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7500000004

第4章 表演概说(3)

艺术院校招考新生或导演挑选演员时,主考和导演对候选人内外部素质的考核十分严格,有时近乎苛刻。因为演员的素质和创造力的优劣,往往决定着动辄投资数百万、千万的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票房成败。对候选人到底有怎样的要求,是面容漂亮吗?在外界看来往往带有不少神秘色彩。

一个演员的总体素质既包括先天的形体与声音条件,长期的生活经历所形成的风度和气质,还有生活素养、思想水平、文化艺术修养、专业技巧,以及职业道德水准等诸多方面。一个演员是否具有魅力,往往与其本人在这些方面的优劣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外部素质

外部素质就是我们常说的形象魅力。演员的最终任务,就是以自身作为创作材料和创作工具,以自己的智慧去创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五官端正、身材适度、整体协调、具有个性魅力、可塑性强等因素,构成了挑选职业演员的基本要求。

这里所讲的形象,是指人的五官、身材、体态、四肢和肌肉的整体结构和总体感觉,并不是常人所说的长相漂亮。

简单以漂亮与否来判定其能否成为职业演员,是不可取的。中外演艺明星如霍夫曼、斯特里普、于是之、姜文、葛优、李保田等,以通常标准大概都称不上漂亮,却有着诱人的个性和魅力,创作了众多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选择职业演员的重要标准是,要努力在普通人的外貌基础上,发现、选择极富特点并有着极强个性色彩的人作为培养和发展对象。某些导演选择演员只注意外形条件,甚至只注意外形的漂亮和体态美。一些青年演员也很信奉“外形加机会”的公式,于是什么表演艺术、创作方法、表演技巧、艺术修养、基本功以及对生活积累、体验和理解等等统统扔到脑后,似乎都不重要。这种倾向严重影响表演艺术的提高,影响青年演员思想业务的提高,影响整个国产故事影片的质量。

“三位一体”的特点决定了演员要像音乐家掌握乐器、文学家掌握语言那样去磨炼自身的外部表现工具———形体、五官、声音、语言以及各种外部技能(包括骑马、开车、游泳、格斗、歌唱、舞蹈及乐器演奏等特殊技能),并掌握一整套表达内心世界及情感的内部心理技巧。当然也包括演员自身对生活的理解积累及各方面的修养等。不少演员由于形体不够灵活,难以胜任某些角色;有的则因为声音的可塑性太差,不能扮演另一些角色;有的又由于可塑能力差或生活阅历浅、知识修养薄,使其戏路狭窄发展受阻。总之,要塑造好各种形象,就必须像不断锤炼语言,甚至像提琴家拉练习曲那样坚持不懈反复磨炼。

塑造复杂的人物内心,比起画家掌握颜色、文学家掌握文字还要难。不少演员由于自身的工具和材料未磨炼好,基本功甚差,常常需要“正音”。由于演员的基本功差,致使排练时间太长,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常对演员发牢骚。特别是影视演员,很难有长时间的排练,是“一次过的艺术”。所以镜头前的表演更需要基本功,更需要平时刻苦的磨炼。

也有人将“三位一体”理解偏了。反正是人演人,很容易,把自己端上去,似乎谁都行。特别是影视演员塑造的人物的语言、动作与生活的幅度相差无几(不像京剧、歌剧那样需要程式,也不像话剧),既不唱,又不舞,没什么练的必要。加上有影视的综合处理和导演的蒙太奇手法的帮助,而影视领域里又出现了非职业演员演主角的现象,于是认为练不练基本功、掌握不掌握技巧、学不学理论都无所谓。

雕塑家决不能将一块泥土放在那儿,让别人承认那是艺术品。而演员特别是影视演员似乎是占了个大便宜。其实不然,演员将自己端上银幕或舞台展览自我算不上艺术。特别是职业演员,要塑造有血有肉、有性格、有思想、有灵魂的典型形象绝非轻而易举。

什么是形象上极强的个性色彩?就是很大程度上不可替代(2004年底,香港电影导演王晶在北京电影学院标准放映厅讲,港台演艺界公认,可以找100个刘嘉玲、100个张柏芝甚至许多的巩俐、章子怡,但目前为止,还没人见过第二个舒淇)。许多人也不容易理解,一个面部超宽、颧骨突兀、带有考古意义上北京人进化特征的华人模特吕燕,为何会在西方如此走红。

在诸多方面中,先天的条件是无法改变的,而且这些条件和演员的风度、气质结合在一起,往往既是构成一个演员创作个性和创作路子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使演员有着某方面的局限性的重要因素。它是演员总体素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决定一个演员是否优秀,是否具有魅力,绝不仅仅在于此。演员的魅力,实质上是由上述诸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所决定的。一个天生丽质的女演员或一个相貌英俊的男演员自然会比相貌丑陋者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不是绝对的,只有当它和上面所说的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时,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优势,从而具有真正的魅力。否则,无论长得多么漂亮、英俊,也不能把她或他称之为一个优秀的演员。

事实上,在演员的总体素质中真正起着决定因素的是演员本人的生活素养、思想水平和专业技巧,以及他(她)的敬业精神与职业上的道德水准。一个演员只有在这些方面努力提高自己,才有可能使自己的总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内部素质

比外部素质更重要的,是演员的内部素质。内部素质的获得过程,也就是不断学习、强化表演各项内部技术的过程。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气质非常重要,决定了他在多大程度上与众不同,是否具有极强的个性色彩。

气质是指一个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征,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以及指向性上。情绪强弱、意志强弱、知觉强弱、思维快慢、注意力集中强弱、思想感情是内倾还是外倾等,都是一个人气质的具体体现。气质既受先天生理素质的制约,也受后天教育及环境的影响。

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除了先天的形象及声音条件外,还应有很好的文艺修养、深厚的生活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习者而言,就是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和美学观。要不断地强调正确的创作观念:要真实不要虚假,要自然不要做作,要生动不要僵化,要个性化不要一般化,要人物形象的鲜活不要纯我的本体,要生活中常见但是银幕上少见,要艺术的真实不要自然主义的真实。摒弃表演上的玩世不恭、自以为是、自我欣赏以及卖弄技巧等不良的创作思想,唤醒自身的创作天性和创作个性,掌握不受人为干扰的抑制技巧。心要真,性要诚。

现在看,表演是主课。可长远看,修养是主课。表演方法比之修养(生活常识、历史知识、艺术素养),修养是第一位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先生就非常重视演员的综合文化修养。演员要热爱生活,要善于对生活做细致的观察、动心的体验,尤其要对生活有独特的发现。倘若你是一个对生活漠不关心的人,那就不可能干演员这一行。

向生活学习,是唯一可靠的提升渠道。努力读书与思考,坚持下去,不断积累,个人修养就会不经意地流露于眉宇谈笑之间,构成一个优秀演员的总体气质与风度。

三、总体素质

在演员的总体素质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演员的文化、艺术修养与专业技巧。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演员所创造的人物形象应该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应该能够给观众以审美的享受,这首先要求演员本身具有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出美的专业技巧。文化、艺术修养的高低和深浅决定一个演员审美情趣的高低。在艺术创作中从来都有雅俗之分、文野之别。而一个艺术作品是雅是俗,属文属野,往往取决于创作者本人的文化、艺术修养的高低。

影视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可以说是熔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炉。一方面,演员在文化、艺术上的修养会使演员有深刻敏锐的总体艺术感觉;另一方面,在人物形象的创作中,往往也会需要这些方面的修养。这就要求演员对于演剧艺术所包括的各个领域都应该有一定的修养。

此外还必须重视自己专业技巧上的锻炼,它是演员用来反映生活和揭示思想的手段。不管对于剧本所描写的生活及所要扮演的人物如何熟悉,认识得多么深刻,也不管他(她)对于剧本与人物的思想内涵有着多么深刻、精辟的哲理思索,他(她)都必须通过自己所创造的人物形象展现出来。而舞台人物形象的创造,离不开演员的专业技巧。例如:一个人看见一池荷花,看到了它鲜艳的色彩和形状,同时也从荷花的形与色及其生存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但是当想要把它画出来时,他不会运用线条、色彩、构图这些基本的绘画技巧,也就根本不可能把眼前的荷花以及它所具有的品格表现出来。表演艺术也是如此,要想创造出一个真实、生动、鲜明、准确、深刻的人物形象,就必须具备从事表演艺术所应有的而且是十分精湛的专业技巧。

创作技巧的掌握与熟练在演员的总体素质中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部分。

有些人认为话剧的表演似乎没有什么技巧可言,或者是认为根本不需要什么技巧。有人甚至认为只要胳膊、腿齐全,会说话的人就能演话剧。

如果一定要说有一种“没有表演的表演”的话,那么它应该是一种具有更高层次的表演技巧的表演,是达到了不露表演技巧痕迹的表演。就像一个最优秀的花样滑冰运动员一样,她使你感受到的是美,是轻松,有时甚至会使你觉得自己也能像她一样在冰上旋转、跳跃。但是,稍一冷静,你就会感觉到,那不过是由于她娴熟的技巧给你造成的一种幻觉。优秀演员的表演也应该给人这样一种感受。这种所谓的“没有表演的表演”,是掌握了表演技巧的真谛而出现的返璞归真,绝不是对于表演技巧的排斥。

在演员的总体素质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演员的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可以说是一个演员在事业上能够获得成功的主要保证,因为它是来自演员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执著的热爱。梅兰芳先生小时候拜师学艺,一位颇有威望的老师认为他的条件不好不肯收他,但是梅兰芳矢志不渝,最后终于拜到王瑶卿先生门下。从此他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既继承传统,又勇于革新,不仅在京剧表演上形成了自己的流派,而且成为世界公认的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艺术上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与他的敬业精神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的。

此外职业道德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影视、戏剧演出是一种集体的创作,一个具有职业道德的演员应该自觉地遵守创作集体所规定的纪律,在创作中能够尊重别人,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不沽名钓誉等等。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的演员被冲昏了头脑,只是去追名逐利,在艺术创作中采取非常不严肃不认真的态度,结果只会受到观众的唾弃,最终毁了自己。

一个演员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表演艺术家,而不只是一闪即逝的流星,就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总体素质,勤奋学习,刻苦锻炼,丰富自己的生活素养,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与精神境界,增强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不断地磨炼自己的专业技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舞台人物形象,才有可能征服观众,使观众获得真正的艺术上的享受。而这样的演员也会在不断地磨炼中成长为大写的演员———真正的表演艺术家。

四、创作素质

演员的总体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与从事其他各种形式的艺术创造的艺术家有十分相似之处。那么,从事表演艺术专业的演员在其专业素质上是否有特殊要求呢?

有人说,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演员。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有正确的一面,因为任何人,包括残疾人在内,都具有可能成为一个演员的最基本的条件。在戏剧演出中,特别是在电影与电视剧的创作中,都曾经有业余演员参与,而且有的业余演员也曾创造出十分光彩的人物形象。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成为一个专业的演员无需具备从事表演艺术这一专业所特有的素质。恰恰相反,对于一个演员在专业素质上的要求,比对从事任何其他职业的人的要求要严格得多。或者可以说,一个不具备演员应有的创作素质的人,是不可能从事表演艺术的创造的。

演员的创作任务是要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它不仅在演员的总体素质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同时对于演员的创作素质也必然有着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表演艺术的特点也对演员的创作素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表演要求演员最终“化身成角色”,这就使演员在创作中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的材料与工具,同时又是创作出来的艺术品———人物形象。此外,演员又都是在假定的、艺术虚构的情境中去进行创作。这些特点都必然会要求演员在创作中具有一些特殊的能力以适应创作的需要。

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演员的创作素质,实际上就是要求演员在心理、生理上能够适应表演艺术所提出的创作任务和表演艺术所具有的特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演员创作的有机天性,从实质上说就是演员在创作时所应该具备的心理和形体素质。我们所说的演员的创作素质,就是指演员能够适应表演艺术创作需要的内部心理素质和外部形体(包括声音)可塑力这样一些专业素质。那么,一个专业演员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创作素质呢?

王淑琰教授认为,一般说来,要想成为一个称职的演员,最起码应该具有“七力”与“四感”(详见《影视演员表演技巧入门》第二章)。

什么是“七力”?

1.敏锐而又细致的观察力

表演艺术创作不能离开生活这一源泉。因此,培养与发展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就是演员的一种最重要的基本功。在对生活的观察中,特别是对于人的观察尤为重要。因为表演艺术是表现人的艺术,演员在自己的生活积累中,焦点自然应该集中在对于生活中的人的观察上。一个演员要想在对生活的观察中有所收获,就必须具有敏锐而又细致入微地捕捉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和了解、感受所观察人物的心理特征的能力。

同类推荐
  • 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

    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

    本书结合西方现代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在辩证吸收苏联蒙太奇理论、巴赞长镜头理论和电影符号学基础上,从电影审美时空角度切入,对电影的生命内核、审美境界的构建、审美体验机制、审美品质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阐释,创造性地建构电影美学新理论。上篇围绕审美时空对中国古典美学、中国禅宗美学、欧洲生命美学、马利坦神学美学、海德格尔美进行细致解读提炼,提出审美四维空间的概念。下篇在批评传统电影美学的基础上,围绕电影审美时空建立电影审美四维时空的概念,对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形成、结构、存在机制、品质、各类等进行系统阐述。在中西视界融合中开创电影美学新境。
  •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色彩改变生活

    色彩改变生活

    在色彩科学远未诞生之初,古人就已经能够娴熟而美妙地使各种色彩灵动地和谐起来。而随着设计和时尚产业的发展,色彩搭配美学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心理作用,作者运用多样的事例,从文化和实用层面为读者介绍色彩的神奇魔力,教你学会如何掌握色彩搭配的秘诀,让生活更多姿多彩。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 闲话香港电影

    闲话香港电影

    本书乃《香港类型电影漫谈》的姊妹篇,试图以一种更平民化的视角来闲谈香港电影中的趣闻趣事。其中“香港电影与民生”就讲述了香港电影中涉及到衣、食、住、行、教、娱乐、平民、婚礼和葬礼这些民生的话题;而“闲话香港电影”则写得更加散,从文化、类型和手法等多个方面对香港电影继续进行探讨。接下来“闲话香港导演”和“闲话香港演员”这两个单元则更贴近大众,依次介绍了许多大众所熟悉的香港导演和演员,还深入剖析了香港“明星电影”的发展,分析了香港女演员之现状,以及内地演员在香港电影中的表现。
热门推荐
  • 毛驴的奇幻世界

    毛驴的奇幻世界

    我叫毛驴,某天捡到一张地图遇到一个小姐姐,在小姐姐的家里打开了地图迎合着月光和咒语穿越到了中洲。
  • 女人香:我那无法抗拒的青春

    女人香:我那无法抗拒的青春

    一种深入骨髓的香,叫女人。扎在心里,挖不出,埋不掉。“斌,你真的要这么做吗?“要,我爱她至死不休。”一种厚重深沉的亲情,叫父子。他的臂膀扛起一片天。“老许,你已经老了,还要拿起刀?“要,因为他是我的儿。””一种两肋插刀义气,叫兄弟,扛的起,难放下,随你一世。“斌,你真的要这么做吗?要去杀人?”“我可以搭上我的命,因为他是我的,兄弟。”“斌,我跟你,兄弟齐心……”
  • 岁月星

    岁月星

    前世是商业大鳄;却被一枚天外陨石神奇的带到了异世界。一个传奇的人生从此开始。一次次超越,一次次创新。一身傲骨,百战不屈。破虚空、踏天地。
  • 至尊药帝

    至尊药帝

    一代绝世炼药师,因为炼制出天地不容的禁药而遭天谴,穿越到天玄大陆。炼药师,辅助职业而已,治疗伤势,恢复力量,解毒等等,仅此而已,可是,自从君一鸣来到天玄大陆,从此炼药师分为两种。一种是君一鸣,另外一种则是除了君一鸣之外的其他炼药师。谁说炼药师是辅助?千奇百怪的丹药,其中也不缺杀伤力类型的丹药。既然我来到了这个世界,我就要改变这个世界炼药师的地位,即便是修士,也要臣服于炼药师之下!
  • 那些年,我们错过了彼此

    那些年,我们错过了彼此

    十六岁花季的我们,都应该有一个美好的花样年华,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一场拐角处的邂逅、一次释放的洒脱、一场倒追戏。爱情是美好的,我们彼此路过对方的世界,可最后却迷茫在分岔路口的交接点,那些年错过的爱情,好想拥抱你,拥抱错过的勇气,曾经想征服全世界,到最后回首才发现,这世界滴滴点点全部都是你,曾经的疯狂只是冷漠的开头,曾经的那些年,我们错过了彼此......
  • 余生可否有个我

    余生可否有个我

    笑倾城从小到大都一直追着轩逸跑,直有一天对方被她追没了。一脸蒙蔽,怎么办,自己老公被她追丢了。
  • 易烊千玺之玺爱易生

    易烊千玺之玺爱易生

    “我希望我们一直是最好最好的朋友,一辈子的好朋友”苏梓晨。“我希望你可以一直快乐幸福,这样我也会很开心”易烊千玺。“晨晨,希望你可以和他好好的,我们是永远的闺蜜哈。”夏小悠。也是哈!人生有太多悲欢离合,如果不愿意伤害那就成全。就算我们有最好的友谊,也会散的,天底下真的有永恒的友谊和...爱情吗?如果友谊到了尽头,那又能怎么样。如果爱情到了尽头,那应该怎么办。
  • 异界战舰

    异界战舰

    某个宅男在异界保护妹子的故事,不过妹子吗......
  • 溺宠缠妻:亿万老公爱不够

    溺宠缠妻:亿万老公爱不够

    “麻烦帮我整个容!”“你要什么样的容貌?”“妖艳贱货为准,就像你这样的。”某总裁“……”
  • 艾普特斯

    艾普特斯

    一剑,一盾,七天柱,一男,一女,五圣人,上有尼弥西斯,下有艾普特斯,如果说尼弥西斯是整个罗兰帝国的光,那么艾普特斯家族就是罗兰帝国的阴影,将整个罗兰帝国的黑暗抹杀于摇篮之中,但是一夜之间却整个家族被屠戮殆尽,只剩下一位年仅九岁的孩子——艾文.艾普特斯,他又将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