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6900000017

第17章 荆南·武平·后蜀(4)

沈义伦为人“清介醇谨”,清廉耿介而又淳朴谨慎,老赵对他很信任。老赵车驾外出亲征或巡视,几次都令他留守京师。沈氏拜佛教,信因果。曾经盛夏时坐在室内,任凭蚊蚋叮咬,孩子们拿来扇子替他赶蚊子,还要遭到他的叱责。在相位时,正赶上荒年,乡人向他陆续借粮达到千斛(一斛十斗),到了年末,他将乡人借粮的借据全都烧了。建隆三年正月,任户部郎中,从吴越出使回来,看到江淮之地闹粮荒,有人饿死,就向老赵上疏道:“扬州、泗州很多饥民饿死,但郡中有战备粮百余万,可以贷给饥民,等到了秋天收上新粮再补充军粮。”朝廷有人不同意他的意见,说:“如果连岁粮荒,秋后收不上粮来,谁能承担这个责任?”沈义伦回答:“国家正在施行仁政,自应感召天地和气,如此可有望得到丰年。难道还担心水旱吗?”老赵爱听这话,于是下诏:“淮南道官吏发仓廪以赈饥民。”

沈义伦有民生倾向,饥年当活人不少!赞一个!利州一下,后蜀北部大门洞开。王昭远应该第一次体会到了“仓皇”的感觉,于是持铁如意,伏鞍南奔百余里,退保剑门(四川剑阁)。逃跑时,他倒是没有忘记焚毁浮梁(浮桥)。宋师东路水军更顺利得一塌糊涂。时归州路副都部署刘光义,都监、枢密承旨曹彬所率两万步骑已入三峡,连破松木、三会、巫山等寨,杀其将南光海等,死者五千余人,生擒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弘等一千二百人,夺战舰二百余艘,又斩获水军六千余众。于是乘胜向夔州(治今四川奉节东白帝)推进。

夔州为巴东咽喉,其地位相当于川北的利州。夔州一下,后蜀的东大门就打开了。蜀军也知利害所在,于是在夔州城东架设起粗大笨重的铁链,布置起连绵两岸的锁江浮桥,浮桥上又设“敌棚”三重,夹江也即在江水两岸排列炮具。

所谓“敌棚”,也称“敌楼”,本来是用于城墙上的防御建构,现在后蜀在拦江浮桥上搭起“敌棚”,而且高达三重,上有穹庐状顶棚。三重楼屋,既可瞭望,又可发弩。这就有了居高临下的主动防御态势。想象中敌棚内如设伏弩,又可射出硫黄火箭的话,对于水上进攻者,应该是一个极大威胁。盖江水自西向东而流,宋师自东向西溯流而上,速度会受影响。宋师舟舰,对蜀军言,几乎相当于静态的战术打击目标。弓力强劲的伏弩,宋人已经有射程达千米以上的记录。蜀军之强弩,未见记录,折中猜度,五百米射程应该可有。夔州一役,若蜀军取仰角射击,带着硫黄火的箭镞从高空自然落下,则宋军舟船被引燃的可能极大。此时又是冬季,如果遇到不大不小的西风或西北风,宋师休矣!

夔州,成了蜀军最后的安全防线,于是不惜血本,严防死守。但太祖赵匡胤从投诚过来的蜀人那里早已知道夔州要塞的防卫部署。

多年征战经验告诉他,此一防线没有正面攻取的可能性。当初刘光义临行前,老赵曾召他商议东路攻取韬略。在地图前,指着夔州形势对他说:“你溯江至此,切勿以舟师争胜!可先派步骑潜入岸上击之。等到蜀军稍有退却,再以战棹前行,水陆夹攻,可必取也!”

刘光义听从了老赵的意见。来到夔州境内,距离蜀军拦江设施三十里许,分兵舍舟上岸,沿两岸河床西进,出其不意出现在蜀军之前,于是上岸,借助地形地物,躲过伏弩,一举夺下拦江浮梁。随后引舟而上,于是兵迫夔州白帝庙西。

蜀军开始困守夔州。蜀宁江节度使太原人高彦俦对副使赵崇济、监军武守谦说:“北军涉险远来,利在速战,我辈当坚壁待之。”武守谦不同意高彦俦的意见,他说:“现在敌寇就在我们城下,不去攻击他,又何待也?”于是,武守谦独领麾下千余人出城击宋军。

宋师刘光义遣马军都指挥使张廷翰等引兵与武守谦战于夔州猪头铺。一战,守谦败走。张廷翰乘胜袭取猪头铺,并在追击中,随武守谦败军进入夔州城。

蜀将高彦俦见武守谦败回,于是整众打算出城与宋军决斗。还没有出城,这才发现宋军已经入城了。于是结阵巷战,但力战不胜,史称高彦俦“身被十余创,左右皆散去”。高彦俦匆忙奔回府第。他的判官罗济劝他单骑归蜀,回成都,高彦俦说:“我昔日与周师战,已经失去秦川,今复不能守此,纵人主不杀我,我何面目见蜀人乎?”

罗济又劝他归降宋军。高彦俦道:“我老幼百口,俱在成都。以一身偷生,岂不殃及高氏家族!今日之事,只有死耳!”

他解下随身佩戴的符印交给罗济说:“君自为计!”你自己去想办法逃生吧!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录高彦俦之死只有十九个汉字:

乃反拒其户,整衣冠,望西北再拜,登楼,纵火自焚。

于是反关大门,整理衣冠,望西北方向再拜,登上府邸阁楼,纵火,自焚而死。

另一种记录见于北宋人撰《九国志》,其说云:“王师坏门而入,彦俦挺剑拒之,杀十余人,乃登楼,纵火自焚而死。”《续资治通鉴长编》不取此说,我也不取。盖一死之际,从容为壮。高彦俦攻守无计,但死志不俗。“整衣冠”而死,实有大贤气象,可为后蜀没落王朝平添一点血红亮色。

后数日,刘光义等得高彦俦尸骨于火后灰烬中,“以礼葬之”。

天兵突降攻破剑门

北大门利州、东大门夔州俱破,后蜀大势已去。后蜀境内各州郡纷纷降宋。蜀主听说王昭远等已败阵,甚为恐惧,于是拿出更多金帛,招募更多将士增援。

说话已经到了转年正月。孟昶来不及过年,命太子孟玄喆为元帅,武信节度使兼侍中李廷珪、同平章事张惠安副之,带甲万余人,驰援剑门。剑门乃是成都北部最后屏障,故蜀军必须守住剑门,才可拱卫成都安全。

孟公子所有的旗帜都有细致的文绣,旗杆也都用锦绸包裹,但大军将行之际,忽然有雨,孟公子担心锦绸被雨水泡湿,命令去掉锦绸。忽然雨又停了,又命令全都重新裹上。但慌乱中,旗帜往往弄反。孟玄喆军中还带着爱姬,爱姬们一律乘坐豪华的辇乘,昔日宴乐的乐器也全部带上,更有演戏的优伶数十人跟从,远远看去,这支部队的中军,就像一个庞大的戏班子。史称“蜀人见者皆窃笑”。“窃笑”用语甚妙。蜀中父老如果在意这个蜀国,应该“见者皆忧虑”,但蜀人不忧反笑,于此可以约略看到宋师征蜀时的天心民意。“窃笑”,再进一步,就应该是“带路党”啦!

这时王全斌克利州后,正在向剑门推进。到了城下,发现此地依仗天险,城门城墙峻极高大,若强攻,必有损伤。

于是王全斌召开了一次军情会议。他说:“剑门天险,古称一夫荷戈,万夫莫当。诸位都说说你们的进取之策。”侍卫军头向韬说:“从得到的降卒那里知道,此地到嘉陵江东,越过几重山,有一条小路,名叫来苏。蜀人在嘉陵江的西边置办了很多营栅,但是没有多少防备,对岸可渡。渡江后,南行二十里,至青疆店与官道会合。此即剑门之南。大军行此路,等于天降剑南,剑门之险不足恃也。”

王全斌闻言,就要率全军奔赴剑南。西川兵马都监康延泽说:“蜀人数战数败,胆气夺矣。大军不可离开,可急攻而下也。且来苏是个小径,主帅不宜自行,只需派遣一员偏将前往即可。若抵青疆,北与大军夹击剑门,一定能捉住王昭远等人啦!”

王全斌同意这个意见。于是史延德分兵趋来苏小径,跨江建浮桥,很快到了嘉陵江西侧。嘉陵江西侧蜀军见宋兵忽至,以为天兵,纷纷弃寨而遁。史延德趋至青疆,来到剑门之南。剑门已在宋师钳形夹击态势之中。

蜀将王昭远手持铁如意,登城楼查看形势,知道军情不利,于是令偏将守剑门,自率部分大军退守汉源坡(今四川剑阁东)。

这又是“后蜀诸葛”的一招臭棋。分兵的结果是:城内力量削弱;士兵气馁。故王全斌调动精锐,几天工夫,攻破剑门。

王全斌都来不及休整军队,剑门一下,即刻派兵急趋汉源坡。蜀将赵崇韬布阵,策马来战。王昭远则躺在胡床,吓得已经不能起身。

赵崇韬战败,下马,短兵相接,手斩宋兵数人,最后被擒。王昭远见状,脱下甲胄化装后投窜东川,藏匿到百姓家的仓房屋子里,悲叹流涕,俩眼哭肿。他开始整日背诵罗隐诗句: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讨东征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惟馀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诗中“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两句,在他口中更是念念不忘,直到被大宋追骑所获时,还在念叨“运去英雄不自由”。这位“后蜀诸葛”始终认为自己是个“英雄”。

我想象擒获王昭远,很像一幕蒙太奇:追骑将他提去之后,地上应该留下那个铁如意,在凌乱的仓房地下,谷草堆中,铁如意可以被推成一个特写镜头。

兵临蜀都孟昶请降

王全斌破剑门、下汉源,杀戮蜀兵万余人。这时后蜀太子孟玄喆的援军才到绵州(今四川绵阳),太子元帅此时与李廷珪等日夜嬉游,根本就不管军政。直到听说剑门已破,想去退保东川,又听说东川也被宋军控制,乃于第二日弃军西还成都,一路上还烧毁了无数的庐舍仓廪,败军自毁财富物资,名义是不给敌军留下值钱的东西,其实受害者乃是本国子民。所以,孟玄喆此举构成了犯罪--即使在大宋时代,这也是一种罪行。

这个正月,京师汴梁大雪,老赵设毡帷于讲武殿,穿紫貂裘帽办理公事。他忽然想起西征将士,于是对左右道:“我穿得这么厚实,还是觉得寒冷。念西征将帅露营露宿,冲犯霜霰,何以堪处!”

说罢,当即解下裘帽,派遣中黄门从驿站接力送到成都城下,赐给王全斌。并晓谕诸将:裘帽只有一件,不能遍及西征将士。

虽然赐裘帽不过是个象征动作,但老赵体贴前线将士的心思,却传导出来了。史称王全斌“拜赐感泣”。此时,王全斌同时得到了太祖颁来的两份诏书。第一份诏书说:“西川行营所克复州县,伪署将士有窜匿者,限一月于所在地自首,不要治罪。”第二份诏书说:“蜀方将卒死于锋刃者,所在地官方要代为收敛尸骸;行营战士受伤者,主帅要给以缯帛。”两份诏书一下,当得千军万马,三蜀全境又收服降军无数,行营大军在天寒地冻中人人感奋,士气倍增。赵匡胤还同时给巴蜀各州下了一份诏书:“大宋行营所经之处,各州府长吏要以牛酒犒师。”这意思就是要各州不战而降。正月初七,大宋北路军直奔成都,在城外结寨连营,连绵数十里,旌旗一片。城外到处响起军械相碰、马铃撞击的金属声,战马嘶叫声,将士呼喊声,在料峭春寒中透着冰冷而又自信的杀气。

孟昶知道剑门已破,见太子奔回,又听说宋军已经兵临蜀都,于是登城,遥见宋师阵营齐整,旗帜鲜明,人强马壮。于是知道:大势已去。

史称蜀主“惶骇不知所为”,问左右:“计将安出?”有老将道:“东兵远来,势不能久,请聚兵坚守以敝之。”蜀主叹道:“吾父子以丰衣美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不能为吾东向放一箭。现在要闭关鏖战,还有愿意效死力战的人吗?”司空、兼武信节度使、平章事李昊劝蜀主封府库请降。蜀主接受了李昊的意见,命李昊草写降表。然后又派遣通奏使、宣徽北院使伊审征奉降表到王全斌军前,投降。此前,前蜀之亡,降表也是李昊草写;现在又来草写后蜀降表。据称蜀人有恶作剧者,夜半到李昊府前,在大门上写了几个字:“世修降表李家”。一时蜀中传以为笑。

但这个李昊有一事值得表扬。广政十四年,李昊修孟昶《实录》已到四十卷,孟昶要看看李昊都写了些什么。《实录》为记录帝王言行之流水账,但是源于《春秋》大义,对帝王隐秘制衡的政制措施,历代帝王因为有“实录”的存在,作恶时往往心存畏惧。这一传统有非明文规定:帝王不得亲看记录自己“事迹”的当代“实录”。孟昶要看,是违背这一游戏规则的。故李昊正言道:“帝王不阅史,不敢奉诏!”有规定,帝王不能翻阅自己的实录史,臣不敢接受皇上您的命令。拒绝了孟昶的要求。此事可入圣贤故实。我不忍因人废言,故在此特意插入一笔,概见李昊捍卫传统规则之勇气。

王全斌等驻扎魏城(四川绵阳附近)。后蜀伊审征奉蜀主降表来到。王全斌以礼受之,并派遣先锋都监、通事舍人田钦祚乘驿奏入汴梁。又派遣康延泽领百骑趋成都,见蜀主孟昶,晓谕宋太祖恩信,慰抚军民,并讨论受降仪式。

康延泽在成都留三日,返回。大宋东路统帅刘光义、曹彬等发夔州西进时,沿途各州皆开门迎降,进入遂州后,刘光义尽以府库钱帛给军士。但诸将所过,都想屠城抢掠,曹彬极力禁之。故东路兵秋毫不犯。赵匡胤听说此事后,对曹彬刮目相看,高兴地说:“吾任得其人矣!”我这次伐蜀得到将才啦!

于是下诏褒奖曹彬。几天后,王全斌从魏城来到成都北十里的升仙桥,蜀主备亡国之礼,北行十里,来到王全斌军门,正式投降。王全斌按行前规定的程序,当场释放。等于蜀主完成一个投降仪式后,没事了。蜀主又为他的家族、老母以及先人坟墓等奉表求哀,史称赵匡胤“优诏答之,并谕西川将吏、百姓等使皆安堵如故”。以优厚待遇的诏书回答了孟昶,并同时晓谕西川的将吏和百姓,要像平时一样生活、劳作。老赵又下诏,蠲免蜀境去年的租税,以及今年的夏税之半。又诏:凡无名科役及增加的赋调,令诸州成文上报,经核实,应当除掉的,一律除掉。据说,当时成都人吃盐,一斤为钱一百六十,诏减六十;诸州盐价减三之一。民有穷苦乏食者,由地方开仓放赈。伪蜀文武将校奉孟昶来降者,由王全斌登记奏名,朝廷一体优待。各地亡命群盗,给一个月时间自首。有怀才而坚持操守,耻仕伪蜀朝廷者,要在各地搜访,妥为安置。所有后蜀的先贤坟墓所在地,禁止樵采。前代所有祠庙一律由官方加以修葺管理。

王全斌平蜀后,欲乘势取云南。云南之地自从唐代天宝末年被“南诏”割据后,到五代时又称国号为“大理”。宋太祖看着王全斌献来的地图,他知道当初大唐王朝为了“南诏”曾经有过兵火,于是手持玉斧,在地图上沿大渡河画了一条线,指着大渡河以西说:“此外非吾有也。”所以,史称终大宋一世,“云南不与中国通”。但终大宋一世,云南也没有与大宋有过战端。

西川行营大军入蜀,最初的日子里,一切如常。

自王全斌等发京师,到孟昶出降,六十六天。凡得州四十六,县二百四十,户五十三万四千零二十九。

后蜀平。

同类推荐
  • 天都烟云

    天都烟云

    这是政协海原县委员会首次印刷出版的第一部海原县文史资料专辑。全书收录史料计54篇,按内容分为红军西征、抗战烽烟、解放海原、剿匪平叛、军民情深、史海钩沉、民国见闻、民族之风、人物春秋、教育历程、区域旧治、文化探秘共十二类。
  • 乌巷惊雄记

    乌巷惊雄记

    天下战乱再起,北蛮完成统一,赤沙帝国韬光养晦,万里冰原隐忍待发,中陆五国,群雄并起。乱世中英雄横空出世,人心中小丑粉墨登场。
  • 南桥幽梦

    南桥幽梦

    心理医生江南从嫦娥仙子那里学得穿越术和幻化术。在旅游途中拾得一片紫枫叶,无意中巧妙地把紫枫叶幻化成了许仙。许仙未能找到白娘子,心里郁闷,江南决定帮助许仙找到白娘子。谁知,将许仙幻化成了白娘子。白娘子爱上了江南。江南无奈,只好逃避。逃避中,意外地遇到了梁山伯,江南把白娘子移情给梁山伯,祝英台很苦恼,决定报复江南,在报复的过程中却爱上了江南。江南将祝英台成功地穿给了孟浪,苏小小知道后,痛苦成疾,幻化成了紫枫叶,天天投梦给江南,让江南尝到了移情别恋的难受滋味。
  • 汉末亲兵

    汉末亲兵

    生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愿做汉末第一亲兵……
  • 重生之我是宝玉

    重生之我是宝玉

    冯逸应一次考古意外身亡,竟然穿越到了红楼梦里。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他要,,,,,
热门推荐
  • 佛说诸法本经

    佛说诸法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宇逍遥

    天宇逍遥

    当千百亿年难得一见的虚无之体撞上万亿难得一见的轮回之心,被神界大佬时空大神看中,从此开始了一条由网游开始的修炼之路。本书讨论群:187744831,本人时常在线。
  • 一品郡主

    一品郡主

    她是当朝郡主,她是皇上身边的冷心谋士,她是江湖上的一方霸主,三个身份,三个她,到最后都只是一个她。他狂放孤傲,是腹黑冷酷的一方霸主!初见,回眸一瞥,他便认出一身男装的她本是红妆。再见,他便不顾众人眼光,大庭广众之下抓住她的手,不愿放她离去!他机关算尽,一步一步走上上位之路,最终只是想给她一世安宁!(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贵族天使暗夜恶魔

    贵族天使暗夜恶魔

    三年前她们是恩爱的情侣,三年后她们是敌人。“回来,好吗?”“对不起,我想原谅你,可我忘不掉当年。”“我可以为了你自杀。”“你去吧,不是不管而是不爱”我的自尊与懦弱只能陪你到这儿我喜欢过你就是我给自己的结局。【前面不能修改,大家将就一下,看到后面保证你不后悔。】
  • 雨歇回廊

    雨歇回廊

    她各项全能仿若精灵,他外冷内热仿若骑士。她把对他的爱恋放在心底,他对她说:“你等我。”他们,相爱而不敢爱。她为了与他在一起,风雨兼程义无反顾。在努力的道路上,她愧对他们,她蔑视她们。走到最后,才发现雨歇微凉时,方晓花开一夏。一寸回廊处,才知情已至此。这是一个描绘爱情模样的故事。
  • 解码青春

    解码青春

    她一直在想,如果当初勇敢点,会不会一切都不一样?懵懂青涩的暗恋熏红了少女的脸庞,繁重重复的学习压弯了少年的脊梁。但其实,他一直都知道,在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里,有一个笨企鹅喜欢着他,认真且怂!
  • 聆听新世界

    聆听新世界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科幻短片,而是人类对未来科技的一次崇高幻想。这是一个窗口,透过这里,我们将窥得一片崭新的未来世界。联邦的困境?宇宙流浪者的阴谋?尖端科技的交锋?看何宇如何以聆听者的身份打破宇宙流浪者的阴谋并俘获财团大小姐白闫雪的芳心。当异能与科技交锋,又将爆发出怎样的火花?
  • 萌货娇妻:霸道总裁慢慢爱

    萌货娇妻:霸道总裁慢慢爱

    某女:“总裁大人,我说你好歹也是一个总裁吧?怎么就对我死缠烂打了呢?”“对自己的老婆不叫死缠烂打。”某男淡淡地说。“你!谁是你老婆啊!”某女气结。某男听后,挑眉说道:“5年前我救了你,你难道不应该以身相许吗?”“那也是5年以前了!”“哦,也对!”某男恍然大悟。某女听后特高兴,终于摆脱掉他了,哦耶!“哈哈哈哈哈——”“因为那是一场逾越了5年的以身相许!”某男邪笑道。“……”你确定这是一个总裁,而不是一个无赖?不过……这个无赖对她貌似还挺好的哎。这是一部甜宠文,且看大灰狼如何对小白兔步步紧逼,诱白兔成妻!
  • 醉仙魔

    醉仙魔

    吴天,一个普通的荒域少年,在一次大难不死之后,脑海之中总是浮现几个断断续续的画面:第一幕,一对男女并肩御剑飞行,时而对目而视,满含深情!第二幕,虚空之中,黑影飘忽,大地之上,惨叫惊天,鲜血染红了整个天地!第三幕,万丈高峰之上,两个壮年强行将一个少年送进了一扇神秘之门,在其身后,一个老者含泪相送!为何,他会站在世人面前仰天悲叹:“既然众人皆认我为魔,那我吴天便让尔等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魔!”一代热血,一代传说,尽在『醉仙魔』!
  • 透视眼美人逆天:火辣女王

    透视眼美人逆天:火辣女王

    叱咤风云的财团的大小姐、黑白两道畏惧的楚家大小姐——楚娇珑,一朝穿越异世,成为毫无灵力的、且沦为奴隶的亡国公主。神奇的是,她竟拥有透视眼!傻子亡国公主,摇身一变成为智慧无双的绝色美人。说她废柴?她灵力强着呢!女王归来,尔等还不跪下膜拜!*楚娇珑望着他腰下几寸,倒吸一口凉气。“好、好大……”“什么好大?”“咳、咳咳,我是说王爷的眼睛,眼睛好大,呵,呵呵……”“那你流鼻血作甚?”*“女王陛下,你怎么又流鼻血了?”“你去告诉辰王殿下,让他下次多穿两条裤子,再来见本女王!”她都要失血过多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