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4400000046

第46章 西汉(37)

还有黄霸出任扬州刺史,察吏安民,连续三年,朝廷考察都是政绩卓著。因又诏调任为颖川太守,特赐车中高盖,以示表扬。黄霸到了颖川,向群众宣传朝廷的赞美与表彰,使邮亭乡官,各守本职做好工作,乡内不论大小事情,霸都基本掌握,酌情处理。全郡吏民都奉黄霸为神明,境内奸猾,闻风趋避,盗贼日少,狱讼渐稀。

京兆尹一职工作繁重,责任重大,一般人比较难以胜任。自从广汉死后调入彭城太守接任,不到数月,便至溺职罢官,朝廷乃又将颖川太守黄霸调任。黄霸原是一个好官,此次来调赴任,本来心尝勤求民稳,小心办公,谁知那都中贵豪从旁边洞察钻空子插嘴说什么一不应该募民修筑驰道。特别是说未经过请示批准属擅自主张;二是发骑士诣北军,马不敷坐。这两事俱该贬秩、撤职。还亏宣帝知霸廉惠不忍夺职。乃使霸复回原职。京兆尹一职又只好改选他人补缺。仅一年时间调好几个官吏终难承职。后来选得胶东相张敞担任京兆尹才能称职,未出其他大错,尚连任了数年。

张敞字子高平阳人氏,徙居在平陵,由甘泉仓长调任太仆丞。昌邑王刘贺迎入京师欲奉嗣后帝时,滥用许多私人进京随送,当时张敞就切谏不从,至贺废去后,他的谏书还存在,被宣帝看见了,故特提拔张敞为大中大夫,不久又调任为山阴太守,深受当地人民好评。山阴本昌邑旧封境内,昌邑王刘贺废,国除为山阳郡。此地本来就是人烟稀少,并非难治,只是刘贺反居此地。宣帝尚恐他有变动,特令张敞暗中监守,不准他闹事。张敞常派人去侦察,有时还亲自去审讯,看见刘贺身长体瘠,病瘘难行,穿短衣戴武冠头插笔,手中持筒,蹒跚出来,邀敞坐谈,敞用言探察,故意说道:“此地枭鸟甚多,”贺应声道:“我前至长安,不闻枭声,今回到此地,又常听到枭声了。”敞听他随口又搭,毫无别意,就不复再问。但将贺妻妾子女按籍点验,轮到贺女持辔,贺忽然跪下,敞尚扶贺起来,问何原因?贺答道:“持辔生母就是严长孙的女儿。”说完两语,又无他言。严长孙就是严延年。前因劾奏霍光得罪遁去,及霍光族灭,宣帝忙起田延年,复征为何南太守。贺妻为严延年女,名叫罗纣,他把妻族说明,想是恐敞抄没子女,故请求从宽。敞并无此意,所以好言抚慰,查验已毕,共计贺妻妾十六人,子十一人,女十一人。此外奴婢财物却是寥寥无几,并无什么私蓄,料知贺是沉迷酒色、体发病狂的人,不必虑及意外情事。因此,辞别回署。将情况向朝廷作出如实汇报。

宣帝得到张敞的汇报情况后,方可认为刘贺不足为忧。下诏封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海昏地属豫章郡,在邑东西,贺奉诏移居后,昏愚如故。侍中全安,上奏告知宣帝,斥刘贺荒废无道。不宜使奉宗庙,宣帝乃让刘贺得食租税,不准参与朝廷典礼。不久扬州刺史柯又复奏刘贺有异志,与故大守卒史,孙万世交通。万世怪咎刘贺当时不杀大将军霍光,老老实实地听从人家说,缴夺了玺绶,这样做实属失策,且劝刘贺应谋取予章王。在孙万世的煽动之下,刘贺亦是感到后悔前误。竟欲自立为王。宣帝看完情况反映后,将原奏交给有司,心中已知刘贺无能为力,起不了事。所以有司复奏请即逮捕,宣帝便下诏不屑究治,只削夺贺邑三千户,刘贺自从得到此诏以后,也感到忧愁整日里不出门,往往驾舟淳江至赣水口愤慨而还,未几刘贺即病死。

刘贺死时,张敞已经调任胶东。胶东为景帝子刘寄封上,传至曾孙刘音,年少不管事,音母王氏,专喜游猎,政务放松。张敞见了此种情况,便上书朝廷,自请去治理。宣帝乃同意了张敞的意见,调敞为胶东相,赐金三千斤。敞入朝辞行,一经到任,便悬示告知,国民和各级官吏表现好的表扬奖赏。盗贼如自相捕斩,概免去以前的过错,不追究。吏役捕盗有功,俱得升官,言出法随,果然盗贼屏息,吏民相安。张敞复谏止王太后游猎,太后却也听从,为此,种种政绩自然得达主知。

可巧京兆尹屡不称职,所以宣帝下诏又调张敞进京为京兆尹。张敞回京任职,又听得境内偷盗甚多,为民所苦,他就私行察访,查出盗首数入统是装着一副为民办事的样子。乡民不知为盗首,反称他是忠厚长者,经敞一一察觉,不动声色,故遣人分头召至将他们所犯的盗罪一一整理公布,他们才大惊失色,不得不承认。张敞微笑道:“你们不要恐慌,若能改过自新,把全部窃盗尽行拿下,便可赎罪。”诸盗叩头说:“愿尊明令!不过今日蒙召到来,必为群窃所疑,故请仍为官方可如约。”张敞听了表示同意依照他们的意见办,悉令补充吏职,诸盗便拟定了一个计策,告诉张敞,张敞也依了他们。

诸盗既得为吏,在家设宴,遍邀群盗入饮,盗不知是计,一齐趋集,到席饮酒,大众喝得酩酊大醉,方才辞出。哪知方走至门边,即被捕役拘住,好似顺手牵羊,无一漏网。从前树汉成绩亦佳,只是方法上一体从严,张敞却严中有宽。

当时太子太傅疏广与少傅疏爱是两叔侄关系,并为太子师傅,很受人赞。广字仲翁。爱字公子。家居三陵,并通经术,叔以博士身份聘请;侄以贤良应选。当时太子奭年尚幼弱,平恩侯许广汉为太子外祖父。他对宣帝说要请他弟弟许舜来监护太子家事。宣帝听后找到疏广,听取他的意见。疏广说:“太子为国家储君,关系甚重,陛下应识,慎奉师友,特别是以辅助太子的身边情,不宜专亲外家,况太子的仆人已经具备。又叫一个许舜进来监护,恐怕会养成储君的不良品德。”宣帝应声称善。待许广汉退出便转告丞相魏相,魏相也赞同疏广的意见,并独说广有先见,自己感到惭愧。至此宣帝越是器重疏广,屡加赏赐。太子入宫朝谒,疏广为前导,疏爱为后随。一前一后随时校正各种礼仪以及各方知识。叔侄在职五年,太子奭已经十二岁了,得通《论语》、《孝经》,疏广对太子说:“我听说过知足的人不辱,知止的人不会贻误事情。”两疏叔侄把太子教养得学问品德都很优良,功成身退。于是叔侄即想同归故里,终享天年。宣帝不舍让去,广与爱联名上奏,只好因病乞假,宣帝各给假三月,期满回朝,又自复称病笃,乞赐放归。宣帝才不得已准奏,加赐黄金二十斤。太子奭独赠金五十斤,少与爱受金拜谢,整装出都。盈廷云卿并故人邑子俱至东都门外,设宴饯行。两疏连翻受饮后谢别自去。回到家里后又教育子女要勤俭好学,品性优良做人,两疏又深受家乡人民的尊敬,至先后因病考终。

二疏去后,卫将军大司马张安世相继病逝。许史王三家子弟,俱因外亲得宠更选升官。谏大夫王吉恐将来为后患,已有些含忍不住,并且宣帝政躬清暇,也想仿行武帝,幸甘泉郊泰畴,祀后士祠,听信方士讹言,王吉乃缮书进谏:请宣帝明求选贤,毋用私戚,去奢尚俭,毋尚淫邪。语言切中时弊,偏宣帝认为不算大事留中不报,王吉即谢病告归,退居琅琊故里僦屋居住。邻有枣树,有枝披垂吉家院内。吉妻趁便摘枣给王吉食吉以为买的,吃了几颗,后知道是偷摘邻居的,不禁怒起,竟与离婚。东邻主人,听到说王吉休妻只是为了区区枣儿惹出这般事来,便把那枣树砍掉了。并请了许多人一齐去劝解王吉与妻复婚,在众人的劝说下才依众议仍得夫妻团圆。

再说宣帝不从王吉谏,用戚过重和仿武帝,游祀土祠事,是因为听了益州刺史王襄举荐的那个蜀人王褒鼓吹迷信鬼神。后来王褒说益州有金马碧鸡二宝,宣帝令其召来,王褒不得不去,可是行至路途,王褒得病死亡,二宝未招。再深入调查,其实没有二宝,即是两山名,因形而得名,并报国宝。王褒求宝冒暑气一命呜呼,宣帝也渐悟方士谎言,才不信鬼神了。

时为五凤元年<;前57年>;丞相魏相病逝。御史大夫丙吉升为丞相,肖望之进为御史大夫。宣帝因肖望之精通经术故格外尊重他。望之表字长倩,兰陵人,少时饱读经书,向夏侯胜学习,当时由口试入选,初为谏大夫,己而出任牧守,左冯翊,大鸿胪,素有清名。后来因为望之自恃才高,常戏弄丞相丙吉,吉已年老,不愿以较。肖望之心尚未足,又奏称民穷多盗,咎在三公失职,语意是隐斥丙吉。宣帝已知肖望之心怀丙吉不满,便使侍中金安去诘问肖望之,望之免冠对答,语多吱唔。又有丞相司直毓延寿,乘隙揭发肖望之私事。宣帝把肖望之的官降为太子太傅,是时杜延年因原是霍光旧吏。霍光死,其家属反,被诛。杜有牵连受贬。数月后又启用为北地太守,工作有成绩。故征回京任御史大夫。三年后老病复发,要求返故乡。宣帝赐黄金百斤,后病殁家中。黄霸又得应召入京,代为御史大夫。才越一年,丞相丙吉老病复发,竟致殁世。黄霸代为丞相。黄霸原来任郡守时很受群众好评。调任为相时已晋封为建成侯。任职五年幸得考终。霸病殁后,由于定国任御史大夫,不久又代黄霸的丞相位,御史大夫用了陈万年,是时为甘露三年(前51),正当匈奴国呼韩邪单于附汉请朝,要来朝廷作客,宣帝召集公卿大臣会议,讨论如何接待的问题。丞相以下都认为以诸侯王待遇接待,位在诸侯王之下。独太子太傅肖望之说应待以客礼,位在诸侯王上。宣帝有意怀柔,特从肖望之所言,至甘泉宫接待,单于谢恩退出后,又由宣帝指派官员陪同单于往长平,留他食宿。翌日宣帝又亲至长平,呼韩邪上前接驾。此外,如蛮夷降王亦来拜见,欢迎宣帝的队伍由长平坂至渭桥络绎不绝,并一路高呼万岁。呼韩单于留居月余,才遣令还塞,乃命卫尉董忠第率万骑护送出境,西域各国闻得匈奴附汉,自然震慑汉威,对待汉朝都很恭维谨慎了,后人称为汉宣中兴便是为此。

天下升平,人民安康,宣帝忆及功臣,怀念他们的功绩,先后提出十一人,令画工摹拟貌状绘出各人像,在麒麟阁上,亦在未央宫中。从前武帝获麒麟,特筑此阁,当时是为纪念天下太平,后世铭功而建的,无非是宣扬光烈的意思。阁上所绘十一人,各书官职姓名,惟第一人独从尊礼,不闻书名。

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

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

丞相高平侯魏相,丞相博阳侯丙吉。

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宗正阳城侯刘德。

少府梁丘贺,太子太傅肖望之,典属国苏武。

照此看来第一人当是霍光,霍家虽灭,但宣帝尚追念旧勋,不忍书名。此外十人只有肖望之尚存,本应最后列名,为何独将苏武修后呢?武有子苏元前因上官桀案受株连致死,武亦免官。后来宣帝嗣位,仍起苏武为典属国,并将苏武在匈奴所生一子许令赎回拜为郎官。神爵二年(前60)苏武去世,宣帝因他忠节过人,名闻中外,故有放在最后,反加醒目,使外人看了,觉得盛名如武,尚不能排列在先,说明大汉中国越显得多材,不容轻视了。

甘露元年(前52),宣帝又令韦玄成为淮阳中尉,玄成系故相扶阳侯韦贤少子。韦贤年老尚在任职,生有四男,长名方山已经早世,次子名弘,三子名舜,四子就是玄成。弘曾受职太常丞,得罪系狱,等到韦贤病终时由门生博士义倩等假造贤命使玄成袭爵。玄成当时是大河都尉,听到父亡消息,回到家里才知道自己有袭爵的消息。当时有人说玄成以上有二兄,怎能越次嗣封呢?于是玄成只好假装痴癫表示愿意退让,偏义倩等已为伪命出奏,宣帝已使丞相御史通知玄成前来朝延报到了。玄成仍佯装不理,丞相、御史却看出了玄成的心思,故对宣帝说玄成不是真狂。又正好碰上一侍郎为玄成故人,他恐玄成这种表现会引起宣帝视为抗命就糟糕了,便从旁为玄成解释说:“圣主贵金礼让,应优待玄成,勿使屈志!”宣帝听他一说,也更理解玄成的诚意,仍使丞相、御史带引玄成入朝,玄成亦应召前往。来到朝廷,宣帝面加慰谕,迫令袭爵。玄成不能再让,方才拜受。宣帝命玄成为河南大守,并将韦弘释放,也令他为泰山都尉。不久又召玄成入京拜为未央卫尉,调任太常。不久又拜为淮阳中尉,乃是为太子奭起见,特令退让有礼的韦玄成辅导淮阳王钦,教他看作榜样。省得将来窥窃神器酿成兄弟争端。

该死与枉死

京兆尹赵广汉因私怨擅自杀死一个邑人叫做荣畜的,结果被人家知道后向政府检举了他,这个案件是由丞相、御史查办。这时候丞相家也有婢女自杀,此消息被赵广汉知道了。他顿时开窍,认为这是诬侮丞相的好把柄,然而又可以抵制自己的罪行,乃叫中郎赵奉寿找到丞相开门见山地说奴婢的死是丞相夫人威逼自尽,丞相必须承担责任,企图使丞相不敢穷究荣畜冤事。丞相哪里肯服从他的恶意,不仅不会软手不查,相反表示将赵广汉一查到底。赵广汉听得回报更是着急,他又去请告太史,问他星象有无变动,太史答称本年天文应主戮死大臣,广汉闻言大喜,心想应在丞相身上,便即放大了胆,上告魏相逼杀婢女。

朝廷得到报告后,当即下诏也令京兆尹查问,赵广汉正好大出风头,随急带着全班吏役驰入相府,刚好碰上魏相不在府中,门吏无法阻拦,只好由他使威,他却入坐堂上,传唤魏夫人听审。魏夫人虽然惊心,不得已出来侯质,赵广汉仗着诏令胁令魏夫人跪下,问何故杀死婢女,魏夫人怎肯承认,极口辩驳两下里争执了一番,必竟赵广汉不便用刑。只好另召相府奴婢挨次询问,也无实供,赵广汉恐魏相回来,多费口舌,便把奴婢十几人带回衙门,魏夫人遭此屈辱,当然不甘,等到魏相回来,且泣且诉,魏相也容忍不住,当即写好奏章,逞递进朝。宣帝见魏相奏中略言臣妻未尝杀婢,由婢有过自尽,广汉自己犯法不肯伏辜,反想向臣胁迫,为自免罪,应请陛下派人查明剖分曲直。乃即将原书递交廷尉,令他彻底查清。廷尉于定国查得相家婢女实属自己自尽,与赵广汉所不同。司直(官名)肖望之遂劾奏赵广汉摧辱大臣,意图不良,属大逆不道。宣帝方依重魏相,自然疾恨赵广汉,当即将赵广汉撤职治罪。再经廷尉复核又得赵广汉妄杀无辜,加上诬告丞相罪,故数罪并发应坐腰斩,廷尉依法呈报,宣帝批准执行,赵广汉正法市曹。自此赵广汉才知后悔,晚节不终,但已是不及了。

且说汉武帝生有六个儿子,至此只剩下广陵王胥了,刘胥有武打功,又很傲慢,一贯怀恨自己未有当上皇帝,要与朝廷较量一番。但由于自己的兵权没有了,帮他的忙的人又不多,无奈只好一直迁延下来。到了宣帝五凤四年(前53)忽然又有人向朝廷揭发他经常请一个女巫在家,咒骂皇上,于是宣帝遣人前去查访,查得确有此事,便向刘胥追究女巫。刘胥听说事情败露,朝廷要把那女巫抓去,便将那女巫先行杀了,以示灭口。哪知这样一来更暴露了自己有鬼。朝廷的大臣们联名入奏,请将刘胥明正典刑,但宣帝尚未下诏,刘胥先有所闻,自知不免,当即自缢,国除为郡。

同类推荐
  • 爱因斯坦(名人传记丛书)

    爱因斯坦(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了爱因斯坦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生命轨迹,他的勤奋与天分、他的执着与奋斗,他的永不满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朱强编著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讲述了刘胡兰生平事迹。
  • 中华帝王(第一卷)

    中华帝王(第一卷)

    《中华帝王(全4卷)》帝王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的关键人物,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治乱兴替,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华帝王(全7卷)》所选辑的帝王传记,以皇家修订的正史为主线,辅之以别史、小说家言、笔记、见闻等,以修补正史的不足。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们穿行而过;纷繁绵长的历史,如大江东去,淘尽泥沙,同时也沉淀出无数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生的悲情与壮美,让后来人产生无限的敬仰和慨叹。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以撰写出历史名著《史记》而光耀千古,为后人称颂和敬仰!作为一代史家,司马迁将全部的人生奉献给了历史,也给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以《史记》记录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但他自己的生平事迹,却几乎被历史遗忘了!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力图将司马迁的伟大一生呈现出来。读者如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能有益于自己的人生,那将是我们极大的荣幸。
热门推荐
  • 白手起家:夫君钱财两兼得

    白手起家:夫君钱财两兼得

    她是农,他是商。原本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人为何频频有所交集?“本公子可是好心好意,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若惹恼了本公子……”说到这,他哼哼两声,无比嚣张的接着道,“本公子可不管什么习俗规矩直接把你扛回新房洞房!”“那小女子就在此恭迎候驾,还望公子莫要迟到了才好。”“………”
  • 白身姑爷

    白身姑爷

    一个年轻资深管理顾问,被特意招进了危机四伏的清氏家族,成了一名新贵――姑爷。
  • 洪荒之千古人道

    洪荒之千古人道

    本是死在牧野大战的人族击鼓大将,机缘巧合下,融合尸之巫族精血,巧度九九仙劫,是开山立派,还是求得自身逍遥?
  • 花落必有花开

    花落必有花开

    超欢脱王道文,CP是勋鹿灿白开度繁星。行星饭快戳进来
  • 极品鬼才在都市

    极品鬼才在都市

    一次凌辱,一场车祸,一粒种子,一颗心脏,重生前,他只是个被她当众凌辱的‘乞丐’,重生后,他是智慧与外貌并存的极品鬼才!种子苏醒,他体内的潜质将是灌溉它最好的神料!一天一天的成长,一周一周的强大,鬼才来袭……男儿有志当前,美女提裙在后,什么豪车、别墅,统统都显得庸俗……
  • 虎狼之争

    虎狼之争

    一本书揭开了二十年前的秘密:战场没有对错,胜者为王,但胜者却不一定是赢家。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二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二卷)

    历史知识的普及向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读物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读物为甚。我们用百万字,千幅图片,翔实地再现了五千年间人类共同的实践经验、创造的文明,为今天提供丰富的借鉴和启迪!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
  • 邪魔仙尊

    邪魔仙尊

    自三皇五帝开始,五千年来,龙一直被华夏人奉若神明,并且自称为龙的传人,龙的长相奇特骆头、蛇身、龟眼、鱼鳞、鹿角、鹰爪、牛耳。龙有善恶之分,蛇修千年为蛟,蛟修千年化龙,成龙之蛟是为邪龙。
  • 出京口

    出京口

    气吞万里无风云,斩仙弑神武圣人刘裕刘寄奴。乱世出枭雄,世道大乱,英雄辈出,他就是那颗最为耀眼的星辰。他出身寒门,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南朝第一帝。本书通过演义的手法为您呈现刘裕波澜壮阔、热血沸腾的一生。
  • 苍冥圣皇

    苍冥圣皇

    于苍冥之间苏醒的少年!被当做莫家弃子,多年来受尽凌辱欺压!苦等八年,终于一朝觉醒暗灵根!从此战天骄、斗诸神、睨苍穹!踏上无尽苍冥,从此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