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0200000019

第19章 宋代成都‘十二月市’考(1)

王小红

两宋时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成都商品市场进一步扩大,原有的定期市场发展完善,按月令季节集中销售当地土特产品,正式形成了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十二月市”。北宋赵抃在《成都古今集记》中对

“十二月市”有记载:“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明]杨慎《升庵集》卷七〇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可见当时的成都每月都有一种特色商品交易会举行。陆游在谈到这些集市的盛况时云:“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宋]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渭南文集》卷四九,《陆游集》,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6:2472。这些专业市场集会,不但是成都及附近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更吸引着全国各地商人前来做生意,贸易极为繁盛。

成都“十二月市”在历史上久负盛名,但其是如何形成的,交易的情况和特点怎么样,一直没有人作系统考究。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宋代成都“十二月市”作一番考察。

一、正月灯市

成都正月上元节放灯,唐代就很有名。五代后蜀孟昶时间亦放灯,却是“率无定日”。到北宋开宝二年(969),“命明年上元放灯三夜,自是岁以为常。十四、十五、十六三日皆早宴大慈寺,晚宴五门楼,甲夜观山棚变灯……灯火之盛,以昭觉寺为最。”[元]费着:《岁华纪丽谱》;[明]杨慎:《全蜀艺文志》卷五八,刘琳、王晓波点校,成都:巴蜀书社,2003:1710。由此可知,宋代成都放灯主要集中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由于众多人参与这一活动,商机无限,自然而然形成了以燃灯观灯为主题的商品交易集会。灯节期间,游人聚集,于是灵药名花、工商珍奇无不备具。曾任成都知府田况有《上元灯夕》诗描写灯市的盛况,略云:

予尝观四方,无不乐嬉游。

惟兹全蜀区,民物繁他州。

春宵宝灯然,锦里烟香浮。

连城悉奔骛,千里穷边陬。

衯裶合绣袂,轣辘驰香辀。

人声震雷远,火树华星稠。[宋]田况:《成都遨乐诗?上元灯夕》,[明]杨慎:《全蜀艺文志》卷一七,第431页。

陆游亦作有专述成都灯会之盛的《丁酉上元》诗,诗中描写道:“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仕女拥千重。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又说:“鼓吹连天沸午门,灯山万炬动黄昏。”[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八,《陆游集》,第215页。可见宋代成都正月灯市盛况之一斑。

二、二月花市

成都花市起源很早。按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故自唐代以来,民间就在此期间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又因成都的二月正值天气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开的季节,故又传农历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这天人们要举办盛大的花市花会,借此朝贺百花仙子的生日,称为“花朝”。成都花市便在花朝前后举行,以“花朝”为花市的正期。古时,成都花市主要集中在青羊宫一带,渐渐地,到花市赏花的人们也到青羊宫中拜祭老子,进香祈福;而到青羊宫参加法事活动的善男信女们也游于花市,故“庙会”、“花会”合一,成为成都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春日盛会。

唐代成都花市就很出名,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就是写照。曾随唐僖宗流亡到成都的萧遘亦写成都花市道:“月晓已开花市合,江平偏见竹簰多。”[唐]萧遘:《成都》,载《全唐诗》卷六〇〇。据说后蜀的花蕊夫人就是在浣花溪的花市上一见芙蓉花就喜欢上它的。继至宋代,成都花市更为繁盛,甚至月月皆有,而最盛者仍是二月花市,并与二月二日的出游踏青活动相结合。益州知州张咏,在二月二踏青,出万里桥,为彩舫数十艘,与宾僚分乘之,歌吹前道,称为“小游江”。张咏有诗咏道:“春游千万家,美女颜如花。三三两两映花立,飘飘似欲乘烟霞。”[宋]张咏:《二月二日游宝历寺马上作》,《张乖崖集》卷二,张其凡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19。苏辙也描写道:“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宋]苏辙:《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踏青》,《栾城集》卷一,曾枣庄、马德富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1。陆游喜欢成都的花,尤其是梅花与海棠花,着有多首诗,诸如“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官到浣花溪”;“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林”;“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碧鸡海棠天下絶,枝枝似染猩猩血”等诗句[宋]陆游:《梅花絶句》之二、《海棠》之二、《成都行》、《海棠歌》,《剑南诗稿》卷五〇、卷八、卷四、卷七五,《陆游集》,第1230、217、108、1771页。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薛田在《成都书事百韵诗》中描绘花市云:“柳堤夜月珠帘卷,花市春风傍幕褰。”[宋]薛田:《成都书事百韵诗》,《成都文类》卷二,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整理《成都旧志》“杂志类”,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16。据宋人的诗文记载约略可知,宋代成都二月花市在青羊宫至玉局观一带举行,即沿锦江由西至东,一线展列;人们在农历二月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花,到处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三、三月蚕市

成都蚕市历史悠久,北宋黄休复《茅亭客话》记载:“蜀有蚕市……耆旧相传,古蚕丛氏为蜀主,民无定居,随蚕丛所在致市居。”[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九《鬻龙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岁华纪丽谱》亦云:“盖蚕丛氏始为之,俗往往呼为蚕丛太守。”(旧题)[元]费着:《岁华纪丽谱》,《全蜀艺文志》卷五八,第1709页。后来的蚕市,即为这种风俗的遗迹。

宋以前的成都蚕市大概于每年三月举行。唐末五代的道教学者杜光庭着有《神仙感遇传》和《道教灵验记》,其于《神仙感遇传》中说:“一岁上巳,满川于学射山通真观看蚕市。”转引自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七二。其所说“一岁上巳”,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汉族古老的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其《道教灵验记》亦有三月三日龙兴观蚕市的记载[前蜀]杜光庭:《道教灵验记?贾琼受童子箓验》,载[宋]张君房编《云笈七签》卷一一九,《道藏》第22册,第826页。而蜀中其他地方如金堂等蚕市也在三月三日。这应该与中国古代养蚕的季节是夏历的三月有关,正如宋代熊朋来在《经说》“豳诗”条中所说:“三月,蚕月是也。”[宋]熊朋来:《经说》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成都蚕市在宋代以前已很繁盛。《资治通鉴》卷二五三于唐僖宗干符六年夏四月记载:“西川节度使崔安潜……出库钱千五百缗分置三市”,胡三省注“三市”云:“成都城中鬻花果蚕器于一所,号蚕市。”蚕市是当时成都城中三大商贸集会之一。前后蜀时期依然很盛。前蜀韦庄《怨王孙》词云:“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五代前蜀]韦庄:《怨王孙》,《全唐诗》卷八九二。宋人着《五国故事》卷上载,前后蜀时,“蜀中每春三月为蚕市,至时货易毕集,阛阓填委,蜀人称其繁盛”。

成都蚕市最为繁盛的时期当是宋代,时人的诗词史籍中已有大量对成都蚕市的描述。田况知益州时曾作《成都遨乐诗》,“每与民共乐,即作一诗纪其事”,共21首。其中有关蚕市的诗有:《(一月)五日州南门蚕市》《(一月)二十三日圣寿寺前蚕市》《(二月)八日大慈寺前蚕市》《(三月)九日大慈寺前蚕市》[宋]田况:《成都遨乐诗》,《全蜀艺文志》卷一七,第430~433页。《方舆胜览》也载录云:“成都,古蚕丛之国,其民重蚕事,故一岁之中,二月望日鬻花木蚕器于某所者,号蚕市。”[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一《成都府路?成都府》,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906。未讲明处所。宋叶庭珪撰《海录碎事》卷二《天部下?岁厯门》引《成都记》云:“三月三日远近祈福于龙桥,命曰蚕市。”《岁华纪丽谱》“追述成都旧事,自元旦迄冬至,无不备载”:“(正月)五日,五门蚕市。……二十三日,圣寿蚕市。……(三月)二十七日,大西门睿圣夫人庙前蚕市。”(旧题)[元]费着:《岁华纪丽谱》,《全蜀艺文志》卷五八,第1709~1711页。从以上诗文可以发现,宋代成都蚕市较以前有很大发展,且呈现出以下特点:

1.举办时间很长、地点很多。黄休复《茅亭客话》记载:“每年正月至三月,州城及属县循环一十五处。”[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九《鬻龙骨》。举办的时间有正月五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月八日、十五日,三月三日、九日、二十七日等,地点则有五门、圣寿寺、大西门睿圣夫人庙前、龙桥、州南门、大慈寺、宝历寺、青羊市、学射山、龙女祠等多处。从上引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来看,宋代以前成都蚕市可能在某一个固定地点举行,而且时间也固定在三月。到了宋代,成都蚕市举行的时间不但从正月延续至三月,地点远远多于以前,圣寿寺蚕市、宝历寺蚕市都创设于宋代按,《岁华纪丽谱》云圣寿寺前蚕市,“张公咏始即寺为会,使民鬻农器”;《宋朝事实类苑》卷六二记载成都二月二日踏青节,郡人士女游历“扺宝历寺桥,出燕于寺内。寺前创一蚕市,纵民交易,嬉游乐饮”。

2.蚕市的活动很多,主要有纪念、贸易、娱乐等多项。前蜀杜光庭《仙传拾遗》称:“蚕丛氏自立王蜀,教人蚕桑,作金蚕数千头。每岁之首出金头蚕,以给民一蚕,民所养必繁孳。”黄休复在《茅亭客话》中考证说蜀中蚕市是蚕丛氏养蚕活动的“遗风”[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九《鬻龙骨》。传说为了鼓励百姓养蚕和求得蚕茧丰收,每年春天于桑树抽枝发芽时,后代蜀王都要按先祖蚕丛留下的规矩,举办蚕市,祭祀蚕神,分发蚕种。可见蚕市原来是与祈求蚕事兴旺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唐末五代的“蚕市”,还成为道教节日,在道观举行受箓活动。到了宋代,“三月三日出北门,宴学射山。既罢后,射弓。盖张伯子以是日即此地上升。巫觋卖符于道,游者佩之,以宜蚕辟灾。”(旧题)[元]费着:《岁华纪丽谱》,《全蜀艺文志》卷五八,第1710页。成都蚕市的信仰纪念活动主要在学射山进行,其他地方则少有,蚕事信仰有所淡化。

宋代蚕市主要进行的是贸易活动,交流“货蚕农之具及花木果草药什物”[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九《鬻龙骨》。田况《正月五日州南门蚕市》诗即写道:“齐民聚百货,贸鬻贵及时。乘此耕桑前,以助农绩资。物品何其伙,碎琐皆不遗。编列箱筥,饬木柄镃錤。备用诚为急,舍器工曷施。”[宋]田况:《成都遨乐诗?五日州南门蚕市》,《全蜀艺文志》卷一七,第430页。可见,“蚕市”的开设,意味着一年的耕作即将开始,顺乎农时,加上官府重视和提倡,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以农为本的思想。“蚕市”上进行交易的货物虽以农桑所需农器和农副产品为主,但上至珍纤之玩,下至农桑具、日用品及花木果草药什物,应有尽有,成为各行各业的物资交流集市。

两宋时期,成都蚕市还兼具娱乐功效,正所谓“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宋]张仲殊:《望江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鬻蚕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而蚕市举行的地点很多,有五门、圣寿寺、龙女祠、严真观前、大慈寺、青羊市、学射山、龙兴观门、大西门睿圣夫人庙、南门、宝历寺等,在当时都是成都的繁华地带。例如“五门”,即为玉局观五凤楼门,在宋人所称的“锦官门”即当时成都少城正南门的南面,陆游在《丁酉上元》诗中述其繁华:“鼓吹连天沸五门,灯山万炬动黄昏。”[宋]陆游:《丁酉上元》之二,《剑南诗稿》卷八,《陆游集》,第215页。张咏顺乎民俗,利用二月二日的踏青节,将宝历寺前的蚕市与游江活动结合,促成“嬉游乐饮,复倍于往年”[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六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831。从而增强了蚕市的市井娱乐性。

3.蚕市受到官府特别重视。正月五日五门蚕市,“太守即门外张宴”;二十三日蚕市,“太守先诣寺之都安王祠奠献,然后就宴”;二月八日蚕市,太守“早宴大慈之设厅”;三月二十七日大西门睿圣夫人庙前蚕市,“太守先诣诸庙奠拜,宴于净众寺”。(旧题)[元]费着:《岁华纪丽谱》,《全蜀艺文志》卷五八,第1709~1711页。这些记述,说明“蚕市”既顺乎农时,更为官府重视和提倡,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以农为本的治生思想。

成都三月蚕市历史的悠久和兴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蜀中养蚕缫丝业的发达,也说明成都织锦业的发达有深厚的基础。

四、四月锦市

成都养蚕织丝历史非常悠久,据说发明养蚕织丝的嫘祖就出生在成都平原上。前后蜀时,成都丝织业在唐代繁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时锦的产量相当大。前蜀王衍“尝以蹭采数万段结为采楼山。……采楼山遇风雨霜雪所损,乃重易之。”王衍“又好击鞠,常引二锦障以翼之,往往至于街市”《五国故事》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至后唐灭前蜀,还获蜀府库存“纹锦绫罗五十万匹”[宋]郭允韬:《蜀鉴》卷七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不唯产量大,品种花式也多。元代戚辅之《佩楚轩客谈》载:“孟氏在蜀时,制‘十样锦’,名长安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搭韵、铁梗衰荷。”在织锦技艺上,又较前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后唐庄宗灭前蜀,“命蜀匠旋织十幅无缝锦为被材。被成,赐名‘六合被’”[宋]陶谷:《清异录》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蜀“孟昶一锦被甚阔,犹今之三幅帛,而一梭织成”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九七《纪闻》。能织成十幅无缝锦,能以一梭织成犹清代三幅宽的帛,其织造技术在当时全国各地区中是首屈一指的,在四川的织锦史上,这也是第一次见于记载,表明当时的织造工具比之前代有了新的改进和发展,织锦工艺达到了新的水平。蜀人当时身着的服饰,因质地优良,款式新颖别致,被国人称为“益都盛服”[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三一《神仙三十一?许老翁》引《仙传拾遗》,说蜀中妇女所穿“黄罗银泥裙,五晕罗银泥衫子,单丝罗红地银泥帔子”等,“盖益都之盛服也”,并认为“世间之服,华丽止此耳”。引领时尚潮流。

同类推荐
  • 新编文学理论

    新编文学理论

    本教材以中西重要的理论家和理论观点为关键点,论述文学理论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本书体例新颖,包含多个具有创新色彩的模块,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
  • 知非集

    知非集

    《知非集》里的几十篇文章,格式是不尽相同的,有长有短,从中不难看出来,作者的写作完全是真情流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无论长短,写的都是真心实话,无论写或者不写,都不做文字的奴隶,只做自己内心的主人,只有如此,文章才有品格,才有价值。作者简介周菊坤,生于苏州木渎。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业余从事写作,出版有《木渎》、《冯桂芬传》、《严家淦与严家花园》、《小院风景》(合著)等书,主编《姑苏十二娘》等。
  •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妈妈,这个称呼太沉重。1986年,冬天。妇产医院的所有医生都在用一种惊愕的目光注视着母亲:没有一个人见到过母亲这样的孕妇——水肿,本不丰满的母亲像只玻璃熊一样坐在病房里,脆弱得如同一只只需轻轻一捅就会炸掉的气球。而她肚子里的那个我也已经九个月大,随时有做凶手的危险。母亲也是一位医生,不用别人多说,她对于自己的情况心知肚明。
  •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主要表现了晚唐文宗、武宗时期,灵州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紫宰相裴度、李德裕、宋中锡,以及义士张议潮等人,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所展示出的个人风采。
  • 绿色畅想

    绿色畅想

    《绿色畅想》为作家刘战英所著的散文集,本辑收录了刘战英的多部散文作品。
热门推荐
  • 蜜婚

    蜜婚

    一次意外的登山活动,曲莘烟记住了一个面冷却易害羞的男人,她心心念念了三年,终于在又一次登上雪山时与他重逢。从此开始纠缠,再也无法逃出彼此的世界。当结婚后,她发现他其实是一只藏着尾巴的大灰狼。总之,这是一个痴心汉子和痴心妹子相互暗恋后结婚,再铲除渣渣的故事。
  • 帝少的首席公主

    帝少的首席公主

    前男友背叛,逼的宫羽沫跳海自杀,两年后再次归来,出任世界四大集团MS总经理,只是为什么她会和总裁大人扯上关系?“抱歉,冷总,本小姐不陪吃。”“不陪吃,你的意思是陪睡喽。”“没有人愿意整天活在恐惧里,我清楚的知道那种感觉,我不会拉着他和我一起痛苦。”他是商业帝国掌权人,王位继承人,蔑世天下,却唯独宠她入骨,有求必应。【本文纯属虚构】【推荐:《豪门隐婚:国民女神带回家》】
  • 砚山斋杂记

    砚山斋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曜Loary

    龙曜Loary

    远古以来,事物就是相对的,善恶,正邪,人的内心有了邪念,就会有异蜗,因此,他们的战斗,永远不会结束。
  • 一朝成萌狐

    一朝成萌狐

    一个女总裁,穿到辣玄罗大陆,成了狐狸。。。『场景一』某仙对某皇说“你不能碰她,她是我的!”某皇做无辜状:“我不能碰我娘子米。”某仙:“我竟无言以对。。。”小冰素小学狗,文笔差勿喷。在学校里更书面的,作业写完更网上的,会有点慢,宝宝我心情好,作业不多,两天左右更一章。多的话就不一定了,呜呜
  • 网游之反恐时代

    网游之反恐时代

    讲述一个【真实可信】,又【传奇色彩】的小兵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重新成人

    重新成人

    看一个死去的生命重新开始,为生命而努力。
  • 妖孽小农民

    妖孽小农民

    山村少年获得远古传承,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建工厂,做旅游,让全村的寡妇们有钱赚,有事干……
  • 医妃夕颜传

    医妃夕颜传

    她因为刚刚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被父母狠心遗弃,被人收养后最终还是没有没有活过23岁,醒来时却已胎穿到了一个架空历史的朝代,亲眼看见自己的生母被人害死,自己居然还是个公主,然而却是爹不闻“娘”不问的,好不容易在后宫中长大,却逃不过和亲的命运,而他的和亲对象是大周国人人惧怕厌恶的冥王,冥王是自从一场大火中毁了容后就变得狠厉毒辣,传言这位冥王身患隐疾,还以活剥美人皮为乐,送进冥王府的女人就没有活着走出来的......当孤单的她遇上了同样孤寂的他,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