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4900000050

第50章 神魔小说(10)

《绿野仙踪》的开篇,作者便在“冷”字上大做文章。冷于冰的父亲因古朴粳直、不徇私情而被同寅讥为“冷冰”,但是冷老先生却以此为荣,“甚是得意”。当他得一“颖慧绝伦”的儿子时便说:

此子将来不愁不是科甲中人。得一科甲,便是仕途中人。异曰身涉宦海,能守正不阿,必为同寅上宪所忌,如我便是好结局了;若是趋时附势,不过有玷家声,其得祸更为速捷。我只愿他保守祖业,做一富而好礼之人,吾愿足矣!我当年在山东做知县时,人都叫我冷冰,这就是生前的好名誉,死后的好谥法。我今日就与儿子起个官名,叫做冷于冰。冷于冰三字,比冷冰更冷,他将来长大成人,自可顾名思义。且此三字刺目之至,断非仕途人所宜……

这里,冷老先生,也就是作者看透了仕途官场和功名富贵,因此对现实采取严峻而冷漠的态度,鞭挞攻伐毫不留情,当然不会令主人公涉足闹嚷嚷、热腾腾的官场,而希望其能成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冷人”。于是,作品先是沿着这个主观意图,逐步地把冷于冰引上道途,送进仙列。然而,作者又时常把这位神仙拉到人间:归德平叛,他为了镇压师尚诏的农民起义,竟改换道装,充作幕僚,住进了怀德总兵府;平凉放赈,他用法术摄取赃银后,竟代替官府赈济灾民;他不屑于人间的功名利禄,却热衷于神仙的名位;他一边致力于度人成仙,一边又极力帮助林岱、朱文炜等人求取功名、建立不《张竹坡评金瓶梅》。朽之功业。这些所作所为,既不同于《八仙出处东游记》中的八仙,也不同于《韩湘子全传》中的韩湘子,哪像一个超尘出世的神仙?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具有无边道术的、外冷内热的儒生形象。

然而,正是在这个仙与人、冷与热的结合体的深处,却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互补精神。在封建社会,那些具有抱负和才能之士,抱着儒家的政治信念,期望君臣遇合,得展其“济苍生”、“匡社稷”的怀抱,并且自己也能功名富贵兼得。可是,他们所奔走的仕途,并非是平坦的“长安大道”,或眼见别人,或自己经历仕途的挫折、官场的失意,他们的理想便由“热”转“冷”。于是,就在他们尊奉儒学的同时,便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看破红尘、弃浊求清的道家思想的影响,从而使之成为儒家思想的某种对立的补充。这对中国人,特别是士大夫阶层的人生观及文化心理结构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以及其艺术意念。在《绿野仙踪》中,作者的主观意图就是想通过冷于冰这个形象来表现这种“常规心理以及其艺术意念”。正如作者的朋友侯定超在序中所言:“今观其赈灾黎,荡妖氛、藉林岱、文炜以平巨寇,假应龙林润以诛权奸,脱董炜沈襄于桎梏,摄金珠米粟于海舶,设幻境醒同人之梦,分丹药玉弟子之成,彼其于家于国于天下何如也?故曰天下之大冷人,即天下之大热人也。”既是远离尘世的“大冷人”,又是关心社会的“大热人”,先热后冷、外冷内热,这就是冷于冰形象所体现的现实意义及文化精神。

至于温如玉,则是一个本性善良而又恶习难改的纨绔子弟的形象。他不同于冷于冰,他没有仕途的坎坷,也没有生命的慨叹;他“花柳情深,利名念重”,只求眼前的享受,不想来日之成仙。然而,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想把这个凡人度进仙列,把这个“热人”变为“冷人”:先让他经历了凌欺被骗、倾家荡产到沦为乞丐的残酷现实,然后又让他神游了出将人相、夫妻恩爱、子孙富贵的南柯梦境。梦醒后虽然表示永结道中缘,但还是凡心未灭,淫性未改,不仅在幻境中娶孀妇,还在仙境中淫狐精,终被冷于冰乱杖打死于岩华洞内。既不是能超脱的“冷人”,又不是能济世的“热人”,最后落得个可悲的下场。可以说,温如玉是作者有意设立的与冷于冰相对立的形象,从而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爱憎感情。

可见,李百川已经有意无意地运用了人物形象塑造的辩证艺术,从而在性格的矛盾统一中揭示出人的灵魂的奥秘,表现出人的性格的复杂性。

四、勾勒与皴染

李百川与吴敬梓、曹雪芹同时生活于雍正、乾隆时期,虽然在他创作《绿野仙踪》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看到《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但是,由于他那较深厚的生活根底和艺术造诣,以及他那对艺术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使作品的形象描写既有《儒林外史》那漫画式的勾勒,又有《红楼梦》那圆雕式的皴染,虽然整体描写并未能达到二书的水平,但其勾勒的鲜明生动、皴染的细致人微,却不能不说是《绿野仙踪》的一大特色。

首先,在漫画式的勾勒方面。作者往往用很有特征的动作与极为简练的语言来绘人状物,并使之带有讽刺意味。如第二十六回在“请仙女谈笑打权奸”中,作者对兵部侍郎陈大经是这样描写的:第一处,当他在严世蕃府看冷于冰耍戏法把小孩按入地内时,便问冷于冰道:“你是个秀才么?”于冰道:“是。”又问道:“你是北方人么?”于冰道:“是。”大经问罢,伸出两个指头,朝着于冰脸上乱圈,道:“你这秀才者,真古今来有一无二之秀才也!我们南方人再不敢藐视北方人矣!”第二处,当太常寺正卿鄢懋卿引经据典来取笑吏部尚书夏邦谟赐酒于冰时,陈大经又伸两个指头乱圈道:“斯言也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第三处,当夏邦谟请于冰同坐吃酒说“行乐不必相拘”时,陈大经伸着指头又圈道:“诚哉,是言也!”第四处,当于冰所变的仙女在那里袅袅婷婷地歌舞时,众官啧啧赞美,惟陈大经两个指头和转轮一般,歌舞久停,他还在那里乱圈不已。这里,作者只用了一个动作描写和几句文理不通的废话,就把一个既不学无术又假装斯文、既迂腐无能又故作盛气的所谓兵部侍郎勾勒得栩栩如生,令人忍俊不禁。又如第八十九回在“骂妖妇庞氏遭毒打”中有一段关于不同人物、不同身份的“笑”的描写,既勾勒出他们笑的形态,又刻画出他们笑的心理,真可以与《红楼梦》中描写笑的笔法比美。

其次,在圆雕式的皴染方面,中国古典小说重视在人物的行动中表现性格、形象特征,而形象、性格不是一次完成,它是多层次的逐步显示、“出落”。这在《水浒传》等小说中都得到较成功的运用。到了清中叶,随着小说表现艺术的成熟和丰富,这种传统的技法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之雕刻得更为细腻,表现得更有层次。《绿野仙踪》在这方面的艺术成就,可以说是较为突出的。

先看一个卖身投靠严府的走狗罗龙文,作者是怎样由弱到强、由远及近、有节奏有层次地让读者感受到他的性格特征的。首先,作者在人物一出场时就进入对形象和性格的描绘。初步显示出他那丑陋的外在形态及势利卑琐的内在性格:初见冷于冰这个穷书生,傲气十足,只收了晚生帖,回拜时也只问了几句话、吃了两口茶便走了。接着,作者在把握性格主调和描摹形象轮廓的基础上,通过一连串事件的渲染和充实,紧拉慢唱,迤逦写来:先是见冷于冰一挥而就的寿文,因不识货,也就淡然处之,遂以长者口吻应付几句就走了;过了两天,罗龙文满面笑容地入来,见了冷于冰又是作揖,又是下跪,又是拍手大笑,又是挪椅并坐,并向冷于冰耳边低声表白自己极力保举之意。这时,晚生帖被硬换了兄弟帖,先前的傲气变成了奴气;而冷于冰被严嵩接见回来,他更是丑态毕露,一幅市侩势利的小人相:“只见罗龙文张着口,没命的从相府跑出来,问道:‘事体有成无成?’冷于冰将严嵩吩咐的话细说一遍,龙文将手一拍;‘如何?人生在世,全要活动。我是常向尊总们说你家这老爷气魄举动断非等闲人,今日果然就扒到天上去了……请先行一步,明早即去道喜。”当他得知冷于冰与严嵩闹翻而忿然出府时,“只见龙文人来,也不作揖举手,满面怒容,拉过把椅子来坐下,手里拿着把扇子乱摇”,坐了一会,把冷于冰训了一通,冷于冰被惹急眼了,就冷笑道:“有那没天良的太师,便有你这样丧天良的走狗!”这下罗龙文也跳了起来,气忿忿地要冷于冰他们滚出去,然后摇着扇子大踏步去了。从傲气到奴气、从晚生帖到兄弟帖、从“满面笑容”到“满面怒容”,从“将手一拍”到“扇子乱摇”,作者一层一层、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这个大官僚的帮闲和爪牙的奴才嘴脸和肮脏灵魂,犹如一个娴熟的圆雕艺术家,用一把犀利的雕刀,为我们刻削出一个完全立体的雕塑形象。

另外,像苗秃子和肖麻子这两个形象,作者同样也是用皴染的手法,先用几句话把两个赌棍及地头蛇的本质特征简练地勾勒出来,然后以生动的铺叙与描述,写他们怎么凑趣、怎么牵引、怎么打抽丰、怎么另帮衬、怎么激龟婆等,既夸饰了他们的外形,又深挖了他们那见钱眼开、随利而变的内心,从而使讽剌获得生动的效果,使形象获得深刻的意义。

陶家鹤在《绿野仙踪序》中指出此书在人物描写上能“因其事其人,斟酌身份下笔”;在行文结构上“百法俱备”、“如天际神龙”;“而立局命意,遣字措辞,无不曲尽情理,又非破空捣虚辈所能比拟万一”;并把此书与《水浒传》、《金瓶梅》并列为说部中之“大山水大奇书”叭这虽然有过誉之嫌,但应该承认《绿野仙踪》在明清小说中,其艺术水准是较高的。

同类推荐
  • 让我陪你慢慢走

    让我陪你慢慢走

    本书是一部散文和短篇小说作品集。书中既有相爱的甜蜜,也有背叛的痛楚;既有会心的微笑,也有苦涩的泪水;既有对真爱的追寻,也有对错爱的悔恨……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将情感世界的悲欢离合收录笔端,呈现在读者面前……
  • 韩愈文集3

    韩愈文集3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本书作者在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后赴灾区支教的小学老师。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下在两个多月的支教经历中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的可歌可颂的人和事,充分展示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灾区人民坚强不屈,重建家园的精神。
  •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让身体不再荒凉

    让身体不再荒凉

    妈生下我的时候,我很丑,头发黄黄,又瘦又小。妈说:“这么丑的妮子,又这么小,能养活吗?给人家吧。”娘说“说什么傻话,恁不要俺要。”从此,我便有了娘。都说傻有傻福,丑有丑福,有了娘或许就是我福气的开始……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剑圣系统

    末世之剑圣系统

    系统在手,天下我有!剑一出鞘,谁与争锋!
  • 五浊噩世

    五浊噩世

    世界,沦落了。城池在战火中荒废,欲望在朝政中重获新生。太阳将被处死,天地因洪荒而光怪陆离。腥风血雨,兵荒马乱。人性的沼泽,面具后的阴谋,江山的殊死争夺。亦或是胸口处翻涌的英雄梦。「风,光,大地,财富,名望,权力」这大千世界的万般变化,对于手握“生死权”的他来说,却只是场无趣的游戏。——长夜将至,梦魇席卷而来。
  • 虚拟现实之末日余生

    虚拟现实之末日余生

    如果虚拟世界能够完全模拟现实,那么生活在虚拟世界中又有什么问题呢?如果靠着游戏能够生活下去,何必再日日过着看人脸色的生活!丢下笔拿起武器!忘掉现实的不愉快,加入到《末日余生》的世界中来!
  • 只为你而守候

    只为你而守候

    她,一国之公主,他,只是守护他的一个小人物;他们,没有所谓的山盟海誓,只有他的守候和她的关心;他们,一段没有结局的爱,他们只是一段凄凉的故事的主角,没有什么希望可言,只是一段笑话,千年来的守候换来的是不可言喻的痛楚;他们,能否在一起,永生相依?
  • 江湖事,江湖了

    江湖事,江湖了

    这是一把剑和武林的故事,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便会有纷争。
  • 神罚军团

    神罚军团

    在黑暗的太空中,一座巨大而狰狞的要塞悬浮在虚空中,要塞上冰冷的寒光一闪而过。林立的巨炮,游走的巨舰,无一不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力量。要塞的前方,是一片狰狞巨兽的海洋,千奇百怪的巨兽无声的咆哮着。它们奋不顾身的向要塞冲过来。要塞上的巨炮和战舰一齐开火,一道道强光射向巨兽,每一次攻击都有一大片巨兽被无声的蒸发掉,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在巨兽海洋的后面,还有一群散发着更加强横气息的巨兽,血红色的眼睛无情的看着那座要塞,让人无法升起对抗的念头......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虚空里的盛宴

    虚空里的盛宴

    本书是诗集,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现代诗集,分为海潮音、妙莲华、般若舞、金刚剑共四辑,他的诗句空灵、诡异,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时空、生活、读书等方面的思想与感悟。作品有一丝风的扭曲、秋思、在远方相遇、风中的雕像、生活的谜题、生活中的、摇动的命运、结缘等。
  • 蓝天下的雨

    蓝天下的雨

    作为校草的李天泽也霸道!作为第二校花也狂舞
  • 要爱就请深爱

    要爱就请深爱

    她穿越至此地,尽片体鳞伤,不幸又遇到可恶至极的王爷,更可恶的是这王爷却偏偏不愿放过她。这还不算什么,偏偏让她爱上的王爷,既然只是在耍她,只是在利用她,心里无比难受和痛苦,她不相信超募相处的他会只仅仅在利用她,她不相信,她一定要问个清楚,她宁愿相信他是有苦衷的,而不相信他会为了气他的前任恋人而利用她的感情,她之所以不愿一走了之,是因为她爱他,所有她要当面问清楚,因为爱就要深爱,不爱就请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