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1000000003

第3章 透纳《国会大厦的火灾》

The Burning of the Houses

of Lords and Commons,

J.M.W.Turner

水、火和空气

辉煌的夜景

1834 年10 月16 日晚,伦敦市民们有幸看到了一幕辉煌的夜景。在泰晤士河畔,并排于哥特式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国会大厦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火焰染红了整个夜空。现在,那矗立在威斯敏斯特大桥右边的,正好可以隔河眺望的国会大厦是伦敦的名胜之一。去伦敦游览的游客们,一般都要在有国会大厦倒影的水面前摄影留念。国会大厦、圣保罗大教堂和伦敦塔桥等建筑一同勾出了伦敦城的轮廓。现在的国会大厦是1834 年重建的,它由查尔斯·巴利(Sir Charles Barry,1795—1860 年)设计,建造在原来发生过火灾的废墟上。这个顶端有许多小尖塔的纯哥特式建筑,其实是在100 年前才重建起来的。

在使用钢铁、玻璃等新建筑材料的时代,建造一座符合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趣味的哥特式建筑,这事情本身就很有趣。但我们现在暂且不谈这些,还是回到1834 年10 月国会大厦发生火灾的那个晚上吧,因为在我们面前是一幅描绘火灾情景的透纳的杰作。

画面在上下的中线上一分为二,上半部是茫茫的夜空,下半部是泰晤士河的水面。在燃着熊熊大火的国会大厦四周,左边的威斯敏斯特大桥伸向远处。由此可见,透纳是隔岸眺望泰晤士河上游的火灾的。河的这边画着一串连在一起的小船以及远处隐现于烟幕中的几幢建筑的轮廓。为了着重表现火灾这一主题,建筑等的细部都被省略了,事实上,首先吸引住观者目光的是那从画面中央开始,由左向右扩散的红、黄和白的色彩。那明亮的暖色调与水中的倒影连成一片,与周围深蓝色的夜空形成了强烈对比。与其说透纳是在描绘这场火灾,倒不如说他是在表现色彩的明与暗、冷与暖的对比协调关系。透纳后半生的作品常被人们用来与20 世纪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作比较,而称他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者。当我们真的来到他的作品前,会不由自主地赞同人们对他的这种评价。这幅画中燃烧着的固然是现实中建筑上的火焰,但更确切地说,燃烧着的应该是透纳自己的色彩。

从速写到作品

在透纳1834 年到1835 年间创作的几幅国会大厦火灾的组画中,唯独这幅藏于克利夫兰的作品才被作为最终的完成之作而选送皇家美术展览会。也许是因为透纳自己认为这幅作品与其他几幅作品相比,写实性因素最少的缘故吧。我们在藏于费城艺术博物馆的另一幅作品中可以看到透纳选择的绘画视点好像比这幅画更接近于现场。他从大厦的正面来描绘这场火灾。所以,在画面右边,透纳画上了伸向远处的大桥,它把河的此岸和发生火灾的对岸连接了起来。在河的此岸上,透纳还描绘了许多观看火灾的人们,其中有人还驶着小船前去观看。这给赏画的人带来更真实的临场感。

还有,在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水彩画里,透纳还特意描绘出对岸人们避难的模样以及轮廓清晰的建筑物,好像透纳是渡过河去描绘那一切的。与那几幅同样主题的画相比较,这幅最终的完成之作中的描述性、见闻性的因素显然少得多,它完全沉浸在色彩对比的世界里。

当然,创作这样的作品不可能在现场支起画架当场创作。这种在街头巷尾、田野间,或任何画家选择的地方支起画架当场写生的创作方式,是印象派出现以后才有的事情。在透纳的时代,所谓绘画,一定得在画室中完成。下一章将谈到的库尔贝《画室》一画,就极其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当时,一般来说画家即使要作风景画,也只能根据现场记录下来的草稿在画室中创作。透纳的大部分作品也都是如此。油画乃至水彩画等均是在画室中完成的。然而,国会大厦失火的那天晚上,透纳却带上水彩画具,直接在现场记录下自己的印象。此前,透纳一直只用铅笔作现场速写,最多在必要的地方标出颜色的名称。那天他特意在现场作画,一定是因为当时的印象实在太强烈了吧。况且,国会大厦失火,这件事本身也说得上是一个千载难遇的机会。大英博物馆所藏的透纳作于现场的那幅水彩画,它的色彩虽然极为简单,只是一时的记录,但有意思的是,那幅水彩画的构图竟然和这幅最终完成的作品最为相似。 实际上,透纳在这幅最终完成的作品上,已经否定了他过去常用的许多传统技法,诸如形体的清晰轮廓,画面的透视感,高、深、宽三度空间感等等。费城艺术博物馆的那幅作品,从右边开始,一座大桥斜横于画面,它基本上还是用古典造型方法描绘的。但是,在这幅克利夫兰的作品中,就不存在什么完整的、恰当的色彩以及严格的透视法了。

透纳很早就开始运用这种色彩语言来作水彩画了。像《威尼斯风景》等,画中极为简洁的笔触,使人联想起日本的墨松。画面的大部分都是变化微妙的色彩,只是偶尔在某个角上描绘几只小舟或人物。那些令人迷惑不解的水彩画,透纳其实是完全为了自悦而画的,甚至有些仅仅是为了帮助记忆。反正那些水彩画,透纳并不打算供别人观赏。在透纳留下的庞大作品群里,我们有时还惊奇地发现几幅充满神秘感的、感情纤细的抽象画。它们清新的艺术魅力使我们惊叹不已。然而,与那些作品几乎是同一时期创作的油画却又极为古板,没有新意。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来评价这位奇特的画家呢?这个问题常使人们感到困惑。实际上,透纳自己把作品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以传统的技法创作的,它们是为了参加皇家美术展览而作;另一类则是完全为了自己的本能需要而创作的。这幅《国会大厦的火灾》在1835 年送到皇家美术展览会展出时,受到了极为不佳的评论。这些评论主要批评这幅画的非写实性,诸如天空太亮而不真实,火灾的颜色不会如此刺眼等等。这些评论都是基于写实主义观点的。1835 年的人们还不能理解透纳借助描绘火灾来表现自己色彩幻想的一片匠心。

从色彩到形体

关于1835 年的皇家美术展览会,当时的青年画家约翰·斯卡莱特·德菲斯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

……透纳作了一幅题为《国会大厦的火灾》的大幅作品。据我所知,评论界认为这是一幅失败的作品。但无论怎样,它的色彩确实过于鲜明。透纳在展览会开幕前两天才把作品挂上了展厅的墙壁,对作品进行了最后的修改。听说这位伟人是在50 多名围观者旁观的情况下,一笔一笔修改作品的。这个场面一定非常有趣。但我想,对透纳来说,一定是极为不便的吧。因为那些旁观者还不断地靠近他,甚至有人竟好奇地翻弄起他的画箱来,把他的画笔拿在手中摆弄不停……这封信中所描写的“开幕前两天对作品的修改”,其实是透纳的习惯。人们都知道他从来不让别人看他在画室中作画的情形。但好像是对此的补偿,他在展览会开幕前,总要到展览现场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最后的修改。此时他身穿盛装,戴着大礼帽,手执画笔面对着画布。伦敦人常对此品头论足,甚至还有过这样的漫画,透纳站在高高的礼帽上,手持拖把在修改作品……透纳的这一似乎有些奇怪的举动,其实和他的创造性密切相关。现代有一个被称为“偶发艺术”(Happening Art)的画派,他们不仅展出完成的作品,而且还让人们观看画家在作画时的状态。所以也有人评论透纳不仅是抽象绘画的先驱者,而且还是偶发艺术的鼻祖。当然,结论并不会如此简单。透纳也许在别人观看时内心确实会出现冲动。据说,因为透纳的这一举动常引起人们的议论,所以当时有许多画家也模仿透纳,把画箱搬入展厅。其实,他们这样做反而为透纳的作品作了宣传。反正,根据以上的理由就给透纳的这一举动下个结论,说他完全是为了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我看还为时过早。透纳直到展览会截止期来临还未能完成自己的作品,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他本来就没有要完成作品的打算。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透纳生前未曾发表的水彩习作好像要比那些曾一度受到好评的“完成作”更具有艺术魅力。也许透纳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触吧,或许他也很想发表这些自视为珍品的水彩习作。但是按照当时的标准,他的这类作品都属于“未完成作”,不允许陈列在展览厅里。尤其是皇家美术展览会,它只允许展出完整的“完成作品”。所以,透纳为了参加展览会,不得不勉强地把他的作品完整化。为此,他往往尽可能地拖延作品的完成期。关于这点,有位传记作家曾写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小故事。

有一次,在展览会大厅中并排挂着两幅画,一幅是透纳的《海景》,另一幅是康斯坦布尔的《滑铁卢桥落成仪式》。康斯坦布尔以许多鲜艳的彩旗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而透纳的画上只是灰色一片。当时,康斯坦布尔在展厅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最后的修改。透纳也在另外的展厅里工作着。他不时来到康斯坦布尔的展厅里,观看康斯坦布尔的工作情况。当康斯坦布尔偶尔外出之时,透纳随意在自己的画面上添上一个浓浓的红色小点,然后就离开了展厅。这个红点在整个灰色的画面上显得格外鲜艳,同时也使整个画面出现了明亮的色彩效果。挂在一旁的康斯坦布尔那多彩的画面立刻逊色了许多。回到展厅的康斯坦布尔见到透纳画上的红点,自言自语地赞叹:“透纳开了猛烈的一炮。”

透纳后来一直没有再到这个展厅。直到开幕前的最后修改期,他才再次出现,把这个红色小块改成了海上漂浮着的一只浮标。这个小故事的意义非常明显。它有贬低康斯坦布尔的意味,但更为意味深长的是,它指出了透纳作画的奥秘。透纳是因为感到画面上需要一个红点,才把红点加上去的,他并不考虑红点为何物,最后他才随机把红点改画成了浮标。这就是说,透纳作画是先有色彩后有形体的。1834 年国会大厦火灾之时,透纳无疑也是这样。这在他的水彩画草稿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在画面上出现丰富的色彩时,这些色彩还不带有任何形体,随着绘画的不断深入,这些色彩才渐渐地被赋予了形体。这就是在这幅克利夫兰的作品上,依然残留着许多无形体的色彩的缘故。在透纳看来,覆盖着丰富色彩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历史背景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1775 —1851 年)在19 世纪的欧洲美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印象派的先驱,是打开通向近代艺术大门的重要艺术家。但他又是一位具有浪漫色彩的传统主义者。之所以称他为印象派的先驱,是因为他运用了色彩语言来描绘大海、天空和云彩。但是,透纳的色彩又与莫奈、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 —1903 年)的色彩有着质的不同。因为他的色彩不像印象派那样以科学的光学原理为根据,而是完全凭借自己奇特的想象力。虽然他极为崇拜歌德的《色彩论》,并且自己也曾整理过色彩理论,但是这一切努力只不过是为了使他自己微妙的色彩世界更为完善而已。

透纳的色彩看上去似乎很丰富很鲜明。但实际上,他的色彩种类极为有限。以上曾引用过的德菲斯在信中说:“无论怎样,他的色彩确实过于鲜明。”不管是当时的人们,还是现在的人们,只要来到透纳的画前,都会立刻感到他的色彩极为丰富、华丽。但是只要我们静心数一下画面上的色彩种类,一定会感到很惊讶,因为色彩的种类确实很少。其实透纳在运用同类色彩时,极其小心地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细微差别,从而使色彩产生丰富的效果。这种处理色彩的才能是透纳得天独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色彩用法和印象派依据光谱原理的色彩用法是完全不同的。透纳面对明亮的自然景色,首先要使用自己内心的“过滤器”进行过滤,然后才以适当的色彩使其完美和谐。我们讨论透纳的色彩,关键是要搞清楚他是如何以有限的色彩来表现无限变化的世界的。他运用色彩的技巧,恰似仅用一根绳子就能变化无穷的魔术师的妙技,不管客观世界怎样变化,它总是存在于透纳固有的色彩世界中。这幅《国会大厦的火灾》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只要找到合适的主题,他描绘出的世界就会充满活力。他曾反复描绘火灾、海景、风景,还有像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的《雨、蒸汽和速度》之类的作品。因为描绘这些主题可以摆脱形体的束缚,从而能较为自由地运用色彩。透纳在反复描绘大自然的同时,运用了自己奇妙的想象力。他在本质上是一位奇特的幻想画家。

同类推荐
  • 西北风:文论集

    西北风:文论集

    本书分为回忆卷、论文卷、评价卷三个部分,收录张弛对父亲母亲及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及其关于歌词艺术特质、西部音乐文学、回族歌曲创作等方面的论文,以及李镜如、丁跃、张涧、荆竹等探讨张弛作品的评论文章。
  •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本书是对电视艺术何以审美化生存的探讨。作者在梳理电视艺术审美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艺术审美化生存所涉及到的几个层面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和研究。第一,探寻电视艺术的审美形态、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嬗变的轨迹;第二,对电视艺术审美生成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三,引入电视艺术审美价值的视角,探究其审美化生存的意义;第四,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第五,通过电视艺术的几种主要形态——纪录片、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现存问题来切实探讨电视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化;第六,从美育与电视艺术的关系角度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本书关注中国近年电影的焦点问题,从新的理论视野展开整合与比较,对华语大片的本体特征、语境、功能、前景等进行系统论述,同时引发出对大众美学、主流意识、类型和超类型、明星制、数字美学等相关命题的思考。
  • 正方形的乡愁

    正方形的乡愁

    本书是摄影家阮义忠继《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之后,又一再现二十世纪70—90年代真实台湾的经典摄影。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阮义忠着意寻找不变的价值,跋涉于旧日的乡土、温淡的老镇,记录下遇见的每一张纯朴面孔。80张照片及其背后文字,投递给我们那些已散落无踪的乡愁:成年对童真的乡愁,游子对家园的乡愁,车水马龙的都市对田野农耕的乡愁。黑白的正方形影像,隐藏着最深沉的情怀。
  • 建筑艺术与绘画

    建筑艺术与绘画

    一提起埃及,也许在你的脑海里会立即浮现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形象吧。是的,耸立在尼罗河畔的古老而庄重的金字塔,已成为世界文化之瑰宝,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侯门庶女:半城杀机

    侯门庶女:半城杀机

    末世女特工身怀异能,从而成为了时空猎人的绝命追杀。为了躲避追杀,白凰偷渡时空之门穿越异世大陆。然而穷追不舍的猎人也随之来到了这片大陆,从而展开一场惊魂动魄的追杀。“早知你如此厉害,我直接嫁给你得了。”白凰眼里含笑。“现在也不迟。”某男舒心笑道。
  • 九零后恋爱物语

    九零后恋爱物语

    在这个大城市里生活,我们都碌碌无为,活着,成了唯一的追求。不明白爱情现在到底成为了什么东西。苏洛的恋爱物语是想拥有一份完美的爱情,可是他却不知道,这个世界哪有所谓的完美。(这是一本伪恋爱小说)
  • 火幻之岛

    火幻之岛

    作为自创“黑夜森林”系列的第一部小说,《火幻之岛》以苍凉的风格道出了一段现实与幻境交织的故事。该系列小说以横跨几个大陆的历史为背景,百万年的悠长纠葛,最终结局又将如何?何为真实?何为虚幻?无数人因为真实中的罪恶而选择了虚幻,也有无数人沉浸于真实的罪恶之中。何为光明?何为黑暗?光明不一定是真实,黑暗也未必是虚幻。本系列小说将为您展现一段心灵碰撞的旅程,跨越了时空的久远与距离的隔阂,在正与反的交织中,最终迎来的是——淡去了浮华,只求一片宁静与自然。目前该系列小说只完成了第一部——《火幻之岛》,今后将陆续推出续篇,敬请期待。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神灯传奇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神灯传奇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重生之女配也幸福

    重生之女配也幸福

    于小鱼,前世的十八线女明星,被设计害死却不自知,重生一回却也迷迷糊糊,想安安心心在爱豆身边做个小助理,却也引来大灰狼们的“觊觎”,看看小白兔怎么脱开陷阱,找到自己的幸福~
  • 少女侦探尹初夏

    少女侦探尹初夏

    大学宿舍,热闹商场,豪华酒会,海边别墅……这些看似寻常的地点,却隐藏着种种谜团和阴谋。但是谜底终将是会揭晓的,让我们跟着少女侦探尹初夏,一起拨开层层迷雾,找寻隐藏的谜底。
  • 回眸你还在我身后

    回眸你还在我身后

    顾漓梦心里默念:顾漓梦,你一定要记住,这世界上的难题还有很多呢,你一定不能败在这么简单的问题上。要加油。明天还有灿烂的阳光在迎接你,你不能放弃。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道封归一

    道封归一

    父母离开,为了探索自己的身世,为了达到父母的要求,为了再次见到父母,为了兄弟,为了天术界!他!魂?雷毅不得不变强,去追求虚无缥缈的道,去寻找那传说中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