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5800000009

第9章 无法弥补的时候——给朋友的信

杨牧之

父亲的去世,却最后给我留下了一笔遗产,这就是让我悟出了一个人生的道理:珍惜那一切美好的东西,不要等到无法弥补的时候。

再过几天就是父亲的祭日了。一晃六年过去,六年来,每当想起父亲,我就觉得很沉重,一种对不起他老人家,而又无可挽回、无可奈何的痛楚猛烈袭来,父亲对我的挚爱与我对父亲的孝心,真是天壤之别。

那一天,办完父亲的丧事,我和姐姐、弟弟不约而同地回到父亲的卧室,翻检父亲的遗物。我们心里都明白,这既是对父亲的眷恋,父亲虽然去了,他生前所用的物品,不也是父亲的一部分吗?也想从中找一件父亲常用的东西作为终生的纪念。明天,我们姐弟即将东南西北,回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回来祭奠父亲呢?

我一眼看到衣箱里的一个茅台酒瓶子。我拿过来,眼里顿时涌满泪水。这个酒瓶子我太熟悉了。这是我大学毕业领到第一个月工资时给父亲买的礼物。父亲爱喝酒,但从不买高级酒,也买不起高级酒。

尤其是母亲去世后,家境困难,一条黄瓜就是下酒的菜。记得茅台酒当时是八元四角钱一瓶,在五六十年代,那是很贵的价钱了,一般人不买。我早就计划好了,等我领到工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亲买一瓶茅台酒。没想到这个酒瓶子父亲一直留到现在;二十二年过去了,瓶子旧了,商标也变了颜色,爸爸依然保存着。想着,我的泪水不能控制。儿子对父亲的一点点好处,父亲是如此珍重!父亲对儿子的满腔期望,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抚育,可以用什么衡量,儿子又如何报答得了呢?

父亲去世的前几年,我因为工作忙,很少回老家。因为老家在铁路线上,有时外出开会,散会后,中途下车,回家看看老父亲。我记得在家住的最长的一次是1987年的中秋节,总共在家住了三十六个小时。那年父亲已经74岁,刚患过肝炎从医院出院。过去父亲住的楼房没有暖气,是弟弟自己装的土暖气,烧不太热,在房间里穿着棉衣棉鞋还缩手缩脚。这次回去,经过弟弟的努力,父亲的单位照顾他年老体弱,又刚刚病好,给他调了有暖气的楼房。外面冰雪覆盖,室内温暖如春,爸爸只穿件薄毛衣,舒坦得很。我很为爸爸终于住上了暖融融的房子而高兴。但看到刚出院的爸爸,脸色惨白,弱不禁风,酒也戒了,烟也不抽了,心里放不下。我想多住一、二天,又怕耽误了工作。爸爸看出我的为难,笑着对我说:“回去吧,我这不是挺好吗?

回去干工作去。”第二天,我走了,弟弟替我提着提包。爸爸也穿好了衣服要去送我。我说什么也不同意,外面冰天雪地,寒风凛冽,万一着了凉怎么办?劝阻再三,爸爸同意不去送我。我和弟弟刚登上站台,还没有放下提包,爸爸便走了过来,倒背着手,朝我和弟弟微笑着。那得意的样子,仿佛在说:怎么样,不比你们走得慢吧?呵,你知道我当时是什么心情吗?我顿时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想起了《背影》中父亲的形象。普天下的父母对儿女都是这样的忘我,都是这样的挚爱无边啊。那是父亲最后一次送我。几个月后,他就又一次住院,终于没能从医院出来。

在我手里还保存着父亲的另一件遗物。这是一个图书馆的借阅证。六年来,每当我看到这个借阅证时,惭愧、不安和负疚一起奔来。那个借书证已经很旧,在借还日期栏目里密密麻麻,一行接一行,几乎快写满了。细看借还时间,多半是今天借,明天还,最长的间隔是三天。这不就是说几乎天天跑图书馆吗?这不就是说每天读一本书吗?而在这个借阅证上记载的最后一次还书时间恰恰是生病住院前几天,一个七十几岁的垂老之人,竟每天奔走于家与图书馆之间,我怎能不惭愧?

除了惭愧,我还有一种负疚感。爸爸是出奇地爱读书。60岁离休之后,《英语900句》传入中国,他得到一本,整天不离身,诵读、默念,像一个中学生那样用心。随后,他又开始学朝鲜语,让我吃惊不小。一次看到他枕边有一本《朝鲜语读本》,很奇怪,问他这样大年纪了,为什么还学朝鲜语?他笑笑,说:“可以帮助理解日语。”记得我在大学读书时,偶然得到一本欧·根室的《非洲内幕》,爸爸爱不释手,几次对我说,这样的书看了视野开阔。书前的目录没有了,书后也缺了几页,爸爸先是按照书的页码、书中的标题自己编了一份目录,粘在书前。后来又托人从长春借来一本完整的《非洲内幕》,将缺的几页用稿纸抄下来,又把稿纸裁成书页一样大小,补在书后。

我到了新的工作岗位,是做图书出版的管理工作,爸爸并不很高兴,唯一的嘱咐是:以后有好看的书寄点来。我因为忙于杂务,很少给父亲寄书。最近翻检父亲给我的书信,先前几乎每封信都说,如有便寄点可看的书来。后来,说的就很少了。我想,一来是因为我每次信都说自己忙、时间紧,没时间写信,请父亲原谅;二来,我又确实没寄过几次书。今天想想,这是父亲向我提出的唯一的要求,而又是我这个人唯一有条件满足父亲的一件事,但我却没能去做。现在,我手头有那么多父亲爱看的书,装帧得都是那么漂亮,再不是缺页少篇的残书了,可我也再没办法让爸爸看到了。

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是父亲病重住院的事情。一想到这件事,内心就不能平静。父亲病重,一躺40天,我和在北京工作的姐姐利用“五·一”假期回去看他,他十分高兴。我们回去前,他吞咽困难,一天吃不下一碗稀饭,体重只剩70多斤。我们回去后,陪伴着他,和他聊我们的工作、生活、家庭、孩子,父亲居然缓了过来,渐渐地一顿饭可以吃一小碗馄饨,或者一小碗片汤了。但病情还是不见好转。

40天过去了,当地的医院已经没有办法治疗了,我和弟弟设法给他转院。父亲没有提任何要求,一任我们安排,实际上他是希望跟着我到北京的。也许是为了治病,也许是为了在离开我们之前,能和我在一起住一段日子。但当时我考虑得非常实际。我实在为难了。北京的医院我人生地不熟,到了北京我有能力让父亲立即住进医院吗?我住的是平房,没有卫生间,不论刮风下雨上厕所都要到胡同里的公厕。当时父亲体重只剩下70多斤,每天需要点滴葡萄糖,不要说一个月住不进医院,就是一周,怎么办呢?这时朋友鼎力相助,为我在长春市联系到一家医院。权衡利弊,我下决心把父亲送到长春的医院。我因为急着回单位上班,没有送父亲去医院,朋友从医院请来救护车把父亲接走。那一天,我看着远去的汽车,怎么会想到这是和父亲最后的一面呢?父亲去世后,每想到住院的情景,我都心如刀割。我虽然用种种解释为自己辩白,但我从来没有安定过,尤其想到父亲把自己的愿望存在心里,想到父亲怕儿子为难,宁可委屈自己,心里更加沉重。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之所以不安,是因为自己一直没有勇气把内心如实托出,一直为自己开脱。实际上我是不肯承认自己怕辛苦,不敢承认怕父亲来北京自己要东奔西走,托人情,找医院。今天,当我这样想,这样请父亲宽恕时,我心里终于好受一些了。

接到姐姐告急的电话,去火车站买票。因为是电话,你说病危没有根据,不卖;想买一张站台票,进了站再说,但没有当日的票,不卖;到航空售票处,当日的票早售完了,最早也要一周之后……呜乎!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老父已在弥留之际,我却还在千里之外,不知如何上路!幸而朋友聪明,买了一张去西北的退票,用这张当日票买了张站台票,这才得以混入站内,踏上了北去归家的路。但这时已经太晚了。父亲在我登上车厢不久,已经等不及我了。

六年过去了,六年的痛苦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并不就是一件事,并不只是工作,人生还有那么多真挚的东西,那么多动人的感情,这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能够让我们活得好,工作得更好的动力。父亲的一生没有壮烈的场面,也没有多少得意的时刻,任何地方也留不下他的名字,但父亲的去世,却最后给我留下了一笔遗产,这就是让我悟出了一个人生的道理:珍惜那一切美好的东西,不要等到无法弥补的时候。

1995年1月1月于梅地亚

作者简介

杨牧之,生于吉林省德惠县。1966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即入中华书局任编辑,后从事出版管理工作。著有《诗经风俗谈丛》、《西昆酬唱集刍议》等作品。

【心香一瓣】

人生不只是工作,生命中值得我们珍惜和呵护的东西还有很多,而且这些东西一经失去,便不再拥有。人生难得的是在众多“必须”间做好平衡。

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固然难以全部报答,但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却不是什么难以完成的任务。把一件小事做好,把一点孝心奉上,让父母少一分担忧,添一分快慰,我们就不至于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同类推荐
  •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润。
  • 不是不念 只是不见

    不是不念 只是不见

    宋诗研究第一人——偃月公子,倾情写意宋诗里的最美时光。“浅笑盈然,顾盼流转,惟愿与君听风望月,看尽花开花落,赏潮起潮生。”唐诗以神韵意趣取胜,以形象丰满见长;宋诗则多有学问知识、议论说理,仔细咂摸,情韵悠长。每一阙诗词,都会说话;每一个文字,都有情感;每一个作者,都有故事。本书以此为出发点,领悟品读宋诗,写下自己对宋诗的体会和感受,启迪读者品诗不是刻意探寻事理,不是为了明辨是非,而是赏玩诗歌,感触万象,鲜活生命。在不知不觉之中,顿悟人生哲理。在诗文中寻找快乐,体验情意。
  •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本书对中华学术做了系统的研究,对魏晋玄学做了宏观的考察与周全的论述,从文学研究中总结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同时为推动中国的学术文化作出努力。
  • 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

    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

    《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是应三晋出版社之邀作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综合选集卷”之一种而编写的。本书精选了从汉初至隋初的许多优秀的骈文、赋文作品,旨在引导广大读者学习辞赋骈文语言骈俪的艺术技巧,并批判地继承这一传统的文学表现形式。
  • 此生是我吗

    此生是我吗

    本书是本阅读性随笔集,由评电影、泛阅读、品人生三部分组成。生活有所缺憾,也有所裨益。只是我自愿背向时代,选定了这样的路。而我看到,生命的生动,一定是来之于精神的内部。《此生是我吗》,这本书讲的就是生命的生动与精神的内部。它诠释了刘苇的生活和内心独白,呈现其闲适的生活状态。
热门推荐
  • 总监男神爱上我

    总监男神爱上我

    他说我的容颜像他前女友……他说我命中注定要做他女人……
  • 海泽纳斯的龙骑士

    海泽纳斯的龙骑士

    “你为什么要选择盾战士这个职业?”“因为我想要保护小队的成员!”楚芒的眼神异常的坚定,身上的重型铠甲虽然沉重但却丝毫阻挡不了他那坚定不移的意志。而站在楚芒身后的队员们脸上也都浮现出了微笑,那是心领神会的笑容,也是一直以来互相磨练出来的难以言喻的感情所带来的微笑,只有眼前这个男人才配的上是他们的队长!
  • 谢谢你,在我身边

    谢谢你,在我身边

    不小心去到一个不知道的地方,在那里混的还不错。最重要的是那里还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哈哈哈哈哈,好!凌诺喜欢!但是为什么在战场上莫名地摔下悬崖之后醒来才发现那是一个梦!“不好意思,有人告诉我说,这辈子我只能吻他一个人!”凌诺防备地看着这个站在面前穿着西装革履还极为眼熟的人。然而,那个人却大手一伸,死死地抱住凌诺说道:“同样不好意思,那个人是我!”真真假假,梦里梦外,到底哪是真哪是假?凌诺不知道,但是凌沧瑟告诉她,只要自己和他在一起假的就会是真的,真的就会让自己感到幸福……谢谢你,在我身边!
  • 高三,高三

    高三,高三

    风尚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从小学开始跟着几个村里年长的哥哥们鬼混开始,他的一生就注定了不会平静。嘴角的血还没干,眼中的泪还在流。这个少年一步步的走上一条不归路,却又机选巧合的进入一所高中。慢慢的他才知道,这所高中,比他想象的复杂的多·········
  • 噬星记

    噬星记

    每一个人都对应着每一颗星辰,只有少数的人可以窃取星辰上的能量,从而觉醒能力成为天选者。阴谋的背后究竟还有多少阴谋,拥有改变世界能力的天选者们究竟如何选择,是为权利的厮杀,还是守护亲人的拼搏,在世界诸国利益的交织下,又当如何选择?
  • 万界杀神

    万界杀神

    天地大变,群魔乱舞。冒险者易天穿越异界,得五龙魔鼎,从此踩天骄圣子,收仙子神姬,踏上了一条白骨累累的巅峰之路!金龙觉醒,吞噬凶兽妖魔;黑龙觉醒,狂战天地宿命……五龙觉醒,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苍天已死,神魔不公,就让我脚踏诸天,刀斩万界,杀出一个朗朗乾坤!”——易天万界杀神读者二群:369611899
  • 亚特兰蒂斯的启示

    亚特兰蒂斯的启示

    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只是很微小的一个存在,犹如漂浮在太空中的一颗尘埃;而人类中的“我”或“你”也只是几十亿分之一的存在。可以想想46亿年以来,地球上的生命不停的在奋斗,在挣扎,在做美梦。经过一次又一次沧海桑田的变更,人们最后只是留下了给后人的无限猜想的空间。本批人类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才开始文字记录,4600年前才开始穿衣服,但是在大西洋的海底发现了1.1万年前的精致铜器;还有另外发现的2万年前的铁钉,3万年前的壁画,4万年前的牛羊骨骸化石中的子弹穿过的痕迹……科学家推测,人类的文明不止一次,地球上的生命也不止一次,大洪水,大爆炸,大灾难的侵袭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在地球;因此……
  • 查理九世之遥知不是雪

    查理九世之遥知不是雪

    ·本文正式改名为《秋风辞》/《遥知不是雪》。·[作品集][前方高能小心雷击][伪文艺]大概就是一个短篇合集。当然里面有一些当初的黑历史真的不要介意→
  • 鬼魅之枫

    鬼魅之枫

    渐渐的云枫的气息开始停止,此刻云枫连头发都是变为了深红,微微的从背后抽出了刑天战刀,随着双手接触到刑天战刀,刑天战刀整个刀身也是瞬间变红。一只彻底通红的双眼也是死死的盯着对面,然而当左眼缓缓睁开的时候,一股绿色的怨气也是暴涌而出射向对面的一群人,嗤嗤,两位长老也是一口鲜血吐出,随着两位长老的受伤,瞬间众人脑袋一怔,死亡的气息迅速侵袭了众人,修为低的更是瞬间瞳孔泛白,昏了过去。修为略高的则是昏昏沉沉,呆呆的站力在哪里。随着死亡气息的侵袭,众人的脑海中全部出现了一副可怕的景象,哀嚎声不断的在耳边响起,怨气铺面而来,让人有种窒息的感觉,鲜血倾洒着大地。此时,众人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死是多么舒服的一件事!新建QQ讨论群:50226801
  • 愚谷集

    愚谷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