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9700000011

第11章 折断布谷(1)

弄堂春

很少有人于此站立,行走,只有春风从此穿过。村子里,风,不知不觉已经很暖和了。弄堂恰到好处的暗淡和潮湿,包容了春天的丰沛和滋润。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房子,有些神秘,也很有情调。老屋不能厌弃它的旧,它的破。春风每年都从弄堂出发,从村子里吹到外边去,从熟悉吹到陌生,再穿过整个春天。天空下都是田野的气息,河流的气息。村东,横山山脉起伏的影子也与弯曲的弄口、破旧的山墙重叠了虚拟。那些旧事,攀爬在泥墙上的枯藤,都在移动,仿佛日影西移的呼吸。

春天了,什么不想动一动呢?

在舒展的暖风里,老屋门前,春风抚摸着沧桑的脸。仿佛从三十年前回来的记忆。那时候,破旧的弄口是等待的地方。一个人等在那里,等燥热的阳光一次次撕开等待的衣扣。

这个春夜,我只听得见自己。我喉咙里藏着另一声单薄的叹息,一滴雨滴落在黑夜中。我不透明,思想也不愿意停留在老屋。弄口的脚步早已疲倦了参差,不如崭新的夜色轻盈而整齐。春风却整齐地吹过了瓦屋的檐口,暖和了墙缝里的麻雀,雨的浙浙沥沥,涂抹了春夜的回味。春天的灵魂可以绘画出来吗?是远处灯火下飞来飞去的小虫子?是那些隐隐约约发亮的翅膀?

在风中,夜晚再一次出发,时间的远离更加快捷。我朦朦胧胧的思想被茂盛的春树掩盖,在宽阔的田野呼号,在草尖上摇晃。泥土的芬芳,村口的大树,枝枝叶叶都摇曳起来!山坡上,更多的鲜花,盛开,然后缤纷落地。她们的生动都被我听见。

我心甘情愿做了春天的泥土,指望更美好的生活,指望比阳光更安静的呼吸。而春夜的一切都隐藏到心底,那是爱情,在更深处生长,在更远处旖旎。不让无关的人听出秘密。

春水无端,很快会到达盛大的夏天了。而关于夏天,关于明天,我默默地想……

老屋里那张隐约的旧书案。仿佛当年,陆游只能闲居杭州。宋朝的旧事不是我的旧事。他“世味年来”的春天,诗情无端,也闲在江南老屋的弄口。

那一杯时光里喝淡的茶,矮纸斜行,写在枯朽的纸张上。春雨夜气,清醒漫长。在逼仄的弄口,回响,间歇,一个诗人闲适的蛙鸣与鸟唱。

古往今来都赖在小巷子里慢慢变老,那又如何?

旁边坐着我的爱人,身后站着颤抖了拄拐棍的老娘。弄口,那些出门打工的人,躲计划什么的人,走村串户做小生意的人,收费款的人,纷至沓来的茶客……没事都喝茶。喝粗淡的茶,村头的泉水,很浓的泥腥味。

有年轻女子从弄口探头。我不认识。她停住脚,低头,回眸。春天就停在她那一瞥里。滞留春夜,滞留微笑与妩媚。

我很乐意留在老弄堂里。也乐意青瓦窄弄的村庄。春天都在田垄,而被春风抚拂的人,花朵,一只声嘶力竭的猫,都老屋一样安静,微微有些甜腻。

可惜宋朝的陆游不能遇见这些。他只关心国家的战事。

而我应该买走他所挂念的杏花,那枝带雨含泪无人顾盼的古老杏花。

折断那声布谷

布谷鸟“布谷布谷”地叫。一只,一声,从小城上空边飞边唱。布谷鸟的歌声不如云雀的高,在低空,缓慢,仿佛就在楼顶,头顶,耳边。我不喜欢一只布谷如此的清晰。它过于简单,且重复,隐约了凄厉。现已不是唐诗宋词年代,凄厉无美可言,勾不起遐思,伤感。布谷鸟好像从无对答与群欢,一声声无词的惆怅就在天空,却不可忽视。我希望找到一只鸟孤独的证据,布谷为何是一只,一声?为何不像麻雀或者喜鹊群飞合唱?

是否从传说的源头就是一只,是一个人孤独的化身,且渐成诗人无助的情怀?

其实天空里并不止一只布谷鸟,我看见它们大大小小地飞,歌声有强有弱,羽毛的颜色有深有浅。一些布谷一声一声地唱,一声一声地间歇,停顿。有的一声连着另一声,两声之后再停顿,声音稍弱一些,两声并联,凄厉显得遥远而温婉。这是否是大杜鹃与四声杜鹃的不同?小城上空的布谷似乎互不来往,没见过它们彼此挨近了飞。一只鸟从城南唱到城北,从城北唱到城南。城南城北连绵了山峦,有麦地、树林,城南有浅浅弯曲的二郎河。

布谷是从一处山峦到达另一处山峦,从一处麦地到达另一处麦地的。

我看不见春天大地的广阔,因为已远离麦地许多年了。而多年前,我就站在起伏的麦地中间。那时我并不以为布谷是一只鸟,也没有听出孤独。我的村子很小,黄昏的炊烟可一一数清楚的,四周山峦很矮,被起伏的树木环绕,当麦子青黄相间,远处的麦地略微高一些……有一个孤独的男孩一个人割草,放牛,寻找逃跑的小猪……周围除了麦子还是麦子,看得见的只有天空与布谷的歌声。后来,张望布谷的男孩去了遥远的江南。大城市的布谷也是一声一声地歌唱,但我担心它飞翔的疲倦,因为歇脚的地方更遥远,有时一声“布谷”要从江南飞到江北,中间隔着滔滔江水,隔着西上东下的轮船。

那时麦子都长到了屋头根了。我一直以为布谷在为麦子歌唱。当歌声日夜不歇,麦子就在阳光里金黄,收藏着时间的透明、雨水的饱满。紧接着,奶奶或母亲们就叮咛,“要开镰了。”忙碌的村子就将那些布谷鸟的歌声也收割了。而后,布谷渐渐依稀,直至了无痕迹……在剩余的夏日黄昏,可以吃到新磨的麦而和着新鲜洋芋的晚餐。麦地里空旷了阳光的开阔,南风摇曳青青半夏那奇怪的叶子。水田清脆了水声,插早稻了,耘田的人偶尔会像布谷一样唱山歌……

现在并不指望新鲜的麦子填充晚餐的饥饿。这里已少有人种麦了,插早稻的都少。大地风物不同,布谷鸟知道吗?布谷或许依旧是早年的那一只,可能它根本不管乡村的荒地荒田。麦子都集中到北方的平原上了,那里大地广袤,无垠而平坦,从电视里看机耕机收,我这里早就割了油菜插了山芋。布谷,布谷,播下另一些种子。早稻不插,晚些时插中稻,种一季就够吃饭。村里不会有人愿意听一只鸟孤独地歌唱,都去打工了。黄昏或半夜,电视里都是彩色的故事以及金属的音乐。布谷若再从老家村子飞过,还会被倾听?我忽然惭愧自己矫情,人到中年才听见布谷的孤单,才诧异一只乡村之鸟飞过城市上空的惊慌。而乡村并不是城市的记忆,我只从落寞里听出一声鸟唱的单调。早已远离了麦地,只偶尔狂欢彻夜,偶做孤独的嘶喊,却再也照不见镰刀上朴素的光辉。

而我们并不在布谷的歌声之中。

时常有人问我是什么时候听见布谷的。我们可能有共同的童年,那布谷的歌声仿佛宿命的歌声,倾听时的语境不同,一年的忙碌和休闲就不尽相同。我所听见的布谷总是忙碌的,有时在教室上课,我会停下来对孩子们说,听听布谷……也有半夜回家,我停住脚步,听一只黑暗里的布谷,简洁,强烈,凄清,穿越城市的灯火,又意味着什么呢?

只是鸟声而已,一声布谷却从我的耳朵进入了内心。我粲然。一只布谷真的孤独吗?终究是谁的孤独?我也懂一点鸟事,那会是唤偶的宣言?

是分行的情诗?一只鸟唱着春天的情歌去找另一只鸟,一只鸟的爱情跟我们有多大关系呢?而城北的前岗山,城南的二郎河,城南城北的麦地以及我落寞的倾听,都是爱情的背景。有爱情就够了,一只鸟并不真的需要那漫山遍野金黄的麦子。麦子只是一个季节的象征。这些懒家伙,把孩子都寄养在大苇莺或者画眉家里了。它自己唱得倒是轻松而开心。我管什么鸟事,马上天气就要热起来了,它们会迁徙自己孤独的鸣唱。

它们要离开。我听不听它们的故事,它们都会离开……

抽象一条河流的臆想

乡村。她的气息会随一条河流穿越城市,青山绿水的蛙鸣却到此淤塞,风的空旷也在绿化树上停顿了,拥挤着。那些明亮的虫声被放大成一盏盏黑夜的路灯。

城市。乡村。它们各有各的风景。但都存在于河流的两岸。

而一条穿越城市的河流,那遥远的上游,山峦、树木、乡村,青山绿水的是源头的诗意。而当河流弯弯曲曲进入城市的一刹那,流水依旧透彻,依旧诗意了城市的倒影。漂浮的树叶底下躲着很多快乐的小鱼。宽阔的水而,精致的游船,城市安静的周末,从学校放出来的孩子都在此嬉戏。江边公园里也隐约了年轻的情侣,闲散了打太极拳的老人。

河流在城市的入口显得轻松,风景迷人。可是,上游的乡村并没有这样的轻松,也不会有如此精致的游船,精致的拥抱和接吻。

有趣的是,城市夜晚的路灯也像河流一样。那些路灯,标志了车流的堤岸,好像城市就是要用这些路灯交织另一条河流似的,远看就是河流的模仿秀,灯河交织了城市夜晚的灿烂。而真正的河流里却只有灯光摇曳,鱼也在这些倒影里。

这很浪漫。

是河流使城市有了妩媚和灵动,有了蜿蜒与遥远。青山绿水的气息被一条河流带到这里,乡村就只是城市遥远的背景了。那些瓦片青黑的屋顶,白墙,民居的简朴气息,都潜伏在河水的深处。

而城市,却总是把自己与那些遥远的乡村严格地区别开来,它自己的边缘,都被叫做郊区。

一直以为城市不需要蛙鸣,但吃青蛙;也不需要鸡鸣,但吃鸡翅;不需要牛哞,但吃牛肉。

人都在精致的房子里,那些精致的鸟都在房内精致的笼子里。人与鸟彼此倾听,也不一定勉强,城市不是听觉的城市,而是味觉的城市。

而味觉,那些星级酒店的干净,气派,令人羡慕。

城市,姑娘们的笑,也有一种精致的光晕和满足的底气。那一脸灿烂的阳光,牙齿雪白,眼睛也像河流入口处的流水,秋波暗送,走起路来,浑身青春的颤动有如流水上的波涛。

但城市越来越大,像一条无限生长的章鱼,也仿佛一只被时间日夜鼓吹的气球,在无限地膨胀。无论是谁都很难将一座城市尽收眼底。即使一条河流也要走很长的路才能穿过城市的膨胀。河流在这里有另一种弯曲,在一些孤傲的高楼旁边,在一些霸气的桥梁之下,城市静穆下来,接受这些建筑的倒影。

城市的倒影都在河流里,但会不会融化呢?

很多人在河边洗涤。

但那不是乡村捣衣的棒槌声。在洗什么,我看不清楚,也不认识那些被漂洗的东西。但时刻都有人在洗刷。

下水道是不是河流另一种支流呢?那潺潺的声音是不是城市夜晚遗失的梦寐正在奔走逃离?不过这些梦并不清澈,但有颜色,甚至丰富到神秘而不可言说。而有些很暗淡的河面像上了年纪的老人,脸色堆积了沧桑。

也见证了城市的丰富、复杂。

那些异样的气息,最终都流入了穿城而过的河流。而河流自己带来的,那些远处的青山绿水的透明,在这里被城市以及城市里的人,高楼,马路,彻底置换,成了下水道里的秘密。

想看见浑浊的河水里的游鱼,也只是那些孩子的梦想了。

城市的河流,也像那些高楼上的窗帘一样,总被什么遮蔽了。那故意的浑浊都想必才是城市真正的智谋,是它自己制造了这种不能透视的神秘。

在河流穿过城市的时候,河流自然会看见城市里各种各样的身影,面孔,听见他们的语言,叹息,甚至邪恶的意念。有时匆忙,有时悠闲。

如果有人走在河边,会不会也像遥远乡村的牧童,或者那些年轻的姑娘媳妇,喜欢向河流的水面回眸,侧目?

他们能看见什么?

在乡村的河边,有时不只是看见山峦、树木以及自己的倒影,还能够看见一个人从娘胎里带来人世的良心,灵魂。看见单薄的天空。看见迷蒙的未来。

未来。那是不是更远处的城市?

人的理想总很奇怪,它往往不在自己身边。而城市正好就在乡村的远处,在漫长的河流下游。

那浓浓的河水会是一碗酽茶?是。那有明显的茶渍,颜色。但没有茶香。咖啡呢?咖啡的气味和颜色真的很像穿过城市的河流。

忽发奇想,若把暗淡的河水当咖啡,就地取材,卖给城市自己喝,或者卖给城市里的人,如何?

红色的,绿色的,胶鞋。

很多人跑来跑去。他们在城市里有很特殊的身份,被叫做农民工,穿着或红或绿的胶鞋为城市忙碌。他们是否来自河流的上游?

大山里很多人都迁移了出来,因为开荒种田,饲养牲畜,会污染城市的水源。所以他们必须离开,以便种上更多的树,响起更清幽的鸟鸣。

看他们忙来跑去的亢奋,他们在城市里的悠闲,无奈,也有匆匆忙忙的快乐。他们重重的脚步以及高声大气的言语,会变成花花绿绿折叠的纸钞。

而几乎所有的纸钞,都有强烈的城市气味,被农民工紧紧揣在荷包里。城市人的汗气也有很舒适的空调味,比一棵大枫树都要阴凉得多。

根本没有必要拷问,这些黧黑的面孔,强健的筋骨,他们必定与山崖上那些岩石、松树为伍。有些人要仔细听,才能分辨他们声音里山村的痕迹。他们来得久了,已经在说城市的方言了。他们也像城里人一样走路,喜欢把目光抬起来,去接近城市的天空,正如乡村的河流穿越了城市就是城市的河流。

城市的风,从下往上吹。天空,堆积着特有的气息,颜色和财富。

而街道上,也就是大地上,那些匆匆忙忙卖菜的人,喊叫着洗刷楼房窗户的人,麻利地洗汽车的人,在冬天疏浚下水道,疏浚河道的人。他们都要使用河流的水。

但为什么又要疏浚城市的河道?河道由高而低,水往低处,在城市里会慢下来,并且淤塞。

或许城市庞大,富有,像一个巨人的大腿,夹痛了奔驰的骏马。如果只流经一些小村子,倒是不可能淤塞的。堤岸说不定还很陡峭。

疏浚河道等于翻动一条河流的直肠。那些掩鼻而过的精致汽车,被洗涤下来的荣耀和世俗的灰尘就流淌到下游去了。河流就是城市的直肠,城市像一个大活人,上面吃着美味佳肴,喝着琼醪,排泄之物自然少不了。

而在城市的出口,那里又将是乡村,是城市另一面的郊区。

城市的气息也会随一条河流更改了方言。

而在河流的出口看见的也是浓绿的浑浊。树木也重新掩映它缓慢富态的流淌。远处又是大规模的蔬菜基地,还有大型垃圾填埋场。推土机正在轰隆隆平整土地。这里又是崭新的经济开发区。城市又要膨胀,河流两岸除了鳞次栉比的概念新区,还有码头上的集装箱堆得像真正的高楼一样匆急而雄伟。那些戴安全帽的人,黑脸膛的也是农民工吗?我们没有理由去翻阅他们的户口。称谓其实无关紧要。

想到一则寓言:

有一匹狼想把一只小羊吃掉,但没有理由下手。狼想了很久。正好小羊渴了,去河边喝水,狼立即很兴奋地说,“你把我的水弄脏了,所以我要吃了你。”可怜的小羊羔抗辩说,“狼先生,您不是在上游吗?”

上游是个好地方。但上游的乡村有什么理由指责下游的城市呢?人们越来越喜欢到河流的上游去了。而寓言的下游是不好听的,寓言的上游也在强词夺理。而做人做到下游了,看风景看到下游了,也都不好!

但下游的水是被谁弄脏了呢?是上游,还是下游自己?而上游有上游的文明,下游有下游的文化。

一条河流自有一条河流的宿命。

在更远处,河流又穿过了另一座城市。那里丰富与嘈杂依然如斯。在下游城市的入口处,蜿蜒而来的河流清澈吗?我希望是。

一条河流只串联了零星的村庄。而河流旁边那一座座城市,并不需要任何人来为它担心什么。

同类推荐
  • 乡韵沃土(彭阳)

    乡韵沃土(彭阳)

    这本书内容详细、文字易懂、通过阅读,将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
  • 诗经(传世名著百部第39卷)

    诗经(传世名著百部第39卷)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 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书中所收之 诗,语言优美,内容丰富,其价值是多方面 的,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最早的一部诗集,它在文学上的价值是开创性的,从表现形式、艺术手法到语 言运用,均具有极高的成就。同时,它也是 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为后世文学创作 所效法和借鉴。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四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四辑

    本书旨在运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我国古代寓言故事,热情地赞扬真善关,深恶痛绝地讽刺揭露伪恶丑,意在使每一位读者能够真切地理解寓言的真谛;而且每篇结束都有相应的寓意点拔,方便读者的阅读和学习。让您在阅读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 后乐斋诗文选集

    后乐斋诗文选集

    《后乐斋诗文选集:我的离休生活》首先搜集整理了1978年以前编写的顺口溜、快板诗等诗文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改。1979年后,根据新的形势和个人经历,亲见亲闻,随干随记。1994年离休后,通过走访调查,以文会友,外出参观旅游等方式进行编写。
  • 心智的艺术

    心智的艺术

    她是故乡黄土原上一片深秋的柿树叶子,褪尽绿色素,薄得红得像一帧生命的请帖。是那方石磨,磨孔睁着深邃的眸子望着我,似在诉说那方旋转于日月下的热土。是那辆纺车,吱溜作响着,撩逗我一颗发酸的游子寸心。那叫做南凹村的向阳凹形的山原轮廓,常要把我揽入她朴厚、拙讷而温存的臂弯里去。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万劫传说

    万劫传说

    未曾出生,父亡。十岁,母亡。命运注定他多灾多难,但不畏艰险,不惧困难,迎难而上。漫漫修行路,受劫9999次,不曾放弃。即使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朋友暗算,师门欺骗,只为心中的信念,也要坚持到底!
  • 九零后的迷茫路

    九零后的迷茫路

    每个人都会经历人生中最为坎坷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们好似与社会甚至整个世界都是脱轨的,谨以此文祭奠我曾经的悲催人生——也许生活本身就应该学会快乐和自嘲。
  • 穿越之我的老公是皇帝

    穿越之我的老公是皇帝

    女主韩夏晴穿越时空,期待已有的老公竟是李世民
  • 舞魔弑神

    舞魔弑神

    本想平淡一生,却事违人愿。既然天不容我,我则逆苍伐天,弑仙为魔,与天同寿。
  • 红枫祭

    红枫祭

    暮秋的一次旅行,我在一座偏僻的无人乡野的石拱桥下,发现了一个被关在鸟笼中、悬挂在半空的男人!我要救他,他说我再多管闲事,他要跳下去自杀!我愕然,我打开手机,他说没信号的!他看着溪边的红枫飘落寒潭,和我开始了一次别样的交流!我发现他,是偶然,还是必然?
  • 剑侠奇缘记

    剑侠奇缘记

    女主人公白雪儿自小被封印爱恨情仇,失去了一切过往记忆,在被楚离宫收养后,从此改名换姓,成为楚离宫宫主的得意义女楚陌,为宫主楚清秋马首是瞻,从没有失败过任何任务,在偶然一次刺杀任务中,遇到了似曾相识的冀宇,面对冀宇的温柔多情,多次舍命相救,楚陌似乎有点儿时熟悉的记忆,在两人多次经历命运坎坷后,最终依附在楚陌身上的封印被解封,她回忆起了小时候伤痛欲绝的血海深仇,同时知道了抚养自己长大的宫主楚清秋,就是伤害自己父母的仇人,随着封印的解除,楚陌的生命也在随之耗尽,她和冀宇的这段情该何去何从……
  • 双黑骑士

    双黑骑士

    我以为我已经足够强大,但为什么身边的人却在离我远去?我以为我拥有足够的地位和权力,但到头来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一颗棋子。我以为我已经麻木不仁,但从心底传来的痛苦却刻骨铭心……我却不能停,就算我知道这样只会让我背负更多的罪恶,我还是要继续走下去,我已经没有选择,因为……在这里就算不是家乡,我也还有要守护的人。
  • 超级修真强少

    超级修真强少

    一颗从天而降的珠子,一本神奇的修炼秘籍,一位藐视一切对手的老头,带给叶问天一段不朽的传奇人生……
  • 终焉之源

    终焉之源

    “从今天起,我改名叶绝,我要灭绝天下所有使徒!一定,一定为您报仇!”面对毁灭,看谜之少年如何使用机甲与属于自己的谜一般的能力逆神、诛使徒救人类于末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