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5000000018

第18章 爱消费,更爱投消费(1)

今天你消费了吗?

2009年,一位女孩在天通苑家乐福呷哺呷哺吃火锅。她拿到的是178号,忍着饥饿的折磨,在排了将近1个小时的队后,终于等到了位置。吃得酣畅淋漓之余,她啾了啾门外,等候的人又排了长长一队。

直觉告诉她,呷哺呷哺绝对挣钱。果然,没过多久,在北京,呷哺呷哺像下过一阵春雨后“千树万树梨花开”。只要有商场、超市的地方,就会闻到呷哺呷哺的火锅味道。而且,每家都火暴异常。即使在地段不佳的商场,其他商家苦撑之后黯然离去,呷哺呷哺却依然门庭若市。

在风投资本收缩阵营的2009年,呷哺呷哺获得了英联投资5000万美元投资。2010年,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扩张起来,每6天开一家新店,甚至出现1天内9家店同时开业的情况。2011年,它的计划是每4天开一家店。

在中国消费市场,呷哺呷哺的火暴只是一个缩影。《十亿消费者》作者唐纳德·鲁斯金曾这样忠告美国投资者:“如果你的投资里竟然没有中国概念,你会追悔莫及。那时你会发现有史以来最大最快的经济转型已经与你擦肩而过。不要犯这种错误。”

唐纳德·鲁斯金口中的“经济转型”,指的就是中国已经正式进入消费社会。按照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脚步会大幅加快,很多原本被压抑的内在需求会爆炸性地释放出来。

2008年,中国人均GDP就已经超过3000美元,2010年更是达到4382美元,GDP总量超过我们的邻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这一数据来看,消费需求在中国似乎就要一飞冲天。

未来还未发生,但过去可以拿来借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国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1.9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7亿元,增速高达98.3%,平均每年增长18.1%。

如果说此前消费水平的提高,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那么,如果再加上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会不会更上一层楼?应该是几乎可以肯定的事情。

中国用30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制造大国”的地位,2008年的金融危机,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的脆弱性,也看到了“出口导向”的缺陷,更看到了内在消费的可贵性。金融危机导致西方大国经济下滑,2010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负增长高达24.7%。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依靠外国消费,并不现实。毕竟,我们现在还没有形成诸如可口可乐、苹果等可以产生高附加值的大品牌,纯粹依靠价格便宜,地位很难坐稳。一旦出现风吹草动,随时都会被拋弃。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提倡消费,尤其是扩大内需。

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在此规划中,中央把扩大消费作为经济战略转型的重点,且在释放消费能力、增强消费能力、免除消费顾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统筹安排。

这项政策,充分证明了政府在促进消费方面的决心。强大的政策之下,也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据商务部2011年10月7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为6962亿元左右,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7.5%。

也许,“黄金周”的出现并非完全由政策引导而致,但它无可争议地表明:消费的分量越来越重。当人们越来越爱消费,最终受益的,不仅是国家经济和通过消费得到享受的消费者,还有那些生产消费品、为人们消费提供服务的企业和企业家。

2010年10月28日,2010年《福布斯》富豪榜公布,娃哈哈集团老总宗庆后,在成为胡润百富榜首之后,又登上《福布斯》富豪榜首富宝座,把互联网、房地产等“暴利”行业的企业家拋在身后。

在中国富豪榜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有“饮料大王”成为全国首富。2009年时,宗庆后的排名还仅为第13位。宗庆后之所以捧得“双料首富”,与消费行业的快速发展肯定不无关系。

《福布斯》中文杂志总编周健工,在评论每年一度的中国富象榜时就表示:“在强劲的国内消费的推动下,中国的食品饮料行业、连锁餐厅以及奢华酒店行业,必将出现更多巨富。”

消费成就市场,成就行业和企业,也成就个人。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消费行业并没有被完全开发,内需依旧没有完全发力。以2008年为例,美国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70左右,俄罗斯为60以上,日本为55%,中国只有360。同为发展中的亚洲国家,同年印度的这一数字也超过60%。

这既是差距,又是发展潜力,当然更是投资机会。麦肯锡认为,中国出台多项刺激消费的政策后,能够促使消费对GDP的贡献在2025年前增加到450~50。据公开数据,2009年,社会消费总额为125343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370。按照麦肯锡的算法,以后每年消费对00?的贡献至少要增加0.5%,这意味着每年将新增至少数百亿元的市场。

于是,庞大的消费市场成为资本心中的一块理想牧场,各路投资人士,争相在这里布局。投资界人士,现在这样互相揶揄:“不是在谈消费,就是正在投资消费,不是正在投资消费,就是自己在消费。”

如果你了解投资界的动向,就会知道,这种说法其实一点也不夸张:2010年初,红杉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公开表示,下一个10年消费品依然是一个亮点;2010年5月,凯雷投资集团旗下亚洲基金第三只基金(CAPIII),成功募集25.5亿美元,把投资对象瞄准中国内需消费行业;2011年8月,复星集团CEO郭广昌在公司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后的投资重点是关注投资消费行业……

虽然消费市场潜力无穷,海量资本也在纷至沓来,但是熙熙攘攘之中,并不全是机会,也不表示,只要你踏入消费行业,就一定能够得到资本的青睐。

投资是一种纯经济行为,不同于极具社会意义的慈善,不是把钱捐出去帮助穷人,而是用投出去的小钱换回大钱,就是让钱生钱。从本质上来说,与投资股票、房产可以视为同一种行为,只是投资的内容有所不同而已。

投资者不是救世主,更不是活雷锋,他们扶持企业的终极目标也不仅仅是培养一个世界级的大型企业,他们需要得到回报。所以,当你衣衫褴褛地去寻找投资者时,他们不一定会热情地接待你,除非他们能看到你破旧衣服之下的闪光点,能从蛛丝马迹中看到你辉煌的明天,能看到明天数倍、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回报。

清末鸦片战争之前,一位经营睡帽的英国商人来到中国,了解到中国睡帽市场一片空白,他的心情颇为兴奋,“如果每个中国人都买一顶我的睡帽,我就发大财了”。的确,如果当时中国人一人买一顶睡帽,整个英国纺织业不停地运转也未必能供应得上。

但事实情况却完全相反,且不论中国人没有戴睡帽的习惯,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也几乎没有购买力,市场本身不需要,又不具备购买新产品的能力,结果,这位英国商人的算盘落了空,眼中的消费市场从蓝海变成了死海。

找到消费行业的“火力点”,然后朝其方向进发,才能够得到资本的赏识和市场的认可。否则,热闹只是别人的,你依旧寂寞。

现在,一些机构已经预测出未来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我们不妨拿来作为借鉴:首先是旅游,未来10年可能是旅游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商务游、个人游以及旅游周边产品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其次是零售,供应链整合能力强的连锁零售商和电子商务最被看好;再次是餐饮,民以食为天,有特色的品牌餐饮还是未来的热门;再次是家电,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一些具有成本和技术优势的家电企业,会是将来的胜利者;最后是汽车,当房价高不可攀时,汽车是可以承受的消费品,过去10年其销量增长将近9倍,未来新能源汽车和与汽车有关的行业如维修保养等行业,应该会大放异彩。

物美是“联想”出来的吗?

连中国股市最小的散户,应该都知道股神巴菲特,其中的某些人,还会标榜自己是在进行价值投资。

可是,在买进之后,就不断打开网页,想啾啾是涨了还是跌了,涨了之后就狂喜,想着趁机卖出,跌了之后就心里哇凉哇凉的,立马想着“割肉”。这算哪门子价值投资?说是投机,还有点高看了。

在投资上不懂装懂是一个危险的行为,投资理念被胡乱运用,更是害人不浅。看看人家巴菲特如何描述价值投资:希望你不要认为自己拥有的股票仅仅是一纸价格每天都在变动的凭证,相反我希望你将自己想象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对这家企业你愿意无限期地投资,就像你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合伙拥有一个农场或一套公寓。

听完巴菲特的表述,我承认,对普通人来说,价值投资的确有些难度。咱手里就那点股票,哪好意思把自己想象成公司的所有者?充其量,也只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罢了。人家大块吃肉,我们可能连肉汤都喝不到一口。

巴菲特却不同,投资智慧和马太效应让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大倍,别说买哪家公司的股票,即使整家公司,他也买得起。作为大股东,他当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公司的所有者之一,继续进行他的价值投资。

只是,狡猾的散户们喜欢跟在巴菲特屁股后面学“价值投资”。因而,被巴菲特选中或瞄上的股票,价格往往会水涨船高。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比亚迪在受到巴菲特“临幸”后,股价飞涨。

1年后的6月24日,和巴菲特共进一顿午餐时,中国私募基金教父赵丹阳建议巴菲特看看“物美商业”。此后,物美股价就仿佛沾上了仙气,短短数个交易日内大涨特涨,6月29日达到10.58港元,要知道3个月前其股价仅仅为6.15港元。

当然,后来巴菲特并没有真的听从赵丹阳的建议购买物美股票,也不排除赵丹阳有借“巴菲特效应”炒高物美股价的嫌疑。是是非非、真真假假,有时,我们也难以辨认。

一个外国大倍没买账,并不表示物美就是一个不值得投资的对象,有个大佬就很看好。这是一个比巴菲特更懂中国的中国大佬,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叫柳传志。

2009年8月12日,物美通过定向增发1.5亿股,引入TPGA-sia、弘毅以及联想控股三家战略投资者,共募资16.5亿元,三家共获得物美10.9%的股权。

尽管投资物美的是三个独立的投资主体,但每一个都和柳传志颇有渊源。TPG合伙人马雪征,曾经是联想的CFO,而TPG也是联想集团的投资人之一。弘毅投资和联想控股与柳传志的关系,相信不用再费口舌。这次对物美的投资,可以算作“联想系”的一次集体行动。柳传志自己也承认,物美是马雪征介绍过来的。

物美老总吴建忠和柳传志也是一见如故,因为他们“师承一脉”。吴建忠在下海之前,出身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柳传志则工作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当年,吴建忠去上班,总要经过柳传志的“老家”——计算机研究所的门口。

前世500年的回眸,才能换来一次擦肩而过。路过门口都没有见到本人,即使再加上旧部下的引荐,两项人情加分,应该也不至于让老江湖柳传志“解囊”。当然,聪明如柳传志者,自然也不会受到“巴菲特效应”的蛊惑。

但他依然最快做出决定,我更相信是利益的诱惑,有柳传志的话为证:“我们算账以后,仍然觉得划算。”而且,私底下,柳传志还作过一个形象化的比喻,预言这一次投资给双方带来的“不只是毛巾再拧出水,而且是会开发新水源”。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零售业本来就是一片利润的汪洋大海。瞧一瞧物美的同行——财大气粗的沃尔玛、家乐福,就可略知一二。

尽管之前有创始人张文中“出事”,但依旧不影响物美是汪洋中的一片美丽海域:物美是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零售龙头,仅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就高达35%。

对一切企业来说,提高市场占有率都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一个硬性指标,尤其是零售行业。如果你不是经营利润看不到底的奢侈品,通常意义上来说,提高市场占有率是实现规模效益必走的一条路。占有多大的市场,就意味着能够收获多少利润。

在过去的15年间,物美一直坚持的策略都是快速开店,在北京、天津和浙江已经开设了424家连锁店。

这些店面是物美最大的底气。即使在金融危机肆虐时,物美依旧可以独善其身。据2009年3月24日物美发布的2008年年度报告显示,2008年物美实现销售收入91.49亿元,与2007年相比上涨了24%,净利润达到4.9亿元,同比增长37.2%。

未来的物美,战略重点当然还是开店,不同于其他同类企业的是,物美实施的是“地域专注性扩充”,即通过自身强大的信息系统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去收购同类型的连锁企业,进而成为当地主要零售商。

毋庸置疑,物美在复制北京地区的模式。复制是一项耗费金钱的活动,在这个关键时间点引进联想等投资人是物美做出的明智选择。至于柳传志,此时选择投资物美,当然也是看好物美面临的发展机遇。

用吴建忠的话说,仅仅靠物美原来的店面数量,“现在只要在管理上稍微精细化,就可以迅速提高效率”。更何况,在巩固原有基础上,物美还在开拓着未来。作为一个投资者,柳传志当然乐意看到物美“稳中求进”。

不过,让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柳传志投资物美,高兴的除了两位当事人之外,应该还有赵丹阳。

你看,电梯里的洗脚城广告

攀龙附凤在现代社会大行其道。人们都知道,名人是一块金字招牌,可以产生无限的经济效益。于是,每个人都千方百计与其沾上关系,想要借助其“一人得道”,从而实现“鸡犬升天”的愿望。

“卢美美”的父亲卢俊卿,一边以慈善的名义拉拢名流政要入自己的“会”,另一边又打着他们的幌子拉中小企业“入会”。当然,后者需要缴纳会费,庞大的会费,大部分落入他的口袋。

卢俊卿将其称之为会议经济。这种经济模式,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我们不得而知。

与之相比,2008年奥运会前,比尔·盖茨在北京租空中四合院看奥运的假新闻,则显得不靠谱多了。全球首富可能真的会来看奥运会,但也只是来看比赛,不见得会花费如此巨大,来“遥望”一下奥运会场馆。

人家美国人再有钱,也是讲求实际的。理性地思考一下,就不会相信那条所谓的“新闻”,其实质只是一家地产商借比尔·盖茨的名号为自己的楼盘做广告罢了。

之所以拿比尔·盖茨做广告,这家地产商的用意肯定是想让他形成某种效应,吸引更多的富豪来这里消费,一是可以显示富商们的品位和盖茨一样高,二来说不定有机会碰到盖茨,产生某种合作的火花。

同类推荐
  • 经营管理必备

    经营管理必备

    本书荟萃了成功大师的成功理,论企业战略是设立远景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轨迹进行的总体性、指导性谋划,属宏观管理范畴,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风险性六大主要特征。
  • 金牌营销员必备

    金牌营销员必备

    这是一本看了就能懂,拿来就能用,来源于实践,又能全盘指导实践的营销培训手册。本书从专业角度出发,针对性强,内容翔实生动,但阅读门槛低,便于各种层次受训人员快速掌握。本书涵盖了大量经典的营销实例,举一反三之后你将受益无穷,因而本书不仅是营销员提高自身水平的专业宝典,更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必备读物。读者能够在轻松阅读的同时,领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技巧。结合实际工作,你将很快成长为一名万众瞩目的金牌营销员。
  • 组织领导学

    组织领导学

    本书全面介绍与综合论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的组织领导理论和行为,从领导的本质入手,集中探讨了组织中的领导理论和行为。
  • 世界500强优秀员工标准

    世界500强优秀员工标准

    本书由国内著名人力资料专家宏超先生编译,是国内众多企业和员工首选的职业培训读物。
  • 匹配视角下的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研究

    匹配视角下的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研究

    本书共十一章,内容包括:多学科视角下的薪酬理论的解析、我国企业薪酬体系现状及其发展、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内在作用机理分析、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框架和匹配模式等。
热门推荐
  • 八圣神传

    八圣神传

    新手新书,多多谅解。一切的一切都起源于神界的那场战争,八大天使长只剩下了拉斐尔一人,八大王神也只剩下了虚无圣神郑子涵一人。为了一切的终结,子涵开始再次唤醒其他的七位圣神以及最后进入轮回的自己。数万年载,万古之争,前仇恩怨,今生了结!第二次神战,开始转动!
  • 虹色魔女

    虹色魔女

    魔女学院里的差生千虹在毕业考试中果、断、留、级!不甘心的千虹主动要求完成补考任务——与一个人类定下契约,让人类以灵魂为代价许下三个愿望。千虹不以为然:“不就是一个灵魂嘛!好办!”可是,她没有看:“注意事项,魔女不得爱上人类,非则灵魂将被困进地狱。”
  • 阴阳学院

    阴阳学院

    我叫叶鑫,高考完的时候,我遇到一系列灵异事件,这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原本可以选择一所重点大学的我,却被我师父忽悠进了阴阳学院,并且开始了我的灵异生涯。过了很多年之后,我才发现,阴阳学院才是这世界上最大的秘密,我也踏上了寻找真相的旅途。
  • 小花仙之闪耀之旅

    小花仙之闪耀之旅

    安安他们还会有怎样的传奇历险呢?请米娜们欣赏本书。
  • 培养优秀男孩的100个要领

    培养优秀男孩的100个要领

    本书从独立、勇敢、做人、做事、学习等10个方面分析了男孩的弱点或缺点,也指出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所疏忽的细节,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 霸道修真民工

    霸道修真民工

    屌丝农民工徐扬,眉心偶然被封印一个强大灵魂,从此之后嗑嗑丹药,修修真,泡泡妞,走上屌丝逆袭成为史上最霸道民工之路!“唉,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让我一个人静一静”,徐扬头疼地说。
  • 野妖录

    野妖录

    片雨成帘,一灯如豆,老狗不语,茅檐浅睡——《野妖录》俗话说物老成精,鬼老为灵,反常为妖。妖,不一定是指妖怪,所有反常的、离奇的、不科学的,都可以称之为“妖”。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子鼠山人”的传奇故事,山人出生时意外的巧合,被人谣传为老鼠精的孽种,由此受尽村人以及生父继母的冷眼,在走投无路之际,立誓修“畜生道”,与万物众生反道而行。飞禽走兽和花草苔藓都想修为人形,而子鼠山人偏要返修畜生道……多年后,子鼠山人道成归来,以他对畜生道的修为,成为最擅长驱魔化妖的道人,为证道心,子鼠山人从此开启了一段光怪陆离的妖异之旅。
  •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仅此纪念,我奋不顾身的爱情。无论是BE还是HE,都是一种成长。我感谢你这一路的陪伴,也不恼你半路的弃我而去。我终将学会独自去面对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独自快乐,独自悲伤。22岁,我终于不会感到孤单了,是你教会我如何独自成长。
  • 狼狈的自由

    狼狈的自由

    人们歌颂自由,不是向往无拘无束,只不过憎恨压制罢了。一个地下世界组织的厮杀游戏,几个人的征战之旅。
  • 宿归:逆命诀

    宿归:逆命诀

    命若王者,天不可欺。宿定凡身,何必逆命。尊卑城主楚恬以命换命,不过少城主楚越尘天生魄芽残缺,在姐姐的保护下,开启了一段逆天命的旅程,拯救鑫盟,大战寒渊界,勇斗宿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