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07800000021

第21章 拨乱反正

上回说到:公孙无知无良才贤臣可用,管至父向无知推荐本族——管夷吾。遂公孙无知便使人赘重金密至鲁国,来寻管夷吾回国。

鲁国曲阜

齐使密秘打探得知管夷吾所居之处,探得四下无人,乘夜色叩敲管夷吾宅门。

门内传来管家慵懒而不耐烦的应答声:“谁啊?这么晚。”

门外汉也不应声,接着敲门,只是比刚才小心、小声一点。

管家开门,借着夜色,看着来人,甚不熟稔,扯着嗓子叫道:“半夜三更,尔等何事扰人?”

来人作揖,口中念道:“故国亲人,到此拜见管大夫,深夜叨扰,还请见谅。劳烦通禀。”

管家将那人让进宅门,探出头去看看四下无人,顺势紧闭了宅门,回头仔细打量了一下来人,从装束上一看便知是齐国人。便道:“你有甚事,来见我家老爷?”

那使者知是管家,没有直接说明来意,只道:“受管至父大夫之命,前来鲁国送信到管夷吾府上,说有要事相商。我等下人不敢打听,只顾送信至此,待管少傅一看便知。”

管家将信将疑,也不多问,听得那人说起管至父,知道师太紧急,来人又不肯多言,转身向里屋引那人到偏房等候,自己径向书房走去,告知管夷吾。

书房里,管夷吾正在油灯下看书,忽闻管家来报齐国有使者求见。管夷吾心中早料到此人来意,为了一探虚实,还是让管家将来人带到书房。

齐使来到书房识得管夷吾,双手作揖:“深夜造访,多有叨扰,然事态紧急,且顾不得许多,还望少傅见谅。”

管夷吾:“你来我处,有何要紧之事?”

来使道明来由:齐国国君新丧,公孙无知继位,且倍言公孙无知求贤若渴之意,欲招揽管夷吾回国共商大事。说话间自衣襟内,取出书信双手呈上。

管夷吾接过书信,未待启封,便双手将书信扯得粉碎,掷于那来使面上,怒骂道:“无知逆贼,备受恩宠,不思报效国家社稷,反而弑君取而代之,天怒人怨,人神共愤。吾恨不能啖其肉、饮其血、寝其皮,安敢屈身事贼乎?他日必定大兴义兵,尔等若知好歹,及早受降,迎公子归国,且留得全尸,如若不然,大军来时,定将粉身碎骨。吾义故不杀你,且留你狗命,回去通传此话。”此话一出,吓得拿来使浑身哆嗦,两股战战,魂不附体,听得不杀自己,才稍稍放心,跪地谢恩:“谢少傅不杀之恩。”

管夷吾命管家、下人乱棒将那人打出大门,才肯作罢。

齐国临淄

齐使回至临淄,来到管至父府上,详细说明了自己在鲁国的遭遇。管至父只能进宫复命,自己举荐管夷吾,反而遭到大骂,心中甚是不爽,更加害怕引祸上身,因此不提管夷吾大骂之言,只道管夷吾不愿回国相辅。公孙无知明知是此等结果,也不追究,道:“人各有志,不便强求。”此事不再理会。

话说自公孙无知继位以来,上至高、国二卿,下至士大夫,皆不思国政,朝廷冷落,国事荒废。自知长此以往,必是国君之位难保,但又无计可施,遂召连、管二卿商议。

公孙无知:“自寡人继位以来,朝中诸臣皆有怠慢,国事荒废,二位卿家,可有良策?”

连城:“臣在朝野也素闻有人不满,在此非常时期,只能用非常手段,明日宣众臣上朝议事,若有怠慢者,立即斩首,杀一儆百,以儆效尤。况新朝必要新气象,可张榜广纳贤才,充实朝廷,新选拔的人才,委于重用,定能效忠君上。”

管至父闻言忙长跪而起,出班道:“不可不可,新君刚立,若大开杀伐,恐易生变;新募人才,短期之内难堪重任,还需从长计议。当务之急,还得旧臣相辅,稳定朝局。君上若能好言相劝,归附为上,若执意不听,可杀一人而儆百官。”

公孙无知:“依卿所言,何为当先?”

管至父:“吾遍观朝野上下,高、国二卿久历齐政,在国中声望甚重。门生故吏更是遍布朝野,若得高、国二卿相辅佐,则万事无忧矣。”

连城:“自我主即位以来,高、国二卿表面称病不朝,实为不助君耳,朝中多有大臣效仿,若能游说二卿出来辅政,自是无虞。”

公孙无知以为然,数次命人于二卿府上问病送药,另外自己亲自带领宫中医人前往慰问诊治不提。

话说在齐国朝廷中,大臣们对连城、管至父弑君谋逆,多有不满,只可惜因连城、管至父将宫中侍卫、禁卫军,全部调换成自己的亲信部队‘一时间无从下手,权且听命二人,以图良机。诸大臣中,唯有雍廪人与公孙无知不睦,先前二人争道,公孙无知依仗自己受齐僖公的宠爱,不把朝中大臣放在眼里,在城中横行霸道,无人敢管,行事极其跋扈,路人皆愤。一日大夫雍廪人驱车与之相遇,二人皆不相让争执之下,大夫雍廪人最终让步,来至朝廷,告知于齐襄公,齐襄公本与公孙无知不和,当即召来公孙无知怒斥其不逊。自此两人便势同水火一般。时至今日,公孙无知弑君篡位,雍廪人已有杀心,奈何寡不敌众,无计可施,权宜之计只得忍耐再三,再图良策。多方打听得知众大臣对公孙无知大有人在,便伺机而发,寻思联合高、国二卿诛杀逆贼。

高傒府

雍廪人令御者驱车至高傒门前,报以探病之事。门人引着雍廪人来至高傒寝室之中,见高傒躺卧床榻之上,侍者秉明来人及原由,高傒便示意侍者将己扶起。只见满光满面、目光炯炯有神看着来人。

雍廪人拱手作揖道:“下臣闻高卿身体有恙,此番特来相探,不可痊愈否?”

高傒抬了抬手,示意下人给就雍大夫赐座,侍者搬出一把木制太师椅给雍廪人,雍廪人称谢后,坐于床榻之侧。

高傒又使人将己扶起,故作有气无力状道:“老夫年迈,这身子骨也是每况愈下,国事繁重恐是有心无力,新君嗣立,愿乞诸君善事之,共保齐国。老夫也能死而且冥目。病难愈也。”

雍廪人道:“下臣观老国卿。面色红润有光,精神瞿烁。恐身体之恙已愈。病了在心,在下有一药可治高国卿,不能知国卿可有意否?”

高傒素知雍廪人与公孙无知不和,今日求见于我必有良计,乃屏退下人,说:“愿听大夫之言。

待从人皆下,雍廪人道:“自公孙无知弑君自立以来,朝中诸臣皆是敢怒不敢言,国中百姓更是怨声载,政令不行,国事不举。长此以往、齐国将倾,国之不存,宗庙不保。”言毕,泪如雨下。

高傒道:“依大夫之言,如之奈何?”

雍廪人方收住泣声,言道:“为今之计,只有诛杀逆贼,拥立先君子嗣,还于宗庙,才能存社稷,若此国家幸甚,百姓幸甚。望高卿力挽狂澜于危难之中。”

高傒道:“如是这般甚好,然连、管二贼手握重兵,一时无法诛杀逆贼,君谓计将安出?”

雍廪人道:“自公孙无知造逆,弑君篡位以来,委国政于连、管二贼,废黜大臣甚众,且国中之事荒废已久。下臣闻言,公孙无知多次想请高、国二位世卿出来主政,皆被二位世卿以病之故推回。若二位世卿言病已痊愈,愿意出来主政,召连、管二贼前来商议国事,此二贼必不设疑,定会欣然前来拜访。公孙无知离了此二贼,便是笼中之鳖,束手可擒。高世卿可在府中埋伏刀斧手,一并拿下连、管二贼,此大事可成,诚如是此三贼皆可除也。”

高傒:“谁可往宫中诛杀公孙无知?”

雍廪人:“在下不才,愿往宫中杀此逆贼。黄昏时分,以宫中烽火为号,若烽火起,说明大事已成,高世卿便在府中拿下连、管二贼。若时辰到时,烽火不起,说明事情败露,下臣将自刎谢罪,绝不累及高、国二位世卿及诸位大臣。”

时周庄王十三年春

高傒请国子及一干心腹大臣来至自己府上商议,来到密室,高傒将与雍廪人刺杀公孙无知的计谋告知诸位大臣,众人闻言,皆附身跪倒在地,双手抱拳,皆曰:“若是如此,国家大幸,大丈夫死何足惜,敬受命。”乃命近身侍卫召雍廪人商议具体事宜。遂约定于是年二月望日举事。是日高傒在府中设宴请连、管二将来府中议事,王子成父严守各处城门,不许放一兵一卒进出。雍廪人则来到齐宫,诈称先前对国君大不敬,特来谢罪,于宫中刺杀公孙无知,商议已定,各自准备不提。

高傒亲书使人送往宫中禁卫处拜见连城、管至父奉上书信,备言高、国二卿愿交好连、管,出来主持国中事务,二人闻言,甚是高兴,取过书信一览。

书曰:

老朽年事已高,前日偶感风寒,抱恙在身,无力理政,致使国事荒废,臣之罪也。蒙君上、二卿挂怀,命宫中良医多番诊治,现已痊愈。不敢独享安宁而荒废国事。于本月望日,在弊府设宴,略备薄酒,相请二位大人,承蒙不弃,到时商议国事,共襄君上,扬我国威,荡平外患,以图名垂竹帛。乞望二公大驾光临。

连、管二人览书毕,知高傒、国子二世卿愿意交好,不胜欣喜,随即命人回复道,如期必将亲临贵府,聆听教诲。也不怀疑其中有诈。又命人传报至宫中。

二月望日高傒府

高、国二卿早已就位,吩咐阍人紧守各门,勿通外信,又令家中甲士数十埋伏在庭下,听候东郭牙之命,以摔杯为号,群起捉拿连、管二贼。

另说雍廪人引着诸大臣来宫中公孙无知,报有紧急军情相商。公孙无知来到朝堂,端坐公座之上,大夫雍廪人率先出班道:“臣等闻言公子纠在鲁国,得知其兄被杀,欲借鲁国之兵,来兴师问罪,替兄报仇,旨在但系便到。”

公孙无知大惊,忙道:“事情紧急,国舅何在?”

雍廪人接言道:“国舅至高世卿府上商议,至今未回,微臣今日上朝一为先前与君上争道之事,特来谢罪,望君上惩处。二来臣有一计可退鲁军,愿密呈君上裁之。”

公孙无知闻有退兵之计,喜从中来:“争道之事乃是陈年旧事,大夫何罪之有?若能退了鲁军,便是国之功臣,寡人又怎会斤斤计较呢?”遂不疑雍廪人,召至丹陛前,便起身来迎。说时迟,那时快,雍廪人在袖中暗藏一匕首,近前便直刺心窝,顿时血溅公座,不及出言,死于朝堂之上。诸大臣早知其谋,并佐雍廪人杀了侍卫,命人在宫中放起烟火,霎时烟火四起,直冲云霄,染红了半边天。

当是时,高傒、国子正在府中与连、管二人把酒言欢,阍人来报,宫中狼烟已起,知是雍廪人已经得手,遂以摔杯为号,数十家中甲士从庭下窜出,各持利刃来捉拿那二贼。二贼不曾疑心,故而没有多带侍从,皆被擒获,忙言道:“高卿这是为何?”

高傒怒斥道:“汝二人,世受君禄,不思图报,反助纣为虐,帮公孙无知弑君自立,此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还敢多言,今日就叫尔等死的明白。”言毕命人乱刀砍为数段,其余随行侍卫尽诛杀。时雍廪人亦将公孙无知尸首运至。众臣议定将三人的心、肝剖出来祭奠齐襄公,又命人只姑焚,寻得齐襄公尸体,重新敛入棺中,运回国中以国君之礼安葬。连姬在后宫之中问说朝廷变乱,亦自缢内宫中。

高傒、国子既诛杀逆臣召诸臣议事:“今赖众位忠诚爱国之士,才能诛杀逆贼,匡扶宗庙、社稷。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先君已丧,又无幼子,何人可立?”

说话间一人出班道:“僖公还有二子,早年为避祸,出奔在外,可遣使召回,接替国君之位,二公子谁先返国主事,便可立为国君。”众臣以为然,有高、国二世卿各拟国书,前往鲁国、莒国去请二位公子回国,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穿越成侯

    穿越成侯

    文兵,一位名副其实的啃老族,意外穿越到古代,成为翊贤侯之子。与四皇子共进退、同生死,一起去争那遥不可及的皇位,完成先辈所未能完成的遗愿。好男儿,志在四方!既然在人世间重新走一遭,就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康熙奇侠传

    康熙奇侠传

    他虽不是女儿身,但皇帝誉其“才貌冠天下”。他虽不是明朝遗臣,但梨洲先生称其“若生明末历史改也”。试看他,如何以绝世才华,醉枕江山......欢迎加入山东逍遥阁文学畅谈社473253476
  • 四国争霸之大楚盛世

    四国争霸之大楚盛世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东汉末年,诸侯之间战火纷争。项云机缘巧合下重生来到建安三年并且成为吕布军中一员,接憧而来的城破家亡让他措手不及,坐以待毙不如死而后生,项云绝地后生救出吕玲琦,带领陷阵营成功突围。为了活下去开始了以战养战的四处逃亡,成立了一千人的霸王铁骑,兵寇五洲之地,培养出一群狼一样的霸王铁骑。最后远遁大漠,南征北战收复河套建立基业,被汉献帝亲自封为朔州牧。血战匈奴,马踏鲜卑,降服乌恒统一了北方草原。五年休养生息后,突袭上郡,夺并州,下凉州,战曹操败刘备抗孙权,建立大楚王朝,重置西域都护使,亲征贵霜安息,围歼唐旄、发羌,周边诸国先后俯首称臣,华夏之威海内威明,开创了大楚盛世。
  • 倒转世纪

    倒转世纪

    当那个男人打开窗子,清晨的第一束阳光透进房内,新世纪的曙光也随之而来。
  • 抗日风雷 一个中学生的传奇

    抗日风雷 一个中学生的传奇

    亲爱的读者和网编。因为本书用《抗日风雷之学生传奇》的名字和铁血读书网签约,根据行规,本书不能在此继续更新。给各位带来的不便,紫金燕山表示道歉。小说阅读网是一个优秀的网站,在此表示敬意。喜欢本书的读者,希望到铁血读书来。紫金燕山敬上。
热门推荐
  • 九州乱武纪

    九州乱武纪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这其实是一个网上跑团记录的修改文BY齐腾一
  • EXO之你是我的维他命

    EXO之你是我的维他命

    在不同的时空,也许能有结果,将爱的味道停留在最初,记得我……
  • 都市保骠

    都市保骠

    炎风站在一棵大树下,观望着过路的美女,因为这是夏天所以她们穿的都很清凉,炎风流着哈嗽子…,~~~~~~~~
  • 十日十月

    十日十月

    这世界那么多泛泛之众,哪来那么多深情于我。
  • 青梅竹马:竹马男神快表白

    青梅竹马:竹马男神快表白

    她,冷酷、淡漠,是学校众人所知的完美公主,他,温柔、腹黑,是学校众人所知的温柔王子,他们,是青梅竹马,是天生一对,他们从小就有好感,却因为好强,一直在感情的迷宫中游荡,终于有一天,他把她扑倒在床上,咬着她的耳朵说道“你赢了。”
  • 淡冷的夜空一颗星

    淡冷的夜空一颗星

    陌生男子竟然是美少女的哥哥,她的爸爸为何当年神秘消失!
  • 魔妃灵仙

    魔妃灵仙

    当沐雨来到这个充满神奇的玄冥大陆,一切的一切都变的不同。。。“跟着本姑娘吃香喝辣哦~”
  • 三生三世——黎玺相随

    三生三世——黎玺相随

    亲,不要ヽ(≧Д≦)ノ看这本!去看《三生有幸——黎玺相随》,一模一样的,只是发多了一本…不要收藏这本了啦!我以后不会更新的!那本是一模一样的!我的更新都在那边了啦!再说一遍…不要收藏这本,去收藏那边,记得给票票哦(?-ω-`)爱你们哦…
  • 王妃请小心

    王妃请小心

    “不知王妃何时嫁给本王?”“三个月后”“不行一个月”“两个月”“二十天”“三十天”“十天”“二十天”“成交!”
  • 四季养花一本通

    四季养花一本通

    本丛书作为综合性的现代时尚家庭生活必备读物,文字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新颖,详细地介绍了现代家庭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小知识、小经验、小技巧和小窍门,具有知识广博、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现用现查等特点。翻阅本丛书,您会从中找到良方,轻而易举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您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简单而轻松,您将成为一个“家庭生活万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