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5200000067

第67章 落日前的凭吊(2)

袁世凯居住洹上的那段时间,和他友善的兄长袁世廉也恰解职在家,袁世凯整天陪着袁世廉,扶杖漫步,下棋聊天;或是和妻妾子女共享天伦之乐;或是与几个文人骚客,吟诗斗酒,风花雪月……和当时晚清人的娱乐喜好一样,袁世凯最喜的,就是把戏班子请到家里唱堂会,一大家子人家,把院落塞得满满当当,呷着茶,听着高亢的梆子戏。听到入迷处,袁世凯会不由自主地用河南腔大叫“中”。等到戏散了,袁世凯还会像接见演职人员一样,把戏班子的班主叫到跟前,关心几句,嘘寒问暖,拿出几封包银作为赏钱。袁世凯虽是粗人,毕竟随张謇学习过几天经史子集,于是也就忙里偷闲以诗言志,在洹上,袁世凯诗兴大发,倒涂抹了不少诗,还编辑出版了诗集。昔日权重位高的袁项城,一下子转身成为蓑衣斗笠、超尘脱俗、吟风弄月的隐士,这样的两极变化和落差,在当时如火药桶的中国,引起了窃窃的议论。

事实上,“退隐”后的袁世凯貌似与世无争,流连于山水之间,但仍然鹰扬虎视时刻注视着天下的风云动向。在袁居室的不远处,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房间,便是当时宅院中最现代也最为核心的一个所在:电报处。在离开京城时,袁特意带回一个小电台,通过这个渠道,袁世凯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身不在朝但一切震荡尽在掌握。

安阳的友人指点说:洹上村西北二里处就是小屯村,也就是闻名于世的殷墟,在袁世凯开始洹上垂钓的时候,人们开始寻找药店神秘龙骨出土的地方,但费尽辛劳还没有找到这片地方,其实那震惊天下的甲骨文的出土地就在袁世凯隐居地旁边一二里处。在袁世凯归隐前的十年前,即公历一八九九年的深秋,北京街头药店里作为药用的龙骨被一个叫王懿荣的山东人发现了,王懿荣是当时国内顶级的古文字学者、金石学家、国子监祭酒,主持着皇家最高学府。王对古代彝器上的铭文有过深入的研究,偶然的一次熬药时候,就看到药包里没有磨碎的“龙骨”上的古文字,那钩钩画画、如图如符的造型,就一下子惊醒了他早已敏感的神经,他不仅立刻收购了达仁堂里的全部“龙骨”,而且还让人四处搜集。由于王收购“龙骨”时出手大方,且多多益善,结果在京城内外,“龙骨”也就从一种不重要的药材变成了很贵重的文物,不少人为了钱财也纷纷到处寻找有字的甲骨龟板了。

在王懿荣之前,就有人听说河南出土过有字骨板,以为是“古简”。王懿荣见到了龙骨实物,就下意识地判断出眼前的这些所谓的有字“龙骨”,与《史记》中记载“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的论述有关,隐藏在历史深处的“五帝三王”史实,在中国历史上一直缺少实证,属于传说的范围,而眼前摆着的却是那个时候先民们问天占卜用的卜辞,而且不是一片两片的吉光片羽,而是汪洋恣肆的成千上万!

占卜,即使现在还在我们身边活着,是人对命运的敬畏与茫然,通过占卜来询问天意,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特别是在初民时代,大事问小事问,像战争的胜败、族群的凶吉、农业的收成,是朝廷史官们必须隆重占卜的。先取一块整修过的龟板,刻上一句问话,例如,几天之后要和谁打仗,会赢吗?然后把龟板翻过来,在背面用一块火炭烤出裂纹,根据裂纹的走向和长短寻找答案,并把答案刻上,等到打完仗,再把结果刻上。

余秋雨先生写过一篇《问卜中华》的大气磅礴、充满忧思的文字,是他对古代文化和文明在现代的命运的回应,他在文章中曾发问:

为什么三千多年前的声声问卜,会突然涌现于十九世纪最后一个深秋?为什么在地下沉默了那么久的华夏先人,会在这个时候咣当一声掷出自己当年的问卜甲骨,而且哗啦啦地流泻出这么一大堆?

我想,一定是华夏先人强烈地感知到了,他们的后代正面临着可能导致万劫不复的危难。

他们显然有点生气,掷出甲骨提醒后代:这是多少年的家业了,怎么会让外人糟蹋成这样?

他们甚至恼怒了,掷出甲骨责斥后代:为何这么垂头丧气?至少也要问卜几次,最后探询一下凶吉!

于是王懿荣听懂了,刘鹗听懂了,罗振玉听懂了,王国维听懂了,那些人感到中华文化的召唤,他们要做贞人,在民族危亡、自信力委顿的时候,来唤醒这个民族。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来说,实在是黑暗期兼冰河期。那么多的血泪,那么多的白骨流离,那么多的煎熬,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一直自认为“天朝上国”子民的中国人大吃一惊,悲愤交加。然而,让他们最感绝望的不是自身生命危在旦夕,而是中华文明面临沦亡。生命只属一己,而文明关及祖宗。十九世纪,已让很多中国人对于维系群体生存尊严的中华文明,产生了根本的动摇。

这个时候,有文化担当的王懿荣站了出来,这个时候刘鹗站了出来,罗振玉站了出来,王国维站了出来;这个时候,康有为站了出来,梁启超站了出来,谭嗣同站了出来,孙中山站了出来,也是这个时候,不知袁世凯是否感到了肩上的使命,但只有他走到离殷墟一二里的地方来接地气来了。

我们知道一九〇八年,一位古董商人酒后失言,使罗振玉得知了一个重要的地名:河南安阳城西北五里处,洹河边的一个村落,叫小屯,那里有“甲骨”出土。

于是罗振玉派弟弟到小屯去打探消息,谁知到了目的地,那场景实在令人吃惊。当地村民知道“甲骨”能卖大钱,成十成百的村民都像发疯般的大掘大挖。一家之内的兄弟老幼也各挖各的,互不通气,等到古董商一来,大伙成筐成箩地抬来,一片喧闹。为了争夺甲骨,村民之间还常常发生械斗。连村里的小孩子也知道在大人已经捡拾过的泥土堆里去翻找,罗振玉的弟弟一天之内就可以收购到一千多片。

罗振玉凭着到手的大量“甲骨”进行仔细研究,很快得出结论,小屯就是商代晚期最稳定、最长久的都城遗址“殷墟”所在,而甲骨卜辞就是殷王室之物,从此,一直像神话般缥缈,因而一直被史学界“疑古派”频频摇头的夏、商、周三代,开始从传说走向“信史”。

那个时候袁世凯就在离殷墟不远的洹上村,人们说,当黄昏的时候,袁世凯常步出洹上村到洹河散步,到附近的田野散步,那时不知他看到过那些挖甲骨的农民否,是否能触动他神秘的感应。袁世凯是十分迷信的,甲骨文中有一种“贞人”,他们是商代主持占卜的史官。历史曾多次记载那些贞人因为泄露了天机,自身遭遇往往不佳。

袁世凯是中原土地上长大的子民,他的身上有浓重的宿命的色彩,传说他请了殷墟附近一个有名的瞎子,也像殷商时代的贞人一样给他算命,瞎子告诉他说,到辛亥八月节,官星就动了。果然,辛亥武昌的那声枪响就是农历八月十九,那声枪响后,果然机会真的来了。

武昌义旗一举,恰如登高一呼,山西、湖南等省便纷纷响应,其他各省督抚的警报也如同鹅羽般直飞朝廷,要求增派军队,以防不测。惯于吟诗作赋的摄政王载沣接到那些警报后,一下子就变得手足无措,只得慌忙召集内阁的一班大臣前来商议。

皇族内阁的人,多的是袖手谈心性的主;一到动真格的,就你看我,我观你,面面相觑,束手无策。当时的摄政王载沣本是问计于大家,看到如此场面,真是脊骨寒彻直到五脏。

打破沉默的是奕劻开始保荐一个人可以把革命党搞定,即是袁世凯。载沣听了奕劻的话后,沉默良久,默然不答。

奕劻说:“要不用袁世凯的话,就怕大清要完了。”

三天后,奕劻的亲笔信便送到了洹上村,请袁世凯出山出任湖广总督。曾经沧海,小小的湖广总督能有什么诱惑?袁世凯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了,于是,袁世凯说自己“旧患足疾,迄今尚未大愈”,并以最近“交秋骤寒,又发痰喘作烧旧症,益以头眩心悸,思虑恍惚”为由,拒绝了清廷的开价。

袁世凯的理由正当且使载沣有苦说不出:当年不是你以“足疾”将我赶出京城吗?那么现在就还你个足疾未大愈,报应不爽。

袁世凯是以缓拖延,但清廷不能不急,正是迫在眉睫之时,摄政王载沣环顾左右,朝中无可用之人——皇族内阁里军咨大臣载涛、海军大臣载洵,自己的两个弟弟都是不谙世事,做个承平的王爷可,哪有气魄胆识手腕收拾当前的星火燎原之势?受命前去平叛的陆军大臣荫昌,虽曾留学德国,算是懂点军事,但他却从来没有指挥过军队,没经历过枪炮的对垒、战场的历练。

人说,荫昌领旨率军前往湖北时,竟然是身穿长袍马褂,脚上蹬着军用长靴,上半身散淡,下半身丘八行武。这时,旁边有人向他恭贺大任,荫昌眉头一皱,道:“嗐!庆贺个啥,我手下一个兵都没有,朝廷让我去湖北督师作战,您说我这倒是用拳打啊,还是用脚踢呀?”

荫昌真是说对了,北洋军大都是袁世凯一手带大的,荫昌是一兵一卒也说不动:统领冯国璋就不用说了,下辖第六镇的统制李纯、第二镇的第三协协统王占元、第四镇的第八协协统陈光远,一个个都不肯用命,荫昌就成了光杆司令。就是这位荫昌,乘火车到了河南信阳就把车停下。那里离武昌还有很远,根本没有进入湖北地界,这位大人不敢下车,而且车前车后各挂一个火车头。为什么?要南进也便当,要北退也便当。后来看到有一队人过来了,立刻:撤!有个胆大的参谋下去一看,原是一群摘棉花的妇女。

军情急如星火,载沣也只好派出袁世凯的老友、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亲往洹上村力促袁世凯出山,袁世凯当下提出了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指挥水陆各军的兵权等六点要求,价码不答应绝不步出洹上村半步。

清廷无奈,只能全盘接受六点要求,袁世凯才勉勉强强地从河南彰德出发,前往湖北督师。

袁世凯出山,北洋军拼死效命,很快便攻下汉口。随后,袁世凯又返回北京,组建了一个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新内阁,正当清廷盼望着袁世凯能尽快剿灭武汉革命军时,袁世凯却突然不打了。

在袁世凯看来,当时的局势已不仅仅是局限于武汉一地的事,而是各省早成分崩离析之势;即使能剿灭了武汉,但其他省份的革命党又如何对付?何况,袁世凯心里也清楚,清廷对他并不信任,一旦过了这座桥,难免不过河拆桥,自己的命运又将如何,还是未知。

此时的袁世凯已经是百炼钢成了绕指柔,没有了慈禧太后,他绝不会轻易听从清廷使唤,对无枪无人的革命党起舞附合也不是他的意愿。他要做的,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凭借手里的枪杆子一方面利用革命军来要挟清廷,另一方面又借清廷的势力来威胁革命军,连哄带吓,既打又拉,将革命军和清廷玩弄于袍袖之间、股掌之上。

袁世凯是中原深处黄土里起来的,虽不是村夫,但也知道一些乡间的事,当时袁世凯曾给他的幕僚们说过乡间拔树的故事,袁世凯说:“各位,你们知道拔树的办法吗?专用猛力去拔,是无法把树根拔出来的;过分去扭,树一定会断折。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左右摇撼不已,才能把树根的泥土松动,不必用大力就可以一拔而起。清朝是棵大树,还是二百多年的老树,要想拔这棵又大又老的树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闹革命的,都是些年轻人,有力气却不懂如何拔树,闹君主立宪的人懂得拔树却没有力气,我今天忽进忽退,就是在摇撼大树,等到泥土已经松动了,大树不久也就会拔出来的。”真是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满清这棵“树”,被删繁就简的秋风,不,被无数如秋风一样的“手”左摇摇右摇摇,在摇撼中,最后轰然倒下,袁世凯关于树的话,虽然直白,但真是满清的一篇《枯树赋》,人说毛泽东晚年微弱而费力地发音,一字一句,富有感情地背着庾信的《枯树赋》“此树婆娑,生意尽矣!……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满清这棵树也是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在汉口被攻下之后,袁世凯就派出亲信前往武昌与革命党人接触进行试探,但因为双方价码差异太大,谈判久拖未决,袁世凯决定再用军事行动,以挫败革命军的士气。随后,北洋军向汉阳发起猛攻,并很快攻下。正当前军指挥冯国璋打算乘胜将武昌风卷残云一举拿下时,袁世凯却命令暂时停战。于是,冯国璋一边给袁世凯发电报,说“武昌唾手可得、机不可失”,一边又下令继续炮击武昌,并无放弃进攻的模样。

冯国璋只懂军事不动政治,袁世凯得知后勃然火起,随后连发七道电报,严令冯国璋立刻停止进攻。为了防止冯国璋坏了自己的好事,袁世凯随后将其调回北京,委派另一亲信段祺瑞为前敌指挥。冯国璋毕竟只是个军人,他不懂得政治上深层的权变,更不懂得袁世凯其实是在清廷和革命党之间进行平衡和博弈。

果不其然,袁世凯最终用高超娴熟的政治技巧,不费一兵一卒便将那些皇族亲贵包括摄政王载沣在内一并扫地出门,赶出朝廷,最后又诱迫隆裕太后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最终把清朝统治中原二百多年的皇权还给了历史。

公正地说,袁世凯是一典型的机会主义的信奉者,他有才,但德不胜才,但他仗义疏财,笃好交游,上自骚人侠客,下至屠沽者流,他机关算尽。你可以说他不高尚,但他很真实,要做就做真小人,有一副好肝胆。

官场有自己的潜规则,在满清的官场,没有人不愿追逐名声和地位的,这从小处说可满足个人的欲望,封妻荫子,从大处说也是所谓的体恤国家,为国尽忠,但是一旦道德有了瑕疵有了亏空,也就往往会成为衡量一个人的利器。人们说袁世凯是一个告密者,这样的人自己先就在道德主义的高坡上立足,有一种所谓人格的优越感,然后以道德的评价为火器,进行一场道德的审判和扫射人们说袁世凯是戊戌变法中的告密者,传统的说法是谭嗣同在1898年9月18日带着光绪的两道诏书深夜密访袁世凯,“说袁勤王”、“杀荣禄”、“除旧党”,袁当时满口答应,称“若皇上在仆营,则诛荣禄如杀一狗耳”;未料9月20日袁一回天津,就向荣禄告知所有维新派的计划;荣禄急忙闯颐和园向慈禧告变;9月21日慈禧回宫,囚禁光绪,宣布“亲政”,捕杀“六君子”,戊戌政变成功。现在的史料研究表明,慈禧9月19日就已经回宫,“使旧说失去时间与空间的凭借”,袁世凯的主动告密说也就立不住脚了。我在乡村高中读书的时候,在高中课本上,曾读到梁启超写的谭嗣同秘密会见袁世凯的文字,印象很深,那场面如同电影蒙太奇,谭嗣同夜访袁世凯,不是“雪夜访戴”的诗意,也非雪中送炭的高古,那是捕杀慈禧的一次冒险动员,不论是谭嗣同还是袁世凯,在心里都不能不掂量这件事情的分量和后果,以光绪的名义捕杀母后,在道义上也是立不住脚的,虽然历史上不乏“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和“烛影斧声”的宋高祖兄弟的相残,但弑母的想法,我以为从小就被慈禧养在宫中的懦弱的光绪,怕是没有这个胆量:

同类推荐
  • 天下第一村

    天下第一村

    当我每每看到场凌城南那高大的炎帝雕像时,不尽会想起宝鸡常羊山来,因为,那里是炎帝长眠的地方,那里的清姜流域,有着炎帝生息并倡导稼樯的记忆,所以,我对常羊山的向往也就随之产生。
  • 世界汉学(第12卷)

    世界汉学(第12卷)

    《世界汉学》旨在给关切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事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各国汉学家,提供一个自由演说的园地,祈望以汉语的方式建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沟通与对话,建构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桥梁,为实现在21世纪的共同梦想而尽绵薄之力。全书分“汉学视阈”、“汉学名家”、“经典释读”、“艺术史辨”、“文学对话”、“文献钩沉”、“汉语研究”、“学者访谈”等版块。
  •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密不可分,名字透射着社会秩序、礼节礼仪、价值判断、宗教信仰、群体审美等文化信息。一些人的名字简直就是时代变革和发展的关键词,透过他们的名字我们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轨迹,体味不同时代的风貌。本书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西人名,包括真实名字、绰号、外号、笔名、庙号、谥号、年号等。通过对名字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精彩纷呈的文化表征。
  • 万事不求人手册(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不求人手册(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以下几方面告诉大家一些日常生活琐事的处理注意事项:居家建造、理财购物、机械购用、安保防护、权益保护、法律咨询、家庭医疗、喜庆辞令、实用文书等。
  • 西洋文化简史

    西洋文化简史

    本书在对西方文化进行探询时,着重对它的起源、形成、发展、面貌特征进行了有特色的概述。是从古希腊文化讲起,涉及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理性文化,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等,以最简洁的方式概述了西方文化的来龙去脉。
热门推荐
  • 秘方 秘方 秘方·绝招

    秘方 秘方 秘方·绝招

    《秘方秘方秘方》少年阿亮先后遇上了三个奇特的秘方。这三个奇特的秘方分别掌握在三个不同的、奇特的人手里……这就注定是一个传奇的故事。有人说:每个秘方都包含一些生死祸福、恩仇善恶等等的故事。而人生、社会不也就是这些“等等”组成的么?照这么说,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是必定会遇上一些“秘方”的了?也许,也许。《绝招》暑假的某一天,马丁忽然发现自已有一个绝招,忽然发现自己成了名人。成了名人,当然就会有人追着求签名的,当然动不动就会有奇遇的,当然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当作两只脚的猫的……这下子可热闹了!马丁有什么绝招?别急着回答,至少等读完了这本书再说。
  •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

    本书为作者对外国文学作家作品、外国理论书籍的评论文章。全书共分五辑,内容涉及近20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评价,其他世界著名作家及其作品评论,近年来流行的国外文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书籍的评论;俄罗斯白银时代作家的评论;以及古典俄罗斯文学大师的评论。作者根据近20年来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的关注热点,选择评论对象,既有总体性评价,也有具体的作家作品评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网游之月夜传说

    网游之月夜传说

    23世纪末,人口进一步爆炸,生产高度智能化,人类第四产业——虚拟空间“月神”震撼面试世。月南天,月神之子,携带特殊使命进入游戏……
  • Twenty Years After

    Twenty Years Af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是鬼帝

    我是鬼帝

    放了学只是去上了个网,倒霉的我被天花板上掉下来个大吊灯砸死了,竟然到了地狱,还遇见了女鬼,天啊,什么玩意儿~女鬼为了有很强大的实力就把我给软禁了,然后女鬼逼我学法习武,从此我走上了鬼修之路,想不到我天赋好,实力直达鬼帝,是超越酆都大帝的鬼帝王。。。。
  • 医毒姐妹

    医毒姐妹

    她,21世纪杀手之王却因错信他人死于非命,不料却穿越为相府废物小姐,父母疼爱,姐妹为伴。遇上体弱多病的鬼王,宠她入骨。随心写,简介不会确定,别介意。(?>?<?)
  • 史上最强星际网店

    史上最强星际网店

    某个淘宝店主得到了星际交易的资格,于是,他这个小人物以此为支点,撬起了整个地球,甚至整个宇宙。邓帅开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宣布发明了一些药,能治愈一些绝症。地球人:“这家伙吹牛都不拿草稿。”某个死星外星人:“这种治疗手段早已经淘汰,目前我们使用的是基因剪切技术。”邓帅又开了一家机械公司,宣布不久个人飞车将投放市场。地球人:“……”某个仙女星系的外星人:“短距离交通,我们早已运用定点传送技术,从一个点能够瞬间送到另外一个点。”邓帅:“……”这里有光怪陆离的生命,这里有千奇百怪的种族,宇宙浩瀚,星汉灿烂,文明无数,誓将交易拓展到每一个星系。
  • 三国之古武枭雄

    三国之古武枭雄

    古武世家单传子弟霍辰因缘穿越来到东汉末年,为了华夏帝国的强大,为洗后世列强所给的欺辱,以及不让那些历史上的悲剧女人重蹈覆辙。霍辰毅然走上了一条建立一个强大国家的道路。霍辰以自己对历史的熟知和自身的能力,收名将,说谋臣,揽天下美女,一统天下,改革吏治,强兵简政,发展经济。而后重开海路丝绸之路,西进非欧,东灭岛国,南下诸蛮,成就不世之最强帝国!
  • 爱的感动(心灵鸡汤系列书)

    爱的感动(心灵鸡汤系列书)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