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5800000036

第36章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3)

面对日益严重的粮食短缺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不得不着手纠正“左”倾错误。196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明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和把农业放在首位的方针。11月3日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所谓“12条”),首次明确指出:“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制,是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公社及其派出机关,对生产大队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乱加干涉,公社不能用削弱队有经济的办法来发展社有经济。”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工作会议根据“12条”的精神确定了农村工作的若干具体政策,其中规定:社员家庭的副业和手工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是大集体下的小自由,应当允许它有适当的发展,社员的自留地占当地每人平均占有土地的比例,从原规定的5%提高到7%。1961年入春以后,在毛泽东主席的亲自主持下,中央制定了—个《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强调入民公社要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精神。5月下旬和6月上旬,中央工作会议讨论了这一草案,并作了一些重要的修改,主要是取消部分对供给制和兴办公共食堂的硬性规定,强调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增加了一些新的规定。这样就形成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农业60条》),6月15日以中央的名义发出交各地讨论和试行。

《农业60条》规定:公社的规模一般相当于原来的乡或者大乡,它在行政上行使乡政府的职权,在经济上是各生产大队的联合组织。生产大队的规模一般相当于原来的高级农业社,它是独立经营的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是直接组织生产和集体福利事业的单位,它对一部分资产有一定的所有权,在管理本队生产上有一定的自主权。该项文件对保障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自主权提出了一些明确的原则:公社在调整生产大队的生产计划时,只许协商不许强制;在推广增产措施、改良工具和先进经验时,只能典型示范和提出建议,不许强迫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接受;在组织生产大队之间的生产协作时,必须坚持自愿互利和等价交换的原则,不许无代价地调用劳力和物资;对于归生产队所有和支配的资金、物资、农具、设备、林木、水面和牲畜,公社和大队都不能调用。这样原来基本核算单位就由公社调整为生产大队。10月7日,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和各地开展调查和试点的情况,建议各地进一步将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大队下调至生产队。1962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指示》,确定以生产队为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认为如此方能适应农村生产力水平、农民的觉悟程度和农村干部的管理水平。该指示指出:在全国大多数地方的农村人民公社,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实行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将不是短期的事情,而是在长时期内(例如至少30年)实行的根本制度。此外,生产队的规模一般以二三十户为宜,生产大队一般仍相当于原来的高级社的规模。8月,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根据这项指示的精神对《农业60条》又进行了修改,经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后发至各地继续试行。到1965年,经过进行适当的调整或改组,农村人民公社已普遍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并在以后的许多年内保持基本不变。

1962年制定颁布的《农业60条》明确指出,人民公社现阶段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实行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制度。在土地的占有和使用上,生产大队无力经营或不宜于经营的林场、畜牧场、渔场等较大的水利工程等属于全公社范围的集体所有,由公社负责统一经营、支配和管理;生产队无力举办或不宜于生产队单独经营的水利设施、山林和部分土地等属于全大队范围内集体所有,由生产大队负责统一经营、支配和管理;生产队是经营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在三级所有制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农业60条》对生产队的土地制度规定为:生产队范围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所有的土地,包括社员的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生产队所有的土地由生产队负责经营、管理和支配。社员自留地,包括饲料地、开荒地合在一起,可以占生产队耕地的缘豫耀员园豫,最多不越过15%。自留地和开荒地生产的农产品,不计口粮标准,不征农业税,不计统购。生产队所有的土地不经过县以人民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占有。要爱惜耕地。每个建设必须尽可能地不占有或少占有耕地。集体所有的山林、水面和草原,凡是归生产队所有比较有利的,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可以把零星的树木交给社员专责经营,并且可订立收益分配合同,或划归社员所有。上述土地、山林、水面、草原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经过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定下来后长期不变。在不破坏水土、不破坏山林、不破坏草原的条件下,生产队有权在本队范围内开垦荒地、经营荒山和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资源。

在人民公社实现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转换后,由于肯定了大集体下的小自由,减少了对农民自主经营的限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明显回升。同时,整个国民经济的形势也开始明显好转,到1964年年底,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次年,粮食生产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1966年比1965年粮食总产又增长10.01%,畜牧业、经济作物也获得丰收。农业物质基础有所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从此,农村人民公社制度被稳定下来,并在其后的文化大革命中继续得以保持。

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经过20多年的实践,暴露出一系列的严重弊端:首先,集体化在否定农民个体所有制的同时,也否定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和消费自主权。包工定产等生产责任制被当做右倾做法而加以取缔。农民对生产没有积极性可言。这是农业生产限于长期停滞不前局面的重要原因。其次,政社合一的体制,混淆了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区别。一方面,国家通过人民公社,对农业生产经营进行计划式干预,使农村除了完成国家统购统销任务后,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自主权。另一方面,人民公社有意识地配合执行国家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使农业剩余几乎全部成为工业发展的积累,农村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受到严重抑制。这也是1958年农业集体化以外,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总而言之,人民公社体制是不顾生产力实际、盲目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产物,变革的结果是人为拉大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距离,因而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文革”以后,中国的重大制度变革首先发生在农村。在一些地方,如安徽小岗村,实行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做法,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肯定。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开始出现松动。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其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全国范围推行,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最终被“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所取代。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正式提出了政社分设的要求,同年11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行农村政社分开的改革》的社论,指出:人民公社要改变政社合一的体制,设立乡政权。这是农村又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改革。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各省、市、自治区争取在1984年年底以前大体上完成建立乡政府的工作,改变党不管党、政不管政和政企不分的状况。其后,1984年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重申:农村经济组织应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设置,形式与规模可以多种多样,不要自上而下强制推行某一模式。农民可以不受地区限制,自愿参加或组成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些合作组织同地区性合作组织是平等互利或协调指导关系,不再是行政隶属或逐级过渡的关系。根据两个1号文件的精神,全国各省、区、市的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全面铺开。经过两年的改革实践,到1984年年底,全国农村基层组织政社分开的有91171个,已建立乡(镇)政府91171个,村民委员会926439个,保留作为经济组织的人民公社28218个。政社尚未分开的人民公社还剩下249个,保持生产大队为组织的有7064个,保持生产队建制的有12.8万个。这样,1958年以来以“政社合一”为特征的农村人民公社时代正式宣告结束。

§§§第四节家庭承包责任制

同类推荐
  • 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研究,本书从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实体构成和空间关联效应两个层面着手:首先,运用SPSS数据统计处理软件,对84个样本国家(地区)、27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将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相关的众多因素提供归纳为综合实力、研发环境、市场规模三个主因子,按照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将全球国家(地区)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区域、高密区域、中密区域、低密区域和弱势区域,廓清了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等级规模体系,并借助ArcView GIS技术使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格局和发展趋向更加直观。
  • 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本书是一项有关西方经济学前史的研究成果,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古希伯来、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这些文化基因中去寻找“劳动”、“价值”、“看不见的手”、“交换”这些观念的历史根据,从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哲学变革中去寻找经济科学兴起的前提与方法。从古希伯来人的宗教典籍到近代早期的重农学派,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亚当·斯密以前西方文化和经济观念交织生成的思想风貌。
  • 城市化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城市化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本书以城市化与新兴市场潜力为主题,文章包括城市化的世界:释放新兴市场潜力、创新公租房制度设计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中国的发展挑战与政府的角色、民众: 亟待开发的资产、科技引领智能城市等。
  • 共和国的村庄

    共和国的村庄

    本书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以具体的村落为切入点,反映新中国60年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记述了新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五个村庄,间接反映了建国60年的历史风云。
  • 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

    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

    商业保险经营的负债性、长期性以及社会影响的广泛性, 决定了作为债权主体以及保险产品需求者的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经营具有内在的利益关系。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既是国际 保险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保险监管的根本目的,是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任何一个国家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中,保单持有人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然而从我国保险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侵害保单持有人利益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热门推荐
  • 鱼渊

    鱼渊

    我叫钓戎,是东海海神若的第五个女儿。我拥有世间无二的三色龙尾。白色如极北之地延绵千里的冰原,黑色如透不进一丝光明的万丈深海,金色如破晓时分璀璨的太阳。预言说,我一生将会拥有三个男人,一个将我遗弃,一个因我而死,一个致我死命。父亲只道那是胡言乱语,却不料这残忍的预言终有一天实现。讲述鲤鱼化身成龙、都渣男、寻真爱、夺天下的故事
  • 全职尊者

    全职尊者

    老头师傅:“我全职而学不精,乃是万金油。”方言:“我全职个个变态,乃一代尊者。”老头师傅:“身为小辈,尊老乃第一。”方言:“身为老辈,爱幼也应在理!”作者:“二位能不吵?小心我按删除键!”老头师傅,方言:“大神饶命,小的们不敢了!”
  • 师妹猛于虎

    师妹猛于虎

    古代美少女寻找未婚夫师兄途中不小心穿越到了现代,遇到了与师兄长的一模一样的某男。叶子秋:“师兄,择个良辰吉日,我们拜堂成亲吧。”某男:“要说多少次你才死心?我不是你师兄!”叶子秋:“师兄失忆了嘛,叶子绝不会嫌弃你的。”某男抓狂:“是我嫌弃你!”
  • 相信你会到达明天

    相信你会到达明天

    她们是华语媒体中最炙手可热的女主播,对于经常在电视屏幕里侃侃而谈、风姿绰约的她们,你也许再熟悉不过了,但对于她们从默默无闻的青年成长为优秀女主播的艰难和她们在幕后的奋斗与艰辛,却知之甚少。本书将为你展现柴静、董卿、侯佩岑、谢娜、柳岩、朱丹、阿雅、王冠等18位魅力女主播不同于荧幕前的别样生活,展现她们身上的正能量,带给读者追逐和实现梦想的希望、勇气与力量。
  • 王源之她不是她

    王源之她不是她

    他,爱上了一个冷面杀手,他们互相爱着对方,却无法在一起,这当中到底发生什么?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
  • 幸运之星冲向我之遇见鹿晗

    幸运之星冲向我之遇见鹿晗

    【本文纯属虚构,勿上升真人x0420】很抱歉没能在你最需要我的时候陪在你的身边,过去已无法挽回,余生,请让我好好补偿你。——鹿晗即使在你身边的人不是我,只要你幸福快乐就好。爱你,是我这辈子做过最美的事。——张艺兴很感谢在我昏暗的世界里,能出现两位如天使般的少年,因为你们,我的世界染满了色彩。——安羽霏
  • 同桌你别为难我

    同桌你别为难我

    刚上初中,她居然又和小学死敌分到了一个班.他有钱有势,还和她意外的成为了同桌.在一次外出郊游时,他居然说:"因为本少爷看上你了。"结果,她的初吻就在帐篷里给了他。她极度不愿和他在一栋别墅里住,可是他是神一般的存在,想让谁去哪里,是轻而易举的。她只好服从。可不知为什么,渐渐的,在他的关怀下,她好像喜欢上了他。在她终于隐瞒不了自己喜欢他的事实时。她成为了他的太太,名副其实的陈太太。
  • 化神

    化神

    李枫丹带着《遗落神族》中的最终boss【血隐】,穿越到游戏世界当中。对他而言,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陌生。那么,他能否利用自己的优势,如愿以偿,重返巅峰呢?看李枫丹一步步升级修炼,迈上化神之路!
  • The Annals of the Parish

    The Annals of the Paris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女的妖孽王爷

    穿越女的妖孽王爷

    两个被仇人追杀的女孩,意外闯进一个诡异的店,穿越了。穿越后倒霉落入水中……只因惹恼了国师,成了他人口中不祥之人。后因赐婚,迫嫁与从未见面的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