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东
阴山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区,它西起狼山,中段为乌拉山、大青山、灰腾梁山,东段为坝上高原的大马群山,至多伦。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达50-100公里。它宛如一道横亘南北的天然屏障,同时阻挡了南下的寒流和北上的湿气。阴山以南,湖泊众多,降雨量较为充沛,水草丰美,宜农宜牧;阴山以北则寒冷干燥,无霜期短,有广袤的草原可以放牧。
阴山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自古以来就是农耕区与游牧区的交错地带,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地位。这里既是诸多北方少数民族生存繁衍的乐园,也是历代中原王朝拓边开土的重地;既是战争连绵、冲突不断的一块是非地,也是民族交往、文化融合的一个核心区。自古以来,阴山地区特殊的政治、军事地位及各民族之间在这里的征战、冲突、往来、融合的历史局面,形成了这一地区多元的文化类型与文化特色。各种文化类型之间既有矛盾和碰撞,也有渗透、兼容与整合,从而形成了生机勃勃、别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区。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在这里同时存在,同时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开放的、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的中华文化丰富了内涵,提供了动力,也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对区域文化史的研究呈现出一种方兴未艾的态势,对阴山山脉地区的文化研究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出现了许多专题性的研究论著。然而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尚没有一部对阴山地区的区域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因此,也就难以对这一地区的区域文化有一个概括的、综合的认识。以王炜民教授为带头人的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学者们以长期对阴山文化的研究积累为基础,凭借学术的敏锐性与前瞻性,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阴山文化史》,并通过3年的努力与集体协作,撰写出了《阴山文化史》这样一部煌煌大作(该书由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阴山文化史》的撰写,是一个颇具创新性的课题,它对阴山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进行了论证,梳理了阴山地区悠久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展现出这一地区多民族政权交替、各领风骚、相互融合的历史发展,概括了阴山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风貌。这样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中华文化史的研究内容,拓展了区域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为梳理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资源以及文化大区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阴山文化史》紧紧抓住阴山地区自古以来既是众多北方游牧民族聚集的区域,也是中原农耕民族开发的区域这一特点,从民族冲突、交往、融合、发展,文化多元、碰撞、汇集、升华的角度,把阴山地区的文化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先秦至宋代多民族交融的文化、元明时期的蒙古族文化、清代至民国时期汉民族与蒙古族交融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阴山地区的文化,从大文化的角度,对数万年来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的历史、行政区划建制、经济生活、民俗文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本课题的研究视野开阔,史料翔实,观点扎实可信,论证较为严密,这样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阴山地区的文化既有独到的特色,也有丰富的内涵;既有悠久的历史,也有历代的延续传承;既有不同文化类型的冲突碰撞,也有多元文化的融汇升华,因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区文化谱系。这一区域文化系统在中华文化发展史和内蒙古地区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以王炜民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在阴山文化的研究上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应该指出的是,这样的研究,不是为阴山文化研究画句号,而应该是为阴山文化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基础。阴山文化还有许多丰富的内涵有待我们去认识与挖掘。阴山地区作为农耕区与游牧区的交错地带,游牧文化、边塞文化、长城文化、岩画文化、军事文化等是该地区的标志性文化,对于这些内容,还有待于今后继续进行深入探索;阴山文化的类型、特色、内涵、传承、时代性等还需要进一步界定和阐述;阴山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也需要深入开展。总之,阴山文化研究应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的人投入更多的努力,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相信以王炜民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今后会继续在阴山文化的研究中起到引领的作用,并不断有新成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