隽

    尧山堂偶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妃慢慢跑,本王不急

    王妃慢慢跑,本王不急

    独守天涯时的孤寂,思念爱人的感觉,你可知?三世轮回时的痛苦,忘却最爱的感觉,你可晓?再次相遇时的陌生,怦然心动的感觉,你可懂?“亲爱的王妃。”“干嘛!”“本王真的不急。”靠!跑路被抓回来什么的简直太丢脸好咩,好歹本菇凉也是个女主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仙歪传

    修仙歪传

    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英雄救美的意外能让你碰上,等你碰上的时候人家已经被玩成破鞋了。更没有那么多行侠仗义的机会让你捡到,毕竟现在就连扶老奶奶过马路都得想想自己的钱包够不够厚。至于秘籍财宝那更是想都别想,你没看到隔壁家的老王成天就想着去跳悬崖吗?所以,修仙是条漫漫长路,在这路上没准哪天一转眼就挂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安安分分老实做人,只有活着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