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1000000001

第1章 达·芬奇《圣安娜与圣母子》

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 Anne,

Leonardo da Vinci

天上的微笑

神秘的微笑

只要提起列奥纳多·达·芬奇,人们便会联想起藏于卢浮宫博物馆的名作《蒙娜丽莎》(又名《乔孔达》)。在那幅以幻想风景作为背景的乔孔达夫人半身像上,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是流露在这位夫人嘴角的神秘微笑。它引起了人们的纷纷议论。轻轻闭着的嘴,微微翘起的嘴角,面部似笑又非笑。她的眼神也是如此,冷淡的目光中似乎又潜藏着炽热的妩媚。如此的含蓄和神秘,使那幅名画多少年来一直以其巨大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无数的艺术爱好者。

关于那神秘的微笑,传记作家瓦萨里曾作过这样的解释:模特儿乔孔达夫人非常喜爱音乐,美妙的乐声一起,她的脸上就会出现动人的神秘微笑。因此,达·芬奇作那幅肖像时,特意请来了乐队为乔孔达夫人演奏。当然,还有许许多多评论家对此作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这也为这幅画增添了更多的神秘感。

我们暂且不论上述的种种猜测、解释是否符合事实,反正有一点是实际存在的,那就是这种“微笑”并不仅仅存在于《蒙娜丽莎》一幅画中。藏于卢浮宫博物馆,而且就挂在《蒙娜丽莎》旁边的《圣安娜与圣母子》一画上,你也能感到相似的笑容。圣安娜让圣母玛丽亚坐在自己的膝盖上,略微俯首看着这对圣母子——玛丽亚和耶稣,嘴角也浮现出同样神秘的笑容。

达·芬奇另外还有一幅《圣安娜与圣母子》的素描稿,现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它比这幅油画《圣安娜与圣母子》早10 年,就是完成《蒙娜丽莎》的前后。在那张素描上,我们也能见到那淡淡的微笑浮现在圣安娜脸上。不仅如此,与圣安娜并排的圣母玛丽亚也泛着微微的笑容。笑容并不明显,似有似无。从这点来看,也许那幅素描稿上的圣母的表情与蒙娜丽莎最为接近。然而,到了油画正稿上,即这幅《圣安娜与圣母子》上,圣母的这种表情却消失了,代之以略有悲伤的神情。(那幅素描稿曾藏在伦敦伯林顿美术陈列馆,因此一般称它为“伯林顿画稿”。所谓画稿,其实是一种厚纸画,是为了制作油画或挂毯而作的底稿。文艺复兴时期的这种素描稿保存下来的也不少。在这种素描稿上,沿着形象的轮廓线有许多针眼大小的小洞。若素描稿确定了,画家就把它覆盖在正稿上,通过小洞将形象拷贝在画布上。)

“伯林顿画稿”大约创作于1500 年,而正稿《圣安娜与圣母子》却是在1508 年完成的。这期间达·芬奇创作了《蒙娜丽莎》等画作。这样看来,在这个时期达·芬奇好像特别醉心于表现这种神秘的微笑。

主题的意义

《圣安娜与圣母子》的主题,很明显就是基督教的主题。但是在崇拜圣母的哥特时代,大多数作品中只有圣母子的形象。把圣母的母亲圣安娜也构入画幅的作品是很少见的,即便在中世纪也是如此。文艺复兴时期,圣母子像更是层出不穷,而圣安娜像却越来越少见。现存的名画中,也只有一幅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 年)的《圣安娜与圣母子像》,而且它也只不过是一幅供朝拜用的祭坛画。圣母玛丽亚抱着圣子耶稣在中间,圣安娜在后面,周围是天使们。

表现圣母子作品的另一个功用是作为朝拜的祭坛画,供人们祭拜。因此,中世纪的画家们一般都把“圣子”耶稣和“圣母”玛丽亚表现得很严肃、庄重,使人们感到难以接近。但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性开始重新觉醒,圣母子也下凡为普通人间的母与子,他们身上的人情味多了起来。比如,14 世纪的乔托(Giotto di Bondone,1267—1337 年)、15 世纪的马萨乔,他们都把圣母子表现得严肃而呆板。而在15 世纪后半叶,画家的画面里渐渐地出现了一些似乎在哄孩子或在喂奶的普通人间的圣母子像。同时,在圣母子周围还出现了玛丽亚的母亲圣安娜和玛丽亚的丈夫圣约瑟等形象。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绘画萌芽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画家的作品在绘画史上奠定了表现圣家族的绘画的地位。

虽然如此,达·芬奇在这幅画上也并没有完全排除其作为礼拜对象以及宣传教义的作用。相反,在这洋溢着家庭气氛的画面里,无论是那和羊玩耍的孩子,还是欲抱孩子的母亲,或是微笑地看着他们的圣安娜,各自都带着明确的宗教含义。这就是说,这幅名画也是一幅不寻常的宗教画。

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中世纪以来公认的宗教象征的表现。首先,圣母玛丽亚的红色上衣上罩着蓝色的外套。这种红与蓝的组合在基督教教义上象征着爱情和真诚。其次,孩子玩耍的小羊原来是祭奠仪式上的牺牲,它在这里暗示着耶稣代替人类受难而被钉上十字架的教义。小耶稣似乎无忧无虑地欲骑上小羊羔,其实这里暗示了他悲剧性的十字架受难之行。玛丽亚的寓意就更明显了。快把我的孩子从悲剧的命运中解救出来吧!她深情地向小耶稣伸出援救的手。圣母在小羊身上似乎已经感到了她孩子的命运,脸上没有微笑,只有淡淡的忧伤。她深深地弯着腰,手远远伸向耶稣的戏剧性动作,反映出她内心深处的矛盾。一方面,作为圣母,她对人类的命运肩负着神圣的责任;另一方面,作为母亲,她对自己的孩子又自然怀有爱怜之情。这是一对尖锐的矛盾。

实际上,对玛丽亚来说,十字架的悲剧从那时起就已经拉开了序幕。尽管她向耶稣伸出了援救之手,但是耶稣还是骑上了羊背,踏上了殉难的道路。所以,其实这幅画是一幅含蓄的殉难图。圣安娜的出现也不能仅仅认为是带着家族成员的含义。总之,我认为这幅画不能仅仅理解为“圣家族的群像”画。

例如,上面提到过的那幅马萨乔的祭坛画,它既然作为让人们顶礼膜拜的祭坛画,那么在画上出现圣安娜的形象一定有着特殊的宗教含义。

事实上,对圣安娜的崇拜也是从对玛丽亚的崇拜中派生出来的。圣母玛丽亚原来是极为普通的母亲,后来因为有了神的儿子耶稣,她才成了圣人。而圣安娜呢,她也是由于自己的女儿成了圣母,才随之不同于凡人的。这种从圣子往上追溯的历史观是西欧所特有的。福音书《马太传》的第一章,记述从亚布拉罕到耶稣的历史,也是以上述的历史叙述方式书写的。基督教中关于原罪和最后审判的论述更是带有如此的历史观。祖母、母亲、儿子,三代人同时出现在一幅画中,它暗示了漫长的时间流淌,同时也述说着神的儿子的历史。也许在印刷品上很难看清楚,圣安娜脚边的小石子间,达·芬奇这位对解剖学有着浓厚兴趣,并从事过实际研究的画家,在这里画上了胎儿的形象。如此神奇的表现手法,更加强了对时间的暗示。如果圣安娜代表着“过去”的话,胎儿则象征着未来。达·芬奇认为,人的生命是永恒的,它通过变化、转移、再变化的过程,从死亡中得到复活。这正是基督教的基本思想,从原罪的堕落到十字架上的死亡,尔后是复活的拯救,一个人类的自我循环。这幅《圣安娜与圣母子》完美地体现着达·芬奇的科学信仰和基督教教义的统一。

幻想的风景

请看,作为背景的风景里连绵起伏的群山,岩石间潺潺的流水,它们似乎都笼罩在淡淡的月光里。这样的景色在《蒙娜丽莎》一画中也出现过。其实,它们体现了达·芬奇的自然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

达·芬奇除了绘画外,当时还热衷于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探索。因此,后人称他为万能的天才。在他那本厚厚的“手册”中,记录着他多方面的研究及其研究过程和成果。据“手册”记载,在16 世纪初,也即创作《蒙娜丽莎》和这幅《圣安娜与圣母子》的时期,他除了从事绘画以外,还认真地研究了解剖学、地质学和水力学。

解剖学就是探索人类生命本质和生命遗传秘密的学问。在《圣安娜与圣母子》作品里,达·芬奇特意添上了带着血迹的胎儿模样。这也证明他对解剖学有过兴趣。此外,达·芬奇还认为流动的水象征着大自然永不停息的动力。人的生命从父母延续到儿女,这种遗传之力也是大自然动力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我们在大自然中也能感到它类似人类或者其他有机体的生命力。达·芬奇在地质学研究中曾得出同样的结论。

他在“手册”中这样写道:

大地也存在着和生物一样的生长精神。土壤是大地的肉体,山脉、岩石是大地的骨骼,奔流而出的水是大地的血液。血液流动的脉搏,那就是大海的潮涨潮落……

达·芬奇在这一段话里,把地质学、解剖学和水力学融合在了一起。在这幅《圣安娜与圣母子》中,他用祖孙三代,包括胎儿的形象来表现人的生命过程。背景上又用岩石、山脉、河流组成的大地表现另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大自然。达·芬奇应该不会随意地在一幅画上同时画两个生命体吧。

历史背景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 年)和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三位大天才。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绘画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透视法、明暗法等。他是15 世纪各种绘画技法的集大成者,创作了极其完美的壁画——《最后的晚餐》。这幅壁画完美的构图同他的另一幅名画《蒙娜丽莎》中的人物皮肤质感都成为以后画家们模仿的对象。

从绘画表现角度来看,这幅《圣安娜与圣母子》并不像《蒙娜丽莎》那样一切都显得安静妥贴。相反,人物的动作幅度都很大。达·芬奇把这些动态人物安置在了一个稳定的构图中。

实际上,当我们初次见到这幅作品时,立刻就会注意到动态明显的圣母。玛丽亚坐在圣安娜的膝盖上,深深地弯着腰,手远远伸向小耶稣,就像要抱起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不太自然的姿态使她的衣服出现许多褶皱。与圣母相呼应,幼儿耶稣上前去牵小羊,一只脚还想要骑上羊背,同时又回头看着母亲。羊羔好像要挣脱耶稣的双手。他们的动作幅度都很大。动态最小的要算圣安娜了。可是她也由于玛丽亚的动作而身体拧向左边,脸又转向耶稣(右边),左肘不得不向后戳。三个人物和一只羊复杂地组合在一起,使这幅画的构图显得很复杂。

尽管这样,这幅作品还是给人以安详的印象。原因就在于所有这些动作幅度很大的描绘对象都被稳稳地安置在一个金字塔式的构图中。

反映达·芬奇最初设想的那幅“伯林顿画稿”中,只有耶稣一人折身向着圣约翰,圣母和圣安娜几乎是并排的,连手臂和脚也都呈水平或垂直状。那自然是一种极为安定的构图。然而,卢浮宫博物馆的这幅《圣安娜与圣母子 》里,圣母的双臂、脚和头,几乎所有的部位都倾斜着,连圣安娜的脚也斜放着。如此动作复杂的群像被恰到好处地安排在金字塔式的构图中,形成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艺术效果。达·芬奇高超的绘画技巧由此可窥见一斑。最令人赞叹的是,在构图最重要的地方,即金字塔的塔尖——圣安娜的脸上浮现出神秘动人的微笑。它使这稳定的构图染上了永恒的色彩,现实和理想在达·芬奇的笔下结合得如此完美!

同类推荐
  • 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

    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

    本书结合西方现代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在辩证吸收苏联蒙太奇理论、巴赞长镜头理论和电影符号学基础上,从电影审美时空角度切入,对电影的生命内核、审美境界的构建、审美体验机制、审美品质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阐释,创造性地建构电影美学新理论。上篇围绕审美时空对中国古典美学、中国禅宗美学、欧洲生命美学、马利坦神学美学、海德格尔美进行细致解读提炼,提出审美四维空间的概念。下篇在批评传统电影美学的基础上,围绕电影审美时空建立电影审美四维时空的概念,对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形成、结构、存在机制、品质、各类等进行系统阐述。在中西视界融合中开创电影美学新境。
  • 华语电影的美学传承与跨界流动

    华语电影的美学传承与跨界流动

    两岸三地的电影相互影响深远而广阔。本书立足华语电影的历史研究,以“历史回望:流变与传承”、“博弈互动:中国电影与全球语境”、“影像美学:回溯与展望”以及“跨区流动:影响与播散”为研究切入点,以期对“华语电影”的概念进行厘清和辨义,填补国内外学术界华语电影研究的一些空白,并拓展华语电影研究的历史维度。
  • 视觉艺术欣赏

    视觉艺术欣赏

    孙殿武编著的《视觉艺术欣赏》从细节入手,以作者的审美经验,对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艺术进行结构,分析解读美,传达给读者更多的是审美感受,从而更贴近读者,让读者更快捷、更清晰地感受视觉艺术的魅力。本书向读者展示的数百件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作品,都是世界级的经典艺术精品,堪称视觉艺术的盛宴。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热门推荐
  • 说再见:七年级,好久不见

    说再见:七年级,好久不见

    其实有你们的陪伴,我很知足啊,很幸运我能够和大家相处那么久,做过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真的很感动呢!谢谢你们!那,下学期再见!后知后觉的我才发现原来七年级那么快就过去了,我还是迷迷糊糊的,不知不觉跟你们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可惜,时光易逝,岁月不再,那么:七年级,不再见!
  • 乱心皇女

    乱心皇女

    千年不死之谜,那个女人仿佛阴魂不散的幽灵,时刻徘徊在身边……镜子中金发女孩为了反抗那个女人宠物一样圈养的人生,建立了一支威猛的敢死队,与传说中神明达成同盟,一起寻找魔女真身,扫荡被世人遗忘,却神秘存在,不断在世界各地勾魂摄魄,炼成祝福之心的亜理亜·亡念炼金术士!!…………咲蝉是一个天真无邪善良的公主,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虽然身边朋友莫名其妙的越来越多,虽然莫名其妙登上皇位,虽然经常睡着後会梦游,虽然不知道另一个人的存在……但是,每一次遇到困难,她只要向镜子许愿,不论愿望多么艰难,都会不可思议的实现……不仅如此,皇女的愿望还能拯救垂死挣扎,镜子中金发女孩戏耍执掌之间的玩具………………
  • 恶魔殿下别玩火

    恶魔殿下别玩火

    “宝贝别乱动!”“哇!放开我。”她扯开喉咙大声喊叫。“宝贝,现在是在大街上,把你的嘴巴闭上。”“混蛋,变态!你简直不是人!不对!你····你充其量就是只猪!”。这个流氓居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绑架她!虽然停止了挣扎,但是嘴里还是不饶人“碰····”他抱着她的手一松,她整个人不客气地坐在了地上。“很好宝贝,你成功地惹怒了我。今晚把你生米煮成熟饭的时候你还可以继续这么嚣张……把她给我带走!”
  • 穿越一千年

    穿越一千年

    女主言溪女扮男装进入新学校,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她新交的好朋友月儿,因为一场意外,二人穿越到一千年之后...言溪又因特殊原因,再次以男生的身份继续下去……
  • 天下第一李存孝

    天下第一李存孝

    公元890年秋天,自认武功天下第一的王彦章为保持天下第一的荣誉,不得不与前来淤泥岛的、已经秒杀了近百名自称武功天下第一高手的李存孝一战,不料未出两个回合即被击败。然而,李存孝与王彦章惺惺相惜,都有建立人人平等、安居乐业“理想国”的共同理想。于是,李存孝与王彦章结拜为兄弟,并在淤泥岛谈文论武、教授十几天武功后离去。此后,王彦章隐居不出,待李存孝在太原被杀后才投靠梁王,一直做到开国将军。王彦章被杀后,为李存孝守墓的周侗看着李存孝爱着的女人刘翠青、和爱着李存孝的女人李翠青相继在墓前自杀,看着五代君主相继败亡,宋朝建立,感觉自己已经90岁了,生命已经老了。
  • 心里有罪

    心里有罪

    我本无罪,心里有罪。碌碌无为的一生,因为有了你们我才感觉我还活着。损友,益友,这都是我的选择,我绝不后悔走过的路,即使一败涂地!
  • 封仙(完结)

    封仙(完结)

    众魔屠仙之日,天地为之变色,日月黯淡无光,进犯之地势如破竹,天庭卫兵如狂风之落叶……天界奇型冥日,天庭唯一的杀戮凶器……冥界夺魂幡,此幡夺人心智如同玩弄玩偶……人界九州神鼎,以无根木为柴,可煮沸四海,天下俱溶……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极道修仙传

    极道修仙传

    逍遥一世,是一剑一琴的牵绊。转魂入世,是重归巅峰的开始。这一次,他不会再对任何人为情所痴。这一世,他将站在世界之巅睥睨天下。这一生,他要守住所有思念参悟极道。他用时光的年轮来度量自己的脚步。他只手一剑划破势力的虚伪和贪婪。他仰天一啸命运之门为之撼动打开。他是沐风,是你精神的向导者。他将唤醒,唤醒你曾经的炙热。你也是他,一样是世界的王者。独步乾坤,览猎凌云之志。笑问苍穹,何时尊我众生?不畏白练遮目,不念旧情荒芜。
  • 监控天琴人

    监控天琴人

    京郊的小镇,突发屠牛事件,没有血迹,只有伤口,一夜之间九头牛怪异死亡,村民极为恐慌,调查局副局长王龙潜带着从高校召集的专家教授组成的精英团队紧急介入调查。和其他屠牛事件调查结果相似,没有任何一种猜想在现有科学条件下符合逻辑。这时候生命科学教授梅琳提出了一种匪夷所思的猜想将所有的现象串联了起来,但这种猜想在调查局内部倍受压制,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完全验证了猜想。为了应对新的地外文明的挑战,调查局调整人员配备,改进调查思路,最终将地球上存在已久的未解之谜一一揭开:亚特兰蒂斯,史前核大战,金字塔,百慕大,北纬三十度,麦田怪圈和一个个吸血怪兽——泽西恶魔、卓柏卡布拉、天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