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2300000001

第1章 懂得永恒,得要我们,进化成更好的人(1)

即使一切美好的停驻都如此短暂,我并不曾真的在心里埋怨过什么。如果不经历那些颠沛,你我如何成为现在的你我?

懂得永恒,得要我们,进化成更好的人

高二那年,学校来了个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系的女研究生,带我们的心理课。她的课程夹杂了各路新鲜信息,有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她同时又在考博,经常冒出一两个英文单词,很熟练而习惯的样子,并不讳言自己对女博士这一身份的渴望。过了十年再回想,她那时候与我现在一般年纪,正是从女孩到女人,从无忧无惧到有所思的转折期,内心该是充满希望又颇踌躇和犹豫。

她说过的对我影响最深的话是:Cleanupyourdesk,cleanupyourmind.(清理好你的桌子,梳理好你的思想。)因为这句话,无论什么时候,桌上东西再多,我都尽量码得整整齐齐。

人心是很纤弱而无从推断的,我们的确会因为一些极难察觉的小细节对一个人心生好感,又或者心生厌恶。我曾在杂志上读到一篇小文,里面说:那天男孩和女孩第一次见面,他礼节性地送她回家,心下觉得这姑娘各方面都一般般,并没有继续交往的必要。道别后男孩转身离开,女孩在身后怯生生地唤了一声:“谢谢你啊。”男孩回头,看见她站在楼道口,笑笑的神情,有点儿羞赧,正抬手把一缕被夜风吹乱的刘海儿别在耳后。

他心里一动。

后来呢?后来他们俩结婚了。至少那作者希望是这样,并认为这样的结局是合理的。

17岁的文科班女生很有理由被这种文字打动。即使那一年的我埋头在书本、分数、对名牌大学和对遥远城市的虚妄向往里,基本无暇他顾。17岁的心性纯洁得像蒸馏水一样,不变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和野心,相信自己总会向前、向前、向前,永动机一样不知疲倦,石膏像一样亘古青春,直到到达理想的彼岸——即使那理想影影绰绰。

后来那老师走了。听别的班的同学说,一次平常的课上,她背对学生在黑板上写字,写着写着就哭了。回过头来说:“老师要离开了——老师考上博士了,很舍不得你们。”有些女生也哭了。临下课的时候,她又开心起来,说:“我人生最大的理想实现了——我终于成了一个女博士。”

那一刻我难得地、出奇地冷静。我觉得她的悲喜并不对等,至少在那一刻。喜悦如此实在,悲伤则很快就可忽略不计。一年多以后,我考上大学,离开家乡;五六年以后,我大学毕业,也做了老师,不久又离职回到父母身边……人生无非不断地拣择取舍,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绝对的选择。

一天早上在办公室例行打扫的时候,又想起这位老师。她快40岁了,不知过得怎样。现在想想,当年二十五六岁的她,的确未必多成熟,但无疑在迅速成熟起来,开始不得不面临艰难的抉择,基本非此即彼,必须今是昨非。她们正在被迫标靶般准确无误地认清自己,不再为早晚要舍弃的人、事、物而哭泣……我亲眼所见,我感同身受,这一过程不舍昼夜。

无论怎样,办公环境的整洁的确帮我抵御了许多压力。要打出一个艰难的电话之前,或者心乱如麻的时候,我会下意识地擦擦桌子,整理房间和书籍。

那天跟朋友吃饭。我讲的故事让她眼圈发红,她的事儿听得我不断猛喝茶水……但她到底做出了选择。我们俩为此必须不断交替去厕所新陈代谢茶水和咖啡,当我走在咖啡厅明暗交错的通道里,好像把过去南北颠簸的几年又捋了一遍。那一刻突然有些超脱的升华感,想到《大撒把》里的台词:“你把这事往好了想到头,再往坏了想到头,然后就没什么了。”

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2007年我大学毕业,来到安徽一所私立高中做老师。开学前有个全国高中语文新课标培训的会,皖南地区的开会地点是马鞍山。跟同事坐一种票价11块的火车,牛车一样慢,莫名其妙就停下来,且没有空调。同去的有一位女语文老师,还有一位美术老师。先前打电话的时候,我以为那语文老师有四十来岁,因为其腔调里带有一种急躁和烟火气。

火车上,女语文老师带了好些水果分给我们吃,我惊讶于她其实这么年轻。问起语文组长是谁,她顿了一顿,有些不好意思似的:“目前……是我。”

在马鞍山安排了住宿,我们俩住一间。她是皖北人,但似乎比我还怕热,总是一头一身的汗,进了房间开了空调就死活不出去了。我正是毕业之后刚步入社会的磨合期,走不出心绪和现实的双重低谷,话少而倦懒。

一起住了几天,有一天晚上她问我一个在福建念大学的东北人为什么来这儿工作,我无言以对。她说应该是为了爱情,我不置可否,算是默认。她有些惊讶,看我并不想说下去,就说她28岁了,刚刚分手,现在还是单身,家是农村的,“很农很农的农村”。

在我们相熟之后,她又几次提起她的那次失恋以及她的家人。2007年冬天发生了著名的雪灾,远近的同事都回不了家,元旦凑在她宿舍里烧饭聚餐,我先去帮着择菜洗碗。在厨房里,她坦陈那次恋爱对她伤害很大,她很喜欢那个男人,以为是真命天子,真心实意地付出,可那男人莫名其妙地就不要她了,且再也不见,那样冷酷。她因此抑郁了一段时间,总是哭。她妈妈非常担心,从家里转了好几趟长途车,辗转前来陪她住了一个月。

那个县城也在深山里,长途车所过地段很险要。“车在盘山路上绕的时候,我妈‘哇’就哭了,说:‘啊,我女儿怎么在这种地方上班啊!’”她说这话的时候,我们俩坐在她宿舍的床上烤着火盆,笑作一团。我没有想象她最困顿的时候是何种境况——因为那些永远对挫折哈哈大笑或握紧拳头、转了身自己抹掉眼泪的姑娘,她们的矛盾和辛苦、倔强和虚浮,我再熟悉不过。

开学之后,她成了我师父——语文组所谓的老带新。我做了班主任,虽然并不成功,但好歹尽力而为。晚自习,学生做功课,我在讲台上写教案、做卷子、出卷子,或者拿本闲书读。《不存在的女儿》和《毛姆读书随笔》就是那时候读的。有时候我俩无聊,就互发短信闲扯。有一次说深了,她劝我还是离开那里,去更好的地方,而我不知该说些什么。

那天散了自习,去学生宿舍查了寝,已经过了晚上10点——每天都是如此,早上5点多起来带学生早操,晚上10点查寝之后才能安心下班。每个月只休息两次,每次一天半。我站在操场中间打电话给父母,做出很开心的样子。下班的同事陆陆续续从我身旁过,都跟我说:“××到处找你呢。”

我挂了电话,回教师宿舍去找她。她还在楼道里等我,正站在我宿舍的窗口旁,看到我来了,也不管时间已经很晚,很大声地叫:“啊!你可来了!我到处找你!你去哪儿了?你怎么样了?心情不好?”

声音还是第一次听到的那样,急急的,带着急躁和烟火气。

我俩并肩趴在走廊的栏杆上望着整个操场。她又说了些劝我离开的话。然后说起学生,我说班上有几个男生不安分,所有老师都想逼走他们,认为他们是“垃圾”,逼走了反倒有利于班主任管理;董事长想留住他们,因为可以收钱;做班主任的两边不是人。她问我怎么想。我说要留住他们,跟钱没关系,只是他们这么小,又有前科,出去到社会上不就毁了吗?好歹把高中读完。做班主任的,一群羊也是放,不在乎为他们几个多受累。

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似乎是我们彼此指认的一晚。

一次晚上,跟当时的男朋友出去吃饭,结果吵架了。好像是因为打包菜的事,他不肯拎,我也不肯拎,他一怒之下就把几盒菜扔到垃圾桶里了。我正站在垃圾桶边上出神,她走过来,身边有个神情憨厚的男人。

第二天早操,她主动过来跟我说,那人是她新认识的,学校一位我们都相熟的历史老师给介绍的。事业单位,大她一岁,人很好,但没感觉。又问起我昨晚站在垃圾桶旁边干吗,还气哼哼的。我跟她说了吵架的原委,她笑得蹲在地上。

后来我离开安徽,跟任何同事都没打招呼。她和其他几个同事给我打电话说送别的时候,我人已经在杭州,马上要上飞机。回长春之后,涉及安徽当地人才机构调档案等手续的大小事务,她都帮了我许多忙。

2008年,从其他同事那儿得到她要结婚的消息,马上汇了钱过去,请他们代我送上红包。她传了婚纱照给我看,夫妻俩都笑得甜美极了。

2009年,听说她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的教师编制。

2010年,同事发短信来说:时间真快,你走了快三年了,而××要生宝宝了。我没有回复那条短信。

我认识很多很多平凡却美好的人,他们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给我光,给我热,又默默与我告别。我在暗处写下这些字,像在河流里打捞鹅卵石串起项链,点缀记忆。但也不过如此。日子本来平淡如水,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在乎的人、最核心的生活,我的原则是:不打扰。

《阿甘正传》里有一句著名的台词:“Mamasayslifeisaboxofchocolate,youneverknowwhatyouaregonnaget.”(妈妈总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尝到哪种滋味。)樱桃小丸子说:“只要好好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有一种概率深不可测,但只要你常在此间行走,总会得到些小恩小惠吧。

重新绽放一次的人生

每次加班到天黑,集团的“鬼楼”都安静极了。不敢坐电梯,一路从楼梯走下来,到一楼转角处的卫生间收拾自己。总在这时候碰见一个神气活现的姑娘,跟我一样的黄毛短发,唇红齿白,极白皙精致,眼睛大大的,穿着ONLY1范儿大黄大紫的衣服,脚踏10厘米的恨天高。虽然彼此不认识,但见得多了,就对着笑一下。

一次中午出去逛,又见着她,打了个招呼。挨着我的同事问:“你认识她?”我说不算认识,见过。“这姑娘也是新来的吧,编辑培训怎么没见过啊?”同事说:“姑娘?人家孩子都上学了。”

1ONLY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时装公司丹麦BESTSELLER拥有的四个著名品牌之一。

于是八卦了一番。原来她是集团的元老了,十几年前已经在大楼里上班。刚来的时候胖墩墩的,梳一根稀疏的马尾辫,深蓝大褂一直垂到脚踝。扫台阶,从19楼扫到1楼;擦扶手,从1楼擦到19楼。每个人都见过她,可她见了人也只是头也不抬地擦扫,神情郁郁的。几年之后,大楼里的每家出版社都有了自己负责的区域,各自雇了清洁员,她转行去操作电梯。据说十几年前的她总是穿着工作服或黑衣服,闷闷不乐,竟日没有一点儿神采。进电梯的人都避过不看她,她也把别人和自己都当透明的一样,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后来人人都会使用电梯了,她就不见了踪迹,据说是读书去了,一两年没见,大家都忘了她。又出现的时候,已经女大学生一样清新可人,长发直直披下来;白色连衣裙穿在身上,见人也知道说笑和打招呼。出现的次数多了,都知道原来是已经进了局里实习。

所以等我见到她的时候,她早过了30岁。头发长了又短,黑了又黄,纱裙变成热裤,平底鞋换了恨天高。

从同事的语气和神态中,我明白,在我们这样一个开放又封闭、年轻又古老的单位,关于她的归去来兮,一定有许多揣测。

如果一个家世和眉目都稀松平常的女孩想倔强地漂亮地活着,她必须跳出不得意的童年,回视无数质疑的目光。默默擦扫的那几年,她穿暗色宽大的衣服;电梯上上下下,在那些西装革履的人面前,她只盯着那些按钮,不说话。她想用最没有特色的衣服和冷漠把自己藏起来,这个不如意的、普通的、跟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甚至鄙陋的自己。她可以选择就这样下去——在大多数人看来,她就属于那样一个世界。可她终于选择继续读书,让自己的人生绽放一次。我不信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用“女人,这辈子就那么回事儿”的话劝阻和挤对过她。在她获得那次权威考试的认可之前,她还是大多数人眼中自不量力的失败者,可她真的就成了。然后她回来,宛然新生,穿鲜亮的衣服,戴夺目的饰品,虽然照样跟森严的机关作风格格不入,可她已经拥有了跟环境正面交锋的勇气和信仰,像一个小巧可人版的堂吉诃德。

这样一个三十几岁的女人,眉头和眼角没有一点儿皱纹,眼神像20岁时一样澄净。我愿意相信,十几年的大起大落,使她走的每一步都不容置疑。对或不对,值得或不值得,选择或不选择,没有人有资格授意给她。她有清醒的自知和强大的内心。

对大多数人来说,年龄是累赘,是筹码里的负值。而对于心如赤子的人,皱纹不过是纪年工具,他们不再有少年的无所适从和青年的碌碌浮躁,正在度过逐渐完善自身的、最好的年华。

在遇到她以前,我从未想过结婚的事

大学时有个很优秀的姑娘,玲珑可爱,多才多艺,冰雪聪明,我见犹怜。我跟她并不熟,但知道系里一个男生喜欢她,追她,以至于她保研后他也不找工作了,一心复习,要考到她的学校去做她的学弟。因为不熟,我猜想这样完美的姑娘是很有理由骄傲的,所以才一直没见她恋爱,追她的她一个也不理。

毕业前听一个同学转述她的事——原来她喜欢一个男生,而那个男生心有所属。为了搪塞她,他给她的理由是:我不喜欢你,因为你不够优秀。那个同学说:“她保了研,拿了一等奖学金,毕业论文是优秀……可是她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他就是不喜欢她,他有喜欢的人了。”

昨天一个朋友很out地刚刚看完《奋斗》,表示不能理解向南为什么不要那么好的遥遥。向南离开的时候泪流满面,遥遥也泪流满面。遥遥说:“你知道什么叫大方吗?你知道什么叫对你好吗?你知道什么叫正室范儿吗?……”向南哭得没了人模样,可最终还是选择了蛮不讲理的、会在婚姻登记处不顾形象大哭大闹的杨晓芸。

我认识一个姐姐,工程师,32岁,一个人在北京,混得很好,有车有房,人很豁达幽默,也高挑漂亮。她说她最怕逢年过节回家,要被家里人挟去相亲,且相亲对象没一个靠谱的。一次吃饭,她喝了点儿酒,夸张地吼:“你知道吗?!你知道吗?!他们都开始给我介绍工人了!不是我瞧不起工人!!可是……啊啊啊!!!”

大家都笑,虽然想想也没什么好笑的。

前阵子一个姑娘讲给我听一个她认识的姐姐,在上海,跟男朋友在一起7年,两个人都事业有成,有头有脸。转眼女人30多岁,男人还死不结婚,这姐姐使尽浑身解数,终于得偿所愿。婚礼上,司仪很程式化地问新郎是怎么求婚的,新郎一脸无辜:“我没想结婚,是她非要结婚。”

当时台上台下都尴尬极了。给我讲故事的姑娘说,当时她坐在台下,想及这位姐姐平素在职场上叱咤风云的飒爽英姿,不由得无限感慨。

还有一个朋友的姑姑,34岁,初婚。这位姑姑是个律师,疾言厉色惯了,呵斥老公也是一瞪眼一叉腰,做狮子吼状,把新姑爷吓得噤若寒蝉。这位朋友问姑姑为什么等了这么多年,最后嫁给他?他有什么不同?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眉毛一挑:“你看他像个窝囊废吧,事实上,他还真就是个窝囊废。”

同类推荐
  • 变奏

    变奏

    语言在生活中就像是寻求光的一种形式,使暗处闪亮或者使刺目的光变成柔光。诗在我这里,它对生活是一种矫正、一种修补、一种抚慰;同时,生活对诗歌,不仅是装着诗歌原材料的一种器物、一些媒质,也是一种引导、一种启示。我所说的生活既是生活的,又是诗歌的;而诗歌,既是诗歌的,又是生活的。我把这视作生活本身。形式上似乎是一种生活启发另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安慰另一种生活,实际上是两种生活融为一种生活。这就是我说的诗生活。
  • 永远的迷离记忆

    永远的迷离记忆

    本书为廖玉蕙的自选集,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和发表的优秀散文近30篇。廖玉蕙是台湾散文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其创作题材多来自家庭生活、师生互动与社会观察,传达情感清新温润,语言诙谐、嘲讽,作品充满温情、亲情、乡情,以及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从平常的事件里追寻常人不易见到的社会另一面,笔调幽默,风格朴实,颇受读者喜爱。
  • 陆游文集4

    陆游文集4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风缘

    风缘

    常越所著的《风缘/宁夏诗歌学会丛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在人生长河中的经历和感叹。作者文笔自然纯朴,如叙事般娓娓道来。书稿作者常越,现为刊物《贺兰山》诗歌编辑,作品发表于《绿风》《朔方》《西部》等报刊,并获得相关奖项。其作品感情充沛,从中可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一些思考。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庄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庄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恋之期

    TFBOYS之恋之期

    三个女孩,因为有共同的目标走在了一起,途中遇到了超级新星TFBOYS,三个女孩能否达到目标呢?TFBOYS能否追到三个女孩呢?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注: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 宅少爷的古代梦

    宅少爷的古代梦

    宅男林轲和美女校花一一起去郊游,途中突遇山体滑坡竟和校花一同穿越回古代,梦回古代后却发现穿越者不止他们两个,正派穿越者和反派穿越者的大战由此展开!
  • 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丫头,乖一点

    丫头,乖一点

    真是讨厌,不是讨厌我吗,就喜欢调戏我,走开。某女又被某男调戏了,呵呵哒
  • 恶魔校草:你好坏

    恶魔校草:你好坏

    身为全国第一世家的他爱上神秘身世少女,他们将会何去何从?
  • 美丽一生的5项法则

    美丽一生的5项法则

    本书教你如何展示自己的美丽,发掘你多年生活经济积累的智慧,用他们来创造你与自己的爱人、家人和朋友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
  • 王爷恨情:青楼王妃缠君恋(完)

    王爷恨情:青楼王妃缠君恋(完)

    【正文完。番外中】三年前,她不告而别,投向别人的怀抱,他受尽背叛的折磨;三年后,她沦落风尘,从相府千金变成花魁,他变身高高在上的王爷,将她买下……后来渐渐知道他是爱着她的,可误会接踵而来……因为爱你,所以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追寻。因为情深,所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守候。因为恨浓,所以万马齐喑究可哀的虐伤。
  • EXO:少年时的记忆

    EXO:少年时的记忆

    少年时,你是我最好的玩伴,只是现在,你已经是闪耀的明星,而我,还有没有资格在你身边......
  • 十年追忆:爱你不悔

    十年追忆:爱你不悔

    “潇潇,我要走了,等十年以后我一定会找你的”洛潇潇惊愕地看着男生“你要走了,那潇潇怎么找你”男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粉色项链给了洛潇潇“潇潇,若是有缘,我们还会相见”说完,男生上车走了。十年后,他们还会不会记得小时候的十年之约,找到彼此呢?
  • 青春独木桥

    青春独木桥

    这些活在当下的人们,外企白领--柳青对感情幸福的追逐,金融才子--林彤峰的沉沦和对爱情的背负,创业青年--李磊的大起大落和无奈的婚姻,嫁入豪门--小唐的曲折经历和刻骨铭心的爱,身为国企职员--刘则亮的呕心沥血点点的生活,我们这些活在当下的人,究竟谁过的比谁好?究竟哪种人生才是你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