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8100000046

第46章 乐记(1)

审乐知政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1],谓之音。比音[2]而乐之,及干戚羽旄[3],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4];其乐心感者,其声咩[5]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6];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7];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8];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9]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10];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宫[B11]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怙懑[B12]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B13],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郑卫之音[B14],乱世之音也,比[B15]于慢矣。桑间[B16]、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B17]之礼,非致[B18]味也。《清庙》[B19]之瑟,朱弦而疏越[B20],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B21],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B22]人道之正也。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B23],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B24],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B25]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B26]哭泣,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昏姻冠笄[B27],所以别男女也。射乡[B28]食飨,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浍[B29]也。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故钟鼓管磬,羽籥[B30]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B31]舒疾,乐之文也。符簋俎豆[B32],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还裼袭[B33],礼之文也。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B34],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论伦[B35]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B36]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若夫礼乐之施[B37]于金石,越[B38]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B39]者其礼具。干戚之舞,非备。乐也;孰亨[B40]而祀,非达礼也。五帝殊时,不相浍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及夫敦[B41]乐而无忧,礼备而不偏者,其唯大圣乎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率[B42]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B43]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B44]矣。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B45],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方[B46]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齐[B47],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B48]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煖[B49]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化不时则不生,男女无辨则乱升[B50],天地之情也。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B51]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乐著太始[B52],而礼居[B53]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故圣人曰礼乐云。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B54],夔[B55]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B56];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B57],知其行也。《大章》。章[B58]之也。《咸池》[B59],备矣,《韶》[B60],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矣。

[注释][1]方:当为“文章”,意为色彩斑斓。[2]比音:曲调的连接。[3]干戚:以刀剑、盾牌为道具的武舞。羽旄:文舞的道具。“旄”为旗杆头上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子。[4]噍以杀:声音急促、低沉。[5]咩:舒缓。[6]发:高昂。散:悠扬。[7]厉:猛烈。[8]廉:纯正。[9]极:终极目的。[10]乖:违背情理,不正常。[B11]宫: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1”。以下商、角、徵、羽为另外四音,相当于简谱的“2”、“3”、“5”、“6”。[B12]怙懑:声音不和谐。[B13]陂:倾斜。[B14]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期郑、卫国的民间音乐,后多指淫荡的乐曲或文学作品。[B15]比:接近。[B16]桑间:地名,在濮水畔,传说“殷纣使师颜作靡靡之音,已而自沉于濮水。”[B17]食飨(xiǎng):乡人在一起饮酒。[B18]致:意同“极”。[B19]《清庙》:《诗经·周颂》中的一篇。[B20]朱弦:红色丝弦。越(huó):瑟底小孔。疏越:稀疏的底孔。[B21]玄酒:上古祭祀用水。俎(zǔ):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器具。[B22]反:同“返”。[B23]知知:前一个“知”同“智”,心智;后一个“知”意为知觉,感觉。[B24]反躬:自我审视。[B25]汇报泆(yì):放荡,荒淫。[B26]衰(cuī):古代的丧服。[B27]昏:同“婚”。冠:古代男子成年之礼。笄(jī):古代女子成年之礼。[B28]射乡:地方上的士大夫以射箭为内容的礼仪活动。[B29]浍:同“沿”,沿用,因袭。[B30]籥(yuè):古代管乐器。[B31]缀:舞者的位置。兆:舞位的范围。[B32]符簋(fǔguǐ)、俎豆:古代盛祭品的礼器。[B33]周还:转圈子。裼(xī):脱去上衣,露出身体一部分。袭:穿衣,覆盖。[B34]作:创作,创新。[B35]论伦:论乐所蕴含的伦理。[B36]官:《史记·乐志》作“容”,表现。[B37]施:用。[B38]越:发。[B39]辩:遍。[B40]孰亨:同“熟烹”,将肉煮熟。[B41]敦:勉力。[B42]率:循。[B43]居:依照。[B44]官:取法,效法。天地官:取法于天地。[B45]卑:指泽。高:指山。陈:成列。[B46]方:指各种动物。[B47]齐:读为“跻”,意为升。[B48]奋:《周易·系辞上》作“润”。[B49]煖(nuǎn):同“暖”。[B50]升:成。[B51]蟠(pán):充满。[B52]太始:原始,最初。[B53]居:作“辨别”解。[B54]《南风》:古诗名。[B55]夔(kuí):传说舜时乐官。[B56]缀远:舞位的距离远,表明参加的人比较少。[B57]谥(shì):古代对死去的帝王、贵族、大臣的称号。[B58]章:同“彰”,彰明。[B59]《咸池》:古乐名,相传为尧时代的乐。[B60]《韶》:古乐名,相传为舜所作。

[鉴赏]《乐记》为公孙尼子所著,作为《礼记》的第十九篇,是中国最早的音乐理论专论。作者生活在战国初期,据说是孔子的再传弟子。这里所说的“乐”,包括了诗歌、音乐与舞蹈,涉及了中国古代主要的艺术部类。此文系统地论述了儒家的音乐论、艺术观与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代表之作。

《乐记》论述了音乐的起源与本质,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是一种“物感说”,它强调了音乐乃是以声音的形式来表达主体对主客体互动的一种十分特别的感受,此说深刻地触及到了音乐的本质。这种观点既看到了情境在音乐形成中所起到的作用,又说明了心灵具有由“感”而“动”的主观能动性。《乐记》“物感说”对后世中国音乐理论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自古以来,乐总是同礼同用的,因此人们常将礼乐相提并论。《乐记》将礼乐同“刑”与“政”,也就是法律和政治并列为治国的四个基本手段;“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也就是说,音乐并不只是被动地反映社会现实,而且还能积极地干预社会。它还说“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也就是说,它认为这种作用同礼、刑与政一样能达到“同民心而出治道”的目的。乐的另一社会功用则表现为它是教化之具。音乐能“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纯正无邪的乐章,其声音快乐却不会放任,节奏能够感人至深,可以化民成俗,使人心向善,这样恶念就不易产生,人们也就能够返回人的本性。

乐记:乐以象德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1]也,善则行象[2]德矣。夫豢豕为酒[3],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也。是故先王因为酒礼。壹献[4]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备酒祸也。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淫[5]也。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礼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礼以乐之。哀乐之分,皆以礼终,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同类推荐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和《黄石公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在宋代,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宋神宗举办“武学”,培养军队的高级将领,即以“武经七书”作为军事教科书。《六韬》和《黄石公三略》从此成为军事将领的必读书,流传很广。对当代和后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形容兵家谋略,往往以精通“六韬三略”归之,或经称谋略为“韬略”,揆其本源,即出于此。
  • 海外扶余

    海外扶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菜根谭)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菜根谭)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吴逆始末记

    吴逆始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农门医女:赖上个相公好生娃

    农门医女:赖上个相公好生娃

    谢玲儿穿越了,穿越成了一个被抛弃在家三年的农妇。极品夫君回来了,还带着美娇娘,这让谢玲儿不乐意了,大手一挥,决定休夫。休掉极品夫君后,无家可归,赖上了她的救命恩人,住到了他的家里。可谁知道,这个救命恩人不仅腹黑,还是个醋坛子。“玲儿,听说你今天摸了好多男人的手了。”某男说道。某女翻了个白眼,“我那是替他们看病!”“玲儿,我也病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反穿遇到王俊凯

    反穿遇到王俊凯

    三千年前,天上的小神仙栎离,为了自己的嫂子,穿越到了现在。在这里她遇到嫂子崇拜的偶像,结为朋友。开启了一段段校(gao)园(xiao)之旅。
  • 惊天变之暗夜悲鸣

    惊天变之暗夜悲鸣

    一对神仙眷侣游历十方世界,无意间发现了一片美丽的大陆——绯云大陆,他们便决定在哪里生活,可是世俗的权利纷争却随着他们的到来,给绯云大陆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山崩地裂,哀鸿遍野,死伤无数,而他们也为此献出了生命,可这只是他们坎坷命运的开始,上天给了他们重生的机会,他们又将如何演绎接下来的人生?????
  • 月幢了禅师语录

    月幢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

    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

    这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只有学会疗伤,我们才能更好地向前走。本书通过一个个故事为你讲述这一人生智慧,这些故事或浓郁,或清淡,或欣喜,或忧伤,可以让你快速调整自己,摆脱负面情绪,不忘初衷,不失方向,直面现实的迷茫与艰难。让所经历的苦痛,变为成长的最好礼物。
  • 独家甜甜:首席大人你输了

    独家甜甜:首席大人你输了

    她本是豪门千金,却嫁给了同样豪门的他,却事事不如自己的心,被自己的男人和婆婆算计,当两个人形同陌路时,他却害得她家破人亡,最终之身一人,她恨他,可是这一切就像注定一样,她碰到了冷酷腹黑的他,他处处宠她爱她,帮她报仇,处处顺着她的意思,可是当她把真心交给他时,他伤了她,当误会一次次的出现在她身边,他不信她,当她心碎离开时他后悔,五年后,她带着五岁的萌宝,回来了,当他再碰到她,她妩媚一笑,“这位先生你认错了人…”身边的萌宝悠悠说“这位大叔,追我家妈咪的人都是这么的…”她优雅的与他错过……………
  • 搞笑天师:我的九龙奴仆

    搞笑天师:我的九龙奴仆

    家族的传承,给了她一把“钥匙”;一条手链,替她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九个奴仆,个个美男,且看花落谁家!新的征途即将开始,她会站在何等高度,且看她如何搅弄风云,唯吾独尊!“小决啊,这是我特意让人为你做的婚纱!”“女人,难道没人告诉你,男人是不穿婚纱的吗!”
  • 佛说诸德福田经

    佛说诸德福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