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9700000017

第17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1)

【基础知识讲解】

项目一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受案范围概述

(一)受案范围的概念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又称法院的主管范围,是指法院受理并审理行政争议的范围。这一范围,从法院与行政机关的关系而言,是指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哪些行政行为拥有司法审查权;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角度而言,是指对行政机关的哪些行政行为不服时可以向法院起诉,以寻求司法救济。

行政诉讼以行政争议为处理对象,而行政争议的范围和种类极其广泛,法院不可能受理并审理所有的行政争议。我国《行政诉讼法》在规定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时主要考虑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尽可能扩大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以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护;二是人民法院在我国政权体制中的人民地位、人民法院的审判力量、人民法院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及目前的行政诉讼意识。

(二)确立受案范围的方式

综观世界各国的法律规定,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列举式,指由法律对属于或不属于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的种类作出具体规定,凡在列举范围之内的行政案件都属于法院受理的范围,反之,则不属于法院的主管范围。列举式的优点是受案范围明确具体,便于起诉和受理,其缺点是列举范围毕竟有限,难免出现遗漏,导致司法保护的不公平。

二是概括式,指由法律概括地规定受案的原则和标准,凡符合这一条件的行政案件都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概括式的特点是受案的标准比较原则,涵盖的范围广泛、全面,但有时因范围过宽而难以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

三是混合式,即采取列举和概括相结合的方式规定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因此又称结合式。混合式可以发挥列举式和概括式的优点,同时又可以避免各自的不足。

我国确定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基本上是采用混合式。我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概括的规定,而《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和第十二条则是对受案范围作肯定的和否定的列举规定。采用混合式确定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既简单明确又不失全面,又具有我国的特色。

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

为了明确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法》具体列举了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的案件。

(一)行政处罚案件

行政处罚行为是行政机关对相对人的一种惩处,是典型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申诫罚。

包括警告和通报两种方式。虽然申诫罚主要是对行政相对人精神上的惩戒,一般影响的是相对人的人身权,但有时也会对相对人的财产权造成侵犯。

比如通报某一企业的产品为不合格产品,往往会影响这个企业的营业额。对此,应该允许相对人提起诉讼。

2.财产罚。

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是对行政相对人财产权的剥夺。

3.行为罚。

行为罚是一种限制或剥夺行政相对人从事特定行为的能力或资格的制裁,可分为以下两种:一是责令停产停业和暂扣许可证、执照。这两种处罚形式均是对被处罚人已具有的权能施以一定期间的限制,在被限制期间内,被处罚人不得从事依许可证、执照能够从事的活动。二是吊销许可证、执照。这种处罚形式从根本上剥夺了被处罚人从事一定行为的能力或资格,而且有时对被处罚人还有后续性影响。比如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4.人身自由罚。

主要指行政拘留和劳动教养,是对被处罚人人身自由的一种限制。违法的行政拘留会严重侵害到公民的人身权乃至财产权。

(二)行政强制措施案件

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根据需要对有关人员的人身或财产施加限制的强制性手段。行政强制措施的采取有的是为查明某种事实;有的是为执行某一具体行政行为,如强制划拨;有的则是为有效控制或结束违法、危险状态而采取,如强制预备人员服兵役、对醉酒者的强制管束。行政相对人因不服这些行为而提起的行政诉讼,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政相对人是因为不服行政强制措施所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不服行政强制措施的,应该以所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为诉讼标的提起行政诉讼;如果认为行政强制措施执行错误,比如超范围划拨,方可单独起诉执行行为。

(三)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案件

经营自主权是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自主调配和使用其人力、财产和物力的权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享有经营自主权的是各市场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个体经营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各类企业和经济组织,以及实行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参与市场竞争是获取经济利益的必要条件。实践中侵犯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强行上缴税收利润;强制变更企业名称、改变企业性质;强行联营、分立或者兼并,改变企业隶属关系;核定资产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强行签订、变更、解除合同;非法确认合同的效力;干预、限制供销渠道;撤换依法应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选举或聘任的企业领导人、法定代表人;强行定价;干预人事管理权等。行政相对人对以上诸种行为不服的,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四)行政许可案件

行政许可是指相对人认为符合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而提起的诉讼。行政许可理论表明,行政许可对行政相对人普遍性的限制可以对个别行政相对人解除。解除的条件有二:一是行政相对人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解除申请(表现为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二是行政机关认为其符合相应条件而解除对其普遍性限制(表现为许可证或执照的颁发)。在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后,行政机关如果拒绝颁发,说明申请人不符合从事该项行为与活动的法律条件,相对人也就不能从事该项活动或行为,无法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而如果行政机关迟迟不予答复,即消极的不作为,申请人依旧无法取得许可证与执照。因此上述两种行为引发的争议均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五)不履行法定职责案件

保护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是许多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以下简称《人民警察法》)第二条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之一是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因此,公安机关有维持管辖区域内社会治安的法定职责,当受到敲诈勒索时,行政相对人有权要求警察予以保护,警察如不予答复则构成不作为。对于因为警察的不作为而引发的相对人的损失,人民法院应该根据公安机关的不作为行为对该相对人造成的损失程度承担责任。

行政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法定职责的后果有两种:一种是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实现;另一种是给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造成实际损害。对行政机关不履行职责的行为,行政相对人如果认为行政机关继续履行职责仍有必要的,可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实际损害已经造成,行政机关继续履行职责已无意义,行政相对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得到人民法院作出的确认判决,然后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六)抚恤金案件

抚恤金是军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等因公牺牲或者因病伤残、死亡后,国家为死者家属或者伤残者本人设立的一项基金,用以补助他们的生活,维持其本人或家属的日常生活。

对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行为提起诉讼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该项抚恤金必须是法律、法规规定发放的。代表国家发放抚恤金的是各级政府的民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发放抚恤金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范围。

2.行政相对人具备依法享受、领取抚恤金的法定条件。

3.行政相对人已经向有权发放抚恤金的民政部门提出过申请,但有关部门没有满足其要求。

4.没有依法发给是指拒绝发给或未依规定的范围、对象、标准、数额、时限等发给。

5.对抚恤金应作广泛意义的理解,即凡属涉及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而又应由行政机关发给的救济金、福利金、保险金、奖励金等都在此范围,都受行政诉讼制度的保护。

(七)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案件

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上的义务是由法律、法规设定,如纳税、缴费、服兵役、提供劳务等,行政相对人必须依法履行。但除法定义务外,行政机关不得违法要求行政相对人履行法定外义务。否则,行政相对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要求行政相对人履行义务通常包括财物上的义务和行为上的义务。财物上的义务要求交付一定的财物,如交纳费用或实物;行为上的义务要求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要求作出一定的行为如要求服兵役等,要求不作出一定的行为如不得进入某地域或者在某地段行走等。无论哪种形式都会涉及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而提起的诉讼。对该类行为提起诉讼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法律、法规没有设定义务,但行政机关以无权设定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来设置义务并要求履行,甚至无任何根据以具体行政行为随意决定义务,如乱收费、乱摊派等。

2.行政相对人已依法履行了应有的义务,但行政机关仍重复要求履行该义务。

3.行政机关在要求履行义务时违反法定程序,如收费却不出具法定的收据,任意改变履行义务的期限等。

4.行政机关要求履行义务超出了法律、法规规定的种类、幅度和方式等。

(八)其他侵犯人身权、财产权案件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有许多种类,诸如行政裁决行为、行政确认行为、行政检查行为、行政奖励行为、行政征收行为等。因这些具体行政行为而引发的争议,满足受案范围的确定标准并且又不为《行政诉讼法》所明确排除的,均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人民法院不受理的事项

《行政诉讼法》在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各种行政案件的同时,在第十二条又明确规定国家行为、内部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和行政裁决终局行为四类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这样就进一步划定了受案范围。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国家行为,又称统治行为、政治行为。在《行政诉讼法》中并没有明确界定国家行为,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第二条中对国家行为界定为:“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国家行为,是指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宣布紧急状态、实施戒严和总动员等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在行政法学理论上统称为抽象行政行为。其特点是针对不特定的对象作出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对于抽象行政行为,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上级行政机关行使监督权。如果认为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违反法律或侵犯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可以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或其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诉,而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是行政机关的内部人事管理行为,属于内部行政行为的一种。这里的内部行政行为应该不仅仅指奖惩、任免决定,只要是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该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就都应在此范围内,如公务员的福利待遇、辞退辞职等等。因此,因行政机关内部人事任免、奖惩、待遇、晋级等决定引起的纠纷,原则上由行政机关自行解决或由当事人向上级行政机关、人事、监察机关申诉,按内部行政监督程序解决,而不能通过行政诉讼程序解决。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具有法律效力,相对人不得再提起行政诉讼。因而,“最终裁决”是对司法监督的排除,只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才有权设定由行政复议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法规和规章都无权作出这种规定。这类行为的范畴越来越小。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行政终局裁决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行政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只能申请复议,行政复议决定即为最终裁决。这一情况主要体现在我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的规定中;二是行政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一旦选择复议,复议决定即为终局裁决,不得再向人民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即属于这种情况。

(五)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公安、国家安全等行政机关具有双重的职权身份,它们既是实施刑事案件侦查等刑事司法活动的机关,又是从事公安、国家安全等方面管理的行政机关,因而既可对刑事犯罪嫌疑人实施刑事侦查措施等刑事司法行为,又可对一般违反行政法的相对人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具体行政行为。

刑事司法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着不同的性质,各自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我国行政诉讼目前只针对行政行为,因而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的刑事司法行为尚不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内。为了明确划分两者的界限,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第二项专门规定: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这一规定限定了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的刑事司法行为只能是依照刑事诉讼法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对此,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正确理解:

第一,这类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公安、国家安全、海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等特定机关,其他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者个人,都不是这类行为的主体。

同类推荐
  • 民法文化与中国民法法典化

    民法文化与中国民法法典化

    传统文化中的集体精神观念阻碍了现代个人权利的生张,家国本位的思想观念和儒家文化的盛行扼杀了作为民事主体的人的主体地位和权利意识。
  • 还原犯罪真相:侦查逻辑和方法

    还原犯罪真相:侦查逻辑和方法

    本书不是进行学术讨论,对学术界存在争议的“回溯推理”未作介绍。在作者看来,强调侦查假设没有必要再强调“回溯推理”,回溯推理只是对假设形成路径的研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在作者看来,侦查假设与侦查回溯的共同存在难免给读者带来疑惑。这是一本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及其方法讲述死人会说话的刑事侦察案例奇书。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侦查、侦查逻辑学、侦查的历史、侦查逻辑的现状、侦查逻辑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三章介绍了当代最新的鉴识技术以及依靠鉴识成功破案的典型案例,还向读者介绍了现场搜集证据的基本方法,学术界对观察有影响的理论;
  •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程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程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概论(第2版)

    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概论(第2版)

    本书介绍了中外广播电视立法制度、监管制度、许可制度、所有权制度、节目制度、网络制度、从业人员制度、涉外制度、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等,并配有该领域的法律案例和简评,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广播电视法律制度及其运用。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广播电视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广播电视业界及关注广播电视的人士了解和研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入门书。
热门推荐
  • 古琴疏

    古琴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帝苏落雨

    邪帝苏落雨

    今天忽然召开了紧急会议。貌似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苏落雨也不敢怠慢。急急忙忙的跑去议事厅。坐在了属于他的位置上。可是听见年轻貌美的美女老大说要去保护什么人。好像只是他们洛家族长的私生女?你妹啊。你们族长都多大了。还有私生女。佩服,。佩服。。。-------------------------这是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同时也不是斗气世界。这片大陆上的人们。他们修炼的都是元力。而主人公苏落雨是土生土长的大陆人士。没有奇遇。没有天赋。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修炼到了顶端。可是就在他辛辛苦苦功成名就之后。却迎来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 神犬嘀嗒

    神犬嘀嗒

    每个女生都幻想着有一条宠物犬可以作为一个忠实的伙伴,请看嘀嗒的传奇成长变身的奇幻旅程……
  • 做事先做人

    做事先做人

    本书深入探讨做人做事的艺术,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做人,下篇是做事。内容涉及做人、沟通、性格、交友、品行、合作、谋略、思考、目标、行动等方面。
  • 盗墓之亡灵宝藏

    盗墓之亡灵宝藏

    86年前,慈禧太后的清东陵被盗,大量珍宝流出不知所踪。86年后,一支由满清皇族后裔组成的寻宝队踏上行程,他们要找回失踪已久国家宝藏。而我,只是一个珠宝商人,经历512大地震后双耳经常失真耳鸣,部分记忆丧失。原本只想平淡的过完一生,却因为一副双面画搅入局中,被迫进入古墓与盗墓贼们共同经历生死。当我以为出生入死过就算朋友,却不想一切的背后竟有着更大的阴谋。
  • 三神界

    三神界

    三神界,世间本无此世界,几十亿年前,时空错乱,无数世界的一部分空间板块被带入了错乱的时空中,经过不知多少岁月的时空漂流,渐渐的汇聚在了同一个时空,而形成了无数种族,不同文化共同生活的一个世界——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由来。少年李仙凡,莫名其妙的被卷入残酷的战斗,神与魔的争斗,各种族间的纷争,天使与魔鬼的战争种种传说尽在三神界。新人新书,如喜欢该作品的读者,请大方的点击收藏,加个粉丝支持下小子
  • 随身电脑在异界

    随身电脑在异界

    莫名其妙的带着自己的电脑穿越了,倒霉的降临在一片凶兽遍地的森林之中,面对各种野兽嗜血冰冷的目光,秦天奋起反抗,心中却很悲苦,但是,当他发现与自己一同而来的电脑发生了某种莫名的异变之后,秦天开始一步步迈向这个世界的巅峰
  • 傲娇医仙转世戏王爷

    傲娇医仙转世戏王爷

    来自玄幻大陆的可爱神医,会与同样穿越的邪魅王爷碰撞出怎样激烈的火花呢?片段一:“娘子乖,到我怀里来。”“人家不要嘛,小心拿银针刺你哦”某男张开双臂笑眯眯道“娘子尽管刺,为夫定会不动如山。“哎呀,别这样啦,你知道我会不舍得的。。。”以上是简介,想看多多推荐收藏哦。嘻嘻。
  • 双面萝莉:偷心计划!

    双面萝莉:偷心计划!

    【校园玛丽苏,男强女强,不喜勿进】舒墨,帝皇学院校草。人人皆知他是舒家唯一的继承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黑界的大佬,这样一个如帝王般的少年,却被一个双面小萝莉俘获了心——凌雪与朋友打赌,立誓要追到这个完美男神,即使她知道他的身份,却也丝毫不害怕。于是,她隐藏自己的身份,还有自己的发色和眸色,伪装成平民生,进入帝皇学院。她死缠烂打,不顾形象……【亲爱的,哪怕全世界都与你为敌,我也会为了你杀遍世界!】读者群571562503
  • 现世阴差

    现世阴差

    阴差,捉拿那些逃脱引渡的灵魂,遍布世间,虽叫法不同,能力不同,但职责是一样的。生前为善者引渡阴界,为恶者打入地狱。一位天生阴阳眼的少年,稀里糊涂的成为了阴差,从此身边发生了一些古怪离奇的事,且看他如何应对,去探寻事实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