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0100000011

第11章 乡情记忆(5)

小时候,我很少在有电影的晚上按时吃饭。往往是看完电影回到家,才揭起锅盖,把妈妈坐在锅底、尚有余温的两碗饭给报销了。然后,带着两眼窝瞌睡钻进暖暖的被窝,不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如果电影好看,还则罢了,如果不好看,加之冬天又冷又饿又瞌睡,也会后悔不该去受这份洋罪。可是,哪一回真的没有去看电影了,那才真叫后悔呢。老电影进村常常是在大白天,要么由村子里的人去抬,如果便利,则用架子车拉了来。一不留神,当天阳子和堪才子这两位放映员熟悉的脸突然撞到眼前时,心会随之狂跳起来,“今晚有电影”的声音便此起彼伏。于是,课也无心上了,作业也潦草了事,放学了也不回家,直到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的乒乓球台前把太阳消磨下山、电影看完为止。那时候,天阳子和堪才子是最受人们特别是孩子们欢迎的人,看到他们,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拥上前,同他们打招呼,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多年以后,天阳子和堪才子早已放下了电影放映事业,我也有很多年没有见过他们了,但那亲切的面孔、甚至穿着,仍然那样清晰、那样逼真地映在我的心田。因了他们白天可以睡觉、清闲,晚上可以过足电影瘾的职业,还因为当个放映员,给哪个村子演,演什么,都有了不起的权力。这不,因了天阳子是刘河村女婿,因此,刘河这个大庄口,看电影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次,去刘河走亲戚,当晚就看了《孔雀公主》,要不是有这么便当的关系,哪里有如此凑巧的事儿?于是,我便有了向他们看齐、长大了也当一个电影放映员的理想。虽说这是我那时的小小心事,也终究没有干上放电影这一行,但时至今日,一想起放映员这个职业,心里仍然有暖流在荡。

追电影,是那时的家常便饭。不管十里、二十里,只要听到哪里有电影,必定要约上几个伙伴,急急慌慌地去,风风火火地回。你看,漆黑的山梁上手电的光束忽闪忽闪的,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又向天空刺去。“噢”“啊”的吆喝声和对答声,划破冷寂的夜空,更增添了时空的辽远与空旷。等到快要接近目的地、那熟悉的灯光在天空映出一片白亮时,心里说声“天宗神,已经演开了!”便撒开脚丫子,向银幕冲去。这时,只嫌腿脚太慢,只狠身不长翅。对电影的内容从不挑剔,战斗片,戏曲片,故事片,武打片,动画片,村村必追,片片必看。当然了,最爱的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战斗片,当银幕上“八一”两个大字放射着万道光芒,扑入眼帘的时候,现场几乎同时响着一个兴奋的声音:“打仗的!”有些重复看了不知多少遍,故事情节烂熟于胸,就连人物对话都能一字不差得接上口,即便如此,仍然兴致如初。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少林寺》《喜盈门》《月亮湾的笑声》《鸡毛信》《红孩子》《闪闪的红星》《智取华山》《大渡河》《地道战》等等,更是从王家堡子看起,跟上电影转场,一个村子一个村子连着看,直看到樊家沟,天亮为止。一夜能看四五场。看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村子里到处可听到那一声高亢洪亮、振聋发聩的断喝“妖怪——”,以及“猪爹爹”、“猪爷爷”的叫声。

一次,我和大哥、弟弟在河湾玉米地里掮玉米秆,大哥已经返回了,还不见我和弟弟的面,等到地头一看,我和弟弟正在用玉米秆当金箍棒,学着悟空手搭凉篷、降妖除怪呢;看了《少林寺》,则随处可见在墙根练习倒立、劈叉的身影,随处可听在树上练习指功的“噼噼”声;看了《红色娘子军》,村头便有芭蕾高蹈;而看了《三滴血》,“虎口缘”便唱响云霄……追得次数多了,也有轻信谎言而上当受骗的。

一次,听人说朱家峡有电影,且是《吉鸿昌》,便去了。谁知站在峡顶上,一眼看下去,朱家峡黑不见底,静悄悄没有一点声音。有胆大的,对着峡谷喝问:“有电影没?”回答他的,只有从谷底升上来的呼呼风声。第二天,有人问昨晚看的啥电影,我们的回答是:“《看不见的战线》!”

记得奶奶曾说过,她小时候看的电影是无声的,因不懂电影是咋回事而闹了笑话。银幕上正放着战士们上战场前吃肉的镜头,只见一块块硕大的羊骨头,被战士们大啃了几下,便连骨带肉丢在了地上。奶奶分明看到那上面的肉还很多,弃之实在可惜。便等电影散场,来到挂银幕的地方,一边用手乱摸,一边自言自语:“明明看到丢在了这里!没有来狗嘛,那些肉骨头咋就不见了呢?”我们看的电影,当然要比奶奶那时的先进多了,不仅有宽银幕的,而且有立体的,透过特制的眼镜,看到电影中的人物一个个如在眼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像《靓女阿萍》《快乐的动物园》《枪手哈特》,就是当时的典型。而且也不像奶奶那样,把电影中的画面当真。虽然如此,老电影的情节总是那样让人持久萦怀,放心不下。在杨家嘴看《红楼梦》,当看到贾政鞭笞宝玉时,禁不住为宝玉而流泪;去樊家沟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路上,因为撵着听石头子讲梁祝的故事而把他的鞋后跟踏破了。返回时,天空阴云密布,电光闪闪,雷声阵阵,梁山伯开裂的坟墓便像高悬天空,神秘而揪心;看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孩子们互相推诿着,都不愿扮演鸠山和坐山雕,李玉和和杨子荣是争演的对象;倒是看了《三滴血》却个个要扮演晋信书,在孩子们看来,晋信书那拿腔载调、貌似强大的样子要滑稽有趣得多;因了晚上要看《南征北战》而忘乎所以,竟和几个同学站在学校修教室的檐板上,闪呀闪呀,“咔嚓”一声,檐板一分为二。跑回家正在放木料的房间挑拣能顶赔的木椽,被父亲闻知,一顿追撵。要不是我甩掉趿不住的鞋,精脚在水渠边上一左一右地跑,恐怕早被同样甩掉鞋狂追的父亲抓住,免不了饱受皮肉之苦。而晚上在没有修起的教室后墙上放映的《南征北战》,却因一伤兵的拐棍捣出了电影外的故事。只见那个伤兵一跳一跳的,拐棍往地上一拄的同时,磨电机“滋嗡”一声便没电了,我们以为是那个伤兵一拐棍捣坏的……

在农村看老电影,最好是在野外,找一处开阔地,拴上银幕,便有了那种独特的情趣。至于被学校包场,用黑帘子蒙住窗口,在大教室里放映,空气很闷,还伴有汗与尿的气味,丝毫找不到野外开阔、通畅的感觉,只是被学校包了的,孩子们便有一种优越感罢了。曾经以这种方式,看过《审椅子》《霓虹灯下的哨兵》《永不消逝的电波》。在电影院,则又是另一种味道,似乎要高雅一些。相对于野外看老电影,现在的人们坐在家里看电影频道或上因特网,那情致就差得太远了。

我自从离开村子到外面工作,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在野外看过老电影了!

2009.05.28

过年,最忆是儿时

儿时的乡下,一进入腊月,辛苦了一年的村庄,便终于卸下了往日的繁忙,脚步开始变得舒缓而散漫。农家院子里,随处可见出出进进的人们。等吃了腊月八的糊心饭,乡下的年味就渐渐浓了起来。

这个季节,尽管地里的农事已完,但对于农家来说,似乎一年中并没有真正过几天清闲的日子,越是接近年关,他们的活计越是成堆。腊月的日子像流水,“哗哗哗哗”的,眼看着年关将至,大人们的心里很是着急。家乡童谣:“娃娃轻着过年哩,老汉急得胡旋哩,老婆子拄着棍棍借盐哩。”过年,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能吃三天白面饭,能分到几颗洋糖、几枚鞭炮,如果运气好的话,能得到一两件衣物,那这个年就算很丰盛了。除此外,更重要的就是可以不干家务活,非常自由地疯玩几天。当然,目前还不到我们轻狂的时候,做家务那是逃避不了的。

说是做家务,无非就是陪着妈妈沓破布、拣黑豆菜、推磨等,因为外面已经显出热闹的迹象了,所以事情做得很潦草。比如沓破布,活儿轻省是轻省,而且是围着个大蒲篮坐在热炕上,但面对一堆毫无生气的破布片、一碗黏黏糊糊的面粘,重复做着没有丝毫惊喜的单调动作,加之妈妈一边沓破布,一边哼哼着谁也听不清,但却很土的歌谣,我们便做得很没精神,一个个呵欠连连。至于拣黑豆菜,那几乎是家常便饭。在平时,这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可在年根底下,就大不一样。锣鼓已经很响地召唤了,“咚咚锵锵”的声音直往耳朵里钻,心急得跟“旋黄旋割”似的,哪里还有心思拣豆芽菜?那一盆子黑豆芽,此时也正朝着我们挤眉弄眼呢。趁妈妈不注意,赶紧把拣过的和没拣的和在一起,搅匀,说声“拣完了”,已不见了踪影。

还有推磨,听着妈妈给的粮食数,心里顿感玩耍无期。其实,孩子们也明白,不抓紧把过年的面推下,要想让大人给自己放假,那是连门儿也没有。晓得了这一点,心就自觉地收起来,一升连一升,黑明昼夜地推,想早一天完成任务,早一天卸磨去玩。所以,腊月里有一段时间,我们是在磨房里度过的。好在推磨可以轮流进行,有推的,有缓的,也就不显得累。推上一段时间,我们便放下磨担,跑到院子里。

如果是雪天,便捏雪疙瘩,叫做“雪馒头”的,一边吃一边推,很是得意。如果天晴了,院里的阳光正好,地上的积雪开始融化,房檐上吊着的冰凌棒也滴滴答答滴着水,那水跳下来,在滴檐水窝儿里溅起一朵朵的浪花,把台子根底洇湿了一大片。

这个时候,我们便用填炕用的推耙去捣冰凌棒。冰凌棒直落下来,“啪——”摔成几截,拾起来,看都不看一眼,就径直送到嘴里,“扑滋滋”地吸着,似乎比城里孩子吃的冰激凌味道还要好——当然,从来也没有人提起过世上还有什么冰激凌,听都没听过,也就无从知道冰激凌长什么样儿了。除了推磨,还要跟着爸爸去大场里的碾子上碾米。在农人眼里,米是奢侈品,平时很少吃,只是到了过年,才碾小米熬米汤。碾米和推磨从形式上并没有两样,只是碾米要费工得多。碾子比磨子重,推起来费力不说,单就碾米,还要把出了碾道的谷子一遍又一遍地扫进去,让碾子翻来覆去地碾。碾米讲究时机,时间不能长也不能短。长了,米碾烂了;短了,谷糠退不净。至于啥是个时机,自然有大人们掌握,孩子们根本不用去操这一份闲心,只需用劲把碾子推着滚起来就行。碾米费劲是费劲,但我们还是乐意去做。因为队上的碾盘,一般都盘在大场北面的某一个角儿上,北面也就是阳面,阳光流泻着,暖融融的,冻了一冬的孩子们,在这避风的场角上劳作,权当是在阳屲里晒暖暖呢,有什么不情愿的?加之,大场里人多,不单调。你看,大场北墙根一带,东倒西歪地躺着几个老汉,眼睛眯成了缝,似乎睡着了,但他们的嘴里仍然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家长里短,时不时地和谁“抬着杠”,惹得大人孩子一阵哄笑;西侧的场院上,给队上看牲口的老者,正在用推耙搅晒填炕的牛粪,大场的上空,便弥漫着牛粪浓浓的、独特的气味。在生产队,大圈饲养员的炕,永远是焦热焦热的,也永远人气最旺,人们出出进进,从没有个断的时候。要么,横七竖八地睡觉,要么,团在一起掀牛九。所有这些,在孩子们的眼里,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比较特殊,不仅因为是小年,家家要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送灶神爷上天言事,而且在这一天,农家要搞一年中最为隆重的清扫。吃过早饭,男女老少齐动员,上房、偏房、厨房,所有的东东西西、坛坛罐罐,该苫的苫,该挪的挪,该腾的腾。不一会儿的工夫,大大小小的家当,乱七八糟地摆了一院。孩子们对扫房并不感兴趣,那些平时很少动过的家当,经过一年春夏秋冬,上面已是陈垢满身,特别是挂在墙上的那几个相镜,背面背了厚厚一层灰土,厨房里坛坛罐罐上尽是油渍,很不容易擦洗干净。日之夕矣,气温开始下降,手也僵了,脚也麻了,腰硬得直不起来。要不是偶尔发现不知丢在哪里的铅笔又出世了,久无音信的旋笔刀又回来了,找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找到的玩具也见面了,大人藏在箱子底的一个小玩意儿,趁别人不注意,悄悄装进自己的衣兜了,这扫房也就确凿没有什么乐趣可言。但杀猪则不同,不仅因为年有了猪肉而理所当然变得令人神往,而且,也许此后更长一段时间里,端起的饭碗里会时不时地飘荡着几星油花,也许偶尔还可以在洋芋菜里见到夹杂其间的一二肉片或“油补腩”,使家里的饭食变得不再让人生厌。杀了猪的当晚,照例要尝新肉。家家来一位代表,大家坐在一起,放开肚皮吃一顿炒肉菜,话一话农家的新鲜事和难肠事,平时清冷的农家小院,便蒸腾着少有的热闹之气。名谓尝鲜,无非是洋芋、萝卜、包菜之类,加上肉片而已,但却是地地道道的农家特色。那种味道,我是至今再也没有遇到过。村东头的大爷爷、大奶奶老两口儿,腿脚不灵便,来不了,妈妈便叫我把菜送过去。当我端着高高的一碗菜出现在大爷家院子里时,大奶奶便连声地说着:“我的蛮儿!我的蛮儿!”

同类推荐
  • 钟表成长之歌

    钟表成长之歌

    我就像是一只游·走在时钟上却并不甘于流逝和遗忘的指针,在时间中留下了书面的证据。或许每一个人都会如此,在若干年后的追忆中,发现更多的不是填满时光的一幕幕往事,而是大量无从记取的空白。然而人生或者生命的指针是一直有规律地运行着的,从未漏失过一分一秒。
  • 古今打油诗趣事趣话

    古今打油诗趣事趣话

    本书收集古今打油诗趣事趣话400篇,分为谐趣幽然、讽喻戏谑、智巧滑稽、哲理智慧4篇。其中有儒雅名士的风流之作,讽世之笔;有文人雅士穷酸秀才的文字戏谑;有达官贵人的吟怀言志;有平民百姓的讥俏牢骚。文字灰谐幽默,内容雅俗共赏。颇具娱乐性、趣味性、可读性。
  • 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作者在唠叨的叙说里还原岁月,在恳切的絮语中沉淀美好,在谆谆的叮嘱中叩响心扉。无论世事多艰,你都可以从作者痴痴的低语里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有了更好的自己,便有了笑对幸福的力量。
  •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七个才子六个癫

    七个才子六个癫

    《七个才子六个癫》是一部中国古代才子(主要是明清两代)的趣闻故事集。材料选自古代丰富的笔记小品、笔记小说、联话与诗词故事及有关的人物传记、民间传说,并用流畅生动的白话文改写而成;一小部分作品为了保存原作中的韵味,使用半文半白的文体。全书分四章:睿智、谐谑、讥讽、什锦,共250余篇,选编的着重点是在思想健康前提下的趣味性,其次是知识性。文字简洁,故事生动,饶有妙趣,老少咸宜。既可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兼具欣赏与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赛尔号之三域少主星辰

    赛尔号之三域少主星辰

    额额呃呃呃什么鬼介绍。。。。。。。。。。。。。。。。。。。。。。。。。。
  • 青蛇转

    青蛇转

    世人都知白素贞水漫金山救夫出塔,世人都知白蛇报恩济世救民,可谁知站在她身后的人亦不是情深似海,为她大闹四海抽筋无悔,这个故事将带领大家走进千古痴女白素贞的身后之人,前世今生爱恨纠葛,来我们一起窥探一番青白二蛇之间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故事虚构理智看文)
  • 网游之女子也疯狂

    网游之女子也疯狂

    在现实中网游一直是男人争霸的世界,当然也不乏有女子叱咤其中,不过也只是凤毛麟角,在下只是区区一小女,在网游里不奢求叱咤风云,也不奢求无敌天下,自由自在的游山玩水,大快朵颐,广交好友才是正道,没想到一个不小心变成一代疯狂女子,更有些讨厌的家伙如影随形,真是大煞风景!喂喂喂!就说你呢!别跟着本小姐!
  • 王源感谢遇见你

    王源感谢遇见你

    王源我很感谢能遇见你,无论最后的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我都会笑着面对,因为你说过我的笑有治愈性,喜欢我的笑。
  • 许你一世只爱我

    许你一世只爱我

    一位被父母虐待,妹妹百般折磨的女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记忆。什么也没有的她,只有她的好朋友护在她身边。努力考上圣依学院的她,又被挂上勾引王子的称号,在学院遭受欺负。渐渐的她被王子的他爱上,却又被他狠狠地伤害,在不告知她的姐妹和他的兄弟的情况下,悄悄离开。他再也找不到她。几年后,她再度归来,再也不是当年的那个她,回来只为报复,却在意外中恢复了记忆
  • 星空禁地

    星空禁地

    少小离家,不知是否能回。界域无疆,何时有我安乐家园。无边的大陆强者如云,亿万邪魔恶族节节入侵,任由自己和自己生存的故园毁灭还是捍卫曾经拥有的祥和宁静,抉择中成长还是抉择中死亡......
  • 相和歌辞·王昭君

    相和歌辞·王昭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星老公的人鱼甜妻

    明星老公的人鱼甜妻

    她是海界的人鱼公主,他是人类世界的偶像明星,少年时期的一次相遇,她救了他,他俩的缘分就开始了,她为了见他,与海巫做交换换了一双腿,为了他,用自己的生命之珠救他,却不曾想,到头来害了自己的族群,害了疼爱她的父皇,姐姐们,当她阴差阳错主魂附在人类女孩身上,她与他,又将是怎样的结局?
  • 穿越之舞倾天下

    穿越之舞倾天下

    她多情而不滥情,腹黑但不恶毒,聪明而不矫情,她的一切的一切让无数优秀男子为其倾倒,到底谁才是她心目中的唯一。他是当朝的太子,一次意外的相遇,成为他心中的牵挂。他是南月国的南昭王,在他眼中从没有任何人或事可以令他动容;而她却这么突然的闯入他的生活,令他的世界充满了色彩!他是当朝左相,拥有绝世文才,但是仍旧孑然一身。还有他,他,他......一个个都被她深深地吸引着,到底谁才是她心目中的唯一。。。
  • 第二世界创世纪

    第二世界创世纪

    啊,你不进来看看吗?里面有wifi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