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2600000002

第2章 散文篇(2)

这个季节,该是“山里”的养路工回第一趟家的时候了。S212线全长166公里,其中有100公里穿行在戈壁沙漠中,在97公里处就进入贺兰山的支脉了,以山为界,山这边是戈壁,山那边是巴丹吉林沙漠。97公里以下被金昌公路总段的人都习惯地称之为“山里”。总之,这97公里自然环境都比较恶劣。每年刚一开春,昏天黑地的西北风就会刮起来,一场大风刮过,沙漠中的流沙就上路了,壅堵在路上,令车辆寸步难行。公路人就在风中,在风后上路,一遍遍地将流沙清理到路外,保障道路畅通,有时遇到沙尘暴天气,把道路埋得没了影子,是养路工一遍遍地将流沙清理,恢复交通。

这个季节,对养路工而言,是没有节假日、休息天的,一切是以道路的畅通为需要。沙漠起风是不管节假日、星期天的,所有的节假日,对养路工而言,都变成了一种叫做存假的制度,即在养护的大忙季节,连续上班,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而在冬季,又集中将大忙季节没休的假连续休完,在每年冬季集中休假。

进而天气稍热、气温回升时,道路又会发生翻浆。处置翻浆,修补好破损的路面,将这些公路病害处治完毕时,公路上的繁重重活,也算告一段落了。此时,沙漠中的风也渐渐地温顺了、平息了。此时山外已是花红柳绿,绿树成荫了。这时,山中的养路工才可以走出山外,才可以回趟家了。

回家经过公路边的沙枣林时,此时的沙枣花开得正艳,才想起要给孩子带点礼物了,无异这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抑或第二天早晨孩子睁眼醒来,家中被一种奇异的香味包围,而身边一双热切的眼神,是曾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那热切的手想去抱孩子,倒把孩子吓哭了,爷爷奶奶就会笑着哄孩子:“宝宝不哭,是爸爸(妈妈)来看宝宝了,让爸爸(妈妈)抱抱宝宝。”倒令急于抱孩子的人徒生许多自责。

沙枣花是最朴实的一种花。情人节的鲜花是按枝卖的,花店的插花是按束卖的,而城市里,也有喜欢沙枣花的人。市场经济下,也有人在沙枣花开的时候,折了花到城里来卖,满足那些怀旧人的情怀。不过我觉得还是摆脱不了乡土的气息,沙枣花是论斤来卖的,犹如萝卜、辣椒、青菜,那真是朴实到家了,一点也没有浪漫情怀。但那香味,是那样的地道、又是那样的纯正,沁人心脾,怀着深深的乡土气息。我们可以笑话某个人土,但老祖宗土里生金的智慧实在令人叹服,离开土地,就会一无所有。

那一年,我在S212线养护维修工地施工,油路面铺筑时,路边的沙枣花开得正当其时,整个工地都飘着浓郁的香味。快收工时,基层的工友为我折了许多正在怒放的沙枣花。推脱时都显得有些虚伪,想起了久处办公室的同事来,想必他们是喜欢这些花的,索性采了许多。上办公楼时,我就从一楼发起,给办公室女同志每人一大把,整个办公楼上都弥漫着醉人的气息,女同胞们纷纷在找瓶子、罐子,把花插起来。

时隔多年,仍有女同胞津津乐道于此,让我有机会再送她们沙枣花,但有时时候不合适,有时又觉得在玫瑰花、郁金香唱主角的年代,沙枣花又怎么送得出手?

西谚云:送人与花,手留余香,此谚是也。

又有作家云:送牛奶的、卖花的、送信件的,是天地下最美的职业,信然。

那桥、那路、那人

故乡在西北河西走廊。出了我家院门来,就可以看见远处祁连山高高低低的山峰。冬天下了大雪,白雪皑皑的情形一直到初夏才能消融,是冰雪融水浇灌了大片丰腴富饶的土地,浇灌了河西走廊充满生机的绿洲……更多时候,看到的是祁连山那黛色的连绵起伏的山峰,并激发我到远在上百公里的山中去看一看的念头。

家乡一年也难得下几次雨,干旱缺水是常态。夏天遇到下雨,遇到西北有黑云飘过来,遇到打雷下雨,我们这些被隔壁爷爷称其为猢狲一样的小子,盼雨的心情并不比干旱中盼雨的植物差,像吃了兴奋剂,在风中,在雨中狂舞乱跑,在泥水中乱爬乱摸,把自己整个变个小泥猴,还连连大喊大叫:“天爷、天爷快快下,馍馍蒸得车轱辘大!”隔壁爷爷连连摇头:“羊里头最刺(调皮、令人讨厌)不过是山羊,人里头最刺不过是学生。”不过,这种快乐盛宴也不能维持多久,因下雨不能再锄草,整理苗垄的家长赶回家了,一看屋中无人,一看安排要做的晚饭还未动烟火,母亲赶紧生火,父亲则到小孩堆里去“捉猴”,抓来浑身湿淋淋的我。小泥猴在大乐之后终于明白,快乐也是有代价的,少不了头上吃几个爆栗子,屁股上吃几巴掌。此时母亲往往顾不上自己身上还湿淋淋的,一边责怪:“你看看,成什么模样了。”一边麻利地给我换上干衣服,并顺手把泥水参半的衣服扔进洗衣盆中。此时,挨了揍的我一边哭,一边瞅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心中念着村头的小河:是不是村头小河起水了,他们是不是在小河中玩耍?心中默念着:下大点,再下大点,雨过后便可到村头小河中去玩水了。父亲仿佛是我心中的蛔虫,把我的心思一眼就瞅中似的,说:“雨过了,可不准到村头河边去玩水,水大,危险……”

我的心思被父亲猜透了,一下变得索然无味。想起猪草还没有打呢,只好低头去整理打猪草的竹筐。

此时父亲已披上雨披操上铁锨出门了。下大雨了,难得下雨起水,将水引进树林中,引进干涸的庄稼地中,又能给树和庄稼多浇些水。挨打使我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六婶。六婶家住在村头。村头处有一条时而流水、时而干涸的小河。小河并没有多宽,小时候上学、放学,都要从她家门前走过。她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看着自己的孩子走进我们上学的队伍,或者看着儿子从放学回家的小伙伴队伍中分出来,走进自己家门。夏天遇到下雨,小河中起了水,水势较大时,她就赤着脚,将我们上学的孩子从有水的小河上背过来,或者送过去。冬天,小河中有了水,结冰的时候,她穿着长筒雨靴,每天将上学的我们一一背过河去,放学时,又操心地将我们背过来。这样的情形冬天比较多,夏天小河经常无水,只是在下雨、灌溉、上游水库泄洪的时候才有水,冬天有水时,六婶就把我们从小河上一一接送。刚开始时,村中人都感谢六婶,后来全村人和孩子都习惯了,就觉得六婶应理所当然地去做这项工作。六婶也做得毫无怨言。

有一次下午放学时,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我和我的小伙伴匆匆跑到村前的小河边时,小河已经汇入了雨水,很有些水势了。四周的黑云压下来,天气就像黑夜来临,我们此时顾不上玩水。先到的伙伴在有水的小河上跳水而过,后来的淌水而过,没有几分钟,水势更大了。我的堂哥赶到小河边时,小河水势已经很大了,他落在后面,心中更是着急。一边是跳过小河的孩子在河这边焦急地呼喊,一边是在小河那边的堂哥把书包提前扔过来,做好了要跳过小河的准备。早点回家的念头促使他使劲一跳,想跳过这平日也没有多宽的小河……此时的小河早已变成了充满凶险的大河,我的堂哥就这样落到河中去了,在小河中挣扎翻腾,在浑浊的河水中翻腾了几下不见了。我们顺着小河奔跑着,呼唤着,但堂哥再也没有出来,等上地的六婶和大人们从地上赶回来时,连夜在小河的下游找到了已经冰冷的堂哥,六婶那撕心裂肺的哭声一直留在我的心中。

就这样,我失去了一位亲密的伙伴和亲属。

多少年过去了,村口那儿终于修了公路,架起了桥梁。遇到刮风、下雨时,汹涌的波涛从桥下一泻而下,再也不必晴通雨阻了,村子中的粮食、蔬菜,都从这座桥上运出去,外面的东西运进来。农闲时,遇到下雨,村头桥上还站满了人,以悠闲的心态观看那气势汹汹的水势。

我时常想:交通早点发展了,就看不到那晴天通车、雨天受阻的情形了,六婶那撕心裂肺的哭声也不会有了。

大漠中那九棵白杨

从祖国的镍都,被小平同志称为“金娃娃”的金昌市往北,顺着省道212线河(西堡)雅(布赖)公路北行,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有一个叫九棵树的地方,九棵树如同九个哨兵一样日夜守护着风沙线上的公路,九棵树如同九个老人,向过往行人和岁月诉说着它们与养路工人的动人故事。

夏日,每个途经此地的旅人、司机都会情不自禁地在此驻足、小憩,然后奔赴各自目的地。而有些旅途劳顿的人,就干脆在这绿荫下面,枕着软绵绵的黄沙小睡一会再走。试想,谁能抵挡住茫茫戈壁那一丝丝绿色的召唤,谁能抵挡得住疲惫旅途中那团绿荫的诱惑?每每出现这样一种情形:一名大汗淋漓的旅人向着绿荫飞奔而来,一头扎进绿荫久久不肯起来……冬日,也有人徘徊在九棵树下,倾听着北风吹过树梢的声音,汲取着九棵树所赋予的奇异的精神力量,久久不肯离去。

那是怎样的九棵树啊!四周黄沙茫茫,自然的颜色在此地定格成焦黄、枯黄,而只有这九棵树绿影婆娑,撑出一片生命的绿色。那是怎样的九棵树啊!沙漠有风的日子长达五个多月,刮起风来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九棵树不屈地挺立在风中。它的每一片叶子,被风沙吹打得千疮百孔,它的每一寸树干被风沙磨砺得光滑明亮。为了抵抗凛冽的西北风,九棵树迎风的方向变成了弓形;那是怎样的九棵树啊!沙漠中夏日地表温度高达六十几摄氏度,冬日温度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里,九棵树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它的根往地里扎,紧紧拥抱着大地母亲,它的枝叶向空中舒展,呼唤着蓝天白云,它同太阳对话,它同月亮交谈,它在狂风中舞蹈,在快乐地唱歌。每一个途经此地的人,都会被它顽强的生命力,不屈的精神所折服!

九棵树不远处,一片房屋的残墙断垣半掩在流沙当中,这是金昌公路总段曾经的土门沙沟道班。以前这儿曾经的名字叫魔鬼城,沙漠中每当有风刮起的时候,这儿一片鬼哭狼嚎的恐怖声音,令人毛骨悚然,故得名。河(西堡)雅(布赖)路自一九五四年建成通车以来,一直是雅盐外运的唯一通道。为了保证这条路的畅通,沿着这条沙漠公路,每隔十几公里就设有一个道班,道班房成为守护河雅公路的桥头堡,养路工人就是风沙线上的公路守护神。那时土门沙沟道班工人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清理堵在门口的流沙,然后才能走出门去。沙漠中风多,每一场大风都将意味着流沙上路,将公路掩埋不见了踪影,道班工人就一次次地清理流沙,恢复交通。那时候道班工人上下班没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为了能早点到达作业点,他们天不亮就起床,一直走到作业地点,中午是不能回来的,每个人都带着干粮,冬天冻得比石头还硬,他们用铁锹头兜着在火上烤化了吃,而作为劳动工具的铁锹早就磨得光滑发亮,非常洁净,而夏天,干粮常常就会变馊……因为条件恶劣,有位省交通厅领导在视察河雅路工作时说:“在河雅路能呆下去,也需要勇气!”河雅路的养路人不但呆了下来,而且年复一年地清理流沙,处治翻浆,修补油路……保证了公路的安全畅通,并形成了一种以苦为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河雅路精神。

也许是对绿色的渴望,养路人回家时陆续带来了一些杨树苗,小心地种在了道班周围,他们像爱护孩子一样地爱护着这些小树,这些小树也给单调的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沙漠中缺水,道班所有的生活用水都要从几十公里的地方去拉运,真是水贵如油。道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一滴水首先被用来做饭、洗脸,洗完脸洗衣服、洗脚,洗脚水再去浇小树。就这样,在一代代养路工人的精心呵护下,有九棵树活了下来,并长成了参天大树。

如今,九棵树的地方,有人投资兴建了沙漠旅游景点,一条改造过的现代化公路从九棵树旁边穿行而过,土门沙沟道班早已被拆除,变成了人们尘封的记忆,只有那些残墙断垣还在诉说着这儿曾经的故事。养路人早已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公寓化公路养管站,养护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也大大提高,坐着养护通勤车上下班,结束了步行上下班的历史……而唯有这九棵树,还在默默地关注着河雅公路的一切,见证着那段战天斗地,不平凡的岁月。

九棵树,成为一代代公路人克服困难的不竭精神动力。

泸定桥三百年不垮的启示

泸定桥,一座英雄的桥,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桥;一座坚固的桥,充满着传奇色彩的桥。

七十多年前,中央红军“飞夺沪定桥”的英雄壮举,使它蜚声中外。这座桥上走过了共和国的第一代领袖,人民军队的七位元帅,几十位大将、上将和几百位将军。几十年后有记者采访当年浴血奋战泸定桥的将军杨成武时,将军动情地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泸定桥挽救了红军的命运……”

这座桥自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动工兴建,这座桥已历经三百多年风雨。三百多年来,世界上有许多著名大桥和钢筋水泥大桥,大多都灰飞烟灭,但这座用手工打造的铁桥,依然历经风雨,稳稳地跨在大渡河上。

难道,它真像当地老百姓传说的,有神佑吗?

难道,它三百年不垮,有什么特殊奇妙之法吗?

有,站在桥梁养护的角度,我们可以找到不垮的答案;站在三百年桥梁不垮的事实上,至少给我们养护桥梁,保障道路畅通的公路人带来三点启示。如果站在公路养护的角度上看,三百年不垮,至少有三个答案:那就是修建时的质量,定期地养护维修,有忠诚事业的一代代护桥人。

启示一:泸定桥三百年不垮,得益于修桥时严格的质量管理。为了维护边疆的安定,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康熙亲自下令修建这座桥,桥建成后御笔亲书,题写了桥名,在修建初期,成立了专门的工程管理机构,监工则是带有生杀大权的清军化林营参将杜汝昆和守备杨君强担任。当时的监工非常严厉,要求完成的每个铁环必须打上制作人的记号,若有差池,轻者两百大板,重则丧命。有了如此严厉的管理手段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建桥时的每一个人都不敢马虎。泸定桥桥在泸定,大桥的用铁产自荥经县,荥经县距离泸定县尚有三四百公里的路途,铁工的掌脉师傅是来自陕西汉中府的金火匠。这种管理方式用现在流行的做法就是修桥时严把了材料关(桥环所用优质铁,不惜路途遥远,从别的地方引进,保证了铁的质量)技术关、工艺关(由汉中府金火匠掌脉,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关(生杀大权的人坐阵指挥)、质量责任追究关(桥环上打上印记,出现质量责任,便于追究)。如此严厉的管理措施,保证了建桥质量。

同类推荐
  • 汁吃诗

    汁吃诗

    沈宏非、冯唐、桑格格、野夫、沈浩波、大董、苍井空、等等纷纷出场,汁水四溢的高潮,吃喝畅快的江湖,诗句横飞的隐秘。以吃安身,以诗立命,写江湖饭局,品人生百味,这里有从饭桌上斜睨出去的真滋味。此书可以下酒。83家心水餐厅良心推荐;65道私藏美味科普曝光;36位江湖食客八卦爆料;33首压箱诗歌掏心掏肺。你可游心骇耳,亦可按图索骥,这真不是一本美食书,满是对美食的敬意。
  •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谈情感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谈情感

    本书选辑了30多位散文名家的作品,包括《初恋》、《恋歌》、《假如你想结婚的话》、《一切有命,莫勉强》、《拾玉镯》、《角落》、《情是根》、《爱的履历》等文章。
  •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本书收录了近代文学大家的作品和一些国外名作,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生活、情感、信仰和梦想,等等。旨在通过文学大家笔下的世界,来揭示人性的美好和人世的纯善温柔,给我们当下浮躁的社会以精神和心灵的洗涤,借他们的慧眼来发现诗意的生活也不是多么难以抵达的,它们往往就隐匿在平凡的烟火人生里。智慧处世,诗意生活,其实我们一直都栖居在前人为我们耕耘好的沃土中,我们只需要擦亮那双被浮躁和欲望蒙蔽的眼睛,那时,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原是清明的,人生原是美好的,而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如他们一样活色生香,源远流长。
  • 枯杨生花

    枯杨生花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文学的熏陶可使青少年加深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的认识。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人文性情和高扬人文精神的理念。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交汇之处,可以从文学作品的阅读开始。
  • 天那边有颗明亮的星

    天那边有颗明亮的星

    本文用温婉的笔锋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生活意境,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满满的温情与感动。
热门推荐
  • 望不见的秋叶

    望不见的秋叶

    那年的情书漫天飞舞……可是她秋小叶,这个平凡到无法再平凡的女孩,竟然引起了他陆夜的注意力。她是一个平凡人家的女儿,而他是一位有着上百亿的总裁……俩人的差距好大,她说“我们不合适”而他却不介意……(宝宝还有一本书:风声广陌,关照一下哦!)
  • 百变星盗

    百变星盗

    核战争结束后,生活在末世的人类开始探索和进化,新的星际出现在人类面前,强者在辐射中诞生!
  •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新僵尸问天

    新僵尸问天

    他,曾经是地星上一个超级大派的核心弟子!拥有别人羡慕的纯雷体质。一次意外被僵尸王将臣咬伤,被迫被师门长辈封印陷入沉睡。时间流逝,物是人非,地星变地球!亿万年后再一次苏醒他该何去何从,他又能否找到自己心目中一追求直的答案。他名叫问天,亦要踏上问天路…
  • 诗剑无双

    诗剑无双

    生,剑光映天河,死,魂道无双威振八方天外!------李白與法天女,渡劫成神,星驰万劫天下,共闯无双幻世。
  • 樵史演义

    樵史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研经言

    研经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校缘物语

    tfboys之校缘物语

    三个富家千金和三小只的爱情史,大家都给票票哦,包你满意,看它的姐妹篇tfboys之洁雅阳之恋。加群422349819,加作者qq号,1465688890和1870264166,都加啊!
  • 十里樱花十里尘

    十里樱花十里尘

    她守着十里樱花许他一生一世,他一年断剑占斩她万千青丝。没关系,她在笑。我只是说过要等你,所以就等你。哪怕,等你是为了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