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4100000016

第16章 争与让(1)

1.不争方能争天下

学过企业管理的人都知道“蓝海战略”。这个词最早是由欧美专家提出的,但最先提出其核心理念的不是外国人,而是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国的道学圣人老子。该理论的核心思想在老子的《道德经》里已经写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表述的就是这个意思。

——崔国文(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知名学者)

何谓“不争”?

一次饭局上,朋友老罗对此有过精彩地解释:不争是道家的理论,想明白它必须先明白道家的理论核心——无为。无为,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不作为,而是有所不为的意思。为什么要有所必为?因为人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把精力集中起来,有所作为。同理,人只有不争一些事情,才能争得一些事情,争好一些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

举例说明:当一个人站在地上,抬起左脚时,他会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再抬起右脚。原因就在于他抬起了左脚,已经“有所为”、“有所争”。而当他处于“无为”、“不争”状态,即两只脚站在地上时,他可以随时抬起一只脚,必要时还能双脚起跳。

朋友的解释未必标准,但至少说出了大致。

有句话说:“当一个人习惯说不的时候,才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老子就是一个喜欢说不的自由人。老子说不的核心是“不争”,《道德经》全书八十一章,共有七章八处谈到“不争”,可见其重要。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的观点看似玄妙,甚至难以理解,其实却很简单,我们仍举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我和朋友小张都喜欢下象棋,时不时在网上杀两盘,换换脑子。当然有时候也会耽误工作。有一天,我无心工作,在网上约小张,并扬言“杀得他屁滚尿流”。谁知小张不给面子:“不玩。一来玩不过你,二来要赶稿子。”不管小张是不是玩得过我,他不跟我玩,我怎么跟他玩?怎么跟他争?当然我可以找别人玩,网上的闲人多的是,但不管我跟谁玩,能不能争胜,我都争不过小张了。因为他争的是正事,我争的是闲情。

人生如棋,能下得好的人太少。社会历来都是名利的社会,但当今社会则表现得更疯狂些。大到位子、房子、票子、女子,小到公交车上的一个座位,到处都在你抢我夺,上蹿下跳,拉关系、耍计谋、厚黑学,争得不可开交,闹得热火朝天。前两天,网上报道,某地铁上,某女孩为与某女士争座位,女孩一怒之下划伤了对方的脸。可以想象,等待这位女孩的将会是什么?我们也可以预言:那些争座位的,人生高度大都有限。至于那些排个队都要加塞的、见老弱病残孕也不让座的,其人生根本就没有高度可言。

有位作家说得好:你拥有了淑女,就失去了辣妹。同理,一个满脑子充斥着小命题的人,是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那些真正值得思考的大概念的。

去年,某出版单位托我找两个同行翻译一部古籍,我当即介绍了两位。他们之前是彼此熟识的朋友,最后却闹得有点儿不爽。不为别的,只为作品的署名先后。这不可笑——在中国,那些多人合著的书,往往都是按作者姓氏笔画的多少排序,之所以如此,不外乎是因为把谁排在前面都会得罪后面的人,若按姓氏排名,即使有人不高兴,也只能怪他自己的姓氏笔画太多——可笑的是,直到今天,俩人那部书也没能出版,询问出版单位,答复是:质量不太好,只能放弃!这下好,根本就不用考虑了。

据传闻,当年一位美国女士读完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信给钱先生表示要登门拜访,钱先生立即回信婉拒:假使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也只有钱钟书这种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家。那些今天演讲、明天剪彩、后天访谈顺便还要为大家签个名的大家,往往都是大资本家炒作出来的。

争,尤其是与自己人争,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比如,当你告诉自己的邻居,世界首富已经不是比尔·盖茨了,而是大洋彼岸的某某新贵,对方的反应肯定不以为然:爱谁谁,关咱屁事!但你若告诉他,你本人遇到了什么好事,或者一跃而出人头地了,他多半也会说些恭喜、恭喜,我早就知道你不是普通人之类的祝贺语,但实际上,除极少数素质高尚的人会为你的幸运感到沮丧,在心里哀叹一声“为什么这种好事总是轮不到我”,大多数同胞多半早在心底羡慕嫉妒恨得牙根发痒了。

这些人不懂得,只有正面看待别人的成功,汲取别人的经验,胸怀天下、放眼天下,才能超脱眼前的小圈子、小群体、小地域、小利益,即使不能天下莫能与之争,至少也能成为一个成功人士。

现代人常说,做事先做人。所以那些劝人向善、做个好人的书都得打着做事的招牌才能大行其道。

不过,争是生物的本性,现在又是空前的竞争时代,让人彻底不争是不现实的。地球资源日益匮乏,你不争取,就都被帝国主义控制了;奥运会申办城市那么多,你不争永远没你的份;招聘会上人头攒动,不争一下,人家会主动找你?所以该争的还是要争。既然要争,那就争大的,不要去争那些蝇头小利,因为那不仅不值得争,不应该争,还会影响我们争天下。

2.利益的背后是利刃

最近网络上有人强调:“利益确是个好东西”。我没加思索的想也是啊,都利益了,还能不好?可仔细思考时却发现利益这东西有时就是万恶之源。比如说小偷、强盗自会光顾那些拥有利益较多的人,最起码是首选。单从这一点来说,利益就成了坏东西,害人害己,害了小偷也害主人。

——李三鸣(艺术家、评论家,清华大学MBA硕士研究生)

《晏子春秋》记载了一个“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春秋末年,齐国有三个猛将,分别叫田开疆、公孙接和古冶子,人称“齐国三杰”。三杰勇武异常,深得齐景公的宠爱,但他们和所有不会做人的人一样,飞扬跋扈、恃宠而骄。时任相国晏婴担心三杰危害国家,屡谏齐景公除掉他们,但齐景公爱惜勇士,不肯表态。晏婴只好另想办法。

说来也巧,不几日,邻国领导人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两国国君正襟危坐,晏子和同来的鲁国大夫叔孙蜡陪坐执礼,三杰佩剑立于堂下,态度非常傲慢。晏子心生一计,决定乘机除掉他们。

于是,晏子建议说:“大王,园中金桃已熟,摘几个请二位国君尝尝吧?”齐景公大悦,立即令人去摘。晏婴忙说:“金桃很难得,还是臣亲自去吧。”不一会儿,晏婴摘回6个桃子,个个硕大新鲜,香气扑鼻。齐景公问:“怎么只摘了6个?”晏婴说:“还有几个不太熟,所以只摘了这么多。”说完恭恭敬敬地献给两位国君每人一个。二人边吃边夸桃子味道好,并赐了晏子与叔孙蜡每人一个。这样,桃子只剩了两个。怎么处理呢?晏婴再次建议:“请大王传令群臣,谁的功劳大谁就吃桃,如何?”齐景公同意了,刚刚传令完毕,三杰中的公孙接便走出来拍着胸脯说:“当年我随国君打猎,林中突然蹿出一只猛虎,是我冲上去杀虎救驾,立了大功,应该吃个金桃吧?”晏婴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赐桃一个。”公孙接接过桃子,站在一旁,十分得意。

紧接着,三杰中的古冶子也站出来说:“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当年我送国君过黄河,行至河心,一只大鼋兴风作浪,咬住国君的马腿,拖至急流中,是我舍命跳进河中杀鼋救驾,此等功劳,该不该吃个桃子?”景公说:“当时要不是将军,寡人的命早就没了。此乃盖世奇功,理应吃桃。”古冶子出得了一个桃子,十分高兴。

眼瞅着盘子里最后一个金桃也没了,唯一没吃到桃的田开疆不高兴了,他说:“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舍生入死,斩其名将,俘虏无数,吓得徐国国君俯首称臣,邻近的郯固和莒国也望风归附。如此大功,难道就不配吃个桃子吗?”晏婴忙说;“田将军的功劳当然高出公孙接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没了,只好等树上的桃子熟了再赐。”田开疆却咽不下这口气,他手按剑把,气愤填膺:“打虎、杀鼋有什么了不起!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受此奇耻大辱,我还有什么面目活在人间?!”说罢,抽宝剑刎于朝堂之上。公孙接大惊,也拔出剑来,说道:“我因小功吃桃,导致田将军功大却吃不到,我有何脸面活在世上?”说罢也自杀了。古冶子也沉不住气了,大喊道:“我们三人义结金兰,誓同生死,如今他二人已死,我岂能独活?”说完,也拔剑自刎……

两个小小的桃子,便让三位猛将顷刻间身首异处,即使是两千多年后看来也令人心惊。这个故事本是为夸赞晏子的谋略和机智,但在今人看来,它更多的反映的却是利益背后的悲凉和残酷。

说到利益,人们往往犹抱琵琶半遮面,仿佛谁要是大喊一声“我要利益”人格立即就会降下三等,但实际上,古往今来,有谁能彻底地与利益绝缘呢?有谁不是在为利益奔波呢?

清朝的乾隆下江南时,一位老和尚曾指着江中过往船只说:江中无非两条船,一条曰名,一名曰利。其实名也是利益的一种,名如果不能给人带来好处,会有那么多人为出名挖空心思、辗转反侧?

人首先是消费者,其次才是创造者。一个人若想活下去,必先追求利益。追求利益没错,但利益的背后往往是利刃。现代人常说,“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为什么会挨刀呢?或者说,原本很文明的人为什么一到了江湖就会动刀子呢?答案无他,利益。

当然并非所有的利益背后都是利刃,只有那些不谙利益之道的人,才会往刀口上送。我们来看一个经典案例:

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宰相,他做了数十年的二把手,勤勉有加,政绩赫然。楚王多次要封赏他,都被他婉拒。后来,孙叔敖老了,病了,他自知性命不久,便把儿子叫到跟前说:“楚王屡次要分封给我一块儿土地,我都没接受。我死之后楚王必定会分封于你,你记住一定不要接受富庶的土地!楚、越之间有个叫寝丘的地方,那里土地贫瘠,你可以要求被封在那里。”

不久,孙叔敖撒手西去,楚王果然要分封给其子一块富庶的土地,他的儿子推辞之余,顺利地得到了寝丘这个地方。直到汉代,这块土地还被孙叔敖的后代所拥有。

孙叔敖之所以嘱咐儿子别要富庶的土地,就在于他深深的知道,利益的背后往往是短兵相接,利益越大就越是显眼,追逐的人就越多,嫉妒的人也越多,最终拥有利益者便会成为众矢之的,如果没有过人的能力和德行,利益就会为他带来无尽的灾祸。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但对一个不再过问江湖中事的人来说,江湖血流成河,也流不到他的脚边。老子说:“夫惟不争,故无尤”——正因为不争,所以不招人怨恨。不争,你就没有烦恼,没有是是非非。不争,你才能留住有用之身,冷静地发掘自己的智慧,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你的未来才有无限可能。

3.蜗牛角上的芸芸众生

30年前,一个美国总统来到了中国,他的访华之旅目的是为了结束两国间长达数十年的隔阂和数百年的相互猜疑。尼克松总统向世界显示了两个迥然不同的政府能够本着相互的利益、相互的尊重来到一起。那天他们离开机场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对尼克松总统说了这样一番话,他说你与我的握手越过了世界上最为辽阔的海洋,这个海洋就是互不交往的25年。自从那时以来,美国和中国已经握过多次的友谊之手和商业之手。

——乔治·沃克·布什(美国前总统,曾在清华发表演讲)

先出个脑筋急转弯——本人最新发明,但转载不必注明出处:

世界上最小的牛是什么牛?答:蜗牛。

我一直搞不懂人们为什么会给这种并不像牛的昆虫起名为蜗牛,找了一些资料,也没个标准答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蜗牛”就已经成为这种昆虫的正式学名了。

大诗人白居易有首诗曾提到了蜗牛: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意思是说:人活人世间,看着挺风光,但其实却好像侷促在小小的蜗牛触角上,空间狭窄逼仄,即使让你把所有的地盘、名利都争到,又有什么好争的呢?人生须臾短暂,就像火石撞击所发出的火光那样转瞬即逝,又有什么值得计较呢?人生无常,缘来缘散,机关算尽,到头来也是枉费心机,所以人应该明智点儿,放下争斗,笑口常开,别把时间都浪费在争名夺利上,这样才能尽享美好人生。

诗人为何要把人类的生活比作是在小小的蜗牛触角上呢?这源于《庄子》中的一篇寓言:

战国初期,魏惠王恃国家正处于鼎盛时期,想以齐威王违背盟约为由发攻齐。身为国相的惠施为劝导魏王息兵,急忙请来隐居在民间的贤士戴晋人规劝魏王。见到魏王,戴晋人问道:“大王您可知道蜗牛吗?”

魏王说:“自然知道。”

戴晋人接着说:“我就给大王讲一个与蜗牛有关的故事吧:有这么一只蜗牛,长着两只触角,左面的角上有一个国家,称为触氏;右面的角上也有一个国家,称为蛮氏。触氏和蛮氏为了争夺领地,动不动就交兵开战,伏尸数万……”

戴晋人还没说完,魏王就不以为然地笑道:“你讲的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戴晋人说:“这并非虚假之言,我们姑且来论证一下:以君王看来,四方上下有穷尽吗?”魏王多少懂点常识和哲学,想了想说:“没有穷尽。”戴晋人又问:“人的心巡游过无穷无尽的宇宙之后,又返回到人世,可不可以说人世渺小到了似有似无?”

魏王又答:“对。”戴晋人接着问:“人世既然都可以渺小到可有可无的地步,而魏国又只是人世间一个很小的地方,国都又是魏国之中很小的一块地方,大王又是国都中很小的一个形体,那么,相对于无穷无尽的宇宙而言,您跟蜗牛右角上蛮氏国的国王又有什么分别呢?”魏王说:“真是没有什么分别。”最终,魏王体悟到了人世和国土的渺小,感受到了征战和扩疆的无聊——即使能够胜利,所得不过蜗牛一角之地而已,实在没什么意思。

这个寓言有一定的超前性,对古人来说玄之又玄,但现代人就很容易理解:宇航员在外太空看我们的地球,不过一个乒乓球大小。再远一点儿,根本就看不见了,还不如蜗牛的触角。但我们知道,地球实际上大得很,很多旅游者都有一个梦想:游遍全球。实际上是没有人能游遍全球的,他们充其量只能去些大城市和风景名胜。真要让一个人游遍世界,其最终归宿只能是累死。那么,在宇宙中我们的地球有多大呢?其实,即使和太阳系中的木星相比,地球也显得太小了。木星的半径大约是地球的十倍。而太阳的半径,至少是地球的100倍,质量则达到了33万倍!而我们又知道,太阳不过是宇宙中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单是银河系中就有1000多亿颗恒星,有的恒星甚至比太阳大1000万倍!据此类推,银河系之外呢?之外的之外呢?总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我们人类太渺小了。遇到烦心之事,尤其是那些求之不得必欲争之而后快的事情,想想地球,想想木星,想想太阳,想想宇宙,一切就都豁然开朗了。

同类推荐
  • 效率在于行动

    效率在于行动

    十个完美的想法也比不上一个实际的行动,因为想象中的成功只能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一位哲人说过:“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成功的要素有很多,天赋、运气、机遇、才智、好习惯……但最重要的却是这一切要靠行动来实现。好的想法需要行动来支撑,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行动来实现,身体力行、极高的效率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备条件。
  • 优秀学生最爱读的经典励志故事

    优秀学生最爱读的经典励志故事

    本书是励志类故事精选,如自我激励、愈挫愈奋、催人奋进,每篇文章都有对应的心得感悟等栏目设置,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教育性,是青少年学生进行励志教育与培养的最佳读物。
  • 生存三做

    生存三做

    生存的第一要务就是不断做事,大事、小事、外边事、家里事,人活一生可以说事事不断,人生离不开做事,做事便是你人生最重要的活动。如果你尚不知道从哪个入口找到最佳的方式,那就记住“做”的要诀吧。从现在开始去做,你会发现自己将拥有一个不一样的生存环境。
  • 新兴女性:女性未来人格与修养的10大全新展现

    新兴女性:女性未来人格与修养的10大全新展现

    女性是强者,当然主要是指那些非凡女性。就世界以及我国整个女性而言,相对于男性,女性整体实力还依然不够强大,仍然是比较脆弱的,还不能真正成为“半边天”。特别是随着社会竞争更加激烈,有人认为女性应该回归家庭,成为全职太太、家庭主妇,这就有可能使女性再次坠入为男性和社会的附属品。事实上也有一些女性自认为是弱者,自甘掉队,滑入到温暖的小屋和被窝,充当花瓶和豆芽,这就严重影响到女性的团队精神,非常不利于女性的生存和发展,是与时代发展背道而弛的。成功的女性身上自有许多美好的精神和思想,完全可以借鉴和发扬,脆弱的女性身上自有许多糟粕和枷锁,完全可以克服和打破。
  • 把快乐留给自己

    把快乐留给自己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缺少一些东西,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但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自己天天快乐,日日开心,于是烦恼和愁苦便常常折磨着本已压力重重的心灵。其实,放下追求圆圆满满的幻想,面对充满挫折与考验的人生才是明智;在漫漫旅程中,把洒脱和快乐留给自己,过的踏实、满足才是真谛。本书收集了生活里许多人生小故事,使您在阅读中品味生活、心胸释然,不要忘记将快乐留给自己,在人生路上轻松前行。
热门推荐
  • 鬼医重生,灵羽心

    鬼医重生,灵羽心

    前世,她是古色古香梦幻岛的公主,古灵精怪的她医术高明。可是却错信绿茶。让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她远去。在阴差阳错下。得以重生。不知这一世。她能否弥补前世犯下的错?咳咳,写的不好请不要介意,欢迎提意见。
  • 仙魔之巅

    仙魔之巅

    辗转凡尘千万年,道成平踏仙魔巅。为她,执三千仙魔命,掌亿万众生缘……
  • 宠妻无度:妖孽玩转异世

    宠妻无度:妖孽玩转异世

    拍戏却意外穿越?!到底什么情况...她本无心其他,只一味的想变强,只有够强大了,才能守护住自己的东西。然而,一开始冷若冰霜的美男子却不知在何时爱上了这个穿越而来的她。未来的路困难重重,某冷男的追妻之路也不短啊!那一次,她搂着舍命救她的他,放话:这一辈子你遇上我就只能是我的!我不许你怎么样!她是轮回主神,一切有他在伴,异世,拿下那是杠杠的!
  • 五方五界

    五方五界

    修行一途开五境,入天地人合,成就无上至尊,风华绝代!弹指论天地,坐看风云起,问天下谁主沉浮,至尊逐路,血染山河!废墟世界的少年,背负承诺走出,踏上一条改变天地格局的道路。
  • 龙门金剑

    龙门金剑

    一双血色瞳孔给他带神秘力量,却也给他带来无尽的痛苦。直到在一次刺杀事件中看到一个同样拥有血色瞳孔的神秘杀手,并在不久后幸运的得到了一卷龙门真解图,而从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进入一个神秘又残酷的世界。一切争斗都只因为金剑《龙门》注:该书是都市激战类小说,非传统武侠!!!全新的修炼体系,不一样的武学原理与招式运用,让你耳目一新。斗智斗勇!精彩绝伦的战斗场面,不容错过!
  • 坏蛋之王者重临

    坏蛋之王者重临

    经典坏蛋在现,看谢朱雀如何大一统青龙,韩非与谢朱雀的恩怨又将如何解决,本书主要围绕青龙和韩非之间展开,主要是续写六道前辈的坏蛋是怎样炼成的,希望各位坏蛋迷不要喷我。
  • 王俊凯:忘记从前

    王俊凯:忘记从前

    他们,是明星;她们,是千金。偶然的相遇,让他,违反了25岁以后再谈恋爱的约定,他爱她,却伤害了她,她,会原谅他吗?五年前,一件事情让我离开,五年后,我以另一个身份重新回到他身边,并让他的好兄弟不要告诉他我回来了,可是,我回来了,心更痛。——by林沐五年前,她突然离开了我,我找了她五年,突然有一天,她回来了,可是,她是冷冰冰的,一点也不认识我,你回来好不好,我错了。——by王俊凯
  • EXO之完美的爱恋

    EXO之完美的爱恋

    这是一篇关于EXO爱情的书,在文章的后文将会出现别的人物!主人公夏落曦是来自中国的女孩,20岁!夏落曦在韩国SM公司是EXO的彩妆师,但在韩国的日子有很多的事情围绕着她。。
  • 异界之穿越时空

    异界之穿越时空

    从一次差点丧命的探险到穿越到异界大陆之后的称霸,看我怎样书写传奇。。。
  • 水浒品书

    水浒品书

    水浒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是一部很有色彩的小说每个人对水浒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当处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