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4300000036

第36章 千 字 文(3)

译文供养父母,侍奉君主,需要严肃与恭敬。尽孝应该竭尽全力,忠君则当不惜生命。

故事链接

1.缇(tí)萦救父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的一位名医,曾在齐地任主管粮食的太仓令。由于厌恶官场勾心斗角,他极少跟做官的来往,不久便辞职回乡行医。他谦虚好学,又热心培养弟子,在老百姓中间有很好的口碑,但却遭到权贵富豪的忌恨。

有一次,有个富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治。那病人吃了药,病没见好转,过了几天便死了。富人仗势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故意错治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肉刑”(在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脚或右脚等),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他被押解离家时,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唉,可惜我没有男孩,到了紧要关头,一个有用的也没有。”

几个女儿都伤心得直哭,只有小女儿缇萦又是悲伤,又是气愤。她想:“女儿怎么就没有用呢?我偏不信这个理!”于是,她提出要去长安替父求情。

“你一个女子,年龄又小,谁信你的话呢?”家里人再三劝阻,她就是不听。

到了长安,缇萦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

“皇上,这件奏章是一个小女孩给您送来的。”官员把奏章毕恭毕敬地递给了汉文帝。

“这可是件奇事。”汉文帝接到奏章,认真读了起来。“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回他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装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给官府做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好!真是一个大孝女。”汉文帝看了信,非常感动。他觉得缇萦说得有道理,就正式下令废除肉刑。这样,淳于意得救了。

至孝之心,可以感天动地。缇萦的孝行永远为后人传颂。

2.英雄汪踦(jī)

公叔禺人是春秋时期鲁昭公的公子,平时爱读那些有关忠臣志士的故事,颇有爱国之心。汪踦是他家邻居的孩子,才十二三岁。两人平时形影不离,称兄道弟。

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军队入侵鲁国。鲁军在都城曲阜附近一个叫“郎”的地方,同入侵的强敌展开激烈的战斗。

“不知战事怎么样了?”公叔禺人心里十分焦急,他磨亮宝剑,准备上战场。“哥,也带上我吧。”汪踦早已把家里那把砍柴刀拿在手里。“你太小了。”公叔禺人迟疑道。“不过也好,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在路上,他们碰到几个鲁兵,有的浑身是伤,有的极度虚弱,气息奄奄地躺在路旁。

“士兵们真令人敬佩啊。平时替公家负担沉重的赋税,战时又毫无怨言地为祖国而战。”目睹眼前的景象,公叔禺人非常感慨,“再看看那些当官的,一个个贪生怕死,真是可笑啊。”

“今天咱俩就做个样子,让那些人看看!”汪踦也忿忿地说。说罢,二人挥舞着刀剑冲向敌阵。只见到处是刀光剑影,只听得到处是厮杀呐喊声。汪踦左冲右突,没有一点惧色。终因寡不敌众,他俩被齐军团团围住,死在乱刀之下。

“鲁国人真不怕死,连小娃娃也敢上战场。”齐军非常吃惊。鲁国士兵听说了汪踦的事迹后,大受鼓舞,更加勇敢地作战。结果,齐军大败。

在公葬牺牲的将士时,有人说:“汪踦只是个小孩,随便挖个坑埋了吧。”他的意见马上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汪踦虽是个孩子,但他是为国献身的,也应该享受隆重的成人葬礼。要不咱们请孔仲尼先生评评理。”

“能拿起武器、不顾性命保卫国家的孩子,完全有资格享用成人葬礼!”孔子对汪踦的爱国行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一个人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贫富与否,只要爱国,都应受到尊重。

原文 临深履薄,夙(sù)兴温(qìnɡ)①。似兰斯馨(xīn)②,如松之盛。

注释①夙兴:“夙兴夜寐”的省略语,即早起晚睡。夙,早。温凊:“冬温夏凊”的略语。温,指温被使暖。凊,凉,谓扇席使凉。②斯:这样。馨:散布很远的香气。

译文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早起晚睡,侍奉双亲。冬天温被使暖,夏天扇席使凉。孝行如兰草,芳香不断;品德像松柏,茂盛久长。

故事链接

1.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兰花象征着高洁、清雅、忠贞的人格,被誉为“花之君子”。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同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最有影响的莫过于孔子和屈原。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可是得不到各国君王的重用。有一次,他从卫国回鲁国,经过一个山谷的时候,看到一片草丛中散布着或黄或白的兰花,就想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大意是,自己像兰花一样的幽贞雅淡,芬芳袭人,但独自在深深的山谷中繁茂地开放,却没有人来欣赏。

还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被困于陈蔡达七天之久。子路不理解老师一辈子到处奔波,却总是那样穷困不得志,孔子说:“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这句话的大意是,兰花生长在冷清偏远的山谷之中,却不因缺少他人的观赏而停止开放;君子修养高尚的品性,不会因穷苦的境遇而改变。表现了孔子坚持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的处世态度。

孔子还把兰花和对弟子的教育结合起来。他曾经说,子夏“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而子路呢,“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用形象的比喻说明环境对人品的影响。从此,“芝兰之室”就成为比喻良好环境的成语。

战国时代,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更是酷爱兰花。据考证,他还是我国第一位栽培兰花的专家呢。“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在他的传世名篇《离骚》中曾十次提及兰花,《九歌》十一篇中竟有七篇说兰花,真是一种浓得化不开的“兰花情结”啊!

我们要崇尚美好的事物,培养良好的品德,做一个高尚的人。

原文 川流不息,渊澄(chénɡ)取映①。容止若思②,言辞安定。

注释①澄:水清。取映:可用来映照。②容止:仪容举止。

译文河水日日夜夜奔流不停息,潭水宛若明镜清澈可照人。仪容举止似思索般安详沉静,言语对答要从容恰当又稳重。

原文 笃(dǔ)初诚美①,慎终宜令②。荣业所基,籍甚无竟③。

注释①笃:诚厚,认真。诚:的确。②令:美,善。③籍甚:盛大,多。竟:穷尽,完。

译文真诚认真地开始,确实很美好;始终如一地坚持,更让人称颂。光辉荣耀的事业,德行是基础;根基强大又坚实,前途无止境。

原文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①,去而益咏。

注释①甘棠:即棠梨树。旧说西周时召伯巡行南方,宣扬文王之政,曾在甘棠树下处理政事,后人怀念他的政绩,保存下来甘棠树而不忍砍伐。“甘棠”也成为了后代称赞地方官吏的颂词。

译文书读好了就能做官,可以担任职务,参与国政。做官就要像召伯一样:周人留下了为他遮阳的甘棠树,一直舍不得砍伐,虽然他已离去了,却越发被百姓怀念和歌颂。

故事链接

子产为相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弱肉强食。在一片混乱之中,小小的郑国却偏安一隅,和平安宁的日子竟维持了四十年的光景。这一切都归功于一个人——郑国国相子产。一部《左传》,作者左丘明在子产身上倾注了大量的笔墨。清朝人王源甚至说子产是“春秋第一人”。

“子国将军打了大胜仗了!”“连蔡国司马公子燮都被活捉了呢。”公元前565年的一天,郑国都城人人兴高采烈。原来,子产的父亲子国带兵攻打蔡国,大获全胜。大街上,人们将满脸笑容的子国将军围了个水泄不通,不断地说着赞美之词。十几岁的子产却站在一旁,皱起了眉头。

“咦,儿子怎么不高兴呢?”子国惊奇地问。

“爹爹,我觉得打败蔡国不是什么好事。”子产冷静地说,“我们郑国很小,不推行文教,反而崇尚武力,没有比这更大的祸患了。蔡国是楚的附庸,它被攻打必然会引起楚国的报复。如果我们顺从楚国,晋国又会干涉。晋、楚都是强国,我怕今后四五年,我国都不会安宁。”

一听这话,子国气得斥责道:“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出兵打仗是国家的大事,人家执政大夫是吃闲饭的?小孩子乱说话,是要砍头的!”但子产的话却不幸言中了,不到一年,晋、楚果然接连兵临郑国。在随后的十多年间,郑国动荡不安,子国也被人杀害了。

公元前543年,子产成为郑国的国相。他当政后,广开言路,允许百姓议政。那个时候,各地设有乡校。所谓乡校,就是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有一次,大夫然明对子产说:“干脆把乡校取缔了。”“这是为什么呢?”子产不解地问。

“好多人每天游手好闲,聚在那里对您说三道四,对国事妄加评论,我都容忍不下去了。”然明很气愤。

“大家劳累了一天,在乡校聚一聚,议论施政措施的好坏,这有什么不可呢?凡是百姓喜欢的,我们就积极推行;凡是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些人是我们的老师啊。如果用高压手段不让百姓说话,就好像硬堵江河一样,江河一旦决口,谁也管不了啊。我们不如认真听取大家的议论,把它当作治国的良药。”子产耐心地解释道。

然明听后,很感动地说:“您的心胸宽广,一定能成大事。我们郑国有指望了。”

在子产的治理下,郑国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景象,下地的农民甚至连农具都不需要带回家。子产去世后,人们非常伤心,老年人像孩童一样哭泣,说:“子产死了,百姓依靠谁呢?”

原文 乐殊贵贱①,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注释①殊:不同。

译文音乐要依照身份的贵贱有所不同,礼节要区别出地位的卑尊。上上下下要做到和睦相处,丈夫倡导的,妻子要附和跟从。

故事链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五代十国的时候,吴越王钱镠(liú)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他关心民众疾苦,努力发展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民问称他为“海龙王”。传说那时钱塘江的潮水浪高水猛,两岸堤坝日修夜坍。钱镠打听到是因为江里的潮神作怪。于是,召集了五百多弓箭手在潮神生日的八月十八日那天齐射江潮,最终把潮神赶跑,筑成海堤。后来便有了“钱王射潮”的典故。

然而,世人津津乐道的不是他的政绩,而是他与妻子恩爱有加的感情。他的小名非常有意思,叫婆留。这大概在中国男人的名字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据说,钱夫人戴氏每年寒食节要回娘家临安省亲。有一年,眼看春天就要结束,陌上花已开遍,可还不见夫人返家的影子。钱镠非常想念,便写了一封信。信上只有寥寥九个字: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思是,小路上的花都开了,回来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走,好好欣赏啊。

钱大王本是军阀出身,文化不高,此信却写得温情十足,欲催归而请缓,怀念人而转惜花,虽婉约却实大气。第一句点明春光大好,提醒夫人珍重芳时,“陌上花开”,多美的景色啊!第二句欲擒故纵,明明心情迫切,却说要缓缓归,一副恳求商量的口气。这样的话谁听了不动情?

据清代王士禛《香祖笔记》记载,戴氏收到来信后,当即落下两行珠泪,说:“王爷年迈,捎信让我回去,怎敢不听?”于是当天便起程,很快返回杭州,夫妻团聚。

后来,宋朝的苏轼以《陌上花》为题作绝句三首,其中有“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广为流传。

原文 外受傅训①,入奉母仪②。诸姑伯叔③,犹子比儿④。

注释①傅:傅父,古代保育、辅导子女的师傅,多由老年男子担任。②奉:遵奉。母仪:为人母者的典范。③诸:众。④犹子:侄子。比:类同。

译文在外要接受师傅训导,入内要遵奉母亲教诲。对待姑母、伯伯、叔父,做侄子的一样要恭顺孝敬,就像是他们亲生的儿辈。

故事链接

袁枚祭妹

1767年冬季的一天,太阳惨白。南京附近的羊山孤零零地矗立在寒风中。一位年届花甲的老人正神情黯然地坐在山间一块向阳的地方。在他面前,是一座长满枯草的坟茔。这位老人就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坟里埋葬的是他的妹妹袁素文。

“妹妹呀,你走了都八年了,哥来陪你说说话。”袁枚抹了抹眼泪,轻轻地理着坟上的枯草,许多往事浮现在他的眼前……

小时候,每到秋天,袁枚就领着妹妹到处捉蟋蟀。“哥哥,蟋蟀在这儿呢。”只见蟋蟀满地乱蹦,袁枚刚捉了这只,三岁的素文又追到别处挥动双臂,大喊大叫。可是,过不了几天,装在小竹笼里的蟋蟀不知怎么就跑光了。有一次,天很冷,素文又闹着要蟋蟀,袁枚只好带她到过去常逮蟋蟀的洞穴口。他用小树枝拨开一看,蟋蟀都僵死了。“好可怜呀。”素文竟哭了。两人学着大人的样子给小蟋蟀举行了“葬礼”。

还有一次,九岁的袁枚正在书房读书。忽然,“嗨”的一声,把袁枚吓了一跳。抬头一看,素文梳着好看的发髻,披了一件单衫,蹑手蹑脚地进来了,还顽皮地笑着。“哥哥,你教我读《缁衣》这首诗吧。”素文恳求道。“好啊。”袁枚答应道。于是,二人扯开嗓子读了起来。“吱呀”门开了,老先生进来了。“先生,我已经会背了。”素文高兴地说,说完,果然流利地背了一遍。“真是个小才女,好样的!”老先生啧啧称赞。

二十四岁那年,袁枚中了进士。后来,又在南京置了房产。袁家从浙江举家搬迁,遭受离婚打击的素文也来了。她照料母亲的起居,代家人写信读信,把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袁枚在为妹妹的不幸而伤心的同时,也感到欣慰。尤其是袁枚生病卧床期间,素文更是寸步不离。给他讲些笑话、野史故事解闷。

“可是,你死的时候,我却不在跟前。”袁枚自言自语道,“我已经先一天梦见你来跟我告别,心知不吉,便飞舟渡过长江。回到家中,你的四肢还温热,可眼睛却永远闭上了!”

“可怜的妹妹,你那时才四十岁啊!”对着坟头,袁枚放声痛哭,“你死我埋,我死谁埋呢?”

惨白的太阳渐渐隐了影子。袁枚在坟前摆好祭品,又烧了纸钱。这时,风更大了,纸灰四处飞扬。袁枚吃力地站了起来,“哥回去了,以后再来看你啊。”他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回望坟茔,那真是一步三回头啊。

原文 孔怀兄弟①,同气连枝。交友投分②,切磨箴(zhēn)规③。

注释①孔怀:指非常思念。语出《诗经·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意思是死丧可畏,只有兄弟之亲甚相思念。后也以孔怀代指兄弟。孔,甚。怀,思念。②投分:意气相合,相知。③箴:劝告,规诫。

译文要常关怀自己的兄弟,因为血脉相同,共通气息,就像连理之树,枝叶永在一起。结交朋友应当志趣相投,互相切磋劝诫,一起探讨研习。

故事链接

1.对床夜雨

这是公元1076年中秋节的夜晚。皎洁的圆月高挂苍穹,被贬密州的苏轼在月下漫步。

“何时才能见上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一面啊?”苏轼仰天长叹。往事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

小时候,兄弟俩形影不离,经常趁大人不注意,到处游玩。“哥哥,慢点,当心脚下!”每次爬山过河,苏轼总是兴冲冲地乱奔一气。这时,沉静谨慎的苏辙就在后面大声喊叫。也多亏弟弟的提醒,要不然那次登山,苏轼差点掉下悬崖。

“子由,觉得你哥哥怎么样?”有一次,当着苏轼的面,父亲苏洵问苏辙。“在生活上,他是我的哥哥;在学习上,他是我的老师。”父亲听了哈哈大笑。苏轼却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惭愧啊,我经常惹祸,倒是弟弟像兄长啊。

同类推荐
  • 成吉思汗的故事

    成吉思汗的故事

    成吉思汗(1162—1227),原名铁木真,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军事统帅。出身于蒙古乞颜部族孛儿只斤氏族。他9岁时,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部人毒死,孛儿只斤氏族族众离散。铁木真历经磨难,约在12世纪80年代称汗。他善于征战谋略,先后击败蔑儿乞部、塔塔儿部、乃蛮部、克烈部。蒙古高原各部均在铁木真的统治之下。公元1206年,蒙古贵族举行忽里勒台(大聚会),推铁术真为大汗,称成吉思汗(意思为强大,一说是海洋之意),国号大蒙古。随即展开大规模的军事活动。先后征服了金、辽、西夏,占领了今中亚细亚到欧洲东部和今伊朗北部。建立起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元朝建立后,成吉思汗被尊为元太祖。
  • 智慧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智慧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博客达人就是我

    博客达人就是我

    作者伍美珍是“阳光家族Q小说”系列之一。《博客达人就是我》收录了《家里满是臭味》;《牛奶的故事》;《好玩的冲浪》;《用魔法棒来施展魔法》;《跳高考试》;《我的实力原来这么强》;《向日葵派队》;《天气变得如此寒冷》等作品。
  • 最男孩的童话屋

    最男孩的童话屋

    美好的儿童文学包括的元素,一定包含了爱、关怀、悲悯、同情、理解、友谊、善意、宽容等很多情感的因素,一定有很新鲜的修辞,有很动人的形象,有很美好的想象,有富有趣味的情节或引人深思的结局。好的小说、童话是编出来的,但编的过程中,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而不仅仅是技术。精美的诗一定是用心写出来的,没有发现美的眼睛,没有温暖的心灵空间,是无法容纳美好的事物进驻的。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磁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磁

    茫茫宇宙,天地万象。磁,对于我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是客观而真实地存在着的。在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里,磁更是若即若离,无处不在。它总是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些许匪夷所思、意趣丛生的奇妙景象,令人心存遐想,浮想联翩。
热门推荐
  • 续夷坚志

    续夷坚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少独爱温柔妻

    冷少独爱温柔妻

    白日里是温柔可亲,循循善诱的家庭教师,夜晚她却不得不推开那扇门,用自己去取悦那个人。为了病重的双胞胎姐姐,洛云汐不得不屈服这个男人。他冷酷,但是会为了她的落泪而眉眼温和;他霸道,但是不介意为了她偶然的坚持而暂退一步;他专制,但是在看不见的角落又是令人咋舌的体贴。原本以为终于寻到了自己的幸福,然而在被狠狠伤害后洛云汐才得知自己从头到尾不过是一枚被利用的棋子。于是癫狂,愤然,心灰,意冷,跳海。只求一死来解脱,谁知道男人的霸道连死神都得退避三舍。“我祝你和她幸福。”惨白的笑容,“放我走吧,算我求你。”“我不准。”男人把她拥进怀里,声音冷厉,“只有和你在一起,我才能幸福。”
  • 新朋旧友

    新朋旧友

    ‘’你相信这个世界有鬼吗?”普通学生姜野悠与非人类生物的邂逅【?】结果无聊的日常还在继续。。
  • 誓梦祈蝶

    誓梦祈蝶

    虚虚实实,若影若现,梦境或许是虚幻的,活在世上,也许本就如梦一般,如梦一场,谁说现实真实?谁说梦境虚幻?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梦醒时分的你又在何方?
  • 遇见微凉幸福

    遇见微凉幸福

    她,凭着自己的优异成绩考上樱学院。因为家室贫穷,被学院里千金们嘲笑欺负,唯一让她值得骄傲的,似乎只剩下令人心动的容貌和无人能比的成绩。似乎只有两个人能给她温暖,那就是她的闺蜜安梓橙和自称是她妹妹的安莫雨。在学院里,她认识了两个少年。他们对她无微不至的爱,使她成为女生公敌。他们对她的爱意,让她不知所措。突然,她身份被揭开……
  • 尽我余生

    尽我余生

    若尽我余生,能换你流年,我心甘情愿,不枉此生
  • 邪魔之灵

    邪魔之灵

    三百年了,我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一切,都是一个梦吗?这里是哪儿?我记得魔境没有这么肮脏的地方,神境?那群虚伪的家伙怎么可能我会在这里建立领地,等等,这是地球?
  • 丧钟

    丧钟

    宿舍老二捡到了一块手表,当天晚上便发生了一桩诡异事件……湖边的红裙子女生,图书馆里的人影,教室里面的歌声,操场上传来的尖叫……滴答滴答,丧钟敲响,我们会冲破诅咒还是在劫难逃?我们以为一切都结束的时候,原来厄运才刚刚开始……
  • 校花贴身之仙界保镖

    校花贴身之仙界保镖

    一位因爱上九天仙女而被贬下修真界,其中有着什么什么样的秘密需要他去完成,他的修为下降,他在修真界又能怎样称霸,又怎样重返仙界,他肩膀上的蝴蝶会和他的身世有何关联,而它背后的势力又会是什么??在此期间他从保镖开始做起,一枚玉佩引起的婚姻他会如何选择,是选择九天仙女,还是大手的收进所有美女他的一行会如此顺利吗?请看免费小说《贴身校花之仙界保镖》求推荐票求收藏求宣传校(☆_☆)花★rz群:413094947
  • 嗜血公主恋爱记

    嗜血公主恋爱记

    她本该快快乐乐的生活着,可是当在自己的生日上自己的父母被害了,她从此陷入了复仇的道路中,,复仇道路上遇到了从小和自己玩的男孩,,她又陷入了感情的漩涡中,,他们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