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2000000009

第9章 气与习俗(2)

《礼记》记载:“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从周代开始,这种春分祭日的习俗就世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日:

“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古代帝王的祭日场所多数设在京郊。北京早在元朝时就建有日坛,现在北京的这座日坛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帝王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他的年份由官员代祭。

整个日坛被正方形的外墙围住,每次祭祀之前皇帝要来到北坛门内的具服殿歇息,然后更衣到朝日坛行祭礼。朝日坛坐落在整个建筑的南部,坐东朝西,这是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人要站在西方朝东方行礼的缘故。坛为圆形,坛台1层,直径33.3米,周围环以矮形围墙,东南北各有棂星门1座。西门为正门,有3座棂星门,以此相区别。墙内正中用白石砌成一座高1.89米,周围64米方台,叫做拜神坛。明朝建成时,坛面用红色琉璃砖砌成,以象征大明神太阳。这本是一种非常富有浪漫色彩的装饰,但到清代却改用方砖铺墁,使日坛逊色许多。

祭日虽然比祭天与祭地典礼逊色,但仪式也颇为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时,用奠玉帛,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行三跪九拜大礼。清代皇帝祭日礼仪有:迎神、奠玉帛、初献、亚献、终献、答福胙、车馔、送神、送燎等九项议程,也很隆重。如今的日坛不再为封建帝王服务,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

2.送春牛

春分随后即到,这时便会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送图者。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再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日“春牛图”。

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即兴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押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3.竖蛋

在每年的春分来临之时,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游戏。这样一个地道的中国习俗为何会成为一项世界游戏?

原因目前有待考证。但是其玩法确实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均匀、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小心翼翼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乏其人。

有一种说法是,春分这一天鸡蛋比较容易竖起来。这是何道理呢?其中的科学道理还真很多。第一,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第二,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活跃,动作利落,易于竖蛋成功。

更重要的是,鸡蛋的表面凹凸不平,有许多突起的“小山”。

“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问的距离在0.5~0.8毫米之间。根据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和决定一个平面的理论,只要找到三个“小山”

和由这三个“小山”构成的三角形,并使鸡蛋的重心线通过这个三角形,那么这个鸡蛋就能竖立起来了。此外,最好选择生下4~5天的鸡蛋,这是因为此时鸡蛋的蛋黄素带松弛,蛋黄下沉,鸡蛋重心下降,有利于鸡蛋的竖立。

有关竖蛋,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伦布横渡茫茫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后,有人对其发现很轻视,甚至讥其为“纯属偶然”。在一次庆功宴上,哥伦布提议宴会上的先生女士尝试一下,能不能把桌上的鸡蛋竖立起来,结果没有一个做到。哥伦布说,现在我给大家表演。他把鸡蛋磕下去,鸡蛋壳破了,蛋也就竖立起来了。然后他说,这便是我的发现,确实十分容易,但是,为什么你们做不到呢?

4.春祭

从春分起,人们开始扫墓祭祖,叫做“春祭”。扫墓前要先在祠堂进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开始扫墓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行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相、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多数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间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仍流传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祭品了。

5.吃春菜

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风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乡人称之为“春碧蒿”的野苋菜。到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田野采摘春菜。在田野中寻觅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长短。采回的春菜往往与鱼片“滚汤”,名日“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平安,身壮力健。

6.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因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7.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休息,家家都要吃汤圆,除了家里人吃的汤圆外,还要做二三十个不用包心的汤圆并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糟蹋庄稼。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季节,特别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加进来。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卖的风筝,多比较小,适合小孩子们玩耍,也有自己制作的,通常较大,放时还要相互比赛看谁的飞得高。

清明的节气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民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人们就要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怀古之幽思,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节日。

1.蹴鞠

蹴鞠本来特指一种古老的皮球,球面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由于蹴鞠运动的影响逐渐深人,蹴鞠也就成了蹴鞠运动的同一语。这也是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初衷是用来训练武士。

2.拜“城隍爷”

老北京过清明节有这样一个习俗,就是在这一天要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问卜,在明清民国时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也以那时最盛。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是除了灶王爷、财神爷外老百姓最信奉的神佛。这个“爷”其实就是一个城、一个县的“不管部部长”。城隍庙在每年的鬼节——一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烧香,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出门求平安、有病求康复、为死者祈祷冥福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内外非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据说在民国初时还有“城隍爷”出巡活动,人们用八抬大轿抬着用藤制的“城隍爷”在城内巡走,各种香会跟随,分别在“城隍爷”后赛演秧歌、高跷、五虎棍等,边走边演,所经街市观者如云。有一首杂咏:“神庙还分内外城,春来赛会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正是清明节拜“城隍爷”这一习俗的生动写照。

3.扫墓

清明时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季节,作为中国人更是强调“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宋代高菊涧的《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按照旧的传统,扫墓时,人们要带着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填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树枝插在坟上,接着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氛围。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发展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步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四周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摆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遗体火化越来越普及,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传统。

新加坡华人一般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因此庙宇也成了清明祭祖之处。

清明节当日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无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礼仪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4.荡秋千

荡秋千的历史可谓渊远流长。秋千,就是揪着皮绳而迁移。秋千的历史相当久远,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及某些方面的忌讳,改为秋千。古老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渐演化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仍为人们尤其是儿童所喜爱。

5.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生长快。

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俗。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下来。1979年,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发动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6.拔河

拔河最早叫“牵钩”、“钩强”,唐朝开始叫“拔河”。它发端于春秋后期,流行于军旅,后来流传到民间。唐玄宗时还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此,拔河便成为清明习俗了。

7.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论白天还是夜间,都放风筝。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仿佛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天空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吹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祛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8.踏青

踏青又名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暖人问,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季节。我国民问素来有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9.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源于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有些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约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淡忘,只有插柳流行不衰。杨柳的生命力强大,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节春光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

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是怎样来的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与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穿梭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由于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世俗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死。

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筹集的。每到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表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唐已有之。

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不受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特别盛行,人们踏青游玩归来,在家门口插柳以摆脱虫疫。不论是民问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相关。春天天气变暖,各种病菌开始滋生,人们在医疗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

清明插柳戴柳另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插柳戴柳为的是防止鬼的侵扰迫害。棚J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受佛教的宣传,人们认为柳可以祛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普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人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当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话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音近,以表示挽留之情。这种习俗最早源自《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达难分难离,不忍分别,恋恋不舍的心情。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折柳赠别”就表达了“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赠,也预示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迅速地“生根发芽”,仿佛柳枝之随处可活。折柳枝把美好祝愿蕴含其中。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涉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离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别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含义,古人又赋予柳树诸多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在情理之中了。

谷雨的节气习俗

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虽然它没有“清明”那么“名声显赫”,但许多地方的人们对它还是很重视的,这一点从民俗上就能体现出来。

1.祭海

对于渔家来说,谷雨节盛行祭海习俗。谷雨时节恰恰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时候。俗话有“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天渔民要进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因此,谷雨节也是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这一习俗在今天胶东荣城一带还很流行。过去,渔家由渔行统一管理,海祭活动往往由渔行组织。祭品为去毛烙皮的肥猪一头,用腔血抹红,白面大饽饽十个,此外,还准备鞭炮、香纸等。渔民合伙举行的海祭没有整猪的,则用猪头或蒸制的猪形饽饽代替。旧时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祭祀时间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去海神庙、娘娘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到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非常隆重。

2.喝谷雨茶

南方许多地方有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无论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同类推荐
  •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长白山不仅拥有天池、瀑布、温泉、大峡谷、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和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其中蕴含着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质朴耐劳、民族交融的民俗文化,拼搏奋斗、开拓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等。
  • 世界未解之谜

    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辑录了外星文明、地理、自然、生物、宝藏、人类、历史等领域中经典的未解之谜,将其分为人物传奇、神秘地带、文化迷踪、人体密码等部分。
  • 家具里的中国

    家具里的中国

    中央电视台历时四年之久拍摄的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半年之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整理编撰成书,以飨读者。取景广泛,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家具中的精湛的技艺与文化。文字凝练、插图精致、设计精良、包装精美,兼具阅读、馈赠与收藏价值。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是作者最新的一部散文集。与文坛挚友的交往,异域采风时的感怀,多年来流淌在心中的一浆所思所想,对自己亲人的骨肉至情,在创作上的不少真知灼见等等,在这本书中读者诸君尽可饱览,或有所得。作者以平实的话语,朴素的情感,率真的笔触,清新的文风,将这些流淌在自己心间的文字,不急不缓徐徐道来,希望与你同享心路旅程的快乐。$$作为一位在小说创作领域卓有成就的小说家,其散文创作也显示出自己的特色,这本情感真挚,细节真实,不造作不伪饰,直抒胸臆的散文集,可以使读者诸君比较直观地了解作家内心世界的丰富。
热门推荐
  • 破茧而重生

    破茧而重生

    有人说过,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钱钟书先生也这样在他的《围城》里形容过婚姻:婚姻就像是一座围城,围城里的人想拼命冲出去;围城外的人又想拼命冲进来!我们所有的人都向往最浪漫的爱情和最完美的婚姻,尤其是我们女人!可是,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却是骨感的!舒馨,一个充满幸福而温馨的名字,一个普通的都市女性,一个曾经向往着浪漫的爱情,想走入幸福美满婚姻的女性。可是,又是什么让她遭到了友情的背叛和爱情的背叛,婚姻的破裂,走向了人生的低谷!最后,她是否能“破茧重生”?······天狂的又一部新书,请大家多点击!多投票!多收藏!
  • 龙族神棺

    龙族神棺

    (故事的开头)阿鲁找地方放水,发现了一堵暗墙,连忙跑过去嘘嘘。正嘘的舒服,突然间响起一个声音:“你莫尿哩,尿了俺头上哩!”阿鲁吓了一跳,嘘到一半的水,也给收起来了,惊疑的四处查看,并没有看到人。以为自己是错觉。又把收了的水再放了,还只滴出几滴,那毛骨悚然的声音又来了:“喊你莫尿,你还尿,想死啊?那你就去死吧!”(结果会怎么样呢?)
  • 心有佳人

    心有佳人

    当旬正再回故里之时,早已物是人非,可他并没有意识到唯一不变的是当初的那个没心没肺的女孩。也许没有楚瑶的出现,他会爱上她,可是缘分像是一场游戏,他在迷茫中寻求自己的答案。时光荏苒,岁月蹉跎。旧日风尘滚滚,当初的意气风发早已不在,唯独那一腔热血仍然提醒着他当初的耻辱,一别七年,时间终于成就了他的一切去夺回自己的当初!
  • 修罗灭空

    修罗灭空

    他有着一双紫色眼眸,一头紫色蓬松的短发遮住前面的眼睛他拿着他那把暗黑色中又带着丝丝裂痕般的猩红,偷微微一侧,看着被他弄成的人间炼狱,他邪魅一笑“死神?似乎也不错。”
  • 苹果的爱

    苹果的爱

    一个负责IT网站的人工智能遇上了一个单纯受伤的可爱宅女,他们之间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半寸日光,一夕天堂

    半寸日光,一夕天堂

    楚陵中学最普通的一名学生夏南风,因为男友邱冬柏和第三者阮浅浅意外认识了沈胥然。这个神秘并且帅气的人毫不客气的出现在夏南风的失恋生涯当中,越来越多的事情随之发生了改变。曾经的好友也不再亲密;仰慕的前辈另怀心思;沈胥然的接近也并不单纯。夏南风带着悲伤迁居他城,做了一名医生,有了很好的未婚夫,很好的生活,在一切似乎都尘埃落定的时候,偏偏沈胥然再次出现在她面前不遗余力的说爱。生活再次被打乱,尘封的往事扑面而来,程越北的难言之隐、苏唐的背叛始末、蔚朵朵的出狱……夏南风措手不及,然而悲伤才刚刚开始……
  • 贤妻难挡:听说夫君你克妻

    贤妻难挡:听说夫君你克妻

    苏晚荷是苏氏旁支所出,年幼丧父,娘亲病弱,幼弟分离。她带着现代记忆却在异世屈从命运,苟且生存,憋屈的很啊!苏氏将她召回,为家族利益将她嫁予三婚夫君,安阳侯府世子爷。传言,他貌比潘安,能文善武,乃本朝栋梁,就是有个致命毛病:克妻!嫁不嫁由不得她,那她就本本分分当贤妻。面里,病弱嫡孤、绿茶妾室,恶毒妯娌,还有苏氏眼线,让她谨慎行事。内里,夫君淡漠高冷,要跟个面瘫大冰块生子延后,那真是让她难上加难!夹缝生存,忍辱负重,她觉得自己离圣人已不远,说不定老天眷顾下辈子投个好胎?熟料,夫君却突然转了性子,动不动要夜夜侍寝,还上瘾……说好的高冷呢,说好的克妻呢,说好的互不干涉呢,统统打翻!夫君你这是要宠妻?!
  • 人类联邦纪实之出太阳系

    人类联邦纪实之出太阳系

    进入了星际时代的人类在安稳的发展一段时间后,接触了充满敌意的强大外星文明,人类将何去何从?是战?是逃?还是投降?人类选择了最残酷的战争,也正因如此,人类才能延续,终有一天,星辰大海将因人类的意志而改变。注:本书为比较硬的科幻,考究请勿在意部分细节。
  • 我的老师不爱我

    我的老师不爱我

    “老师……你会等我长大吗?”“会……可是你为何要急着长大呢?”“我想要嫁给……嫁给你啊……”“傻瓜……可是呐……无论时间怎么变迁,你在我眼中……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公主呢。”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