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4400000015

第15章 二中学子(4)

有一次,学校里要搞模型展览,我用马粪纸做了一个照相机。我们家套间里的电灯没灯罩,我用做照相机剩下的一块马粪纸做了个罩子。就在我踩着板凳卸下灯泡装纸灯罩的一刹那,突然触了电。当时感觉被人猛推一下,重重地摔在了床上,浑身一阵醉麻酸软,心里害怕极了。母亲见状也吓坏了。父亲听到后跑过来安慰我,同时告诫我不要随便摆弄电器。事后有人告诉我,过过电虽然杀死了些好细胞,但也同时灭了些有病的细胞,对身体有一定好处。这样一说,我倒是因祸得福了。但不管咋说,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轻易玩电器。家里实在需要换个保险丝或接半截电线,甚至换个灯泡,我也总是先关了电源再弄。无疑是个胆小鬼朝被蛇咬,终生怕草绳了。

住在政协大院里的家属不多,小孩里我是最大的。周秘书长的儿子上小学中年级,比我小多了,其他几个跟他差不多大的,还有更小的都听他的,常跟在他的屁股转。他感到玩起来没劲,便来找我一起玩。他很调皮,也很聪明。我们一起用废罐头筒和打上蜡的线绳子做电话;给一大堆废电池灌上盐水,串联起来接上大号的手电灯泡,在大礼堂东边堆放杂物的棚子里开启我们自己的灯光……他把我当大哥哥和好朋友对待,玩起来听我的。我这个初中生实际上是政协大院里一伙小学生的娃娃头。一次他跟我说:“我爸爸是首长,你爸也是首长。”我说:

“你爸是首长,我爸不是。”他坚持说:“你爸是委员,委员也是首长嘛。”他的话让我想起了小说上解放军里的政治委员。虽然我心里明白,对父亲他们这些民革成员,用首长是不合适的。但当时的我也是无法说得明白的。

无论如何,那时候的政协大院里,人与人之间的气氛非常和谐融洽。我和母亲也作为父亲的家属,出席过政协礼堂里举办的各民主党派新年文艺联欢晚会。记得最清楚的是两位回族政协委员登台即兴唱花儿,在“阿哥”“阿妹”的对唱中饱含了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赞扬。

元宵节期间,政协礼堂里举办了许多游艺活动,印象最深的是灯谜晚会。我在帮工作人员贴谜条时,便将自己会的一些谜语的位置记在心里。晚上活动开始时,我和几个小伙伴抢先进了礼堂,我将猜中的谜条撕下来让他们几个跑着兑奖。那天晚上我们得了不少奖,除了一般的糖果铅笔之类外,还有不少元宵条子。第二天,我们拿着条子,到指定的张掖路一家元宵店里美美地吃了一顿,吃不了的,要上生元宵提回了家。那是我在兰州过得最快乐的一个大年了。

过年时,四哥宰西由西安回到兰州,在父亲办公室的书架上翻书时,发现了一个没用过的新笔记本一一硬皮的,很精致。四哥非常喜欢,返校时父亲不在,他跟母亲说了声便带走了。

一九五七年春天,一个深夜里父亲突然发病,情况很不好。一大早就被派车送往省人民医院。确诊为急性胸膜炎,住进了高干病房,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住院期间我和母亲曾去医院探望过好几次。上级领导对父亲很关心,出院后,又安排他住进东郊的干部休养所,一边继续治疗,一边静心调养。

不久,反右斗争开始了。政协大院以及民盟、民革的两个院子里的大、小字报,漫画、标语越贴越多,大院里曾经一度有过的和谐气氛,早已被大会小会的斥责质问和口号声涤荡得无影无踪了。

后来,父亲从干休所回来了,他带病参加了运动。有一天开完会回到家里,他问母亲和我:谁动过他的书架?我们都说没有。父亲说,那怎么少了个笔记本?母亲忽然想起四哥拿走一个新本子的事。

“拿东西怎么就不问我!”父亲显然很生气。

“宰西跟我说了,你正巧不在,一个笔记本他又需要,我也没在意。本打算给你说一声的,怎么就忘了呢。”母亲给父亲说明了原委。

“他们说少了的本子上记着反党纲领,真是无中生有!”父亲显得激愤,又十分无奈地说:“连书架上放过几个笔记本都记下了,看上去老老实实的通讯员怎么就这样呢!”

父亲最终被划成“右派”,送到农场监督劳动去了。

不久,我们家也从武都路一九〇号搬了出来。

參金塔巷深处的许家小院

金塔巷原名共和路,是和武都路平行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巷道。东面巷口和二中校门所在的曹家厅口子相对,出了校门,横穿酒泉路,就直接进了金塔巷。许家小院在巷子的最西端,一个坐北面南的小街门,门牌是一四六号。放学回家,差不多要穿过整个巷道。所以在我的感觉上,许家小院是金塔巷的最深处。其实,要从西端相接的永昌路来说,许家小院只是进巷子口的第二家。

女房东姓许,四十多岁,是靖远老乡。她在永昌路百货大楼当售货员,可能还负着些责任。当时这家百货大楼是兰州最大的,后来才陆续有了南关十字和民主西路的百货大楼。所以,她算得上是大商场的老商业人员了。

这家的男主人姓捨名谁,我已经想不起来了。印象里他个子不高,看上去比女主人年轻,见了人不多说话。对外出头主事的是女主人,所以我一直将这个院子看成了许家小院。现在想起来,依照中国人的习惯,院子应该从属男主人姓氏的。一时又难记得起来,只好将错就错,还是写成了许家小院。

说小院,是因了过去的住所都在机关的大院子里面,相比较而言的。其实从一般市民的独家院来说,不算很小,而且院里房间也不少。只不过除了上房是三间外,其余东西两面的都是些两间和一间的房子,一间的居多,且开间小,人身浅。这些房子大多出租给别人住的。

我们家先是租了北面上房东边的一个房子。小一间的门脸,屋里后墙上开了个小门,里面向西伸过去大半间套房,不大的窗户高高开在紧挨顶棚的地方,光线幽暗。前屋支了张双人床,放了简单的家具;套间里西头顶墙是个通间炕,东边安置了炉灶、案板和小碗柜。父亲由农场回来便住前屋,我和母亲睡在里间的坑上。

实在太窄小。过了些日子,住在西面靠街门两个房间里的人要搬走了,母亲便跟女房东提出一并租给我们,哥嫂亲戚们来也好有个去处。最后租给了我们最南边的一间,另一间租给了住在旁边两间屋里的一家人,那屋常在家的是一个姓苟的妇人,三十岁上下,岷县一带口音,带一个不大的孩子。听说是街道上的积极分子,对母亲常有讥诮之语。她留给我的印象很坏个阎婆惜式的刁泼之妇。

经过协商,后来又将东边靠院墙的一间房子也租给了我们,是原先东家放点杂物的闲房。这样,我们家在金塔巷一四六号便有了可供使用的三足鼎立的兰个房间,虽然都不大,也足够用了。西南角一屋做了厨房;东面一间平时放杂物,来了亲戚兼客房;东北一间纯粹成了卧室。

姓许的女房东和我家的关系不冷不热,在增租房间和租金上跟母亲曾发生过不愉快,当时给我没留下好印象。现在想起来,在那个年月里,父亲戴着“右派”帽子,能租房子给我们落脚,已经很不容易了。是尽了乡亲之情的。

住在金塔巷时,很少有客人来。就我来说,只有班主任范老师因我生病在家,家访过外,另有一位让我倾心的女同学走到院门口颇有进人的意思,因没被我邀请,过门而去了。

这位女同学漂亮活泼,虽然肤色微黑,但仍很有魅力,吸引了不少男同学。我也在心底里喜欢她,但我在女生面前向来腼腆,所以从未跟她单独相处过。一次放晚学后,几个同学一起出了校门,她突然问我走哪条路,我说家在金塔巷,她说也从这条路上走。我心里既高兴又紧张。没想到一路上她主动而热情,我们说了不少闲话,长长的巷道不觉到了头。我十分想邀她去家里坐坐,但一想到住处的窄小寒碜,自小便有的虚荣心突然占了上风,虽然她已经暗示了去我家里的意思’到了小院门口,我还是没有勇气往家里让她。看着她走出巷口,向双城门方向拐过去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

父亲从农场回来后,被安排到省政协文史资料室工作。除了政治学习、劳动,就是撰写文史资料。父亲对这份工作很知足,心情也开朗多了。

住进许家小院后,母亲的身体比以前差了,经常有病吃药。兰州中医院就在金塔巷里,离许家小院很近。我多次陪母亲去那里看病抓药,每次都给一个过滤药渣的小丝罗。

自小一直在母亲护佑下长大的我,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恶习,脱下的脏衣服堆了几天也懒得动手。即便有病,母亲稍有精神便替我洗了。

那一段日子,我正热衷于写诗,被父亲看见了,便借此批评开导我说:“写作要有实践,生活里的许多事要亲自去做,才有体会,写出来才会有真情实感。连自己脏衣服都懒得洗的人,能写好这方面的内容和感情吗?”

我知道父亲一则心疼病弱的母亲,同时也在教育我如何做人。我便尽力克服自己的懒病,除了多帮助母亲做些体力活外,还跟母亲学着做糁饭,放碱蒸馍,慢慢也学会了擀面条。

虽然我非常爱母亲,但年青任性,也有言语顶撞母亲的时候。记得有一次三哥正在家里,不知为啥事我顶了母亲一句,三哥便厉声训斥我,我不服气,三哥过来要打我的架势。母亲喊了几声,才平息了因我不懂事而引起的兄弟冲突。

三哥宰南在师大中文系上学。母亲身体不好,他星期天没有事便回家帮助干点活。那时候供应杂粮比例很大,星期天,母亲总会蒸些放了米蒿子(可增加面粉軔性〕的包谷面条给我们吃。拌上清油、辣椒和醋醫,很好吃的。

一九五九年暑期,三哥回家乡结了婚。我在一块小小的三合板上刻了一对青年男女的头像,印在信封上表示了对哥嫂的祝贺。

母亲的身体依然不是太好,经常害病吃药。暑假快满时,三哥带着三嫂来到兰州,住了几天,做了些准备,将母亲接回了靖远。

于是,我们告别了住了近两年的金塔巷一四六号。父亲住进政协机关,上了职工食堂。我上了二中学生大灶,开始了平生第一次离开母亲的住校生活。

2004年11月23日

范训因老师

范训因老师是我高一、高二的班主任兼文学课老师。(那时的文学和汉语是分开上的)她是中学时期唯一看重过我的老师。却由于我的不懂事,无意中冷落了老师的关爱而伤了她的心。

同类推荐
  •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

    这是一个亿万人情不自禁地为新时代的到来而歌唱的诗的时代,一个不能没有诗的时代,一个诗人和诗篇喷泉般涌现的时代。想到这些,我就常常要想到新四军。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22个爱情故事,22种跌宕人生。他们一个个都爱得小心而慌张,一路情事,既有身体的坚守,也有内心的一片狼藉。原来,一次恋爱,一个手势,一句诺言,都是他们爱之人生的一种隐喻,不在此时,也在彼地,皆成未了之愿未尽之缘。他们,将拧巴、卑微、纠结和悲凉,一一呈现,又将你温暖打动。不为争执。不为解释。只求默默还原和追溯。
  • 天亮散文

    天亮散文

    本书收录了《娘,过年好》、《芹業与小公鸡》、《母亲的石榴花》等散文作品。
  • 灵灵和一朵花

    灵灵和一朵花

    乡村很大,是一个永远也写不完的题材。谢应龙的小说大多都在二千字左右,基本上都是小小说,用小小说这样极短小的篇幅来概括广袤的乡村,是有很大难度的。然而,小说基本上做到了缩千里于尺幅,而且有一种与田园风光相符的恬静、悠闲、蕴籍之美,达到了近乎诗意地批判。
热门推荐
  • 神启志

    神启志

    相传,太古之时,大陆上混乱不堪,大陆之上有人、鬼、精、妖、怪五族。乃是天地初生时便孕育出来的古老种族。天地之间五种元素吸天地之灵气形成风、雨、火、雷、沙五灵。五灵不断肆虐,威胁着五族的生存,五族的恐惧汇集成了魔气,凡受到魔气的影响生灵都变得异常暴躁起来,五族之间杀伐四起,越是混乱,魔气越盛,一时间大陆上充满了血腥……
  • 唯一的时光唯一的你

    唯一的时光唯一的你

    每一次的邂逅都是一场唯美难忘爱恋的开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邂逅也许是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她与他,曾是12年的同学,曾经互相陪伴;她为了躲避她的未婚夫,家族的婚约去到了国外。她一声不响的离开后,却还是舍不得那份情,即使冒着逼婚的危险毅然回国。却只等来他告诉自己他恨她,可是在这之间,他却还是爱着她,一无反顾。回来后,也与他邂逅一辈子最美的永远……
  • 龙血武道

    龙血武道

    “傅青山,难道你不知道这是我的领地?”一个愤怒的声音响起。一颗没有一丝生命存在的黑暗领地上空,一个青年望了一眼声音传来的方向,缓缓拔出了龙血战刀。
  • 嫡女逆凰

    嫡女逆凰

    她丞相掌上明珠,家世显赫,才貌一流,竟沦为和亲工具!果断逃婚,竟邂逅桃花无数!啧啧,这磨人的穿越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银王传记之天降

    银王传记之天降

    双月同辉夜空白昼此乃大凶之夜而天降诞生于世生于王族因眼瞳异色,与双月呼应,被视为诅咒之子本欲处死,终将遗弃而本故事没有明确的主线,也不会像其他主角那样被逼迫变强。其实就是一种随波逐浪的日常?!
  • 妻奴来嫁之妖孽蛇王别过来

    妻奴来嫁之妖孽蛇王别过来

    搞笑女主属性无比二,只不过是在无意间救了一条白小蛇,也就算了,为毛还引来一条外则牛逼哄哄要上天,实则腹黑傲娇加隐藏妻奴属性的蛇王和一只不存在的,只在神话里出现过的九尾狐!也就算了,谁让夏语昕的心态太好啊,也就算了,可为神马,那条小蛇竟是不属于二十一世纪正常的的蛇,尼玛,这还会变身!片段:恢复记忆的夏语昕跨进门,就喊:“雪儿,墨寒冰,北冥夜,人去哪了?”看到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悠闲躺着的银色衣袍的绝色的男子时,懵了。伸出一双芊芊玉手,颤抖的指这沙发上的男子,有些懵逼,傻傻问道:“你是谁?”墨寒冰站起身,修长的身形压向夏语昕,尽显诱惑般的说:“忘了?”欲知后事如何,敬请关注!!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渡口红花映海天

    渡口红花映海天

    往事如烟泪带血,红尘难觅水晶鞋。卧薪尝胆终破茧,苦尽甘来风中蝶。
  • 天赐真命娘子

    天赐真命娘子

    秦冕的力作【天赐真命娘子】在被同父异母的姐妹刺伤后,因为一块挂在颈上的老玉,半夜里被一道突如其来闪电劈中,她穿越了。【作者:如此狗血的穿越,你不来凑个热闹吗?】
  • 校园五大少的女仆

    校园五大少的女仆

    幻海恋不过是不小心偷吃了五大少的点心而已,有必要吗,更何况......呜呜呜......还是他们舍得套。莫名其妙变成了女仆。。新官上任,请多指教
  • 别来无恙,我的小初恋

    别来无恙,我的小初恋

    愿你遇到这样一个人,在你毫无防备的一瞬间被认定他就是你此生逃不掉的劫难,在你偷偷的爱他爱到累了,等他等到想放弃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想起曾经那些美好的过往…然后再你和你爱了整整一个青春的那个人道一声:别来无恙,我的小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