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3200000008

第8章 自我让我们的生活支离破碎(1)

我们所相信的不是世界的真相,而是自我对世界形成的印象

面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求确定感,都是在满足自身对安全感的需求。这其实是在对抗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是在试图让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确定下来。自我对这个世界的确定使我们形成了意象。

冯先生的妻子刚拿到驾照,他决定在每周日做陪练让妻子熟练一下驾驶技术。第一次上路的时候,冯先生坐在副驾驶座上一直忐忑不安,因为妻子在并线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似并非并的,总爱压着线跑。其次,妻子总是低挡加油,不习惯换挡。一听发动机的声音就知道她在虐待它。冯先生急得在边上直唠叨:“你到底并不并线?你压着线走,那后面的车还走不走啊?换挡啊!你听不见发动机的声音很大吗?你感觉不到你再加油车就要蹦起来了吗?真不知道教练是怎么教你的……”终于,这次陪练在冯先生的胆战心惊和妻子的百般委屈中结束了。

到了第二个星期天,冯先生准备再次带妻子去练车。可妻子却说:“我不去了!你总是在边上唠叨个不停,我不想练了。又是换挡又是拐弯的,我总是忙不过来,总是开不好。”冯先生说:“你怎么知道今天我还会唠叨你?你怎么知道今天你还是开不好?你不练当然就什么也顾不过来了……”

妻子对冯先生和自己都形成了意象。她认为冯先生在陪练的时候,“总是”在边上唠叨自己,搞得自己很委屈。这是她对冯先生的意象。另外,妻子也对自己形成了意象,自己“总是”顾不过来,车感“不好”,也许“不适合”开车。在这件事中,冯先生也形成了意象。他认为驾校的教练“很不靠谱”,教出来的学生“都是”马路杀手,对妻子的意象是车感“不好”,开车“总是”犹豫不决……这些就是我们对别人形成的意象。其实,像冯先生和他的妻子一样,我们时刻都在对事物、他人、自己生成意象。

意象是我们对事物、他人、自己的一种确定。“确定”是意象的核心。我们所到之处,所经之事,所见之人和物,所面对的一切,都被我们先入为主地截取了意象,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印象或者形象。意象的形成过程就像拍照一样,我们捕捉到了动态事物的一个瞬间,然后把它抓拍下来,形成一个静止和固定的图像。意象是我们带着对安全的需求,对事物、他人、自己形成的概念、结论等确定的看法。意象是我们为了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中获得安全感,而为各种事物贴上的标签,做上的标记。它们一旦被贴上标签,便想跑也跑不掉,想变也变不了了。意象把变化的、不确定的、不稳定的事物固定下来、定格下来,使不确定的、复杂的世界变得相对简单、稳定和不具变化性。意象是我们从生活中采下来的标本,是我们借助过往经验对当下做出的反应,和对未来的规划和预测。只要我们有自我意愿、需求和情感,就在不断地形成意象。

那么,我们是如何从意象中获得安全感的呢?妻子对冯先生产生的意象,让她认为只要不去练车,就不用再面对冯先生的唠叨,就可避免被责备,她以此来获得安全感。而冯先生对妻子形成的意象,让他试图通过唠叨达到控制对方的效果。意象使冯先生知道该如何对待一个新手,他以此获得安全感。冯先生和妻子的这种安全感,都来自自己知道别人是什么样的人,会做什么样的事,以及自己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应对别人。

我们不断地对事物、他人、自己勾勒意象,是在试图将不确定的世界确定下来,试图与他人、事物建立稳定的、不变的关系。在意象中我们追求的是稳定、不变和永久。我们不希望自己身处的这个世界有什么变化,所以才那么迫切地希望有自己的房子;希望自己身边的人是不那么善变的;希望能和自己的爱人一生一世;希望寻求稳定不变、旱涝保收的职业……我们总试图营造一个安稳、安全、舒适、不具变化性的小环境,稳定的人际关系,稳定的工作,稳定的生活,稳定的情感。这样我们的人生会变得相对稳定。我们试图与这个世界建立稳定的关系,免于遭受不确定给我们造成的恐惧和不安,并以此获得安全感。我们在整个人生过程中,都在做这样的事情。

我们之所以能从意象中获得安全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确定会使我们有掌控感。我们感觉自己可以掌控,就会感到安全。我们是否有掌控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只要“确定”,我们就可以主动地去面对,就可以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就可以免于各种负面的可能。确定让我们获得主动权。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无从下手,处于被动的状态,只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任由别人宰割。

意象一旦形成,自我就将这个世界成功地分裂、分别、区分、分离开来。我们所了解的就不再是这个人、这件事,甚至不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自我对他人和事物、自己的意象。这样一来,自我的分裂、分别、区分、分离,就撕裂了这个真实的世界,让我们与事实之间形成了一道道裂缝。这些裂缝为自我的存在创造了空间,使自我钻进我们的生活。没有分裂、区分、分离,自我就无法存在下去。自我的掌控感、安全感、价值感、存在感、无力感、无助感等一切的确定感觉,都存在于自我制造的这些裂缝中。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从裂缝中看到的希望,就像是透进来的阳光,但这却正是人类的问题所在。

自我是拦在我们和真实世界之间的一道鸿沟,制造了我们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自我拦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放眼看去,只能看到由我们心中的意象构成的世界,而根本看不到真实的世界。自我使我们丧失了对真假的辨别能力,使我们分辨不出真实与幻想。我们走不远、飞不高,是因为有“自我”拦在中间;我们想做的做不到,在做的做不好,也是因为“自我”拦在中间。只有看到了真实的世界,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真实的需求。

自我不安于做当下的自己,总认为自己不应该是现在的样子

自我不能安于做当下真实的自己,总认为自己不应该是现在的样子,于是自我总是要从当下真实的自己中分裂出一个或几个理想、美好、完美的自己。

我们愤怒的时候,自我认为自己不应该愤怒,愤怒是不好的,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表现,而自己应该是个理性的人。这时自我就从此时此刻愤怒的自己中分裂出一个不愤怒的、理智的自己,并试图在未来变成这样的自己。自我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幻觉,让我们认为正在愤怒的不是真正的自己,那个不愤怒的才是真正的自己。这让我们感觉自己不是愤怒本身,让我们愤怒的时候,总希望自己在未来变成那个理智的自己。针对自己的愤怒,我们面对的方式就是分裂出一个理智的、不会愤怒的自己。同样,自我也会借助这种方式把自己分裂成愚蠢的和聪明的自己;丑陋的和漂亮的自己;坏的、错的、恶的和好的、对的、善的自己;忘恩负义的和知恩图报的自己……

我们在追求确定感时,总能成功地从当下渺小、脆弱、孤独、平凡、不完美、不如意的自己中,分裂出一个掌控一切,完美,理想,美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自己。此时,我们有了我和非我之别。自我认为当下不如意的自己并非真实的自己,而那个理想中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自我之所以不能安于当下真实的自己,就是因为它总在试图成为那个理想中的自己,而自我分裂出的自己永远都是立足于未来的。我们长得不好看,于是总想把自己变成那个未来漂亮的自己;我们本身在愤怒,却总认为理智的那个人才是自己……这导致大部分人都不喜欢真实的自己,都对真实的自己感到不满意。所以我们总是坚定地认为,从当下分裂出来的那个自我的幻象,才是真正的自己。

自我分裂出的另外一个自己,不但是装点真实自己的“烟花”,可以让自己看上去更加理想,而且也是掩饰自己丑陋一面的“烟雾”,能够让自己无视自身的丑陋。

一个包养小三的男人,之所以不认为自己道德败坏,违背伦理,也是因为他们的自我能成功地将自己分裂开来。自我从真实的自己中分裂出一个有魅力有能力的自己,敢于追求真爱的自己,一个婚姻受害者的自己等。所以他才不认为自己包小三、养二奶有什么问题。

人类的贪婪、暴力、嫉妒、自私等丑陋的一面,之所以存在至今,也是因为自我能从这个真实的自己中,分裂出一个或多个完美、理想、美好的自己。这让人认为自己没有那么坏,没有那么糟糕,认为丑陋的不是真正的自己。

每个人都活得很分裂,每个人都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每个人都能在不同的环境,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能不留痕迹地将自己分裂开来,是因为每个人都活得很自我。我们教育孩子要同情和帮助弱者,可是当我们在大街上见到乞丐时,却让孩子离那个脏乎乎的人远点儿;当一个佛教信徒禁不住酒肉的诱惑时,他会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就是自我的分裂,自我总是能做到润“我”细无声。

同类推荐
  • 跟谁都能说上话

    跟谁都能说上话

    似是而非的大道理没用,路人皆知的招数不灵!只需要此别人了解得更深入一点,你就能在人际场如鱼得水,轻松和任何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顺利地交友办事。本书教会你十部100个最一针见血的交际必杀技!
  • 口才的艺术

    口才的艺术

    口才在当今的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吗,是你处理好人际关系,职位得到提升的重要保证。本书全方位的介绍了口才,教你如何掌握口才艺术。
  • 语言艺术全书(第三册)

    语言艺术全书(第三册)

    语言是一门艺术,亦是通于人情世故大门的关键;换言之人情世故,大半蕴藏于语言中。然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出来的。再者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语言则是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故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使读者认识到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让自己更会说话,能迅速练就“三寸不烂之舌”。
  • 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本书从学习、立身、处世、自身修养等方面,围绕北大精神,精心辑选了100多个小故事,这些故事或节选自北大名人典故,或为北大学子的成功案例,或者是北大教授或名人政要在北大授课和演讲时引用的故事,或为北大学子喜闻乐见,在北大学子之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希望对广大年轻学子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助益。
  • 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热门推荐
  • 淮关小志

    淮关小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收纳因果

    收纳因果

    一个能看见因果之线却甘愿平凡的青年,遇到了一个带着鬼怪的灵力少女,于是他自认为平静的生活……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公务员职业道德:恪尽职守

    公务员职业道德:恪尽职守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全面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信念坚定、精神追求高尚、职业操守良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 午后派对

    午后派对

    小说描写几个年轻、聪慧、美丽的soho一族在当今的充满诱惑的城市中工作、生活,恋爱的故事。人物通过一间酒吧里的发生的事。描写了soho一族的生存状态,以及她们前卫的思想。当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给年青白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沧罗记

    沧罗记

    花开两面,一念佛魔;他立在落霞花海一片灿烂里,轻笑浅吟:“你终究还是来了呢。”“我欲渡你成佛,不料累你成魔,我本就错了,何苦?”“执念如此,只为一人而活。”“若,她本就不活呢?”“红尘乱世江山碎,救赎空成渡轮回……若是那人成佛,会介意成魔的……我吗?”“灰烬又如何会嘲笑尘埃呢……”
  • 沙漠珍宝

    沙漠珍宝

    一个为了救亲人但又贫困的男人,遇到了珍宝会对他的恩人做出怎么样的选择呢?
  • 龙冰传

    龙冰传

    轩辕一统九州,九龙台和玄冰阁作功不可没。但两者政见不和,争斗不断。历史滚滚向前,这两个神秘的组织逐渐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但争斗却从未停止。直到九星连珠,一个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青年男子突然闯入,搅动天下风起云涌,也揭开了重重迷雾下的惊天秘闻。
  • 血色彼岸花:双生姐妹花

    血色彼岸花:双生姐妹花

    他们是叱咤风云的王子殿下,她们是女神级的转学生。他和她,女王和骑士,他和她,是女追男的大肆情节,他和她,不清不明。
  • 娱乐圈女王,腹黑总裁放过我

    娱乐圈女王,腹黑总裁放过我

    五年前,他们是羡煞旁人的校园情侣。五年后,她是娱乐圈的女王。五年前,那怕被拒绝了多次她依旧不挠的追求他,五年后,她骄傲的抬头说:“我不是当年那个夏小希,而你顶多算个前任!”他把她按在墙上:“不管是五年前还是五年后,你都是我的夏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