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500000009

国都之事重被提起,使朱元璋颇伤脑筋。便命李善长召集群臣参议。谁知此议一开,众说纷纭。有人说关中险固,长安本是历代名都,可作首选之地。有人则说洛阳地处中原,便于四方朝贡。有人又说汴梁旧都,时隔不远,虽已衰落,极易恢复。从北方来的元朝旧臣则称北平宫室完备,改作新都,节省财力。李善长把这些议论奏明朱元璋,朱元璋反越拿不定主意。这天太常寺卿胡惟庸进宫奏事,就想听听他的主意,问:

“国都之议,卿有何见解?”

胡惟庸本无主张,圣上垂问,只得小心奏道:“众人所议,多不免劳民耗财。如今国家新立,百姓未得休养生息,陛**恤民情,方才难下决断,臣深知之。”

朱元璋见说得不差,暗自点头,却问:“诚然如此。然而卿有何定见?”

胡惟庸见脱不过,只得说道:“金陵龙蟠虎踞,乃我朝肇兴之所,地利人和,万事皆顺,何必动迁!臣以为元朝旧臣自北平而来,鸟恋旧巢,也未可知。”

朱元璋听了,虽觉有理,仍以为自古以来,建都江南的都是偏安之君,那天孔克坚不敢说明,话里就是此意,故而触到了心病。因不便对臣下说出这一层,停了片刻,又象自语,又象询问地说道:“既然不免兴建之功,朕家乡濠洲古称钟离,乃春秋名邑,而且前临长江,后倚淮河,漕运方便,又地处江北,足可控制中原。”

胡惟庸极会察言观色,听完朱元璋的话,心中顿时明白,忙迎合道:“濠州是陛下龙飞之地,自然非他处可比。”

朱元璋没把心思说破,胡惟庸也不便再奏,从宫里出来,直奔丞相府谒见李善长。

这些日子,李善长因杨宪等人来朝心绪烦乱,见胡惟庸一脸机密,匆匆而来,心中纳闷,好生接待了他。

胡惟庸果然说道:“下官刚从宫里出来,有一桩大事禀报丞相。”

李善长一愣,面上仍是一脸平静。

胡惟庸看着李善长,颇有城府地说:“适才进宫,圣上向下官询问择都之事。”

李善长又仰到太师椅上。人所共知,有甚新奇!他觉得眼前的胡惟庸毕竟年轻。

胡惟庸忙又小声说道:“如今下官窥透了圣上的心思。”

李善长这才聚拢起精神。原来,身为首辅,择都事大,本该自有定见,只因圣上登基以来,心思越发不可琢磨,几次陈事,都与上意不合,屡遭申斥,令他不敢贸然表态,又加上杨宪等人来朝后十分得宠,自已比刘伯温在时还显冷落,更有些心情郁郁。如今见胡惟庸像得了底细,恨不得立时掏出他的话来。

胡惟庸这才说道:“圣上似乎有意于家乡濠州。”

李善长大觉意外。小小濠州,一个县城,如何便建得了都城?不觉摇头。

胡惟庸见了,忙道:“圣上明白告诉下官,濠州面江背淮,漕运方便,又是春秋名邑,如此说法,还不是不言自明。”

李善长见胡惟庸一脸自信,忙问:“圣上一贯主张因势为都,不肯劳民耗财,今春巡视汴梁,乘兴而去,扫兴而归,皆因于此,若在濠州建都,不是仍要大兴土木?”

胡惟庸却笑道:“圣上既有迁都之念,同样劳民伤财,岂不选择自己钟爱之地!”

李善长茅塞顿开,朝胡惟庸看了半晌。此人话虽率直,却不无道理,尽管觉得濠州建都不甚合适,却又想,果若如此,淮西人居家守业,倒是美事!于是破例说道:“胡大人言之有理。”

胡惟庸见李善长这般称呼,更加自得,又说:“丞相与我等家乡均在淮西,如果真在濠州建都,岂不是淮西人的大幸!丞相还须在驾前力促此事。”

李善长沉思片刻,点头应承。

过了两天,朱元璋果然将李善长召进宫去,说道:

“开国以来,京师久议不决,朕因此颇为伤神,卿有何见地?”

李善长心里有底,说道:“众人所议,看似各有道理,臣以为均不可取。”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没料到他今天如此爽快。

李善长这才奏道:“臣也曾再三斟酌,既然不免土木之工,不如选个理想的地方。臣以为陛下故乡濠州乃春秋名邑,背靠淮河,漕运方便,上可沿黄河到达中原,下可顺运河直抵幽燕,可谓四通八达。更兼陛下生长于此,家乡父老仰望陛下如天上之日月,若在此建都,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宝占尽。”

朱元璋听了,正合心意,脱口说道:“朕也有这个心思,只是濠州建都平地而起,工程不免浩大。”

李善长忙道:“便是群臣提到的长安、汴梁等地,也都时过境迁,宫室废尽,同样的工程,新址反而更为便利。”说罢又道:“陛下乃经天纬地之人,于龙飞之地经营起一代都城,不仅天下人心向往,就是百代之后,也必将被乡人称颂。”

朱元璋深为所动,主意便打定了多半。却又说道:“今天说得的,切不许外传,容朕再从容思索几日。”说罢,将案上一封御笔书信推给李善长,道:“这是朕给刘伯温的手诏,速派宣使乘传驿送往青田。”

李善长一愣,不敢细问,只得小心收起。

朱元璋又问:“元朝那些旧臣可曾安置妥当?”

李善长忙从袖里取出一卷奏折呈上,道:“臣命吏部逐一考察,这是分别拟封的官职。”

朱元璋接过来仔细看了,见上面没有杨宪奏封的刘炳,便用朱笔补上,又加了“正七品监察御史”官衔,而后吩咐:“试用之后,再量材升黜。”

李善长忙点头称是。

朱元璋又问:“近来中书省有无大事?”

李善长奏:“自我朝派人出使周边各国以来,现今已有占城、爪哇、高丽三国使臣来朝纳贡称臣。”

朱元璋听了高兴,降旨:“明天命他们上朝晋见。”

李善长领旨后又道:“朝廷指名下诏征聘的《元史》修撰,竟有的故意推托,不肯来朝。”

朱元璋眉头一皱:“为何?”

李善长奏:“年长的以老病推辞,年轻的却称家有老母,难以赴命。”

朱元璋大怒:“莫非敢蔑视朝廷!”

李善长有意奏道:“便如御史中丞杨宪推荐的苏州李庆文,宣使头一次去时,以足疾推辞,再命人催促,竟藏匿不出,宣使无奈,只得无功而返。”

朱元璋怒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廷下诏,胆敢如此!”

李善长越发奏道:“江南文人,穷酸者极多。”

朱元璋忽被提醒,怒道:“此人多年在张士诚的治下,莫非还恋着那厮?”

李善长原没想到这一层,顿时恍然大悟。

朱元璋咬牙降旨:“立命刀斧手骑快马前去,将那个不识时务的腐儒押进京来!”

李善长正巴不得圣上动怒,立即出宫传旨。

原来,这个李庆文是杨宪往日的好友,二人同年乡试,一起考中了元朝的举人,也是个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后来天下纷争,隐居苏州,当年号称吴王的张士诚以苏州为都,占据长达十几年之久,李庆文不愿背弃元朝,弃文从商,开了爿绸缎庄。那年杨宪奉命出使苏州,被张士诚扣留了一年有余,多亏这位朋友托人带信,才使南京的朱元璋得了杨宪的下落,后来设法营救回来。杨宪深记着这位年兄的好处,如今天下太平,圣上命朝官荐贤,也是好意,第一个想到了他,当即将这位有恩的朋友保举给朝廷,谁知李庆文执意不肯应聘,使杨宪始料不及。

第二天,朱元璋上朝后余怒未消,宣出杨宪,问道:“卿举荐的那个苏州才子,是何缘故?”

杨宪丈二的和尚,不摸头脑。金殿之上,圣上动怒,只得先下跪认罪。

朱元璋这才负气地说道:“此人竟敢抗旨不遵,朕已命人前去捉拿。”

杨宪这才大吃一惊,忙为其掩饰:“李庆文虽然才高,不免迂腐,恐怕一时没能领会朝廷的好意。”

朱元璋冷笑道:“只怕跟随张士诚久了,割舍不了前恩。”

杨宪忙磕头奏道:“陛下容禀。臣这位朋友当年弃文从商,就是不肯为张士诚所用,那年臣出使苏州,还多亏了此人搭救。”

朱元璋听了,这才消了消气,降旨道:“既然如此,待进了京来,卿向他晓以利害。”

杨宪满有把握:“待臣将陛下爱重之恩对他说了,他定会欣然接旨。”

朱元璋这才罢了。

同类推荐
  •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

    本系列书籍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以通俗幽默的笔法全方位评述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的历史巨著,作者开创性的以中国历史上一个个赫赫有名的军事将领为视角,满怀激情的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幅金戈铁马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时而浓墨重彩,时而处处留白,它讲战争,讲权谋,但更多的是对文化的关注,对人性的反思,以及对民族兴亡社会演变历史发展的深度剖析。读者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思想的轨迹,更可以看到的是中华民族从古到今踏着血泪奋勇前行的心路历程。
  • 我的南京1937

    我的南京1937

    1937-2007: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一个中国青年眼里的南京大屠杀)
  • 雇佣兵传奇:华人佣兵传

    雇佣兵传奇:华人佣兵传

    一个中国留学生的意外经历使他阴错阳差的走进了不为人知的雇佣兵圈子,并奇遇从事着雇佣兵这一行的中国人。在生存与死亡的选择下,在血与火的环境里,他经历了哪些磨难,创造出哪些奇迹,尽在华人佣兵传中。 新起QQ群5697625(欢迎加入)
  • 军营童话

    军营童话

    和平时期创作军事题材类小说,对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军旅作家来说具有挑战性。如何另辟蹊径,既紧扣时代主题,又体现军营特色,是创作军事题材类小说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作者从女军人特有的视角,避开英雄、远离圣贤,以平静而细腻的笔调描绘出了主人公对亲人的孝、对朋友的诚和对事业的忠,突显了新世纪新阶段军人的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和对人生的思考……《军营童话》没有提出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是大非问题,但透过“平淡”的军营生活能使人们感受到打赢未来战争的坚强信心;她没有耗费过多笔墨描述精彩刺激的战争场面,但紧贴新时期军队历史使命勾勒出了热火朝天的军营气象;她没有煊染更多生离死别的感人场面,但细腻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同样能拨人心弦。
热门推荐
  •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我们有太多的多余部分。正是这种种多余滋养了诗歌的应有乃至诗歌的万有之空。如何使得多余的成为必要的,如何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这只是初级阶段的诗人的禀赋和工作。成熟的诗人,已经不急于引起关注了。与其说愤怒出诗人,不如说安静出诗人。安静,如一颗尘埃,终于落到了实处,并且与宇宙等量齐观。安静,安静,用安静批判一切安静。唯有如此,你才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你是尘埃中的哪一颗尘埃。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创世尊师

    创世尊师

    刘小喜本是地球玄天宗的一名大长老,修行65年,终于突破到炼气期第二层,可喜可贺!正值高兴之时,噩耗传来:寿限到了!在自己得知寿元将尽,续命无望的时候,垂垂老矣的刘小喜,毅然决然地走进了史上最危险的上古修真遗迹——大虚无秘境!……天元大陆,天阳王国,天山郡刘家,唯一的男丁--刘小喜,开始了他的一段创世之旅。
  • 海国春秋

    海国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隐心城

    隐心城

    一个低调过头的男学生,却无意中发现自己体内竟然孕育着一个生命,不要吃惊,怀孕这件事还轮不到男人来做。这只是因为一个高星系的生命暂借他的身体而已,而这个生命一直想着回到自己的故乡,就这样他们两个人一起生活着,直到有一天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而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 金牌女相:微臣乃断袖

    金牌女相:微臣乃断袖

    通知:本文更新中,已从第一章开始重新写,更新状态请各位小天使关注宁宁的新浪微博:顾宁止喵喵-Lucky,一有更新动态就会提示大家呦!另外祝各位小天使们新年快乐!么么哒。^_-民间传言:大晋丞相沐祉宁乃断袖,上得了龙床,下得了朝堂更有传言:大晋丞相乃先帝钦赐与当朝皇帝的帝师。此言一出,百官面露了然之色。然,众人皆知的是当朝丞相不仅是断袖,还迷信。***********御书房内沐祉宁看着和自己零距离的云景帝诚惶诚恐道:“陛下,微臣乃断袖。”云景帝不甚在意:“朕知道,既然如此,爱卿将朕收了吧!”先帝,微臣对不起你呀!
  • 亲爱的Jave

    亲爱的Jave

    他们说Jave换女朋友的频率太高;他们说Jave又花了好多钱在某处浪;他们说Jave借着父亲的名义在社会上胡搞;他们说...那么你呢?亲爱的你知道Ja是谁吗?还记得你们曾经说过要地老天荒吗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情世故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情世故

    这是一本教你行走在芸芸众生,体人情、懂世故,不卑不亢、明哲保身的幸福智慧书。这是一把钥匙,拥有了它就有了安全感,无论何时何地,转动它便能打开智慧的锁,开启幸福的门,踏上成功的路。当你从象牙塔迈进社会的大门,这把钥匙转动的那一刻,便少了一点忐忑不安,多了一份坦荡从容。
  • 百鬼灭苍穹

    百鬼灭苍穹

    喝醉了的神灵“酒中仙”失误之下将在睡梦中的石磊带入奇异位面。为了生存,为了寻找回去的道路,石磊只有让自己变强!靠着酒中仙交付给自己的“百鬼夜行。”石磊当上一城之主,征战沙场,金戈铁马。“我以天道,祭百鬼!
  • 漠上飞狼

    漠上飞狼

    龙影世出现剑芒,玄冥绝学定五凉。凉王绝地斩青蟒,庚午岁终见真章!一首玄冥祖师留下的预言,谁有能找到江湖失传已久的玄冥绝学《龙影决》,谁又能破解得了玄冥师祖的封印最终夺得龙影剑,而剑斩青蟒一统西北五凉成为真正的西凉王呢?就因这首玄冥师祖的四句真言,西凉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从此平静的江湖掀起一片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