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5300000016

第16章 往事杂记(2)

那套西服,其实也是有来历的。是明治三十六年他在日阴町花了七元钱买的一套微微泛白的棉哔叽西服。穿着这套衣服,他去了北海道,又穿着这套衣服冒死登了富士山。从巴勒斯坦到俄国时,在托尔斯泰的家中也是替换着穿的这件衣服和另一件夹袄。在西伯利亚的火车上脱来脱去的仍是这唯一一件好西服,连同车厢的那两位毫不在乎他的俄国大尉和工程师也都瞪大了眼睛,对这件西服表示出惊讶与欣赏的样子。当他穿着这身传奇的西服从甲州街上买了新粪桶,用一根青竹扁担挑着回来时,聚集在八幡的村民们都哄堂大笑。

刚搬来不久的一个下雪天,年迈的叔母从东京来访,回去时,因路不好走,他便穿着这身西服,跟在车后帮忙推车,一直把叔母送到甲州大道上。一路上,孩子们见了他那模样都大声起哄,这套西服完全成了被嘲笑的对象。

有一次,他还穿着这西服,带着大檐草帽去户塚买醋,路过小学校时,孩子们都挤在门口,像发现什么怪物一般带着奇异的目光看着他。他喜欢的食物中,有一样是豆腐渣酱汤,他也曾穿着这西服,手拿滤酱筛子,去村里的豆腐店买五厘钱的豆渣。无论怎么胆大厉害的人,见到蓄着胡子、戴着眼镜、身着洋装的他都会敬畏三分。刚来村里时,村里人见到东京人都很好奇。妻子外出时,附近的女孩子们都会不吝惜口舌地尖叫着大声嚷嚷:“娘,快出来看呀,搬到粕谷阿仙的小老婆住过的屋子里的那个东京人的太太走过来了。”

从东京来的访客也不少,报纸杂志的记者常来采访他的田园生活。学生们则半是郊游,半是参观,还有来邀请他演讲的绅士。有时他正在田里劳动,见到衣冠楚楚的东京绅士来访,他便会露出得意之色。那些绅士恭恭敬敬地向他致意寒暄时,如遇村民在场,他便会更加得意扬扬。他喜欢不客气地教训那些来访者。当然,那种态度里面不乏自我表演的成分,也有故意炫耀的成分。置身于浮华中时,向往淡泊,身在淡泊中,却又追求浮华。有一段时间,他自己都不明白,到底是为自己过的田园生活,还是为演戏给别人看的田园生活。站在小茅屋窗外的檐廊下,眺望田野,仿佛是站在本乡剧场的舞台上扫视观众席一般,有时,他会情不自禁地哑然失笑。然而,他片刻也不曾忘记自己的初衷,他做农民,是出于自己的喜好和兴趣。作为作家,自己的天职是多见多闻,多想多写。

从他家往西四里地,是府中町。某日,他去那里登记购买的地产和家产,回家途中,同行的石山君邀请他去调布町拜访一位原基督教徒。这位原基督教徒是个老头儿,他们闲谈了一会儿,石山君便提到了他刚搬进村一事。老头子惊讶地打量了他好半天,说道,住在乡间固然好,但要养家糊口并非易事,村公所的文书一职一般都无空职。老头子的言下之意是说他会给村里的教徒添麻烦。他听了此番言辞,心中怒火万丈,心想,你别小瞧我,不是夸口,我好歹也是文坛小有名气之人。但他还是强忍住怒火,俯首听完了老头儿的教训。

他家的小茅屋阳光充足,先前木匠小妾居住此地时,村民们就喜欢上她家聚集,现在这个习惯仍未改变。每到休息日,村里的年轻人、妇女孩童都好奇地来他家玩。一次,妻子问起一个小女孩家中的情况,不料,小女孩马上挺起胸膛,得意地回答道:“我家是财主呢。”在他们眼里,这家人不过就是从东京来到的贫穷之辈,而今好不容易住进了木匠小妾的旧宅。的确,无论夫妻俩怎样地神气,如今也不过是从东京来的穷人。好在他俩能写字,备受村民器重。他与妻子常常代人写书信,作为回报,村民们也送他们几根腌萝卜、几把小松菜之类的,夫妻两人倒是感激涕零。还常常有人请他教英语,劝他妻子学裁缝的。一位从上州的缝纫店嫁到此乡下的老婆婆或许是出于同病相怜,对刚来的这两位徒有虚名的农民十分同情,有时给他们送种子,有时送蔬菜,有时劝告他们养蚕,对他俩关怀备至。

他经常去东京。然而,搬来乡下的第一年,他连甲州大道上有人力车这事儿都不知道,也很少乘坐从调布到新宿的马车。迁至千岁村不久,玉川铁路涩谷至玉川一段便通车了,但夫妇俩连电车也很少利用。认为乡下人就应该像个乡下人,坚持徒步主义。他与妻子经常穿着低、高齿木屐或草鞋,徒步往返三里路程。常常是一大早出发,一边嚼着米饭团,一边行走,晚上则打着灯笼回家。有时走到东京丸之内三菱原前,会背对着砖瓦大楼,伸开双脚坐在草地上,悠闲地吃饭团,这令他无比地惬意。

他喜欢向城里人炫耀乡下,随时都穿一件平时在家干活时穿的衣服去东京,或挑着两只每根重四公斤的大竹笋,或在途中摘些野玫瑰、野茉莉、野菊、芒花等作为礼物送给亲戚。亲戚家的女孩们也偶尔来乡下玩,她们洗洗甘薯,用露天炉灶做做饭,感到十分新鲜有趣。不过,当她们在东京自己家中的玄关外送那位把衣襟扎在裤腰上、背着沉沉的行李出门的乡下叔父时,作为城里的女孩,即便是平民家的女孩,她们也面露出羞涩和难为情的表情。

他在向城里人炫耀乡下时,却并没有向乡下人炫耀城里,而是尽量向乡下人表露自己的乡土情怀。他藏起自己的棱角,努力与乡下人同化。他积极参加村里的所有集会。别人喝劣质酒时,他就吃下酒用的咸菜;参加葬礼时,他就手举写着“诸行无常”的小旗给死者送行。轮到他值日的那个月,就挨家挨户地去征集慰问军队的份子钱,然后统一上缴到村公所。每到礼拜日,还去村里的教堂祈祷,听一位有点耳聋的牧师布道。这位牧师是他刚进村不久便被聘用来的。他还推着板车去甲州大道买竹子,村民搭建蘑菇房时,他去帮忙修屋顶。他对都市来客仍然严加训斥,却对乡间来客笑脸相迎,对谁都恭恭敬敬,有时还机灵地听人使唤。

“误入歧途”的妻子也会在露天炉灶前铺开炭包,坐下来一边用收集起来的落叶当柴火做麦饭,一边忙里偷闲地读书。丈夫表扬她越来越有长进了。

他总是抱怨茅屋离玉川太远,令他失望,但水井的水变清澈了,使他宽慰了不少。别的农家每日都烧水洗澡,他们也尽量仿效。刚搬来时是冬天,他们把澡盆建在了泥土地面的房间,往澡盆里提水,十分麻烦,所以他俩便一个星期也不换水,洗了又烧,烧了又洗,差不多到第五天时,澡盆里的水便比外面澡堂子里洗剩下的水还臭,盆底也变得滑溜溜的。即便如此,他也仍然坚持洗下去,还笑着安慰自己说,洗总比不洗好。到了夏天,他们便将澡盆搭建在屋外,离水井近了,可以每天换干净的水。蓝天下,在井边洗澡真是其乐无穷。

有时,悠悠沐浴在四周虫鸣不绝的月夜,那份田园的乐趣令他陶醉不已。“沐浴月光下,夏虫为我鸣。”遇到下雨天,他便打起伞,或戴上游泳帽洗澡,暑假里来乡间小住的女孩子们也学着他的样子,咯咯笑着跳进撑着伞的澡盆。

夫妻俩从东京搬来这里时,麦苗才六七寸高,云雀的歌声也尚不欢快。透过光秃秃的杂木林枝梢,可以望见富士雪白峰顶的武藏野。从光秃一片到生出嫩叶,从嫩叶到长成绿叶,从绿叶到五彩斑斓、花团锦簇的秋景,这一月一月、一日一日变化无穷的情趣,如同一幅画卷展现在这对刚刚在乡间安定下来的夫妇面前,他们俩开始慢慢走近了周围的自然与人。

严寒将至,为了御寒,夫妻俩竭尽全力准备过冬的设备,在堂屋的东面和北面各扩建了一间耳房,用作仓库、女佣房、柴房和食堂。

在茅屋外面新建了小浴室,将井栏换成了栗木做的四角方井栏。又新置了一千三百多平方米的农田,虽然与茅屋的简陋极不相称,还是在四周栽种了大量的观赏木。从夏天到晚秋,还断断续续请了个小女佣。十月末,八十六岁的老父与七十九岁的老母来到这不孝儿子的居所时,夫妇俩提前一天请哑巴少年用带树皮的栗树做了两根门柱,以示对老父母的欢迎之情。虽然浴室暂时还不能用柴火烧水,但十月二十五日那天正好是他的生日,便权当新浴室的落成日,由他的老父为他题写了“日日新”的门匾。

日月如梭,在千岁村的头一年便这般艰苦地匆匆逝去了。而今的生活虽依旧艰辛,但他深深地领悟到了愉快寓于努力的过程中,生命寓于对希望的追求中,幸福寓于心灵的淡泊中,感谢寓于生活的清贫中。这开头的一年,虽然如浅滩弄潮,缺乏深意,且充满稚气与炫耀,但他依旧无限地感激将他引领到这片土地,过上这般生活的那双神圣之手。

年过四十,他第一次脚踏大地,开始了真正的人生。

同类推荐
  • 挽着春风行走

    挽着春风行走

    作者为人老实,而诗歌却并不见得“老实”,试想一首以抒情为主的新诗里,无论构思、立意还是语言,倘若没有一点令人怦然心动的东西,缺乏诗意的新鲜感,有谁会乐意味同嚼蜡地读这种诗呢?“文喜看山不喜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本诗集中读者是绝不会有枯燥嚼蜡之感的,因为像“从此老屋成了患风湿病的老人”这样有趣的句子一点都不缺。
  • 不想讨好全世界

    不想讨好全世界

    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人,他们看起来毫不起眼,在人群之中常被忽略,但他们存在着。你仔细听他们的故事,大起大落大离大合,这些小人物不是特别爱惜自己,不求别人的认可,但会把人性中最悲天悯人的部分发挥到极致。像忠诚、守信、重诺、尽责这些我们以为很容易就能做到,其实做起来很难的事,这些人却可以用一生坚持却从来不用谁认可。那些我们曾经推崇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不仅仅是故事里的情节,而是这本书中真实存在的。这本书,让我们不好意思再把那些卖力的执著当成笑料和讽刺,让我们每个人不再盼望别人当好人,自己不再戴着面具做人。在这本书里和一群小人物不期而遇是幸福的。世界这么美好,根本不用讨好。
  • 印象乡村

    印象乡村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大多数国人都是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走上社会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手被李白的浪漫主义牵着,一手由杜甫的现实主义拉着,开始咿呀学语,习字诵诗。读初中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学生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读诗写诗的热潮,大家都跟着舒婷北岛疯狂,我因生命的底蕴而好诗喜文,就糊糊涂涂地跟着感觉走,渐渐地就走进了诗里。
  • 一世珍藏的美文130篇

    一世珍藏的美文130篇

    本书收录了成就最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美文,所选作品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中外名家名作,或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或思想深刻、耐人寻味,或以情动人、感人肺腑,令读者领略文学艺术的神奇魅力,吸取文学大师的人生智慧。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本书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清、近代五章,精选了二十三种典范作品,并在附录中简要概括出了每个时代的文论特点。
热门推荐
  • 遗梦

    遗梦

    堂之上,虽然此时还是一片宁静,但所有王公大臣们心里都无比清楚,这只不是一个假象而已。先是南梁公主失踪,然后菱玉殿下死了,来自南疆的芳贵妃被打进冷宫,接着听闻皇帝亲自将她接出冷宫,却又让她回南疆去探视父母,明升暗贬。这些为官多年的大臣精明无比,嗅到了一场政治风暴……
  • 青梅妹妹,我是你的竹马哥哥

    青梅妹妹,我是你的竹马哥哥

    【甜宠文】他和她在某年相遇,她一直缠着他“小哥哥,我们一起睡吧。”“小哥哥,你要吃这个吗?”“小哥哥,你长得好帅啊!”长大后,他把她逼在墙角,“怎么,这就害怕了?当初可是你把我初吻夺走的……”本文绝对甜文,宠文,男主宠死女主。
  • 我的后妈后爸

    我的后妈后爸

    “我”叫孙沉鱼,沉鱼落雁的沉鱼,没办法,当年爸妈眼里看出了个西施,就给“我”取了这么一个高大上的名字。以至于因此“我”当年被嘲笑了好多回的不自量力。14岁那年的一件事,我有了个“后妈”,也有了个“后爸”。现在的他们,一个在努力工作,另一个,估计在海里漂着...
  • 都市达人

    都市达人

    那时他是军队的王者,曾经他是华夏商场的领头人,过去他是京都第一家族的领军人,昔日他是华夏乃至全球的黑道教父,京都因他而流传:你可以看漂亮的女人,但绝不可以对美的女人动心思。因为这些女人同属一个人!这就是那个人的故事!他,叫季风!【都市达人集中营:285984875】
  • 《黄粮》

    《黄粮》

    一个家境贫寒的初中女生意外得罪校内风云人物,惨遭报复,并被送入精神病院。浑浑噩噩渡过十余年,于某日选择自杀终结不幸的一生。在意识散尽之前,有个神秘声音告知,容许她再做一个梦,梦中一切皆可重来。假如换作是你,又会如何选择?(PS: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王俊凯之若冰恋

    王俊凯之若冰恋

    她是首富的女儿,她喜欢当红明星王俊凯,他们遇见了。他们能有怎样的爱情火花呢
  • 日本民众防癌抗癌饮食

    日本民众防癌抗癌饮食

    日本是世界人均期望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日本的抗癌专家们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有的食物能够直接打击机体内的癌细胞,有的食物能够消灭可能致癌的细菌、病毒,有的食物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药物的功效,有的食物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本书精选日本抗癌专家经过科学研究证明有防癌抗癌作用的35种食物以及日本民间广为认同的35项防癌抗癌小知识,指导读者用科学的方法安排我们每天的饮食,从而达到防癌抗癌的目的,帮助人们实现健康长寿的愿望。本书适于所有热爱自己和家人健康的人们以及基层营养工作者阅读参考。
  • 殓人心

    殓人心

    榕城凭空来了一封信,信上说,当有一天生命与死亡本末倒置,拼尽全力也只能分娩出赤裸的绝望,那么你来找我,我站在天堂门口为你开门!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接一个的剥皮尸骨,到底是天堂来了天使还是地狱开了门?网瘾少女微博破案引起轩然大波,却在直播的时候忽然暴毙身亡!直播线索把凶手指向谁?背后的暗涌来自何方?深山里的七具尸体,内脏全无,又是谁如此丧心病狂?许漾说,所有的罪恶都有源头,人心,人性,都早已污秽不堪,所以她愿与尸共舞......
  • 暮然回首温暖如初

    暮然回首温暖如初

    能遇到你,喜欢你,我以为我用尽了毕生所有的运气。可是再次遇到你,我还是没逃过爱上你,我想或许这是宿命。那么下一次呢?对的人兜兜转转真的还会回到最初的起点吗?
  • 人生大师

    人生大师

    人生大师系统成就了温厚道非凡的人生,却被人人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