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5200000031

第31章 成都的城市性格和市民情结

一、麻将之城

成都人崇奉茶馆文化,过去的茶馆是书场,是评书、川剧演出的场所,喝茶可以听书看戏,还可以谈生意摆龙门阵。现今,茶馆成了麻将房,几乎每一间茶馆,不论高档、低档都在大打麻将,外地人认为这是玩物丧志,是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的表现。外地人也打麻将,但没有成都人打得这么凶,这么不分昼夜,这么不分男女老少。成都人辩解说因为我们打麻将不仅带动了茶馆、农家乐的经济,也使社会安定团结。

成都人乱打麻将,有通宵麻将、工作麻将、宰兔麻将、丧火麻将、喜麻将和老妪麻将……到了大周末一半人留在城里打麻将,另一半人出城去为的是找个地方打麻将。有人戏称飞机刚飞临成都上空就传来一片搓麻将的声音,可以从这种夸张中看出成都的麻将热有多厉害。成都的小老板多,大老板大企业家少,因为成都人大多小富即安,不想把生意做大,赚了个二三十万就把铺子打给人家,自己当跷脚老板吃闲茶打小麻将去了。他们有一句口号:不要把自己弄得太累!但他们打通宵麻将累得吐血又不辞辛劳。成都人喜欢吃安胎,就是在麻将桌子上赢几个小钱!喜欢过安逸日子,就是天天有牌局,顿顿有饭局。这一点不仅外地人看不惯,连本地人也看不懂,说成都茶馆里有那么多年轻人在打麻将,他们不工作不挣钱吗?但看他们个个出手不凡,钱都是从哪儿来的?

成都人爱打丧火麻将也是外地人最不懂的,别人家死了人本来是件悲痛的事情,但成都人听了就要奔走相告,因为又可以以此为借口打通宵麻将,而且一打就是几天几夜,左右邻居又不好干涉。别人家死了人这是最好的理由,干涉也无用,懂事的干脆也凑一个花圈份子钱参加进去,打得天昏地暗。录音机里放着哀乐,灵棚搭在大街上,十几桌麻将打起来,外地人并不知道这是在办丧事,问道:

“他们在干啥?”成都人就惊奇地反问:“连这个都不晓得?打丧火麻将嘛。”

二、过于庞大的城市

外地人对成都宣布成都城区的规划面积将几倍于纽约同样感到吃惊,成都之所以能够成为成都,除了有都江堰的灌溉之便外,还仰仗有川西平原的沃野千里,但现在城市越来越大,大量侵占农田,蚕食川西沃野,这不仅令外地人不解,也使成都人担心。

谁都知道纽约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城,成都要建几倍于纽约的城市,这岂不是要把川西平原占光?真的实现了这个建城规划,成都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城市?城市越大污染将越大,许多城市的通病,诸如交通、卫生、教育和环保等问题都将显现,而且竞争将扩大,生活的成本将上涨,热岛效应将增大,这一点不仅是外地人担心的,也是成都人担心的。成都以休闲闻名于世,把城市扩大到如此的程度,数千万人挤在一起,还有什么休闲可言,这将使成都的休闲文化毁于一旦。离开了休闲成都还有什么城市优势,还有什么吸引人的魅力?一个城市的GDP再高也是没有根基的,因为它没有文化作为背景和依托,只能算是一个巨大的水泥丛林,而且这个水泥丛林越大对生命的窒息越可怕,譬如深圳,它的GDP已同广州相差无几,但它是一座文化的沙漠,只有短暂得可以忽略不计的建城史,所以它根本不可能同广州相提并论。一座城市的钢筋水泥建筑再高大没有文化的支持它也不可能焕发出生命力,只有文化才能使水泥的丛林长出生命。

成都的生命力就是它古老而绵长的文化体系,这是由司马相如、诸葛亮、杜甫、巴金和李劼人等,一代又一代历史、政治、文化名人建立起来的一座座城市精神的丰碑,楼垮了,还可再建,甚至城市成了废墟也不可怕,只要城市的精神和文化传统还在,一座城市的建立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一旦文化的根基消失了,还不就是一座缺水的沙漠,连草都长不出来。要发展成都首先要保护成都的安逸平静和慢节奏的生活,太快的发展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成都人的慢条斯理是与盆地生活合拍的,在中国要想找到生活这么滋润,节奏又这么慢的城市很难。发达的地方节奏都太快,节奏慢的地方又太穷,成都恰好是不快而又富足的地方,这种生活方式是世界上少有的,绝对不能因人为的加快而被破坏掉。

外地许多人比成都人更关心成都,在他们的意识里是非常热爱成都的,他们之所以要如此关注成都,恰恰是因为他们喜爱成都这座城市,否则,谁会费那种多余的口舌。任何对成都城市建设不利的事情都会引起外地人的关注,往往旁观者清,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采取不同的视角,更能看到问题的关键。所以,成都问题专家往往产生在别处,外地人对成都的看法更有独到之处。

三、离奇的炒作将毁灭文化之都和茶馆生活的氛围

成都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人文气氛非常浓,历史上出过一批又一批历史文化名人。成都人爱读书,有西南最大的图书商城和图书批发市场。成都有上千年的文化底蕴和教育基础,大专院校的实力很强。成都是中国除北京、上海之外的第三个文化之都,在文化上可以同成都叫板的城市不多。成都有吃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数不清的文化体系,成都人谈吐文雅,从司马相如、扬雄到巴金、李劼人,个个都是大家。成都是全国四大动漫基地,是全国传媒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成都可以大打文化牌,这是成都人的骄傲所在。成都是茶文化的坛场,不仅如此,连酒吧、迪吧和娱乐场所的档次也非常之高,其数量、质量和格调都不错,甚至不亚于广州、深圳。品茶对于成都人来说是一种休闲方式,是一种交往的手段,也是一种生活情趣。茶馆是麻将房、休闲场、生意谈判之所和办公室的延续,成都人把茶馆当成一切活动的场所,成天泡在茶馆里,其实他们并不仅仅是在耍,是在休闲,他们在耍中工作,在耍中挣钱,在耍中获得信息。

巴黎人坐在咖啡馆里思想和创作,德国人坐在啤酒馆里提炼思想的精髓,成都人坐的是茶馆,茶馆是他们精神的依托之所。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像上了发条一样一刻也停不下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成天为了找钱、为了生存也停不下来,不断奔波,而生活富足、衣食无忧的成都人找到了泡茶馆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慢啜细饮的茶馆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到了挣钱的方式,找到了生活的情趣,这是一种至高境界。茶馆中挣钱不像在股市中挣钱,要杀得脸红脖子粗,在茶馆里不可能一夜暴富,也不会一夜沦为赤贫。茶馆是磨炼人意志的地方,一杯清茶,呷在嘴里会微苦,但也回甜。

茶馆里可以按摩、可以洗脚、可以打牌、可以摆龙门阵、可以掏耳朵、可以修面、可以看杂耍,甚至可以啖小吃……茶馆里的内容太多了,外地人认为坐茶馆的应是老年人,年轻人应该在社会上闯荡,去拼搏,但成都人坐在茶馆里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提着笔记本电脑,留心着网上,聊着天,又电话联系着公司、期货市场和股市,又有不同职业的茶客在互相交换着信息,这就是他们的活法。

成都人的这种生活方式本来很优秀,但成都人中有一些人又确实太爱炒作,有不安分的人成天在做着离奇的炒作梦,成都人认为自己会包装自己连同自己的城市。成都人会把任何事情都包上一层伪文化的外在,并且总是瞄准先锋、前卫和时尚。这在外地人看来恰恰是虚伪,是吃饱了撑的!成都有一些人生怕成都的形象在海内外不鲜活,成都知名度不高,他们要使成都的名声更深入人心,便玩起了离奇的炒作游戏。

成都炒过了“中国的西雅图”之后,又炒“中国的班加罗尔”,又炒“国际大都市”,又炒“东方伊甸园”,又炒“中国第四城”,又炒……反正总有炒的。各种炒作新颖而又别致,成都人乐此不疲。外地人则在一旁冷眼旁观,感到无比可笑,说这些成都人是怎么了?哪有自己夸自己的?!成都人说现在是表扬和自我表扬的时代,所以,成都人不遗余力地大肆表扬自己。但离奇的炒作毁灭了自己文化之都的形象。以前在茶馆里成都人摆的是龙门阵,现在在茶馆里大谈特谈各种离奇的炒作,让外地人觉得成都人偏离了自己的生活观念,变得找不着北!

四、地处西部的东部之城

成都人心里根本不承认自己是西部,成都人认为我们成都是地处西部的东部之城。成都人认为深圳是文化沙漠,上海太浮华,北京的生活一点也不滋润,只有成都才是居家过日子的最佳之处。成都人到外地发现有人不知道成都在哪里就十分惊讶,在成都人心目中成都应该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当得知有很多的外国人不知道有成都这座城市,成都人心里些许有些无奈。

成都人心目中的西部应该是黄土高原,是沙漠地带或不毛之地。

成都人认为成都比东部还东部。成都人总是拿自己的物价,自己四季不断的蔬菜和盛产猪肉跟外地相比,总是拿水网地带的川西平原同别地相比,比来比去成都人就比出了自信,忽然被外地人叫做西部,肺都气炸了。

成都人有自大情结,特别是当他们出了一趟差回来,下飞机或下火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火锅店或川菜馆大海一顿,边吃边抢白说还是我们成都好,我在外地简直饿惨了,那些糙食怎么能够吃?!十几块钱一碗的面除了一点炸酱啥子都没有,难吃死了。我们成都,哪怕街上的一个苍蝇馆子做出来的小面也巴适得很,而且才几块钱一碗,豌豆尖随便放,面汤随便舀,他们外地在面汤里放一点醋加几片菜叶子就算是汤,还卖五块钱一碗,太黑了嘛。而且,外地的馆子不卖泡菜,我们成都人没有泡菜根本吃不下饭,他们外地人居然吃得一个个肥头大耳的,就着一坨黑糊糊的老咸菜,举着比脸盘还大的老面馒头大吃大嚼,我们成都人吓都吓死了,哪里还有食欲。成都人就在这种比较中享受着自己的精神牙祭。

成都人的自恋情结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比北京人的首都情结和上海人的“洋场”情结,乃至于广州人的首富情结和深圳人的“窗口”情结毫不逊色。

五、市民情结

成都人喜欢谈玄,现在叫做散打,编一些并不幽默的幽默出来自娱自乐。

成都人热衷于方言剧,主要是对其中的“话”感兴趣。成都人热衷于麻将,昏天黑地地乱打,熬了个通宵,一结账才是个不输不赢。成都人热衷于报纸上的副刊幽默,并做成剪报,没事拿出来慢慢乐。

成都人最热衷于街边新闻,连报刊也辟有街边新闻的专栏,电视台更是派了记者穿街走巷搜集,以满足市民的爱好。成都人热衷于摆谈当天的街头见闻,一个龙门阵全城人都在摆,且有无数版本。

成都人的小市民情结还表现在喜欢在大街上摆出饭桌,在人流中大嚼大海,哪怕吃下许多灰尘也不在乎。他们边吃边欣赏街景,一顿饭可以吃半天,这一顿还没有吃完下一顿又开始了。因为成都以前许多市民都住的是沿街的铺面房,房子太窄,只好将街沿占用,特别是在夏天,街道上有梧桐树遮阴,惬意无比。成都人生性又爱闹热,坐在街上乘凉吃饭是无比的享受,这一习性沿袭至今,许多开店的老板也在街上摆开阵势,男人打着胴胴,女人跷着二郎腿,对川流不息的行人熟视无睹,旁若无人,吐得满地污物。倘使有人干涉,女主人就横眉竖眼地声明:我们交了清洁费的!

成都人的市民情结还表现在男人乐当“家庭妇男”,成天走菜市下厨房,穿着围腰举着锅铲同邻居的大妈讨论菜价和豆腐的几种做法。说话像打机关枪,但都是婆婆妈妈的闲谈,没有一句是有实际意义的。还将自己老婆的趣事当成故事来调侃:你们看嘛,我脸上这五道血口子就是我们家那个把门虎给我抓的,我今天非要把指甲给她剪干净,使她失去战斗力,不然哪个还敢给她提意见。我那个老婆凶得很,你们不要惹她哦!

成都人的市民情结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动不动就要请客,请得无比正式,热情得过分,但只是一顿街边的麻辣烫,吃了个呼儿咳哟,一结账才几块钱,请的人并不难堪,被请的人也不觉得掉价,反请说明天我请你吃豆花饭,一个人三块五角钱随便吃,五块钱就可以加荤的,鸭血随便加,划得着!成都人爱这一套,请朋友吃冷淡杯,只吃了几块钱,弄得街坊邻居人人皆知,说你那个朋友好大方哟,动不动就请你,而我那个朋友请我们去双流黄甲吃了一盘麻羊肉,一个人才十元钱他还喊AA制。

成都人总是如此这般说得闹热,吃得淡白,成都话叫做:说荤话,唱素歌,跳俏荤舞。细水长流才能得久长,大风大雨只能受摧残。

成都人如今爱过洋节,完全是为了操洋盘,见别人过自己也要凑一凑热闹,这是他们市民情结的另类表现,其实连是什么节也没有弄清楚就大张旗鼓地过起来,在情人节时,找不到情人只好与老婆玩一玩情调,大买玫瑰花,把街上的玫瑰花由一毛一支买成十元一支,捧一大束回家献给小市民老婆,老婆问好多钱一支,答要情调就不要问价钱。最终耐不住老婆的追问说了真话,被老婆一爪抓出五道血口子,将花掷在地上大骂道:你个背时倒灶的瓜儿,你不过日子了!

成都人的市民情结表现在每年逛灯会、花会、大庙会,去龙泉山看桃花,其实还是以打麻将收场。他们热衷于在桥头上摆地摊卖资格Y货兼卖假文凭、刻章、做家教和卖耗儿药。还把扩音器背在背上骑一辆破自行车,满城播音:耗儿药,耗儿药,耗子吃了跑不脱。

成都人就是这样张扬着自己的市民文化,喜欢半夜三更上街吃鬼饮食,啃鸭脚板,吃烧烤,所以成都的城民给外地人的印象就是没有追求,不思进取,只守着自己的小生意过小日子,永远不想做大、当大老板。成都的小老板有了几个钱就会把铺面打给别人去做,自己当跷脚老板,吃一点租金,喝一喝闲茶,他们觉得这很受用。

所以有人总结说成都人的市民情结就是炒渣渣股(垃圾股),坐烂茶馆,睨小粉子(准美女),吼超级联赛,谈论外国领导人,读假纪实小说,当川剧票友,耍农家乐,摆玄龙门阵(神侃),找三流明星签名,穿出口转内销的名牌。

同类推荐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
  • 饮酒与行令

    饮酒与行令

    中国人喜饮酒,有事没事喝两盅,家里来了客,有朋自远方来,都不免要备上一壶好酒,推杯换盏一番,似乎不喝酒就不算吃饭,不喝酒就不能尽地主之谊,不喝酒就不能尽兴。于是,酒成了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饮酒行令好处多,可以调节气氛、增进交流,雕俗共赏、老少皆宜,陶冶性情、激发才智。从诗到小说,酒令无处不在,为文学色彩拓宽了体裁,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文学作品朱领略酒令文化的魅力。
  • 中国婚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婚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通过传说、历史典故、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各地遗留婚俗等方面对婚俗文化加以解读,给读者呈现了一幅鲜活生动却又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中华婚俗文化风情画卷。
  •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人的一生,充满了种种变数,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可能很努力,但收获寥寥;我们可能很执著,但前途茫茫;我们可能很用情,但总被情伤;我们可能很真诚,但总被雨打风吹去。世界很精彩,世界很无奈。有人因此颓唐,有人因此慌张。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问题。改变内心的纠结,关键在于改变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因此,本书汇集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林语堂等数十位国学大师的慧心妙语,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我们当下的人提鉴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肯定、对欲望的清洗、对幸福的珍惜。将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在喧嚣的社会中,为自己找寻一个人生的方向。
  • 取名宝典

    取名宝典

    本书介绍了名姓常识,古今取名方法,诀窍禁忌,以人名为主体兼顾公司产品商标命名,把人们常用的男名、女名、小名、学名、笔名、艺名、改名、印章、名片等知识作了说明。
热门推荐
  • 东坡谈艺录

    东坡谈艺录

    《东坡谈艺录》由蔡国黄编著。苏轼(东坡)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他对各种文艺形式都有深透的理解和领悟,在他的诗文和尺牍中有许多关于文学艺术的精辟论述。《东坡谈艺录》择其要者摘录300余条,分为文论、诗词论、绘画论、书法论、音乐论、作家论、杂论等七类,并汇集诸多学者解读的心得,写成简要明白的注释,便于广大读者特别是文艺爱好者阅读鉴赏。苏东坡论艺见解之高,在于他敢于对前贤成就和流行观念的驳正。他从不人云亦云,而是依据事实与情理,检验其是否能够成立;倘有抵迕不合,必直言不讳说出自己的见解。这对于我们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提高审美鉴赏的能力都大有裨益。
  • 一千年后再相见

    一千年后再相见

    千年,或许只是一瞬,可是今世可否有缘再见?或许我们早已形同陌路?但这是我们的千年之约,即使不能再相见,只要我还爱着你,就够了。
  • 打遍天下美男之暗夜星辰

    打遍天下美男之暗夜星辰

    NO.1:暗——原名:柳暗涵 身高:174厘米 天生有蓝色的柔顺长发,蓝色的瞳孔,出生于医学世家,精通医学,沉稳内敛。NO.2:夜——原名:夏夜 身高;173厘米 天生有酒红色的微卷发,红色的瞳孔,出生于武林世家,精通武学,玲珑可爱。NO.3:星——原名:莫雨星 身高:173厘米 天生有黑色微卷发,黑色的瞳孔,出生于厨艺世家,精通厨艺学,玲珑可爱。NO.4:辰——原名:黎辰月 身高:174厘米 天生有金色的头发,紫色的瞳孔,出生于音乐世家,精通乐学,沉稳内敛。
  • 替身婚约:独宠影后妻

    替身婚约:独宠影后妻

    他是只手遮天的娱乐大亨,她是刚毕业的小演员,一着不慎,她被吃干抹净,结成契约夫妻。无爱婚姻,她一心演戏,可娱乐圈里不好混。潜规则、抢戏、雪藏、陷害。老婆可忍,老公不能忍。边少大掌一挥,导演下课,大腕封杀,恶人入狱……她无比感动,奉上真心。怎知,他深夜喊着另一个女人的名字。谁能告诉她,是误会,还是替身?人心?阴谋?秘闻?她究竟陷入了怎样的漩涡?谎言?残忍?悲哀?她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四年光阴,当成长为巨星影后的她归来,他们之间还剩下什么?回顾往事,她本以为一切尘埃落定,却发现残忍真相!
  • 我的纯情女友

    我的纯情女友

    有一段岁月,峥嵘而光辉;有一份感情,简单而诚挚;有一群青年,彷徨而坚定!我们像条疯狗一样活在这个世界,咬过跪过低头过……所以荣耀!
  • 异世寻仙志

    异世寻仙志

    前世纵横修真界,奈何招致上天嫉妒渡劫失败,然命不该绝,降临异世。再争风云。且看夜飞如何在玄东大陆凭借手中无上道术纵横八方。命不该绝,必当逆天而行!
  • 凡女不凡

    凡女不凡

    空间在手,天下我有,看我如何穿梭异陆,赢尽天下
  • 神妖仙怪

    神妖仙怪

    恭祝你新年快乐!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美满!合家幸福!喜气萦绕!想不发财都困难!好事多!欢乐多多!"满天的烟花是飞舞的音符,以思念谱成乐章,用祝福秦出所盼,带给你快乐的新年!""新年到,向你问个好,办事处处顺,生活步步高,彩票期期中,好运天天交,家中出黄金,墙上长钞票!希望朋友们多支持我,鼓励我,来一次投一次票,求收藏,非常谢谢。到了第二天,他们远远地就看到那个媒婆朝他们家里走去,于是他们又变化三只蝴蝶飞了进去。只见媒婆对小伙子他说道:“女孩子说他父母死得早,无依无靠,想找一个对她好的。但是她不知道你们家的人好不好。我就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说要她到你们这里做做事,做饭洗衣之类,了解了解。女孩子就答应了。”小伙子他娘就说道:“那就让他今天就来,让我看看那个女孩子。”那个媒婆于是连忙站起身,故意不站稳,鞋子一下就掉了。媒婆说道:“孩子他娘,你看看,这山路真是不好走,我昨天穿的一双鞋,由于走山路,穿坏了,我今天又穿的另外一双鞋。我还要到家里回去一趟,我给女孩子还扯了一些花布。”小伙子他娘一听,连忙跑到家里去,拿一个大大银元宝给了媒婆,说道:“孩子的终身大事真是让你费心了,怎么还好意思让你花银两,这个你拿去。”媒婆一听,连忙边拿边说道:“你看你,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于是那个媒婆就走了出了大门。走出大门,接着又回头笑着说道:“孩子他娘,我下午就带女孩子过来。”小伙子他娘一听可喜欢了,连忙笑着说道:“我在家里等着你们的到来,我那里也不去。”灵灵说道:“这媒婆就知道要银两,今天又让她拿了一个大大的银元宝回去了。”神神就说道:“她就是靠说媒吃饭,你说,她不要银两,她又变不出银两来,她还到哪里要银两去。”尊尊就说道:“她是说媒的行家,她就靠说媒吃饭的,现钱不抓不是行家。”这时那个小伙子又要准备去到山上去练剑,孩子他娘说道:“孩子,你今天就不要去了,今天那个女孩子要过来。”
  • 不灭雷尊

    不灭雷尊

    简介什么的无非是装B的口号,但内容的充实不是几句话就能说出来,且请大家猪脚一路装B而去。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