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92300000013

第13章 名声

藏身在草丛中的刘大见姓孙的小子就这么冒失地跑了出去,心中暗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啐了一口,这愣头青!

那老头凶神恶煞,几次眼看着就要断气了都能暴起杀人,说不准叫人出去也是为了再多杀一个的,这孙小子自己死不要紧,可别他给连累了才好!

“老先生,小子虽只是个路人,但对老先生的勇武还是极佩服的,老先生有何心愿,不妨说来听听,只要在小子能力内,又不违反天理道义的,小子定然尽力。”

孙钗的声音在寂静无人的山岭间听来不卑不亢,清清洌洌,大限将至的铁叔心中一动,这人夜里在这山贼横行的南屏山里行走,才见了数人丧命,却不见一丝慌乱,必是个人物!

只可惜,他是没时间结交了!

“老夫是北原信王麾下……铁长风,先信王妃铁氏的侍卫统领,这次陪着大公子和继妃所出四公子一道往南边来,却不想四公子包藏祸心,以自己为饵,令大公子陷身匪寨……”

老者的声音嘶哑悲愤,断断续续地道出一个门阀之家同父异母兄弟相残的故事。

哦,也不能说是相残,毕竟这个倒霉的被幼弟所害的长兄,并无半点害人之心,还挺忠厚的一听说幼弟有难就急切去救,结果好心反遭雷劈……

“如今大公子,生死不明,四公子包藏祸心,不光袖手旁观,还暗中要灭……灭老夫的口,老夫没那般大的脸……求小友救出我家大公子,只求小友将四公子不悌不义,卑鄙无耻,暗算长兄的事迹广为……宣扬,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四公子的真面目!”

北原信王兵强马壮,势力早已超过苟延残喘的半壁朝廷,将来一统大梁洲亦未可知。

信王膝下四子,只有大公子和四公子是嫡出,如今继妃姚氏正得宠,四公子将大公子害死,不为了信王的王位还能为了啥?

且不说这消息传到北原,信王会不会恶了小儿子,就算他有意偏袒,不给四公子任何责罚,可老四名头臭了,为全天下所不耻,看姚氏又如何能将这样一个东西扶上王位?

“老先生放心,旁的小子不敢说,但广为宣传,让全天下人都知道高四公子阴险谋害兄长的事迹还是能做到的……”

前头铁叔跟那四个恶斗时互相言语交锋时也能听得出来故事的三四分,想来老者说的并没掺假,若说见义勇为去取卑鄙小人高老四的人头,身为路人的孙钗肯定是不会做的,但顺手帮高老四扬名天下,变成阴险卑鄙的标志人物,还是没问题的。

这话一出,老者身形摇晃,却勉力将一物朝孙钗掷出,“小友,老夫无以为报,这是老夫的……随身腰牌,若是你……”

话未说完,身子向后便倒,仰面朝天,显然已是弥留之际。

“大公子……大……”

几个字被堵在喉咙间,却只能发出荷荷的气音,几息过后,便无声无息了。

“可算死了!孙家兄弟你恁般大胆,还跟那凶神说了许多话……老头临死前给了你啥东西?”

见凶神一死,刘大登时撒欢般地从草丛中跑出来,凑到孙钗跟前盯着她手上的牌子看个不住,虽夜色昏暗瞧不清神色,但光看那身形动作,也知他心里盘算。

孙钗大方地把手里的牌子递给刘大,“呶。”

刘大惊喜地接过手,翻来掉去地琢磨,然而这东西入手光滑,虽有点份量,却不过是块木头牌子,上头刻的有几行字,偏他又不识,想也知道,这木头的牌子不值什么钱。

“嗐!木头的!”

刘大摸了摸鼻子把牌子丢还给孙钗,灵机一动便去老者身上搜翻,嘴里还道,“这大半夜的见着了杀人,当真晦气,若是能得几两银子,咱哥俩回头去城里买几盅黄酒来喝,压压惊!”

孙钗也不辩驳,冷眼旁观刘大的动作,刘大运气不坏,当真教他搜出了个荷包,里头也有几两散碎银子,刘大见孙钗没有跟自己分的意思,嘿嘿一笑塞进了腰包。

孙钗拾起一把丢下的钢刀。

刘大声音一变,“你,你做啥?”

这小弱鸡般的毛头小子,难不成不想去贩货挣钱,倒想来劫自己不成?

孙钗语带无辜,“我看这位老者悍勇,也是个人物,总不好叫他曝露荒野,还是埋了为好。”

刘大嘁了一声,“你倒是好心,要埋你埋去,我可没那闲力气。”

说罢便寻了块平整的大石,蹲坐在上头,把搜来的荷包翻来掉去地看,虽看不大清,但手感那般细滑,想来也是上好的丝料,便哼着小曲儿看孙钗用刀刨坑。

孙钗选了棵高大的松树,在树下刨了个不大不小的坑,将老者埋了。

二人这才接着起身上路。

刘大说起方才那场恶斗,还是心有余悸。

“还好哥哥我机灵躲得快,不然咱俩个都得搭进去!”

“那老头子当真不好惹,一条命换了四五条命!”

“我说老弟,你可是应了那老头子要替他把什么四公子下毒手害亲哥的事儿传扬得人尽皆知啊。”

孙钗点了点头,“没错。”

“要老头子没编假话,那四公子可是北原信王的儿子,你一个小商贩,就不怕得罪了信王啊?”

虽说他只是山(阳)城里一个混混,也还是听人说起过这天下大事的。

当今朝廷势弱,各地纷纷自立山头,不服朝廷号令,那北原的地界占了本朝四成的江山,且北原信王原本就是镇守当地的大将,自立为王不须经过混战夺权,算是当今势力最大的了,将来能一统天下做皇帝也大有可能,孙大郎不过一个小商贩,哪来的胆子,敢说道信王家事?

孙钗笑道,“我一个小商贩,东走西颠四海为家的,挣笔银子改个名姓,谁知道信王四公子的丑事是我散布的?再说,把这故事往堂院,茶馆里一讲,自有千千万万的口耳相传,到时候谁有这个本事能寻出源头?”

话说,虽然信王家兄弟内斗不关她孙钗的事,但这四公子行事太下作,让她这个闲散人都看不下去!她都已经想好,等从黑风寨里救出她爹,就寻个安静地儿,花上两三天工夫,写一出高老四黑历史!

同类推荐
  • 医女惊华:王妃别太狂

    医女惊华:王妃别太狂

    她,是来自华夏医药世家的苏家家主苏樱媣,因仇人暗算,穿越异世。不曾想这次穿越铸就了一个顶级神医--苏樱媣。笑靥如花,她是天下令人闻风丧胆的鬼医--千血染。银面戴上,她是惊华阁,阁主梦惊华一手使毒,一手用医,看她如何玩转于整个天下。
  • 庶女奇谋

    庶女奇谋

    女特务穿越成为了最不得宠,最没有地位,最没有权势的庶女……如何才能够来一个庶女大逆袭呢?她不怕艰辛,不畏强权,最喜欢向高难度挑战,立志要在逆境之中力争上游,在残酷的斗争之中脱颖而出。这是一个庶女的奋斗故事,有点轻松,笑中有泪,绝不虐心。
  • 素手纤华

    素手纤华

    问途仙道,天道衍衍,何为道义?只有生死,没有对错,唯问我心!
  • 魔帝娇妻之空城绝恋

    魔帝娇妻之空城绝恋

    称霸21世纪的她,被人背叛,死后魂穿成为一个闻名废材身上!她能否手撕白莲花?走上修仙之路?踏上王者之道?本文作者新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君心于我意何如

    君心于我意何如

    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女人,能成为一个王朝最高贵的女人?宫墙之内,人心淡漠,究竟要做怎样的一个女人,才能在其中呼风唤雨?一朝的君上,可算得那世间最好的男儿?这是一段女人的悲剧,也是一段关于女人的传奇。他人道我入宫为妃,与一朝之君修得几世之缘我只所求,不过合欢一花傍树,一世的长乐安宁。他人道他帝王之命三生之幸又怎知他不过求那万里风沙,花前月下?
热门推荐
  • 宠爱一生:别挡我复仇

    宠爱一生:别挡我复仇

    刚被烦人的填房逼得走投无路,又被高冷的王爷娶回家。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一生,唯你。渣渣皇帝看上我,无论如何我都是我们家王爷的!!!不过,王爷,芳心暗许什么的绝对不做真........
  • 天启传记

    天启传记

    孙立,是一个修真小家族里的符童,专门伺候家族里的符师。本以为走上修真大道,高枕无忧了,却在一个晚上家族被灭门,而孙道这样的凡人被抓了壮丁,去矿里挖灵石,本以为永无出头之日的时候,在一次突入其来的塌方中,得到了一个神秘玉片。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 历史的使徒

    历史的使徒

    尝试一种第一人称写历史的方法,为历史文学找一条新出路,向宝贝女儿及年轻读者传递历史观。
  • 宋之崛起

    宋之崛起

    千年一梦,刘小真抑或刘义真?是天意,还是命运?是顺应历史,还是逆天改命,汉之崛起,宋之崛起!
  • 灭世之刃

    灭世之刃

    父亲是神刀堂堂主白天羽,他的母亲是魔教大公主花白凤,他的师父是天下第一刀小李探花李寻欢!可是这份让人羡慕身份却从此离去因为叶开穿越了!飞刀无情,人却有情!携带着飞刀神技,拥有着逆天空间!在这未知异世大陆终将留下自己的传奇!
  • 摇个总裁当红包

    摇个总裁当红包

    陈小雅:那啥,我总觉得最近这段时间特别缺少安全感……恒莫东:我还不够爱你吗?你怎么还没有安全感?陈小雅: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啊,唉!恒莫东:那你要怎么样才能有安全感啊?安全套倒是有卖。陈小雅:……陈小雅:我跟你说正紧的呢,我觉得我明天上班带把菜刀在包里吧,你觉得怎么样?恒莫东:……不就是跟前台小姐说了会话嘛,你至于这样吗?以后只要是异性都不说了还不行嘛?老婆大大,我给你跪了……
  • 霸道百变女王你逃不了

    霸道百变女王你逃不了

    她是万千宠爱为一身的千金,却惨遭亲生哥哥背叛,京都第一大小姐瞬间沦为废物。。。一朝回亲,她光芒万丈。风骚暖男,嚣张正太,霸道总裁,她究竟会选择谁?
  • 寻刀传

    寻刀传

    他一直认为他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医生,是六扇门最天才的捕快,最坚毅的复仇者,但是在世人眼中,他却是那个最传奇的杀手,最好的诗人,那个令天下变色的大将军。
  • 天下擒凰之王爷追妻

    天下擒凰之王爷追妻

    女主,一朝穿越,来到陌生的古代,成为女孩花玉麟。被腹黑男萧繁晨以各种身份管制,学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女性本该学习的所有技能!后来才知道,白歌是因中毒太深,造成的暂时失忆。萧繁晨趁机掳掠其芳心,将其成为自己的所有物。男主小时候被花玉麟所救,并被花玉麟夺走初吻,被花玉麟奴役,又被花玉麟“抛弃”,发誓要雪耻,将其拿下,成为自己的“阶下囚”!(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秋之暮龙(龙枪编年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