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0500000006

第6章 墨子止楚攻宋

墨子

约前421年

背景导航

墨子(前479-前403)名翟,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宋人),曾做过宋国大夫。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家学派是与儒家学派对立的学派,它与儒家学派的不同之处,是它代表庶民的利益,经常向统治者提出一些要求,希望实现一种“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的社会理想。墨子的主张大致可分十个条目: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攻”就是反对侵战争。在《墨子·非攻》中,墨子系统阐述他的反对侵略战争的思想。

这篇辩论词选自《墨子》。公输盘,是战国时鲁国着名的巧匠,又叫鲁班。公输盘为楚王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准备攻打宋国。墨子从“非攻”的思想出发,努力阻止这场战争。墨子与公输盘进行了两次论辩,又同楚王也进行了两次论辩,凭着他的机智与能言善辩,最终使两位辩手心悦诚服,从而达到了止楚攻宋的目的。

辩词精选

原文: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弊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板、楞、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三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

公输盘替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全部完成以后,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了这件事,从齐国出发,走十天十夜而到达楚国首都郢,拜见了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见教吗?”

墨子说:“北方有一个人侮辱了我,希望能借你的力量杀掉他。”

公输盘不高兴。

墨子说:“我愿意给你千金的钱。”

公输盘说:“按照我们的道义,本来就不杀人。”

墨子站起身来,一连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说明我的来意。我从北方听说先生制作云梯,将用它攻宋。宋国有什么罪过?楚国在土地方面有余而在人民方面不足。葬送自己的不足而争自己的有余,不能算作智。宋国无罪却去攻打它,不可算作仁。您明知这个道理却不劝阻楚王,不能算作忠。您也可能劝阻了,但无效果,不能算作强。您奉行不杀人这一道义,但攻打宋国是不杀少而杀多,这不能算作始终贯彻道义。”

公输盘服输。

墨子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不停下来?”

公输盘说:“不能停,我已把攻打宋这件事报告给楚王了。”

墨子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让我见一见楚王?”

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见到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个人,丢掉他装饰漂亮的轿车,却去偷邻居的破车;丢掉他华丽昂贵的衣裳,却去偷邻居的粗布衣裳;丢掉他细米肥肉,却去偷邻居的糟糠。这是怎样一种人呢?”

楚王说:“一定是得了偷病。”

墨子说:“楚国的地盘,方圆五千里,宋的地盘,方圆五百里。这就好像漂亮车子与破车之比。楚国有云梦大泽,那里充满了犀、兕、麋、鹿之类的动物,长江汉水中的鱼、鳖、鼋、鼍多得天下无比,而宋国,是所说的连雉、兔、鲋、鱼这些小生灵都没有的国家。这就好像细米肥肉与糟糠之比。楚国有长松、文梓、木、楠木、樟木这些贵重的树木,而宋国找一棵高一点的树又都难,这就像锦绣之衣与粗布之衣之比。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与富偷穷是一回事。”

楚王说:“好哇!虽然这么说,公输盘已为我造好了云梯,我一定要攻宋。”

这样墨子又去见公输盘。墨子解下衣带模拟城池,掏出通行证作守城器械。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攻城战术,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抗拒了他。公输盘攻城的器械已用尽,而墨子守城的器械有余。

公输盘服输了,却说:“我知道怎样对付你,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也知道你想怎样对付我,我也不说。”

楚王问他们这是啥意思。

墨子说:“公输先生的意思,不过是想杀掉我。以为杀掉了我,宋国没人能去守住,就可以攻打了。岂不知我的弟子禽滑等三百人,已拿着我制造的防御器械,立于宋城之上而恭候楚国的到来呢。现在即便杀掉了我,也杀不绝宋的扞卫者。”

楚王说:“好哇!我不再攻宋了。”

妙语佳言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必为窃疾矣。”

论辩技巧

这篇辩词非常生动地体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墨子同公输盘进行了两次论辩,同楚王进行了两次论辩。四次论辩各有特色。

第一次论辩,与公输盘。论辩特色可以概括为“以子之矛戳子之盾。”墨子先引诱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分析楚国攻打宋国,是“义不杀少而杀众”,纯属杀人行为,使公输盘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再加上墨子针对楚欲攻宋所做的“不智”、“不仁”、“不忠”、“不强’’的分析,使公输盘不得不服。

第二次论辩,与楚王。论辩特色可以概括为巧设比喻,墨子将楚国凭着广阔的地盘攻打宋国狭小的地盘比作家有“文轩”而窃邻人之“敝舆”,将楚国凭着云梦大泽的应有尽有却贪图宋国的小兔小鱼,比做家有“粱肉’’而却欲偷邻人之“糟糠”。将楚国凭着万顷贵重树木,却不嫌宋无一“长木”,比作家有“锦绣”,却欲偷邻人之“短褐”;极尽揶揄之能事,使楚王不得不对墨子称“善”。

第三次论辩,对公输盘。论辩特色可以概括为针锋相对。公输盘在与墨子作了模拟性的较量之后,黔驴技穷,露出了杀气,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立刻说:“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句式、语气基本相同,显示出寸步不让的胆略。

第四次论辩,对楚王。论辩特色可以概括为明势怯敌。楚王对墨子与公输盘之间的含沙射影不明白,墨子先是向楚王作出解释,接着就提出警告。警告的内容是让他了解宋国军民的同仇敌忾和不好欺侮,即了解宋国的抗战形势。这种对形势的阐明,打破了楚王的幻想,既保卫了自身的安全,同时又保全了宋国。

相关链接

耕柱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耕柱觉得自己真是非常委屈,因为在众多门生之中,自己是大家公认的最优秀的人。

有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劲,以至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

墨子听后,毫不动肝火:“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

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

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

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的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

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墨子觉得它好象在群山之间徘徊又徘徊,总是不忍离去。晚霞覆盖了大半个天空,缤纷绚烂,五彩纷呈。渐渐地,越积越厚,似乎展翅欲飞。这片云霞,相传,有一天,西天的太阳特别红、特别亮,一片火红的彩霞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竟然幻化成一只金色凤凰,张开巨大的翅翼,昂首挺胸,向他飞来。

当初墨子的母亲曾梦见凤凰,生下墨子,故而给他取名墨翟(多音字,此处音dí,大鸟。),如今凤凰再现,莫非要招他回去了么?墨子想到自己辛劳奔波一生,历尽艰辛,而“兼爱”、“非攻”的理论终于未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仍然有增无减,饿殍满地,杀人盈野的惨象令人目不忍睹,不禁心中又升起一种莫名的惆怅和眷恋。于是,他以杖击石、慨然作歌曰:

凤凰于飞,翩翩其羽。翱于九洲,临江之渚。

今我将归,晚霞蔽天。悠悠难舍,茫茫人间。

那凤凰忽然抬起头来,长叫三声,响若笙簧,振翅一飞,落到墨子脚下,呢呢喃喃,若有所诉,突然又飞到一个高高的梧桐树上。那棵伟岸的梧桐树,虬枝盘旋向东,隐隐指向东海,墨子心中一动,莫非要接我去回归东海么?想到东海的沧海桑田,便不由得又念及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故事,突然明白了凤凰的意思。

他想,一个人无论有怎样出众的聪明才智,他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建立一个和平、幸福、公道、正义的社会,需要一代代人不懈的努力,需要千百年执着的斗争和追求。现在已经形成的诸子百家,仍在互相攻忤不已,想来也只是各执一辞,老子“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虽有不讲原则、模糊是非之嫌,但仔细体味,也有一定道理。说到底,人类理解的形成,就需要百家争鸣和集体智慧的辨析和凝聚,而我已经用了心、尽了力,有墨子七十一章流传于世;而继承“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墨家精神的仁人志士也大有人在。可以坚信,人类走向理智和进步的进程总是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那“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社会,总会有到来的一天。

墨子想到这里,多年来萦绕在心头的郁闷,突然间豁然开朗,只觉得心志清明,四体轻捷,不觉释然大笑曰:“虽天下无人,墨子之说犹存矣”。于是乘凤而去。

同类推荐
  • 这绝不仅仅是客套话

    这绝不仅仅是客套话

    职场,席间酒桌上都需要,会说场面话的人给人感觉懂礼数,通常是比较受欢迎的。学说客套话,从这本书开始。职场菜鸟,8090后,还有说话特别直的人,你得罪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必须改善你的语言措辞了!
  • 女人好命密码

    女人好命密码

    本书介绍了如何面对职场种种难题,怎样和领导相处,怎样和同事相处,作为新人怎样成熟心态面对工作,作为职场白领怎样获得晋升等内容。
  • 卡耐基经商之道

    卡耐基经商之道

    戴尔·卡耐基是誉满全球的美国公关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他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并发展了一种融演讲术、推销术、做人处世术、智力开发术为一体的独特的成人教育方式,把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和成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卓有成效。他的著作几乎把所有的语言都有译本,而在全球五大洲的五十多个国家,各种卡耐基成人教育机构多达两千余所。从总统到内阁大臣,从各界名流到普通百姓,卡耐基教育机构造就了千万余众的毕业生,影响了本世纪的几代人。
  •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名言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名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一切都可以改变

    一切都可以改变

    本书是一本让从高级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受益的智慧集。内容包括:世界在动,你有感觉吗?;改变从眼光开始;做人冒险王;苦练内功,变中求胜;改变需要策划;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克服障碍之路等。
热门推荐
  • 舞鞋情

    舞鞋情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创作并在国内各大故事刊物发表的故事精选集。故事题材广泛,有现实中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也有传说中侠道人物的人性。有的作品会让你会心一笑,也有作品会让你掩卷沉思……
  • 将侯

    将侯

    有一个主公会作诗,有一个女王侯很高冷,有一个长公主很调皮,有一个丫鬟爱脸红。还有一个问题少年镇羌胡,更有一个酒鬼会天象。最后一群宿舍宅男要翻天!文武衍生的大道,九州世界的争霸,世家平民的斗争,尽在其中!俗话说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看我们主人公江南如何鼎定天下!
  • A Forgotten Empire-Vijayanagar

    A Forgotten Empire-Vijayanag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凰之邪皇傲医

    龙凰之邪皇傲医

    离开家族十年,再次回归,只想好好陪伴家人!带领家族走上修真之路,带领众女游云天下!!!
  • 最后的千杀者

    最后的千杀者

    死亡蔓延到了每一个角落。全部,所有,一切,通通化为虚寂。也许是上天的玩笑,或者命运的眷顾。总之,他,活下来了。也许带来另一场灾难,但也许,是另一场重生。
  • 坤玄盘隐

    坤玄盘隐

    一个被征入军队的普通山村少年,一心只想成为赤峰铁骑的骑兵。看似平静却风云暗涌的盘隐大陆,天赋平平的坤宁,如何成为中州大地的传奇,又如何令整个大陆震动?充满未知和隐秘的盘隐大陆,日渐强大的武道,神秘古老的灵术,坤宁如何登上巅峰?兄弟情义,儿女情长。走出村庄,坤宁开始了他坎坷却又不平凡的一生。神秘的摩罗山脉,炎州的夕族人;北方的幽冥海,受过神之祝福的海族……盘隐大陆上,看坤宁如何翻云覆雨,撼动乾坤!
  • 阴阳鬼探之鬼符经

    阴阳鬼探之鬼符经

    鬼符经再现世间,留人门,绝鬼路!两个孤儿,各自背负一段神秘离奇的身世,为了解开身世之谜和七毒鬼舌毒咒,一路历经艰难苦苦探寻谜底,阴谋、妖魔、鬼邪不断......
  • 大道浮屠

    大道浮屠

    仙道渺渺,人道茫茫。问道始终,大道独吾……
  • 姐姐请你收了我

    姐姐请你收了我

    被渣男欺骗了感情。唐非非痛不欲生,险些遭遇车祸。因缘巧合而认识了天之骄子夜冥天。他是孤儿,也是一个黄金单身汉。他认她做他姐姐,后让姐姐跟他“同居”。一场阴谋让她与未出世的宝宝一起消失多年,五年后她与宝宝回国,她已记不得他……
  • 逍遥真君

    逍遥真君

    魔灵戒,远古魔道三大神器之一,仙魔两界大动乱的导火线之一,且看桃花村少年逍遥仙魔两界,登上仙魔巅峰。既然这世间仙不为仙,我堕入魔道又如何?成仙,成魔?皆在我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