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9100000038

第38章 地下埋藏的千军万马:兵马俑

公元1974年2月,陕西西安市郊的农民正在打井时,发现打出的深坑中怎么也不出水,大家商量着派了一个人下到井底查看,这一看不得了,这个人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

发现兵马俑的位置在距离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兵马俑还只是深埋地下的秦始皇陵的一部分,秦始皇陵中为什么有这么多陶制的兵马俑呢?原来是因为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的殉葬品,到了封建社会秦始皇死后也不例外,大量的嫔妃、宫女作为人殉的牺牲品殉葬在寝陵地宫中,但作为一个军事强国的君主,秦始皇还希望死后依然拥有大量军力可供指挥,这一部分人却不可能人殉了,否则会大大影响秦国国力。因此有人想出制作兵马俑殉葬的办法,兵马俑即是制成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之久,这些殉葬的兵马俑也同时期制造出来,在秦始皇去世时被整齐排列到他的陵墓中作为殉葬品也是秦始皇在另一个世界的护卫。

现在秦始皇兵马俑成为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展出的陶质陪葬兵马俑共计8000个,排列成阵,气势壮观。俑分将军俑、武士俑、跪射俑等,其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有1.80米左右,最高的达到1.90米以上,军士头戴长冠,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陶马按照真实比例制作,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也一样。这些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2000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坑内还出土有数万件实战兵器,馆内展出秦始皇大型彩绘铜车马。

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完美的高度。

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栩栩如生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动力、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俑坑发现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兵器铸造的标准化工艺、兵器表面防腐处理技术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

秦俑的设计者为了再现2000年前的秦军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他们不仅仅在于追求单个陶俑的形体高大,而且是精心设计了一个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指挥部。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还有的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跨马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吴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鹖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一般战士的神态: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纯朴;有的舒眉秀眼,头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侧目凝神,机警敏锐;有的垂着首,似乎若有所思。两者虽然刻画一个“思”字,由于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给人的印象是气宇轩昂略带傲气,后者沉静文雅。

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尽管在这个井然有序的静态军阵营,艺术家们在单个陶俑的雕塑上,还是力求“寓动于静之中”。那一件件披甲之锐的武士俑昂眉张目,肃然伫立,神态坚定而勇敢,他们好似整装待发,又好似处于临战状态,还有那一件件驾车的御手俑,双臂前伸,紧握髻绳,目视前方,待命而发;那一匹匹曳车的陶马,膘肥体壮,张鼻嘶鸣,双目圆睁,两耳竖立;那一件件骑士俑,右手牵马,左手提弓,机警的立于马前,一旦令下,就将驰骋疆场。正是由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体静态的军阵地,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唯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形态逼真的兵马俑到底是怎样制作的呢?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一个小时消尽,化作白灰,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壮、洗练。如果仔细观察,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都有十多种。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为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碳。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

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秦俑彩绘技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一般在彩绘之前对陶俑表面先进行处理。由于陶俑是没有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能滑润。而彩绘则要求毛细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太滑,也不能太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洁度,同时在陶俑烧造之后,似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以胶质的物质,表面涂胶减少了陶俑两者紧密地粘接起来,使之彩绘不易脱落。彩绘技法则是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颜面、手、脚面部分先用一层赭石打底,再绘一层白色,再绘一层粉红色,尽量使色调与人体肤色接近。而袍、短裤、鞋等处的彩绘则是采取平涂一种颜色,只是在衣袖与袖口、甲片与连甲带之间运用不同的色调作对比,更显示出甲衣的质感。有些胡须、眼眉的处理,则是用黑色绘成一道道细细的毛发。总之,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中有些彩绘技法为汉代所继承。陶俑、陶马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红、蓝、绿等色调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秦军威武。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公元1978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兵马俑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

同类推荐
  • 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动物分为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等。最古老的哺乳动物是一种体型较小、长约12厘米、类似鼩鼱晴的动物,接近于今天的单孔类,它们最早出现在距今约2.2亿年的三叠纪。它们是3亿年前被称为单孔类爬行动物的后裔。这些原始的哺乳动物在侏罗纪和白垩纪(2.08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进化为不同的类群。绝大多数早期哺乳动物是肉食性的,但也有一些以植物为食,如鼠、河狸等生活在树上的多节类动物。今天的有袋类、食虫类和灵长类动物最早出现在白垩纪(1.45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恐龙在白垩纪末期灭绝后,这些更加现代的哺乳动物扩散至每一块大陆,进化为数以千计的新物种。
  • 必知的信息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信息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未解之迷全记录

    未解之迷全记录

    一次是在肯尼亚,发现了一个距今已有280多万年的人的头盖骨和骨骼;第二次是在南部非洲一个名叫边境洞穴的矿井中(位于斯威士兰和纳塔尔之间的边境上),发现了曾居住过的现代类型的人——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0万年;第三次是在坦桑尼亚,发现了一些类似人的牙齿和颚骨,据称已有375万年的历史;第四次发现是在埃塞俄比亚,一具名为“露西”的骨骼已被确定有将近400万年的历史,它的发现补上了“进化史上断裂的链环”。这个人类和类人猿两者的共同祖先大约死于100万年之前。
  • 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由于全书内容涵量巨大,我们将其拆为A、B两卷。A卷包括: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共十卷。B卷包括:玄奥神秘的数学王国、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广袤绮丽的地理、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蔚蓝旖旎的海洋、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共八卷。
  • 地球的血脉:河流与湖泊(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的血脉:河流与湖泊(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上有数不清的江河,它们就像是地球的大动脉,日夜奔腾不息。这些大动脉哺育了大地,也孕育了人类文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早期的历史便是一部河流的历史。一条大河可以孕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精神……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无不是在河流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因此,人们将江河赞誉为“母亲河”,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长江和黄河,俄罗斯的母亲河是伏尔加河。
热门推荐
  • 天岚战记

    天岚战记

    崛起于微末,屹立于苍穹,萧乾从地府带着一个老头来到了天岚大陆,打老头,树威望,成就一世之尊。老头:我她妈找谁惹谁了?
  • 雪舞紫月

    雪舞紫月

    名誉,权利,灰飞烟灭?为了她,这些什么都不是。大好河山,在她面前都黯然失色。
  • 修真十书悟真篇卷

    修真十书悟真篇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弑魔世界

    弑魔世界

    几万年前,人类被拥有压倒性力量的魔族逼迫到由上古神灵所创造的灵泉内,持续了上万年的和平204年灵泉被前所为有的魔力所冲破出缝隙为了生存人类与魔族的战争开始了...
  • 宠文:蠢萌丫头骗骗爱

    宠文:蠢萌丫头骗骗爱

    要是寝室有个笨蛋怎么办?很简单,就两字!相亲!c大有一栋专门的情侣楼,只要是情侣,都可以去哪住,只是贵了些可千佑子她们才不管呢!只要能支走徒小幽!虽然她们很喜欢她,可她实在是……笨啊……于是,她们开始放长线钓大鱼,但没想到却掉到一条大鲨鱼?我靠!徒小幽!你倒霉了!!你这条小丑鱼准备被大鲨鱼吾項辰吃了吧!!
  • 吾祭医白

    吾祭医白

    一个失去记忆的少年法医在一次次破解悬案并寻找自己身世的故事,不喜勿喷!ps:随机一周的周六更一章,望大家多多支持
  • 他被我承包了

    他被我承包了

    季蕊盯着手上的两个红本本愣了半天,那金色滚烫的大字亮瞎了季蕊的钛合金狗眼,“结婚证”。被困在这儿一个星期了,季蕊要疯了“姓晨的你滚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保安叔叔,看UFO”季蕊指了指天上,俩个保安面无表情的看着她俩,“看,有美女”“哪呢?哪呢?”俩保安一个劲的对身后猛看。
  • 前汉通俗演义(二)

    前汉通俗演义(二)

    本书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的一部流传广泛、影响颇著的简明通俗的西汉史读本。
  • 从零开始的成神之路

    从零开始的成神之路

    万米高空,一位红发蓝瞳的少年凭借着背后巨大的光翼悬浮在空中,面无表情,显得格外冷峻。他的身下是一片充满着诡异和黑暗的岛屿,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光翼骤然收敛,少年以头朝地面的姿态自由落体,身周由于摩擦而产生了火焰,但那火焰竟不是红色,而是灿烂的金色,其温度也是太阳表面温度的几倍高,普通的生物一旦在他附近就会离立刻被熔成气体。少年缓缓抬起右手,凝成拳状,结实拳头上慢慢浮现出层层水纹般荡漾的能量波动,从远处看上去就宛如一串流星冲向地球一般。少年眼中喷吐着万丈金光,冷冷地说了一句:“妹妹,等着我。”
  • 天落九泉

    天落九泉

    迎风摇,血雨漂,相忘江湖笑。刀剑梦,自逍遥,尘沙前路扬。义为青天胆为上,黄碑石上刻生死。情丝断,天涯漫,梦醉红尘怀。无处凉,心自伤,反目渡情劫。一纸黄昏半纸虹,九泉之下解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