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04200000014

第14章 欲醒

扬州-潢淮城-州府衙门

右副都御史提督地方军务兼理粮饷扬州州府潢淮城正堂、加一级纪录二次

李,为移左副都御史,窃敝州案。

奉总督部堂鄂批,按巡荆州府禀,因赞理军务与督办湖广漕运等缘因,将于十月行抵贵治。为此合移贵州,请烦查来移事理,希即留神,足仞舟谊。伫切,伫切。须至移者。

右移

荆州府襄樊城正堂加一级记录二次齐

天历二十九年九月八日移

李时正看着下属把要送到荆州府的移文小心翼翼地用朱砂钤盖押印,方才缓缓舒了一口气。此次调职前往荆州府抚军按民,名为平级调遣,实则升迁半级,貌似平淡无奇,背后暗藏玄机。

荆州临近京畿,位置显要,此地巡抚大员既不直面朝堂风波,但可间接影响京中朝政,李时正官职由右转左,位席略尊,状似要进一步拔擢。尤为不同寻常的是,此番调度巡抚,加上兼领荆州漕运一务。众人皆知,荆州之地,襟江带湖,水网密布,天下漕运诸事,荆州占其三分之一,正巧近来漕运使奔母丧返乡守孝,职位空缺。此等肥差,朝野内外诸多官员早已逐逐眈眈。然众人皆未料到,竟由州府新晋巡抚大人亲领此职,世所罕见。诸官虽私下有些议论,但据传是首辅次辅二位大人亲自点名提拔,便也不好说甚,此事并无太多波澜,就此顺理成章。

李时正自忖这是其一番苦心打点经营的些许回报,不由得沾沾自喜,得一肥缺,便也弥补了每年送往京都孝敬权臣的珍玩钱物。然为官之道,高处不胜寒。位高则临险,所谓树大招风风损树,人为名高名丧身。无坚实靠山之位,如无错综根脉之树,党争风起,位高不实而朵颐者众,不过沦为弃子而已。此则为后话。

“禀报大人,公文押印均已书就,请大人过目。”那下属仔细把移书纸张整理平整,之后双手奉到李时正面前。

“甚好甚好,汝等辛苦,与我封匣即可。若无他事,尔卿可先退下。”

李时正从下属手中接过移文,置于红木文匣中,嘴角不禁扬起。想自己官居三品,虽不及权力之巅,但也为地方要员。在荆州呼风唤雨,一手遮天,摄威擅势,刳脂剔膏,想必也定不难。漕运之利,哪怕雁过拔毛,兽走留皮,亦将堆金积玉,席丰履厚。凭此厚利,再向京中上贡打点,以钱生权,晋拔僚臣,登阁入相,并非毫无可能。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把他从对锦绣前程的想象中拉了出来,他正将文匣合上,府中差役疾步进入大堂***手半跪,恭声禀报道:“李大人,州府众位官吏大人已为您备好饯行宴,均在聚仙楼处等候大人赴宴。您看何时动身为好?”

李时正闻言又笑:“即刻动身吧,诸官盛情难却,不可怠慢。本官要与众人好生一叙,以尽情谊。”说罢,便步履生风,直走到衙门前。此处早已有人备马等候,李时正向前一步,翻身上马,一气呵成,此刻完全让人看不出来竟已年过半百。

正所谓春风得意笙歌逐,尽看门前花成谷。此时眼前天宇高远,大道空阔,似乎只待高头骏马,四蹄生风,平步青云,直上天阁。

巷道中,只见一骑绝尘,留得细微蹄声。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扬州-潢淮城-聚仙楼

聚仙楼位于城东,临水而建,传有八位圣人于此高歌畅谈,坐而论道,忽有一日,得西方传来天外梵音,教化苍生,众圣人均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羽化登仙,故得此名。

此楼本为一登高揽胜之茶楼,十年前由石氏一族购得,大力翻修,渐渐变为一奢靡酒肆。从旁而观,只见锦泉花屿,崇屋榭前,画栋飞云,红灯高挂。飞阁流丹,高出云表,曲梯折磴,窈窕深邃。朱户轩窗低接,翠帘珠幕高悬。夔龙花头,绦环空槛。外状危楼,内貌宫殿。金碧琼玉堆叠,雕梁绣柱森然。宝座屏风,阴阳错落。雁翅大框,山水满堂。紫绒铺地,近水危廊。琉璃荸荠,银纱宫灯。台上玉尺如意,桌前磁窑水盂。方圆古镜,铜龟白鹤,雉尾花扇,蜡笺漆合,楼内陈设,极尽繁奢。

此时整栋楼已被州府衙门出面包场,作为州内上下官吏与李时正饯行之地。

李时正勒马停住,缓缓下马,眼前明灯高悬,红毯铺地,红毯尽头正看到石梁及其表兄石勇,聚仙楼现主,拱手候在门前。等候多时的石氏兄弟看到李时正走进,顿时两眼放光,胁肩谄笑向前作揖行礼。

石勇先道:“恭贺李大人移官高就,凭大人之才,他日定当日转千阶,直上青云,封侯入相,群领百官。”

石梁再拜道:“今日宴席,由我兄弟二人囊付,略表薄意,还望大人莫要见怪。”李时正轻提腰带,仰头笑道:“本官平级调度而已,又何来高升之说?都说人走茶凉,,酒阑人散,我一将走之人,还劳烦尔等费心费力,此情本官心领,他日若有难处,开口无妨。”

石梁闻言眉眼更欢,再次长揖谢道:“谢大人恩典,府中诸位大人均在席中,还请大人落座训话。”说罢弯腰挥手,亲自引路,请李时正入内就宴。

席中等候多时的众官员,见李时正入席,纷纷起立拜见道贺。

“恭贺李大人奉旨高就。”

“恭贺李大人”

李时正边走边向两旁回礼,待走到正席边上是,回身面向众人开口道:“高就不敢。本官与衙门众官吏,名为上下所属,实为挚交兄弟,日夜相见,帮扶加持,共度褴褛岁月。此情深切,实在难以割舍。无奈造化弄人,移官前往他方,再难相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夜花好月圆,正值好时辰,此后也愿与诸君共赏一轮明月。”

“李大人所言正中我等肺腑,言真意切,动人心弦,感人之至,我等感慨万千。下官无以为表,自敬薄酒,聊报李大人多年恩泽。”州府同知赵宣明率先站起,端起酒盏,进辞敬酒。

“赵同知所言甚是,此地为别,天长路远,又不知何时再相逢,我等实在不舍,大人恩情,我等难忘,扬州百姓亦将牢记心中。”州府推官杨本经声似哽噎,故作支案流涕状,以表不舍之情。

李时正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此本非吾所愿,然皇命不可违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为重,个人为轻。此既为诰命,我等定倾力为之。新任巡抚杜大人,因家中些许琐事尚在路上,本官暂且现行一步赴任,望诸君今后竭力辅佐之。”

“好一个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长者所言,真乃言简意赅。我等定不负大人厚望,还愿大人此去一路顺风,早日官高极品。”赵宣明拱手进祝辞,众人也纷纷响应。

“望大人平步公卿。”

“望大人秉轴持钧。”

李时正微微一笑,端起酒杯道:“诸君心意,本官领会,在此敬各位一杯。饭菜已上,诸君自享玉盘珍馐,尽兴即可。”说罢,一饮而尽,而后缓缓坐在雕满三足金蟾的椅子上。

话音刚落,但见一个个貌美如花的侍女,缓缓成列,玉手虚托冰纹大盘,将酒菜端上。

满眼冰盘牙箸,美酒精肴。三十道正菜,各有名目,所谓珠圆玉润、翠堤春晓、满天星斗、粉面金刚、黄袍加身、王不留行、赤壁遗风、红粉佳人、江南一品、鱼跃清溪、八仙过海等,式样繁多,其味无穷。刀鱼酒酿,鲜妙绝伦,海参汤煨,唇齿生津。冷盆糕点错综排列,旁有银鲈紫蟹,蜜腊鲟骨,聊作调味。碟中云片鲫鱼,水晶球酥,甚是养眼。梨丝炒肉,红白油鸡,风味绝胜。十锦火烧,鹅肫掌羹,虾子白烹肥美,酱瓜风干薄脆。凤髓龙肝,八珍玉食,使客一撩不见,空剩粗物满碗。

汪俊此刻正于下席端坐饮茶,看着满眼山珍海味,却并无胃口,耳旁纷乱吵嚷让他心中也有些烦乱。徒步赴宴途中,正看到不少饥民在路旁乞讨钱粮,苦苦挣扎。不时有杂役将饿死之人抬出城外,准备埋掉。在看看眼前歌舞升平之景,不由让人想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

宴席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待到酒酣人醉时,一个好生熟悉的衣着凤尾红裙的身影,映入汪俊的眼帘。

他定睛一看,是那日在画舫当众打趣他的石氏花魁,顾小莲。

只见她正持着酒瓶,挨个给席间诸官倒酒,所过之处,一片躁动。

看着顾小莲斟酒已往自己这边来,汪俊想起那天的尴尬,打算借故离席,却被旁边一个半醺的中年官吏拽住一叙。

顾小莲给汪俊身旁中年官吏斟完酒后,往旁一瞥,掩面一笑,正是认出了汪俊。

“汪公子别来无恙,多日不见,倒也又俊俏了几分,不知是否仍记得奴家?”顾小莲边说着,边往汪俊面前的酒盏中斟酒。

“姑娘貌美名盛,在下怎敢忘却。”汪俊见已然无法避开,只得拱手应付道。

“可奴家方才见公子状似要走,莫是嫌弃了奴家?”顾小莲蹙眉佯怒,嘴角却仍挂着微笑。

“在下不敢,只是有些醉酒,欲外出临窗歇息而已。”汪俊被刁难的又是冷汗直冒,急忙解释。

“此话当真,那让奴家看看,汪公子究竟酒醉几何?”顾小莲轻佻眉毛,把脸凑近,逼的汪俊身子连连后仰。

顾小莲又如那天一样,弯腰低头附耳,可吐出之语,使汪俊不寒而栗:“郭氏之女匿于贵府,改头换面,时日不短。奴家并无歹意,然而此等身份,埋没草野,着实可惜,世道已乱,何不替天行道,清涤君侧?”说着便递给他一个锦绣荷包,又补充了一句,“若要保全此人,切勿慌乱声张。此物将明方向。”

随后,顾小莲起身,抬眼媚笑道:“此为奴家好意,望汪公子收下,发达之日可勿忘了奴家。”

汪俊此时脸色略显苍白,手脚微颤,众人见此哄堂大笑,都以为他又被顾小莲轻佻之语弄的慌乱不已,手足无措。

旁边那位中年官吏正笑岑岑地看着他,眉眼中尽是调侃之意。

他勉强控制住情绪,挤出笑容,拱手回复道:“姑娘几番好意,汪某再不领受,便不近人情,此物定会留存,能与姑娘结识为友,也算汪某之幸。”

顾小莲闻此面带桃花,又笑道:“公子这才像样,奴家这不叨扰公子品酒。先行告退。有缘再见。”便移步给旁边的宾客斟酒去了。

“姑娘慢走。”汪俊的声音此时已经听不出任何情绪。

旁边宾客有些惊愕于这两人之间的互动,汪俊入道如此之快也算有些出人意料,不过,佳人易慕才子,风月之所,此等情形,便也不见怪了。

随着顾小莲往下斟酒,场间又恢复如常。

时光流逝,笙歌渐稀,宾客亦散,宴席将尽,众宾客都向他人告辞,唤车马往家中赶去。

汪俊左手缩进袖中,紧紧攥着那个荷包,悄悄避开回往住所的人流,走到一处胡同的灯下,将已被捏的皱巴巴的荷包缓缓张开,里面是一张已经被汗水浸的有些湿的纸。

幽深的巷子中,仅能听到汪俊细小的略微急促的呼吸声,和秋蝉垂死的哀鸣。微弱的灯光下,映出了一首诗。

硕鼠鲸吞海内仓,淤泥尽染莲叶霜。

世人皆醉吾独醒,坐待疾风雪落窗。

同类推荐
  • 名邦硕儒张穆

    名邦硕儒张穆

    本书主要介绍了清代中叶著名学者、山西平定人——张穆的家世、著作以及他的人生经历,张穆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诗人、书法家和爱国者,本书可读性强。
  • 三国之风起云涌

    三国之风起云涌

    在群雄争霸的乱世,主人公利用机缘巧合以及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从弱小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天下归一
  • 文人遭遇皇帝

    文人遭遇皇帝

    中国文人,有一种奇特的品质,无论其为大名人,还是小名人,无论其 为好死者,还是赖死者,应该说百分之九十点九,都以维系数千年的中华文 化自任,绝不敢让这一线香火断绝在自己手中。对中国文人来说,功名,财富,声望,褒誉,是暂时的,只有闪烁着你 的壑智,活跃着你的思想,当然,还有流露着你的才华的作品,才是永久的 。这也是软弱的中国文人,最终能够在精神上胜于强大的秦始皇、汉武帝、 朱元璋、康雍乾这些帝王的原因。《文人遭遇皇帝》保持了李国文“直抒胸臆”的一贯特点,文笔犀利、开阖纵横,畅 快淋漓地抒发着作者对皇权、地位、荣誉的别样诠释。
  • 将臣乱战记

    将臣乱战记

    据说是圣人干架,把空间和时间都给打碎了。“号外!号外!八月初三,长平之战,东汉关羽对战南宋岳飞!有意速来报名!”“隋唐李元霸摆擂啦!能接三锤送宝马一匹!”“秦王下令赐死杀神白起事件引发,收白起的最后时机,谁人敢来?”“李师师和陈圆圆于万花搂较技,百两入场,座位有限,先到先得!亲,有机会一亲芳泽的哟!”“宋玉又出巡啦!姐妹们,拿上瓜果去看呀!”……“唐伯虎!你够了啊!我就是个打铁的,你追着我干嘛?”陈默边跑便往身后怒骂道。“采花贼!给我把秋香留下!”身后以年轻男子双持毛笔怒气汹汹喝道。总之,世界都乱套了。
  • 锵锵三人南北行
热门推荐
  • 七豆逗八桶桶

    七豆逗八桶桶

    豆逗。傻的冒泡的呆萌喵系少女在遇到管言,风一,洛水之后,,,,
  • 倾国妖后:蛇王囚后

    倾国妖后:蛇王囚后

    她,一心寻死,无心穿越,却惹上蛇界权势最高的蛇王。他,一双似笑非笑的桃花眼,慵懒邪魅,却风华绝代。当邪肆的他,杠上清冷的她,将会上演一场怎样的追逐?一心想着逃离的她,却不曾想惹怒了他,从此,他的后宫犹如摆设,蛇王开始囚后!落花成冢,流年飞逝,回首千年,看花开败落,只是泪已成殇!
  • 回到唐朝当神棍

    回到唐朝当神棍

    莫名其妙就回到了唐朝,更离谱的是,燕青还被人当成了神仙下凡!于是……李二同学:“燕卿……朕觉得,至高至圣仁义大帝,很符合朕的气质哈!”“额……陛下英明!”长孙皇后:“小乙,《白娘子》第三卷写出来没?本宫已经等得不耐烦了!”“额……快了,就快了!”程咬金:“燕小子,俺当真是混世魔王?还与你做过五百年的兄弟?”“额……那是自然。”有生活,有情调,还有妹子可以泡!燕青感慨道:“唔……其实在唐朝当个神棍也不错,至少……媚娘,你洗好了没有?夫君要进来了哦!”
  • 葬龙棺

    葬龙棺

    我经历传说中的龙泉乡事件和95年的僵尸事件后申请了退役。2000年夏季的一天,曾经的一个战友来到我家里,告诉我关于98年特大洪水的一些内幕。以及他需要我的帮助,当他拉起右手上遮盖的手套时,看到了不属于人类该出现的东西.........
  • 金丹妙诀

    金丹妙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心灵体操自助训练(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心灵体操自助训练(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暗夜九杀

    暗夜九杀

    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是被安排好的还是巧合?我又是谁?你又是谁?当一个人面对的时候,是堕落还是坚强?
  • 半世成魔

    半世成魔

    随便写写……喜欢的可以看看……剧情发展有些快……当做短篇吧……
  • 扇壶记

    扇壶记

    济公边思考边哈哈大笑,从此上帝便无事可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