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曰高俅来而王进去,说明天下无道,庶人敢议。“从来庶人之议皆史也”,表现了金圣叹历史观的进步方面。
这个“提笔”,写得开门见山,写得通透彻底,写得提纲挈领。
毛泽东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很关注《人民日报》的宣传,尤其重视政治理论文章的撰写和编辑,在其文稿中可查到不少这方面的指示。他本人又是文章大家,脑子里关于文法之类的见解不在少数。此次与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吴冷西谈话,再次举出金圣叹,激赏其“会写文章”“讲究提笔”,批评办报人“不会写文章”,也是他古为今用工作方法的老例。有趣的是,他与《晋绥日报》、《人民日报》的报人谈宣传、谈文法,都举金圣叹的例子,可见他对这位评点《水浒传》的文章大家的印象之深和推崇之重。
鲁迅非常不满意金圣叹
晚年,一向对金圣叹褒多于贬的毛泽东,态度有了较大变化。他不大满意金圣叹,尤其不满意他把《水浒全传》砍掉二十几回。在1975年8月14日那个有名的谈话中,他说到:
金圣叹把《水浒》砍掉了二十多回。砍掉了,不真实。鲁迅非常不满意金圣叹,专写了一篇评论金圣叹的文章《谈金圣叹》(见《南腔北调集》)。
《水浒》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一回本,三种都要出。把鲁迅的那段评语印在前面。(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457页)
说鲁迅非常不满意金圣叹,其实表达的是毛泽东自己不满意金圣叹。毛泽东不满意金圣叹把《水浒传》“砍掉了二十多回”。
金圣叹自称得到“古本”,把第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大聚义排座次以后的情节全部删掉,另外编造了一段卢俊义做噩梦,梁山好汉被斩尽杀绝的情节,添加进去。又将原第一回改成“楔子”,以凑成七十回整数。
金圣叹何以要“腰斩”百回本《水浒传》呢?这既有政治上的考虑,又有文学上的考虑。“百回本”等有招安以下部分的各种版本的《水浒传》,其续作者、刊行者和鼓吹者的主观意图显然是希冀以“忠义”的宋江形象来达到招抚起义军首领的目的,它宣扬的是统治阶级中“主抚派”的观点。但是事与愿违,作品未能达到“劝降”的目的。相反,有时候农民起义军却把“招安”作为权宜的策略和手段,用诈降来摆脱暂时的困境。这种事情在明清之际并不鲜见。正是这些使金圣叹有了“腰斩”水浒的政治动机。金圣叹认为宋江们是一伙“负父兄之教”、杀人越货的强盗,应“恶之至,迸之至,不与同中国”,而且“强盗无忠义,忠义不强盗”,怎么能招安他们,怎么能封之以高爵,委之以重任,让其当先锋,立功扬名呢?这是他从政治上考虑。
从艺术上考虑,《水浒传》百回本、百二十回本的后半部确系狗尾续貂,比起七十回以前,无论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还是整体结构,都大为逊色。《水浒传》原没有宋江征辽国、征田虎、征王庆和征方腊的情节,这些描写粗糙的故事是逐步增添的,增添的部分确实既无艺术性,又无思想性,砍掉是对的。这是金圣叹“腰斩”《水浒传》的美学动机。但金圣叹为了贬斥宋江,乱改前七十回原文,这又损伤了《水浒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化遗产。
毛泽东读过多种版本(七十回、百回、百二十回)的《水浒传》,受鲁迅杂文《谈金圣叹》的影响,他“非常不满意”金批本的“腰斩”。认为砍掉了后半部二十几回,就“不真实”了。我们且看鲁迅的议论:
“自称得到古本,乱改《西厢》字句的案子且不说罢,单是截去《水浒》的后小半,梦想有一个‘嵇叔夜’来杀尽宋江们,也就昏庸得可以。虽说因为痛恨流寇的缘故,但他是究竟近于官绅的,他到底想不到小百姓的对于流寇,只痛恨着一半:不在于‘寇’,而在于‘流’。
“百姓固然怕流寇,也很怕‘流官’。记得民元革命以后,我在故乡,不知怎地县知事常常掉换了。每一掉换,农民们便愁苦着相告道:‘怎么好呢?又换了一只空肚鸭来了!’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难填’的古训,却很明白‘成则为王败则为贼’的成语,贼者,流着之王,王者,不流之贼也,要说得简单一点,那就是‘坐寇’。”
“宋江据有山寨,虽打家劫舍,而劫富济贫,金圣叹却道应该在童贯高俅辈的爪牙之前,一个个俯首受缚,他们想不懂。所以《水浒传》纵然成了断尾巴蜻蜓,乡下人却还要看《武松独手擒方腊》这些戏。”
鲁迅的评论,确有精辟独到之处,发人所未发,言人所未言。指出金圣叹的“腰斩”,一者思想感情“近于官绅”,想不到小百姓;二者靠梦想来斩尽杀绝宋江们也“昏庸得可以”;三者枉费徒劳,乡下人照样看“武松独手擒方腊”一类“后小半”的故事。当然,鲁迅的《谈金圣叹》是杂文而不是论文,其意不在于全面评价金圣叹,只是借金圣叹的“腰斩”《水浒传》,言此而意彼,痛责“坐寇”甚于“流寇”,即官府比强盗对老百姓的盘剥搜刮更厉害。
鲁迅严谨科学、全面系统评价“金批本”,是在他的小说史论著中,如他在《宋人“说话”及其影响》中说:
到清初,金圣叹又说《水浒传》到“招安”为止是好的,以后便很坏;又自称得着古本,定“招安”为止是耐庵作,以后是罗贯中所续,加以痛骂。于是他把“招安”以后都删了去,只存下前七十回———这便是现在的通行本。他大概并没有什么古本,只是凭了自己的意见删去的,古书云云,无非是一种“托古”的手段罢了。但文章之前后有些参差,却确如圣叹所说,然而我在前边说过:《水浒传》是集合许多口传,或小本《水浒》故事而成的,所以当然有不能一律处。况且描写事业成功以后的文章,要比描写正做强盗时难些。一大部书,结末不振,是多有的事,也不能就此便断定是罗贯中所续作。至于金圣叹为什么要删掉招安以后的文章呢?这大概也就是受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胡适之先生说:“圣叹生于流贼遍天下的时代,眼见张献忠、李自成一般强盗流毒全国,故他觉得强盗是不应该提倡的,是应该口诛笔伐的。”这话很是。就是圣叹以为用强盗来平外寇,是靠不住的。所以他不愿听宋江立功的谣言。
鲁迅的这个评论,更为全面准确些。讲出了金圣叹删去“后小半”的政治动机和美学动机,勾勒出其评点《水浒传》的功过是非,讲清了《水浒传》传播史和接受史上不少问题,一些意见直到今天仍然很有价值。
既然金圣叹砍掉了《水浒传》的后小半是出于当时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的客观形势,立足于讨伐“主抚派”的招抚政策,那么在毛泽东看来《水浒传》后半部自有其不可抹杀的价值。尤其在思想性方面的价值。写梁山义军被招安之后去伐辽国、平田虎、灭王庆、征方腊,以至最后的悲剧结局,也有深意存焉,至少能使读者明白统治阶级在骨子里是怎样对待归顺后的农民起义军的。以悲剧的结局代替封官授爵、尽享荣华富贵的喜剧结局,应该说更有深度,更能警示后人。所以,把这些符合历史上农民义军斗争经历(包括结局)实际的内容“砍掉”,就“不真实”了,也就是违背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从有利于全面总结小说提供的历史经验出发,毛泽东主张出版七十回、百回、百二十回本《水浒传》,让人们看到小说的全貌,这当然是针对“金本”的“腰斩”讲的。
“金本”《水浒传》的情况是复杂的,金批在《水浒传》的传播史上有功有过,毛泽东对其采取了一分为二的态度。因“金本”主旨明确,文字凝炼,客观地肯定了“乱自上作”和“官逼民反”的思想倾向,所以毛泽东最喜读“金本”,并欣赏金圣叹的斐然成章,推荐给《晋绥日报》和《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以为借鉴;但他又不满意“金本”和砍掉《水浒传》后小半,以为这样不利于反映封建时代农民革命斗争的真实情况,看不到统治阶级(无论主抚派或主剿派)的凶残狠毒,因此他主张既看“金本”,又看全传。毛泽东的道理自有独到、深邃、服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