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0000000010

第10章 古代印度(1)

[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3世纪]

河流是人类的母亲。河流也是文明的摇篮。当人类最初的伟大文明,在洒满阴光的尼罗河畔的埃及、丙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初具规模时,它们东方几千公男之外的古印度,也出现了类似的文明躁动。这样的躁动,一个发生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冲积平原,另一个发生在东南亚的低地———恒河流域。古代印度文明的几个最有影响的中心,就坐落在这男。

湮灭地下的古城

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滚滚流淌的印度河右岸,有一座半圆形的佛塔废墟。1922年,几名印度勘察队员偶然来到这里,在佛塔的废墟里,找到了几块刻着动物图形和令人费解的文字的石制印章。这一发现及历时十多年的考古发掘,终于向世人证明印度河文明与苏美尔文明一样古老而灿烂。

印度这一名称来源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这里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印度是指今天的整个印度次大陆而言,它是古代这块大陆上的各个部落或国家的统称,它是人类起源的故乡之一。已知最早的印度河沿岸居民是来自西部不远处俾路支斯坦山区的游牧人,他们和达罗毗荼人以及其他土著居民一起创造文明。自公元前21世纪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印度·雅利安人侵入到印度,成为古代印度的主要居民。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到古代的结束,又有波斯人、希腊人、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等先后入侵,并占据了印度西北部的不少地区。由于外族的不断入侵和定居,古代印度的居民自古就表现出复杂性的特点。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是相当古老而久远的,但世事沧桑,时代变迁,它的真实面目或湮没于地下,或毁坏殆尽,所幸存的也已模糊不清。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考古学家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展开发掘工作,以期发现更多的古文明成果,结果发现了许多城市和村落的遗址,其中最大的城市遗址是今天的信德和旁遮普。学者们称这种文化为哈拉巴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的范围是很广的,从南到北相距约1100公里,从东至西约1550公里;后来,新的发现使这个界限又有所突破。其年代,大约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

当年的信德(摩亨佐·达罗)和旁遮普(哈拉巴)这两座城市,周长都在4.8公里以上,面积大约各自都有85万平方米,其居民各自都有3.5万人左右。旁遮普的卫城有高而厚的砖墙;信德的城市建筑和规模要比旁遮普壮观,这是印度河文明的典型城市。卫城的四周有防御的塔楼,中心建筑物是一个大浴池,在此东北有一组建筑群,其中有一个很长的大厅;卫城南部另有一组建筑物,其中心是会议厅。下城是居民区,街道整齐,主要大街宽达10米。在富人区还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这两座城市,一个在印度河的上游,一个在印度河的下游,相距644公里,形成两个中心。这显然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国家的都城。除此之外,在印度河流域还发现有几十处城镇和村落,这里可能也存在过一些小的城邦。

信德的手工业比较发达,在这里发掘出的金属有金、银、铜、铅和锡,还发现不少金属制的和石制的斧、矛、箭镞、短刀、投石器,玻璃制成的装饰品,陶制品,其中陶器上还绘有动植物图案。还出土了大量的造型艺术品,如小雕像、骨刻、绘画及2000多个护身符印章。

哈拉巴文化是已进入青铜时代的文化。这一时期居民的主要生产活动是农业,但在农业上还很少使用金属工具。当时耕地使用锄头,木犁和带有燧石头的轻犁也已开始使用,也有水牛和封牛牛帮助犁田。种植的作物有大麦、小麦、稻、胡麻、瓜、枣和棉花等。除了农业外,居民还从事畜牧业,驯养水牛、封牛牛、山羊、绵羊、猪、狗、象、骆驼和驴等牲畜。手工业也很发达,对金属的热加工和冷加工已有较高的水平,并能用焊接法制造金属器。制陶业和纺织业的水平较高。商业贸易有所发展,与西亚有了经常贸易联系。在当时,已有了二进法和十进法等度量衡制度。

印度河文明的文字主要保存在石、陶、象牙等制成的印章上,迄今所知道的符号约有500个。印章上文字与图画并见,多为单行的,而且很短,至多不超过20个符号;这些符号是发音符号,也有些是表意字。

但是,印度河文明大约从公元前18世纪开始就莫名其妙地衰落了。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认为印度河文明的毁坏是由外族入侵造成的。大约在公元前1750年,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城市遭到了入侵者的严重破坏,特别是信德城市被彻底摧毁,那里不少被杀戮的男女老幼的遗骨就足以证明入侵者的残忍。已经出土的特殊类型的陶器和其他物质文化,也能证明新的入侵者已经占领了印度河流域的中心地区。

种姓制度

从印度河文明的衰落,到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入侵这几百年间,古印度的历史几乎是一片空白。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雅利安人迁入印度之后大约过了1000年才有文字体系。在这之前,即如《吠陀》那样被雅利安人视为史诗一般的圣书,也仅仅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并经口头复诵而代代相传。

雅利安人是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一支,最初生活在外高加索一带,以游牧为主。公元前3000年代,他们开始向中亚迁徙,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又向南迁徙,越过兴都库什山进入恒河流域,征服了孟达人。土著居民惨遭劫难,或被赶走,或被杀戮,或被奴役。他们称土著居民为“达萨”,意即敌人,称自己为“雅利安人”,是“出身高贵的人”。他们作为征服者占据了原先土著居民的土地,逐渐定居下来,由游牧生活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

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600年,是印度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出现了几十个小国家。这些小国家之间经常进行战争,互相掠夺土地、财富和人口,兼并的结果出现了16个较大的国家。在这个时期,雅利安人中已经形成婆罗门教,这个教的经典称《吠陀》。吠陀原意为知识和学问。《吠陀》共有四部,其中《梨俱吠陀》是最古老最重要的一部,反映了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期间印度河上游人们的社会生活情况,史称“早期吠陀时代”或“梨俱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前900)。这是雅利安人的氏族部落解体的时代,是军事民主时代。另三部编纂时间较晚,史称“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前600),这是雅利安人国家产生的时代。

雅利安人从部落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组织形式叫“瓦尔那制度”,这是区分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的一条严格界限,后来又演变为古代印度的一种严格的等级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汉译佛经对古代印度瓦尔那制度的称呼。“瓦尔那”是梵语varna的音译,意为“颜色”,葡萄牙语称为casta,来自拉丁文castus,意为“纯洁无瑕”。根据重要的印度历史资料《摩奴法典》的记述,自在神梵天“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四个种姓,并规定了他们各自的义务和职业。这就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

这种严格的等级种姓制度萌芽于印度历史上的早期吠陀时代。当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时,他们用“雅利安人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把入侵的雅利安人和土著人区分开来。在梵语中,“雅利安人”的意思是“高贵者”、“有信仰者”。随着氏族制度的瓦解和社会分化的加剧,在雅利安人内部逐渐形成了四个不同的等级,即瓦尔那和种姓。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僧侣;第二等级是军事贵族,称作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即雅利安人的一般自由民;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多为佣工或奴隶,他们由战败的雅利安人和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所组成。除了四个等级外,还有一种“旃陀罗”种姓,他们是一些被征服的山林部落的居民,或是不同种姓的人通婚所生的子女,被视为“贱民”、“不可接触者”。

在雅利安人国家形成过程中,种姓制度起到了保护氏族贵族利益的作用。前三个等级被认为是“再生族”,他们有权参加各种宗教活动;而首陀罗这一等级被认为是“非再生族”,无权参加宗教仪式,几乎被剥夺了一切政治和经济权利。

被视为“贱民”的旃陀罗社会地位更低,受尽欺凌,更无政治和经济权利可言。另外,各种姓之间不得相互通婚。

种姓制度的基本特点就是职业世袭、内部通婚、宗教界限森严、法律面前不平等。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高低并不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仅仅依据其家庭出身,严格按血统世代不变。直到1950年,印度政府才将这种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的种姓制度予以废除。

与瓦尔那制度发展紧密相连的是婆罗门教的兴起。该教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对自然的崇拜。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和等级制度的演进,人们的宗教思想有了新的变化。公元前7世纪,专司祭祀的婆罗门种姓与婆罗门教产生了。婆罗门教的教义和理论主要体现在“三神一体”和“轮回业报”两个方面。它的宗旨就是要人们忍受人世间的一切痛苦,逆来顺受,不作反抗,维护种族制度,从而婆罗门教逐渐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工具和精神枷锁。到了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经过宗教改革后,婆罗门教为印度教所取代。

孔雀与贵霜帝国

同类推荐
  • 马家三兄弟

    马家三兄弟

    东汉末年,群雄相争。马家三兄弟跟随董卓从西凉进入关中,演绎了他们自己的故事。
  • 穿越古代娶媳妇

    穿越古代娶媳妇

    怎么说呢?就是田园种树,逗狗放猪的游戏人生。
  • 大唐忆梦

    大唐忆梦

    一名普通高校的历史系研究生李君闲,因为机缘巧合穿越时空,回到了大唐的开元盛世。他将如何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又将经历怎样的故事?《大唐忆梦》将带你回到公元八世纪的神州大地,带你走进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带你趟过一条奔腾汹涌的回忆长河。(作品致力于打造多种风格并存的故事形态,将融汇历史、玄幻、言情、仙侠、悬疑、科幻等多种因素,以期给读者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 王业

    王业

    书名《王业》,简单来说就是要对战国七雄为达成王天下这一最终目标所作出的努力加以论述,其间所举事例,大多见于国策,史记,吕览等百家所撰传记,比如子之之乱,黄金台致士,千金买马骨,张仪戏怀王,苏秦并相六国,乐毅袭破齐,田单复齐等等。其间所列人物,除开作为主线的苏秦而外,也亦有燕昭王,赵武灵王,齐泯王,楚怀王,宋康王,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屈原,白起,魏冉,邹衍,孟子,庄子,公孙龙等等,是其人虽众,其事虽繁,以直疏简旨,故也易读,但愿大家能够喜欢。
  • 三国不相信眼泪

    三国不相信眼泪

    看三国,分与合。为野心连年烽火,拆家破国。屠刀起,人头落。
热门推荐
  • 那些人,那些事

    那些人,那些事

    本书是一本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回忆随笔。作者是知名学人蓝英年,这些长长短短的文章,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回忆与作者同辈或前辈学者、诗人、翻译家的亲身接触,如与梁漱溟、张东荪、史学家漆侠、翻译家蒋路和诗人流沙河的交往,现在那些人物大多作古,这些真挚的文字,读来亲切感人。另一部分主要介绍苏联文坛上有意义的趣闻趣事。文章写得轻松、有趣,又很好读。
  • 万世戟帝

    万世戟帝

    问题少年肖少明不幸遇难而死,重生变肖家大少。人有点奇葩,持方天画戟战出战神威名。一力降十会,一戟破万法!
  • 我的魔王物语

    我的魔王物语

    这是一个半人半吸血鬼的少年,在遥远的神话时代于魔界崛起成长为魔王,与众多魔王、邪神还有诸多神族众神交织的故事!【求收藏啊!我前面写的《暴君末世》《魔王进化史》《武侠世界的魔王》都超过百万字,求放心收藏!】
  • 尸魂落魄

    尸魂落魄

    我们村里来了个神秘的漂亮女人,可是谁娶她就会死,我的老爸在我老妈死后,鬼迷心窍把那女人娶过门,可怕的事情接踵而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校园绝品狂圣

    校园绝品狂圣

    一个没有父母、独自生活了十几年的他,缺因为救了一个人,从此一个狂圣级的学生诞生了。这是一个用拳头说话的故事,他追自己喜欢校花,称霸校园,横扫八方,一步步踏上巅峰。
  • 薄凉领主浅浅爱

    薄凉领主浅浅爱

    前世被亲人抛弃的文弱少女,重生后的领主女王,此生注定要闪耀一生!
  • 穿越之呆王相公萌萌哒

    穿越之呆王相公萌萌哒

    世界第一杀手司徒萱萱在执行一次任务,被好友算计,导致任务失败,香消玉损,结果意外的穿越到古代,成为了欧阳三少爷的王妃,但让她无语的是自己的相公是个呆子,让她很是无语,别人都是穿越到男主很牛逼的存在,为什么我这么倒霉呢?
  • 夫君妾身可依否

    夫君妾身可依否

    他是江湖上消失匿迹十年的大侠,曾经一把折扇倾倒天下,如今却潦倒落魄至此。不为人知的心灰意冷之下,他开始自我放逐。他本以为再也不会爱了,而一次偶然的出手,却将她送到他的身边,他还可以再爱吗?她是太傅府不起眼的温婉闺阁女,被盛京的万千风华所掩盖。一次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他与她相遇,她的苦苦哀求摆脱不了被宗族除名的命运,只因为贵族尊严的不可侵犯。她以为她的一生就这样走到了尽头,却不料还有个他,她可以相信他吗?
  • 乖听话之一心只为TA

    乖听话之一心只为TA

    蓝枫高校里有一对姐弟,他们时不时搞事情出来,同年级里有2位和姐姐是女闺蜜,有位高大帅哥是弟弟的生死兄弟,而这一位铁哥们却又了不一样身份地位,而那对姐弟的身份也扑朔迷离……一场青春校园的爱情故事就这样拉开帷幕……
  • 阻止风暴

    阻止风暴

    次时代小说,非架空历史。懦弱的少年,如何扭转命运,岂知掉进一场上位者的阴谋。偶然获得的“金魔方”让自己有了可以徘徊在这场深水的实力,以及潜力。清除邪恶猎魔人,清心寡欲的僧人,弘扬世间正道的茅山道士,白道,蓝道?智商超高的死宅,司令的儿子,挥手便是加强连?一切的一切,碰撞在一起,会蹭出什么样的烟火!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南茅北马,黑暗的次世纪欧洲,挖掘神秘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