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9000000017

第17章 要活明白一点(1)

1.在沉寂中积蓄力量

法常禅师童贞入道,在荆州读经习禅多年,仰慕江西马大师的法道盛况,千里迢迢前来参谒。初次见面,他直截了当地问道:"如何是佛?""即心即佛。"马祖回答得更加干脆。法常当即大彻大悟:原来众生即心便是佛!六祖慧能曾经说过:"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我心自有佛,问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菩提只向心说,何劳向外求玄?"祖师们还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既然即心是佛,自心能生万法,法常随即便告别师父,扬长而去。

他径直来到大梅山隐居。大梅山在浙江明州(今鄞县)境内,地理偏僻,山林幽静,历史上著名的梅子真〔1〕曾在这里隐居,是个修佛习禅的好地方。

马祖道一见这法常听了一言半句,便像一条漏网之鱼,摇头摆尾一去不回,也不知他是真的开了悟,还是一知半解,少得为足,于是就派了一个人去考考他。来人找到法常,问道:"和尚,俗话说,不破本参不住山,不到牢关不闭关。你去参见马大师,学到了什么,便来此住山?"

法常说:"师父对我说,"即心即佛",我就来到了这里。"来僧一笑说:"你也太性急了。人们常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只是听了一言半句就匆匆忙忙离开了,你可知道,马大师的佛法近来又不同了!""怎么个不同?"那僧按照马祖事先的嘱咐说道":马大师现在说"非心非佛"。"尽管"非心非佛"的确是出自他的师父--马祖道一他老人家之口,法常却丝毫不为之所动,不受其迷惑。他异常坚定地说:"这老汉子惑乱起人来没完没了!任他非心非佛,我只认定即心即佛。"那僧回去将情况告诉了马祖。马祖高兴地赞叹说":梅子熟了。"大名鼎鼎的庞居士听到这个消息,想亲自来验证一下法常的悟境如何,特地来到了大梅山。他不客气地说道:"人们都很倾慕大梅的禅法,不知梅子到底熟了没有?"法常看了他一眼,淡淡说道:"熟了又怎么样?你从哪里下口?"梅子是江南常见的水果,酸甜可口,尝一尝,满嘴生津。于是法常便借梅子说佛法,斗禅机,反而考较庞居士。庞居士亦不示弱,答说:"从内部下口!"法常禅师把手伸到庞居士面前:"梅子你已经吃了,还我核来!"我们又一次见识到了类似与盐官齐安禅师"还我犀牛来"的禅机。法常一直隐遁在大梅山,饥食山果,渴饮涧泉,不慕虚名,不攀俗尘,闲云野鹤一样逍遥自在。当时,距此不远的杭州盐官县有座海昌禅院。我们从"犀牛扇子"公案中已经知道,马祖的另一位高足齐安禅师住持在这里。海昌院的一位禅僧外出行脚之前想做一条禅杖,就到山里去寻找天然形状的玲珑木。

沟壑无门云雾锁,山径草深掩行踪。这僧一双眼睛只顾寻找玲珑佳木了,峰回路转,不知不觉走进了深山密林之中,迷失了方向。他误打误闯,在一个山坳里看见了一座小小的草庵。他更没想到的是,在这渺无人烟的荒山野岭,竟能遇到一位仙风鹤形的老和尚。看他动如行云流水,静似苍松临风,不知是真是幻?是人是仙?

迷路的僧人试探着问:"大师,您在这里住了多久了?""只见四山青又绿。"一任青山黄过眼,山僧心闲不纪年。是啊,恐怕连他自己也不记得究竟在山中住了多长时间了。外来僧不好意思打搅人家的清修,又不愿意错过这千载难逢的、可遇不可求的机缘,灵机一动,躬身施礼后,一语双关地说:"大师,弟子迷了路,乞师指示个归途。"他明问山路,暗隐玄机,实则请求老和尚为他指明一条心性回归之途。老僧打量了他一眼,既不说禅修之途,也不明示出山之路,只是高深莫测地微微一笑,道:"但随流水去。"水向低处寻归路,汇成河流自出山。迷路僧恍然大悟:哎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呢?齐安禅师不是早就说过:禅修之道,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功到自悟……迷路之僧到这时不担心开得悟,出山的路也了然于心。他对这位巧遇的神秘老僧感激不尽,深深拜了下去。等他抬起头,想对老人家说些什么之时,眼前早已空无一人。好像,那神奇的老僧从未出现过一样。

他回到海昌院,将自己如梦似幻的奇遇告诉了齐安禅师。盐官齐安想了想,说:"好多年以前,我在马大师会下,曾遇到了一个叫法常的比丘。他在马祖嘴边听了一句"即心即佛"就大彻大悟了。师父还曾夸他梅子熟了。听他对你指示禅修的口气,以及隐居深山的情形,莫非你遇到的是法常师弟?"齐安马上派遣那僧再到大梅山,去礼请多年杳无音信的法常禅师出山一叙。那僧这次已是识途老马,熟径熟路,很快就找到了法常隐居的草庵所在的山坳。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空空荡荡!好像,这个地方从来就没有人居住过一样。那僧仿佛做了一场梦,恍兮惚兮中,他隐隐约约听到,从山高林密之处,从天空白云之间,缥缥缈缈传来若有若无的歌吟之声: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景深

古印度的阿育王,像中国的秦始皇一样,是一个实现国家大一统的伟大帝王。阿育王将东、西、南、北、中五印度统一之后,将佛教立为国教,大力护持。他的一个弟弟早年出家为僧,并且已经证得了圣果。阿育王十分高兴,将弟弟接回皇宫,供养最精美的饮食,最华丽的袈裟,最舒服的卧室,最周到的服侍……然而,弟弟却整天闷闷不乐。阿育王实在想不出原因,就询问弟弟。弟弟说:"我本来居住在寂静的林中,清心寡欲,自在得如水中鱼,自由得像空中鸟。为什么你偏偏要将我困在这豪华牢笼之中?要知道,对于鱼与鸟来说,就算是铺满珍宝的鱼缸,金银编织的笼子,也是禁锢它们的牢狱啊!同样,世间的财宝、美色、名声、佳肴、安乐窝,就是禅者的牢狱,修行的障碍。必须舍弃这五欲,我们的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宁静。"弟弟又说:"我已经解脱了人间的桎梏,以禅悦为食,以法喜为乐,终日与万籁同呼吸,与山川共安眠,一席蒲团涵盖山河大地,一只斗笠尽收日月星辰。因此,再次被你强行拉入世间的泥沼,我怎能不愁云满面呢?"阿育王不再坚持己见,一任弟弟安贫乐道,隐遁山林。

在近代中国,出现了一位身兼禅宗五家血脉的伟大禅师--虚云和尚。虚云大师曾经一步一叩首,跪拜数千里朝礼五台山,只身周游西藏、印度。

他在扬州高旻寺坐禅开悟之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第二次礼拜了五台清凉世界。当他原路南返途经北京之时,义和团运动在山东、京津等地轰轰烈烈展开,八国联军在胶东、渤海湾登陆,大肆屠杀中国民众。南下的路途被阻,他只好到北京城南的龙泉寺挂单〔2〕暂住。在这里,虚云大师(那时尚叫德清)与庆亲王奕劻相识了。庆亲王早就听说过虚云跪拜五台、孤身万里礼拜佛陀故里的伟绩,称赞他是当代中国苦行高僧第一人,并将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告诉了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慈禧也十分仰慕虚云的道德修行,立刻将大师请到紫禁城讲经说法。又请他在万寿山佛香阁举办法会,慈禧亲自跪拜拈香。

那时,恰逢八国联军开始向北京进攻,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为了保佑自己逃跑顺利,便由庆亲王出面,请虚云大师这位得道高僧护驾西跸。途中无粮,怀来县农人献红薯蔓叶,慈禧、光绪食过之后,叹曰:此乃世上最甘饴可口之物……尽管前面道路塌方,后有追兵紧逼,虚云大师与慈禧、光绪一行还是安全到达了西安。因此,太后、皇帝对虚云大师更加敬若神明了。当时,外侵内乱,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大旱。战乱加天灾,中国北方流民成群,饿殍遍野。虚云大师化来米粮,发动全市僧尼开设了八座粥厂,施粥救济灾民。同时,为了消除灾害,祈祷和平,他在卧龙寺举办祈福息灾大法会。那天,他身披大红祖衣,登坛主法,数百僧尼齐诵佛经,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双双拈香礼拜……那场面之隆重、宏大、庄严,西安城前所未有。虚云大师的名声被传颂得更加神奇了。法会过后,王孙贵族,达官富商,社会名流,争相与虚云交往,前来卧龙寺拜会他的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虚云大师实在不愿意为世俗的虚名所累,于是,在一个曦光微微的清晨,他独自向人迹罕至的终南山遁去。

终南山峰高林密,历来就是隐士修行的天堂。虚云大师在嘉五台深山之处,狮子岩下,搭了一座简陋的茅棚,开荒种菜,隐居了下来。为了不被往日"德清"法号的名声所累,他索性改名为"虚云"--像空中的云一样洒脱自在,了无挂碍。虚云,虚空中的一片白云,掠高峰不遗影踪,过蓝天而无痕迹。

山中岁月悠然而宁静,转眼到了第二年腊月。那天,虚空大师扒开积雪,挖出几个自种的芋头,洗净放在瓦釜中煮。他在火堆前的蒲团上跏趺而坐,等待芋头煮熟。谁知,他老人家这一坐,不知不觉进入了甚深禅定。

禅者的禅定功夫就是这样神奇,时间流逝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感觉。刹那之间就已经到了光绪二十八年春节,山中隐居的禅僧们多日没有见到虚云大师了,便一同来他的狮子茅棚拜年。

茅棚前的积雪上没有人踪,只有许多老虎的脚印清晰可见。禅僧们大吃一惊,天哪,莫非虚云被老虎吃掉了?大家拥进茅棚,只见虚云好端端坐在蒲团上入了定。临棚的复成法师以引罄为之开静。虚云想以釜中芋头招待大家。掀开锅盖一看,芋头早已烂了,绿色的真菌竟有一寸多长!此时,他才知道已经过了春节。大家掐指算来,他这次禅定,时间长达半月以上!

消息传开,整座终南山都轰动了。前来寻禅问道的僧人不绝于途。没过几天,消息越传越远,连长安、渭南一带的僧俗都争相前来朝拜……虚云既不为世俗的名声所困,也不被禅修的声望所累,他连夜宵遁,离开了终南山。

心语

山居意何远?放旷了无涯。松根聊作枕,睡起自烹茶。

这首小诗,乃虚云和尚众多《山居》诗偈中的一首,描摹了他山中禅修的闲适心境。为什么古往今来,那些禅僧要远离人群,去人迹罕至的泉边林下山居?当然不是为了图安逸、躲清静,而是为了探寻宇宙人生的大道,明心见性--觉悟心灵极致的妙绝。

禅者于山修行,隔断尘缘,更能容易静下心来,体悟自然规律的脉动:白云出没太虚的无著,清风畅游山谷的无碍;大山雄伟而挺拔的浑厚,蓝天灵明而深邃的旷远……用心领悟,山林之中处处都是禅机!古来,数不胜数的祖师于深山更深处安贫乐道,孤望守寂,终于豁然开悟。

而刚刚悟道的禅师,犹如新生婴儿,虽亦是人(佛),但还不能劳作。他们有待依悟而修,消除习气--禅门称之为"长养圣胎"。这一过程犹如"虫蛹化蝶",非常漫长,非常艰难,非常危险,他们必须远离纷扰。不是么,就连世不二出的天纵英才六祖慧能,也在山里修行了整整十五年。

溪水湍无厌,人言听更稀。安心何所计,趺坐覆禅衣。(虚云《天台华顶夜坐》)禅者住山历练禅道,也很像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满腹经纶,却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所以不能直接去弘法度生。同样,国内大学生一步出校门就去创业,也是一个美丽的误区。国内大学教育,关注的是书本专业知识传授,很少培养学生的执行力,更谈不上实践、市场研究等等。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准备好,只是凭着满腔热情便急急忙忙出来创业,导致失败率极高,达90%以上。俗话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有创业想法的青年,切不可急功近利。最好先到一个相似的企业工作一段时间,观摩学习,增长经验,或者先参与别人创业,然后再自主创业。清代学者王之春〔3〕在《椒生随笔》中说:"天地间真滋味,唯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唯静者能看得透。"创业之前,先像禅者那样静心"保养"一段时间,为今后远行积累资粮,至关重要。

2.去掉浮浅根

俱胝(zhī)和尚在山中搭了一个草庵,计划长久住下来静修。一个残阳似血的傍晚,一位名叫实际的女尼披着霞光,踏着薄雾,如梦似幻地出现在了他的庵前。她招呼不打,径直走了进来,而且连草笠也未摘下,绕着俱胝转了三圈,然后莫名其妙地说:"你能说出来,我就摘下斗笠。"俱胝对她的举止很是疑惑不解。右绕三匝,是佛教信众敬佛的最高礼仪。她 围绕着自己转了三圈,是表示对自己礼敬入佛;然而,她同时头戴斗笠半遮面,是极为傲慢的表现,不但不符合佛教仪轨,而且连普通人的礼节、对主人起码的尊重都没有!现在,听她没头没脑地这样一说,马上感到其中包含着不尽的禅机。

她这"头戴斗笠右绕三匝"的矛盾举止,到底蕴含什么禅机?"你能说出来,我就摘下斗笠。"实际见他神色犹豫彷徨,又重复了一遍。

她让我说什么?俱胝张口结舌,却无论如何也不知该怎样切入,该如何回答。他不禁冷汗如雨。你要我说什么?百思不得其解的俱胝将目光投向实际。

实际在门口背光而立,不知是因为逆光还是什么原因,她的面容、神态一片模糊,无法看清。塞满俱胝眼目的,只是那只不肯摘下的斗笠。它,本来是一只普普通通的斗笠,但是,此时此刻在俱胝心目中,它神奇,它神秘,甚至可以说是神圣。它好像浮动着、放射着一层不可思议的光辉,仿佛在不停地膨胀,渐渐地,它不但充塞了俱胝的全部视野,而且涵盖了整个山河大地……"你说出来,我就摘下斗笠。"真是雪上加霜!这只戴在女尼实际头上,更罩在俱胝心性上的斗笠,从空间上占据了他的全部世界,从时间的角度也横亘在从古到今的每时每刻。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紧紧缠住了他的身体,死死掐住了他的喉咙,揪着他的心,攥着他的魂……俱胝越来越透不过气来,他感到自己快要窒息了……一声叹息,震碎了几近凝固的空气。女尼实际默默向门外走去。虽然没看到她的脸,但一个硕大的失望清清楚楚写在她那沉重的后背上。俱胝更为自己一句话都答不上来而羞愧难当。他看到夕阳宛若一个煮熟的蛋黄,颤颤地落入群山那黑黝黝的大口之中,最后的一缕霞光也将被暮色吞咽下去。一个文弱的比丘尼,在这狼虫虎豹时常出没的深山之中走夜路,实在太危险了。

俱胝说:"天快黑了,你就留下住一宿吧。"实际停住了脚步,但未回头。她又一次向俱胝逼拶说:"你若能说出来,我就留下。"你到底要我说什么?俱胝从灵魂深处发出无声的呐喊。真的,他整个人几乎都要憋炸了,却就是找不到一个开口之处。他痛苦异常,双手紧紧抱住快要胀裂的头颅,陷入了无边的沉思……暮云合闭,星耀蓝空,林默鸟栖,虫鸣四野。山中之夜,幽深而寂寥,静默且惆怅。女尼实际呢?早已无影无踪,好像,她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样。但是,那只硕大无朋的斗笠仍然留在他的心头;那个没头没脑的问题,仍然困顿着他。他呆坐在禅床上,苦思冥想。她究竟要我说什么呢?那斗笠又象征着什么?

〔1〕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西汉末年时的南昌县尉。经常上书言政。〔2〕挂单:指行脚僧到寺院投宿。〔3〕王之春(1842-1906),号椒生,著名学者,洋务派代表人物、湘军名将。著有《椒生随笔》。

同类推荐
  • 思路决定出路(第四册)

    思路决定出路(第四册)

    留意一下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总会有碰壁的时候。我们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你是否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有条不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还是整天发牢骚,埋怨事情多了,思维乱了,没头绪做事?以上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清晰的思路,有没有按照思路去做。“成功不是不可能,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这本书让大家知道了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过程或方法,更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员工培训还是个人的成长,本书都是最佳的范本与参考书。
  • 让心成为一片海

    让心成为一片海

    每个人的心灵,都可以是一片广阔的海域。本书为您讲述宽心之法,让你学会放宽心,让烦恼少一些,快乐多一些,日子顺一些,成就多一些;能容得了委屈,容得了不平,容得了人生中的所有酸甜苦辣。让心成为一片海,获得心灵的安然与自由,乐度静好岁月。
  • 开店必赚金点子

    开店必赚金点子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开店前的必备事项、雅致的店面布局与设计、商品的采购与运输、巧妙提升销量、找准市场定位盈万利、开店必赚成功案例。
  • 职场露脸术

    职场露脸术

    《职场露脸术》从下级员工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员工如何“露脸”,阐述了如何进行心态的自我调整;如何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能力;下级与领导沟通的技巧;下级如何取得领导的信任;下级如何与领导合作等内容。因此可以说,本书是建立在上下级之间双向合作基础上的有益于职员事业发展的助推剂。
  • 标准的礼仪规范

    标准的礼仪规范

    交谈是人们传递信息和感情、彼此增进了解和友谊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有来有往、相互交流思想情感的双边或多边活动,同时,交谈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它可以使你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愉悦心灵。
热门推荐
  • 破灭灾厄

    破灭灾厄

    末日把世界毁为荒土,为了生存,隐藏的人性被无限放大,到底是人类被末日灭亡,还是被自身......毁灭......
  • 关云长之乱世召唤

    关云长之乱世召唤

    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文科大学生关云无意中发生意外,携带召唤系统回到了三国时代成为了名震天下武圣关羽关云长。不过是在刘备出征蜀川的时候。关云一想那自己不正好可以召唤人才对抗东吴,辅助大哥刘备一统天下,复兴汉室。
  • 星动大地

    星动大地

    五行大陆,九州北端,极北冀州。小镇玉镇,少年星华,五行属性,脚踏实地,步步修炼,夺天造地;红颜香陨,怒发冲冠,终现五行,天地异变,妖魔万象,六界涂炭。少年星华,逆天改命,掌乾坤,破洪荒,平天地,统六界,千古垂名!
  • 辰吟离歌

    辰吟离歌

    我们叛逆,我们张扬,我们无拘无束.年少轻狂的我们天不怕地不怕,做事情不用考虑后果,因为我们知道:"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人顶着!"
  • 落笔成仙

    落笔成仙

    凡者,仙也!仙者,不过弹指一挥间!少年走仙路,无资无本,只有一本山草之术,却依旧大笑这江湖。
  • 妃常难追:妖孽王爷悠着点

    妃常难追:妖孽王爷悠着点

    她本即墨王朝的嫡公主,却因天生废柴,累母被贬,姓氏被褫,幽居冷宫备受欺凌。她是“幻影”组织唯一的白金级杀手,却在退出前夕惨遭背叛,中枪坠崖。当她成了她,又会在这个世界掀起怎样的波澜?炼丹炼器,修灵驭兽,一不小心被一枚吃货缠上,居然还招惹了一个妖孽未婚夫……那啥,其实人家才十三,还小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进男校:完蛋啦,被发现了

    混进男校:完蛋啦,被发现了

    她刚过完18岁生日,她的爷爷就“逼迫”她女扮男装去贵族男校找一个跟她命中注定的人。就因为这次,她居然要和一群美男同居!真是。。。太棒了!但是她怎么也没想到,就这么同居一次,她保留了18年的初吻就这么献出去了!天啦噜!为什么会这样!
  • 三年的最后一天

    三年的最后一天

    12星座的战役,主角潮和丹的爱情故事,在这场战役中,他们拯救了12个星座的人,使得星座国之间的人全部划开矛盾,从此人们记住了他们的故事。。
  • 宇宙门世界

    宇宙门世界

    1500亿年前的宇宙病毒污染了所有已知的宇宙,地球所在的银河系是最后的战争防线,为了对抗病毒的入侵和宇宙文明的延续,地球上的先驱者们开始了最后的反攻……超级人类、冷冻技术、星际穿越、克隆战士、大气武器、超光速病毒、吞噬时空的生命体……遗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文明,玛雅人,亚特兰蒂斯,月球背面的秘密,生物大爆发与物种大灭绝,我们的地球还有多少秘密?随着第六纪的到来,人类的未来又在哪里?一切的谜底,即将拉开帷幕。
  • 窃爱

    窃爱

    从无名落魄小雏到风光的荧屏女郎,她总是觉得,自己一生是被他改变。原本以为根本不可能相爱的两个人,加上是是非非的爱恨纠缠,她始终不曾想和这个男人有任何瓜葛。于是,她从一夜落魄到一夜成名再到最后的杀人凶手,她终于相信,这是宿命。可她始终没料到,有一个男人,可以为了她超出自己的生命。青春的疼痛,爱恨的纠缠。只是有一个人,爱她如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