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8500000008

第8章 巴黎圣母院/法国

巴黎圣母院法国早期哥特式建筑。高136米。始建于1163年,竣工于1250年。坐落在法国巴黎塞纳河中的斯德岛(即城岛)上。

哥特式建筑是在罗马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于11世纪起源于法国,很快流行于欧洲各地。在法国,有许多这类建筑,它反映了法国建筑史上的创造性成果。

哥特式建筑除了形式上采用尖状券形之外,在结构上还创造了尖拱的肋料拱顶和飞升的扶壁。这样,它几乎不用墙壁,在骨架立面之间是又高又大的窗户。哥特式建筑诞生以来,仅数年之间,就遍及了欧洲各地。现存的此类样式的著名教堂不下两百个,其中以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为最为著名。

巴黎圣母院的主体建筑原高度为30米,19世纪时,著名的建筑师维奥莱·勒·杜克又在其上设计加建了一个高约106米的塔尖,使巴黎圣母院的建筑总高度达到136米。教堂内部的大厅全长130米,宽50米,高35米,院内藏有从13世纪至17世纪时期的大量珍贵艺术品。在进行盛大的弥撒时,里面可容纳一万人。

整座教堂从墙壁、屋顶到每一扇门扉、窗棂,以至全部雕刻与装饰,都是用石头雕琢并砌成的。

巴黎圣母院共由三座殿堂组成。圣母院的正门建筑,自下而上为三层,顶上则对称地并立着两座钟楼,各高约69米。在三扇大门的尖拱形墙壁上,装饰着精致的装饰雕刻和浮雕,题材均取自《圣经》。

中央大门的立柱上,刻着5世纪时一位巴黎主教圣马塞尔的雕像,左右两侧是莫里斯·德·苏里主教和路易七世国王等的雕像。在正门第一层的顶上额带,装饰着所谓“国王长廊”的一长串浮雕像,共计二十八尊。这些雕像虽受中世纪人像雕刻规范的束缚,但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有的形象从神态上看也极生动。整座建筑物的最精彩部分是屋顶、塔楼和扶壁,它们全都采用尖塔或尖状券做顶;门窗设计成狭长的尖拱形,墙壁较薄,采光很足。

屋顶部位的构架是垂直向上而聚成的一束,所有大大小小的矢状尖塔,像一个个飞向天空的箭头。内部的扶壁与矢拱,给人以轻盈、灵巧和宽敞的感觉,只要站在殿内,抬头仰望,就会产生与建筑本身一起向上的升腾感,这正符合天主教所要求的身临神界的幻觉。当阳光透过左右两侧那些用红、紫、蓝、黄等彩色玻璃镶嵌而成的窗子时,室内光影斑驳,环境更显得变幻莫测,虚无缥缈,让人有超凡脱俗的感觉。彩色玻璃镶嵌窗上的图案都是宗教内容,其形象比一般祭坛画更富有幻想性。

教堂的内部处理与外部是统一的,柱券结构全部裸露,骨架券从科林斯柱顶散射而出,具有强烈的动势。由于室内结构体系明确,所以在表现神秘的宗教思想同时,也流露出科学理性精神。

巴黎圣母院那精美华丽的建筑雕饰,玲珑剔透的塔尖与钟楼,五光十色的彩色镶嵌玻璃窗,以及墙面各部位的千姿百态的雕像,使古往今来的世界游人都叹为观止。

见仁见智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盛赞巴黎圣母院为“一首伟大的石头交响乐”,他写道:“巴黎圣母院这个可敬的建筑物上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早期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它在欧洲中世纪建筑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我们了解中世纪建筑与工艺相结合的高超水平,也使我们确信,欧洲的宗教艺术是人类智慧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同类推荐
  •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从本体的语言学诗学与外国的文化研究两个视角剖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书第一、二两章以本体研究为主,从语言学诗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化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叙事方式、叙事图景(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乃至叙事类型的变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怎样的影响;第三章则开始从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探讨电影叙事的话语权争夺,揭示各个意识形态团体如何通过电影实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利益,而意识形态话语又是如何渗透到电影的叙事话语之中。
  • 印章、玺印鉴赏及收藏

    印章、玺印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怎样听一首名曲

    怎样听一首名曲

    通过“唱片余韵”、“现场回声”、“影像拾韵”和“旅途寻声”四个部分,铺排生活中处处可与音乐相遇的可能,从而告诉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音乐决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需要慧心与之相知,并从中获得教益的精神养料。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处诉说心中块垒的片刻,这个时候,音乐是最好的“庇护所”。
  •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本书是对电视艺术何以审美化生存的探讨。作者在梳理电视艺术审美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艺术审美化生存所涉及到的几个层面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和研究。第一,探寻电视艺术的审美形态、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嬗变的轨迹;第二,对电视艺术审美生成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三,引入电视艺术审美价值的视角,探究其审美化生存的意义;第四,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第五,通过电视艺术的几种主要形态——纪录片、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现存问题来切实探讨电视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化;第六,从美育与电视艺术的关系角度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 国际艺术品贸易

    国际艺术品贸易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加速了艺术品的跨国流通,艺术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艺术品市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国掀起的艺术品投资潮,促进了对艺术品贸易中法律问题的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的方法,绕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诸如进出口的法律规制、所有权问题、艺术品评估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及国际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国际艺术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框架。
热门推荐
  • EXO之埋在圣雪的樱花

    EXO之埋在圣雪的樱花

    我不介绍了,感兴趣的就看吧!
  • 亲爱的我们就到这吗

    亲爱的我们就到这吗

    年轻的时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回忆,你肯定也和我一样哭过,笑过,恨过,爱过;肯定那么深情的爱过一个人,为她(或是他)啜泣伤心过;也一定在时过境迁后,将所有的快乐不快乐都变成了深刻美好的回忆。故事里的主人公经历了暗恋、热恋、苦恋、三角恋、分手、前度等问题,在爱的功课里渐渐学会爱与原谅。辗转千回,原来最爱的人一直没有离开。亲爱的,我们就到这因为,我的未来在等我......
  • 情迷心窍:BOSS请认栽

    情迷心窍:BOSS请认栽

    他遇上她,是他的劫,本已撒开复仇的天罗地网,不曾想,他自己陷入了,居然假戏真做,爱上了她,中了她的蛊。他的复仇商业计划因此改写。他年纪轻轻,在商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面对她,他却没有一点办法,爱恨交织,他为她而疯狂,一个商界巨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 如果我可以挽留你

    如果我可以挽留你

    一段心酸的初恋爱情故事;一份纯真的心灵;
  • 死亡孤岛,永远走不出去的迷宫

    死亡孤岛,永远走不出去的迷宫

    传承千年的古老学院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流传已久的神话与它又有何联系?符文上爬满的咒符,交错延伸有何规律可寻?少女是否能揭开学院一层又一层的神秘面纱?为何看透真相之后迎来的却是更深的迷茫?她是否能引领学生逃离这座死亡的孤岛?生命背后的秘密是一个骗局,一个永远走不出去的迷宫。。。
  • 三木不为森

    三木不为森

    上帝啊,只有此刻我才想到您,您是否会无法听见我的呼喊:MyGod,helpme!
  • 择夫记

    择夫记

    三年前,他是扬州首富的公子;她是走投无路的雏妓。他救了她,却在她欲以身体作为报答时,推开了她。三年后,他仍是扬州首富的公子;而她,已是高贵显赫的皇室郡主。同样地,他又选择推开她。但这次,她要自己主宰命运。《选亲记》的姐妹篇,赵郡主和华念平的故事。
  • 仙去千年前

    仙去千年前

    朗朗白日里的一次寻常出行,玻璃罩内一件安静的四方古物,霎时间迸发出的一道闪闪亮光,使得世间的某些生物发生了神奇又微妙的变化。...这个女人,该恨,该杀,还是该爱?在心底千万次的问自己仰天长啸,心若早已迷失,自欺又有何必要?蓦然回首,是黄粱一梦,还是前世孽缘?
  • 道通乾坤

    道通乾坤

    我的再次归来,将挟风云雷电之势,翻江倒海之威,颤抖吧!我的敌人,我力量恢复之日,便是你们一个个沉到黑暗之底,永不翻身之时...一个转世魔灵,找回自己的奇幻历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染血纪元

    染血纪元

    动荡不安的世界,少年踏上修炼之路,黑暗时代来袭,俯视群雄,剑指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