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7800000050

第50章 学者的楷模师德的典范——纪念刘乃和先生(1)

刘乃和先生(1918——1998),天津杨柳青人,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刘学谦曾点翰林,父亲长于金石书法,外祖父徐坊是著名藏书家。刘先生幼承家学,喜好文史。1939年考入辅仁大学历史系,1943年毕业留校,1947年辅仁大学史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任辅仁大学历史系助教、讲师。1952年院校调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从此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历史系和古籍研究所副教授、教授、历史文献教研室主任、陈垣研究室主任等职;并兼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辅仁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全国妇女历史资料编委会委员、《中华大典》常务编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顾问、《续修四库全书》顾问等多项社会职务,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被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列入《世界5000名人录》和《世界妇女名人录》。刘乃和先生是一位国内外均具有崇高声望的女学者,也是一位师德高尚深受学生爱戴的教育家。

笔者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即开始成为刘乃和先生的学生。1990年回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再次拜在刘先生门下,更成为入室弟子,耳提面命,随时聆听教诲。至刘先生仙逝,整整20年,一直向先生求教问学,先生有问必答,除在京时当面指点外,所赐书信亦达30余封。先生已长眠西山十年了,可她的音容笑貌仍不时浮现在眼前,她的谆谆教诲亦犹在耳际萦回。为了缅怀恩师,发扬先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执著追求,默默奉献,淡薄名利,奖掖后学,甘于清贫,乐观豁达的不朽精神,特撰此文,以志纪念。

勤奋治学——学者的楷模

刘乃和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在五十余年的治学生涯中,先生继承励耘主人陈垣先生的学术和治学精神,在陈垣学术研究、中国古代史研究、历史文献学研究以及史学的普及与提高方面,做出了令人叹服的成就,在有关学科的理论建设上提出诸多重要见解,为世人瞩目。”(周少川、邓瑞全《先师的学术精神永存》,载《刘乃和教授纪念集》1999年内部发行。以下出自该文集的引文只注篇名。)

谈到刘先生的学术,必须提及我国现代史学大师陈垣老先生。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新会人。青年时期就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并从事学术研究。1913年开始从事教育事业,1926年起先后担任辅仁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国宝’的我国已故著名教育家、史学家陈垣先生,学识渊博,治学勤奋严谨,著作等身,其史学成就硕果累累,……于宗教史、元代史、医学史、目录学、年代学、校勘学、避讳学、史源学、敦煌学诸史学领域的研究,均有承前启后和重大的开拓、奠基意义,深得海内外学界推重。先生为人胸襟坦荡,热爱祖国,追求真理。……他为我们树立了楷模,堪称我国一代史学宗师。”(拙文《一代史学宗师——陈垣先生史学成就述略》,原载《阴山学刊》1993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3年第10期全文转载。)因此,研究陈垣,继承、弘扬他的学术和求真、爱国精神,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刘先生自1939年考入辅仁大学起,就被陈垣老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所吸引。1943年毕业留校,并跟随陈垣老攻读研究生课程。1947年研究生毕业任辅仁大学历史系助教并任陈老助手,1955年起任陈老校长专职秘书,直到陈老1971年去世。数十年间,刘先生追随陈老问学请业,深得陈老学术之精奥,并且一直把记录、整理陈老生平资料,总结弘扬陈垣学术,作为她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八十年代以来,刘先生陆续撰写了数十篇文章,对陈老的学术特点、治学态度、教学实践、史学贡献、爱国精神、思想发展和工作生活,进行了全面阐述和发挥,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并主编了三部纪念文集和一本纪念画册。“在刘先生的大力提倡和组织推动下,陈垣研究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所取得的成果对研究中国现代史、现代教育史和现代史学史多有裨益,对当代学者读书治学也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邓瑞全《励耘承学,休光垂世——记刘乃和先生的生平和学术》,载《历史文献研究》总第19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须提及的是,刘先生一直在进行《陈垣年谱》和《陈垣评传》的撰写工作。遗憾的是天不假年,两部书稿尚未完竣,先生却因病长逝。薪尽火传,刘先生的三位弟子,即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周少川教授、邓瑞全教授、王明泽研究员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整理完成上述两部书稿的任务。他们编撰的一部60多万字的《陈垣年谱配图长编》,已由辽海出版社于2000年10月正式出版,相信全面系统的《陈垣评传》不久也将面世。

陈垣老的学术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善于总结和开拓,在继承和发掘中阐扬精华。刘乃和先生的学术研究也具有这种精神和风格。刘先生治学范围甚广,其中主要有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妇女史和陈垣研究。大体说来,中国古代史和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是在继承陈垣老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和发挥;中国妇女史和陈垣研究,则是先生的开拓和创新。先生曾主编《〈册府元龟〉新探》、《〈资治通鉴〉论丛》、《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司马迁和〈史记〉》、《历史文献与民族文化》、《中原文化与传统文化》、《太湖文化研究》等多部学术论文集,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创新之论,主要见于《励耘承学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和《历史文献研究论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两部著作。其中,继承发扬陈老学术方面,涉及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避讳学、年代学、职官制度、历史地理、文献学理论等诸多方面,已为学界熟知,此不赘言;陈垣学研究,上已述及;下面仅就中国妇女史研究略加说明。

刘先生是我国女界精英,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妇女史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文章。不仅写了广为人知的古代女界人物,如我国最早的女史学家班昭和东汉才女蔡文姬等;也评述了鲜为人知的唐代农民起义的女领袖文佳皇帝陈硕真、能诗善咏的女道士鱼玄机,以及清代光彩照人的弹词女诗人陈端生等;撰著了《中国古代妇女的教育、地位、奉献》等很有学术分量的论文;还整理了清代杰出的女天文学家、女才子王贞仪的文集《德风亭集》。并且主编过一部妇女辞典和妇女史资料汇编,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题写了书名,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付印,这是刘先生深以为憾的一件事。除自己研究外,刘先生还大声呼吁全社会重视妇女史的研究。早在1984年,刘先生就撰文指出:“占中华民族人口半数的妇女,在历史上是做过重大贡献的,其成就是不可泯灭的。……但妇女事迹,则因散见各书,多不为史家注意。写通史、专著,也未注意对妇女历史的探索,史书无专章,论述少专著,这是很不应当,也是很不公平的。今之治史者应有意识地更多地重视古代妇女史的研究,以补过去的遗漏和不足,这是史学研究中很值得注意的一个课题。”(《要重视古代妇女史的研究》,载《光明日报》1984年10月3日。)近几年妇女史研究蓬勃开展,渐为社会重视,许多研究妇女史的作者都尊刘先生为元老,尽管刘先生抱着“但开风气不为师”的态度,不以元老自居,实则当之无愧。正如《光明日报》1993年8月10日发表刘先生《探骊巾帼史,屈指二十年》一文加的编者按所说:“建国以来,女性研究长期只限于妇联系统,至80年代初,才逐步进入学术领域。一位学者在《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2期)中回顾这段进程时说:‘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最早呼吁研究中国妇女史的,应属史学界的老前辈刘乃和先生。’”

刘先生作为德高望重的学界前辈,受到广大学者的尊重,问学、求序、索文者络绎不绝,还承担了大量社会工作,因而有写不完的回信,偿不完的文债,开不完的讨论会。即使如此,自己的学术研究仍然取得突出成就,这与她加倍的勤奋分不开。刘先生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节假日。“她曾说过:我是把别人每天遛弯、聊天、打太极拳的工夫都用来工作了。先生的勤奋的确是出了名的,用‘手不释卷’已经不足以形容。她的案头上永远摆满了打开的书籍资料,书房内所有家具的大小平面上都摞放着书。先生每天晚上很晚才睡,为了赶稿子,有时还要熬夜。但是无论睡得多晚,早上都是四五点钟就起床,往往是别人都还在梦乡时,她已经开始一天的工作了。”(王明泽《先生与我》)

默默工作——无私的奉献

刘乃和先生逝世后,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启功教授送上一副挽联,其词云:

令誉流传,统战辛勤人共仰;长眠论定,平生业绩自无私。

启功先生亦为陈垣老的弟子,是刘乃和先生的同门学长,同在辅仁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执教,密切交往长达半个世纪。因而,启先生对刘先生了解至深。“平生业绩自无私”是对刘先生一生高度的精辟概括。刘先生从不考虑个人得失,把全部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确确实实是无私奉献的一生。

刘先生的一生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71年前主要协助陈垣老工作;1971年陈老逝世后,全身心教书育人,研究学术,还承担了繁重的社会工作。

刘先生在陈垣老身边学习和工作三十多年,始终把照顾、帮助陈老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特别是院系调整后,陈老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组织上派刘先生做他的专职秘书,而其时陈老已年愈古稀,因此除了帮助陈老的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外,每天照顾陈老的日常生活起居也自然而然地成了刘先生的工作。为了照顾陈老,刘先生放弃了家庭的天伦之乐,即使是逢年过节都同陈老在一起,没有在自己家里度过一次新年除夕。对于刘先生的无私关照,陈老非常感动,曾说过“今生得一知己则无憾事”的话。后来又多次动情地对刘先生说:“没有你,我活不到这么大岁数!”师生情谊之笃深古往今来难逾于此!

陈垣老除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外,还兼任中国科学院史学二所所长和全国人大常委等职,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都非常繁重,作为助手,刘先生承担了其中绝大部分工作。陈老的许多讲话、文章都由刘先生起草,还经常仿陈老笔迹书写墨笔条幅,以满足社会各界之索求。这在北京师范大学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刘先生从不自我夸耀。有一件与此相关的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是在1994年,《阴山学刊》第1期将发表笔者学兄邓瑞全先生《默默的奉献,执著的追求——记刘乃和教授》一文,笔者做责任编辑。其中有一段写到:

解放之初曾引起巨大轰动的《给胡适之的一封公开信》,是陈老回答胡适有关《水经注》问题的复信。信中热情歌颂了共产党进城后师生群众欢欣鼓舞的局面,揭露了反动派的造谣和诽谤。许多海内外学者从报上看到这封信后都非常兴奋,认为像陈老这样的史学大师都留下来,证明新政权是可以信赖的,于是纷纷投进了新中国的怀抱。这封公开信就是刘先生第一次为陈老代笔。

起初刘先生不同意发表此段,给笔者来信指出:文章“由于是小邓写的,是你发的,都是我亲近的人”,恐容易引起误解,笔者只得删去。但反复考虑后,认为还是应把这件45年前曾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的事件中刘先生的贡献公之于众,于是把校样寄去请先生再次审定。后来刘先生同意不删此段,但在最后一句增添“根据陈老的意愿”七字,改成“这封公开信就是刘先生根据陈老的意愿第一次为陈老代笔。”可惜的是,由于书信来往耽误了时间,正式发表时未能增入此段。仅此一事亦可看出刘先生严谨的学风和无私的品质。

同类推荐
  • 城中村:陈忠村诗歌作品

    城中村:陈忠村诗歌作品

    诗集《城中村》收录了忠村近几年的新作、早年的二十多首旧作、十多首被译成英文的作品,以及写于2010年前后的组诗《短夜》(节选),称得上是他写作近二十年来的一次大总结。他的写作,也基本围绕着“城中村”这个不是概念的“概念”,写乡村,写城市,写劳作和休憩,写自己一路的打拼和如今的领悟。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18岁,我有勇气独自去旅行》是一本主打“成人礼”概念的游记、小说、图文集。精选适合18岁学生独自旅行的国内景点或城市,并配以当地为背景的小说,搭配景点介绍的形式,让读者们可以够鼓起勇气,行走领略我国的好山好水。本书整体定位为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朝气及正能量。旅行是一种病,当你把身边的人都传染了,而你自己根本不想从中跑出来。人生,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去了不同的地方,看了不同的风景,知道了不同的事,感悟了不同的人生。
  • 怒砸官箴碑

    怒砸官箴碑

    宋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的一天,当朝宰相秦桧以“不服诏命”和“蓄意谋反”的罪名,在朝庭上弹劾率兵抗金的名将岳飞。文武大臣有的惧怕秦桧的势力,不敢为岳飞保本;有的想保本,却又不清楚岳飞率兵在外的详情。就在秦桧奏请皇上削夺岳飞兵权的时候,一名从七品的小吏竟出面诤谏起来。这位小吏名叫辛次膺,官居规谏讽谕的右正言之职。
  •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理暨人欲

    天理暨人欲

    由于人欲的驱使,世间“小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当个真正的“君子”难之又难。《天理暨人欲》向人们讲述了发生在山东沭河岸边一个村庄里的悲壮故事:老族长欲把全族人都调教为“君子”,他身体力行,甚至不惜自残,把族内的丑事变成疤痕在脸上张扬;他的嗣子掌权后,欲把全村建成人人都无私无欲的“公字庄”,结果被亲生闺女毁于一旦;时至二十世纪末,百废俱兴,物欲横流,个性解放到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的程度,村里仍有人在呼唤,寻求道德的重建……厚重文化背景下的新奇故事,一方美丽水土上的生动人物,对人类终极关怀的诗意表达,这一切都使《天理暨人欲》显示出丰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内涵。
  • 尘缘鉴

    尘缘鉴

    天意渺渺,亿万众生似猪狗。风雨潇潇,只身一人求真道。如花美眷如梦,银台碧榭飘摇。说什么高山凌天,看什么清溪泻雪。财死食亡人散尽,身灭道消有谁怜。逍遥一日更堪比飘摇万年,若天真能看见,请还我半盏人间。枯血残阳相恋,飞马银冰不前。成者茅屋有人寻,败者战躯惹人嫌,神不免俗,仙不杨善,妄谈什么英雄豪杰……
  • 晓思量莫失凉

    晓思量莫失凉

    那是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来的时候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和光影里他的样子左晓失神近乎十年的时光他们经历过的错过的开心的伤痛的陆凉揉了揉她的头发举着水杯让她喝水水温温的他突然倒在她身旁再睡一会吻了她的额头她闭了眼因为害怕眼泪流出来这样的场景她想了十年记得第一次陪他坐公交他那么高她侧了头只靠在他的胳膊上又看见他白色的衬衫害怕自己的妆弄脏了他的衣服头往后靠了靠搭在坐背上太累了惊醒的时候发现他侧着头看自己平静地深邃的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只是单纯地看她。
  • 木讷男与乖乖女

    木讷男与乖乖女

    异界超文明人类帅哥光临地球寻找祖先进化丢失的爱,正好撞上如饥似渴的单身狗女主,两人究竟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废宅人王

    废宅人王

    无聊的鸿钧决定玩养成游戏。小小宅男携人王榜走上成王之路。一榜在手,一切不愁。无敌武技会有。神兵利器会有。忠犬萌宠一样有。灵丹妙药更是不能少。只要想,就会有,虽然不会汹涌而来,但会细水长流。此地球不是真正地球,是有内力、异能、神术的世界。但没有本土修真者、神、魔,神魔出场皆需降临。在下不喜欢虐心、虐体、一切非人虐,所以不会有大虐。非一女主,但绝不11,因不擅长感情戏,女主不会太多
  • 盛夏夜的梦

    盛夏夜的梦

    某个夏天的夜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时光旅行弄得夏梦措手不及。镇定下来,夏梦一拍大腿乐开了花。重来一次,且看她如何颠倒红尘,快意人生!
  • 心光修神录

    心光修神录

    旧文明陨落,新文明诞生。主角宁尨是新一代的人类,生活简单机械,唯一的朋友是智能管家,喜欢的异性是投影明星,直到某天,他看到了陌生的天花板,身边则躺着陌生的……
  • 极品马匪

    极品马匪

    文能提笔安天下(舌战大儒群臣)武能上马定乾坤(匪战世家鞑虏)
  • 末世之明日何在

    末世之明日何在

    一场突如其来的末日变故,击垮了整个世界,逃、逃、逃,人类该前往何方?站在末日端头的齐枫,肩负沉重的责任,一步步带着家人以及朋友逃往明天,在末日之中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