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7100000048

第48章

1月30日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总前委电,提出准备南渡和布置江边侦察工作,建议枞阳镇上游由中野负责,下游由华野负责。

1月31日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胜利结束,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

2月1日出席华东慰问团在徐州召开的慰问大会,代表华东野战军接受锦旗并发表讲话。

2月2日华中工委致中共中央军委及华东野战军、华东军区电,报告苏北沿江一带敌情,建议派适当部队首先扫清敌人江北之桥头堡,以便充分进行渡江准备工作。

2月3日华野前委致华东局并中共中央电,提出对今后支前工作的建议。

同日中共中央致各中央局及华东、中原、东北三野战军首长电,指出“国民党有在京沪线组织抵抗及放弃该线将主力撤至浙赣路一带之两种可能”,我们应针对这两种可能,准备两种对付方法:如果“国民党仍然采取在京沪线组织抵抗的方针,则我仍应按原定计划,华野、中野休整至三月底为止,准备四月渡江”;如果国民党“将主力撤至浙赣线布防,则我们应作提早一个月行动的准备,三月即行渡江”。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华东局、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华中工委、中原局:在渡江作战中利用敌军内应。2月7日又电示:速派人与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第一○六军军长王修身接洽。

2月4日发出给毛泽东主席并中共中央军委、华东局的电报,报告淮海战役以后华野部队的主要情况,作为1949年1月份综合报告,并说明:“该报告本应早日呈上,但淮海战役结束后随即召开全军纵队以上干部会议布置全军整编和休整以及全军一九四九年的任务,并听取陈军长传达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会后因病迄今始愈,因此一月份综合报告直延至今日,特申请原宥。”

同日未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各兵团首长并报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电,转达中共中央2月3日电指示,要求“各部应加速完成整编与渡江准备工作”,侦察部队应于2月10日以前由现地出发进行江边侦察。

同日陈毅、邓小平致中共中央军委电,提出:“为适应形势发展,我军提前于三月初行动,向南进军”。“因此,我们对一切渡江准备工作,应当加紧进行”。“为求渡江作战更加稳妥,建议先抽派林(彪)、罗(荣桓)部五个军、六个纵队计四十万人,目前即南开至安阳、新乡休整,提前南下,担任于华野、中野渡江时即行包围汉口,钳制白崇禧使其不敢他调,以更有助于我们渡江和夺取京沪”。中共中央军委于2月8日复电指示:“你们抓紧整训,准备提前一个月出动,甚好。望照此去做,不要放松。但实际上,三月仍须整训,并须着重学习政策,准备接收并管理大城市。今后将一反过去二十年先乡村后城市的方式,而改变为先城市后乡村的方式。军队不但是一个战斗队,而且主要地是一个工作队”。

“华东局华东军区机构,立即移至徐州同总前委和第三野战军前委一同工作,集中精力布置南进”。2月9日又电告:根据东北野战军休整等情况,初定该部四月上旬由铁路先运二至三个军约12万至18万人直达信阳,夺取信阳、孝感之线,威胁武汉。

2月8日下午,与谭震林一起离开徐州赴河南商丘附近的张菜园,参加讨论渡江作战问题的总前委会议。总前委委员一致认为,渡江时间,以在三月半出动,三月底开始渡江作战为最好。兵力部署,确定以华野四个兵团、中野一个兵团为第一梯队,中野另两个兵团除以一个军佯动外作为总预备队。战役突破重点地点,预定为芜湖至安庆地段;对于三江营至张黄港段,究竟是作为重点突破地段,还是作为辅助突破地段,要熟悉该地情况的粟裕作进一步考虑,作出决心和部署。2月9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将会议结果报告中共中央军委并华东局。中共中央军委于2月11日复电:“同意你们三月半出动,三月底开始渡江作战的计划,望你们按此时间准备一切”。“饶(漱石)康(生)曾(山)到后即开一次华东局会议,依据上述计划及中央丑齐(2月8日)电方针(丑齐电中整训时间应缩短半月至三月半为止)部署一切”。“二中全会定三月一日开会,会期五天至七天,你们一切工作须于二月二十五日以前布置完毕”。同时指示:“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华东局和总前委均直属中央”。2月12日又电示:华东局会议应讨论苏浙皖鲁及宁沪杭地区主要干部配备问题。

2月10日中共中央军委致林彪、罗荣桓、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彭德怀、张宗逊、赵寿山、徐向前、周士第电,指出:对部队进行地理常识教育极为重要。

2月12日晚,在徐州西南的大北望华野作战室,对华野司令部参谋处作战股股长秦叔瑾谈渡江作战设想。他认为,大军渡过长江去困难不大,主要问题是渡江后必须抓住敌人,达到大量歼敌有生力量。为了加强突击力量,更好地发挥部队的优长,决定将熟悉苏中、苏南情况的第二十三军、第二十军由中集团调到东集团,将熟悉苏浙边区和皖南情况的第二十四军、第二十五军由东集团调到中集团。上述意见,得到总前委其他委员的赞同。他说:“三野突破江防后,第一步是包围歼灭南京、芜湖、镇江之敌,周密组织东线四个军由三江营至张黄港段突破江防成功,切断京沪铁路,楔入京沪敌人之间,对于协同西线合围南京地区之敌,至关重要,对整个战役极为有利。”他要秦叔瑾根据这个设想起草作战预备命令。

2月13日中共中央致小平、陈毅并告饶漱石、康生、曾山、粟裕、谭震林电,认为邓、陈2月6日关于党内思想动向的报告“极好”,指出“不要轻敌一点,甚为重要”,“即转发各处研究,指导所属纠正同类偏向”。“中野及中原局高干会议刚毕,不需要再开会了。华野似宜于二月十八日左右再开一次高干会,检讨上次会议执行情形,加紧准备渡江,传达将重点放在城市的指示。会后你们即来开二中全会,于二月二十七日或二十八日到达中央即可”。

2月14日饶漱石、康生、曾山与刘伯承、邓小平到达徐州。

2月15日出席华东局在徐州召开的会议,讨论如何贯彻中共中央军委关于“把军队变为工作队”的指示和渡江作战的支前工作,以及干部配备问题。

会后,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饶漱石、康生、曾山、粟裕、谭震林、宋任穷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苏浙皖鲁及宁沪杭地区主要干部配备方案,“建议华野各主要负责同志同时兼任华东军区工作,粟裕兼华东军区副司令”,“南京市以粟裕为军管会主任兼市长”。

2月18日中共第三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在徐州东北的贾汪召开,传达和学习毛泽东主席关于城市工作和新区政策的指示,检查和进一步部署渡江作战的准备工作。会议于2月21日结束。

2月19日晚,三野前委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讨论粟裕提出的渡江作战设想。2月20日,陈毅、粟裕、谭震林、张震联名签发《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预备命令》(京字第1号),确定了渡江后东西对进的部署,调整了东、中两集团战斗序列,规定了各部开进时间和路线。2月下旬,第三野战军主力陆续南下,3月中旬到达安徽、江苏两省江北地区,进入渡江准备位置,待命发起渡江作战。

2月22日总前委决定:陈毅、饶漱石、邓小平率总前委和华东局机关进驻安徽合肥附近,统一指挥第二、第三两野战军渡江作战;粟裕率第三野战军指挥机关进至苏中泰州以南地区,指挥东集团作战;谭震林随第七兵团行动,指挥中集团作战。

同日毛泽东、周恩来与李宗仁的代表达成非正式协定,以中共中央1月14日声明及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进行谈判。

2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陈毅、粟裕、谭震林并告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三月中旬或下旬,你们应准备攻占浦口及炮击南京。此项准备工作限于三月十日以前完成,待命行动”。3月1日,粟裕与张震复电,决定以三个军、两个榴弹炮团执行这一任务,于3月10日以前完成作战准备,待命发起战斗。

中共中央军委于3月3日复电指出:“准备攻占浦口炮击南京之目的,是为了促成有利于人民之谈判。此项谈判时间尚未确定,大约在三月下旬”。“现在各部均只作准备,不要行动”。3月17日2时又电示:“我们与陈(毅)、饶(漱石)、邓(小平)、谭(震林)共同决定渡江战斗之确定日期为四月十日,而和平谈判之日期则应在四月一日或四月五日,以便在南京代表到达北平开始谈判十天或五天后我军即实行渡江,迫使对方或者签订有利于人民的和平协定,或者破裂和谈,担负继续战争责任。因此攻占浦口、浦镇的时机应在南京代表到达北平的那一天,或者在南京代表到达北平之后一天而不要过早”。“攻击浦口、浦镇的准确时间,必须由中央临机决定。至于浦口、浦镇以外沿江各点之攻占,则由你们自己规定攻击时间”。

2月28日因在淮海战役中屡发美尼尔氏综合症,战后病情未见好转,三野前委决定送粟裕到济南疗养。同日,三野前委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陈毅、饶漱石、谭震林并报华东局、总前委电,报告:粟(裕)脑病进步甚慢,决于今日离队赴济南休息,军中职务由张震、唐亮、钟期光同志共同主持。粟至济南休息后,拟于3月20日左右赶赴前方。经中共中央批准,不参加即将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3月1日,粟裕去济南。

3月1日与张震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并总前委电,决定以第二十六军、第三十四军、第三十五军并配属两个榴弹炮团,执行攻取浦口、炮轰南京的任务。为分散敌人注意力,令第七、第九、第十兵团同时攻击当面之敌沿江桥头堡垒,开辟突破江防道路。各部于3月10日前完成作战准备,待命发起攻击。

请军委指示发起战斗时间。

3月5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3月13日结束。毛泽东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指出今后解决剩下的一百多万国民党军队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绥远三种。

3月14日中共中央召开组织人事问题座谈会,决定华东局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饶漱石为第二书记兼上海市委书记,陈毅为第三书记兼上海市市长;华东军区“司令刘(伯承)陈(毅)粟(裕),政委邓(小平)饶(漱石)谭(震林)”。

3月17日陈毅、饶漱石、邓小平、谭震林由西柏坡到济南,探望在那里疗养的粟裕,并一起商谈军事问题。3月18日,陈毅、饶漱石、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张震致电中共中央军委:“我们再三考虑结果,认为攻击浦口与炮击南京与夺取一切江北敌人据点,应同时施行,而且应紧接着开始渡江作战,其中间隙不宜超过七天以上,以三四天为最好”。“因此建议:攻击浦口作战,推迟至四月一日(卯东)开始,以便与十号(灰)渡江作战相含接”。中共中央军委于3月19日2时复电指示:“是否攻占两浦,要待谈判接触数天才能决定。如谈判有成功希望,则不要攻占两浦,以利和平地解决接收南京问题。如谈判没有成功希望,则看军事上是否有必要攻占两浦”。“不论谈判情形如何,对于攻占北岸据点及四月十日渡江均无妨碍”。

同日陈毅、粟裕、谭震林、张震发出致各兵团首长、华中工委、安徽省委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电:为配合和平谈判,开辟渡江作战攻击道路,造成下一步作战有利条件,决定以第九兵团攻占浦口、炮击南京,第七、第九、第十各兵团同时攻歼江北桥头堡守敌,控制内河入江出口,搜集船只,疏通河道,修筑码头,进一步开展渡江作战准备工作,要求各部于3月20日以前完成战斗准备,待命统一发起攻击。

3月21日陈毅、邓小平、谭震林率总前委和三野指挥机关由徐州南移,于3月23日进驻蚌埠东南11公里处的凤阳县孙家圩子。

3月25日陈毅、邓小平、谭震林召集三野各兵团负责同志会议,听取张震关于三野渡江作战准备工作情况,以及粟裕赴济南疗养前主持制定的渡江作战方案,决定2月20日所发预备命令不变,同时决定以华东军区机关一部加三野指挥机关一部组成总指挥部,总前委设于总指挥部内,统一指挥二野、三野渡江作战。3月26日17时,陈毅、邓小平、谭震林致中共中央军委并第二野战军电,报告会议情况和建议。电报指出,三野各部“各项准备工作尚好,惟感原定的十三日正是阴历十六日,月光通宵,我第一梯队的突击队无法隐蔽,不能求得战术上的突然性。因此,建议推迟两天,即十五日(删)黄昏发起渡江”。“确定不攻浦口、江浦”,对敌人江北桥头堡区别处理。中共中央军委于3月29日复电:

“同意你们十五日发起渡江战斗及对北岸敌人的处置”。

3月28日与饶漱石、张云逸、舒同一起自徐州到达三野指挥机关驻地孙家圩子。同日15时至19时,听取张震关于兵团首长会议情况的汇报,谈对整个渡江作战的设想,指出:在我百万大军直逼长江、拥有战略战役主动权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宽大正面同时展开强渡与重点突击相结合的打法。决定三野指挥机关东移苏中泰州地区,加强东集团方面指挥,将主渡方向选择在苏中地区,以求迅速截断京沪交通,切断南京周围之敌退路。3月30日晨,与陈毅、谭震林、张震联名签发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作战命令(京字第2号)。

3月29日中共中央军委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饶漱石、粟裕、谭震林电,指示将渡江作战的具体部署尽快拟定电告。渡江作战的号召15日以后才能公布,内部动员口号请速电告备审。

3月30日陈毅为三野前委起草致中共中央军委并告二野电,报告三野渡江准备的军政动向。电报中说:“华野前委由粟(裕)主持,即东移苏中,统一指挥三野全部渡江作战。华东局、总前委与华东军区邓(小平)、饶(漱石)、陈(毅)留合肥附近,统一指挥华野、中野,主持全局,并于必要时就近照顾巢(县)无(为)王(建安)宋(时轮)两兵团(由谭震林同志统一指挥)。

中野专门在桐城、安庆线上指挥,与总前委相距甚近,便利联络通报”。

3月31日总前委书记邓小平主持起草《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于4月1日上报中共中央军委。《纲要》提出,“战役第一阶段,达成渡江任务,并依据下一阶段之要求,实行战役的展开;第二阶段,达成割裂包围敌人之任务,并确实控制浙赣线一段,断敌退路;第三阶段,分别歼灭包围之敌,完成全战役”。

同类推荐
  • 史海寻踪:戴逸传

    史海寻踪:戴逸传

    戴逸教授是我国当代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历史学家,尤其是对于有清一代的历史,无论是在以其个人的研究成果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或者是以其声望与影响推动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论,都建树丰硕,贡献卓著,实处于执牛耳的翘楚地位。《史海寻踪(戴逸传)》是戴逸先生的传记。《史海寻踪(戴逸传)》从戴逸先生幼年起生活环境,其在少年、青年时代走过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乃至于逐渐形成了性格、志趣、理想、爱好、对其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由高亚鸣著。
  •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王传福作为新近崛起的中国首富,以独特的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方式获得了巴菲特的青睐。半自动化代替自动化,规避专利,无一不体现了他的这独特的创新方式。本书以案例加启示的体例深入挖掘王传福独特的创新方式,力图再现王传福及比亚迪的成长与辉煌,对读者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8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布衣宰相孙叔敖

    布衣宰相孙叔敖

    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其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晋文相继称霸。楚国扼控江汉之势,亦欲北上争霸,却苦于国势贫弱,难与晋国争锋。孙叔敖拜相,革除弊政,改善税法,兴修水利,清丈田亩,利民强兵。虽因奸党构陷而遭三次罢相,亦无怨无悔,不堕强国富民之心,终于感悟庄王,君臣合德,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公元前597年,楚在邲地与晋决战大胜,成为新的霸主。
热门推荐
  • 恐怖历险

    恐怖历险

    前所未有你的恐怖故事由你见证,跟着我们一起出发,前往恐怖领域,挑战前所未有的恐怖情节吧!
  •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

    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

    本书专为年轻夫妇而设计,希望成为婚嫁孕育的“葵花宝典”,“怎样生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孩子,在养育孩子中遇到疾病、服药、饮食、起居等的问题时,人们如何去面对,书中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少年异界梦

    少年异界梦

    我们永远都是快乐的少年,我希望所有人能够快快乐乐的,有时候也会有点小忧伤,有点小伤心,我希望都开开心心的,这是我第一次写。
  • 福建通志列传选

    福建通志列传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微凉的葬礼

    微凉的葬礼

    夏微凉,音乐学院大提琴部的高材生,席项南,钢琴部的高材生。因为一次选秀,而让席项南认定了夏微凉。好了好了,不剧透,大家还是看文章吧。。对了,说一句,秋和我更文比较慢噢,请谅解!
  • 我的邋遢女友

    我的邋遢女友

    从小学到现在的初中,魏青青几乎是出了名的邋遢!本来这样的女生很难和人相处的,可是魏青青的友谊几乎可以说是“有福同享,有难不同当!”这样的女孩竟然有一天会被王子表白!!太不可思议了.幽默搞笑的情节让人笑破肚皮。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逍遥武世

    逍遥武世

    一个普通人得到一个武侠系统穿越天龙,神雕,笑傲等世界,体验快意恩仇。注:本书无等级划分,无过度做作武学感悟凑字数,更无修仙,只是纯粹武侠。另外本书更名为《逍遥武世》新人练手,请先看十几章再决定要不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