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7600000017

第17章 摇太空探索中的知识(3)

建成后的国际空间站将是一个“太空城”,它将成为人类在太空中长期逗留的一个平台,可容纳7名宇航员同时在上面长期居住,最多时可容纳15人在上面从事考察活动,目前的国际空间站可以供3名宇航员长期工作。

国际空间站主要由两大结构呈十字状“搭”在一起而形成。其中,纵向的主干主要是一些像积木一样拼接在一起的舱体,总长度约为80米。而由总共9根“横梁”连接而成的长长桁架,将以90毅“架”在纵向主干上,这一横向桁架的翼展将达到108米。虽然总体的骨架是一个大十字,但国际空间站真正的形态远非这么简单。在纵向的各舱体上,还会在不同方向衍生出其他一些结构,而横向的桁架两端,最终也将挂起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散热器等装置。另外,携带着机械臂的小车,将来也可以在横贯桁架的轨道上来回滑动。与俄罗斯“和平”号等仅仅由舱体连接而成的传统空间站相比,国际空间站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增加了横向的桁架。这种“纵横交错”的结构方式,灵活性更强,工作效率更高,但安装施工的复杂性和难度也更大。

服务系统包括俄罗斯的功能货舱、加拿大移动服务系统和俄罗斯服务舱。

加拿大移动服务系统的遥控机臂能运125吨货物,可沿主桁架移动,以进行空间站硬件的装配、维修和更换。俄罗斯服务舱拥有生命保障系统、推力器和居住功能(含洗手间和卫生设施),重20吨。

运输系统包括“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运货飞船等,其中后者每年为空间站运送4次推进剂。空间站的指令和控制由美俄双方分担,美国约翰逊航天中心主要负责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航天中心主要负责载人飞船和运货飞船飞向空间站,以及飞船飞离空间站。它也是空间站运行的后备控制中心。

国际空间站利用地面无法提供的空间零重力状态的有利条件,可以使科学家们长期进行一系列科学试验。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意味着一个共同探索和开发宇宙空间时代的到来。它将成为新型能源、运输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下一代传感器技术的测试基地,它的建设推动了流体力学、燃烧、生命保障系统、反辐射危害等研究的发展,对未来的太空探索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却陷于困境。从2001年起,美国大幅度削减了航天预算,美国航天局也宣布削减国际空间站计划,放弃两个舱体的建设。2003年的“哥伦比亚”号灾难又导致美国航天飞机被迫暂停飞行,这使空间站建设工作大受影响。而俄罗斯由于航天经费紧缺,能否完成本国建设任务也令人担忧。国际空间站能否按时完成建设,建设完毕后又能否保证7名宇航员在上面长期工作,目前尚不得而知。

国际空间站计划的实施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从1994年开始的准备阶段,现已完成。这期间,美俄主要进行了一系列联合载人航天活动。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站8次对接并共同飞行,两国宇航员一起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和多次太空行走,特别是训练了美国宇航员在空间站上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为即将展开的国际空间站的组装工作积累了经验。

第二阶段从1998年11月开始,为空间站初期装配阶段,也是建设国际空间站的关键阶段。11月20日俄罗斯使用“质子—K”火箭把空间站主舱——功能货物舱送入了轨道。该舱重约20吨,13米长,内部容积约72立方米,是空间站的基础舱,可连接空间站的各实验室和宇航员的生活舱。它装有导航、通信、姿态控制、温度控制、气候环境调节等多种设备,可在空间站建设初期提供电源和推进动力。主舱在太空“落户”后,美国的连接舱、实验舱及俄罗斯的服务舱、“联盟”号飞船等将陆续发射升空。连接舱用于存储货物和提供电力,实验舱则可以进行各种微重力环境实验,包括材料加工与合成、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实验及流体实验等。它还担负着一些军事实验任务,因此该舱只允许美国宇航员使用。实验舱的发射和对接的完成,将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那时空间站已初具规模,可供3名宇航员长期居住。

第三阶段则是要把美国的居住舱、欧洲航天局和日本制造的实验舱和加拿大的移动服务系统等送上太空。当这些舱室与空间站对接后,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装配最终完成,这时站上的宇航员可增至7人。

目前国际空间站由下列部分组成—俄罗斯“进步—M45”“联盟—TM23”“进步—M—C01”飞船,俄罗斯的“晨星”号服务舱、“曙光”号工作舱,美国的“团结”号连接舱和“女神”号实验舱。整个空间站重量达140吨。

“曙光”号工作舱

“曙光”号工作舱是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由俄罗斯赫鲁尼切夫空间中心和美国波音公司共同研制而成。根据1995年8月签订的合同,赫鲁尼切夫中心负责货运舱的设计、生产和试验。赫鲁尼切夫中心于1996年11月27日,即比预定发射时间提前一年完成“曙光”号工作舱的组装工作。但由于国际空间站的其他一些部件没有完工,“曙光”号被两度推迟发射。

“曙光”号重量为24.2吨(其中包括4.5吨燃料),长13米,内部容积约72立方米(可用面积为40平方米)。它可以在不补充燃料的情况下连续飞行430个昼夜。

“曙光”号有一个与“和平”号空间站类似的大型舱体,用作空间站的基础,能提供电源、推进、导航、通信、温控、充压的小气候环境等多种功能。

它由“和平”号空间站上的晶体舱演变而来,设计寿命13年,电源最大功率为6千瓦,装有可接4个航天器的对接件。

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质子—K”号火箭把“曙光”号送入预定轨道。

“团结”号节点舱

“团结”号节点舱是美国为国际空间站建造的第一个组件,也是国际空间站的第二个组件。

“团结”号节点舱耗资3亿美元,直径5米,长6米,设有6个舱门。它的作用是充当对接口,连接未来升空的其他舱。

1998年12月4日,“团结”号随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12月6日,“团结”号与“曙光”号对接。

“星辰”号服务舱

“星辰”号服务舱由俄罗斯承建,是国际空间站的核心舱。“星辰”号长13米,宽30米,重19吨,造价为3.2亿美元。

服务舱由过渡舱、生活舱和工作舱等3个密封舱和一个用来放置燃料桶、发动机和通信天线的非密封舱组成。生活舱中设有供宇航员洗澡和睡眠的单独“房间”,舱内有带冰箱的餐桌、厨房、供宇航员锻炼身体的运动器械。舱体上设计的14个舷窗,可供宇航员眺望浩瀚的星空。

“星辰”号配有定位和电视联系系统,可保障服务舱与俄罗斯科罗廖夫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和美国休斯敦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的直接联系。

“星辰”号共有4个对接口,可用于接待载人飞船或货运飞船。

2000年7月12日,“星辰”号由“质子—K”火箭送入太空;26日,“星辰”号服务舱与国际空间站联合体对接。

“命运”号实验舱

2001年2月7日,“命运”号实验舱随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升空。

“命运”号实验舱价值14亿美元,是国际空间站中最昂贵的组件。它由美国波音公司制造,形似圆筒,长9.3米,直径4.3米,重13.6吨,上面有41.5万个零件。它不仅是未来空间站成员在接近零重力的状态下执行科学研究任务的基地,也将作为国际空间站的指挥和控制中心,是国际空间站6个实验室中最重要的实验舱之一。

“莱奥纳尔多”号多功能后勤舱

“莱奥纳尔多”号多功能后勤舱由意大利研制,价值1.6亿美元。它是一个由金属铝制成的长21英尺(约为6.4米)、直径为15英尺(约4.6米)的圆筒,分为16个货箱,能携带9.1吨货物。后勤舱可重复使用,其功能是为国际空间站运送必需的物资,再将空间站上的废弃物带回地面。

空气阻隔舱

空气阻隔舱又称压力舱,由金属铝制造,重约6吨,造价1.64亿美元。

空气阻隔舱共有两个舱室,一个供宇航员执行太空行走任务之前更换宇航服,另一个为宇航员减压是漂浮到太空的接口。舱内有4个气罐,各重540千克,用于给空气阻隔舱加压。

2001年7月15日,空气阻隔舱由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联合安装到空间站。空气阻隔舱是国际空间站与太空间的通道,是航天器有压空间与太空真空环境间的缓冲地带,它的安装使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不必再等航天飞机的到来就可以进行太空行走。

加拿大第二臂

“加拿大第二臂”又被称为“大臂”,由高强度的金属铝、不锈钢和环氧石墨制成,重量为1.63吨。

这只长约17米的巨型机械臂的设计概念是1984年美国前总统里根提议建设“自由”空间站时产生的,其最初研制目的是,在航天飞机不能自行与空间站对接时依靠机械臂将航天飞机拉到空间站旁。与多次随航天飞机升空执行任务的小机械臂相比,它不仅比多次随航天飞机升空执行任务的“小臂”更长,也更结实、更灵活。

“码头”多功能对接舱

“码头”多功能对接舱由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研制,重约4吨,体积为13立方米。对接舱一端与“星辰”号服务舱连接,另一端的对接装置能与“进步”系列货运飞船和“联盟”系列载人飞船对接。对接舱的一侧还有一个隔舱,当宇航员穿上宇航服,调节好隔舱中的气压后,就可以打开隔舱门进行太空行走。多功能对接舱有助于增加国际空间站与地面间的货物、人员运输。

“码头”多功能对接舱于2001年9月17日安装到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上用来测量宇宙辐射的人体组织模拟器“弗雷德”据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学问题研究所的专家介绍,弗雷德是由俄罗斯航空航天局和美国航天局共同研制成功的。从外表上看,弗雷德好似一尊没有手臂和腿的人体雕像。它身长90厘米,体重43千克,其体表覆盖着人造皮肤,体内装有由特制塑料制成的骨骼、脑、甲状腺、心脏、肠和其他器官,它们的密度和韧度均与真正的人体组织器官完全相同。

在弗雷德体内的各器官中共安装着数百个宇宙辐射传感器。这些装置可以测量、记录弗雷德所受到的不同波长的宇宙射线辐射和高能粒子的作用。当弗雷德与考察组一同返回地面后,专家们将根据传感器中的记录来研究宇航员曾受到了哪些宇宙辐射,辐射剂量有多少,这些辐射剂量在人体内是如何分布的。

科学实验显示,宇宙射线和高能粒子能够对生物的生长和遗传特性产生影响。到目前为止,进入过太空的宇航员还都没有被发现因宇宙辐射而患有疾病。

但是,考虑到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还面临着很多未知领域,为了防患于未然,专家们希望借助弗雷德来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

研究太空植物意义重大

人类实现了第一次宇宙飞行之后,航天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人们不仅飞上了月球,还在宇宙空间建立了太空站,可以让人在里面住上一年半载的。于是,“宇宙食物”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在长途宇宙飞行和空间站中生活的宇航员需要有大量的食物,如果仅靠自己携带和地球输送,是有困难的。最理想的方法莫过于能在宇宙飞船和太空站中种上植物,做到自产自给了。

在太空中种植物,这可能吗?要知道,植物的根有向地性,茎有负向地性,这都是地心引力在起作用。如果它们离开了地球,到没有地心引力的太空中去,是不是还会生存下去呢?

试试看吧,科学家为此进行了一些实验。

1982年6月27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第四次升空,这次飞行的任务之一是进行一些生物实验。在航天飞机上有两个大小不同的生物箱,里面栽有地球上三种普通的植物——松树、燕麦和绿豆。在太空度过了8天后,人们发现这3种植物都很难适应空间的失重情况,许多茎发生了变形,朝几个不同的方向扭曲生长;根也发生了混乱,有向土壤中长的,也有冒出土壤倒长的。

不过,这些植物虽然看上去长得有些古怪,却还是健康的,而且富有生气。

对这些植物进行的生物化学分析表明,木质素生长并不受失重状态的影响,而且蛋白质增长数量很高。

这可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结果,证明有可能在太空中种植物。当然,还需要解决诸如固定植物和给植物供水之类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

在“哥伦比亚号”第4次太空飞行后不久,1982年8月19日,苏联发射了“联盟77号”宇宙飞船,将3名宇航员送上了“礼炮7号”太空站,在太空中工作了7个昼夜。他们的任务之一是进行植物栽种实验,女宇航员萨维茨卡娅细心地往“菜园”中栽入葱头,这种“菜园”实际上是些不同形状的容器,中间盛有人造土壤,它含有地表沃土同样的矿物成分以及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水、阳光、空气的自动装置,此外还特意加上模拟地球引力场的磁力重力器。结果,7天过去了,葱头上萌出了新芽,长出了绿叶。科学家们满意地看着这些葱头,因为这证明在太空建立飞行温室是可能的事。

做这些实验的同时,科学家们还在考虑这样的问题,在太空中长期生活,氧气的供应和人的排泄物处理也是个难题,能不能也通过栽培太空植物来解决呢?

经过了一系列研究后,科学家把眼光盯向了小球藻,因为它具有生长快、营养价值高、放出氧气数量多等特点,而且,它作为太空粮食,提供同样多的营养成分时要比其他植物轻得多。你想,它生长迅速,在光合作用时可以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并放出人们需要的氧气;而人的排泄物又能供应它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使它成为人类极适宜的食品。这样,小球藻当然就成为太空植物理想的候选者了。

人类始终面临着粮食短缺的挑战,太空植物的研究有望解决这种危机。在跨进新世纪的时候,关于粮食的话题一直沸沸扬扬。

世界上一切生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农作物种子也不例外,它们长期生长在一个环境中,有的逐渐退化。多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农业科学家,面对着黄土地、黑土地苦苦探索,追寻优良品种,突然有一天,有那么几个人抬起了头,把视线投向了茫茫太空。

同类推荐
  • 蕴含人生哲理的100个成语故事

    蕴含人生哲理的100个成语故事

    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这些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浓缩了广博的历史知识,吸纳了丰富的世事人情。每则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帮助小学生开动大脑、启发智慧,领悟故事饱含的人生真谛和哲理。
  • 开启智慧的历史故事全集

    开启智慧的历史故事全集

    本书精心选编了近百个中外历史故事,从九个视角加以阐述:突围困境,扬起永不落的风帆;以德服人,做事先做人;志存高远,有梦就能圆;独辟蹊径,打破常规走向成功;巧舌之簧,四两可拨千斤;可方可圆,胸中自有乾坤;生存有道,掌控人生主动权;谋事有略,条条大路通罗马;当断必断,把握人生机遇。青少年是未来历史的开拓者,也是未来历史的创造者。我们从中外历史故事里总结一些做人做事的经验,并以其点拨开启青少年的思想和智慧,让他们从历史中得到益处。
  • 可怕鬼怪的故事

    可怕鬼怪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兽王·九央烈马

    兽王·九央烈马

    兰虎等人来云岩城执行抓捕凶兽任务,刚下飞船就遭到了当地部落杀手的刺杀,惊心动魄中众人在向无云家族的大本营、云岩城第一大势力向家堡中安顿下来。被兰虎用“封鱼剑”击败的“粉碎机”孔敖的弟弟孔玄夜为了替兄长报仇,尽遣帐下高手,配合两个仇视新人类的将军的手下追杀至云岩城。 沙漠部落的圣女突然到访,意图与兰虎结盟,更令兰虎对向家堡的家主向天道有了全新的了解。在圣女的指点下,兰虎找到了向家堡位于沙漠中的秘密地下基地……战火重新燃起,兰虎再次举起了神剑,为生存而战……
  • 林中追鸟歌

    林中追鸟歌

    本丛书为俄罗斯众多著名作家的动物文学合集,文章生动有趣又不乏诗意,让人在阅读的同时,好似亲身处在朝气蓬勃的大自然里,而那些可爱、单纯的大自然的精灵,就在自己身边……本分册包括《树梢上的布谷鸟》《葛莉娅养鹦鹉》和《谁在冰下唱歌》等。
热门推荐
  • 乖女也同居

    乖女也同居

    蓝楹儿,一个普通的外语系青大学生,因为拖欠学费被派给前来视察的董事长孙子做翻译。说是翻译其实就是女佣
  • 伪人生

    伪人生

    陈百奇。他的命运是被设置好还是依靠自己选择?光明与黑暗,是执着还是放弃?笑陈百奇如何修炼成魔!在这里,你会看到过去,展望未来!在这里,你会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在这里,你会学习到很多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在这里,你和我,将会共同成长!让我们拭目以待!最后,求收藏求评论,你的评论与收藏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 妖孽王爷逆天妃:娇妻不要跑

    妖孽王爷逆天妃:娇妻不要跑

    她,从七岁起成为杀手为组织卖命,冷面无情,腹黑无比,却穿越为夏府最无用的七小姐;他,出生于帝王之家,冷酷邪魅,强势霸道,天赋更是无与伦比。她被世人贴上花痴草包的标签,而他却紧追她不放,且看他们如何上演一出追逐与被追逐的好戏,碰撞出爱情的火花!
  • 天王水鉴海和尚五会录

    天王水鉴海和尚五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恐怖妻子

    我的恐怖妻子

    快要三十而立还没有成家,家里给相亲了一个对象,没想到在同房的时候……
  • 不思议悬恐馆

    不思议悬恐馆

    男主“我”作为一个专门处理神秘事件的人,在处理各种不思议事件中发现了中医禁术的秘密……
  • 交织之子

    交织之子

    生与死的交织本不该存在之子。以双生之魂为引唱响拯救之史诗。两条不可能汇聚的丝线。在命运的指引下。最终汇集于一体。如梦初醒亦或永恒。
  • 评琴书屋医略

    评琴书屋医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鬼挡道

    女鬼挡道

    月下死猫产子,石洞妖猴再出世!我是一个平凡人,却遇上了不平凡的事,从以后不再平凡。这是鬼魅夜间横行的时代,这是法师抓鬼的时代。道士、和尚、鬼警、抓鬼人……喂喂喂,快出来抓鬼啦!
  • 问道而行

    问道而行

    天道遥遥,千难万阻。儿女情长,弃之何故?佛曰:芸芸众生,五蕴皆苦,殊不知---踏上仙途,亦是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