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5100000049

第49章 [南非]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2)

我不是出生于一个音乐家庭。我上的学校也不提供音乐教育,而且即便提供,我也不会接受:在殖民地,古典音乐被认为是娘娘腔的。我能听出哈恰图良的《马刀舞曲》,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那就是我的音乐知识水平。我们家没有乐器,没有唱机。收音机里有大量乏味的美国流行音乐,但对我没产生多大影响。

我现在描述的是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前英国殖民地的中产阶级音乐氛围,这些殖民地正在迅速地成为美国的文化附庸。那种音乐文化中的所谓古典成分也许在源头上是欧洲的,但已没有了多少欧洲味道,感觉上是由波士顿流行乐手们编写的曲子。

然后,那个在花园里的下午,巴赫的音乐令一切改变了。那是一个启示的时刻—我不会称之为艾略特式的时刻,那样会玷污艾略特诗歌中所称颂的那些启示的时刻—而是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我平生第一次感受了“古典”的冲击。

巴赫的音乐中没有什么是艰涩难懂的,没有什么是神奇得无法模仿的。然而,当连续的音符渐次响起,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这些音符的组合就不再是零散音符的纯粹组合。这些音符谐调成更高级的东西,我只能用类比来描述:就像是比音乐更笼统的呈示、复杂和解决这样的概念活生生地体现出来了。巴赫在用音乐思考。音乐通过巴赫在思考自身。

花园里的启示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桩重要事件。现在我想要再次检验一下那个时刻,思路就是我前面用在艾略特身上的,尤其是用外省的艾略特作为我自己的范式,以及用更为怀疑的方式,提出当代文化分析就文化和文化理想所拷问的那些问题。

我向自己提出的问题有点残酷:我是否可以毫不妄言地说,其时巴赫的精魂正穿越时空在我耳边诉说,将特定的理想在我眼前展现;抑或,在那一刻真正发生的是,我在象征性地选择高等欧洲文化,掌握那一文化的代码,以图突围出我在南非白人社会中所处的阶级地位,以及最终突围出我所模糊或神秘地感受到的那个历史性的死胡同—这种企图的最高峰(同样也是象征性地),在我,是站在欧洲的一个讲坛上,面对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听众,侃侃而谈巴赫、托·斯·艾略特,以及古典是什么的问题。换言之,这一经历是否正如我所理解的,是一次无偏见和(在某种意义上的)非个人的审美经验,抑或实际上是一种包含现实利益的乔装表达?

这种问题会让人误以为自己能够作出回答。即便如此,却并不意味着不能问这样的问题;如此提问意味着恰当地提问,尽可能清楚和全面地提问。为了达到清楚地提出问题的目的,且让我先提问我说古典音乐穿越时空向我诉说,是什么意思?

古典有三重意义,巴赫的音乐在前两重上可谓古典。意义之一:古典没有时间限制,在其后的世世代代中都保有意义,“万古长青”。意义之二:一部分巴赫音乐属于人们泛泛而称的“经典”—现今仍在广为演奏(即便不是特别经常或是有特别庞大的受众)的欧洲音乐正典。意义之三(巴赫并不满足这一定义):他不属于肇始于十八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艺术中所谓古典价值的复兴。

对新古典主义运动而言,巴赫不仅仅是太老态,太过时:他的思想倾向和他整个的音乐方向都属于一个正在消逝的世界。在通常的描述中,巴赫的遭遇都在一定程度上被浪漫化了,说他在世时,特别是他晚年,已经是非常地默默无闻了,及至他死后,更是完全不为公众所知,直到八十年后,主要是因了费利克斯·门德尔松的热情,才得以重见天日。依照这一通常的说法,巴赫的音乐在长达好几代人的时间中都根本谈不上是古典作品:不仅他不是新古典主义者,而且这么多世代的人都从不曾听闻过他。他的乐谱没有出版,也绝少被演奏。他是音乐史中的一个名字,是书中的一个脚注,如此而已。

我希望强调的就是这一关于误解、无闻和沉默的非古典的历史,它如果不是确切意义上的信史,也可视为史实记录的一个侧面,因为它引发人们质疑古典的种种浮浅的观念:认为古典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能毫不费力地超越一切界限让人们听到它的声音。我想提醒你们的是,作为古典的巴赫是历史的产物,由多种可辨识的历史作用力,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塑造而成的。一旦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问更难回答的问题了:古典作品的这种历史相对论有哪些局限?古典作品被历史化以后,还剩什么能够仍然得以跨越时空对后人诉说?

1737年,巴赫正处在其职业生涯的第三和最后阶段的中点,一份在当时独领风骚的音乐杂志上刊登了一篇以巴赫为主题的文章。文章作者是巴赫教过的一个学生,叫约翰·阿道夫·沙伊贝。文中沙伊贝攻击巴赫的音乐“浮夸复杂”,而不“朴素自然”,意欲“崇高”时却只做到“阴郁”,总的来说“枉费心机和……辛劳”。

沙伊贝的文章既是年轻人对长辈的攻击,也可视为一种新音乐的宣言,这种音乐的基础是启蒙运动的关于感情和理智的价值观,将巴赫音乐后面蕴涵的思想遗产(经院的)和音乐遗产(复调的)统统抛弃。重旋律甚于对位法、统一、简洁、清晰,重修饰甚于结构复杂,重感觉甚于思想。沙伊贝为蓬勃绽放的现代代言,结果令巴赫、以及整个复调传统,成为行将就木的中世纪的最后一缕气息。

沙伊贝的立场也许偏激,但是当我们记起,在1737年海顿还只是个五岁的孩子,莫扎特还没出生,我们就必须认识到,他对历史发展方向的感觉是不谬的。沙伊贝的宣判是时代的宣判。巴赫在晚年已成了一个旧朝遗老式的人物。他所有的声誉都基于他四十岁前写的曲子。

总之,真实情况与其说是巴赫的音乐在他死后被人们遗忘了,不如说他的音乐在他生前就没有在公众意识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如果说巴赫的音乐在巴赫复兴前就是古典的话,那么不仅是人们看不见的古典,而且是听不见的古典。他是纸上的一些记号。他在社会中没有地位。他不仅不属于传统曲目,甚至不是通俗曲目。那么,巴赫是怎样恢复声誉的呢?

必须承认,不是通过纯粹和简单的音乐品质,或者至少不是通过适当包装前的音乐品质。巴赫的名字和音乐首先是成为一项事业的一部分,即反对拿破仑的德国民族主义运动,以及与此同时的新教复兴。巴赫成为德国民族主义和新教运动推广自身的工具之一。而巴赫的音乐,以德国和新教的名义,也被推崇为经典。整个事业又得到反叛理性主义的浪漫主义运动的援手,得到把音乐当做能够直接进行灵魂和灵魂之间对话的独特的艺术方式而对之倾注满腔热情的风尚的协助。

第一本关于巴赫的书出版于1802年,详述了这个故事。书名叫《约·塞·巴赫的生平、艺术和作品:致崇拜真正音乐艺术的爱国者》。作者在介绍中写道:“这个伟大的人……是个德国人。为他自豪吧,德国父亲……他的作品是无价的国宝,没有哪个国家能拿出什么来与之媲美。”在后来有关巴赫的书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同样对巴赫的德国血统甚至北欧血统的强调。巴赫其人和其音乐都成了建筑德国甚至所谓的日耳曼种族的一部分。

巴赫从湮没无闻到声名鹊起的转折点是人们常常论及的1829年在柏林由门德尔松指挥的《马太受难曲》的演出。然而要是说,这些演出让巴赫得以本来面目重回历史,则未免有失天真。门德尔松调整了巴赫的乐谱,不仅使之适应自己指挥的更大型的乐队和合唱队,而且还投合柏林观众新近的口味—他们对韦伯的《自由射手》的浪漫民族主义反应强烈,热情高涨。也是柏林的观众在不断要求重演《马太受难曲》。相反,在康德的家乡哥尼斯堡—那儿还是理性主义的中心—《马太受难曲》却受挫,音乐被批评为“过时的垃圾”。

同类推荐
  • 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论

    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论

    本书以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剧作家、出版家、戏曲导演李渔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学思想中的审美文化做了9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揭示了李渔在中国审美历史上应有的地位、意义和价值,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将转换研究视角,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切入,进一步全面地认识和客观地评价李渔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在中国审美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意义和价值,从而作一种崭新的揭示、剖析与阐述,以期更加纵深而全面地把握李渔的文学思想。
  • 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

    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

    本书收集了胡康民同志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史实考证、学术论文、宣传文章共五十一篇,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研究思路、治学特点、学术风格、理论修养,也折射出他的高尚人格与精神世界。
  • 印下最美的记忆(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印下最美的记忆(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相遇、分离、等待、回忆,最终释然。本书是一本温暖人心的青春文字,书写了当下年轻人感情的各个横切面,与《匆匆那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青春书籍,一起掀起“怀念青春,回味温暖”的热潮。四十八篇独具个人风格的温暖爱情故事,是作者的故事,也倒映着每一个用力爱过的人的影子。值得纪念的时光,与幸福有染,与憾恨无关。
  • 周赏集(郑欣淼散文)

    周赏集(郑欣淼散文)

    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先生的散文精选集!书中所记多是怀德含芳的文化名人,有纪念怀想、回忆风云人物的生平事迹,与故友知己的深情厚谊,文中所记颇有许多造诣深厚的艺术界、收藏界名家。散文感情真挚,言辞恳切,眼界高远,思考深刻。文中涉及种种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思考,文博界相关的名人轶事,有极强的社会教育意义和可读性;文从字顺,间有佳句妙词,值得品味。《周赏集》是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本书收录了郑欣淼多年来创作的长短八十多篇文章,约20万字。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升天奇谭

    升天奇谭

    人世间最可怕的事,莫过于当你百无聊赖时,忽然想起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倘若我告诉你,我已经找到了答案,你会相信我么?哪怕你有一刹那的犹豫,那么请你听我把故事讲完,因为我知道,你也曾像我一样,那么努力地在寻找答案,甚至一度陷入迷惘。我讲得有点儿慢,而且我也不知道这个故事到底有多长。所以,请你一定不要心急,而且要做好心理准备:信言不美,我找到的答案并不美好,相反,它很难让人接受,甚至残酷。PS:本书正名《升天记》、《升天》,系统传不上,无奈,姑且以《升天奇谭》代之。
  • 永远的桔梗花

    永远的桔梗花

    桔梗花的花语是:永恒的爱,无望的爱,它象征的没有结果的爱情。梦瑶依偎在楚逍遥的怀里,傻傻的问道:“你永远都不要欺骗我!”楚逍遥信誓旦旦的朝着天空喊道:“我发誓:如果有一天,我欺骗了小瑶,那就让我永远爱着她,而她把我忘掉。”没人知道他们最后是否走在了一起,但是楚逍遥确实一直深爱着梦瑶,同时也欺骗了梦瑶。
  • 鬼妻难训

    鬼妻难训

    意外获得鬼媳妇,是福是祸?只见过一面的师傅留下的到底是什么惊天捉鬼秘籍?为了媳妇帮助她找记忆,离奇古镇的死人葬礼,荒废的深山村落寄居着什么怪物,女蜗庙前的千年女鬼又是怎么回事,种种离奇诡异……苏念到底……
  • 梦之琉璃火焰

    梦之琉璃火焰

    血灵师,血灵之力,万年龙族,九转之躯,。。。。。。。。。。。。。。。
  • 魂灵王者

    魂灵王者

    伴随这陨石出生,可是一出生就失去了母亲。从小没有母爱,在每天在严酷的训练中度过,每天都很开心,很快了,可是上天并没有打算让他平凡的度过。家族被席卷的干干净净,心中的怒火,让他从此变的不再平凡。上天关闭了一扇门,也同时打开了一扇窗,天赋超出常人数倍,内心的冷血与残酷,让他成为了一个为战争而生的机器。“天要戏我,我必逆天,神要诛我,我必灭神!”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尊传人混都市

    天尊传人混都市

    青年李毅失意,爱人离弃,兄弟背叛。失神走在马路上,又被天意玩弄,被飙车族给撞残,躺在医院中,成了一个半植物人。偶遇傲世天尊,一个自诩是至强的糟老头,受其传承,成为唯一一个弟子,修宇宙最强功法《本源至尊诀》,反玩弄世间万物!圣人如何?俗话说:“圣人之下皆为蝼蚁!”,我师傅视圣人为蝼蚁!天道如何?大道又如何?我视天道、大道为刍狗。
  • 墨世浮

    墨世浮

    一指天下动,摘星唾手得。若为百姓故,两者都不得。书山有径勤非路,墨世浮沉理为空。空非空,理不理。空是空,理非理。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亡,百姓苦。如来喂鹰不可取,明哲保身非儒道。道可道,非常道。路见不平,拔刀笑!
  • 险探异魔录

    险探异魔录

    随着科技发展,平和的社会开始慢慢出现一些异物侵入,僵尸,吸血鬼,翼龙,巫师,科研狂人莫天因为好奇心卷入其中,一个新的团队,一路过关斩将维护和平,却发现后面有着一个巨大阴谋……怎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