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94800000005

第5章 赵氏家族重新崛起

赵武因死后谥为“文子”,所以史书上也称其为赵文子。

当他长到虚岁二十的时候,依照当时的礼法,要行“冠”礼,就是给男孩子戴帽子的礼节。表示成人了,可以娶妻生子了,也可以工作了。中国人说年龄喜欢用虚岁,这其实是很科学的,娘肚子里的那一年怎能不算数呢。举行完仪式,程婴带他去逐一拜访当政的各位大臣。

先去见栾书,栾书说:“小伙子长的真帅呀!过去我曾经做过你父亲的属下。你父亲赵朔也是仪表堂堂的高富帅,但有些华而不实,你要多务实呀。”

去拜见大夫荀庾,荀庾说:“年轻人真帅气,可惜我老了,帮不了你了”。

拜见范燮大夫,范燮说:“你已成年,从现在开始就要时刻警戒自己。贤明的人受到宠信会自警;不聪明的人受到宠信就会变得骄傲。所以能够振兴国家的明君奖赏敢于直谏的臣子;而安于享乐的君主则惩罚敢于直谏的臣子。我听说古代的君主实施德政后,还要听取百姓的意见……古代君王最痛恨的就是骄傲啊。”

再去拜见郤锜,郤锜说:“你成人了好啊!但要多向老同志学习。年轻人许多地方和老同志差得远。”

赵武去拜见恩人韩厥,韩厥语重心长地告诫他:“成与戒字相近,所以成人了就要懂得时时告诫自己。交朋友要结交好人,可以通过他们结识更多的好人;如果一开始结交了坏人,那么好人就会远离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戴上官冕,就好比宫殿有了墙壁和屋顶,是为了防止尘污和保护自身的清洁……”

赵武又去拜见智罃,智罃在晋景公被楚国人放了回来后也做了晋国的大夫。智罃说:“年轻人要自我勉励,你做赵衰、赵盾的后代,如果到老还只当个大夫,岂不是一种耻辱吗?”

当时晋国的官职分为卿、大夫、士三个大的层次。

赵武去拜见当时分管干部的晋卿郤犨,郤犨却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现在跑官的人太多了,不好安排呀!“

郤至给赵武出主意:“你如果觉得自己现在还不能和别人攀比,那就先退而求其次,先做个小官吧!“

赵武最后去拜见大夫张盂(他被尊称为张老)。并把各位卿大夫说的话都转述给他。张盂说:“好啊!听从栾伯的话,会对你有所教益;听从范叔的话。你可以开阔胸襟;听从韩献子的话,你可以成就功业。做人的道理都齐备了。能否做到就看你的意志了……“

所有晋国的权臣都拜完了,程婴对赵武说:“过去下宫之难时,你父亲的那些朋友都死了。不是我怕死,我是要抚养赵氏的后人。赵武你今天已经长成人了,也承袭了你父亲的爵位。我也要去找你的爷爷、爸爸和公孙仵臼作伴了。”

赵武哭着给程婴磕头劝阻:“我愿意侍奉您到老,在您床前行孝,什么脏活累活我都愿意干。您怎么能忍心留下我一个人去死呢!”

程婴说:“不可以,公孙仵臼觉得我能把你抚养大,所以先我而死了,现在我不去给他通报一声,他还以为我没完成任务呢。”

程婴终究还是自杀了,赵武为他戴了三年孝,为他和公孙仵臼修筑祠堂,赵氏子孙每年春秋两季祭祀,代代不断。此时应为晋厉公二年,即公元前577年。

晋景公执政十九年,在公元前579年死了,死前一个月,将太子寿曼立为晋国国君,史称晋厉公。国君换了,但晋国卿大夫的权利争斗却并没有平息;晋国国君与卿大夫家族之间的权利斗争也没有停息;晋国与齐国、秦国、楚国的争霸战争也没有歇息。

晋厉公五年,晋国的郤锜、郤至、郤犨三位大夫陷害伯宗,伯宗这个人很正直,说话直来直去,每天上朝他老婆都要叮嘱他:你这么言语尖锐、直率,是要给自己惹灾祸的。

但性格决定命运。伯宗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不仅得罪了郤氏家族的权贵,晋厉公也很讨厌他。因此捏了个罪状把他杀了,他的儿子伯州犁跑到楚国避难,但晋国的老百姓都认为他是个大忠臣,很为他抱不平。一些大臣也因此开始与晋厉公离心离德,对飞扬跋扈的郤氏家族也愈加不满。连韩厥也说:“郤氏难逃一场大祸。因为好人是天地的纲纪。他们残害忠良,早晚是要遭报应的。“

晋厉公有个宠爱的女人的哥哥叫胥童,胥童的父亲胥克曾被郤缺罢过官,与郤家结了仇。晋厉公的宠臣夷阳五、长鱼矫因为与郤锜、郤犨争夺田地,也与郤家结下了仇。晋中军主帅栾书也对郤至很有意见,在晋厉公元年的晋楚鄢陵之战中,作为下属的郤至与他意见不合,晋厉公采纳了郤至的意见,大败楚军,连楚共王的一只眼也给射瞎了。郤至的风头眼看要盖过自己,栾书就让人造谣并在晋厉公那里说郤至的坏话,晋厉公开始对郤至不信任了。

公元前573年,晋厉公带郤至等人打猎,郤至射杀了一头野猪,本想把它献给厉公,却被太监孟张抢去邀功。郤至一气之下就用箭射死了孟张。晋厉公对胥童说:“郤至太欺侮寡人了!“命令胥童带领八百名士兵包围郤府,将郤氏灭族。胥童顺便把栾书、中行偃也劫持到朝里,中行偃就是荀偃,是原晋中军元帅荀林父的孙子,当时任上军佐。因为他后来担任过中军元帅,中军又称中行,所以他和他的后代以中行为氏。那时男子多称氏而女子多称姓。

胥童向晋厉公建议,把栾书,中行偃也杀了,以免除后患。晋献公说:“今天已经杀了郤至、郤锜、郤犨三位大夫,我不想再滥杀了。”胥童说:“您不忍心,别人对你恐怕不会这么仁慈”。晋厉公不听,对栾书等人宣读了郤氏一族的罪状并感谢他们的支持。让他们都官复原职,同时任命胥童为卿。长鱼矫预感到危险即将来临,就跑到别的国家去了。

栾书、中行父等人深恨胥童,总担心自己脑袋不保,就先下手为强。他们带自己的族人乘晋厉公带胥童到山西翼城的晋大夫匠骊氏家游玩时,杀了胥童,囚禁了晋厉公。然后到周朝邀请公子周回国,立为国君,他就是晋悼公。次年三月,他们杀了晋厉公。长夷五也被驱逐出境。在这次晋国的内乱中,初入仕途的赵武没有参与。

晋悼公九年,由于魏绛的推荐,赵武担任了晋军的副佐,晋悼公十三年,赵武又升任上军主将。晋悼公在位十五年去世,他的儿子公子彪继位,史称晋平公。

晋平公六年,栾书的孙子栾盈(即栾逞)担任了栾氏的公族大夫,下军佐,后因获罪而逃往齐国。晋平公八年,他竟帮助齐庄公进攻晋国,他带领栾氏家族从曲沃反叛,突然袭入晋国都城绛州。没有戒备的晋平公突闻叛兵进城,差一点自杀。幸亏大夫范匄(音盖,也称士匄)和他的儿子范鞅以及赵武率领族人攻击栾盈,栾盈败走曲沃,被晋平公派兵灭族。在此次晋国的公卿倾扎内乱中,赵武和邯郸大夫赵胜站在执政的范匄父子一边,分别参与了剿灭栾盈和追击齐军的战斗,并立了大功,也报了灭门之仇。至此,参与灭赵氏一族的屠岸贾、郤氏、栾氏全部完蛋了。在晋国的对外征伐中,赵武也屡立战功,深得国君信任和同僚的敬重。执政的晋国上卿范匄告老还乡后,赵武继任晋国的正卿,赵氏家族又重新壮大起来。

晋平公十年,公元前548年(《史记--赵世家》说是晋平公十二年,自相矛盾,应为笔误),赵武担任了晋国的正卿,主持晋国国政。他下令让臣服于晋国的各诸侯国减少向晋国的进贡。而强化礼仪,受到各小诸侯国的欢迎。

这一年,鲁国大夫叔孙豹来晋国拜见赵武,赵武对他说:“从今以后,战争看来是可以避免了。齐国的崔杼、庆封掌握了国政,他们希望改善同各诸侯国的外交关系;我和楚国的令尹(国相)屈建很熟,此人言语、举止彬彬有礼,擅长对外交往。楚国、晋国有希望建立友好的邦交关系。那时,大家都可以免受战争的灾难了。”

晋国范氏执政时期,齐国的大夫乌余以他的封地廪丘归降了晋国。依仗强大的晋国做靠山,他先是偷袭占领了卫国的羊角城。接着,又偷袭鲁国的高鱼城,乘着天降大雨,乌余的军队从高鱼城的水道潜入城中,先占领了军械仓库,夺取盔甲兵器爬上城墙,很快就占领了全城。随后又攻占了宋国的一个城邑,不断的挑起战端。各诸侯国对晋国意见很大。

赵武执政后向晋平公建议:“晋国是诸侯的盟主,诸侯之间相侵略时,晋国就要讨伐肇事者,归还诸侯国被侵占的土地。乌余擅自侵占他国土地应该被讨伐,如果我们贪图乌余进贡的财物不去维持和平,就无法继续充当诸侯的盟主,所以我建议让乌余归还他侵占的土地。”晋平公说:“卿说的对,但派谁去呢?”赵武说:“可派大夫胥良带去,他不动用晋国的军队就能把事摆平。”

晋平公十二年(前546年)春天,晋大夫胥良带通知被乌余夺走土地的陈、鲁、宋等国,各自率兵车来领回自己被侵占的土地。但这件事对乌余保密,让诸侯的军队都伪装成乌余的老百姓。又骗乌余带兵车前来接受封土。毫无防备的乌余军队进入了陈、鲁、宋联军的伏击圈,被一网打尽。各国夺回了被侵占的土地,非常感激晋国,一致拥戴晋平公为盟主。

宋国的左师向戌和赵武很要好,同时又和楚国的令尹屈建关系很铁,就想联合晋楚平息诸侯之间的战争,以免宋国总在晋楚两大强国之间受夹板气。什么是左师?左师就相当于后代的左丞相,当时宋国的官制,左师、右师。司马、司徒、司空、司寇并称六卿。是执政的最高行政长官之一。向戍首先跑到晋国与赵武商量,赵武也早有此意,因为连年的争霸战争不仅使夹在大国之间的小国左右为难,频频挨打。晋国这样的大国也不堪重负,只能通过增加赋税向老百姓转嫁负担,民不聊生,盗匪横行。社会治安很差。

赵武召集卿大夫们商量,韩宣子(就是韩厥之子韩起)说:“战争是残害人民的祸事,是破坏各国经济的害虫,更是那些小国的大灾难,现在宋大夫向戌发出息兵的建议,我们必须答应。尽管有时战争是无法避免的。不然的话,楚国响应这一建议去号召诸侯,肯定会得到诸侯赞同,那样我们就可能失去盟主的地位。“于是晋国在赵武的推动下批准了弭兵之议。

向戌又跑到楚国游说,楚国也答应了。

向戌来到齐国做工作,齐国的大臣陈须无对国君说:“晋楚两国都已答应,我国怎么能不答应呢?大家都希望停止战争,如果我们不同意,国人就会怨恨我们……”齐国也批准了弭兵之议,就是全面停战协议。

向戌再到秦国活动,秦国也表示支持。

几个大国一致同意,由各大国通知自己的附庸小国于当年的六月,由各国的首辅大臣在宋国商谈全面停止内战协议。会议期间,根据赵武、向戌、屈建的提议,除了齐、秦两个大国外,晋楚双方附庸的各诸侯国见面。消除隔阂,共谋未来,达成了和平共处,互不侵犯的初步意向。

到了秋天,晋、楚、齐、秦、蔡、许、陈、鲁、卫、郑、曹、邾、滕等十四国再次在宋国会齐,准备会签由赵武等人起草的“停战协定”。但到了签约的那天,各国代表齐集在宋国的西门外,赵武与楚国的令尹子木(即屈建)都想第一个上台歃血为盟。就是首先喝血酒,赌咒发誓。事关两国的面子,两人互不相让。晋国的贤臣叔向担心来之不易的国际和平大业毁于一旦,就上前对赵武说:“霸主的威势关键在于德行的高低,而不在于登台喝血酒的先后。你如果能用忠诚信义来辅佐咱们国君,并能弥补诸侯们的过失,即使后登台歃血,诸侯们也会拥戴你。何必非要在这事上争先呢?……如今楚国能和我们轮番主持诸侯的会盟,这也是因为楚国有德行的缘故啊!您应该与他们比德行而不是争着先歃血,只有致力于德行才能让楚国驯服。”

赵武听从了叔向的建议,会盟仪式由赵武代表晋国主持,让楚国的特命全权大使屈建第一个登台歃血。盟约签订后,凡晋国的附庸国同时臣服于楚国,楚国的附属国也向晋国称臣纳贡;齐、秦两国既不向晋、楚进贡,也不接受小国的纳贡。从此开启了一个晋楚四十年无战事的和平时期。

在诸侯会盟期间,楚令尹屈建还曾密谋偷袭赵武带来的晋军,楚军宽大的礼服内都套上了铠甲。这事被赵武探听到了,赵武就与叔向商量如何应对。叔向说:“您怕什么呢?忠义诚信是不可以侵害的。如今我们晋国为了各诸侯国的利益来到这里签约会盟,楚国当着各诸侯的面也说要诚信。如果他们偷袭我们,必然会因为背信弃义而垮台,他还怎么号令诸侯?”于是赵武让随行的晋军只用篱笆做围墙,把车马拉到交通便利处搭起营盘,也没有安排多少士兵随护。楚军最终没敢偷袭晋军。

屈建听说了叔向的事,就问赵武:“叔向的人品怎么样?”赵武回答:“叔向治理他的家族很有条理,为国事发表意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没撒过谎。”屈建回国后楚康王说:“晋国称霸诸侯是有原因的。有赵武、叔向这样的贤臣,楚国不是晋国的对手,所以我们不应该与晋国抗衡。”事实上,由于吴国的崛起,楚国有了后顾之忧,也无力再继续争霸中原。

前545年,晋平公十三年,楚国的令尹屈建死了,赵武代表晋国前往吊唁,完全是按盟国之间的礼仪。次年,楚康王也去世了,楚国太子郏敖继位,楚康王宠爱的公子围担任了令尹。

公元前542年,赵武和楚国的公子围又率各诸侯国会盟,会盟期间,鲁国军队侵伐莒国,占领了莒国的郓城,莒国派人到会盟仪式控诉,把状告到了联合国。楚令尹公子围很生气,对晋国的大夫乐王鲋(即乐恒子)说:“会议还没散,鲁国就公然破坏停战协定,应该把鲁国来会盟的大臣公孙穆子(即公孙豹)杀掉。”乐王鲋是跟随赵武参加会盟的副使,他向公孙豹建议破财免灾,向楚令尹公子围行贿以求免死,自己也想居间捞上一把。叔孙豹说:“诸侯的会盟,是为了保护各自的国家。假如我借行贿以求幸免于难,那将来鲁国必然会受到侵略和敲诈,会给国家带来外患……”乐王鲋碰了一鼻子灰。

赵武去看公孙豹,想放他逃走。公孙豹说:“我是奉国君之名,为了国家参加诸侯会盟的。如果鲁国有罪而参加会盟的使者逃了,鲁国一定免不了被讨伐。这样会因为我的出逃而危害国家。假如我被诸侯杀了。对鲁国的惩罚也就算实施了,就不会再兴兵问罪了。请杀了我吧。虽然杀死我实在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但被连累了也没啥。只要能使鲁国君臣百姓平安,随便后人怎么评价我吧!”

赵武很感动,想向楚国为公孙豹求情,乐王鲋来垫砖了:“诸侯立约结盟大会还没散,鲁国就公然违背誓言和约定,他们还来会盟干什么?即使不出兵讨伐鲁国,也应该杀了叔孙豹以示惩戒。”赵武说:“有人愿意以一死而使国泰民安,这样的人不可爱吗?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忠心为国,那么大国就不会丧失威望,小国也不会被欺负了。如果拿这个道理来教育臣民,国家就不会败亡。我听说好人遇难,不救不祥;坏人在上,不除不祥;因此一定要赦免叔孙穆子。”

赵武去见楚令尹公子围,对他说:鲁、莒两国的争夺郓城,可谓由来已久,他们两国的边界大家都说不清楚,如果鲁国占了郓城而没有进一步侵害莒国,我们做盟主的大可不必去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于叔孙豹这样的忠臣应该赦免,让他给咱们国内的臣子做个榜样。

楚国的令尹公子围不能不给赵武面子,于是对鲁国和公孙豹都免于追究,莒国的状没告响。同年四月,赵武带着叔孙豹和曹国大夫途经郑国归晋,受到了郑国君臣的隆重欢迎。和平条约的再次签订使各国皆大欢喜,终于可以免受战争之苦了。郑国作为夹在晋楚之间的小国,更是对赵武感激涕淋,郑简公在郑国的垂陇宴请赵武。郑国的一些大臣在宴会上咏诗,拍赵武的马屁,但赵武头脑非常清醒,不敢居功自傲。说:“我以后再不会参加这种盛宴了。”

实际上,早在公元前579年,既晋厉公二年,宋国的右师华元就曾推动晋楚两国签订了“弭兵之盟”,但好景不长,公元前575年,晋楚两国就爆发了“鄢陵之战”,晋军把楚军打的大败,还射瞎了楚共王的一只眼睛。但失败是成功他娘,这一次的“弭兵之盟”总算是成功了。

赵武不仅致力于世界和平,也注重国内和谐社会的建设。早在晋国栾氏被灭族时,赵武曾打算将其封地州县划进自己的封地温邑。因为州县原本就是被从温邑中划去的。但韩氏、范氏两家族不同意,说“州县从温邑划去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而且该地已经是三易其主了。”赵武为维护朝臣间的团结,就放弃了这一打算。到晋平公任命赵武主持国政后,他的儿子赵获又想旧事重提,被赵武制止了。赵武由于从不以权谋私,为人谦让大度,所以深受晋平公信任,晋国公卿也比较团结。

由于经历了赵氏被灭门的血的教训,赵武处世非常低调。工匠们给他们建造房屋时,把砍削好的椽子进行磨砺,使其变得光滑,恰被大夫张老(即张孟)看到。张老本来是在傍晚来看赵武的,结果扭头走了。赵武忙赶去追问:“我有什么错,您应该告诉我,干嘛急着走呢?”张老回答:“周天子的宫殿的椽子砍削后要在密绞磨石上细细打磨;诸侯宫室的椽子只是简单磨光就行了;卿大夫的椽子只砍削好就行了……如今你显贵却忘了义,富有却失了礼,我怕你会招祸,还有什么可说的”。赵武当即下令停止对椽子的打磨,并将打磨过的和没有打磨过的椽子一起搭在梁上,时时警示自己。

赵武非常体恤民情,公元前543年,晋平公为母亲造杞城。赵武在工地上发现有一位年迈的老人,一问,已经七十三岁了,连忙向老人道歉,送给他一些田产,又给他找了个轻巧的官差,并把招工的官员免了。这事儿做得很得人心,不仅在晋国广为传播,甚至传到了鲁国,被鲁国的史官记录了下来。

赵武以仁德和智慧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国语》中记录有他与叔向在晋国卿大夫墓地的一段对话。赵武问:“如果这些人能活过来,你愿意跟谁共事呢?”“应该是阳处父吧!”叔向回答。“阳处父廉洁、直率,但不知避祸,他的智慧不足。”赵武说。叔向问:“那么是子犯(狐偃)吧?”赵武回答:“子犯见利就忘了君主,他的仁义不足。我最赞成的是隋武子(士会)。他能采纳别人的建议,注重向他人学习;说自己成绩时,总记着赞扬朋友;为国君办事时不结私党、举荐贤能;国君说的不对时,不阿谀奉承;懂得知难而退,明哲保身。”

从晋平公十年到晋平公十七年,赵武在晋国执政八年,其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就是说这段时间晋国没有发生内乱,对诸侯外交也没有任何闪失。当然,也有些人批评赵武暮气太重,对国君劝谏不力。

如秦景公的弟弟秦后子(名针)逃到晋国避难,赵武接见了他,问:“秦国的君主讲道德吗?”秦后子回答:“不知道。”赵武说:“公子来到敝国,一定是为了躲避残暴的秦君吧?”秦后子又回答:“是的。”赵武再问:“那秦景公的统治能长久吗?”秦后子再回答:“我听说国君无道但农业总是丰收的话,其政权应维持在五年以上。”赵武看着日头说:“活过了早晨还不知有没有晚上,谁等得了五年?”

秦后子对跟随他的来人说:“赵老大快死了。”因为他看赵武只顾眼前,不谋长远了。果然,这年冬天,公元前541年12月,赵武到温邑(今河南南阳一带),去祭祀曾祖父赵衰,遭受了风寒,不久便病逝了。年仅57岁。

被赵武搭救过的鲁国大夫叔孙穆子(即叔孙豹)也评价赵武虽然很有文采,但“语偷,不似民主”,“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不敢大胆说话,不像当家人”“年纪还不到五十的时候,就唠唠叨叨的向人解释这解释那,像八九十岁的老头子”。

从秦国来的名医医和,就是鼎鼎大名的扁鹊,也叫秦越人,更是当面指责他作为晋国的首辅大臣对晋平公纵情酒色劝谏不力,致使晋平公病入膏肓。实际上,晋平公比赵朔多活了九年呢。

是人就有缺点,赵武经历四代国君,一生谦恭谨慎,死后被谥为“文”,也被称为赵文子。他的行事风格确实更像他的曾祖父赵衰,是险恶的政治环境和家族沉痛的历史教训造就了他这样的性格。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命运也造就人的性格。赵武生于血雨腥风之中,十五岁前与程婴躲在深山里,缺吃少穿,担惊受怕,有些谨小慎微是再自然不过的了。赵武死后,韩起接替了他的正卿之职。继续执行诸侯停战的和平协定,使晋国及许多诸侯国得到休养生息。

同类推荐
  • 假如我不曾醒来

    假如我不曾醒来

    一个迷恋曹操的女子,灵魂意外穿越到三国,落到同名男性郭嘉的身上,在知道自己穿越到三国之后,开启了一路追随曹操之路……
  • 知道点世界历史

    知道点世界历史

    本书内容包括尼罗河的恩赐、两河流域的奉献、印度河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中谷时期的欧洲、亚洲的昨天、殖民时代、近代英国、法国资本主义革命等。
  • 纳曲安歌

    纳曲安歌

    天性慵懒却官运亨通。单挑皇子却不落下风。皇帝的器重,公主的垂青,兄弟的豪情。他,叫纳兰楚。他,是主角。
  • 回到大秦只为商鞅

    回到大秦只为商鞅

    本作品是以穿越的形式重现商鞅变法的历史过程。文中戏言爱情、战争、变法、人性。主人公为法律学院的女生,在图书馆看书途中,偶然打开一本馆藏版《商君书》被带回先秦时代,遇到商鞅。并以现代的法律思想引导商鞅,陪伴他走过漫长的征程,取得秦孝公的信任,实施变法。最后两人相恋,但因知道历史无法改变,促成商鞅与秦孝公妹妹的婚姻,自己默默守候。最后在商鞅车裂之时,因巨大的痛苦自殒穿越时空回到图书馆。书架对面站着的竟然是少年商鞅的摸样。故事中有法学生对于法律的崇拜,也有对商鞅变法的想象。
  • 汉魂

    汉魂

    穿越回大汉盛世,被封为骁骑校尉,北击匈奴,平定南越,笑傲沙场,驰骋天下……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热门推荐
  • 永恒圣门

    永恒圣门

    古老记载,这世间有着一道‘永恒圣门’,永恒圣门之内有着无数个纪元,无数个时代最大的秘密,传说,只要能打开永恒圣门,就可以洞悉秘密,成为‘永恒圣主’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喜欢去年的花

    喜欢去年的花

    幸福对于每个人的含义都不一样。有时候我认为死亡也是一种幸福,因为那样至少可以永远地离开痛苦。我在三十岁之前度过了人生之中最黑暗的日子,总以为幸福可以离我更近一些,总以为明天会更好一些,所以才会更加努力的活着。题记:喜欢去年的花,珍惜现在的人。
  • 但求生

    但求生

    容颜易老,人心易变。没有谁可以坚守着一份不变的心走完一段人生路。意外穿越到异世的楚十只希望能够寻到心里的那个人,却不得已深陷重重迷局。黑暗中的那只手到底来自哪里,似有一双无形的眼睛时刻掌控着自己,难以逃离。弱小的楚十渐渐地意识到,只有不断地变强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轨迹。
  • 恋上吸血鬼美男

    恋上吸血鬼美男

    身为阴阳家的传后人,我,夏默希,拥有黑红异瞳的女孩。我带着使命启动玄关之门,来到冥界的皇室莲蒂斯学院。在这个由吸血鬼四大家族掌控的世界,我却惹上皇室的四大吸血鬼殿下:“希儿,你的血真甜……”“宝贝,你的血只能由本殿下独享……”“墨,我怕我忍不住吸光你的血……”“女人,从今天起,你只能是本殿下的专属食物……”我在四个极品殿下之间纠缠,但是,呵……我所要的不过是成为冥界的Queen……
  • exo荆棘

    exo荆棘

    当荆棘花布满全世界,根深入地球表皮;当荆棘再也没有刺得追随,那时的我们,在分开好不好。
  • 哈利波特之天生反派

    哈利波特之天生反派

    当穿越到哈利波特的世界,却发现自己穿的是一个二世祖反派——德拉科·马尔福不对啊,我是直男啊喂!这个略晋江的设定是怎么回事?嗯,家里挺有钱的,也有地位。但是这并没有什么用,逍遥个几年之后伏地魔回来了,连家都没了,政治成分大有问题的老爹混得惨得看不下去。那么问题来了。是当个好人还是坏人呢?看样子两边的大腿都不好抱啊。
  • 穿越:邪王残妃

    穿越:邪王残妃

    林欣儿为救一个落水小孩不幸穿越时空,莫名其妙地掉进邪王司马惊鸿的浣花池,保持了整整十八年的清白便被他OVER了,这还不算太糟糕,惨的是逍遥王司马惊云还来调戏她,幸好“鬼面”幻凌风及时相救才得以逃脱,却没想给司马惊鸿留下了怀疑她的证据,从此之后。。。
  • 人族天骄

    人族天骄

    诸神一怒浮尸亿万里!他一怒诸神颤抖!万族林立,他该如何选择?曾经的记忆在次重演。他是否会化身修罗屠戮天下..一切都可以在这里得到答案
  • 人国

    人国

    当你不知道你所面对的敌人是谁的时候,你只有每场战斗都抱着必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