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24800000003

第3章 报恩

安岳是一座佛都,早在唐宋便以摩崖石刻造像闻名,尤以佛教造像为主。当地百姓都信仰佛教。

李氏是一个念佛的人,知恩图报。她母子三人落难之时,幸遇彭状师仗义相助,帮她打赢官司,争回田产房屋,还将她和一对幼子收留。她常怀感激,一心想报答恩人。

“大哥、大嫂,我一个妇道人家何德何能,蒙菩萨垂怜、恩人相助,才使我母子脱离悲惨绝境。李氏无以为报,愿奉田产数亩回报!”

李氏决定拿出田产,回报彭子渝夫妇。

“这可万万使不得!”彭子渝急道,“我彭子渝有一个铁打的原则,凡为穷人打官司,从不收取财物。”

真果崇拜地望着彭子渝,在旁边听着大人的对话。

“知恩图报。若不回报恩人,我如何心安?万望大哥大嫂莫要推辞!”李氏道。

彭氏插话道:“李家大姐,我夫君向来打官司只收富人的财物,说一不二,你就莫要说什么回报的话。”

“请一定收下我们母子的心意!”

“我帮助大姐,一则见你们孤儿寡母被恶霸欺负、走投无路,抱不平;二则敬仰大姐先夫李团练的威名,子渝从未图什么回报。”

“可是……”

“不要再提了!”

彭子渝断然拒绝,这让李氏很难过。

在回老家的前夜,李氏彻夜难眠,拿什么酬谢恩人,又能欣然收下呢?她披衣走到院子里,坐在石桌边独自寻思。

“娘,您为何还不睡?何事烦扰?”真果走到她的身旁,悄声问道。

原来真果一觉醒来,不见母亲在身旁,便下床到屋外寻找。他看见母亲独坐院子里,心事重重。

李氏看到真果,脑子里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彭子渝夫妇膝下无子,又特别喜爱真果。何不把儿子过继给彭家夫妇做义子?一来可以让真果跟彭子渝学习,二来可以孝敬彭家夫妇,报答恩人。

只是,她实在舍不得视为生命的儿子离开自己的身边。想起生真果时痛得死去活来的情景,她就不堪回首。若不是遇见疯癫老道,恐怕母子都没命了。

李氏感到安慰的是,真果天赋过人,聪颖好学、孝顺懂事。如今,要把自己心爱的孩子送给别人,如同割掉她的心头肉,她怎么能舍得?

李氏抚摸着真果的头,注视着儿子担心的眼神,她感到心都要碎了,似乎有把刀刺透胸口一样痛彻心扉。她深吸了口气,心意已决。

“真果,娘想让你给叔叔阿姨做儿子,你愿意吗?”

“为什么?”真果震惊地问,“我是娘的儿子,娘为什么不要真果了?娘不喜欢真果吗?”

真果的心忽悠一下沉了下去,仿佛掉进深幽冰冷的湖底。虽然不明白娘为什么这么想,却没来由地感到一阵恐惧。

李氏的眼角忍不住袭上泪水,心颤栗着,她几乎就要动摇了,但想到如果没有彭子渝的帮助,母子三人可能饿死街头,更不用说收回田产,如此大恩大德,怎能不报?

“孩子,娘很爱很爱真果,也舍不得真果,但是,彭叔叔救了我们母子三人,还收留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报答恩人啊?”她努力说服真果。

“彭叔叔是好人,他不要我们回报的。反正,我不离开娘!”

“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李氏生气道。

真果“哇”地一声哭起来。李氏赶紧捂住他的嘴,“别哭,别把叔叔婶婶吵醒!”

真果停止哭泣,眼泪汪汪。

“娘给你讲个故事。”李氏搂住真果,决定跟孩子讲道理。“从前,有一只小羊对它的妈妈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片孝心,妈妈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泪流满面。从那以后,小羊为了报答妈妈的哺育之恩,每次吃奶都是跪着的。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把它喂大。所以,它要跪着吃奶感谢妈妈的哺乳之恩。”

真果被妈妈讲的故事吸引,转动着大眼睛,认真地听着。

“这个故事叫‘羔羊跪乳’。”

真果的眼里闪着感动的光芒。

“娘再给你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乌鸦,小时候都是由它妈妈辛辛苦苦飞出去找食物,然后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它吃。渐渐地,小乌鸦长大了,乌鸦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再飞出去找食物了。这时,长大后的乌鸦没有忘记乌鸦妈妈的哺育之恩,也学着妈妈当年喂它的情形,每天飞出去找食物,然后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妈妈,照顾老乌鸦,从不感到厌烦,直到老乌鸦死了。”

“娘,我知道,这个故事叫‘乌鸦反哺’。”李真果听私塾老师讲过。

此刻,月光投射在院子里,真果的眼前被一束光芒照亮,似乎感到妈妈的手把他从幽深的湖底拉了上来,渐渐,他看到一片光明。慢慢地,他的眼中流露出羞愧的神情。

李氏继续说:“乌鸦尚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更何况我们是有感情的人呢。佛陀常教诲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心存感恩,对我们好,帮助过我们的人,要知恩图报。”

“娘,真果明白了。谢谢娘对孩儿的教诲!”黑夜中,真果一双深陷的大眼睛闪亮着光芒。

“娘读的书不多,以后你要多读书,多拜师学习,就会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

“真果记住了。”

李氏想到明天就要与儿子分别,禁不住眼角再次湿润了。她转过脸去,不忍再看儿子一眼。

第二天一早,李氏带着真果来到堂屋,去见彭家夫妇。

李氏把真果过继给彭家当义子的想法告诉夫妇俩。

“这怎么行?我们不能夺人所爱!”彭子渝断然拒绝道。

彭子渝从心眼里喜爱真果,曾想自己有个真果这样聪明不凡的孩子该有多好!现在李氏要将孩子过继给他们夫妇,他自是欢喜。可是,李氏只有一个儿子,他不能这么自私。

“大哥,大嫂,你们不图回报,是大好人,大善人,我李氏感激不尽。但我要让儿子明白做人的道理,要懂得感恩,知恩图报。当然,我也有一个私心,真果给你们做儿子,既可以孝敬义父义母,又可以继续学习,将来也有个出息,他爹九泉之下也感到欣慰。”

“这……”彭子渝不知如何是好。

“义父义母在上,受孩儿真果一拜!”在旁的真果突然上前一跪。

“孩子,快快请起!”彭氏喜不自禁,眼里含着泪花。

真果拱手道:“古人有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孝经》上说:‘夫,孝之德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以也,民之行也。’真果孝敬母亲,遵从母命,愿侍奉恩人双亲,以尽孝道。”

真果曾在私塾读了许多儒家经典,虽然很多不能理解,但他的领悟力比其他蒙生强,常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彭子渝听真果一番言辞,引经据典,入情入理,非6岁孩童所能言。他大为惊奇,一时听得呆了。

好半天,他终于回过神来,大喜过望,起身扶起真果,激动地说:“从今往后,你就是我彭子渝的儿子了。”他转过身对妻子道,“我们有儿子了!”

彭氏连连点头,擦了擦眼角喜悦的泪花。

彭子渝朝李氏拱手作揖:“大姐深明大义,忍痛割爱,令彭子渝佩服!请受一拜!”

“且莫要行礼,折煞我了。”李氏赶紧道。

“请大姐放心,我一定会把真果义子带好,培养成人。”

“谢谢!谢谢大恩人!”李氏禁不住掉下来泪来。

彭子渝忽然想起什么,对真果道:“真果,既然跟了我们,你愿意改姓吗?”

真果征求地朝母亲望了一眼,李氏点了点头。

“孩儿谨遵义父之命!”

彭子渝满意地点头。他认真想了片刻,走到祖先牌位前,燃香拜揖:“列祖列宗在上,彭子渝蒙李氏大义,将6岁独子李真果过继我夫妇,收为义子。从今后,真果我儿改姓彭,名泽风。”

真果恭敬地上前,向彭家列祖列宗敬香作揖。

李氏抱着小女,向彭家夫妇辞别。她爱怜地抚摸着真果的头嘱咐道:

“孩子,不要惦念娘和小妹,好好孝敬义父义母,听话。”

“是。娘多保重!”真果的眼里汪了一层水汽。

李氏看着懂事的真果,心里流着泪,眼中充满不舍和伤感,只好用笑容来掩饰。

“我们真果,不,我们泽风又多了一个爹,一个娘,多好啊!”

“大姐,请放心,我们会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爱泽风。谢谢大姐大恩,送我们一个儿子,彭家后继有人了。”彭氏真心道。

李氏感激地道谢。她心中万般不舍,不忍多看真果一眼。又怕流露自己的感情,让孩子难过,便匆匆别了彭子渝夫妇,带着幼女回老家去了。

自此,6岁的李真果与母亲分别,留住彭家,成为彭子渝夫妇的义子。改名为彭泽风。

真果在彭子渝家中,十分孝顺懂事,起早贪黑,烧水煮饭,放牛喂猪,上山砍柴,打猪草,什么活都干。

彭母心疼孩子,坚决不要真果干活。但真果坚持要劳动,替义父义母分担家务。

“真是个倔孩子!拿你没办法。”彭母掏出手绢,给真果擦掉额头上的汗水,又爱又怜。

彭子渝见真果机灵聪慧,酷爱读书,颇有天赋,且能说会道,便有心培养他当讼师,把他又送到私塾读书。彭子渝一有空,也教他四书五经,还给他讲自己四处帮穷人打官司的故事。

“孩儿将来也要做一个像义父那样,帮助穷人、行侠仗义的状师!”

义父彭子渝在真果的心目中,就像一个行走江湖的大侠。

“好啊!”彭子渝十分高兴,但想到朝廷腐败、地方官员乱纪坏法,又不免心灰意冷。

他长叹了一声。

“义父为何叹气?”真果问道。

“泽风,当状师也不一定是出路,将来你考取功名,做官也罢,做学问也罢,无论做什么,要做一个正直的好人。”彭子渝语重心长道。

“孩儿记住了。”

李真果读私塾的地方,在离彭家场十多里路远的邻村,一座叫塔子山的半山上。林木葱郁,溪水潺潺。真果上学要走1个多小时。这家村塾,名为“安溪私塾”,虽然远,但名声在外。

塾师安立文是一位举人,曾在县衙做文官,却因看不惯官场腐败黑暗,愤而辞官,回乡下老家设立私塾教书为生。

安立文人品端方、学问通彻,因材施教从不死板,许多人家慕名而来送子读书。他所教贫寒子弟自八九岁至二十岁左右都有,以十二三岁以下居多。6岁的真果是最小的一个。

村塾在山上一间废弃的山神庙内。二三十个学生年龄不等地坐在课桌前,戴着瓜儿皮帽、扎着长辫子,摇头晃脑地念书。

塾师安立文四十岁左右,穿着长衫子,戴着一副小眼镜,一看便知学问渊博。学生念得好的,他微笑赞许,神情和蔼;念得结结巴巴的,他便挥着戒尺,瞪几眼,让人感到一种威严。

课堂上,一阵杂七杂八的朗读声中,有的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有的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有的念“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从《三字经》到《大学》,到《古文观止》等,学生各念各的,声音高低起伏。安立文发现有一个声音特别清亮而流畅。

“子贡问曰:有一言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原来是真果在背诵《论语》。这小小蒙童竟然能念到《论语?卫灵公篇》,还背诵如流?安立文大为惊奇。

他有心考考真果,便对学生讲解这段师徒问答。

“子贡问了孔夫子一个很大的问题,他问,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永久受益呢?孔夫子用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大概就是‘恕’吧。这个‘恕’,就是说情有可原,理不可恕的意思。曾子明白了孔子讲的道理,对一起学习的门生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这‘忠恕’两个字了。大家懂了吗?”

安立文故意将意思反讲。

“学生明白。”底下的学生齐声道。

这时,真果突然举手。安立文示意他讲。

真果站起身,大声地说:“先生,学生认为,孔夫子的‘恕道’是讲,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而要以己之心推及别人之心。言外之意,假如别人伤害了你,你也要以仁爱之心尽量宽容,而不是先生所言情有可原理不可恕。”

课堂上一阵哗然。

安立文惊喜地端详真果,此子不读死书,善于思考,果然超群不凡。

他想再考考真果的智商。

安立文让真果拿两个水桶到山下的天泉洞汲水,期间要走过一座独木桥,然后在正午时分,抬水到十里路的土地庙,并要保证桶里的水是满的,中途也不能歇息。

安立文算好时间,提前到了土地庙等真果。

两个小时后,刚好是正午,真果抬水到了土地庙。安立文惊讶地发现两个木桶的水都是满满的。他舀了一瓢水喝,甘洌清甜,果然出自天泉洞的水。

他惊异地问真果怎么做到的。

真果轻松地回答:“我把水桶放在水上,顺水漂流,一点力气都不用。”

原来真果发现,有一条河流从天泉洞而下,一直到土地庙。他尚小,力气也不足,自然无法提动两桶水,而且还要走很远的路,根本难以办到。

他灵机一动,把桶放在水上,然后用扁担挑着一端,保持平衡,顺水而下,自然轻松多了。

其实,真果是借用了水的浮力。只是那时他并不知道有浮力学。

安立文为真果的聪慧过人而惊叹。

从此,他对真果进行个别教学,一般学生最多上三次书,而他对真果一天有时上十次书,内容除四书五经外,包括历史、地理、天文、诗词文赋等。

真果也十分用功,悟性很高,深得安子文喜爱,视为最得意的门生。

真果养成一个习惯,每次放学下山时,他便在石窟佛堂外看一会儿书,再起身回家。

那座石窟是他每天放学下山必经的地方,称为毗卢洞。这是一千多年的摩崖石窟群落,由观音堂、千佛洞、毗卢道台、莲花台等组成,著名的安岳紫竹观音石刻造像便在其中的观音堂内。

从安溪村塾的半山上下来,穿过一片清幽的竹林,下到二十余级石梯,便来到毗卢洞。

真果每次走进观音堂,总要望着紫竹观音造像注目很久。趺坐于莲台上的紫竹观音,背倚浮雕紫竹,身着一袭蝉翼长裙,一双秀丽的赤足灵动迷人,右脚翘起,左脚轻踏莲蕊,像女神一般飘逸出尘。

“她好美。为什么这个观音菩萨跟别的不一样呢?”真果暗想。

一个僧人告诉他,《法华经》中记载:“在有竹林的水旁边,天空有明月,水月相映,观音菩萨施游戏坐于山石之上”。五代的一位当地大法师便命工匠按《法华经》的描述,塑造了这尊与众不同的观音。

伴着千年的佛像,坐在石阶上看书,闻着神秘的香火,不知为什么,真果感到特别宁静安详。

一个宁静的黄昏,初夏的林间,蝉声幽鸣。

真果在石窟里看了一会儿书,背着书包从毗卢洞出来,沿着山路下山,一边吹着口哨,学着蝉鸣,一边跑跑跳跳,朝回家的方向而去。

一股清幽怡人的香气从极远的地方传来,他深深吸了口气,仿佛要把那清香的味道吸进肺里。他加快了脚步,朝香气传来的方向走去。

那是一片槐花树林,正是开花的季节。每天放学回家,他总要绕一小段路,从槐花树林穿过,只是为了闻一闻槐花的芬芳。

这时,从树林里突然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呼喊声。他一阵惊疑,循声找去。

槐花林里,一个十五六岁的穿着绸缎衫的麻子少年爬在树上砍树枝。几个同样年龄的少年在下面望着。地上掉了许多白色的花瓣。

旁边站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她又气又急,大声朝外呼喊:“有人砍树了!快来人啊!”

麻子少年从树下跳下来,对小女孩恶狠狠地威胁道:“小丫头,你再喊,我就把你扔到山沟里喂狼去!”

几个少年站在树下得意地哄笑。

小女孩抓住麻子少年的衣衫一角,哭喊:“你还我槐花!还我槐花!坏蛋!坏蛋!”

麻子少年见小女孩把他的绸缎衫抓了一条脏痕,勃然大怒,抬起一脚朝小女孩狠狠踹去,小女孩倒在地上哇哇大哭。

几个少年也围上来,你一脚我一脚地踢小女孩。

“住手!”循声赶来的真果见状大声喝道。

“你们干什么?光天化日,大哥哥欺负小妹妹!”

“哟喝,又来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想讨打吗?”麻子少年吼道,转身对几个少年使了个眼色:“揍!”

几个少年一哄而上,对真果一阵拳打脚踢。

“不要打哥哥!不要!”小女孩从地上爬起来,拉住麻子少年的手喊道。

麻子少年正要抬起右脚朝小女孩踹去,真果突然旋风般朝他的左腿拌去。麻子少年一个踉跄,栽倒在地。他气急败坏地对几个同伙喊:“还不快给我打!”

几个少年一起上来围攻真果。他被打得鲜血长淌,却拼命护住小女孩。

麻子少年从地上爬起,掏出刀子朝真果斜刺过来来。危急之中,他想起父亲生前教过他的一个招式,“平沙莽莽!”他喊道,一脚踹起地上的泥土,泥土在空中抛洒,如沙子一般纷纷落在麻子少年的脸上。麻子少年的眼睛被泥土迷住,大叫“哎哟”,忙用手擦眼睛。真果趁此,拉着小女孩的手朝外跑。

几个少年追上来,又围住了他们。情急之下,真果捡起地上的树枝,以枝当剑,一个“秋风扫落叶”,朝几个少年身上扫去。虽然他只学了几个粗浅功夫,并无多大力道,但树枝一扫,呼呼如风,仍然有一分劲力,暂时挡住了一群少年的攻击。

如果拖延下去,他和小女孩必吃大亏。真果赶紧拉着小女孩夺路而奔。

麻子和几个少年在后面紧追不舍。真果忽然想起溪水边有一座独木桥,那是私塾先生为了考验他,叫他到天泉洞抬水所经过之处。于是,他拉着小女孩朝另一个岔口跑去。

“小哥哥,我跑不动了。”小女孩大口喘着气停下来,痛苦地说。

真果发现小女孩赤着双脚,小脚板被碎石划伤,鲜血渗出。眼见几个少年就要追上来,怎么办?

“我背你。”

他不由分说背起小女孩就跑。转弯、下坡、涉水,终于来到独木桥边。

他背着小女孩,一步一步地过了桥。

这时,麻子和几个少年已经追上来了。

“站住!臭小子!”麻子隔岸喊道。

真果见他们就要过桥,灵光一闪,抬起桥边的大石头,猛地砸向独木,“哗啦”一声,独木桥断了。

麻子和几个少年刚跑到桥头,看见桥被真果砸断,无法过来,气得破口大骂。

原来真果曾经过桥时,就观察到独木的一节遭过雷击,很脆弱。所以想出砸桥的办法,阻止恶少追赶。

“好呀好呀!”小女孩高兴地拍手。

“我们走!”真果重又背起小女孩,朝一条小路走去。

“小哥哥,你真棒!”路上,小女孩伏在真果背上,崇拜地赞叹。

“他们为什么欺负你?”真果问。

“他们是坏蛋,砍我家的槐花树!”小女孩生气地说,又补充了一句,“槐花树是我娘种的。”

“那你娘会很伤心啊。”

“娘生病,死了。”小女孩难过地说,晶莹的泪珠掉了下来。

“啊?”原来小女孩已经没有了母亲。真果想起自己的爹爹也是因病去世,不由更加同情小女孩。

他们下山了。

“你家在哪里?我送你回家。”

“穿过那片庄稼地,看见一笼一笼的竹林了吗?青瓦白墙的房子,就是我家。”小女孩指着远处说。

夕阳西坠,暮色越来越浓。村庄里升起袅袅的炊烟,在竹林茅舍间飘荡。

“快到了,小哥哥。”小女孩兴奋地说。

走进一片竹林里,一座清代民居建筑的房子出现在真果面前。房子有些破旧,已经失修很久,但从门楣的匾额看,有一种书香的气息。

“我爹爹已经回家了。”小女孩说。

“你怎么知道?”

“我闻到烧包谷的味道了。”小女孩得意地说,“爹爹,爹爹!”她冲着木门喊。

一个穿着长衫子的中年男人,挽着袖子出来开门。突然,他吃惊地呆住了。

真果背着自己的小女儿站在门口,额头上有一道血痕。

“这,这怎么回事?”他惊异地问。

真果也十分吃惊,万万没有想到,小女孩的父亲竟是自己的私塾先生安立文。

“先生,是您?”他不敢置信。

冰雪聪明的小女孩望望爹,又瞧瞧真果,忽然明白了什么,高兴地说:“原来小哥哥是爹爹的学生?”

安立文回过神来,嗔怪地对小女儿说:“丫头!你怎么让小哥哥背你?快下来。”

“爹爹,我被坏蛋欺负,是小哥哥救我的。”

安立文震惊地:“谁欺负你?来,泽风,进屋说!”他从真果的背上把女儿抱下来。

进屋后,真果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先生。安立文听后,既气愤又心疼,更对这个勇敢机智的蒙生感谢万分。

“泽风,好孩子,谢谢你救了我的丫头。”

“先生,是泽风应该做的。”

小女孩坐在父亲的腿上,比划着:“小哥哥好棒哦,用一根树枝,刷刷刷,几下,就把几个坏蛋给镇住了。”

“你真勇敢!”

安立文赞不绝口,对真果更加刮目相看。注视孩子深邃的大眼睛,他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这小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完全超过这个年龄的学童的智慧,将来绝非等闲之辈。

安立文对李真果的喜爱之情,自难以言表。

同类推荐
  • 蓝明

    蓝明

    主要内容:现代经理人回到明末,阴差阳错变成南明的流亡王爷。是逃跑,还是战斗?这是个问题。蓝明,即蓝色大明。朱一海说:我的国,要天蓝,地蓝,海蓝。这片土地要健康,要山青水绿;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要幸福,要享受生活。
  • 桑濮

    桑濮

    奇珍异宝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它们大多成了富贵人家的稀奇摆设,但也有一些,是民间的爱物。有人说它价值连城?但有些人心里,这些东西,比不上桑间濮上那真挚的感情,与动人的爱恋。
  • 龙翔大唐

    龙翔大唐

    一梦千年,华夏第一特种兵“破晓”魂穿大唐,成了房家老二。于是,房遗爱开始了自己梦幻的一生。最强装逼的房家老二!隐藏大唐数十年的纨绔有朝一日忽然刷新了人们的三观!这才是低调的生活,高调的档次!黑龙旗,缥缈山河,壮丽巍峨,且看房家老二波澜壮阔的一生!
  • 乱世是这样

    乱世是这样

    吾若君子,枉为枭雄;战祸四起,必将称帝。不为君子,温柔乡里;岂敢逆天,罪于多情。
  • 汉武帝北击匈奴

    汉武帝北击匈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北击匈奴》》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汉匈关系,汉武帝以后的绥抚政策,汉文化对匈奴的影响等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九门之地

    九门之地

    上万年,混沌的时空流体中,残破的躯体仍在挣扎,试图召唤回所有的精魄,妄图重生。大陆依旧沉寂在一片安宁之中,谁又将会第一个接受恶魔的洗礼?贪婪、欲望、战争、仇恨,渐渐的吞噬着大陆。。。似乎没有人能逃离这场噩梦。。。
  • 边夜之光

    边夜之光

    曾经,这只是一块平凡的大陆。当能源枯竭之时,两名圣者发现了无所不在的能量之源。一枚钥匙,传承千年,开启那远古的神迹:两枚灵核,集聚一身,踏碎这大陆的山河。没有人会甘于平庸,没有谁会任人欺凌。你眼中的弱小,是凡夫俗子,草芥蝼蚁。时过境迁,他们反观你时,亦如是。
  • 剑破青云

    剑破青云

    一觉醒来洛凡便发现自己似乎穿越了......不过没关系,天才无论在何处都会是天才,王者无论何时都会是王者!前世隐于黑暗,笑看风云。今生便决定向那世人展现自身的绝世锋芒!以我手中之剑,破那青云之路!(ps:希望大家支持,恋蜜拜谢~)
  • 妙医王妃:神经病王爷求爱记

    妙医王妃:神经病王爷求爱记

    欺负我无父无母,看我绝世医术闪瞎你双眼。嘲笑我养弟孤苦,看我培养出当朝计相来给我撑腰。讥讽我遭人休弃,看我孤身一人也活得潇洒自在。“云鹤姐姐,让我照顾你一生一世吧?”“做你的王府世子去,姐姐我不接受姐弟恋!”可当他抛却王府世子之尊,追随她浪迹江湖,做游方郎中时,她尘封的心终于被他开启!最终,他们同站朝堂,他是威风八面的实权王爷,她是主掌天下医的“妙医御者”。看李云鹤在一个男尊女卑的世界里,如何爱情事业双丰收。
  • 大唐黑社会

    大唐黑社会

    现代社会的一个黑帮小弟,为了报恩,替老大档了一刀,身死之后穿越到大唐,看他如何凭着现代知识,以及对历史的了解,白手起家,在大唐建立自己的黑帮帝国。
  • 慢下来的幸福:别让聪明阻挡了快乐

    慢下来的幸福:别让聪明阻挡了快乐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生命本身的意图和意义,是人类存在的目标和终点。”我们整日在浮躁现实中奔忙,追求的最终归宿正是幸福。然而每当被问及是否幸福这个问题,却鲜少有人会给出肯定的答案。在许多人眼中,幸福等同于财富、权利、地位,因此,只有足够聪明的成功人士才称得上幸福。殊不知,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聪明并无法帮我们找寻捷径,有时甚至还会成为阻碍幸福的“绊脚石
  • 穷书生的山贼路

    穷书生的山贼路

    北宋,一个文人的时代。一介穷苦书生,奈何原因种种,上了山,做了贼。入了朝堂,却又重头再来。
  • 守护甜心之捡只黑猫回家宠

    守护甜心之捡只黑猫回家宠

    黑猫买一送一活动!捡了一只卖萌撒泼打滚无与伦比小黑猫,竟然还送一个冷酷冰寒帅气黑猫少年……“黑猫少年,你赖在我家干嘛!”某女气嘟嘟的说,黑猫少年怎么能这么耍无赖!“你家就是我家”某男耍无赖的说道。“黑猫少年,随便吃别人吃过的冰淇淋是不好的!”某女撇撇嘴地说道,黑猫少年怎么能这么随便!“你的就是我的”某男继续耍无赖!奈亚忍无可忍,这次Hellokitty要发老虎威了,“黑猫滚出去!”某男耍无赖的在奈亚脸上亲一口“这辈子,你赶不走我了。”
  • 帝国枭宠:丫头轻轻吻

    帝国枭宠:丫头轻轻吻

    会武术的贵族女姚婷薇在贵族学院遇见一个不像混混的小混混,一点一点的小事情,擦出一些一些的小火花,没说同意没说拒绝就这样,心慢慢的靠近,她的每一件事都牵动着自己的心,他的每一个举动都要仔仔细细的观察,惹上黑社会?惹上社会女青年?打一架看看谁厉害!抢小薇?抢天威?你够格?解决黑社会,干掉社会女青年,原本以为可以很好的在一起,结果父亲来到,每次都打架!每次都受伤!贵族女怎么可以受这样的伤?被迫出国去美国,天威请你等一等!我很快就回来……小薇,你回来了吗,想念很难受……
  • 欲征天

    欲征天

    大世,乱世,谁能称雄?真神,佛陀,亦或是仙尊,谁又可独尊?既然乱,便乱个彻底;既然这天地不仁,便休怪我不义。天,我要你变个模样,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