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7600000010

第10章 千里跃进大纵深:柏举之战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这里所说的“西破强楚,入郢”一事,就是春秋末期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爆发的著名的吴楚柏举之战。

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流域下游的的一个国家,原本是楚的属国,吴君寿梦时开始崛起。晋国为与楚国争霸,采取联吴制楚之策,派楚国亡臣巫臣带着一队战车来到吴国,教吴人乘车、御射、列阵,吴军由此而学会了车战。此外,吴国与晋国交好后,经济、文化也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大起来。于是,吴君寿梦慢慢萌生了走出国门的意图,自号吴王,欲与门外的南方大国楚国在疆场上一试。公元584年,吴军新编水陆大军齐出,一举攻下楚国淮河重镇州来。此后近七十年间,双方先后发生过10次大规模的战争,几成世仇。在这10次战争中,吴军全胜6次,楚军全胜1次,互有胜负3次。

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夺得吴国王位,称吴王阖闾。吴王阖闾是一位英明有为的君主,他即位以后,立志称霸天下。他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良吏治。他整军经武,任用楚国亡臣伍子胥、伯嚭为谋士、大军事家齐人孙武为将军,教授兵法,操练队伍,使吴国出现国富兵强的势头。

孙武可是个人才。他是齐国人,自称是东海一小农,他是应吴国大夫伍子青的邀请,南下到吴国来的。他的兴趣是研究兵法,对名利之事看得很淡。他这次所以答应做地位显赫的大将,一是想助老朋友伍子胥一臂之力。击败楚国。伍子胥原是楚国人,因父亲和哥哥被昏庸的楚平王所杀,逃难到吴国已有十多年,天天不忘要复仇。孙武答应做大将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已写成一部兵书,这部书有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等13篇。他很想在实战中检验一下,看看这些兵法在战争中效果如何,有没有需要补充和提高的地方。

吴王拜孙武为大将后,设盛宴庆贺。酒席间,吴王说:“我平生之志,就是要称霸中原,让咱们南方人扬眉吐气,而楚国自特地盘大,人口多,处处和我作对,所以,要达到称霸中原的目的,必须击败楚国。另外,伍大夫一门忠良,为楚平王治国保疆立下汗马功劳。可恨楚平王听了奸巨费无忌谗言。杀了伍大夫父兄不算,还要斩草除根,追捕伍大夫。可怜伍大夫为了躲避追杀,逃到我们吴国,过昭关时一夜急白了头发。我一定要替伍大夫报仇,踏平楚国。不知孙将军对伐楚之事有何考虑?”

孙武说:“楚国我们一定要打的。不过,迫害伍大夫的楚平王己死好几年了,继位的楚昭王精励图治,国力强大,如果轻易出兵,我们很可能会失败。战争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百姓的生死,需要考虑周全,经过周密思考后,才能决断。一般人以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武力,其实不然,胜败依武力决雌雄,这是下策,不战而胜才是上策!”

吴王感到奇怪,问:“打仗就是两军对阵以决胜负,不战如何决胜负呢?”伍子胥也弄不明白,催促孙武道:“你有什么高招,快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孙武微微一笑说:“胜利之道,有四种手段。第一,伐谋,就是事先探明敌人的意国,先发制人,以求精神上压倒对方,使敌人丧失斗志,从而获取胜利,此法为上策。第二,伐交,就是详细研究敌国有哪些同盟者,粉碎他们之间的同盟关系,从而削弱它的力量,此法为中策。第三,伐兵,即战争,用武力取胜,属下策,第四,伐城,攻城得胜,由于敌人坚守,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取胜,这是下下策。”

伍子胥说,“我明白了,攻打楚国,以伐谋和伐交为主,辅之以伐兵,对么?”吴王也来了兴趣,问:“这伐谋和伐交,到底该如何做呢?”

孙武说:“削弱敌人有许多方法。比如,我虽强,但故意伪装成弱小,使敌人轻视我,丧失对我的警惕。再比如,利用奸细离间敌人的重要大臣,使之窝里斗。这些办法都属于伐谋策略!”

伍子胥连称这手段高明,他又问孙武:“伐交当如何做呢?”

孙武说:“说具体的吧,现在,楚国与唐、蔡两个小国结成同盟,如果我们攻楚,唐、蔡二国一定会出兵帮忙,和我国作对。所以,我们要使用外交手段拉拢唐、蔡二国,这就是伐交之策。一旦唐、蔡二国保持中立或反过来帮我国去攻打楚国,楚王就招架不住了!”

吴王和伍子胥连声称好,佩服孙武的智慧和深谋远略,决定依计而行。

机会终于等到了。他派到楚国的奸细回来报告,楚大臣囊瓦得罪了唐、蔡两国国君,他们很怨恨他。

事情是这样的。唐、蔡两国,每年都要向楚国朝贡一次。今年,唐侯带了一匹千里名驹,蔡侯带了一件狐皮制的珍贵战袍,前往楚国献给楚王。囊瓦欲得这二件宝物,竟然派人在半途将两人阻挡,既不让他们去见楚王,又不让他们离开楚国。唐侯手下有个小头目,头脑比较灵活,心想何必为一匹马而让主人不明不白地滞留在楚国呢,半夜里偷出千里驹,献给了囊瓦,说:“我家大王,称赞你德高望重,特令我献上千里驹!”囊瓦立即放了唐侯,让他回国。蔡侯得知唐尹脱身的办法后,便也将狐皮战袍送给了囊瓦。蔡侯离开楚国边界时,气哼哼地说:“太欺侮人了,我虽为弱国之君,但总有一天,我要过边界杀了襄瓦这个老贼!”

孙武立即以吴王的名义,给蔡侯送去一件狐皮战袍,还有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听说楚右令尹夺了大王心爱的狐皮战袍,我感到震惊。楚虽为强国,囊瓦不过是一个臣子,蔡虽为弱国,大王你是堂堂一国之君。当臣子的怎么可以对君王强取豪夺呢。我也是一国之君,对囊瓦的行为非常气愤。特送狐皮战袍一件,以示慰问。蔡侯看了吴王的信,不禁流出了眼泪。心想,楚国是强国,吴国也是强国,还不如和吴国结盟呢。

唐侯也收到吴王送的千里驹和一封信。他也流出了眼泪,准备投靠吴王。数日后,蔡、唐两国派使者秘密来到吴国。正式表示和吴国结盟,共同对付楚国。送走使臣后,吴王高兴地对孙武说:“将军英明,不费一兵一卒,就使我得到蔡、唐两国5万军队!”伍子胥说:“楚王失去5万,我得5万,合计有10万军队呢!大将军的伐交计谋可真行呀!”吴王对孙武说:“大将军,现在可以对楚用兵了吧?”

孙武说:“楚王听信风胡的话,失去了戎心,唐、蔡两国暗中背叛,又削弱了他的力量。伐楚的条件已成熟了。不过,用兵前还要做一件事。”吴王问:“什么事?”孙武说:“我们南面的越国,对我窥视已久。万一他们在我们北上伐楚时,乘虚率倾国之兵进攻,我们腹背受敌,一夜之间就亡国了。”

吴王背脊是惊出了许多冷汗,失声说:“怎么办呢,怎么办呢!”孙武说:“派使者到越国去探探风声,就说我们准备伐楚,兵力和粮食都不够,向他们借兵借粮草。如果越国答应我们要求,则无犯我之意,到那时,才可以放心大胆去打楚国。”伍子胥问:“万一越国拒绝呢?”

孙武说:“那他们一定会在背后攻我们。先下手为强,在伐楚之前,先解决它。”数天以后,吴国使者到越国,向越王面陈吴王借兵借粮的要求。越王觉得事关重大,就与文臣武将商议,如何处置此事。武将胥抒说:“不能借,吴国人去打仗,让我们越国人白白去送死,天下哪有这种道理。”丞相范蠡对越王说:“吴王向我借兵借粮,并不是真的求我援助,实质是来打探我们意图的,看我是否会趁他伐楚之际攻其不备。”越王大吃一惊,问范蠡:“这事该如何处理?”范蠡说:“派使者送一信给吴王,说我国贫穷,兵力薄弱,只能支援点粮食。这样,吴王才会安心伐楚。一旦吴王离开吴国伐楚,我们就在背后打他们出其不意,占其领土,这是上策!”越王考虑了一会,觉得范蠡的谋略不错,便写了封信,调拨军粮500石,送到吴国。

孙武看了越王的信,问伍子胥意见如何。伍子胥说:“越国送来军粮,表示无侵犯之意,我可放心大胆地伐楚了。”孙武摇摇头,说:“这信是范蠡的一种欺骗手法。我们不可轻看范蠡,此人是善于用权谋的人。只送军粮而无士兵,这是个圈套。他以军粮安我心,等我伐楚离开国土后,他会遣兵来打我们。”伍子胥说,“越国人真狡猾,干脆,找借口失消灭它。”孙武摆摆手说:“人家待我以礼,送我军粮,我们却对他动武,这要失信子天下的,不可这么做。我已想出一个办法,派5000军队守于吴越边境。这样,我去攻楚国,越国就不会来犯了。”伍子胥不解地问:“越国真的来犯,5000人管什么用呢?”孙武说:“范蠡是聪明人,见我边境置兵,自知阴谋已被我识破,决不会对我用兵了。”

果然,范蠡得知吴国在国境置兵的消息后,叹了口气说。“我送500石军粮,原想迷惑吴国,竟然被识破。看来,孙武果然名不虚传,是个善于权术的人,和这样的人作战,不知什么时候会吃他计谋的亏,还是别去惹麻烦吧!”

孙武解除了后顾之忧后,正式誓师伐楚也就提上了日程。

公元前506年,给楚国致命一击的时机终于来到了。这年秋天,楚国大军围攻蔡国,蔡在危急中向吴国求救。另外,唐国国君也因愤恨于楚国的不断侵凌勒索,而主动与吴国通好,要求助吴抗楚。唐、蔡两国虽是蕞尔小国,但位居楚国的北部侧背,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吴国通过和它们结盟,遂可以实施其避开楚国正面,进行战略迂回、大举突袭,直捣腹心的作战计划。

吴国便打起兴师救蔡的旗号,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坐战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趋蔡境。囊瓦见吴军来势凶猛,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回师防御本土。当吴军与蔡军会合后,另一小国唐国也主动加入吴蔡两军行列。于是,吴、蔡、唐三国组成联军,浩浩荡荡,溯淮水继续西进。进抵淮汭(今河南潢川,一说今安徽凤台)后,孙武突然决定舍舟登陆,由向西改为向南。伍子胥不明白其中的意思,问孙武:“吴军习于水性,善于水战,为何改从陆路进军呢?”孙武答道:“用兵作战,最重要的就是神速。应当走敌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个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迟缓,吴军优势难以发挥,而楚军必然乘机加强防备,那就很难破敌了。”说得伍子胥点头称是。就这样,孙武挑选3500名精锐士卒为前锋,迅速地穿过楚国北部大隧、直辕、冥阨三道险关,直插楚国纵深。不出数日,挺进到汉水东岸。

当吴军突然出现在汉水东岸时,楚昭王慌了手脚,急派囊瓦和沈尹戍,倾全国兵力,赶至汉水西岸,与吴军对峙。大将沈尹戍是一位头脑冷静的优秀军事指挥家。他针对吴军作战的特点,向统帅囊瓦提出如下建议:由囊瓦率楚军主力沿汉水西岸阻击吴军的进攻,正面牵制吴军。而由他本人北上方城(今河南方城县境),征集那里的楚军,迂回到吴军的侧后,毁坏吴军舟楫,阻塞三关,切断吴军的归路。尔后与囊瓦所率的主力实施前后夹击,一举消灭吴军。

本来,这是楚军击败楚军的上策。囊瓦起初也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议。可是在沈尹戍率部北上方城后,楚将武城黑却对囊瓦说:“如果等待沈尹戍的话,那战功不就被沈尹戍一个人得了吗,不如以主力先发动进攻,击破东岸的吴军,这样您的战功就自然会居于沈尹戍之上。”大臣史皇也说:“楚国人讨厌你而总是赞扬沈尹戍。如果沈尹戍先战胜吴军,功在你之上,你的令尹之位也就难保了。最好赶快向吴军进攻。”囊瓦一听,觉得有理,就改变原来的作战计划,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传令三军,渡过汉水,向吴军进攻。

孙武见楚军主动出击,正求之不得,立即采取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方针,主动由汉水东岸后撤。囊瓦果然中计,挥军直追。吴军以逸待劳,在小别(在今湖北汉川东南)至大别(今湖北境大别山脉)间迎战楚军,三战三捷。囊瓦连败三阵,便想弃军而逃。史皇对他说“国家太平时,你争权,现在作战不利,你就想逃跑,这是犯了死罪。现在你只有与吴军拼死一战,才可以解脱自己的罪过。”囊瓦无奈,只得重整部队,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一说湖北汉川)列阵,准备再战。

公元前506年11月19日,吴军赶到楚军阵前,列阵相峙。吴军先锋夫概对吴王阖闾说:“囊瓦这个人不仁不义,楚军没有几个愿为他卖命。我们主动出击,楚军一定会溃逃,我军主力随后追击,必获全胜。”阖闾没有同意。夫概回营后,对属下部将说:“既然这事能干,我们当臣子的就要见机行事,不用等待命令。现在我要发动进攻,拼死也要打败楚军,攻入郢都。”于是率领自己的5000前锋部队,直闯楚营。果然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见夫概部突击得手,乘机以主力投入战斗,楚军很快便土崩瓦解。史皇战死,囊瓦弃军逃往郑国。楚军残部撤到柏举西南的清发水(今湖北安陆西的涢水),吴军半渡而击,俘虏楚军一半。渡过河的楚军逃到雍澨(今湖北京山县境),正埋锅造饭,吴军先锋夫概的部队就追来了,楚军仓惶逃走。吴军吃了楚军做的饭,继续追击。沈尹戍得知囊瓦主力溃败,急率本部兵马由息(今河南息县境)赶来救援。吴军先锋夫概部在沈尹戍部突然的凌厉反击下,猝不及防,一下被打败。吴军主力赶到后,孙武指挥部队迅速将沈尹戍部包围。尽管沈尹戍左冲右突,奋勇冲杀,受伤三处仍无法冲出包围。最后沈尹戍见大势已去,遂令其部下割下自己的首级回报楚王。随后吴军一路向郢都扑去。

这时郢都城内已是风声鹤鸣,人心惶惶,楚昭王不顾主战大臣子西、子期的反对,也不顾全城军民的生死存亡,悄悄带上几名家属开门出城,向云中和陨城方向逃去。昭王西逃的消息传到军前,楚军立即涣散,子期率部分精兵去追赶和保护昭王,子西见事不可为,也只好率残兵西逃。11月29日,吴军攻入郢都。柏举之战遂以吴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结束。

柏举之战是春秋晚期一次规模宏大、战法灵活、影响深远的大战。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一举战胜多年的敌手楚国,给长期称雄的楚国以十分沉重的打击,从而有力地改变了春秋晚期的整个战略格局,为吴国的进一步崛起,进而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伐楚胜利后,吴王把第一大功归于孙武。但孙武不愿意做官,回老家隐居去了。他留下一部《孙子兵法》,是举世闻名的军事杰作。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瀑布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瀑布

    本书从瀑布的形成由来说起,系统地为我们讲述了它的分类、特征等,世界各大瀑布的壮观呈现于我们眼前,包括和瀑布有关的一些科学小常识,让我们对瀑布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 必知的世界战争

    必知的世界战争

    军事科技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先锋,能够极大地促进基础科技的发展。军事战争既有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有进行武力占领践踏正义的侵略战争,但不论什么战争,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我们都应当避免发生。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224053
  • 海洋馆漫游:海洋知识浏览

    海洋馆漫游:海洋知识浏览

    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宝藏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宝藏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人类可以从海洋得到生存空间,以此解决由于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而造成陆地上的许多资源缺乏的情形。通过海洋进行交往交流,可以从海洋得到维持生命和生产的水,还有各种矿产和燃料,海洋将营养丰富的食物和高效的药物提供给人类,将来还能供给清洁的能源。总之,海洋这个聚宝盆里几乎聚集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宝物。
  •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热门推荐
  • 新声女孩追星记

    新声女孩追星记

    四个女孩有着不一样的背景,靳瑞敏在一次突发意外的移植手术后,获得了“穿越能力”因此她们四个女孩决定于2015年08月06日穿越到与偶像约定的日期,可是事与愿违,在演唱会的现场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她们必须避让开来,所以没能在现场看到偶像的表演,可是在后台,通过歌星俞晴子的请求下见到了偶像,也合了照。在她们回去的路途中,超能力时间到了,所以她们停留在了2010年......
  • 极品谪仙

    极品谪仙

    洪荒界内,偏远的巨海星上,五行俱全,体质强悍的土著少年叶扬,拜遇谪仙大神,心存远志。奈何宇内战乱不断,各星球种族的仙妖魔,倾轧于生存,看他如何一步步绝处逢生,扭转乾坤;部落公主,仙族仙子,魔族魔女,师姐,女主人,狐妖伙伴...看他如何俘获芳心;圣王势大,屠戮压迫各族,与谪仙一脉势不两立,看他如何崛起,玩残敌人...热血沸腾的战斗,曲折离奇的情节,跌宕起伏的人生......不一样的玄幻,尽在极品谪仙。
  • TFboys之柠檬初上

    TFboys之柠檬初上

    这是一个充满柠檬味的初夏,也是一个又酸又苦又甜的初夏,它是青春的代表,也是喜欢的代表,更是一个青春岁月的代表。在这个初夏里等待我们的是酸还是苦还是甜呢?
  • 超级大乱斗

    超级大乱斗

    当电影、动漫、游戏当中的能力出现在现实的当中的时候世界将会变成何种样子?海贼王对战复仇者死神大战地下城火影PK指环王一个因任务而瘫痪的特种战士在获得能力后从新回到了自己热爱的部队,但是他却发现拥有能力的人并不只是他一个,能力乱战的时代就此开启!
  • 儿童医学宝典

    儿童医学宝典

    本书系时尚家庭生活丛书之一,全书分别从婴儿的营养哺育、卫生保健、智力开发等三方面向您提供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
  • 亡灵依纱

    亡灵依纱

    一个亡灵之身的少女,一段尘封五百年的记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她,亡灵依纱,受命于亡灵七大君王之一亚斯特兰,为了寻回失落的亡杖,解开记忆的封禁,在这片充斥着战争的硝烟的大陆上,穿梭在人族、魔族、矮人族、精灵族、龙族等各大种族之间,危险层出不穷,接踵而至,且看她如何应对。
  • 武修天尊

    武修天尊

    当世天地规则皆出,三千大道显现传承。在这个人人修灵的年代里,有一个贱人却偏偏修武。“什么?你的是天道灵?试试看我的北冥玄功!”“什么?你的术法天下第一?那尝尝当天下第二的滋味吧!”这是一个贱人纵横天下的故事,从此三千大道皆被笼罩在这个贱人的阴影下……“我的座右铭是,人至贱,则无敌!看不惯我,你可以打我。”勾小践斜睨天下英才,嚣张道。
  • 旅途永无止尽

    旅途永无止尽

    第二书名:我不做人啦!不知何来的馈赠或者诅咒,在非人类的无限旅途上大步狂奔!拉起一支大军,推平全球,顺便搭建一个理想国;身入世中又逍遥世外,游览众多新奇世界;好为人师,调教养成傲世女王;冒充随身老爷爷,唆使龙傲天蹦跶作死大冒险;PS:建了个企鹅【325313071】,欢迎来吐槽、来报龙套
  • 越天地

    越天地

    人有三魂七魄,魂分主魂和阴、阳魂,主魂主生命,阴阳魂辅正邪。魄有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分属性,幻化元素。有三魂七魄尽缺者,视为“天缺”。
  •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聪明。它并非是老于世故、老谋深算者的处世哲学,而是对任何普通人尤其是身处要职的领导者都适用的生存智慧,是现代生活在人性丛林中的人必须遵守的法则。《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围绕这个主题,提炼出成功的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比如行为得体,言谈到位,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得心应手等,赢得了人心便赢得了一切。