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6600000029

第29章 悲歌英雄(1)

当起义领袖们已成为共和国的顶梁之柱时,回首往事,他们也曾发出一声声感叹:当时急于求成,要拿下广东;当时的思想与认识微弱;起义是仓促的,准备是很不充分的。败走香港,周恩来差点走到生命的尽头。

庐山之侧的起义领袖们

南昌起义很快成功,又很快失败;多年来党史军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原因。

当年起义的领袖们已经成为共和国的顶梁之帅,回首往事,他们也曾发出过一声声的感叹。

周恩来:这也是没有经验,只晓得生搬硬套苏联的经验。我们走了,人民群众是不高兴的。在起义失败后,当年党中央开了个会,就是责备一顿,没有总结什么经验,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有很多教训要吸取……

朱德:当时想急于求成,要拿下广东……

贺龙:我们当时的思想与认识微弱……

陈毅:起义是仓促的,准备是很不充分的,因为中央没有明确的政策,不可能有很好的准备。起义所以能够胜利成功,是因为国民党也没有准备,所以城里的敌人很快就解决了……

老人眼中的历史,是一块凝固的化石,条纹清晰。

而当年他们揭竿而起时,没有历史的前车之鉴;没有来自国际的先见之明;连那个党本身还在幼年时期。

历史又说:没有幼稚就没有成熟。

这倒应了斯大林第一次握着毛泽东的手时说的那句话: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

失败——其诗意恰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南昌起义有着深入研究的张侠先生,曾归纳过当时的三种选择:一就地不动,以南昌为红色中心,形成宁、汉、南昌三足鼎立之势,这是一种可能;二是南下广东,夺取海口(当时叫“下海”),准备将来再次北伐,这也是一种可能;三是离开南昌,但不到广东,而是在江西、湖南的广大地带,依靠山区,依靠农村,依靠农民,建立根据地(当时叫“上山”),这又是一种可能。这三种方向,上策是上山,到农村建立根据地;中策是原地不动;下策是下海。

聂荣臻后来也说道:“广东有什么特别好的条件非回去不可呢?广东并没有特别好的条件。英勇的广东工人和农民曾参加了反帝反军阀、创造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各种斗争,起了伟大的作用,但是他们和其他地区的劳动人民一样,没有从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制度下面解放出来,广东封建势力的老根依然存在。

特别是4月15日以后,广东的工农运动受到了严重的镇压,广东的革命根据地已经变色。当时我们想回到广东打开海口争取外援,这是一个原则的错误。这个原则上的错误,也是造成当时整个行动错误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老根”,一个“变色”,注定了错误。

一个上签,一个中签,一个下签。一把抓住那个下签——谁也不想失败!

失败总是隐身在重重帷幕之后。

庐山之侧的起义领袖们,在起义后的第一天晚上,便开始商量退出南昌之事。

还是在贺龙的二十军指挥部里。经过一天一夜的辛劳,起义的军事将领们几乎都没合眼。加上天又热,胜利后的人们都有一种运动员冲过终点的怠倦。何况打回广东的大政方针是早在武汉就已定了的,起义前后也无任何人提出异议。剩下的就是南下路线了——反正是个“走”,怎么走并不十分打紧。所以热浪袭击下的讨论一开始便显出烦躁的情绪。

刘伯承主持会议。

他眼睛不好,让满屋的烟气一熏,疼得流泪。他不说什么,迅速在桌上铺开他赶绘的军事地图,向在座的人们介绍:“先取东江,再取广州的战略既已确定,那么行军路线便有两条可以选择。”刘伯承长长的教鞭一端落在南昌下方:“第一条,是取道吉安、赣州,进入东江;另一条是取道临川、会昌,进入东江。参谋团委员的意见,多赞成第二条路。”

刘伯承按他习惯的一二三四详述理由:(一)吉安、赣州等地在上游方面,容易联合与集中的敌军将达四万(在粤汉道上的李济深嫡系不在内),我军兵力仅达二万(战斗兵力尚无此数),进攻起来难操胜券,且对南昌下游有张发奎一万以上敌军追击的顾虑。而临川、会昌路上仅有杨如轩、赖世璜不满三千之无力敌军,容易应付,即使敌人从他处调兵攻我,陆行同等困难,我可各个击破他。(二)交通上赣江虽比抚州河长,但同一上水,无多汽船可供使用,陆行则临川会昌路线较直而短,迅速可达东江。(三)江西农运均属不好,临川、会昌一带,较吉安、赣州一带尤为幼稚,如我军与集中之强敌相遇,望之扰敌均无把握,给养上吉安、赣州一带比临川、会昌充分,但秋收之时,临川、会昌路上并不困难。(四)取道吉安、赣州接近湖南地境,与湖南农运力量自然容易联络,但迅速到达农运更好之东江,才是我们之目的,况此道最可虑的,我军湘籍军人占大多数,无政治认识者不少,有时常叛逃之可能。

刘伯承讲完,屋里静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准备太充分,与会者头脑中一闪而过的种种念头,难以启齿。

还是有准备的叶挺说话:“对于回粤路线,我反复想过。以由江西东部和福建西部南下广东,取得海口为最佳路线。”

在静场的间隙,周恩来已抓紧时间打了个盹,精神顿时好了些。他敦促叶挺继续说下去。叶挺继续说:

“敌方的兵力部署,我们大致已经了解。朱培德所部四个师,在吉安一带与李济深所部的钱大钧、黄绍各军,共约13个团。当然,从交通便利来说,由吉安、赣州入韶关,直取广州更为好些。”

贺龙倾向叶挺的后一种走法,马上接过来说道:“我主张走吉安、赣州。这是大路,好走。我们先消灭了朱培德所部,再向湘东前进有什么不好?这样热的天,这么多人,挤在一条小路上,做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叶挺仍按自己的想法说道:“大路固然好走。但沿途有重兵把守,即使我们能将他们全部消灭,但一到韶关,李济深可以利用铁路集中五个师以上的兵力与我们决战。我们且战且走,疲师远征,打起来不会占到便宜。再说,我军的后面,还有张发奎的两个师,我们是无力应付的。”

谭平山对军事并不在行,但叶挺所提路线的情况他很熟悉。他反对:“你说的那条路线,近乎深山密林,人烟稀少,行军十分困难。可能不等到与敌军交战,我们已消耗殆尽,再要遇上敌军堵截,那就是双重危险。”

“我是这个意思。”在叶挺和贺龙各抒己见时,一个说俄国式汉语的人站了起来。他就是唯一一个参加起义的俄国顾问库马宁。他的意见与叶挺一致,他说:

“我赞成沿着人少山多,难以通行的地区前进。这一条行军路线由于自然条件的关系,对于行军是有很大困难的,应当考虑到大量武器和弹药没有什么东西搬运,民夫也缺乏。但是按照这条路线前进,起义者可以指望到达广东以前不发生大的战斗,就是说避实就虚。”

莫·弗·库马宁,中文名字纪功,也是苏共一位老党员。1918年加入红军,国内战争中历任炮兵营长、步兵旅长等职。卫国战争时期担任海军领导职务。1926年来到中国,曾任黄埔军校和贺龙第二十军的顾问。参加了北伐,并随贺龙队伍进军南昌。起义前夕,驻南昌部队中留有两名苏联顾问,除了库马宁以外,还有驻叶挺二十四师的捷斯连科。鉴于政治形势的复杂化,苏联驻武汉总领馆布留赫尔司令发密码电报把他们召回,命令他们立即回国。捷斯连科是在起义前五天于德安收到这份电报的。驻南昌郊区的库马宁没有收到电报,所以成了唯一一个参加八一起义的外国人。

纪功虽然只是一个人,人们却把他看作是一个方面军。

本来贺龙最担心的是辎重和腹背受敌的问题,现在纪功都已解释了。他原先想提出集中兵力攻打樟树、吉安,消灭朱培德军,再向湘东前进,与毛泽东、余洒度(湖南工农武装领导人)会合,占领湖南为根据地。他吐着烟雾咝咝吸气琢磨时,其他人都在附和纪功的意见。他特别注意听着周恩来的发言。

周恩来不希望这个会再疲惫地拖延下去。他的话从不会极端,一般都是赞成一种意见,而对另一意见略加说明:“我看还是走小路吧。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迅速到达东江,避免与敌纠缠。大路很难避开敌人。”

主持会议的刘伯承,根据周恩来的意见,宣布走小路。并提出具体理由:吉安、赣州等地对起义军直接构成威胁的敌达四万,而起义军兵力仅有两万,发生对抗难操胜算;临川、会昌路上仅有近三千弱敌,容易应付,即便敌人从他处调兵过来,山间行军困难,可以各个击破他。

周恩来抬腕看了一下表:“同志们,不早了,快回去准备,也抓紧时间休息一下。”

贺龙眉宇间皱了一下。

走哪条路似不重要

第三师师长周逸群因为不是参谋团成员,没有参加7点钟的会议。对会议要讨论的问题也没有多想。他总觉得前委已经有了结论,肯定是走吉安这条大道,首先解决朱培德部,以壮声威。他虽然担任了第三师师长,但仍时常出入军部,似乎仍在做着贺龙的“政治顾问”。他到部队转了一圈,回来恰好遇上参谋团散会,他拦住贺龙、刘伯承、陈公培他们几个人,问问会议决定。这一问,把他吓了一跳,几个人都告诉他:要走抚州、瑞金、寻乌这条小路。

“这不是胡闹吗,浩浩荡荡几万人马,放着大路不走,去走小路,要是遇上敌人围攻,逃都逃不出来。这在孙子兵法上也讲不通啊!怎么会做这样的决定?”周逸群有些激动。他先盯着贺龙,因为对走哪条道他们曾经议论过,但这会儿贺龙低眉不语,似有难言之隐;周逸群又转向刘伯承。他知道刘伯承对军事在行,又是参谋长,他很想知道刘伯承为何也赞成走小路。

刘伯承是个极讲实际的人,尤其对军事上的事总是反反复复,想到十分通时才肯付诸行动。对会上的决定他也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但碍于面子,他没有坚持。现在经周逸群一说,他倒觉得事情严重起来,他一拉贺龙:“逸群讲得有道理啊,我看给叶挺打个电话,叫他来,咱们再商量一下。”

贺龙同意。

电话打到叶挺那里,副官说叶挺不在,召集军官开会去了。

周逸群急了:“他这是去向部队传达了吧?咱们干脆去找他吧!”

刘伯承和贺龙都认为不妥,并各自找了个座位坐下,静静地等候。

终于等到叶挺赶来,时间已是后半夜1点多。同样疲惫、来来去去的叶挺不太高兴,进屋后将帽子摔到桌子上,问道:“不是已经开过参谋团会议了吗,半夜三更的又开什么会?”

刘伯承将刚才谈论的问题简单说了一遍,叶挺脸上更是不悦:“已经决定了的事情有什么必要议来议去!”

贺龙打了个哈欠,说道:“我年岁大点,比不得你们,一天一夜没睡,精神来不及,我要去睡觉了。”

周逸群不想让贺龙退场。他知道,周恩来曾对党内的同志特意交代,对待非党的贺龙同志要尊重,不要使他有想法,党内同志、包括叶挺也都对这一点谨记在心,一般不与贺龙发生争吵。周逸群也知道自己不是军事内行,无论资历与影响都不能与叶挺相比,他估计他的意见很难说服叶挺,就想借贺龙在场之便,改变原来走小路的决定。贺龙这一退场,周逸群急切地喊住他:“总指挥,刚坚持到叶军长到了,你又要离开,这还怎么议呀?”

看来贺龙主意已定,他站了起来,朝门口走去,回头说道:“你们商量吧。怎样决定都行,我一定执行。”

周逸群只得将自己的意见和理由都对叶挺说了。叶挺边说边摇头,已经有些不耐烦:“我已经向我的军官们宣布了,不能再变了。”

见周逸群不言语,叶挺的语调也缓和下来:“逸群哪,你要设身处地替我想想,如果光是咱们的老部队,我马上打个招呼,改起来不难。你要知道,不是蔡廷锴的第十师也归我管了吗,对他不好反悔。又是初次指挥他的部队,如果让他觉得我们老是朝令夕改,以后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刘伯承说:“今天太晚了,大家回去躺在床上想想,白天再议吧。”

各人回各人屋。

周逸群还是坐不住,又找到谭平山的房间。谭平山早已睡下,被周逸群叫起。

谭平山听明白周逸群的意思,吧嗒着嘴说:“你说走小路给养困难,这倒是。昨天晚上我也是主张到赣州再回向东江的,不过他们说的也有理。逸群,我倒不明白你,走小路还是走大路,反正大方向都是广东,有什么必要讨论来讨论去呢。你要觉得有道理,明天我召集个会,你再说说吧。都快天亮了,你别像个夜游神,自己不睡,也不让别人睡……”谭平山又“倒”下了。

周逸群回屋,反而愈加清醒,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一早,谭平山果然召集了个会,让周逸群说说他的意见。周恩来、刘伯承、贺龙等都听着,有时还不自觉地点点头。这种气氛鼓励了周逸群,将走大路的好处和政治影响愈加发挥:“只要我们这支队伍在南下的大道上一走,不出几天,沿途的热血男儿定会来奔,队伍走一天扩大一天,影响远播一程……”

叶挺不喜欢“耍嘴皮子”,他眼睛一瞪:“你早又不说,已经决定了的事,你偏又来饶舌,你不怕动摇军心吗?”

此时此刻,大约没有比“动摇军心”这个字眼更可怕的了。

这句话太重了。

周逸群心里不服,但咽下了下面的话,不再说什么了。

周恩来、刘伯承、贺龙本有支持周逸群的,到了此时,也都不好再说什么:他们可能有与谭平山相同的想法,走哪条路就那么重要吗?!

起义后的忙乱,天气的炎热,心情的急躁,都让起义领袖们坐不住:重要的是行动。

江西省委也接到通知,并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叶、贺部队即将南下,进取广东。

军队南下之后,就要放弃南昌。各机关立即将工作人员遣还原籍,机关文件全部焚毁,必要保存的可由各机关妥为保管。各机关的财务也要及时处理,要求在一两天之内办好结束工作,随时准备离开南昌。省委决定,除少数同志随军南下外,大多数同志应在部队撤退后,迅速离开南昌,返回原籍工作。至于今后的工作安排,要待回到本地后听候省委的通知。此外,省委将留下极少数同志在南昌从事秘密工作。

省农协秘书丘倜从省委开完会回来,立即造好了疏散人员名册,前往省党部找到组织部长罗石冰,他负责发放机关人员的遣散费。罗石冰在名册上签了字,丘倜就到总务处领取了一大捆钞票,回到农协后交秘书处分发。同时把各种档案集中起来烧毁,连家具都让大家搬走。省农协还库存了大约15万元的现金,还有两件“宝”,就是邵式平在贵溪没收来的,张天师的七星宝剑和一颗汉玉“张道陵印”,全部交给了省委秘书冯任,因为他是留在南昌做地下工作的。

就在这一天,丘倜得到省委负责人的通知,要他去向一位负责同志汇报江西农运情况。他带着省委的介绍信,前往三道桥附近的省立第一中学分部。警卫人员将他带到二楼东端的一间教室里。他一进门,就看见椅子上端坐着一位蓄着很长胡须的同志,仔细一看,啊,这不是周恩来吗?丘倜曾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当时周恩来正好是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所以认识。

周恩来几乎记得所有同他打过交道的人的名字,尤其是像丘倜这样特别的名字。

同类推荐
  • 皇帝的谎言

    皇帝的谎言

    历史的洪流带走了太多的故事,王朝的兴衰,皇族的荣耀,以及他们化成的一捧黄土。而在变成黄土之前,王朝也曾有着无上的荣光,帝王也曾有着雄心壮志。而在这壮志于荣光之下,天下涂炭还是百姓安康不过是掌权者的一念,帝王一念以一言而动天下,但是,若是皇帝说了谎呢?
  • 洛城志

    洛城志

    一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一群一无所有的乞丐,一个将乱未乱的天下,一场山雨欲来的变革。一段生死不负的友情,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当这一切全都被卷入权力纷争的漩涡,他会做出怎样的抉择?他又能否守住那一颗初心?
  • 状元之死

    状元之死

    书中以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风趣浓郁的社会逸闻和力透纸背的笔力,重点描写了宋代状元、招远人王俊民的坎坷悲壮命运、南宋状元丞相文天祥的忠烈之气和中国惟一女状元、太平天国女丞相傅善祥的花开花落,以及明代解元唐伯虎的状元梦殇、明代状元赵秉忠殿试状元卷的扑朔迷离、清代康熙皇帝亲自审理江南科考弊案的曲折离奇等,同时概括了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状元之最等精粹珍闻、悠悠1300年科举历史的历史梗概,并集纳了迄今为止最完备的中国文武状元全名录,勾勒出了一幅昔日科举的全景图,描绘了一群古代状元的众生相。
  • 大明天下

    大明天下

    崇祯上吊,被人砸晕。救命稻草,救亡图存。霸不霸,看你的。
  • 真君武松

    真君武松

    一场意外,让他成为一名著名的人物,武松!当拥有这个身份之后,他该如何面对霸气不拘小节的晁天王?如何去面对忠诚却又阴狠的宋三郎?如何对待北宋末年的四寇?如何对待积弱无比的赵氏朝廷?北辽强盛欺人,女直崛起欲霸,西夏顽固不堪,吐蕃混乱无比,大理臣而独守。更有水浒英杰争相现世,他该何去何从?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既然来了!我唯一的愿望便是,不要让华夏史上的耻辱再度出现。华夏男儿、汉家男儿岂能由异族侮辱!
热门推荐
  • 佛说优填王经

    佛说优填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空的窃贼

    时空的窃贼

    永无止境的星空,无尽的世界,一所以星球为基地的时空学院,一群疯子的乐园,平凡的日子,却有了在也不会平凡的人生,随意篡改的历史,不会停息的精神与疯狂,过去的与未来的时间,无意中衍生出的超级力量,是做神还是魔,取决于自己……
  • 福兮年轮

    福兮年轮

    知天命而行天道,行天道而逆王道,王道之始,诛异己,戮诸侯,杀无尽,王道兴而天道逆,周期隐,归期止,年轮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花残满地殇

    花残满地殇

    她,天生异瞳,被指为妖孽。为了两国建交,她被迫嫁于他。那日,宫殿之上,他手持长剑毫无怜悯的指着她。当经历一次又一次无情的伤害后,当被一次又一次的阴谋算计后,她是低头认命?还是绝地反击?佛曰:人生如此,浮生若斯那妖姬般美艳动人的异瞳,倾世绝美的容颜,最终刺痛的,又是谁的心扉?
  • 德邦菊花香

    德邦菊花香

    “长枪依在,菊花拿来!”“我叫赵信,呃?敢偷袭?一点寒芒先到,随后菊爆如龙!”“德玛西亚人从不退缩!”这是一个宅男穿越到瓦罗兰大陆的故事。(无论你是不是LOLer,这都将是一本有热血,有激情,有梦想的……)
  • 蓝蝴神蝶

    蓝蝴神蝶

    山泽中心有一湖泊名曰“蓝湖”,蓝湖圣水,经年累月,受天地精华,生出一个个头出众,通体晶蓝的神蝶,此蝶死而化人,人死而化蝶,如此循环往复,只为追随在太阳神子身边静静守候,她不懂何为爱情,也不懂何为索取,她只知道付出,无偿的付出,最后,在亲情面前,在世界大义面前,她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 都市星星系统

    都市星星系统

    被庚羽称之为娘娘腔的系统意外绑定在庚羽身上,从此无敌之旅开始了,系统立于天地之上,别惹我,丹药多的砸死你!!!
  • 医手遮天:蛮妃太嚣张

    医手遮天:蛮妃太嚣张

    异能少女平生两大爱好,玩和美男,穿在个软弱的将军小姐身上。斗姨娘,惩渣姐,废伪兄,花花草草做武器,某女玩的是风生火起,一道圣旨指婚给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好吧,看你还算有点财势又那么秀色可餐的份上,姐就勉为其难跟你混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感悟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人生感悟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人生感悟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欺骗并不是一种美德,然而危难时刻的美丽骗局,却展现了生命最伟大的光辉;弱智不是残缺,而是心灵美的太过纯真;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我们得以安然入眠;爱心是盏灯,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微笑,永远是我们生活中的阳光雨露;我们要学会心怀感激,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真正快乐起来;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想拥有成功的人生,首先应该对自己负责,否则谁也帮不了你……翻开这本书,一起去领悟这些人生哲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