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4400000034

第34章 “文革”初期(3)

下午我又去了粮食局,因为给面粉厂干活的关系,跟粮食部门的几个人认识了。加之践中说好要去联系写字的工作。我万般无聊,便去了那里,却没碰上践中。我和几个熟人聊了些闲话,仍然急躁不安,便回了家。

到家后,去北房看睡在炕上的妈妈。我蹑手蹑脚地进了屋,唯恐吵醒睡着的母亲。

其实,母亲是醒着的,她睁开眼睛瞅了我一下,不高兴地说:“不是歇工了吗!咋大半天都看不见你?”

母亲的神情让我大吃一惊。

我赶紧问:“妈,你有啥事吗?”

母亲不无埋怨地说:“我让你买个碎瓷壶喝水,你都买不回来!”

我想起来了,前些日子妈妈确实和我说过买瓷壶的事。一忙着干活,咋就给忘了呢!

我立刻上街去生资公司选了一个素色的小瓷壶。买回家后,用开水冲洗干净,找了半截线绳绳,把盖盖系在壶把上。然后盛了一壶开水,给母亲放在枕边。

那瓷壶小,母亲一只手端着,侧过身子,在壶嘴儿上吮吸了几口开水,脸上露出了微笑。

“这就好了,我躺着喝水就方便了。”她对我说。

听了她的话,看着妈妈脸上的满足表情,我心里一阵惭愧。病弱的母亲这么

一点要求,由于自己的疏忽而没有及时办好,让妈妈失望和伤心了。

我在炕沿上坐着,心情平静多了。母亲有点困了,她说:“你有事就去吧,我睡一会儿。”我这才离开了北房。

第二天早晨,因为不去干活,我还睡着。妻子照例去北房给母亲穿衣服。

多少有点迷糊中,好像听见雅芬在叫,我并没有在意。突然,侄子彦安跑到东房来叫我:“小爸,我小妈叫你赶快过去呢,我奶奶叫不言喘了!”

我一惊便完全清醒了。

急忙穿上衣裤,跑到北房,只见妻子扶着妈妈半靠在她身上,带着哭声喊妈。

母亲闭着双眼,口角有点黏液,喉咙里发出呼噜噜的响声。

“妈妈一妈呵”我大声呼唤着,母亲却既不睁眼也不答应。

这时候,三嫂承兰和侄女彦欣、侄儿彦庆、彦安都围在了身边。我让他们去学校叫二哥和三哥,我跑着去医院请医生。

医生看过后,摇了摇头。我坚持让他打了一针抢救,我不相信妈妈连一句话都没说就会离开我们。除了身体虚弱外,她并没有生病吃药,昨天下午还好好地用瓷壶喝水呢。

然而,母亲再也没有睁开眼睛,她确确实实永远离开了我们。

前一天的不安和烦躁难道是妈妈即将离世的先兆?我怎么就没有在北房里多陪妈妈一会儿呢!

我无声地流着泪,伤心极了。

那天晚上,夜很深了。我回到东房,突然一阵发冷,浑身上下颤抖不止。妻见状吓坏了,她紧紧抱住我,哽咽着说:“你咋啦?你咋啦?”看到她惊恐的表情和满脸泪水,我的心里突然一热,慢慢地才停住了发抖。

结婚后,我们把母亲接到了城里。

那一年秋天开学,二嫂由附小调到了三合小学。三合离城十五里路,二嫂平时住在学校,周末回城,星期日下午又去三合。北房里盘了两个炕,我在家时,母亲和孙子彦庆、彦安住北房外间大炕,孙女儿彦欣睡里间。二嫂回来时,彦欣也在外间跟奶奶一起睡。

我不在家时,母亲便和雅芬住东房。

母亲自从春天病了一场后,身体一直很虚弱。是我和雅芬用架子车接妈妈回城的。不知怎么传错的,亲戚中竟然有我结婚后,把妈妈从糜子滩背进城的说法。

实际上是用岳父家的架子车,上面铺上母亲的褥子,被子垫在身后,让妈妈靠着半躺在车子上。到陈家摆时,在岳父家缓了一会儿,吃了一顿饭,然后过河进城的。

妈妈的棉衣棉裤时间太长,没有一点火气了。雅芬将一件比较新的夹布袄改成棉袄,用两条单布裤子合成了一件棉裤,祆裤都装上了从娘家拿来的新棉花。天冷了,妈妈穿在身上,跟我们说不但暖和也绵软多了。

妈妈的被褥太破旧了,被子和褥子都有许多补丁。

我和雅芬商量,把我们结婚的红缎面新被子拿给妈妈盖。开始她还推辞,我们坚持硬让她留下了。结婚时没缝褥子,我们计划这一工活领了钱,就给妈妈做个新褥子,多装些棉花,她那瘦弱得几乎只有骨头的身体睡在缀满粗布补丁的褥子上,一定硌得不舒服。然而刚刚领到工钱,褥子还没有做,妈妈就走了,这让我特别伤心。

妈妈的牙齿不好,我们吃一锅子面时,妻总是给她单独拉几条软面,饨薄一点多煮一会儿。

二哥好几次在我们吃饭时,来到东房里。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对过门不久的小弟媳能尽心伺候母亲倍感满意和欣慰。

也正是由于那短短的三个月,便让二哥十分看重雅芬和她们一家人。二哥认为能遇上这个妻子是我的福气。他不止一次地告诫我:“你一定要好好待承陈雅芬,可千万不能把福用脚踢啊!”

是的,雅芬确实能不厌其烦地关照伺候婆婆。老人体子特别弱,除了每天早晚帮妈妈穿脱衣服外,上厕解手也需要人搀扶,有时甚至需要帮她解系裤带。我在外面打工,这一切都是由新婚的妻子做的。

三个月里,我感觉她是真心实意地待老人,没有看出她有过一丝厌烦。

或许正是由于这样,母亲的猝然离世,让我难以接受,也极度伤心。

作为儿女,哥嫂们在过去的岁月里,都以不同方式孝敬着老人。而我这个小儿子却一直依偎着妈妈,过多地承受着无微不至的母爱。

我长大了,回到了母亲身边,好几年过去了,却依然没有能力去帮助病弱的妈妈。

现在,有幸遇上了一个贤惠的妻子,我和妻子可以在妈妈膝下尽一份侍奉之责,尽一份儿女对于母亲的爱心了。可仅仅短短的三个月,连一个春节都没有过,母亲就离我们而去了。而且是如此突然又如此平静地走了,连一句话也没留下。她是看着小儿子有了一个好媳妇而放心地走了呢,还是因为病弱而不愿给儿女们再添麻烦而匆忙地离去呢?我无法知道妈妈辞世前的心思。但我明白无论哪一种情况,都浸透着母亲对子女的爱。一想到这些,我便感到无限悲切和万分遗憾。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在兰州的父亲来了一封信,是写给二哥、三哥和我三人的。除了对母亲的哀悼外,信里特别提到我结婚后的几个月里,由于他已自报减薪而无力给母亲再寄生活费回来。并说我没有工作,希望哥哥们多关照我。

两位哥哥知道了这个情况,便不让我负担母亲的丧葬费用。

母亲的老衣是早就做好的。材枋也在一九六〇年病重时,二哥通过姐姐夫妇购得木材早就做好的,这次只是请人刷了油漆。而母亲的身份和当时的环境,更使得丧葬期间的开销十分节俭。

我婉谢了兄长的关照,提出那几天里谁花了的就算谁的,至于谁多谁少,不必再算账了。都是儿女,就让各人最后给妈妈都尽点心吧。并说明了我当时在油漆组不错的收人情况,让哥哥们不要为我操心。

母亲静静地离开了我们。

我们静静地为母亲送行。

一辆拉着灵柩的架子车,几位帮忙的街坊邻居和朋友。除了母亲的亲生子女夕卜,送葬的还有堂兄宰宣和宰文。亲戚有舅舅家的李振林表兄,还有我的老岳父一母亲的亲家公陈范。

没有墓碑,也没有平坦的墓地。那是一处只容得下两棺坟的小小山角,母亲头枕着乌兰山脉的东侧背,长眠在了地下。

十二年后,我与侄子彦正由武都迁护父亲遗骸回到故乡,又从城南山侧面的校场沟里迁出母亲棺柩,将父母合葬于糜子滩祖父母的茔地。

人生如梦。

母亲离开我们是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现在我明白了,三十曰之所以难忘,是因了母亲辞世的先兆,第二天便是与母亲撕心裂肺的离别。而倏忽之间,已经过去了四十年。如今我也是退休在家的华发老翁了,忆及与母亲离别的那一刻,依然心酸难禁。

2005年6月30日写完7月1日改定

“红色海洋”

“文革”初期,从一九六六年底开始,很快便掀起了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在墙壁上书写毛主席语录的高潮。

开始还在白墙上写红字,后来发展到把墙用红漆涂过,在红底子上用黄漆和白漆写。这种在全国各地迅速出现的语录墙,被喻为“红色海洋”。

我被县文教科叫去给县委大院写毛主席语录。不知何故,只写了一条便把我打发了。那一条语录,可以看做是“红色海洋”在靖远的先声。

一九六七年开始,全县各个机关企业都动了起来。一时间会写美术字的成了紧缺人才。

孙践中和我包揽了粮食局和面粉厂语录墙的书写任务。县上又找我给大院里写,因没时间而推掉了。

一些单位因找不到会写美术字的人而着急,怕被扣上不革命的帽子。

记得后来当了多年城建局长的张康仁,当时是自来水站的站长。他找我给自来水房墙上写语录,我说正在给面粉厂写,完了再给他们写。他听了连连摆手说,上级有任务有时间,这事不敢拖。

于是很多根本没写过美术字的人,胆子大一点也都干了起来。水房墙上也有人写了,虽然字写得难看,但按时完成任务就行。

其实,我过去也没写过多少美术字。为给县政府写那条语录,专门翻看了家里几本关于美术字技法的书,那还是三哥从部队上带回来,因为我爱好美术而送给我的。

虽然有些绘画基础,又研习了一番美术字写法,但在实际书写过程中,一些字的结构常常还是摆不好看。

当时,孙践中不光书法写得不错,他的美术字也是很棒的。

践中从衣袋里掏出一本小学生字典一样大的书让我看,书名叫《汉字正音小字汇》。里面的字印得大而清晰,是标准的宋体,结构非常好。

书店里正有,我立即买了一本。干活时随身携带,若遇到犯难之字,随时査看一下,对结构便会心中有数了。

先是我俩一起被叫去给镇政府写。我们是镇油漆组的人,自然首先要完成镇上的,而且是义务性质。

面粉厂的任务很大,厂院里油漆了不少红墙面,由东城门外到面粉厂大门口,沿途七里路上大一些的墙都用白灰抹成了语录牌,也是分给面粉厂的任务。

践中写粮食局和面粉厂院里的,我承担了沿途大道旁的语录墙。

农历腊月里,寒风凛冽。我穿着那件由父亲旧皮衣改成的蓝布大衣,早巳没有了火气。每天清晨去路边写语录,风湿挖瘩的旧病又复发了。出发前服一次百喘朋,那药十分见效,喝下去不久,身上便不再发痒,风湿块也隐去了,即便刮风也不怕。只是头木木的,脑子有些发直。

因为路远,中午不便回家吃饭。出发时带上干粮,写到十二点前后肚子饿时,去墙壁的主人家要点开水,吃些馍接着再干。百喘朋是带在身上的,若需要中午再服一次。

同类推荐
  • 坐言起行录

    坐言起行录

    把严谨的学术、深刻的思想和灵动的表达熔为一炉,内容包括:对20世纪前半期诸多文人作品的体会;对语言、思想和社会的一般性思考;教学、科研和培养学生的心得;日常生活的感悟。经由这些内容,一个当代的哲学教授和思想者的形象脱颖而出:从细节中触碰历史,于细微处显现气韵。以人文的姿态驻足或行走,回望或前瞻,沉思或行动,都表现出信心、希望、执着和努力。
  • 一个叫彭家园的村庄

    一个叫彭家园的村庄

    本书共收入作者近5年来利用工作之余创作的100余篇散文。在“江西散文现象研讨会”举办之前,成立五年的江西省散文学会已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编辑出版的《江西散文十年佳作选》精选了我省85位散文作家的作品,既客观地反映了江西散文近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又充分地展现了全省散文创作的崭新风貌。现在,《江西散文学会丛书》又将出版,这对于进一步“出精品、出人才”,繁荣江西的散文创作,无疑是十分可喜的。
  •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这是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中国南极科考历程及其昆仑站建站始末的纪实文学。《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受到《十月》杂志以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委托和支持,具有较强的权威性。《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记录并揭示了中国年纪科考历程及其惊世成就,堪称首部全面反映昆仑站建设始末的纪实文学。作者在亲自采访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人员后,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严谨而又生动的笔触对南极内陆考察的重大成就——格罗夫山地考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以及在冰穹A建立昆仑科考站,进行了客观的全景记录并深入解析。
  • 孝心不能等待

    孝心不能等待

    本书是用日记体的方式写成的,其中渗透着对母亲深恩的追思。书中的这位母亲在“婚后的58年里赡养和抚育了五辈人”,是深入骨髓的敬老爱亲的传统教养,使这位母亲,以柔弱之躯和礼让、宽容的情怀,维系了一个由五辈人组成的和睦家庭。她以“淡定的人生”,向周边的邻里亲朋,昭示着爱心的伟力。作者面对远去、且永不回返的母亲,受到了“死别”之痛的巨大震撼,使他的思想走向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产生了无尽的追悔,并升华出“孝心不能等待”的哲理,众多的读者又由此开始了对孝心的“自省与自责”……这部书的出版与传播,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条由孝道传递爱心的心路历程。
  • 漫步青云

    漫步青云

    这是作者出版的一部日记体作品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的一些散文和随笔作品。这些作品大都发表在自己的博客或相关报刊上,文字较为散淡,多为一些感悟性作品。
热门推荐
  • 驭天路

    驭天路

    聚气九曲折人肠,化灵三斩遥无期,真灵九重负如山,扬尘九洒知天命,化繁为简方为圣。圣中自有圣中路,漫漫长路何为圣?且看养马少年如何化平凡为不凡,成就入圣之路。驭天路,踏天行,执乾坤,主沉浮,故事才刚刚开始……
  • 火轮

    火轮

    出生身体便携带炽焰之火的女孩宁儿,随军征战。随着实力的提升,遭遇的敌人各有不同。但是心中的善良,一直是前进的指明灯。作品交流298043553
  • Philebus

    Phileb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赤与灰

    赤与灰

    因一封莫名的录取通知书,懵懂的少年们怀揣着单纯的梦想,奔赴威严的黑天鹅学院,却因一个个未知陷阱而卷入了纠缠百年的宿命战斗,在检察官高大的身影背后,那一双双血红色的眼睛正在慢慢睁开,人类与赤瞳族战争的序幕也缓缓拉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啸月说

    啸月说

    呐~本皇啸月,本皇有话说。请多多指教哟~
  • 快穿之前任我回来了

    快穿之前任我回来了

    “‘叮’系统绑定宿主张徽徽,系统正在启动......”这是一个热爱快穿少女的快穿史。成为每个不同剧本里男主的前任,挽回男主的心刻不容缓,干巴爹,加油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那些消失了的季节

    那些消失了的季节

    青春像一张白纸,对于纸上将会出现的五彩斑斓充满好奇和向往,可是白纸又是那么轻易的就被褶皱,永远回不到最初的模样。我们的青春,都有那么一个爱的人,我们的青春,或许终将被错过!
  • 穿越英雄

    穿越英雄

    一个被抛弃在山中的婴儿被神鹿所救,童年乞讨为生,后被修真门派─天门掌门收为弟子,被命运几度玩弄.神魔大战,神王隐,魔王损,巧合之下成为魔王传人─魔之子,寻梦时发誓穿越千年寻爱,阻者必杀!终为情而怒化身魔王横扫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