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9000000004

第4章 寻常日子里的大道理(3)

崔群与东寺如会禅师这一段公案,先是成为禅林用语"佛头着粪",形容本质善而附着不善的事物。传入社会后变为了成语,其原意也有所变化,比喻将不好的东西强行附加到好的东西上面,大煞风景。比如明朝范泓在《典籍便览》中记载:"欧阳修作《五代史》,或作序冠其前。王安石曰:"佛头上岂可着粪?""现今,人们没有敬畏之心,没有道德底线,狂妄浮躁,各种"佛头着粪"事件层出不穷。

影视娱乐圈不说,就是文化艺术事业,近年来也被各种恶性炒作弄得乌七八糟,丑态百出。有人大言不惭地说:"丑闻也是新闻,而且传播得更快更广。骂名也是名,等人们骂累了,就只剩下名了……"或许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那些为了搏出名,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百无禁忌,毫无节制是创新。有人为了标新立异,用马桶盛菜、将点心制作成大便形状。这的确是创新,但恶心啊!

佛头着粪,佛无怨;人头着粪,无论如何也不雅观。

4.避开简单化思维

西堂智藏与百丈怀海、南泉普愿系马祖的三大高足。马祖迁化之后,就是他接续丈席,代替马祖领众说法。

一次,马祖派他到大唐首都,送信给慧忠国师。国师看过信,问智藏:"你师父平常给你们讲的什么法?"智藏从房间的东边走到西边,就站在那里不动了。慧忠国师再次发问:"只有这个?还有别的吗?"智藏又从西边走回到东边,依旧站立不动,更不吭声。慧忠点点头,又说:"这个是马大师的。你的呢?是什么?"智藏似乎很惊讶,反问:"我不是早就告诉你了吗?!"慧忠国师颔首一笑。智藏的意思是说,禅,无法用言语表述,其奥妙只能用心去体验;同时,佛法不二,马祖的佛法与智藏所领悟的佛法无二无别,法法一致。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与其他三世诸佛所讲的法,与我们所有人自性中本有的法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做祖,而我们所欠缺的只是明心见性,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一个新出家的禅僧问马祖:""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父直截了当地为我指明祖师西来的意旨是什么。"所谓的"四句",就是:有,无,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这是古代,尤其是古印度的四种哲学立论。"离四句,绝百非",也就是超越这四种立论,断除一切形式,直接表明佛法大意。

马祖这老汉也许是年老体衰,或许是耍滑偷懒,还有可能是无法回答,他听见人家问话,身子往禅床上一歪,半倚半靠着懒洋洋地说:"哎呀,我今天非常疲倦,不能告诉你。你智藏师兄道眼明白,你去问他吧。"学僧当面错过了马祖的禅机,未能领悟他老人家的真实意思,便来问智藏。智藏见他平白无故来找自己问话,感到甚是蹊跷,问他为何不直接去请教堂头大和尚。学僧老老实实说,就是大和尚让来找你的。这智藏开悟之后,已经再不是那个被慧藏拧鼻子的懵懂和尚,现在的他可以说是浑身手眼,八面玲珑。因此,他一听就知道马祖的真实意图,所以也如法炮制,说:"唉,真不巧,我今天头痛,不能告诉你。这样吧,你不妨去向怀海师兄讨教。"学僧乖乖来找怀海。谁知这百丈怀海更会装傻充愣,在听了他的叙述之后,一口回绝道:"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倒是不会讲。"唉,这学僧因为心中的执著与痴迷,被三位大士操心费力地踢过来,踢回去,却仍不开窍。他兜了一大圈,回到了方丈,又来向马祖请教。对于这个劈不开、凿不穿的榆木疙瘩,马祖是哭笑不得;同时又对智藏、怀海的玲珑心窍感慨万分,说道:"智藏头白,怀海头黑。"一天,马祖看到智藏闲坐,问他:"你为什么不看佛经?"智藏禅师乜斜了师父一眼,说:"佛经难道有什么不寻常之处吗?"是啊,六祖说,自性之中本自具足,自性之中能生万法。马祖说:"虽然如此,你以后教化别人也需要。"智藏说:"我有病,想自己调养,哪敢说教化别人呢!"马祖点头说:"你晚年必然兴旺于世。"果然,唐朝贞元七年(791年),马祖圆寂后,他被众人恳请,接续马祖主持道场,高扬马祖开创的洪州禅大旗。

一天他在召集僧众一起出坡(劳动)时,忽然说:"因果分明,怎么办?怎么办?"当时,有一个僧人听到智藏禅师的话,若有所悟,灵机一动,从大众中走出来,趴下,两手托着地。智藏问他干什么,那僧说:"救救我,救救我!"智藏一笑,对众人说:"各位禅和子,这位师僧还算可以。"谁知,那僧闻听此言,不但不感激师父夸奖,反而拂袖而去--开悟的禅僧就是这样洒脱,恶不受,好亦不受。人行中道,万法无究。智藏禅师望着他的背影说:"狮子身上虫,却食狮子肉!"一位虔诚的信徒不远千里来朝山进香,当然,他要向堂头大和尚请教佛法。

他来到方丈,向智藏禅师礼(磕头)之后,双手合十,恭恭敬敬问道:"请教大师,有天堂地狱吗?"智藏点点头,肯定地说:"有,有哇。"信徒一愣,紧接着又问:"有佛、法、僧三宝吗?"智藏回答:"有。"信徒一连问了许多问题,智藏禅师一律回答"有。"信徒一脸的疑惑,满眼的茫然,没头没脑说:"难道此地的佛法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吗?"智藏不禁认真看了他一眼,说道:"天下佛法都是一样的。"信徒说:"那么,和尚你不管什么总是回答有,是不是错了呢?"智藏十分肯定地说:"你来此之前,一定见过什么高僧,或者大德吧?"信徒点点头,说:"我曾经拜见过径山大师。"智藏会心地笑了,问:"那么,径山老和尚是怎样对你说的呢?""径山大师说,所有的东西都是假名,虚幻不实,一切皆无。"智藏指指佛像,问:"有吗?"信徒点点头。智藏又指了佛经,指了自己,指了方丈内的家具,信徒都说有。

智藏说:"你看了这么多东西,都说有,而径山和尚却说无,那么,到底是有还是无呢?""这个……"信徒不知如何回答。智藏再次发问:"居士,你有妻子吗?"信徒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照实回答:"有。"智藏又问:"径山和尚有妻子吗?""无!当然无!"信徒满脸愤怒与不平--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而且问得出格了!你也是和尚,愿意别人这样问你吗?!

智藏说道:"如此说来,径山和尚说"无"就对了。"这时,信徒恍然大悟:有与无,是相对的,就是这样对立统一的。

景深

禅,一直强调"不立文字",个中滋味,让每一个人自己去品尝。如人饮水,是冷是暖,只有亲口尝过的人心里明白。其实,在生活中,语言往往也是歧义丛生,导人误解,闹出了许多笑话。

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姓丁的大户人家,他家里没有水井,用水要到外面很远的地方去取。由于他家人口众多,用水量很大,每天要有一个佣人专门负责打水。这个人不停地在外面奔波,才能供得上一家之需。后来,他经过仔细计算,发现一个劳力一年的费用,足可凿一口水井。因此,他就下决心在自己家里挖了一口井。

修房盖屋打井,对于百姓说来,都是可喜可贺的大事。当邻居们向他道贺并询问他有了水井的好处时,他无不感慨地说:"我凿了一口井,家里就多了一个人。"其中有一个听了这句话,理解成了:丁家凿井,挖出了一个人。这可是天大的新闻!于是他到处向人学说。

"丁家凿了一口井,井里出来了一个人!"不几天,这个惊人的消息就传遍了全国,甚至还传进了王宫,连国王都听说了。从井里出来的人,非仙即神,宋国国王自然十分好奇,就派人来丁家查询。丁姓家主哭笑不得,只好解释说:"人们误会了我的意思。我的原意是说,我们家自从凿了水井之后,就省了一个原来专门打水的人,这样就等于家里多了一个可供使唤的人。我从未说过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某甲与某乙原来是一对好朋友,后来又合伙做生意。天有不测风云,忽然有一天,乙将甲告上了法庭,说甲到处造谣,污蔑他是贼,偷了甲的钱;而且还无中生有地散布,说他不仅偷过甲的钱,还偷过其他人的钱;不光偷钱,也偷过其他东西;同时向人暗示,说他在生意上做了手脚,坑了甲的钱财……乙控告甲不但严重侵犯了他的名誉,损害了他的人格,而且严重到了犯有诽谤罪的程度。他同时提交了多达六份的证人证言,不由法官不信,所以很快就立了案。

然而,当甲被传唤到法庭后,甲一口否认了乙对他的所有指控,他说:"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甲反复提醒法官,请他再仔细审阅一下所有的证人证言,他自然就会明白了。法官真的又翻阅了六个人的证词,甲的确在不同的场所仅说过一句涉及乙的话:"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

法官还发现,不同的证人在证言中对甲的这同样一句话,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1.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可是有人这么说)。

2.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甲却这么暗示)。

3.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可是有人偷了)。

4.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可是他对本属于我的钱做了手脚)。

5.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他却偷了其他人的钱)。

6.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但他偷了别的东西)。

法官明白了,虽然是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同一句话,但甲在不同的地方,面对不同的人时,所采用的语气、神态、声调不同,就产生如此不同的含义。从事实上说,甲的语意确实起到了损害乙的名誉、对乙进行诽谤的作用。但是,在法庭上,甲坚持自己的原话是: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意思是在表明自己的确没有这么说过。

法官对此无可奈何,只好以事实不清为由,动员乙撤诉,否则,他反而有败诉的可能。乙干生气没办法,最终不了了之。

有一位少年,不幸天生目盲。但他分外自强,决心自谋生路,自己养活自己。盲人的传统职业一是按摩,二是说书。山村偏僻,无人会按摩,盲少年也无力到城市去学,就跟随着一位七十岁的老前辈学习说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勤奋好学的他学会了大小几十个传统段子,终于出了师,可以自己出来走村串乡闯天下了。然而,一切与他预想的大不一样。由于现在电视普及,很少有人对说书感兴趣。他的书场备受冷落。当然,也有例外,他听说一个女同行的书场依然火爆,就去向她请教。人家都说同行是冤家;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女同行吭哧了半晌,才说:"现在说书,你必须说些带色的,人们才爱听。"他请她详细解释一番,人家光是哧哧笑,不肯细说。他年仅十五,尚不知"色"为何物,以为女同行所说之"色"为颜色之色。

可是,他从未见过任何颜色,无法将各种颜色形容得活灵活现、生动活泼。比如,《杨家将》里就说焦赞是个黑脸大汉。可是,黑色究竟是什么样子他就无从知晓。盲少年就去向村里最有学问的一位退休教师请教。

"请问黑色是什么样?""黑色就是夜晚的颜色。""夜间是什么样的?""夜间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知识老人忽然想到少年目盲,白天也伸手不见五指,就从他所能知晓的范围内给他解释说:"你知道煤炭吧?煤炭就是黑色最典型的代表。""煤炭?是不是,大的像球,小的像沙,硬似石头,我还被它烫过……""对,对!我们家家户户生火取暖就是用它。"盲少年恍然大悟:"噢,我知道了,黑色大的似篮球,小的似细沙,不但能砸破头,还能烫伤手。"知识老人急急忙忙否定说:"不对,不对!黑色,不,不光是黑色,所有的颜色都没有形状,没有硬度,更不会燃烧!""可是,那黑色是个什么东西呢?""黑色也不是东西。它是一种光线,是物体对黑色光波的反射现象,是……"老人这才发现,当你面对一个从未见过颜色的盲人,解释抽象的颜色概念之时,语言是多么的苍白,多么的无奈。可是,老人家又不想让这个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的少年失望,便挖空心思,苦思冥想着最佳方法。这时,老人的小孙子拿着一根捅火的木棍当武器,与小朋友们玩打仗的游戏。老人灵机一动说:"你烧过火吧?那用来捅火的木棍本来是白色的,因为经过烟熏火燎,就成了黑色。""您何不早说呢?烧火棍我是太熟悉了!"盲少年说:"《杨家将》里的杨排风用的就是一根烧火棍!她虽是女子,但有万夫不当之勇。一根鸡蛋粗细、五尺多长的烧火棍舞成一阵旋风,直打得敌军闻风丧胆!由此可见,这黑色很是了不起,它在家可捅火,上阵可杀敌,挥动呼呼响……不对呀,您老不是说,所有的颜色都没有形状,没有硬度吗?"知识老人不知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

心语

禅的思维是与世界融为一体的,无差别、全然地"看",认为有与无,大与小等等二元对立的概念是人为的。去掉这些"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相对的观念,则是"泥中有水、水中有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这里,一切矛盾性,二元对立性,都在发生转换,比如白天与黑夜,白天是黑夜的延伸,黑夜则是白天的相续,二者是一体两面。再如手心手背,没有手心,也就没有手背,彼此不能截然分开。烦恼与觉悟都是心性的显现,离开烦恼,便无从觉悟,所以,烦恼即菩提(觉悟)。

中国禅宗传入日本之后,成为其三大主流文化之一,因而,禅的真髓已经渗入到了日本民众的血液之中。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九十五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像我这样才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成功,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对禅的领悟。"日本有一位禅学家总结道:"不通禅理,生活乏味;不明禅机,难成大业。"松下电器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国际著名企业,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日本企业家也将禅之泯灭对立的思维方式,用在了企业竞争中。在他们看来,竞争对手不是敌人,更不存在什么你死我活的关系。所以,他们之间竞争的本质,不是盯住对手,而是盯住顾客。

而我们现在的经营者,很多人紧紧盯住对手,时时刻刻观察对手如何做生意,并且根据对手的最新经营策略采取行动。然而你关注对手,必然就会跟着对手走,主要经营方针往往在不自觉中成了专门对付对手的招数,而不是去服务客户、争取客户、扩大客户。

对佛道文化深感兴趣的马云说过:做企业的目的,不是眼睛盯着对手如何强大,如何做生意,而是眼睛盯着客户。每天要对客户多了解一点,每天要对客户服务得好一点,每天把自己放在客户的角度上面去做,这个才是最高的真谛。

第二想通了的滋味

1.扇子破了,犀牛还我

盐官齐安国师,出生之时瑞光笼罩,长大以后身现异象。他行脚来到了龚公山--马祖新开辟的道场。马祖见他貌似罗汉,身有圣僧的气质,便知道他是难得的法器,将来会建立无胜之法幢〔1〕,就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齐安禅师虽然是天纵英才,也很让马祖费了几番锤钳,他自己也咬牙切齿地很是经受了一些锻炼,却仍未开悟。

有一天,马祖与人说起他的师父--南岳怀让大师,为了让后学一窥古人的禅风,马祖学说了一则怀让大师的公案。

一位禅僧问怀让:"大和尚慈悲,请您告诉我,镜子照人,映成形象之后,不知镜子上原有的光,跑到哪里去了?"怀让反问:"不知道你做孩童时的相貌,这时到哪里去了?"侍立一边的齐安禅师闻听此言,猛然大悟。他扑通一声跪倒在马祖膝下,不停地磕头。

马祖笑道:"这汉悟到了个什么,就这样磕头如捣蒜?"

〔1〕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

同类推荐
  •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社会现象。马太效应直接关系个人事业的成功和企业的发展,它为成功者走向更大的成功提供了方法,也为失败者超越失败指明了方向。本书着重介绍了马太效应的来源、作用机制以及工作生活中面对马太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做事才能走向成功,成为强者愈强的强者。
  •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理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理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汇集了众多北大教授和著名学子的思想精华以及他们非凡的成功经历,总结出了最适合现代人的人生哲学,让你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 感谢瞧不起你的人

    感谢瞧不起你的人

    在生活中,当我们遭受批评、伤害、欺负、背叛、责罚、讽刺……我们该怎么办?比尔?盖茨说过:“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盖茨意在告诉你,愚蠢的人为了事业盲目地去死,聪明的人为了事业委屈地活着。火石不经摩擦,火花不会发出。同样,人们不遇刺激,他们的生命火焰不会燃烧——失败、贫穷、痛苦,不是永久不可超越的障碍,反而是人们最好的刺激品,因为这些能锻炼他们的身心,使得他们更坚毅、更强固。钻石愈硬,它的光彩愈耀目,要将其光彩显出来所需的磨擦也愈多。只有磨擦,才能使钻石显出它全部的美丽。
  • 再造职场情商

    再造职场情商

    学生时代靠智商,一走上社会,我们会发现,情商越来越重要。智商提高有难度,但情商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改变的。本书通过职场中常见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如何在工作中提高情商。
  • 细读菜根谭

    细读菜根谭

    本书分八个章节阐述了思与行的关系和行动力的重要性,是一部既有可读性又有实用性的励志书。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天将无双

    网游之天将无双

    一代游戏天王沉寂五年之后终获得重生一人一骑一柄长刀任你千军万马我易往已谁敢横刀立马惟我风大将军!有喜欢热血的朋友请关注此书不会让你失望
  • 大营救(流浪鼠瑞恩6)

    大营救(流浪鼠瑞恩6)

    瑞恩是一只爱逞能的老鼠,因为自己的不懂装懂,让地下村的居民们误食鼠药,甚至连自己的父亲也未能幸免。伤心又肚饿的它离开了地下村,开始了流浪。途中,瑞恩结识了伙伴田鼠胖胖、“公主”朵夏尔和天才宠物“金丝边眼镜”卡尔。它们一起经历了农庄冒险、智斗猫头鹰、迷失在机器城市、宠物鼠大赛、雪崩逃生、勇斗海盗船、参与矿山救援……刺激又紧张的流浪路上,瑞恩一天天地成长起来了。
  • 画天至尊

    画天至尊

    想要神器吗?史墨给你画一堆;想要神宠吗?史墨给你画一群;想要神技吗?史墨给你画一波;当别人还在刀剑相拼时,史墨一根画天笔就横扫六合,斗战八荒,天上地下,唯我画道称霸!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昆转剑仙

    昆转剑仙

    他本剑仙,穿越昆力大陆,上刀山下火海不忘出人头地,手握暗殇剑,横行昆力大陆,他就是世界主宰,他就是世界准则,这一切,只不过为换去她的一生平安和幸福,他对她说过,我爱你,就为这三个字,他用他的一生去捍卫。
  • 九转丹神

    九转丹神

    剑,我斩苍穹丹,我控苍穹武,我逆苍穹前世一代王者陨落,十七年后重生在一世家长子。看少年重新走上强者之路。
  • 大剑圣

    大剑圣

    楚国绝世剑仙,一代君王诸葛不亮,遭到九州十国的十八位剑圣追杀,肉身陨落,可灵魂却结合到了一位资质平庸,拥有玄冰之体的少年身上,最终得以重生!再重头,倚天执剑焚天下!再回头,多少美好不放手!一剑飘血,一剑舞长天!仗剑弑天,吾为大剑圣!
  • 三小只之异世情缘

    三小只之异世情缘

    一道电闪雷鸣后三小只不见了,同时不见的还有三个女孩。他们去哪去了?会回来么?怎么回来?想知道答案就乖乖关注本书——《三小只之异世情缘》
  • 我有特殊观看技巧

    我有特殊观看技巧

    普通大学生丁利,发现自己的眼睛有点特殊。因为这双特殊的眼睛,他的世界走向了奇怪的方向……选中飙涨妖股,隔墙视物,这些都很不错,只是,等等,和妹子抢妹子这是什么鬼?(27-30章请略过,轻松幽默欢乐吐槽向。如果喜欢的话,请多多推荐支持吧。)
  • 恶魔制裁者

    恶魔制裁者

    他面对的是有着人类的面孔,可已经被恶魔占据的躯壳。他该何去何从?你听从恶魔的命令,猎杀恶魔,可这样做对恶魔来说又有什么好处?阳光的少年,因此变为冷血无情。面对恶魔的审判,他又能做些什么?是对?还是错?他只能为了自己,为了世界,开始猎杀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