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39100000002

第2章 历史的分析

我们要评价历史上的一切政治集团及其代表人物的是非功过,必须观点正确,方法对头,为此,我们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为马克思主义能给我们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们要评价曹操、刘备、诸葛亮和司马懿等三国时期决策人物的是非功过,我们也首先必须解决立场问题。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也就必须站在三国时期广大劳动人民这一边,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人民反对的我们就反对,人民赞成的,我们就赞成。

我们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把生产力视为整个人类的基础,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列宁讲:一个政权建立之后,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同志在七大政策报告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同志也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并提出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

江****同志也提出:“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以上,人民的导师和领袖们的论述,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的,都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的。

然而生产力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不安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而战争是对生产力的最大威胁。

我们说了战争对生产力的破坏,就还得说战争是谁发动的,战争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的,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战争的性质是什么,该不该发动。总之发动战争的人是有责任的。

一言以蔽蔽之,我们在评论三国时期执政人物的是非功过,就是要看他们是发展生产力的,还是破坏生产力的,是正义战争的发动者,还是非正主战争的发动者,是为人民谋利益的,还是给人民造成灾难的。

下面,我们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于三国时期近一个世纪的具体情况作予具体的分析。

一、人民渴望统一

在封建社会里,只要姓刘的坐了天下,当了皇帝,天下就应该永远地姓刘。姓李的坐了天下,天下就应该永远地姓李。姓赵的坐了天下,天下就应该永远地姓赵。姓朱的坐了天下,天下就应该永远地姓朱。以此类推,父传于子,兄终弟及。当然,天下也没有永远地姓刘,也没有永远的姓李,也没有永远地姓赵,也没有永远地姓朱。按照惯例,自从刘邦当了皇帝,他的子孙就应该一代一代地当下去,没有成年人继位,未成年人也能当皇帝,甚至几岁的儿童也登上了九五之尊。于是太后临朝,外戚秉政,官官专权的事司空见惯。他们不诚心辅佐皇帝治理天下,为民谋利,而是尔虞我诈,互相争权夺位,甚至争夺控制皇帝的军政大权。后来愈演愈烈,朝政日趋腐败黑暗,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衣无食,哀鸿遍野。公元184年,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东汉政府惊慌,急忙调集人马联合各地豪强地主武装,共同镇压起军。由于起义军没有自己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等原因,还是失败了。然而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地盘,而混战不息。如此说来,农民起义就毫无意义,多此一举了吗?当然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终于使封建统治者明白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历史上一句话的真理,竟不知要以多少人流血牺牲为代价换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一句话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也是一句话的真理。

军阀混战,诸侯争雄,天天打仗,时时死人。广大人民都被卷入了战争,土地无人耕种,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大片大片的土地荒芜,更不用说抵抗自然灾害,天灾人祸交加,人民无衣无食,尚书郎的官员都挖野菜,剥树皮来充饥,多有饿死于野外的。死于饥饿、死于战祸者到处可见。“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原来人口密集的黄河流域出现了“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凄凉景象,即使是铁人见此情景也要泪下。

东汉政权早已名存实亡,汉天子先受董卓其害,后遭李催、郭记之殃,那董卓拥兵自重,如狼似虎,擅行废立之事,随意糟蹋公主,****宫女,无恶不作,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把朝廷“搅得周天寒彻”。那李催、郭记专模跋扈,迫害皇帝。汉献帝任其摆布,野外露宿,野菜充饥,到处流浪,朝不保夕。自身尚且难保,何谈拯救天下。天子蒙难,天下混乱,国家分裂,内战不断,只有恢复汉室,维护皇帝的尊严和安全,由有雄才大略的忠臣辅佐皇帝,扯起统一的大旗,才能把这极其混乱的局面尽快的捋出一条头绪来,才有尽快地统一天下的可能。只有统一天下,战争才能结束,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这已经是当时天下人的共识。此时,天下百姓无不为尽快结束这诸侯争雄的局面,达到天下太平拭目以待,广大人民无不为尽快结束战争,达到天下统一而度日如年!

广大人民多么渴望统一啊,多么渴望太平啊!

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就是时代的要求,就是历史的潮流。那么谁能来满足广大人民的强烈愿望呢?谁能来收拾这一混乱的局面呢?谁能来统一这个支离破碎的国家呢?谁才能是统一天下的最合适人选呢?

二、天下应该由谁来统一

天下混乱,群雄争战,狼烟弥漫,生灵涂炭。那么由谁来收拾这一极其紊乱的局面呢?皇帝呗!皇帝是国家的最高当家人。可是皇帝已经成为逃亡皇帝。更可怕的的是,皇上一死,天下就不知会乱到什么程度,也不知会乱到什么时候,因为天下不仅是到了人人想当皇帝的时候,还到了人人都有当皇帝的理由的时候。也就是说,国家和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那么谁能挺身而出去保卫皇帝呢?谁能辅佐皇上统一天下呢?

皇上的处境,天下诸侯不是不知道,就是诸葛亮等那些山林隐士也就都在天天注视着天下形势的发展。那么为什么就没有人来到皇上身边,辅佐皇上统一天下呢。原因很简单,就是都想当皇帝。正如吕布所云:“郡郡作帝、县县自王”。都想当万人之上的皇帝,不想当一人之下的臣子。想当皇帝的人是不会奉迎天子的。因为他们把皇帝看成是累赘,取而代之是篡逆,不听皇上的是不忠,皇上的安全若出了问题,天下人会说三道四。不想当皇帝的人,也不愿意辅佐皇上统一天下。因为,皇上的处境太危险,诸侯的压力又太大,在复杂的形势下,自作主张,便宜行事,使皇上成了难听的傀儡,事事都听皇上的,把天下弄成如此地步的皇上能统一天下吗?所以,只有终身不想当皇帝的人才能去保卫皇帝,只有终身忠于国家和人民的人才能辅佐皇上统一天下。

四世三公的袁绍,是当时诸侯中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的首领,都不想保卫皇帝的安全,他手下的谋士曾提醒他,让他奉迎天子,辅佐天子统一天下,他都置若罔闻。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在国家生死存亡,人民灾难深重的非常时期,有一位非常之人要行非常之事,辅佐皇上,统一天下,这个人就是曹操。

公元196年春,曹操派曹洪领兵去迎接汉献帝,而卫将军董承和袁术的部将苌奴占据险要地势抵挡,曹洪无奈,只好返回。后来曹操得到董昭的支持,几经周折,在这一年的八月,曹操进得洛阳,拜见了献帝刘协,君臣相见,感慨万分。由于曹操大大地改善了献帝及文武一行的生活,皇上感到了有了保护神,给了曹操假天子节钺的称号,录尚书事。曹操看到洛阳城残破,便把皇上迎到了许昌,并把都城建在许昌。九月,皇上任命曹操为大将军。曹操帮助献帝建立了宗庙社稷的各项制度,从此献帝不但有了皇帝的尊严,还有了像样的朝廷。

曹操救了皇上,并辅佐皇上统一天下,这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曹操当时还处于弱势,许多军阀的力量都超过曹操,有的超过曹操数倍,不仅如此,天下诸侯还都成了曹操的对立面。都成了对抗皇上,破坏统一的罪臣,他们岂能说曹操的好话。他们一方面以武力对抗曹操,一方面还要为对抗曹操打舆论战,什么曹操少年时“飞鹰走狗,放荡无度”,什么“奸雄”、“贼臣”,什么“宁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负人”,什么“扶天子以令诸侯”等污言秽语,无休止地向曹操扑来,弄得黑白难分,真假难辩。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呢?

说曹操少年时“游荡无度,不务正业”,如果真是这样,那他怎么能得到两袖清风、德高望重的大贤臣桥玄的赏识呢?这里我们还得说说桥玄,桥玄年青的时候,就曾揭露过羊昌的贪脏枉法事实,后又惩治过一些鱼肉百姓的贪官,后来官拜尚书令。当他得知太中大夫盖升曾贪财数亿时,就奏明天子,力谏罢免盖升的官职,并没收财贿,但天子却因盖升对自己有恩,不听。因此桥玄托病辞官回家。虽为官多年,家中却是一贫如洗,被当世称为清官名臣。曹操年少时,桥玄曾向他问及经史方面,曹操滔滔不绝,很有独特的见解,谈到兵法,曹操更是口若悬河,把《孙子》讲得活灵活现。又与曹操品诗论赋,曹操均能对答如流,并呈已见。桥玄久闻不倦,心里非常高兴。这就怪了,一个“飞鹰走狗、游荡无度”的少年。怎么能有如此高深的学问,莫非他的学问和才略是他生来头脑里头就有的吗?《三国志》上讲:曹操少年时就才武过人,莫之能害。博揽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摘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这种说法倒合乎逻辑。可见曹操少年时并非“游荡无度”,而是勤奋读书,钻研学问,创新兵法,习学武艺。并且是他天天废寝忘食之事。也就把家中的日常业务都抛之脑后,所以其父反对他这么做,因为一方面,影响家中的产业运转;一方面,不想让这根独苗将来到沙场上玩命。

在曹操少年时,桥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君还没有名气,可交许子将,”可见桥玄多么希望曹操能得到朝廷的重用,施展他的治国才能。

据说曹操到了许劭(许子将)府当时在座的有袁绍、袁术、何颙、许攸等。当世名人许劭给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说此话时,只有许劭和曹操,没有第三者在场,据说还有“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或“乱世之英雄,治世奸贼”的说法。这些说法又不在《三国志》中,这本身就说不清。不过这些话又都不符合逻辑,因为既是“奸贼”、“又是奸雄”的放荡无度的青少年,怎么能在二十岁时就被举为孝廉、为郎呢?又怎么能被朝廷任命为洛阳北都尉呢?都尉都是带兵的,当时的情况是:皇城洛阳共分东南西北四个区,唯有北部治安很乱,常有突发事件,必须得有一位忠于皇室、政治上绝对可靠的人来担任洛阳北部公安局长,来保卫皇室的安全。那么,我们要问,谁敢把被许劭贴上“奸臣”、“奸雄”,商标的人推荐给皇上呢?有人认为是曹操的父亲在朝为官的缘故。真的这样,桥玄还用得着叫曹操去交许子将吗?其实,曹操是由何颙和司马防推荐入朝的。曹操见许劭时,何颙就在场。总之,许子将给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才符合逻辑的。

曹操也要朝能臣和英雄的方向努力。

曹操这个有军队的公安局长一上任,就把蹇硕的叔父蹇昌杀了,蹇硕是皇帝的宠臣。蹇昌依仗他侄的势力,无法无天,无恶不作。可曹操不避豪强,疾恨宦官专权,没有屈服于蹇硕,终于使洛阳北部的治安得到好转。

曹操后来,又升为济南相,管辖有十余个市县,这些市县官员有较强硬的后台,贪脏枉法。历代国相均不敢管。而曹操上任后,一下子就凑免十之其八。他不畏权贵,倡廉惩腐,扭转了社会不良风气。

曹操又大胆地禁断淫祀,淫祀风盛,民坐贪穷,虽数百年间愈演愈烈。然而历世长史没有一个敢站出来禁绝,只有曹操上任后,顶着各方面压力和阻力,不怕触动权贵和士族:“禁断淫祀,奸究逃窜、郡界肃然”。

济南有个汉室宗亲叫刘章的倚仗自己是臬新而欲所欲为,他竟敢支持陈元龙的“天龙教”,天龙教强迫百姓入教,凡不入教者,就有被打杀的可能,凡入教者,除一次交入教费银五十两外,还每月进祠上香敬贡一次,贡银不得低于五两,所有百姓都为此叫苦不迭,很多人被搞得家破人亡。刘章与陈元龙以此勒索钱财之事,曹操知道后,查封了“天龙教”,将其大小头田四十余人全部捉拿归案,将没收的银两按册上记数,一一退还给原主,这些收到银两的人都感激涕零,称曹操为救星。

当董卓在朝为相时,将提曹操做洛阳军政的头子,而曹操不愿意当董卓的帮凶,表面上答应几天后就上班,而暗中开溜,曹操骑快乐马直奔离洛阳五百里的陈留,陈留太守张邈和曹操是好朋友,陈留又归兖州管辖,兖州刺史又是极力反对董卓的,所以到了陈留就不必害怕董卓迫害了。等董卓几天不见曹操来上班生疑时,曹操早到陈留了,五百里的路程,曹操多说三天就到了。如此说来,曹操在路上用得着隐姓埋名吗?所以《三国志》讲曹操隐姓埋名,被陈县令识破的说法,不符合常理。曹操到了陈留就召集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

至于曹操杀吕伯奢全家之事,也不符合逻辑。据《三国演义》讲,曹操行刺董卓未果,骑着董卓所赠的宝马,快速如飞途经成皋地方,曹操想起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因天黑,就到吕伯奢家投宿,吕伯奢见到曹操的第一句话就是“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拿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汝如何得至此?”这就怪了,吕伯奢怎么那么快就知道朝廷在捉拿曹操。莫非那时侯就有电话,其实董卓的动作哪有曹操快,《三国演义》讲:曹操刺杀董卓未果,骑上董卓所赐给的宝马跑了,董卓久等不回,才与吕布生疑,便差人去唤曹操,去了良久,回报说,曹操不曾回寓,乘马飞出东门,这时董卓才感曹操行刺无疑,才差人找来画师,画影图形,之后再派人遍行文书,捉拿曹操,这是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吕伯奢怎么那么快就得到朝廷捉拿曹操的消息呢?这不是痴人说梦吗?罗贯中的慌言,只能去骗小孩子。不过《三国志》上有“伯奢不在家,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的说法倒是合乎逻辑的。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天下人都在饥饿中挣扎,“尚书郎以下的官员都以挖野菜剥树皮充饥”,怎么吕伯奢还能有粮喂猪,而且说杀一头就杀一头?伯奢家既有拥人,又有宾客,伯奢还有五个儿子,伯奢这位大庄主怎么能亲自去外面买一葫芦酒?他家的酒还不知存着多少坛呢!所有这些都能说明,吕伯奢被杀之事是矛盾百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话不是何人所说,被栽在曹操身上。就像华雄本来是孙坚杀的,偏说是关羽杀的一样。

曹操从来就不是乱杀无辜的人。袁绍在剿灭宦官时,下令士兵封闭所有宫门,不许任何宦官出宫,他要将所有宦官杀净。曹操听说了,就立即赶来,对袁绍说:“袁将军千万不可如此,即是宦官也不能一概而论,务必分出轻重好坏予以区别对待。如果一应诛杀,伤害无辜实是可悲之事。”但袁绍根本不听,凡是宦官,不分老幼,也不验身,有些年轻而无胡须的朝臣也被误认是宦官而遭屠杀。曹操见此情景,极为悲愤。

曹操到了陈留以后,发矫诏,驰报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各路诸侯都到后,推袁绍为盟主,他们虽与董卓军交过锋,但袁绍等惧怕董卓,又各为保存实力,不肯向前。曹操非常着急,怕错过灭掉董卓的机会,便率自己的子弟兵五千余人,与董卓交战,由于兵力与董卓相差悬殊,曹兵损伤很多,曹操当场被乱箭射中,战马也受了重伤,是曹洪救了曹操,引军败回。

以上足以显露出曹操为民除害,为民谋利,不畏**的能臣风范和英雄气概。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非常之人。

也只有曹操才敢于挑起辅佐皇帝统一天下的重担,辅佐皇帝什么都由皇上发号施令,什么都听皇上的,那就不叫辅佐,当然也不能统一天下,皇帝只是国家的像征,统一的像征。统一的具体实施,皇上还要听辅臣的,而且言必听,计必从。皇上听曹操的,曹操还要听苟彧的,听郭嘉的,听程昱的。群策群力才能统一天下,因为是在非常时期。所以说曹操“扶天子以令诸侯”;说汉献帝是“傀儡”的说法,都是不对的。

******同志说“人类正义战争的旗帜是拯救人类的旗帜,中国正义战争的旗帜是拯救中国的旗帜”。曹操辅佐皇上统一天下,然而天下诸侯是不能都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就得用战争的手段去消灭战争,去拯救这个紊乱的国家。曹操兴义兵统一天下,打的是正义战争的旗帜。尽管战争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但正义战争还是尽量保护人民利益的,曹操高瞻远瞩,主张富国强兵,大力推广屯田,即军屯和民屯两种形式。解决了军民长期没有饭吃的问题,“数年所在积粟,仓禀皆满。”根据地人民丰衣足食,此时大多数军阀依然没有饭吃,还有用人肉干充当军粮的事实。

曹操辅佐皇上统一天下,名正言顺,天下诸候应该毫无条件地归顺皇帝,归曹操,这已经成为强大的舆论力量。曹操兴义兵以除暴乱,先统一了杨奉、张秀、袁术、吕布、官渡一战,又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又将袁谭、袁尚的残余势力除掉,统一的趋势日益明显,很快统一了北方。军事力量也强大起来。

特别是在官渡之战后,由曹操辅佐皇上统一天下,只有由曹操辅佐皇上才能尽快地统一天下,这已经成为普天下有识之士的共识,天下诸候不但没有条件和资格统一天下,而且应该毫无条件地归顺统一,归顺朝廷,归降曹操。

曹操有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两大优势,由他来统一天下,已成为广大人民的选择,成为历史的选择。然而曹操没有完成国的统一,他的统一大业遭到了破坏,那么是谁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呢?这是我们接着往下讲的。

同类推荐
  • 东渡梦

    东渡梦

    东渡送经的佛国故事,缠绵悱恻的爱情传奇,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新奇有趣的东方夜谭,寓教于乐的哲理童话,惊险奇妙的海岛探险,光怪陆离的神魔斗法,啼笑皆非的世态万象。
  • 理科生读宋史

    理科生读宋史

    本书对上启五代十国下至崖山海战对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进行全方位讲述,以史料为线索,对当时社会、政治、战争等全方位讲述。在很多人看来宋朝是历史上积贫积弱的朝代,但专家学者却认为宋朝是历史上登峰造极的盛世,通过宋朝以及宋朝周边势力辽、西夏、金、蒙古甚至高丽和越南的历史跟大家一起一探究竟。
  • 武夫当国

    武夫当国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乱世是属于武夫的舞台.强烈推荐以下巨作:窃明残唐再起大汉帝国风云录在黑暗的河流上宦海沉浮髯
  • 大明航海记

    大明航海记

    江鱼,一个现代的大学生,在一场意外中穿越到明朝。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和郑和一起下西洋,南亚,印度洋,阿拉伯,红海,一路都是未知的危险与战争,当然,更少不了的是数不尽的财富与各种美女。最远可以航行到多远?非洲?美洲?甚至全球航行?你要的一切都在这里,热血的成长,神秘的探险,陌生的国度,前进!【PS】橘子建了一个书友交流群,群号477535150,欢迎各位书友前来交流玩耍→_→
  • 隋朝太子

    隋朝太子

    既然上天让他成为了隋朝的太子,那么杨昭决不允许有人颠覆大隋的天下。
热门推荐
  • 日渐白,夜将退

    日渐白,夜将退

    陆欣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在校大学生,和三两个好姐妹过着既欢乐又充实的日子,哪知一次商场上的遇见,一个心中忍不住的举动,竟会让自己陷入重重的危险和诡异之中。朋友的背叛让她心碎,诡异的经历让她憔悴,原以为这是自己的时运不好,却哪知这只是一场阴谋,一个被牵扯进入的噩梦。黑夜终将退去,留下身后斑驳的阳光,你以为身在局中,却不知这是局中有局。
  • 我道为极

    我道为极

    我道为天,我道为极。我道非道,我道亦道。天地万物,以吾道为尊。苍茫众生,忌吾道俯首。吾为何人?许平。凡人,亦不凡。
  • 心灵花园(心灵鸡汤系列书)

    心灵花园(心灵鸡汤系列书)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 祸劫三千

    祸劫三千

    世有千千界,衍灵难觅踪。某女重生醒来,发现有阴阳眼这种小事就不用提了,而小伙伴突然变成修真世家的孩子也不算个啥。直到再突然某天发现--啥子?她居然过了个假人生?于是乎拆天小分队成立!某男呐喊:媳妇儿俺为你打call↖(^ω^)↗加油干掉它!另俩脑残粉拿着横幅:支持大仙,大仙千秋万代!本文适合轻松不带脑观看!作者抽风不定时更新!
  • 天界魔域

    天界魔域

    天界的公主,魔域的贵族?!两个互为仇敌的种族,会有人支持他们的爱情吗?
  • 萨满在召唤

    萨满在召唤

    杉丹娜开始显现的神经衰弱迹象,被她自己理解为最近工作压力太大。作为广州生活的世界50强白领,承受压力自然是难免的。唯一无法自安的,是越来越频繁的重复梦境:那靡靡传送的腾格里唱调;那时隐时现的燥热烧灼感;那四周漆黑不断闪现的怪脸面具。每每梦到后都倍感乏力,然后是长久的无法入睡......穿透岁月的召唤仪式已经启动,不达不休!回归科尔沁......
  • GetAmped不灭英豪

    GetAmped不灭英豪

    “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站在你身旁,永远的守护你。”——门前雪客“在黑暗中的彷徨我,只能看着你渐行渐远的背影,伸出手却无法留住勇往直前你,我孤寂的低下头,或许没有我,你会变得更强!”——Dark.Devil
  • 做不到爱你

    做不到爱你

    一只妖,如何能突破禁制,走到他的身侧,与他共同俯瞰天地繁华
  • 雪嫣一笑价千城

    雪嫣一笑价千城

    前世,她是仙,她是妖,她为了追随他,屠尽满城,尝尽人间苦难,却在得道成仙,受天劫时,因为受不住,被天劫劈的魂飞魄散。他耗尽千年修为,为她修补灵魂,当她修补好灵魂后,深深地看着他时,他冷然一笑,说:“我终究不会喜欢上你”当她准备跳入轮回池时,他却勾起唇角“我爱你”随后,他抱着她一起跳入轮回池……即使他是王,她是民,在一次阴差阳错下,他来到了他的国家,续了前世的缘,爱上了她,“王爷,我要天籁洞中的妖龙骨髓”“好”“王爷我要你的汗血龙蛟”“好”某人突然色心大起“王爷,我要这天下美男个样一套”“看来你对为夫不满意啊”于是,第二天某女腰酸背痛的出了门……
  • 万界歌

    万界歌

    血色双眸谱写嗜血的乐章,黑色玄符描绘灭世的锦图。…………一个从山中走出的少年,背负着宿命,把万界掀翻,将诸天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